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語文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從教師自身出發(fā),反復檢查省悟,做到“知己”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边@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把握教材,選擇教法,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師的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個好、習慣興趣等各個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選擇出一套真正適合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呢?又怎能使學生通過老師的傳授指點獲得最大的收益呢?
年齡不同,個性不同,受過的訓練不同,教學經驗、教學態(tài)度以及教師自身的個性素養(yǎng)及風格的不同,都會影響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對教法的選用。即使對同一個教材,不同的教師也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個有著30年教齡的老教師和一個剛剛出道的年青教師,一個性格開朗的教師和一個性格內向的教師,一個男教師和一個女教師,他們在對教學環(huán)境的理解,對學生的研究掌握,對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對各種事情的處理辦法等各個方面,都會存在著很大差異。正象是對待一年四季,人們的感覺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節(jié)的同一天,人們的感受亦不一樣。如夏天,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個炎熱奔騰的季節(jié),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則是可詛咒的“煉獄”。對待鮮花亦是如此,有人從它的馨香中感覺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從它的絢爛中感到了鮮艷奪目的驚異;更有人從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綽約如處子”般的韻致。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在感知上的區(qū)別和個性所在。因此,我們必須在執(zhí)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界定自我,尋找自己的個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性質及內容去進行教法上的深層和廣闊的思考選擇。倘若我們憑主觀臆想辦事,不管自身情況如何,強行運用某種對自己并不適合的教學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種教學方法的框架,“東施效顰”,那勢必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別人的成功經驗不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借鑒,只要是遵循教學原則、服務于教學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我們都認為是好的,應該借鑒之,并根據(jù)我們的教學實際去消化,借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學。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學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當成個性和風格。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準備階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確選擇。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研究學生,找出特點,做到“知彼”
學生是實施教學的對象,因此,學生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便是教學中的“彼”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方法效果的驗證都是要通過學生才能夠反映出來的。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過:“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guī)律。”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發(fā)展和規(guī)律即指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們無論準備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以學生對教材的承受能力為主要根據(jù),以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上的創(chuàng)造力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這些,就必須先對學生實際狀況進行了解和掌握。
學生情況包括其知識基礎、思維感知基礎、個好、生活學習習慣、家庭情況、班級環(huán)境情況(包括班級的大小、優(yōu)差生分布、紀律情況、學習氣氛、團結情況和情感趨向等),前任教師的教學情況(括前任教師的施教方法及習慣,學習的適應程度和接受情況等),還有學生對外界影響的反映情況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和必須了解的。一個合格或優(yōu)秀的教師,應是在此基礎上選擇教法,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學特色的。因為不同年齡段、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優(yōu)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們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異的。他們的個性、愛好、興趣、習慣、思維、感知、技能以及受影響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現(xiàn)著色彩紛呈的景象。我們要了解這些情況,要從中找出共性和個性的東西,尋找出他們共有的感知規(guī)律,以便為我們選擇適宜靈活的教學方法做好準備。
我們注意到這樣一些現(xiàn)象:許多在教學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課時,雖然他們對所面對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是陌生的,但是,他們在上課時,開始總要對學生進行些適當?shù)恼{查了解,然后再開始他們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實際上是在為我們樹立榜樣。只有了解了學生情況,才能適宜地選擇教學突破口,靈活運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大家們如魏書生、寧鴻彬、錢夢龍等人的個性教學特色的成功經驗實際上給我們揭示這樣一個道理:面對學生,研究學生,依靠學生因情而動地選擇教學方法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客觀規(guī)律,尤其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征。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取得滿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學生、貼近學生,選擇恰切適宜的教學方法。這樣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有的放矢。時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而動,又使學生的知識學習得到了應得的訓練和強化。那么,怎樣去了解學生呢?首先是課下了解。經常保持和同學們的接觸,通過閑談、聊天、討論等形式,努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本人個性習慣、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思維能力等各種方面,這樣就對他們有了比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尋找出其共性的特點。其次是課上了解,這是課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們特殊情況的最好環(huán)境,也是籍以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和學生學習同步和諧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同學們的神情舉止,討論發(fā)言,迅速判斷他們的心理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的注意力與自己的教學同調,這就使共性和個性有了結合的機會,也就使教師教學具有了針對性。再次,課后了解。每一節(jié)課結束后,找?guī)讉€同學了解一下同學們對教學的反應及聽課要求。這既是一節(jié)課的總結,又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提供了借鑒。這些活動的持續(xù)進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又能調動同學們對語文課的興趣。因此,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決定和體現(xiàn)著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生命力!
三、語文教材對教學方法的制約也是不能忽視的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它對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約性,尤其是語文教材容量大、任務重、變動多,這就使語文教材促使著語文教師隨教材而動,時時修正選擇教學方法。呂淑湘先生歷來認為,教法應根據(jù)教材內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果我們不顧及教材實際,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地固守陳規(guī),不對教法進行適當?shù)倪x擇,恐怕不只是使教學失去生動性、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性、積極性、主動性,甚至會導致整個教學的失敗,與教學目的的距越來越遠。
語文教材,它的知識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極為豐富的。整個語文教材從內容上講,有語文知識、寫作知識和古今文體篇錄,而且每一類里邊又包含許多小類。如果我們都采用某一種的教學方法不加區(qū)別地去進行教學,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從語文教材的要求上來講,語文教學不但要求我們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而且要求我們聯(lián)系課文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道德觀念,同時還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美育,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等,這也是時代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對這些要求我們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學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實現(xiàn),而是要針對不同內容、不同要求,有意識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時甚至需要幾種方法的融合。
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對于一個單元的幾篇課文來說,我們可以根據(jù)單元要求,綜合起來進行單元目標教學法的實施,也可以進行單篇目標教學的嘗試;可以是兩篇課文并起來,進行相似點、不同點的比較教學,也可以是單篇課文的質疑討論或講讀式的教學,或是學生在老師指點下的自學,如此等等。當然,要達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要對教材爛熟于心。這樣,教師的一雙眼睛才能從教案和課本中解脫出來,始終專注地高效率地掃瞄講臺下那一雙雙眼睛,這時,你的注意力不僅是集中考慮授課,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思維。觀察每一個學生怎樣學習,哪個學生遇到什么困難等等,從學生的神態(tài)中看出各種反映,隨之機智地調整講話速度和教學方法,使課堂中教與學雙方思維活動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產生“教學共振”的最佳效果,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認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學生一樣重要,都是選擇教學方法的根據(jù)和前提,是不能忽視的。
四、環(huán)境影響也是對選擇教學方法起著重要制約作用的因素
教學環(huán)境包括大環(huán)境(即社會環(huán)境),也包括小環(huán)境(即校園環(huán)境),這多方面的因素,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起著大小不等的制約作用。
大環(huán)境包括社會發(fā)展趨勢及對教育的要求,社會氛圍及社會風氣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等等,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
從社會發(fā)展趨勢及對教育的要求講,整個世界,整個國際社會已進入一個知識競爭、科技競爭、能力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就需要教育來加以支持。從整個世界看,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共同趨勢,表現(xiàn)在:(1)在教學觀念上,語文的實際運用與文學熏陶并重;(2)培養(yǎng)方向上,智力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兼容并包;(3)教材編寫上,分科、綜合并存,有向綜合發(fā)展的跡象;(4)訓練體系上,主體依然是閱讀中心與寫作中心;(5)閱讀教學上,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緊密結合;(6)寫作教學上,文體訓練與能力訓練互相補充。(以上見1990年7月《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倪文錦文)不難看出,能力和運用成為各國語文教學的重心所在。與之相適應,國際上出現(xiàn)了教學理論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論體系、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如:以控制論為依據(jù)的程序教學法;以系統(tǒng)論為指導的范例教學法;以無意識心理傾向和超級記憶研究為基礎的暗示教學法;以布魯納的認識結構理論為根據(jù)的發(fā)現(xiàn)教學法;以贊可夫的發(fā)展理論為基礎的新教學體系。此外,還有蘇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學理論等,這些都對我國產生影響。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競爭機制的深化,對人才素質需求的提高,也對教育教學提出新課題和新要求。所有這些都在促使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科學化。
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應試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負誘導作用。如中招考試對初中語文教學,高招考試對高中語文教學,都有直接影響。對此,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去貫徹教學原則,不管這些情況多么不利,仍然能夠使它朝著對教學有利的方向轉移。只有能夠做到這一條,才算是把教學法講活了”(摘自呂淑湘《語文近著》)。
社會環(huán)境影響著教學,校園環(huán)境更直接地影響著教學,這主要是指學校領導的教育教學觀念的先進與陳舊,整個學校對于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態(tài)度看法,這些都直接地制約著對教學方法的選擇。
所以,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不可能不顧及到教育環(huán)境這個因素的,我們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選擇與我們適用的、順應形勢需要的語文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不管哪一位語文教師,不管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該而且必須從以上幾個方面出發(fā)認真研究,認真思考,認真?zhèn)浣?。對教學法的選擇,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陳規(guī),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僅憑一時的熱情沖動,而應該經深思熟慮、反復摸索之后,慎重選擇出既符合學生實際,又體現(xiàn)自己教學個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不管怎樣,教學效果,是任何教學方法所永遠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