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心理輔導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摘 要:將朋輩心理輔導模式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僅能夠彌補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同時對滿足大學生心理需求,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簡單介紹了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內涵及特點,然后分析了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最后詳細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實施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輩心理輔導;影響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3-0120-03
基金項目:2014年度阜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專項課題(2014FSZJ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目前我國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開展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以及實施個體心理咨詢等工作,但是由于這些形式的單一性和專業(yè)化,從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較低.基于此,朋輩心理輔導模式成為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途徑.
1 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內涵及特點
朋輩心理輔導模式(peer counseling)主要是指由經過專門培訓和監(jiān)督的非專業(yè)心理工作者,對需要幫助的朋友、同學以及同輩提供傾訴、咨詢以及支持服務的幫助,在日常生活活動中,自覺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心理矛盾的化解以及心理情感溝通,推動大學生實現互幫互助、互相關懷、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一種活動[1].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也可以被稱為是一種非專業(yè)心理健康工作者為幫助者提供心理咨詢的幫助活動.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像一般性質的聊天,也不是專業(yè)心理指導老師以及心理醫(yī)生的專業(yè)指導,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友誼性
一般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要求避免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熟人、朋友以及親人或者同事等之間建立咨詢關系,僅僅發(fā)生在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和陌生人之間的咨詢關系.而朋輩心理健康輔助指導恰恰與專業(yè)心理健康指導相反,此種指導模式主要建立在親人、朋友以及同學、熟人之間的活動,而不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2].
1.2 義務性
朋輩心理輔導與專業(yè)心理咨詢最大的區(qū)別是自發(fā)性和義務性,其中自發(fā)性和義務性主要是指朋輩心理輔導人員是自愿加入此項活動中,不存在大學生或者心理需求者給朋輩心理輔導員金錢或者物質上的報酬.
1.3 簡單直接
由于朋輩心理輔導員和當事人是朋友、親人或者同學之間的關系,與當事人交流以及交往的頻率相對比較多,所以在朋輩心理輔導開展中,為當事人提供鼓勵、幫助以及勸導和關系安慰等非常方便,甚至對當事人的言行也具有一定的監(jiān)督和督促的作用,所以此種心理輔導模式的開展是非常簡單方便的,同時也是最有利的.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中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作用
2.1 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彌補專業(yè)心理輔導的不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學生承受的學業(yè)壓力、就業(yè)壓力以及情感壓力和交際壓力等多重壓力,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也隨之增多.當前,由于我國很多高校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以及專業(yè)化心理輔導人員的缺乏,最終造成我國很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滿足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朋輩心理輔導作為一種新型的大學生輔導方式,將其模式融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能夠有效彌補當前高校專業(yè)心理輔導不足的問題,同時對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模式,滿足大學生多層次的心理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等院校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大學生在享受更多更好的學校機會的同時,其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增多看,最終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關人員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得出[3],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具有不同的層次,其中真正有嚴重心理障礙、精神障礙或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進行診治的學生是非常少的,而多數學生存在的心理主要是在應激狀態(tài)下短時間存在的心理紊亂或者心理困惑等,而這些問題僅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健康輔導人員進行輔導就能緩解.但是由于大學生群體所處的年齡階段正直充滿好奇、渴望獨立的心理轉折時期,所以他們喜歡與同齡人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傾訴煩惱.而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主要是通過相近的生活方式、生活經驗以及相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開展的的一種心理健康模式,也是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心理需求開展的健康教育模式,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開展不僅能夠解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開展朋友之間的交流、溝通以及輕松和諧的氛圍探討自己的問題,從而達到緩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目的.另外,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開展是一個心理互助的過程中,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舒緩學生心理壓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認識他人、自我反省、自我成長的過程.
2.3 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有效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心理危機事件的預防和干預需要從以下兩點入手:一是及時發(fā)現心理或者行為出現異常現象的個體,二是需要通過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監(jiān)視和幫助,但是心理危機事件預防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難度較大.而通過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和高校心理教育職能部門相結合的干預形式,不僅能夠更進一步距離接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同時還能夠深入全面的觀察到周圍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個別學生心理問題,及時報告到學校相關部門,以達到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的目的.
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中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實施的路徑
3.1 培訓班級心理委員,構建基礎心理援助機制
心理委員主要是在高校大學生班級中設立的班團干部之一,班級心理委員設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積極宣傳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監(jiān)看衛(wèi)生知識,向學生介紹學校心理援助機制的設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2)輔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輔導員,在班級以及校園內主動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活動.(3)聯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深入學生群體中,觀察班級學生以及周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如果發(fā)現有行為異?;蛘咝睦懋惓R约靶睦韱栴}比較嚴重的學生應及時向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以及高效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尋求幫助,從而配合教師以及相關部門對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的學生實施心理疏導.
心理委員的設立一般都是由學生毛遂自薦和學生選舉以及學院推薦的基礎上產生.班級心理委員設定后,在上崗之前,首先應進行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同時還要保證每一個心理委員都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理念、心理衛(wèi)生知識以及心理輔導技能.
3.2 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活動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中,想要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心理教育質量,僅僅通過理論教育不能深入人心,而通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講座、趣味心理健康游戲以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競賽,建立朋輩心理輔導網站和電話熱線,不僅能夠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同時通過互動互助式的心理健康訓練活動,有效幫助學生釋放心理的壓力,同時對實現互助式心理激勵進而心理調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其中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措施,被各大高校爭相學習,比如南京大學設置的“心理熱線”、上海交通大學設立的“心晴熱線”以及湖南大學設立的“心之聲”等均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效應.通過上述高校設置的電話心理熱線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教師指導下的大學生朋輩輔導員設立電話熱點,不僅方便快捷、安全經濟,同時也很容易被大學生接受.
3.3 加強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
運用朋輩心理輔導模式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首先應加強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工作,只有做好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工作,才能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其中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中,應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其中理論知識的掌握主要是為了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而實際操作能夠進一步促進相關理論知識的完善,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其中朋輩心理輔導員理論知識的培訓主要包括心理危機識別與預防、心理輔導理論知識,心理健康常識以及自我成長等理論知識.而實際操作主要包括輔導技巧、觀察技巧以及說話技巧等相關知識.另外由于當前大學生群體為“80”、“90”后,他們個性比較鮮明,愛面子,自尊心較強,不愿意讓別人探究自己的隱私,因此在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中,一定要讓心理輔導員嚴格做好保密工作,尊重當事人的合理要求.最后,為了盡快讓朋輩心理輔導員更快的適應教學活動,應對培訓過后的朋輩輔導員進行模擬咨詢,以進一步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實踐能力,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效開展[5].另外還應該注意,實際操作的意義在于操作中的體驗以及感受,結束后的討論和交流以及反饋和分享等才是最重要的.在開展朋輩輔導過程中,將會聽到很多沮喪、憤怒以及悲傷的故事,很容易影響朋輩輔導員個人的情緒,所以朋輩輔導員在開展輔導中,首先應學會保護自己,要學會將負面的影響排除,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4 加強高校相關部門合作,構建健康和諧校園
新時期,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心理健康不僅與身體健康、生活態(tài)度健康有很大的關系,同時與我們生活的校園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文環(huán)境等也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我們應不斷擴大教育工作的范圍,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促使心理健康輔導人員多樣化.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部門之間有機的結合,共同合作,從而構建校園、宿舍、班級以及醫(yī)療機構、專門心理咨詢機構以及相關管理機構等一體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哦工作網絡,從而使校園中各個方面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另外,我們還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出學生日常活動和校園環(huán)境相結合的實踐空間,從而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意義和人生的意義,最大限度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境性、主體性以及生成性凸顯出來.比如,我們可以借鑒南開大學實施的“園藝助心”實踐活動,根據醫(yī)學上的“園藝治療”理念,通過為學生開辟綠地,積極鼓勵學生在校園園林設計、校園景觀規(guī)劃以及在校園內種植花卉等項目,從而讓學生置身于自然中,感受園林寧靜自然,鳥語花香的過程中達到調節(jié)學生心理,凈化學生心靈.
綜上所述,新時期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實施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效果,同時對彌補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預防和干預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關于朋輩心理輔導,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研究,目前仍然處于探索的階段,同時由于其非專業(yè)性的特點使其難免會對其產生質疑.因此,還需要廣大學者進一步深入研究,從而有效把握朋輩心理輔導的特性,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將高校大學生心理輔導從障礙性咨詢走向發(fā)展性輔導,全面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雅莉.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對大學生心理教育實效性的提高[J].才智,2014(18):64.
〔2〕江勝鋒.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中的嘗試[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9):85-86.
〔3〕李明忠.朋輩心理輔導模式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8):4-8.
關鍵詞:體育院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
1輔導員在工作中把自己定位為心理健康輔導師
輔導員在我國高等院校中是一只獨特的隊伍,他們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進一步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一名體育院校的輔導員應當適應當今社會高等院校的發(fā)展趨勢和潮流,時刻了解當今社會主流的發(fā)展方向。2000年7月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中強調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與工作的意見》,是我國第一次針對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頒布的指導性文件。教育部有針對的對于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委員會,并且在各大高校針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其中從事高等院校輔導員工作的人群占有可觀的比例。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今各大高等院校都紛紛成立針對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心理治療室。在體育院校中有各種專業(yè)型人才,他們當中有些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從事體育訓練和競技比賽,擁有很強大的心理意志,但是由于沒有經過系統(tǒng)和全面的學習經歷,導致他們在知識的廣度和儲備與相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進而反映在生活和學習中,可能就會引起部分學生產生一些負面心理,進一步會產生一些心理健康方面問題而影響學生的學業(yè)。輔導員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傳遞一些帶有正能量的知識和信息。高校輔導員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不僅要及時發(fā)現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困難,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當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偏差或者波動以后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在此之前輔導員通過自己的觀察或者其它同學的反映發(fā)現問題,并且主動找他們進行溝通和心理健康輔導,就能夠避免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的產生,達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輔導員在學生的心中不僅是老師的角色,同時也承擔著家長的角色,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輔導員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之間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這樣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理解和相互之間接納。師生之間相互抵觸的減少有利于輔導員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師生建立相互信任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以后開展其他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和配合,減輕輔導員自身工作的壓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2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要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詢同步進行
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要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詢同步協調進行,二者雖然注重點不同前者注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后者立足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二者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既相互關聯又相互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大學生和為社會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才。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關乎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興盛必須長久的進行下去。在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輔導是必需要進行的,二者都是為了使大學生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又擁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質。學生自身的心理影響著他們的思想,當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后,輔導員應當做到在第一時間發(fā)現問題并作出相應正確的反應,及時的制定解決方案。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同時,輔助思想教育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拉回到正確的軌道上繼續(xù)學習完成相應的學業(yè)。二者同步協調進行可以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把二者結合起來找準切入點,既能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動高等院校大學生培養(yǎng)機制的進步和發(fā)展,更好地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3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主要包含學校、輔導員和學生三個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來在我國各大高校愈發(fā)受到重視,高等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fā)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提高高等院校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1)學校為在校大學生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傳授學生專業(yè)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個人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協調發(fā)展。(2)學校組織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人員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及時的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能預防部分可能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產生心理疾病。(3)學校積極組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和辯論賽,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并且引導他們去積極帶動身邊的同學了解和學習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4)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動員學生查找案例并對其中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和學習,相互交流學習心得。
3.2提升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1)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心理學理論以及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巧。針對不同的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個體的能力、知識、性格、興趣等諸多方面差異,在針對不同學生個體進行心理輔導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2)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心理健康資料檔案。心理健康工作是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想要準確無誤的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為自己的學生建立心理健康資料檔案,方便輔導員了解自己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及時的發(fā)現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3)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方式多種多樣,輔導員應當順應潮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通過社交媒體(QQ、微信、微博等)全面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并從中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及時的發(fā)現其中反饋出的信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展。(4)輔導員可以組織小范圍的團體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在活動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現狀并采取相應的方式消除學生錯誤的認識和理念,樹立正確的認識和理念,建立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3.3學生自身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多種多樣,只有大學生本人最為了解自己,在產生心理健康問題之前如何預防心理健康問題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之后如何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大學生應當掌握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幫助和提高自己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2)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樹立健康的心理意識。積極的參加各種戶外和團體活動,開放自我,有利于自我的身心發(fā)展。(3)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大學生之間討論個人問題時總是習慣于同學之間的交流,當學生自身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之后就能對同學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不僅能夠幫助同學解決問題,還能夠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在自己未來的生活中幫助更多的人解決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和降低自己發(fā)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風險。
4結語
輔導員在工作中把自己定位為心理健康輔導師,全方位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輔導;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要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詢同步協調進行,尋找一個良好的切入點幫助學生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主要包含學校、輔導員和學生三個方面。幫助體育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保持心理健康,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宋響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缺失及對策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7)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全面素質的人才,是一項跨世紀的工程,是關系到民族未來、祖國興衰的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充分認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才能堅定工作信念,才能感受到工作樂趣。為此,思政輔導員應從以下三方面來認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提出的新課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節(jié)奏正在加快,競爭變得更加劇烈。社會競爭既表現為經濟實力的競爭、科技水平的競爭,同時也表現為心理素質的競爭?,F代化的過程既是經濟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更是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變革的過程,也是民族文化、國民性格變遷的過程。然而,當這種改革過多、過快、過猛時,相當一部分人就會感到不適應,感到迷茫、困惑,從而加重人們的心理負荷。因此,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人們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挑戰(zhàn)。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面向21世紀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知識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說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自我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來勞動者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民族的素質好壞和祖國的興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種整體、新型的教育手段,也成了思想和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學生心理健康的呼喚。大學生正處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們大多數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開朗,具有統(tǒng)一而穩(wěn)定的人格,能客觀地認識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學習,友善而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與周圍社會環(huán)境協調一致。但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快速變化和主觀原因等,部分大學生產生了諸多心理壓力,對學習、生活、擇業(yè)等出現了種種不適應,其中,一部分人出現心理障礙,不能正確而有效地處理學習、戀愛及人際關系等問題;個別同學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嚴重的還產生了輕生念頭,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應成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輔導員如何積極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健康需要各方面的關懷和教育,需要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在目前心理支持系統(tǒng)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僅靠有限的專業(yè)輔導很難解決眾多的問題,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于是,借助輔導員的工作性質開展心理輔導就成為理性的選擇,也確的一定的成效。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輔導員應從以下方面多做工作:
1、營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首先輔導員應該無條件的關心接納每一位學生,這對于剛進入陌生環(huán)境的大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輔導員可以成為他們有力的支持,讓他們有可能去增強自我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當輔導員面對犯了錯誤的學生時,更需要傾聽理解學生,不要急于說教學生,傾聽和接納可以讓學生有被注意,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便于他們對老師形成信任感。在這個基礎上再做相應的指導工作效果就會比較好。溝通的最高境界是:說到聽者想聽!聽到說者想說!而教育的效果以此為前提!其次輔導員要努力建設安全的團體,班級就是學生所處的最主要的團體,如何將班集體建設成一個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說安全的集體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最后要做好學生家長的聯絡溝通工作,相當多的家長在子女考入大學后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提供經濟支持上,而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問題則關注不夠。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大學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階段家庭教育的延續(xù),所不同的是,大學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內容是配合學校、社會對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這需求家長不斷學習新的教育觀念,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其心理壓力的調節(jié)和疏導工作。
2、重點關注三類學生。輔導員除了要關心接納每一個學生外,需要將關注重點聚焦在三類學生上:內向學生群體,貧困學生群體和網絡成癮群體,這三類學生是心理問題高發(fā)群體,做好這三類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大學生中總是有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這一類學生不善于傾訴,不善于表達,朋友較少,外人不太清楚他們在想什么?但是這樣的學生經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壓抑到一定程度,心理的能量有可能以火山噴發(fā)式的方式釋放,危害有可能就像馬家爵一樣,所以內向學生群體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內向的同學不是不想交流,而是不善于交流,如果老師能主動關心他們,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幫助他們融入班集體,那么他們的周圍就會有朋友,就會有支持,就能有效的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二是生活貧困學生的心理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他們由于大多成長于貧窮落后地區(qū),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與學校的生活方式和成長于城市同學的價值觀念存在很大的沖突,容易產生種種心理問題,有些貧困學生虛榮心強,經不起貧困帶來的精神壓力,總覺得窮是沒面子的事,不敢面對貧困,與同學相處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閉的做法,有的同學甚至發(fā)展成自閉癥、抑郁癥而不得不退學。這一類學生更需要輔導員給予關心和支持,在物質上提供幫助的同時,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環(huán)境,鼓勵他們自立自強,樂觀的面對未來。三是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成癮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這一類大學生往往人際交往存在問題,自卑感很強,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這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很強,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久而久之,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面對這一類學生,輔導員應該首先接納理解支持他們,鼓勵他們。雖然網絡給了他們在虛擬世界的自信,人際,尊嚴,成就感,但回到現實世界,空虛,自責,自卑感還是很強的,所以他們有改變的動機,缺乏的是自我的力量。開始階段輔導員要創(chuàng)造一個引導和支持這類學生的環(huán)境,同時也要幫助他們不斷增強自我力量,有一點點進步就要肯定和贊揚,這些能激發(fā)、提高他們潛在的自我能量,支持進一步的改變,促使他們慢慢重新融入現實。
3、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發(fā)展性咨詢,通過讓一群人參加精心設計的一些團體活動解決一些心理問題,對于潛能開發(fā),心理保健有很好的作用。社會上也叫“拓展培訓”,被廣泛用于企業(yè)員工培訓,一般是一些企業(yè)管理咨詢機構在運作。全國很多城市都建有拓展培訓基地。通過讓受訓者參加一些團體的活動,讓受訓者感受、體驗、領悟,從而使他們具備良好的素質。團體訓練是一種深入心靈深處的訓練,有些感受讓受訓者終生難忘,效果比較顯著。另外團體訓練雖然也屬于團體心理輔導的一種,但對于領導者的要求卻沒有那么的高,經過一些簡單的培訓就可以勝任。輔導員就可以帶領班級開展團體訓練活動,所以非常適合在高校學生中廣泛開展。這樣的過程其實是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境況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幫助參加活動的人去學習、體驗、適應,而這些從游戲中學到的東西通過領悟、遷移,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增強和提高自身素質。
4、建立心理預警網絡。面對存在心理問題比例如此之高的大學生群體,建立一個心理預警網絡顯得非常的必要,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現和干預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防止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在這個心理預警網絡中,輔導員是重要的一環(huán),輔導員要掌握一些精神病癥狀學知識,具有初步鑒別精神病的能力,另外能夠及時發(fā)現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建議他們及時的接受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專業(yè)咨詢師的咨詢,可以在每個班級培訓一個心理健康信息員,讓這個學生能及時的反饋班級同學的心理狀況,通過這些工作可以有效的預防有心理問題引發(fā)的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如抑郁癥引起的自殺,精神病引起的傷害事件等。
三、思政輔導員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培養(yǎng)健康人格
思政輔導員直接的工作對象就是學生。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對學生影響重大,要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維護并增進思政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由于思政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雜、難度大、要求高、意外事件多,往往給他們心理上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情緒容易波動,心理容易失衡。一般來說,影響思政輔導員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一些:高校學生工作的難度大,思政輔導員的付出與實際效果之間不平衡,易導致急躁情緒;部分思政輔導員的崗位職責不很明確,導致工作頭緒多,工作量大,易導致心理負擔過重;高校學生中突發(fā)事件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有的影響還較大,這些易給思政輔導員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對一些有一定影響的突發(fā)事件如處理不慎就可能要承擔來自社會和家長的誤解和指責。有人形容思政輔導員像是坐在火山尖上,整天憂心忡忡,唯恐出事,其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高校學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使思政輔導員在理論提高和學術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從而帶來職稱晉升方面的心理壓力;思政輔導員自身有大量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一些人缺乏工作經驗,容易引起心理問題。所有這些都可能構成一個又一個的心理應激源,影響他們的情緒,導致心理不適,并與工作中的壓力互相作用,引起新的心理問題。
輔導員承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 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級團體
現今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形成因素主要來自家庭和學校,從家庭方面看,獨生子女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在物質享受與需求百般遷就而在學習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們缺少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而后者使他們面臨壓力,這樣的家教模式會使青少年無休止的陷入矛盾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中。同時,部分父母面對自身的就業(yè)和再就業(yè)的壓力,又往往使家庭成為宣泄的場所,導致不良的家庭氛圍,這又加劇了其子女的心理壓力導致失衡。從學校方面看,在呼喚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同時,毋庸置疑,相當部分的學校還以考評教為主。大學生的“能力”都量化在分數上,評優(yōu)選秀,分數競爭激烈,大學生對自我價值認識不足,自信心缺乏,個性不足,難以發(fā)揮內在潛能,常處于擔憂、焦慮、挫折等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下。在班級管理中,成功的輔導員懂得如何像經營家庭、關心子女一樣體諒大學生細微的心理變化,運用心育的原則和有效的方法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運用心理學原理對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擇業(yè)危機、消費等方面的指導,既能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緩解學校教育的壓力。在這樣的班級團體中,大學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有主人翁的感覺,容易形成主動的、進取的、積極向上具有凝聚力的班級集體。在大學階段建立進取向上的班級氛圍,對每個在校大學生踏入社會走入職業(yè)生涯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 有利于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處于健康平穩(wěn)狀態(tài),是大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這是因為:個體心理狀況處于正常健康狀態(tài)才易于順應社會,傾向于與社會保持一致,接受社會的各種要求包括道德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品德。從反面看,個體如果處于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則往往傾向接受與主流的社會規(guī)范相悖的價值觀,對不良規(guī)范失去抵抗力從而形成不良品德。輔導員在進行道德灌輸的同時,如果忽視了每個受教育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忽略了對不平衡狀態(tài)的心理疏導,不能使之處于樂觀順應主流規(guī)范的常態(tài)。大學生就會出現各種消極情緒:如走神、發(fā)呆、沉默、少語甚至抵觸。反之,若輔導員常能敏感、及時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有意識的心理訓練,則會易于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
輔導員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舉措
(一) 班級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調動各種教育渠道同時實施才能完成,輔導員的重要性體現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從而進行深入的引導以避免大學生經常性地陷入危機狀態(tài),維持其心理的順暢、平和、積極。關鍵是要形成主動積極的自我形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1.學習輔導
根據心理工作者的觀點,大學生的學習有三個問題:愿不愿學―態(tài)度問題;能不能學―智能問題;會不會學―方法問題。輔導員的工作主要從“態(tài)度問題”、“方法問題”兩方面加以輔導。
(1) 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更多地貫穿于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但輔導員的優(yōu)勢在于自修課和形勢政治課上,通過有目的地對大學生進行訓練,能起到對學習態(tài)度教育進行補充的作用。在學科的心理訓練原則和方法的指導下,輔導員對于糾正大學生偏科和偏修現象還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學習方法:輔導員工作中的一個難題是如何糾正大學生上課講話、走神、抄作業(yè)、考試舞弊等學習習慣問題。這些問題仍可歸屬心理問題,輔導員以科學的指導和訓練,就能改變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被動局面。指導策略是:在新生入學階段,根據大學生個體基礎幫助新入校學生制訂學習計劃、自習課計劃、復習計劃、短期目標、長期目標等,具體到幫助安排一節(jié)自習課學什么、如何學;在高年級階段,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專業(yè)學習特點,幫助其制訂計劃和目標,學生學什么、如何學、何時學,最終達到培養(yǎng)大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實踐的能力。
2.生活輔導
生活輔導又稱人格輔導,目的是促進大學生建立合理的規(guī)范、適應社會、學會有意義的生活。輔導員對大學生的生活輔導主要有社交輔導和情緒輔導。在校大學生常出現自暴自棄乃至厭學、棄學等情緒,因高手云集、競爭激烈而互相嫉妒,一旦遇到失敗或挫折便自暴自棄,從而產生自卑而不合群,產生忌恨。大學生個體中的友好表現,有羞于開口的,有人緣好具有號召力的,有老被人欺負成為出氣筒的;有講義氣的團體,也有良性競爭互相上進的伙伴。輔導員進行情緒輔導就是要讓大學生學會悅納自己,學會適時、適度、適宜地宣泄自己的情緒又能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幫助大學生學會調解情緒的方法。讓他們懂得“生活中的藝術是如何駕馭情緒的藝術”。輔導員進行社交輔導就是要幫助形成正確的社交心理,學會恰當的社交禮儀。除此之外,輔導員還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輔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對大學生進行休閑輔導,幫助大學生調節(jié)生活,學會欣賞藝術,親近自然,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個性。
(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優(yōu)秀的輔導員可以在各班級工作中利用個別談心解決大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在此基礎上輔導員還可以利用每周班會將進行針對性強的集體輔導,形式有專題講座和心理訓練課,前者適合于學習方法的輔導,后者有助于全體參與解決某個情緒,行為問題。
輔導員承擔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 輔導員將自身定位成一個心理導師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離心理正常狀態(tài)從而導致不適應行為或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發(fā)期,如上所述,青年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離不開心理問題。不成功的輔導員往往是警察或保姆,對大學生的問題缺乏預見和對癥下藥的方法,而成功的輔導員則把自己看成一個引導者而非與學生產生對立面,對于暴露出的問題不是忙著訓斥和禁止,而是能通過事情看本質,懂得遵循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心理引導。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心理導師,是輔導員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輔導員師德提高的途徑,因為要做到這種角色的轉變,就要求輔導員站在一個比學生高的思想層面上,只有悅納學生,才能教會學生悅納自己,只有不斷鍛煉自己的人格,才能做到悅納學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訓斥和變相體罰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標。
(二) 輔導員自身心理健康知識亟待提高
首先,大學生的心理課程須完善,讓其更具有實用性、實效性和針對性,讓每個新輔導員都有系統(tǒng)的心理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的經驗。
其次,在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中,心理教育要成為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位教師都具備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保證學校多渠道的營造心理教育環(huán)境。
關鍵詞: 獨立學院 “80后”輔導員 “90后”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是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與母體大學相比,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收費機制、生源質量、社會認同等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他們的學習心理、需要、動機等隨之發(fā)生變化,表現出獨特的形態(tài)。作為長期陪伴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管理者、人生導師,獨立學院80后輔導員在關注90后大學生心理發(fā)展、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等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準確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對做好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現實意義。
一、獨立學院“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1.學習目標茫然,學習習慣欠佳,自我調控能力較弱。
獨立學院學生進校分數低于一本、二本的學生,其中某些同學從高中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主動性不強。進入大學后,學習松懈,加上對自己畢業(yè)文憑含金量及畢業(yè)待遇的懷疑,讓多數學生學習目標模糊,不知道今后的四年應該實現怎樣的學習目標,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大一新生普遍表現出困惑、茫然、不知所措,對人生缺乏合理規(guī)劃,繼而失去前進的動力,造成精神頹廢。部分學生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及社會各方面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偏見,潛意識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心,學習上經受不住失敗的考驗,于是自暴自棄,學習態(tài)度消極;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yè),過于強調自我意識和個人愛好,只是迫于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來求學,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存在得過且過的學習心理,學習進取心不強,存在厭學情緒;部分學生安于以往的學習方法,無法適應大學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缺乏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及學習計劃的能力,甚至存在自律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不良,在脫離家長和高中老師的嚴密管束后完全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等,經常遲到、曠課、早退,組織紀律性較差,對學校的管理不理解,產生抵觸情緒,存在混日子混文憑的現象。
2.早熟且叛逆,人際交往敏感、欠缺,網絡化趨勢明顯。
“90后”是在網絡中成長的一代,發(fā)達的網絡資訊使他們在知識面和心智成熟度上要比“70后”、“80后”后更寬、更廣、更高。作為叛逆的一代人,相對自由的網絡空間對他們的價值觀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網絡為他們開辟了一種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這樣他們就可以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感寄托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尋求安慰,逐漸建立起一個虛擬的人際關系網。多是獨生子女的“90后”大學生,少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因而相對缺少感情的溝通和心靈的默契,在中學階段的主要人際交往對象是家人、老師和同學等相對簡單的社交群體,同時因為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進入大學后,學生之間的個人生活習慣、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部分學生不能很好適應大學復雜、微妙的人際關系,既渴望友誼、渴望理解與關愛,又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與技巧,無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產生矛盾又不懂得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與調解,處在害怕與人交流又渴望與人溝通的困惑之中,內心苦悶不安。長期下去,易產生戒備、多疑心理,從而產生孤獨感、人際關系敏感,出現自我封閉、焦慮等心理問題。
3.家庭條件優(yōu)越,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獨立學院學生大多家庭條件優(yōu)越,不少學生的父母還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相對優(yōu)越的生長環(huán)境、父母過高的期望、不科學的教育方式等使他們形成了優(yōu)越感強、凡事依賴成人、處事以自我為中心等傾向。學生缺乏艱苦樸素作風,生活自理能力不強,導致大部分學生入學初就很難適應大學的住宿環(huán)境及節(jié)奏,對大學生活無所適從,不懂得如何安排。
4.個性張揚,善于表現自我,自尊心強但挫折承受力較弱。
“90后”有著張揚的個性,他們強調自我來彰顯個性反對現實的庸俗,甚至有時用瘋狂來換取別人對
自己的關注。他們喜歡表現自己、證明自己,樂于展現自己的優(yōu)點與才華,他們習慣了家長的贊美,有著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他們不輕易求助他人,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渴望新知,渴望獲得同齡人的認同和社會的贊賞,希望勝過別人。但他們大部分都是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長的,在生活經驗、實際鍛煉等各方面還很欠缺,在這樣矛盾的狀態(tài)下,他們不愿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評,在生活和學習上一遇到挫折,便會產生挫折感和人生失意感,驕傲的內心都會不堪一擊,很難積極地面對生活或是學習中的失敗和挫折,容易陷入不安與焦慮中,嚴重的還會出現軀體化、強迫等不良癥狀。
5.就業(yè)壓力導致自我定位模糊,個人心理沖突嚴重。
獨立學院與公辦院校相比,學費昂貴,但是學生的家庭情況良莠不齊,不少家長出于對孩子前途的考慮,認為獨立學院是本科教育,又有母體大學作為依托,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都優(yōu)于??圃盒?,只要孩子能在大學中好好學,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會在學生邁入校門的第一天就希望自己多年的付出能夠有所回報,期待有一個比較滿意的收獲,這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梢哉f,心理負擔從他們選擇獨立學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另一方面,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他們自認為與其他普通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考成績相差不大,因此,他們希望通過四年的艱苦努力,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一雪前恥。但是,由于自己需要付出高昂的學費,加上社會的認可程度偏低,這些使得對自己發(fā)展定位尚不明確的獨立學院“90后”大學生對自己的社會競爭力及前途充滿困惑、惶恐和茫然,從而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F實與理想的反差,未來的不確定性,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左右著“90后”大學生的情緒狀況,心理沖突嚴重。 二、“80后”輔導員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
1.與學生接觸密切,熟悉學生情況,具有信息優(yōu)勢。
輔導員戰(zhàn)斗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熟悉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專業(yè)能力、綜合素養(yǎng)等,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使之與大學生在情感上更易溝通,在心靈上更易貼近,這種信息和溝通的優(yōu)勢有利于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預和教育。
2.年齡較為接近,成長經歷相似,具有溝通優(yōu)勢。
“80后”輔導員與“90后”學生的年齡差距不大,而且大多也是獨生子女,性格方面?zhèn)€性張揚、思想獨立、追逐時尚、渴望平等,相似的知識背景和生活閱歷使他們比較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容易進行換位思考。他們從學校畢業(yè)進入高校,對大學時代的經歷、行為、觀念等都進行過總結反思,得出一些非常有益的大學體驗,這正是“90后”學生所欠缺的。因此,“80后”輔導員大多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可以和學生無障礙的高效溝通。
3.受過專業(yè)培訓,具有功能優(yōu)勢。
我國目前高校輔導員大多是高校畢業(yè)的研究生,學歷上的優(yōu)勢使得輔導員的經驗閱歷、理論水平、道德修養(yǎng)等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在專業(yè)上,很大一部分輔導員畢業(yè)于師范院校,心理學、教育學的專業(yè)基礎在一定程度上為輔導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而非師范畢業(yè)的輔導員也都經過了教育部門組織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崗前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較容易上手,這些學歷和專業(yè)背景的優(yōu)勢有利于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充分發(fā)揮“80后”輔導員優(yōu)勢做好“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學習,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輔導員要加強學習最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識和心理學工作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掌握心理危機的識別和處理技巧,通過日常教育和心理咨詢中心的雙向聯絡進行危機預防,做到早發(fā)現、早干預。輔導員在全面了解大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及應對措施的同時,還應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態(tài)影響學生、引導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己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了解學生,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輔導員一般要帶幾個班級,兩百多學生,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都特別了解,但是輔導員應該多進課堂、多進宿舍、多與學生談心,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有關學生思想和心理狀態(tài)的信息。為了
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學時,輔導員要配合學校心理中心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并以此為依據,給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篩查出有異常心理癥狀的學生,做到心理問題及早發(fā)現、及時預防。
3.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人為本,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輔導員常規(guī)工作中。
輔導員要有意識地組織并引導大學生參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大學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陶冶高尚情操,促進全面發(fā)展,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增長見識,調適心理,認識社會,把自己融入生活,從中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同時,輔導員要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針對不同年級的不同心理問題的共性特征制訂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如以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在新生中開展以適應心理健康教育、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方式方法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在畢業(yè)生中積極開展以就業(yè)心理調適、舒緩心理壓力、人際關系處理等為主要內容的心理輔導活動。有目的、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群體中容易出現的心理傾向,進行主動引導。通過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引導,維護心理健康水平。
4.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間的朋輩互助功能。
獨立學院的部門機構、人員配備還不是很完善,輔導員往往身兼數職,很難在學生輔導工作中做到無微不至。因此,輔導員要著力培養(yǎng)得力、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通過他們來迅速、準確地掌握學生情況,及時加以處理。班級心理委員是輔導員與全體同學聯系的紐帶,通過心理委員的反饋,便于輔導員了解班級情況,及時發(fā)現特殊學生心理問題并進行危機干預,避免悲劇發(fā)生。同時,班級心理委員可以在班級內部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使廣大同學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過開展個別輔導,為心理有困惑又不愿意向輔導員傾訴的同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平等、友好的平臺。通過組織心理健康活動,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諦,促進班級同學之間的理解與交流,為和諧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5.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學生的監(jiān)護人,是學生最親近的人,也是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優(yōu)缺點最了解的人。學校與家長之間建立穩(wěn)定而暢通的聯系機制,既有利于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又有利于學校學生工作的開展。同時,學生出現的部分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家庭教育相關。輔導員應該注意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并善于做家長的思想政治工作,糾正家長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給子女充足的發(fā)展空間,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家長的有效參與,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重視信息傳播工具,充分利用網絡載體。
面對面的思想交流,有時可以排解學生成長中的困惑與煩惱,但有時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學生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當面將心中真實想法如實告知輔導員,這就降低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網絡提供了一個師生對等交流的平臺,“90后”更愿意和老師在網上交流。因此,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如qq、飛信、微信、微博、msn等現代網絡工具,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行為方式、遇到的問題等。對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及時交流和引導,這樣能夠真正融入“90后”大學生的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四、結語
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問題,而獨立學院“90后”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也是復雜多樣,需要憑借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作為處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準確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特點及內在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邱鴻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