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道家心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nèi)容提要:本文認為道家心性論是與儒家、佛教心性論迥然相異的中國心性論的第三種形態(tài)。道是道家心性論的理論基礎(chǔ),由道而性、而心,是道家心性論的具體展開。命論與生死論,是道家心性論的外在延伸。致虛守靜是道家修養(yǎng)論的主旨。自然、自在而自由,和諧、和睦而和適,是道家心性論的基本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道家|心性|自然|自由
--------------------------------------------------------------------------------
道家是對中國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產(chǎn)生并仍然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的學(xué)術(shù)派別。心性問題是中國哲學(xué)主要問題之一。海內(nèi)外研究儒家心性論者很多,成績斐然。佛教心性問題也有不少論作。對道家心性問題,學(xué)術(shù)界存有異議,有人根本否認道家有心性論,有人雖對道家心性問題有所論及,但失之表面,也很不系統(tǒng)。其實,道家有很系統(tǒng)的心性論,道家心性論是與儒家、佛教心性論迥然相異的中國心性論的第三種形態(tài)。
心性論也可稱為心性之學(xué),是關(guān)于人的心性的理論或?qū)W說。心性論所探究的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問題:一、人的本性、本心如何的問題,二、人的精神追求的問題,三、人的精神修養(yǎng)的問題。中國心性論即是關(guān)于做人的理論,它所涉及的主要問題是:人的本性、人的欲望、人的使命、人的價值,以及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人格修養(yǎng)。
一、道,道家心性論的理論基礎(chǔ)
道家之為“道”,以至道教、道學(xué)之為“道”,原因即在于其崇尚“道”。道家、道學(xué)的一切理論似乎都離不開“道”,甚或可以說都是圍繞“道”而展開的。
道,本義是大路、坦途,而老子則以道指稱天地萬物的本原、本根?!坝形锘斐桑忍斓厣?。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保ā独献印范逭拢┑罏樘煜氯f物之母,為天下萬物之根,為未有天地之前唯一的存在。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根,道是一種先于一切存在的在,而這一在,并非一原初物質(zhì)的存在,而是天地開辟的起始或起點。道化生萬物的過程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保ā独献印匪氖拢暗郎弧保徽?,太極也。太極分而為陰陽,此即所謂“一生二”;陰陽交互感應(yīng)而形成一種和合狀態(tài),此即所謂“二生三”;萬物就是由陰陽交互感應(yīng)和合而成的,此即所謂“三生萬物”。
道不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本根,同時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據(jù),是萬事萬物的本體。道化生萬物之后,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jù)而蘊涵于天地萬物之中,成為天地萬物的本質(zhì)。所以,道不僅是一生成論的范疇,同時也是一本體論的范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保ā独献印啡耪拢┐颂幹^“一”,與《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的“一”是有區(qū)別的。道是一,是太一,其一與太一,所彰明者,是道獨一無二、無以為偶的性質(zhì)。而道為一,又有具體的區(qū)別。“道生一,一生二”之“一”,是太極,是一生成論的概念,指明道之生物。而“昔之得一者”之“一”,是唯一之“一”,是一本體論的概念,指明物之得道?!拔糁靡徽摺保次糁玫勒?。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神之所以靈,谷之所以盈,物之所以生,都是因為得了道,都是因為道在其中。
道,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與本體,締造、成就了天地萬物。但道成就天地萬物,并非有意作為,而完全出于無意作為?!叭朔ǖ兀胤ㄌ?,天法道,道法自然?!保ā独献印范逭拢暗婪ㄗ匀弧保抢献诱軐W(xué)的根本。“自”為自己,“然”為樣態(tài)?!白匀弧?,也就是自生、自化、自成,也就是自本自根,無有外力強迫?!白匀弧辈⒎且晃镔|(zhì)性的存在,也非一事實性的存在。“自然”一詞在中國古代,并非指“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自以為然、自得其然、自己使自己成其為如此,而無外力強迫的意思?!暗婪ㄗ匀弧保侵^道之外更有其自然?!白匀弧辈贿^是對道的作為的形容?!暗婪ㄗ匀弧睂嶋H上即是“道性自然”。河上公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保ê由瞎骸兜赖抡娼?jīng)注》卷二)“道法自然”,亦即道以順乎自然為法,以自然為法,以自己為法。道雖然成就了萬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萬物;道成就萬物并不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完全是自然無為的?!疤斓夭蝗?,以萬物為芻狗?!保ā独献印肺逭拢疤斓夭蝗省?,非天地不仁為也,不以仁為也,不以行仁為自己的出發(fā)點與歸宿。
在儒家看來,天地是仁愛的化身。天覆育萬物,春生夏長,成物以奉人,即是天愛人、愛物的具體體現(xiàn)。而在道家看來,天地乃道的化生物。道化生為天地,是自然而然、無有目的、無有用心的,天地化生萬物也是自然而然、無有目的、無有用心的。道的本性即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xué)的基本觀念。自然無為既可合而言之,也可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無為,無為即自然,故曰自然無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的本性,也可稱為道體;無為是道的運作,是人所應(yīng)效法者,也可稱為道用。“無為”表面上看來是不做事,但此不做事并非消極的不做事,而是積極的不做事,“無為”也是一種“為”。正像沉默并非只是無言,棄權(quán)并非就是放棄權(quán)利。以無言為言,以無為為為,以無事為事?!把詿o言”,“為無為”,“事無事”。
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為,但正是這種無為,成就了有為;正是因為無為,才成就了一切。這種現(xiàn)象,被老子加以哲學(xué)的高度概括,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盁o為而無不為”,通過“無為”以達到“無不為”,“無不為”似乎才是目的,而“無為”似乎只是手段,是工具。所以,有人以為老子是陰謀家,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其實內(nèi)心里做著種種計較。這是對老子的一種誤解?!暗莱o為而無不為”,“無為”者,道之本體也;“無不為”者,道之作用也。“上德無為而無以為”,(《老子》三十八章)“為無為”,“事無事”,“處無為之事”,則“無以為”,則無以為事。對于有欲之人而言,通過“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無不為”并非目的而是一結(jié)果。目的是預(yù)先具有的期望,是行動的動力,結(jié)果則是不期然而然的后果。因為某種期望而采取行動,采取某種行動(或不采取行動)而有某種結(jié)果,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分別的。對于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即具有目的性,“無為”本身即是一種愜意的生活。
二、由道而性、而心,道家心性論的具體展開
性,本字為生。人性是人類的本性或本然之性、天然之性。儒家人性論,根基于其仁義之道。儒家對于人性的論證與說明,目的在于要為其所張揚的仁義之道確立一根基與現(xiàn)實的出路。而在道家,其人性論不過是其道論的自然延伸,甚至毋寧說其人性論就是其道論的具體化,是其有機組成部分。
在道家看來,道是萬物的本原、本根,也是萬物的本體。道在具體物上的彰顯,即是“德”。德來源于道,得自于道。得自于道而成為物的本體,而使某物成其為某物者,就道而言,就物之得道而言,是德;就物而言,就某物之所以為某物而言,是性。道落實于天,為天性;落實于人,為人性;落實于物,為物性。性不是別的,正是道在具體物上的現(xiàn)實顯現(xiàn),由此,性亦可謂之曰“道性”。
在老子看來,道的本性即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乃支配宇宙萬物的根本規(guī)律,也是人類應(yīng)當(dāng)信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儒家強調(diào)仁、義、禮,在儒家看來,強調(diào)仁、義、禮就夠了,而在道家看來,更應(yīng)當(dāng)強調(diào)道與德。強調(diào)道與德,即是強調(diào)自然與真誠。雖然仁與義中也有“誠”的因素,但道與德所突出的正是行為與情感中真誠無妄的方面?!吨杏埂吩唬骸罢\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毙闹肌⒀灾l(fā)、行之所為,以一貫之,無所差失,是即是,非即非,無虛偽、無造作、無邪妄,即是“誠”。誠的基礎(chǔ)是自然。道家強調(diào)自然,突出的正是道德行為真誠無偽、真實無欺的性質(zh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逼涞抡吆我玻科涞录词亲匀粺o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此無為之德者,即是所謂“常德”。“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保ā独献印范苏拢├献邮①潒雰?、赤子,概亦因其有常德也,概亦因其不失其常德也。德者,得自于道者也。得于道并非求而得者也,并非為而得者也,自然無為而得者也,人先天之所得、先天之本有也。得者,非求之者也,不失之謂也。
如果說,老子所突出者,為性之本然、自然,那么,莊子則更強調(diào)性之本真、自由。老子講人,突出人之自然,其落腳點是社會政治;莊子講人,則突出人之自由,其落腳點是個體的精神世界,是個體對于現(xiàn)實政治的超越。由本然向本真、由自然向自由、由社會向個體、由虛靜向超越的轉(zhuǎn)化、增進,既是老、莊的分別,也是老、莊哲學(xué)的歷史演進。
天地萬物源于道,道的本性是自然。人既源于道,道之性亦即是人之性,所以,人的本性也是自然?!榜R,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fēng)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莊子·馬蹄》)“馬之真性”,亦即馬的自然本性。馬的自然本性,即是在天地之間自由自在,亦即所謂“龁草飲水,翹足而陸”?!皾娠羰揭蛔模俨揭伙?,不蘄畜乎樊中?!保ā肚f子·養(yǎng)生主》)澤雉十步一啄食,百步一吸飲,當(dāng)然很是艱苦,但卻絕不愿意被人囚拘于鳥籠之內(nèi)。自由而自在是動物的本性,又何嘗不是人的本性?“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保ā肚f子·馬蹄》)民之織而衣,耕而食,就如馬之“龁草飲水,翹足而陸”,鳥之“棲之深林,游之壇陸,浮之江湖”,此亦民之常性,名曰“天放”。天為天然、自然;放為自在、自由。民之本性、常性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自由而自在是人的自然本性,在自然狀態(tài),人的本性獲得了最充分的體現(xiàn)。自由而自在不僅是性之本然、本真,同時也是人性、人生之理想狀態(tài)。
如果說,性是指人先天的、本然的方面,即人之天然之質(zhì),那么,心則是指人后天的、實然的方面,亦即人之內(nèi)在精神,或是人之精神的主宰。由性而心,即是由先天向后天的落實。人之性必顯于人之心,由人之心,亦可見出人之性。
老子思考問題的重點還是社會治亂。從社會角度、從社會治亂角度立論而論人,老子突出人之自然,從而強調(diào)“虛心”。莊子立論的出發(fā)點則是個體的人。雖然莊子也肯定人之自然,但莊子更推崇和強調(diào)者,則是人之自由。由于強調(diào)人之自由,所以莊子標榜“游心”。審查莊子之所謂“游”,約有三意。一為形游,二為神游,三為心游。形游者,身體之游閑也,形之無拘束也;神游者,精神之游馳也,神游萬里之外也;心游者,心靈之游樂也,精神之自由也。莊子最為推崇的,是心游,是心靈的解放,是精神的自由?!扒曳虺宋镆杂涡?,托不得已以養(yǎng)中,至矣!”(《莊子·人間世》)“乘物以游心”,“物”者,身外之物也,既指身外之物事,亦包括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功、名、利、祿之類;“乘”者,憑也,假借也。“乘物”者,物為我役,物為我所用,如此,方才可以“游心”。
自然、自在而自由,根自于道,由道而成性,由性而成人之心,成為人之精神,成為人精神的本真,成為人的精神生活。此一精神生活,即是道家所推崇的精神生活。此一精神生活的基本內(nèi)容,亦是自然、自在而自由。自然、自在而自由,為一整體,本身亦不可分離。
三、命與生死,道家心性論的外在延伸
命,是決定人生貴賤福禍的、帶有必然性與神秘色彩的某種異己力量。作為一種人力所不能左右的異己力量,命亦稱做天命。
在莊子看來,人世間種種大事大端,無不是命中注定的?!八郎?、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保ā肚f子·德充符》)此一切大事大端,是物事之客觀變化,亦是命運之自然流行。將人生之貧富、貴賤、生死、存亡,完全歸諸于命,體現(xiàn)了對超人力量的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既承認有命,既承認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人所能做的,只有安于命,只有知命而安時,只有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保ā肚f子·人間世》)知命之不可違抗,知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既不抗拒,也不怨憤,也不頹廢,而是以一種恬然達觀的態(tài)度,以一種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正是精神修養(yǎng)達到極致的表現(xiàn)。
承認人之不自由,而又極力追求人之自由,認為自由與必然之間始終存在著緊張的關(guān)系,這并不是莊子的深刻之處。莊子的深刻之處在于,他所采取的達到自由的途徑,正是以對于不自由之認可為基本前提的,承認不自由成了達到自由的基本方法?!爸洳豢赡魏味仓裘?,此“安”字具有深意。既不可奈何,而后方能安然處之;既已安然處之,則心靈之威壓亦頓然釋之;心靈之威壓既已不復(fù)存在,隨之而來者即是自由而自在的狀態(tài)。所以,以不可奈何的態(tài)度來對待命運,并不是一種無為的表現(xiàn),更不是一種頹廢的態(tài)度,而是“德之至”的表現(xiàn),而是精神修養(yǎng)達到極致的表現(xiàn)。
儒家講知命,道家亦講知命,但所知者有所不同??鬃訌娬{(diào)知命,是把它看成一種君子之德。“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保ā墩撜Z·堯曰》)所以,孔子于知命之外,又大力張揚“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則不同,莊子之所謂知命,是知命之無可奈何。既知命之無可奈何,人亦應(yīng)以一種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來對待命。所以,莊子于知命之外,只教人安命,教人“安時而處順”。表面看來,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是消極以至頹廢的。然莊子所倡導(dǎo)者,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莊子所突出者,是人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超越。在儒家看來,知其不可亦當(dāng)為之;而在道家看來,知其不可而為之,即是“疲役”,即是“芒”。所以,莊子所倡導(dǎo)的人生境界,也許比孔子所倡導(dǎo)的人生境界更其高邁,亦更難以到達。因為不管處逆處順,都一如既往而積極進取,并非難事。而對于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對于功名利祿、窮達榮辱,均能采取超越的立場,采取達觀的態(tài)度,以一種放得下的胸懷來對待一切,得而不喜,喪而不憂,以精神自由為最高追求,卻是一般人士所難以做到的。
人有生,即有死,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生死。儒家很重視死,認為生死為人之大事。與儒家不同,道家對于生死一般持一種自然的態(tài)度。老子倡導(dǎo)自然無為,老子所崇尚的人生,也是自然而無為。所以,在老子看來,人之尊生、貴生,莫若無為?!胺蛭o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保ā独献印菲呤逭拢耙陨鸀椤闭?,必計其所得及其所失。求而不得,則怨;得而復(fù)失,則悔;人得而我不得,則妒;人得之多而我得之寡,則不平。如此,其身必勞,其心必苦,其志必不寧;如此,外勞累而內(nèi)苦惱,晝疲役而夜煎熬;如此,又何以稱得上貴生?又何以能夠養(yǎng)生?故貴生者,無以生為也;不自生,故能長其生。
莊子對于生死有更為詳盡的論述。在莊子看來,“死生為晝夜”。(《莊子·至樂》)晝而后為夜,夜而后為晝。晝夜的交替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生與死的變更也像晝夜交替一樣,也完全是一自然現(xiàn)象?!吧撸俳枰?。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保ā肚f子·至樂》)生是一種假借行為或一種假借現(xiàn)象,也許本身就是不真實的。在莊子看來,生死不過是一自然現(xiàn)象。人本無生,既生,死而復(fù)歸于無生,此亦是人之命?!八郎?,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保ā肚f子·大宗師》)死生之變,既是命,既是天,既是夜旦之自然交替,“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莊子·達生》)既如此,亦惟有以自然之態(tài)度待之。
生死既然為晝夜,人又何必悅生而惡死?悅生而惡死,即是“遁天倍情”,有違于自然之道?!胺虼髩K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保ā肚f子·大宗師》)生是勞,死是息,從這個意義上講,死未嘗不是一件值得慶幸和令人高興的事情?!叭酥玻c憂俱生。壽者惛惛,久憂不死,何苦也!”(《莊子·至樂》)生而無樂趣,生而只剩下呼與吸,生而有如此多的憂與患,想死而又不得死,亦不能死。不得死,可能比不得生更其難受,更其痛苦。
莊子何以要對死持這樣一種態(tài)度?老子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人之有大患,在于人把自身看得過于珍重,往往以利害觀念來對待一切。把自身看得過于珍重,以利害觀念來對待一切,只能對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威壓。莊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所以他反對用利害來對待一切。而利害之中,最為重大者,莫過于生死。“死生無變于己,而況利害之端乎!”(《莊子·齊物論》)莊子從不畏懼死,亦不拒絕死。因為拒絕死是不可能的,而畏懼死則使心靈遭受嚴重的壓迫而不自由,從而使人不能更好地生。莊子真正所要追求的,只是精神的自由與自在以及心性的寧靜與淡泊。莊子對于生死所持的獨特態(tài)度,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chǔ)之上的。
四、虛靜與齊物,道家心性論的修養(yǎng)方法
心性論必然涉及到修養(yǎng)。心性論的主旨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而如何做人,即是人的修養(yǎng)問題。儒家講修養(yǎng),主要是一種積極的進路;道家講修養(yǎng),則是一種消極的進路,是一種負的方法、減的方法。致虛守靜是老、莊修養(yǎng)論的主旨。老子首倡致虛守靜,莊子則將致虛守靜具體化為“心齋”與“坐忘”;另一方面,莊子更將致虛守靜提升為本體論的高度,而標舉“齊物”。
老子以自然無為為本。為了能做到自然無為,老子提倡虛靜。“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老子》十六章)“虛”者,虛其物欲之心也。“復(fù)”者,反還也。致虛、守靜,以觀萬物之變。物雖千變?nèi)f化,而不離其根本。其根本即是靜,故要知常守靜。知常守靜其實也是自然無為。
老子提倡虛靜,莊子進一步發(fā)揮了老子致虛守靜的思想,而提出了“心齋”與“坐忘”。關(guān)于“心齋”,《莊子》書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莊子·人間世》)“若一志”,即專一你的志趣、志向;“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即不要用你的耳朵去聽,而要用你的心去聽,亦即要全身心去聽;然而心有好惡、利害的思量,聽時要去除這種種思量。保守心性之虛靜空靈,就是所謂的“心齋”。心齋的要義在于滌除物欲之心,只有滌除物欲之心,才能保守心的虛靜空靈;只有保守心的虛靜空靈,才能做到“游心”,才能維持心靈的自由與自在。
關(guān)于“坐忘”,《大宗師》對其有具體的說明?!皦欀w,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保ā肚f子·大宗師》)忘,不是遺忘,不是放失,而是放棄,是超越,是無所牽掛?!巴?,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保ā肚f子·達生》)有其忘,才能達其適?!棒~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shù)。”(《莊子·大宗師》)忘的前提是自給而自足,自足才能自由。
“心齋”與“坐忘”之外,莊子還倡導(dǎo)“齊物”。在莊子看來,世間之一切,本無是非、大小的差分,因為有了“成心”,即有了主觀上的偏見,方才見出差分。“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保ā肚f子·秋水》)以道觀之,天下之物莫不玄同,故無貴賤;以物觀之,每一物皆自以為貴,而以他物為賤,物皆自貴而相賤,而事物本身則原本并無貴賤。以道觀之,天下萬物莫不同,天下之物皆歸之于一?!白云洚愓咭曋文懗揭?;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保ā肚f子·德充符》)齊萬物,齊生死,并非為齊而齊。齊與不齊,是人的一種觀點與態(tài)度,物本身并不受這種觀點與態(tài)度的影響。并非以道觀物,物由此而就化歸為一;以道觀生死,生亦即是死,死亦即是生。齊物論,只是要高揚一種精神,一種豁達、舒放、淡泊、曠然的精神。
道家所倡導(dǎo)的是一種自由而恬淡的精神生活,道家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自主與超越,道家所強烈反對的是物對于人的凌辱、摧殘與統(tǒng)治。每個人都是自主的,每個人的精神都應(yīng)當(dāng)是自由的。人與外在自然應(yīng)當(dāng)是和諧的,人與人之間應(yīng)當(dāng)是和睦的,人的精神生活應(yīng)當(dāng)是和適的。
自然、自在而自由,和諧、和睦而和適,這就是道家心性論的基本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