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會行政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行政法為何應介入社會公共行政領域呢?這個問題可以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
第一,這是社會公共行政對行政法的需求決定的。
政府公共行政與社會公共行政共同點在于兩者都履行公共職能,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但政府公共行政與社會公共行政的區(qū)別之一在于它們在公務涉及的范圍上有所差異。一般而言,政府公共行政是以所有公共事務作為管理對象,而社會公共行政只是涉及到一定領域、一定行業(yè)的公共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社會公共行政主體不考慮全社會的公共利益而只顧及本領域、本行業(yè)的公共利益。這時候就需要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司法部門對社會公共行政主體進行監(jiān)督管理,而這就需要行政法的法律支持。
社會組織進行公共行政需要具有公共權力。而社會組織的公共權力來源如果不依靠有關行政法律、法規(guī)授予,僅僅依靠社會組織自身的組織性權力(如行政組織成員對行政組織公共權力的認可),其權威性不能確立,其合法性也成問題。
在社會公共行政過程中,社會公共行政主體的公共管理行為有可能會侵犯相對人的重大權益。雖然社會公共行政的強制程度比政府公共行政弱,但仍然可能有涉及到相對人重大權益的處理行為。在此種情況下,對相對人的救濟是必須考慮到的。這仍然會涉及到行政法上的救濟問題。當然,這里不是主張法律救濟可以替代所有的救濟方式,但法律救濟是最徹底、最有效的救濟方式。當相對人的重大權益受到損害時,我們沒有理由堵上司法救濟這扇大門。
第二,把社會公共行政納入行政法的調整范圍是行政法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社會公共行政這一新領域給行政法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將會改變行政法的內涵和外延。現代行政法的內涵和外延與行政法誕生初期相比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英美法系最早給行政法下定義的是英國法學家奧斯丁,他認為行政法是規(guī)定行使之限度與方式:君主或者直接行使其,或其所屬之高級行政官吏之行使者授予或委托之部分。1英美法系行政法在以后的發(fā)展中,逐漸形成從控制行政權力與行政程序兩個方面概括行政法的定義,如著名行政法學家K·C·戴維斯教授就認為,行政法是關于行政機關的權力和程序的法律,包括法院對行政活動的司法審查在內,2也包括行政機關所制定的程序法規(guī)在內。然而,這只是狹義的行政法定義,英美法系很多著名行政法學家提出了代表新趨勢的廣義行政法概念。如P·L·斯特勞斯教授認為,在二十世紀初期當公共行政發(fā)展的時候,學術界發(fā)展了行政法概念,它包含幾乎全部和公共行政有關的事項。3
在大陸法系,行政法的概念幾經變遷,也朝著廣義的方向發(fā)展。如在法國,多數學者認為,行政法是有關調整公共行政組織與權限、協調市民與行政權的法。通過行政法學者們的學術探討,法國的行政法概念從權力行為轉變?yōu)楣卜?,行政的功能從權力行為亦變?yōu)橐环N服務的社會作用。4
無論是在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行政法概念的發(fā)展,都適應了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在今后的社會發(fā)展中,社會組織將行使越來越廣泛的公共權力,如果作為調整公共行政法律規(guī)范總和的行政法固步自封,無視社會公共行政的存在,將會大大削弱行政法的調整功能,也不利于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地在國家與社會之間發(fā)揮作用。
把社會公共行政納入行政法調整范圍是行政法獲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徑。任何法律要獲得良好的貫徹實施效果,其合法性是重要因素。不管是我國法律一級的規(guī)范性文件,還是各級政府制訂的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都存在一個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的問題。而社會公共行政就此問題提供了一個新途徑。一般而言,社會公共行政所涉及到的通常是公眾日常生活中所最常遇到的公共事務,公眾比較關心這類公共事務的管理,也較熱衷于參予到其中去。這就使社會公共行政容易反映民意,其管理活動更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將社會公共行政中公眾反映的問題反饋到行政法的制訂上去,使行政法盡可能地滿足公眾的需要、現實的需要。此外,我們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將社會公共行政主體制訂的一些暫時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規(guī)范以行政法的形式確定下來,賦予其法律效力。這些都是行政法獲得合法性的重要舉措。
另外,將社會公共行政納入行政法的調整范圍原因還在于,在當今社會,政府公共行政和社會公共行政的區(qū)分已經越來越不明顯,很難絕對地確定兩者之間的界線?!半m然傳統的行政法只調整政府公共行政,但在當今社會,政府公共行政和社會公共行政的分工已經不是單純的和絕對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歷史的發(fā)展、行政目標的要求、憲法和立法機關的決定,或者是出于工資和預算等行政技術和物質、人事方面的考慮,更有利于行政任務的完成。”5
我國已有學者認為,現代行政法應當將社會組織的公共行政納入調整范圍的必要性在于:1.社會組織行使公共權力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頻繁。2.這種社會的公共行政與政府機關的行政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而僅僅是管理主體的不同而已。3.既然社會組織的公共管理行為必然會影響到公民權益,就必須要一定的法律予以規(guī)范和調整才能確保社會組織管理行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也才能保障公民權益不受社會組織管理行為的侵犯。6
可見,社會公共行政應納入現代行政法的調整范圍,是新時代對行政法的要求,是社會的客觀需要。
在探討社會公共行政范圍時,本文非著重于政府公共行政與社會公共行政的界定,而是將社會公共行政置于公共行政這一前提下討論何為公共行政,即注重它與私法上行為的區(qū)分。一般認為,履行公共職能的行為即為公共行政,但公共職能又怎樣界定呢?這個問題自然而然又涉及到公法與私法的界分問題。因為我們區(qū)分公共行政就是為了讓其適用與私法不同的公法規(guī)范。
凱恩教授認為:“一種職能是否公共職能的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它不可能總是以同樣的方式得到回答。他主張區(qū)分公法和私法要以這樣一個問題為出發(fā)點,即我們?yōu)槭裁匆诠ê退椒ㄖg劃出界線。劃定界線的理由影響劃定界線的方式,而界分公法和私法的理由多種多樣,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標準。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說,界分公法和私法的理由多種多樣,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標準,用以解答什么是公法規(guī)則與原則適用的適當空間這一規(guī)范性問題。所有這些標準非常復雜;在訴訟場合將它們適用于特定案件,要求法院進行艱難的、有時是頗有爭議的價值判斷?!?凱恩教授給出了說明理由的一個路徑,即結合具體情境闡明為什么要界分公法與私法,而后從界分的理由出發(fā)來確定界線之所在。在理論和實踐的可能前景范圍內,我們也許還會得到別的路徑,但基于充分理由之上的個別化處理是不變的適當方式。8
從美國的相關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公共職能界定的變化。私人公園的經營以前并不被認為具有公共職能,但在EvansV.Newton一案中,一家私營公園只供白人使用,被黑人訴諸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認定,公園雖由私人經營,但其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職能,應當適用憲法關于平等權的規(guī)定。法院進一步指出,公園如同消防隊、警察局等傳統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應屬于公共領域。9可見,公共職能是不斷地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
所以公共行政的界定與公共職能的界定以及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一樣,其范圍不是絕對確定的,而是與私法行為處于一種互動狀態(tài)中。我們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適用不同的標準對其進行界定。
中國目前的社會公共行政主要包括基層自治行政、公共事業(yè)行政、志愿組織行政、社會中介行政四大類。10那么,是否所有的這些社會公共行政都需要行政法的調整呢?并不是所有公共職能都可以被納入公法調整。只有當這一項職能對于相對人在憲法和法律上的個體權利具有重要的影響,并且需要國家的公權力進行一定調整以保證該職能的實施的時候才可以被納入公法調整范圍。11像一些社會組織自愿提供的公共服務,缺乏行政權力的行使要素和特征,沒有必要將其納入行政法調整范圍。在確定行政法應調整哪些社會公共行政時,下面因素是應該被考慮到的:
第一,公眾的重大權益是否有可能被侵犯。當社會公共行政涉及到公眾的重大權益時,我們需要法律的介入以規(guī)范其行使并提供有關的救濟方式。社會公共行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主管理,會形成自我約束機制或規(guī)范,但自我管理涉及到公民個人的重大權益時,法律保留的原則是應堅持的。公法領域與私法領域不同,在私法領域中契約自由原則占主導地位。而在公法領域,契約自由原則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一個公共社區(qū)不得基于全體公眾同意而不經法律許可私自設立一個可以基于一定事實實施人身強制的機構。
第二,社會公共行政履行的公共職能重要程度,即看該項公共職能在社會系統中的地位如何。如果該項公共職能關系到可能嚴重影響公眾的領域,行政法應對其進行調整。公眾需求強烈的公共職能,如不以行政法進行調整,單純以社會組織自身愿望進行,就有可能出現公共職能履行缺位或不良履行等情況。如一個城市的公共汽車營運,在交由社會組織管理后,如果行政法完全退出該領域,倘若社會組織私自決定停止公共汽車營運,勢必給這個城市的市民交通帶來重大影響。因而行政法不應完全退出該領域,應由有關行政機關監(jiān)督社會組織的公共職能履行。
第三,社會公共行政管理手段的強制性程度。如果社會公共行政對相對人的強制性較強,理應將其納入行政法的調整范圍。
「參考文獻
1.李放:《比較法教程[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頁。
2.3.王名揚:《美國行政法》[M],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頁。
4.張正釗、韓大元:《比較行政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2頁。
5.于安:《德國行政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頁。
6.黎軍:《行業(yè)組織的行政法問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頁。
7.PeterCane,轉引自沈巋:《擴張之中的行政法適用空間及其界限問題》[A],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7頁。
8.12.13.沈巋:《擴張之中的行政法適用空間及其界限問題》[A],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419頁。
9.395U.S296(1966)。
一、引言
近年來,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研究成為眾多學者和企業(yè)管理界關注的重點。盡管不同的學者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界定和描述不同,觀點相差較大,但綜觀國內外學者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理解,有一點是基本達成共識的:那就是企業(yè)在為實現企業(yè)利潤(價值)最大化之外還應該承擔的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福利、公共秩序有關的責任。一個明顯的事實和現象是:當今的企業(yè)如果僅僅關注利潤,而不注重行為的合法性、道義性,對公益事業(yè)、慈善事業(yè)漠不關心的話,其社會公眾形象和消費者認可度必將大大折扣,其競爭力也必將下降。從我國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來看,正確認識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競爭力的關系,樹立科學正確的社會責任觀,敢于承擔和踐行與自身實力相對、社會公眾認可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對提升企業(yè)競爭力,促進企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近期我們民營企業(yè)在國內外出現的種種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有關的案例,如出口國外的凍蝦事件、西班牙“燒鞋”事件、寶潔公司SK-II化妝品事件,以及國內一樁樁“重大礦難”、“飲用水污染”、“假冒偽劣”、“毒奶粉”、“蘇丹紅”、“工資拖欠”等事件,都向中國的企業(yè)昭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已是當下企業(yè)必須重視的戰(zhàn)略選擇和長久之道。本文以民營企業(yè)為研究對象,從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承擔與競爭力的提升之影響機制為研究重點,旨在為中國民營企業(yè)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從而提升企業(yè)持續(xù)競爭力提供具操作性和針對性的策略。
二、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競爭力的概念辨析
(一)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理解
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從國外的研究來看,關于企業(yè)是否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企業(yè)存在的目的就是為股東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不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如哈佛大學教授萊維特(TheodoreLevitt,1958)教授認為:追求利潤是企業(yè)的責任,解決社會問題是政府的責任;萊維特進一步(1965)指出: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yè)參與政治的一種體現。企業(yè)參與政治會影響企業(yè)的名譽及它在市場上的競爭,使企業(yè)陷入嚴重的困境;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70)認為:企業(yè)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就按照股東利益來行使公司控制權,企業(yè)參與社會責任也是為企業(yè)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服務。
與上述觀點相反的觀點是,企業(yè)應該承擔經濟責任以外的社會責任。美國普金斯研究所(thebookings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布萊爾(MargartM.Blair,1995)認為企業(yè)管理者的任務在于使企業(yè)創(chuàng)造最大化的社會總價值,而不僅是最大化的股東投資回報,他們必須全面考慮企業(yè)的決策和行為對企業(y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如斯蒂芬·M.羅賓斯(1991)認為,企業(yè)社會責任是指超過法律和經濟要求的、企業(yè)為謀求對社會有利的長遠目標所承擔的責任。凱斯·戴維斯(KeithDavis)和羅伯特·L.布盧姆斯特朗(RobertL.Blomstorm)(1975)認為企業(yè)社會責任是指企業(yè)在謀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對保護和增加整個社會福利方面所承擔的責任。
在我國,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末期),但學者們紛紛將西方的社會責任理論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2005)認為,企業(yè)對于社會的責任有兩類:第一類,基礎責任。即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和就業(yè)機會的責任;第二類,是在第一類責任的基礎上所連帶產生的其他責任。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2005)把企業(yè)社會責任上升到“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為企業(yè)是一個“多面體”。作為經濟范疇的企業(yè),它追求最大利潤;作為法律范疇的企業(yè),要作好的“企業(yè)公民”;作為道德范疇的企業(yè),它要承擔社會責任。社會責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企業(yè)內,要構造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和諧氛圍;二是在企業(yè)外,要主動承擔對自然環(huán)境、對社會各利益相關者的義務。
西南政法大學盧代富教授(2002)則將企業(yè)社會責任進行了歸類和劃分,把企業(yè)社會責任分為對雇員的責任、對消費者的責任、對債權人的責任、對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責任、對所在社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責任、對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yè)的責任等。
綜合各家學說,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企業(yè)除了獲取利潤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以外,應該承擔與環(huán)境、員工、顧客、投資者、公眾等眾多利益相關者有關的社會責任。
(二)企業(yè)競爭力的衡量指標
企業(yè)競爭力內涵豐富,從不同角度存在多種不同的界定:世界經濟論壇1985年《關于競爭力的報告》中指出,企業(yè)競爭力是指“企業(yè)在目前和未來,在各自的環(huán)境中以比它們國內和國外的競爭者更有價格和質量優(yōu)勢來進行設計生產并銷售貨物以及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機會”,這一概念是從企業(yè)最終目標和國家福利角度進行界定的。美國競爭力委員會主席喬治·M·C·菲什認為,企業(yè)競爭力是指企業(yè)具有較競爭對手更強的獲取、創(chuàng)造、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一定義是從影響企業(yè)競爭力的因素界定,即把企業(yè)競爭力視為一種知識的能力。哈佛大學邁克爾·E·波特從競爭力的直接表現進行界定,認為企業(yè)競爭優(yōu)劣,是指一個公司在產業(yè)內所處的優(yōu)勢位置。中國社科院金碚認為,企業(yè)競爭力是在競爭性市場中一個企業(yè)所具有的能夠持續(xù)地比其他企業(yè)更有效地向市場提品或服務,并獲得盈利和自身發(fā)展的綜合素質。
關于企業(yè)競爭力的衡量指標,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從企業(yè)的能力層面構建,有的從企業(yè)的資源方面構建。一般而言,企業(yè)競爭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質量。質量是保證產品發(fā)揮其功能的程度,包括產品的吸引力、沒有缺陷、可靠性和長期可靠性。任何一種產品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的發(fā)揮和使用,市場對其認可度就會降低,甚至毫不猶豫拋棄它?!叭擞形覂?yōu)”,質量高于他人,便是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根本之道。
2、獲利能力。經濟效益是企業(yè)所追求的第一目標,效益的高低取決于價格和成本之間的差距。然而,在價格戰(zhàn)狂轟濫炸的今天,眾多企業(yè)所面臨的尷尬是:高零售額與高利潤是兩碼事,規(guī)模經濟與規(guī)模效益是兩碼事。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降低成本,保證較高的獲利能力,是企業(yè)競爭力強的直接表現。
3、企業(yè)和品牌形象。良好的企業(yè)形象和品牌形象能夠給人信賴感并帶來大量的忠誠型顧客,它是企業(yè)的無形財富。如今……,企業(yè)競爭不僅是有形產品的競爭,更是企業(yè)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競爭,依靠良好形象搶占市場,制勝對手,獲取效益,是企業(yè)最有效的競爭手段。
4、人力資本。產品和技術的背后是人才,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指投于企業(yè)勞動者的資本,表現為勞動者的知識、技術、創(chuàng)造能力的資本化。人力資本投資能顯著改善人的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使物質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提高。因此,人力資本是一種最基本的生產性投資,它作為企業(yè)的第一資源要素,是影響企業(yè)競爭力的基礎因素。
5、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切企業(yè)進步的根本動力。理念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組織創(chuàng)新、營銷創(chuàng)新等等都是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如同世界著名企業(yè)英特爾公司CEO所言,“如果不創(chuàng)新淘汰自己,就會被他人淘汰”。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創(chuàng)新力就是競爭力,誰率先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和推進創(chuàng)新,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三、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yè)競爭力的影響機制
“企業(yè)競爭力涉及很多因素,有技術、有管理,但最深刻的是它的理念、價值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琣說。因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決定思維和行為。對于企業(yè)而言,承不承擔社會責任,承擔多少社會責任,不是一個簡單的經營行為,而是體現在行為背后的深刻經營理念。當前,很多民營企業(yè)還存在經驗上的“承擔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yè)成本,不利于企業(yè)成長和持續(xù)發(fā)展”的誤區(qū),殊不知,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實踐和眾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說明,在社會責任和企業(yè)績效之間存在著正向關聯度,完全可以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力。我們認為,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并轉化成企業(yè)的競爭力。
1、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yè)提升財務業(yè)績
以財務比率和指標衡量財務績效和企業(yè)社會責任關系的實證結果證實,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正相關,如Bragdon和Marlin(1972)、Bowman和Haire(1975)先后報告企業(yè)社會責任和股東權益回報率之間存在正相關。Heinze(1976)、Sturdivant和Ginter(1977)的研究結果同樣證明股東權益回報率、利潤率、每股收益和公司社會責任之間也存在正相關。
此外,2002年美國的Depual大學的CurtisC.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Murphy副教授也進行了一項專門針對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財務業(yè)績的研究。該研究將《商業(yè)倫理》雜志(Business?Ethics)評出的100家“最佳企業(yè)公民”與“標準普爾(S&P)500強”中其他企業(yè)的財務業(yè)績進行比較。得出結論:“最佳企業(yè)公民”的整體財務狀況要遠遠優(yōu)于“標準普爾500強”的其他企業(yè),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值高出10個百分點。浙江民營企業(yè)傳化集團總裁徐冠巨先生曾說過:“財富的集聚就是社會責任的集聚”。杜邦公司之所以能從總資產僅為36000美元的火藥小作坊,茁壯成長為年銷售額超過240億美元的跨國巨頭,2005年還被搜狐財經、光華傳媒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等評為“跨國公司最佳公眾形象獎”。其重要原因在于杜邦設定了“零目標”的發(fā)展理念,即零工傷、零職業(yè)病和零環(huán)保事故。事實上,這正是杜邦公司承擔社會責任最有力的體現。
2、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yè)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企業(yè)承擔起社會責任后,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需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內容,確實會引致成本的提高,例如提高產品質量需要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方面的花費;改善職工工作環(huán)境,提高勞動報酬,取得SA8000認證的費用;治理污染、開展社區(qū)活動、社會公益活動以及捐贈活動的開支等方方面面的額外支出。然而,企業(yè)強化了社會責任,首先可以在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yè)形象,博得廣大消費者的好感和偏好,從長遠看來可以節(jié)省營銷成本;在組織參與慈善活動和公益活動的同時,企業(yè)也能收到宣傳自身的效果,相當于另一種形式的廣告。其次,企業(yè)的良好形象可以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才,節(jié)省管理費用和培訓費用。再次,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企業(yè)會注重廢料減量和資源的再生利用,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生產成本。
如今,許多企業(yè)苦苦思索如何開源節(jié)流,實際上,以杜邦和3M為代表的“企業(yè)公民”已經從防患于未然入手,把預防污染和保證安全放在第一位,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杜邦有句名言:“盡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腳印”,即要盡量少用不可再生的資源,并將所有排放物盡量減少到最低限度,不對環(huán)境造成傷害。因此廢料減量和資源再生利用成為杜邦環(huán)境管理的重點,環(huán)境保護不再只是消極地增加企業(yè)運營成本,而是被視為能夠產生效益的行業(yè)。
20世紀70年代,美國3M公司(明尼蘇達礦物及制造業(yè)公司)年開始力推“3P”(Pollution;Prevention;Pays)計劃,從污染源頭——產品和生產過程抓起,重新規(guī)劃產品,改善生產流程,重新設計生產設備,對廢料進行循環(huán)利用。截止2002年,3M公司共節(jié)約了8.94億美元。除了上述顯性的成本節(jié)約之外,“3P”計劃還降低了與污染相關的事故和法律糾紛事件,保護了員工的身體健康,讓員工更多地參與決策,并進一步強化了創(chuàng)新文化,提高了企業(yè)的整體競爭力。
3、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提升企業(yè)社會形象
雖然企業(yè)經營的目的是盈利,但如果為了盈利不惜犧牲環(huán)境、員工的福利甚至公眾的利益,這種獲利就是不正當的,自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負面的。據希爾&>諾頓/賀若斯民意調查(Hill&Knowlton/HarrisPoll)的調查,大部分的美國人在購買商品時會衡量該商品背后的社會責任影響力,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九的人在買東西時會考量該公司的社會責任表現,同時有百分之三十六的人認為那是他們在決定購物時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只有注重社會責任的企業(yè),才能在長遠的發(fā)展中樹立起自身的品牌,只有提供社會最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給予消費者良好的企業(yè)形象,社會和消費者才會對給企業(yè)回報及認同,在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下,企業(yè)自身才是最終的受益者。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發(fā)生的“耐克事件”,到2006年的“富士康公司狀告記者”事件,都無一例外地表明,一個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yè)才是真正能夠長久立足的企業(yè),否則利潤都只會是短期的,生命是短暫的。事實上,這也應證了中國古話“吃虧是?!钡牡览?,有時為他人、為社會做了一些好事(有的也可能是應盡之責,只是其他人沒有做到),看似吃虧,卻得到了后福。其中之奧妙也就在于給他人樹立了一個“可信賴、負責任”的形象。
4、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yè)吸引和留住優(yōu)秀人才
企業(yè)在成長過程中,人力資本是基礎性資源,是企業(yè)競爭力的來源。因為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已經越來越依賴員工們的個人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依賴于員工潛力的發(fā)揮。體現企業(yè)競爭力的因素很多,一個競爭力強的企業(yè),一定是在勞動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做得較好的企業(yè)。俗話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有突出能力的人才,往往愿意在具有良好社會形象、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yè)中工作。作為一個有道德心和同情心的個體,如果在一個沒有任何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中工作,我們相信,即使工資再高,他的內心也將不回安寧,他的工作積極性和精神面貌必然是打問號的。也許,對他們來說,跳槽至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yè)工作,便是自然而然的理性選擇。
經常參與到社會責任事業(yè)中的企業(yè),相對其他企業(yè)而言更具知名度和認可度,更易獲得人們的好感,當然也更易招聘到并留住優(yōu)秀人才。由此帶來的好處是能節(jié)省管理費用,以及相關的招聘和培訓費用。即使在人才相對過剩,好工作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找到的今天,也有相當一部分高技術人才仍會把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作為自己選擇工作的一項標準。
5、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yè)取得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和攻克貿易壁壘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關注和實踐成為現代企業(yè)競爭的新潮流。對國內很多企業(yè)而言,是否通過了SA8000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認證,將是決定能否與國外企業(yè)進行合作的前提條件。在經歷2004年“西班牙火燒溫州鞋”等一系列慘痛教訓后,溫州商人逐漸意識到,不能把自己變成一臺純粹的掙錢機器,要給競爭對手留點兒生存空間,把一部分利潤讓給當地企業(yè)。溫州商人更大的一個轉變是,很多鞋商都在東道國尋找合作伙伴,推動直接投資,在當地建立生產基地,招募當地工人。直接投資既可以切實履行對東道國的投資承諾,促進當地的稅收和就業(yè),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公民形象,同時又巧妙地規(guī)避了貿易壁壘。如今,這已是跨國公司全球經營的基本思路。對中國大量準備“走出去”發(fā)展的民營企業(yè)來說,通過承擔社會責任改善與當地企業(yè)、市場和政府的關系,不失為可以借鑒的重要經驗。
四、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義輕利、生財有道的傳統文化觀和價值觀,但在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初期,人們往往過分關注短期利潤和效益的高低,行為是否道德、正義往往被忽視了。有的民營企業(yè)對社會責任的觀念還不認同,漠然置之甚至公開抵制。這當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只是轉變尚需要過程,企業(yè)經營者觀念的轉變還需要時間。我們認為,只要企業(yè)主體社會責任意識增強,外部環(huán)境的引導得當,加上法律、倫理和道德等各個層面的約束,我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就能夠得以建立,從而有效推進我國企業(yè)社會責任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
1、轉變觀念,提高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
目前,部分企業(yè)一直未澄清一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觀念:有的企業(yè)只看到社會責任行為給企業(yè)造成的社會成本負擔,而沒有看到企業(yè)和社會的相互依存關系,沒有看到當企業(yè)很好地履行其社會責任時會贏得社會的巨大回報;有的企業(yè)則將社會責任視為企業(yè)可有可無的行為,以為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就是利用業(yè)余時間為社會盡一些公益義務;還有的企業(yè)認為承擔社會責任是大企業(yè)的事情,現在企業(yè)還小,沒到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為此,作為企業(yè)管理人員一定要轉變觀念,要充分認識到企業(yè)是社會的一份子,企業(yè)首先應該在法律、道德允許的前提下賺錢,賺合法正當的錢;其次,不管企業(yè)的規(guī)模大小、實力高低,企業(yè)在占有資源創(chuàng)造價值的同時,適度回報社會,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企業(yè)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梢灶A見的是,未來的企業(yè)只有具備高度的社會意識,只有自覺承擔起自己必要的和更多的社會責任,才有可能給企業(yè)營造更大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從而實現長遠、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
2、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把承擔企業(yè)社會責任納入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
“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已經成為中西方企業(yè)管理的主導性理念,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本身就是“以人為本”的體現。美國學者R·帕斯卡爾和A·阿索斯概括了以人為本的企業(yè)終極目標的基本特征,這種企業(yè)強調本企業(yè)的產品對于人類的價值;關心職工的需要并視每個職工為有價值的人,尊重社會的要求并為社會造福。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增強了企業(yè)的整體凝聚力和向心力,成為一種永久的競爭力,最終決定企業(yè)的興衰存亡。
企業(yè)在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時,除了利潤目標以外,要明確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并及時根據企業(yè)社會責任戰(zhàn)略調整企業(yè)內部組織結構,作為工作計劃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只有在戰(zhàn)略上重視“以人為本”,敢于承擔社會責任,企業(yè)才不回迷失方向,裹足不前。
3、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本質就是服務,政府與企業(yè)的關系是政府為企業(yè)提供服務,企業(yè)為政府納稅的雙向制約關系。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的發(fā)展盡自己的義務,政府也要主動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服務,營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法制環(huán)境、政務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對于很多公共產品的供給來說,政府才是直接的責任者,企業(yè)的捐贈、慈善行為都只是有益的補充;但在有些領域,政府可能無暇或無力顧及,如果企業(yè)能承擔社會責任,就能夠很好地填補這一空白,保證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只有建立起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才能建立良好的政企關系,促進企業(yè)發(fā)展,更好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xù)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fā)展和現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fā),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tài)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的綜合作用。總之,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jié)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guī)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目前,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guī)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中國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tài)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fā)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fā)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yè)生產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tài)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wěn)定和平發(fā)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guī)范所指導的、自發(fā)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對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huán)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fā)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象和規(guī)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布魯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體分為四種:集群、大眾、公眾和社會運動團體。后來,布羅溫(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為兩種:暴眾和聽眾。這種分類依照無組織群體的有機程度和無組織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地全劃分的,有利于人們對無序群體的理解和把握,對聚群行為的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眾與聚群有聯系也有區(qū)別。這兩類群體都是一種無組織群體的集合現象。在大眾傳媒日益發(fā)達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以大眾面貌出現的無組織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視的群體現象。它們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人數和接觸方式上。大眾是散布在廣大社會范圍內、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為數眾多的一群人,大眾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接觸是間接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發(fā)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視野所及、耳聞所達的一群人,相互之間的接觸是直接的,通過感官和軀體感知群體中的人與事。大眾和聚群都是無組織群體,具有自發(fā)性、散漫性、情緒性、無責任性等。
國外將聚群行為稱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大眾集合現象。原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稱為“非集體行為”(或譯為“集體外行為”),而我國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文獻上,一般譯為“集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沙蓮香教授稱為在公共場合或社會活動中出現的集群現象。蘭州大學曹孟勤教授等認為,譯為集體行為不妥,稱為“群體行為”失之過寬,沒有限制,稱為“非集體行為”也不妥,因“集體外行為”并非個體行為。因此,人道我這種偶然聚在一起無組織的一群人的行為為集群行為。我們認為“聚群行為”這個概念更能全面地動態(tài)地表達無組織的、自發(fā)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為特征。
社會心理學認為,趨群性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趨向于合群。社會生產方式越發(fā)達,生活方式越先進,各類人員的趨群意識和結群傾向就越強烈。面對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發(fā)展,社會聚群現象 普遍存在的、經常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原因、情況和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隨意性、自發(fā)的、無拘無束的聚群現象無所不在。它的啟動原因之一是出于人們最基本的交換信息需要。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學價值是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適應變化了的環(huán)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尋找到共鳴點,并力圖補充缺陷,達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補。不僅如此,而且聚群行為心理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聚群已由過去的單一性發(fā)展到多學科廣泛交叉,層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趨復雜。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優(yōu)化整合聚群心理與聚群行為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特征和規(guī)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探求對積極聚群行為的鼓勵、強化,以及尋求對偏離聚群行為的預測、預防和調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86年10月3日給沙蓮香教授的信中所強調的:“在現代科學技術九大部門之一的行為科學部門中,社會心理是一門重要學科。而行為乘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在條件和依據,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一般情況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動機,聚群動機驅使聚群行為。“因為一切行為的基礎和根據都是心理現象的規(guī)律,同樣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現都構成某種行為”。人的行為無一不是由動機所引導、維持和導向,而動機又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一個人的行為是這樣發(fā)生的,一個聚群集合行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fā)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中動力,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可見,個人行為與聚群行為都是一種動機性的心理行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識到這種需要和動機,而簡單的幼稚認同就應聲而起,被動地或奇特地介入進去了。
四、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交互點
社會行為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社會行為與社會聚群行為活動等三大領域。當代社會行為心理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發(fā)展變化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整合科學。整合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大層面的內容,即社會環(huán)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間相互作用的宏觀社會文化行為心理整翕支;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意志、社會態(tài)度之間相互作用的中觀社會行為心理整合層;親和行為、互動行為、聚群行為、規(guī)范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微觀社會聚群行為心理整合層;這三大層面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合構成了當代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有機整體,力圖發(fā)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三者的“雜交”優(yōu)勢,克服不足,建立共性與個性、世界化與本土化相統一的社會心理學。
在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注的社會文化與亞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心理的積淀,對社會成員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人格與角色待社會和赤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心理的建構。
在個人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心的個人之間的相互認知、情感、意志、態(tài)度等怎樣在社會認同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人際溝通層面相互作用產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行為,以及后者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前者。
在群體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關注從群體到個體又從個體到群體的影響過程,在群體合作、競爭、沖突、調適等對稱性社會互動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對稱性社會互動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和行為和規(guī)范行為,以及人個行為又如何作用于群體行為。
在各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會與社會、群體與群體、文化與文化之間,在聚群行為、群眾行為、大眾行為、偏離行為、規(guī)范行為相互作用過程中,如何鼓勵強化規(guī)范行為心理和優(yōu)化整合聚群行為心理,為適應跨世紀社會的現代化而加快人的行為素質的現代化而努力。
關鍵詞 行政體制 文化體制 體制改革
一、相關概念
(一)行政與行政體制的含義
行政:所謂政府行政就是指政府部門組織為了實現公共的利益和目標,以公共權利和法律為基礎,對社會公共事務和政府內部自身事務進行的管理和活動的服務活動。
行政體制:行政體制又稱行政管理體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統內部中行政權力的劃分、政府機構的設置以及運行等各種關系和制度的總和。從國家的層面看,是指行政機關與立法、司法機關的權力的劃分。行政體制是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體制決定行政體制。狹義行政體制的內容包括職能定位、權力配置、運行規(guī)則和法律保障等四個方面。本文是指狹義的行政體制。
(二)文化與文化體制的含義
文化: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在發(fā)展進化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識、能力、習慣的總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tài)在內的精神產品。這里是指狹義的文化。
文化體制:所謂文化體制,是指文化領域內各種文化組織所賴以設立及運轉的具有特定內在邏輯關系的制度體系,包括文化政策法規(guī)系統和文化組織系統兩大部分,它是一定歷史時期政黨意識形態(tài)在文化領域的結構化表現形式,是執(zhí)政黨意志在文化領域的體現。
二、新時期我國行政體制改革與文化體制改革歷程
按改革進行的時間特特征來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行政體制改革與文化體制改革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從表1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時間很相近,改革的內容相關性也很大。說明行政體制和文化體制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系。
三、行政體制與文化體制改革的關系
文化體制與政治體制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體制是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體制決定行政體制。從以上行政體制和文化體制改革歷程來看,兩者的改革相生相伴,具有密切的聯系。
(一)行政體制改革影響文化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與變遷,行政體制改革始終在不間斷的進行,文化體制也在不斷的演進過程之中。文化體制與行政體制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在人類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悄然生長。伴隨著行政體制的變革,文化體制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
不同的行政體制運行下產生迥然不同的行政文化。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成功迎請荷蘭執(zhí)政者威廉與瑪利亞為英國的國王和女王。先后制訂并頒布了《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確立君主立體。英國沒有成文的完整的憲法文件,因此為了鞏固新生的制度和保障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制訂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有限王權和自由平等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
(二)文化體制改革為行政體制改革提供指導思想
當一國需要發(fā)展的時候,不僅需要“硬件”的支撐還要“軟件”的指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軟件”,而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一些先進的思想理念正海能為行政體制改革提供指導思想。
認為: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事物的發(fā)展與變化,內因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樣,在政府的行政過程中存在著眾多的影響因素――行政環(huán)境。簡單的說,行政環(huán)境就是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或影響行政管理主體及其活動過程、活動方式的外部要素總合。這些要素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會的、自然的;還有國際的、國內的。它們共同影響并制約著行政管理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并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過程之中。
(三)行政體制與文化體制改革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矛盾論認為:同一事物的兩個矛盾同時產生,并相互消長,隨著矛盾的消長,事物也隨之不斷變化。行政體制進行變革的時候會帶動落后文化理念、價值觀的變革,當文化體制改革中出現先進的思想理念時,行政體制中的職能定位、權力配置、運行規(guī)則和法律保障等也要跟上潮流,進行相應的調整或變革??梢哉f文化體制的變革促使行政體制的轉變,而行政體制轉變的同時又產生了新的文化體制。因此,可以認為行政文化的革新與行政體制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分割,相互促進,又彼此消長,不斷推動人類政治文明向前發(fā)展,不斷加速人類社會向文明邁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蔡涓娟.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路徑選擇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19):86-87.
[2]鄧凡.在行政體制改革中加強行政文化建設[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4):18-19.
[3]傅才武,陳庚.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路徑與理論模型[J].江漢論壇,2009(6):112-118.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解讀出申論考試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應試者運用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為國家選拔優(yōu)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申論考試試題就是讓考生模擬公務員處理行政事務,是典型的能力測試,有很強的針對性。這些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只有準確把握申論考試的目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考試的關鍵,使備考事半功倍。
首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重點
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通常給出的閱讀資料在5000到8000字之間,在申論150分鐘的考試時間里,一般用于閱讀的合理時間不超過40分鐘,在考試的要求上做出了明確的提示,閱讀參考時限不可超過40分鐘,對閱讀時間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決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閱讀、精讀和跳躍性閱讀,而非逐字逐句的細讀,要有很強的閱讀歸納和概括的能力。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jié),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據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和推論,既理解個別句子的意義,又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申論所給定的資料往往都是圍繞一個問題給一堆資料,這些資料都是不夠全面準確不夠清淅的半成品資料,要求考生善于透過資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實質,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發(fā)展辯證地看問題。這就需要考生鍛煉快速閱讀,歸納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完成閱讀的任務。
其次,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是關鍵
分析能力是考察考生對資料的提煉加工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是報考公務員的考生必須具備的應用性智能思維能力,是一個綜合能力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人們常把綜合分析能力作為判斷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標志。這個“能力”主要指的是觀察、思考和決策等方面的能力。綜合分析能是關鍵,因為進行綜合分析幾乎貫穿在整個申論考試的始終。調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資料少不了它,實施決策也少不了它。申論給定的資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資料圍繞某一社會熱點問題摘錄組合而成,有時有順序或根本沒有順序,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中有一定影響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想提出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必須對各項給定資料的含義、性質、價值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相關聯的問題和無關聯的問題;又要分清有價值問題和無價值問題,可解決的問題和不可解決的問題。只有具備了綜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系。提高綜合分析能力,不僅有賴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時也和知識面、信息流動及平日占有多少資料有關。要堅持多學習、多實踐,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須勤動腦、善思考,這是有效地促進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最重要的機制。實踐是增長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實踐的機會,將其視為培養(yǎng)、鍛煉、提高綜合分析能力的良機,倍加珍惜,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核心
提出和解決問題是申論的主要考察目標,也是申論考試的核心。申論本身就是申述、申辯、論述、論證之意,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忌趯W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暴露考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的過程,也是激發(fā)考生才智、獨特個性和創(chuàng)新成果的過程,公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具體事物,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綜合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必須擁有處理一般事件和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同時還要掌握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這就要求考生有寬泛的知識積累,掌握扎實的行政基本理論,學會辯證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運用基本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公務員日常行政能力的最好體現,是履行公務員職責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