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體育教育功能的現(xiàn)象學闡釋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現(xiàn)象學及其相關理論解讀
1.1阿爾弗雷德•舒茨的理論貢獻
自19世紀以來,實證主義研究在社會哲學領域一直處于主導地位。針對這種狀況,阿爾弗雷德•舒茨(AlfredSchutz)從韋伯的理解社會學出發(fā),打破了實證主義的束縛,獨辟蹊徑,運用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觀點和方法,革命性地構(gòu)建了現(xiàn)象學社會學理論體系。舒茨反對實證主義社會學把“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學模式研究社會現(xiàn)象及其過程的做法。他認為社會學研究的出發(fā)點不是實證主義所說的“社會事實”,而是社會事實的意義;他主張社會學應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對互為主體性的人們的微觀互動過程進行研究,認識社會的結(jié)構(gòu)、變化和性質(zhì)。故他也把自己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稱為“生活世界構(gòu)成的現(xiàn)象學”。舒茨用“社會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之類的術語來概括人們生存并進行日?;顒拥木唧w社會環(huán)境。按照舒茨的觀點,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中,每一個正常人都必須通過社會行動和有意義的溝通而產(chǎn)生相互影響和相互關聯(lián)。舒茨的現(xiàn)象學理論內(nèi)核就在于揭示“生活世界”中的每一個正常人,即“我”“他”是如何相互理解、溝通并達成一致的。因此,筆者將以現(xiàn)象學理論為邏輯起點,以舒茨的社會現(xiàn)象學理論為支撐,對我國大學體育的教育功能進行獨特視閾下的探討與研究。
1.2類型化、社會化及其教育的現(xiàn)象學解讀
所謂類型化,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釋他們自己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所運用的方式。類型化是現(xiàn)象學里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阿爾弗雷德•舒茨將它看作“首先是關于人際事物的常識性的經(jīng)驗形式”,而理解則是人們借以反映彼此意圖的方式。根據(jù)現(xiàn)象學的理論,當某一個體與其他個體進行交往時,該個體將會本能地對其他個體的行為進行某種意義的詮釋與解讀。不僅如此,該個體還會認為其他個體對自己也會進行某種意義的詮釋與解讀。在這種語境下,各主體之間的相互意識中的主體間性就逐漸演變成為類型化的經(jīng)驗。需要注意的是,當人們社會化時,人們就習得了類型化知識并形成應對典型情境的特定行為。所謂社會化,就是社會在生命個體———人類中的內(nèi)化。具體來講,指個體在社會實踐中學習知識、技能和規(guī)范等社會文化、適應社會生活、積極作用于社會、創(chuàng)造新的社會文化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因此,在現(xiàn)象學里,由于類型化被看作是存在于整個社會文化中的行動基礎,并且在此類型化中,人們的各種知識被認為是同質(zhì)的、重復的,因而為人們所共享。從類型化的邏輯出發(fā),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客觀的社會結(jié)構(gòu)、社會規(guī)范以及各種類型的社會文化活動等都可以被看作是在意識中存在的類型化知識。只有當人們了解和掌握這些共同的類型化知識之后,才能進行相互溝通和理解。正因為如此,人們彼此的溝通與互動才成為現(xiàn)象學關注的焦點和核心。
2現(xiàn)象學視閾下的大學體育教育功能
目前,國內(nèi)學界對“體育”一詞的定義尚存在爭議,但一致認為體育是通過參加各種運動來實現(xiàn)的,以發(fā)展體力、增強體質(zhì)為主要任務的教育。正如我國近代著名體育家方萬邦所指出的那樣:“體育本身并不是一個目的,而只是一種方法,或是一種工具,尤其可用為達到教育目的的工具?!睆母叩膶哟蝸砜矗w育具有文化的各種特質(zhì),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文明的傳承。以此為前提,筆者認為,大學體育的教育功能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文化性的教育功能;其次是參與性的教育功能。
2.1大學體育文化性的教育功能
大學生的社會化,實質(zhì)上就是由一個生物人轉(zhuǎn)變、成長為一個社會人,并逐漸適應社會的過程。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則是一個通過多種體育手段培養(yǎng)大學生并使之社會化的過程。事實表明,在傳承體育文化的高級階段,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體育文化,對于我國大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大學體育取向不同,它們所依附的體育文化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也就存在互異。故在這種語境下,大學的體育文化較之于技術和技能而言,對大學生的教育影響更大。因為它不僅影響大學生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同時通過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思想觀念,能為其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一途徑和方式,還可以使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得以傳承,并發(fā)揚光大?,F(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曾將體育文化的這一功能概括為“美和尊嚴”。如果從這一維度出發(fā),我們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大學體育文化給予大學生的不僅是文化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而且也有人文方面的陶冶。例如,當他們在體育比賽的開幕式上觀看優(yōu)美的體育藝術表演時,或者在體育大賽中聽到運動健兒奪冠時奏響的國歌時,大學生的靈魂不僅可以得到凈化,而且可以得以升華。
2.2大學體育參與性的教育功能
我國大學體育教育形式多樣,主要形式有四種: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訓練以及體育競賽。從實施過程來看,大學體育對學生的教育功能不僅貫穿于校內(nèi)體育課程、體育教學和體育比賽等環(huán)節(jié),而且還延伸到課外體育活動以及校外體育(包括家庭體育、社會體育等)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從管理角度來看,—個完整的大學體育教育包括體育教學活動的決策過程、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但無論哪一種形式、哪一種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大學生的積極參與。由此可見,大學體育的參與性教育功能貫穿于整個大學體育教育的過程中?,F(xiàn)象學理論認為,社會個體之間彼此溝通并進行理解的核心,就在于情景中的互動與共享的類型化知識。實踐證明,在大學體育的教育活動中,無論是學生與學生,還是學生和老師,乃至學生與家庭成員或社會成員,時刻都是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著溝通與互動。在這些溝通與互動的過程中,大學生們不僅了解了體育游戲規(guī)則,同時還習得了社會秩序的約束;不僅學會了運動技能,還培養(yǎng)了社會生存能力;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體育文化知識,還積淀了許多的社會經(jīng)驗;不僅通過直觀理解擴大了視野,還通過感性思考升華了書本知識。他們參與體育教育活動的過程,就是獲取類型化知識的過程。
2.2.1社會交往能力的習得
從長遠來看,大學生接受體育教育,是為了將來能夠成功地扮演社會職能中的某一角色。高校顯然擔負著把學生從家庭推向社會的功能。毋庸置疑,大學中的同伴群體是學生在家庭之外的重要而又親密的群體,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正因為如此,作為大學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和手段的我國大學體育,理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設定為重要目標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體育教育活動中的參與行為,為這種同伴群體關系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大學體育教育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性決定了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互動性,并且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與他們之間互動的廣度與深度呈正相關;而這種參與性又正是培養(yǎng)他們社會交往能力的基礎和保障。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大學體育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以促進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已經(jīng)證明,大學生在被動參與體育教育活動時,其所受到的教育和影響遠比積極主動參與的大學生所受到的教育影響小的多,其社會交往能力也比后者更為遜色。
2.2.2社會秩序的內(nèi)化
從終極意義上看,教育具有兩大目標,即技能的傳承與秩序的內(nèi)化。相比較而言,秩序的內(nèi)化更為重要。作為大學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和手段的大學體育,將運動參與作為其重要的目標之一,充分證明了體育在技能的傳承與秩序的內(nèi)化活動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無論是在體育課程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還是運動隊訓練以及體育競賽的過程,大學生在這些體育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參與,即為按照特定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秩序,與各種人物角色積極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參與對大學生進行權(quán)威關系的處理與內(nèi)化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通過體育教育活動,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都會明顯增強。甚至可以說,正是通過這些參與性極強的體育活動,才使得大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習得較多的社會秩序性知識。通過四年的體育教育活動,大學生不僅可以掌握這些社會秩序,更為重要的是將之內(nèi)化,并在他們以后的各種行為中體現(xiàn)出來,進而成為社會上素質(zhì)良好、遵紀守法的優(yōu)秀公民。這不僅能改善師生關系,而且能為大學生順利融入社會,進而為構(gòu)建和諧、文明的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3大學體育教育活動的特征
事實證明,大學體育教育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學習過程。如果將大學體育教育過程看作是通過視覺來觀摩教師的示范活動或者其他同學的練習活動,以及通過觀賞運動比賽之類的體育活動過程的“玩”,或者通過自身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過程的“練”,那么對于學生而言,“練”比“玩”更為重要。在“練”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很多的體育游戲規(guī)則,更好地進行體育活動或參與體育比賽,而且可以獲得許多類型化的社會游戲規(guī)則,即社會經(jīng)驗,并且能夠在社會互動中獲得與個人角色相關的許多內(nèi)容,使他們的社會適應性得以極大地提高。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要通過社會化而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在體育教育活動中,讓他們以各種角色參與互動過程比單純的視覺觀賞更重要、也更有情趣。因為大學生通過體育教育活動在習得多種社會秩序與文化知識、積累文化經(jīng)驗和提高群體互動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同時,還在各種體育教育活動中讓知識視野得到拓寬、讓身心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使人生觀和理想得到升華。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個別學生來說,大學體育還具有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治療或矯正作用。這對于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或者人生目標的正確定位都是至關重要的。
3.1類型化社會知識的習得是大學體育教育的本質(zhì)
現(xiàn)象學理論認為,個人內(nèi)化社會、適應社會的過程,也就是獲得并表現(xiàn)社會中各種類型化知識的過程。體育活動的參與性與文化性是大學生獲得這些類型化知識的重要方式與途徑。大學生處于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大學體育對其產(chǎn)生的教育功能,也就是體育教育活動可以促進其獲得各種新的類型化知識。換言之,大學體育教育的本質(zhì)就在于使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體育活動獲得新的類型化的社會知識,從而為其順利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研究表明,以文化為導向的大學體育教育活動與以技術為導向的大學體育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具有不同的影響。以技術為導向的大學體育可以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學習興趣與運動技能的習得,為終身體育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和恒久的動力引擎;而以文化為導向的大學體育則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精神的渴求以及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認可與繼承。而這二者的合力又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社會化需求,使他們對自己所處的“生活世界”或“社會世界”無所畏懼充滿熱情,從而形成積極地參與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與堅強信念。眾所周知,奧林匹克精神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zhì)均衡地結(jié)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它所要開創(chuàng)的人生道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yōu)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操守為基礎。因此,回歸邏輯的起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學體育教育的本質(zhì)與我們所提倡的奧林匹克精神具有極高的契合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學體育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讓學生習得類型化的社會知識,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指導下,在社會的大舞臺上,開創(chuàng)自己奮斗的人生。
3.2“入世”是大學體育教育活動的動機和目的
社會化意味著大學生要從心理、行為和精神等各個層面上融入社會,即“入世”?,F(xiàn)象學認為,與“入世”相對的行為即為“出世”,就是指為逃避社會壓力、緩解心理緊張進行放松的躲避現(xiàn)實社會的各種行為。從本質(zhì)上來看,與成人通過體育活動進行放松、休閑的目的不同,大學生在體育教育過程中的溝通與互動,實際上就是一種類型化知識的構(gòu)建與獲得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這種過程正是“出世”的前奏。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大學這個社會化的重要階段中,大學生需要獲得諸多的社會知識為其進入社會做儲備。基于這種情況,他們對通過體育教育活動參與社會互動并獲得社會知識更加感興趣。在這里,其體育活動具有獲取社會化知識的重要介導功能,即具有強烈的“入世”導向。課題組進行的大量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與此相反,體育活動對于成人而言,其躲避日常世界、緩解社會壓力的“出世”功能則更為明顯。鑒于此,從大學體育教育活動的根本動機和目的出發(fā),其內(nèi)容與安排,應盡可能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社會需求,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作者:趙金嶺張淑香陳俊欽單位:贛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贛南師范學院圖書館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