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留白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國山水畫和中國園林都誕生于中國傳統(tǒng)五千年文化藝術的沃土里,現(xiàn)以美學藝術中的“留白”為載體,結合我國山水繪畫和古典園林分別量化分析留白藝術在其中的占比以及重要性,發(fā)現(xiàn)美學藝術“留白”在中國畫里表現(xiàn)手法、意境研究與古典園林創(chuàng)作手法、造園理念的相似,進而探究留白藝術在當代園林設計中的價值體現(xiàn)。文化歷史對于設計師來說是一筆巨大財富,而留白藝術于我國現(xiàn)代園林設計有著重要指導意義,當代景觀設計師要充分結合中國傳統(tǒng)美學文化中留白藝術的精髓,把握好留白藝術便可賦予現(xiàn)代園林景觀豐富的文化內涵,營造出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
關鍵詞:留白藝術;園林設計;古典園林;現(xiàn)代園林
中國著名美學家宗白華曾在《藝境》中說道:“中國畫最重空白處??瞻滋幉⒎钦婵眨遂`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且空而后能簡,簡而練,則理趣橫溢,而脫略形跡。然此境不易到也,必畫家人格高尚,秉性堅貞,不以世俗利害營于胸中,不以時代好尚惑其心志”[1]。宗白華認為,中國畫中的留白手法,是創(chuàng)作者刻意營造的一種意境美,從而更好地表達空間意境,用留白來突出主題,給觀者生出無窮遐想空間,獲得意想不到的審美情趣。與中國繪畫一樣,中國園林亦誕生在中國傳統(tǒng)五千年文化藝術的沃土里。在歷史的長河中,二者擁有相同的產生土壤,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并構成一種東方獨有藝術風格,造就了東方式園林。國畫的筆墨簡括,畫面構圖的大面積留白,這種藝術風格換置園林中即是空間上的虛無,講究意境的營造,常常用寫意畫論植入園林,在天地間作畫,如“步移景異”、“虛實相生”等。創(chuàng)作者造園時注重情景交融,給人一種景在畫中、意在畫外的情趣美,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要求和審美心理,東方園林景觀是中國畫的物化形態(tài),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完美結合[2]。景觀設計融入有意境的留白藝術形式,巧妙地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現(xiàn)實與想象連接起來,實現(xiàn)繪畫中二維的留白藝術轉化為園林空間中三維的景觀意境,從而升華了園林設計的底蘊,創(chuàng)造出真正賦有獨特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
1美學藝術“留白”空間解析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笪重光著作《畫筌》中道:“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白紙上潑墨,三筆兩點,以無勝有,化虛為實,盡顯美韻。在中國美學中,有一個重要藝術表現(xiàn)手法———留白,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審美心理,大致可以理解為預留空白,但留白不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特點。中國繪畫的空間表現(xiàn)是物與物之間或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區(qū)域,是由創(chuàng)作者通過主觀思考,巧妙運用構圖、筆墨等獨具匠心的繪畫手法在畫紙上創(chuàng)造出多維的視覺效果和情感空間。中國畫與中國古典園林等藝術種類都十分講究留白的應用,中國古典園林在營造空間的法則中重要的一條方法即是“疏可走馬,密不容針”,這“一疏一密”便是對留白藝術的最佳體現(xiàn)[3],而留白在園林設計中的空間構成是以虛實相生的形式存在,不同類型的空間相互聯(lián)系構成虛實交織的空間序列。著名蘇州園林便是巧妙運用留白藝術的典范,“處處鄰虛,方方側景”通過借景、障景、框景等造園手法來強化虛無變化,引導意境營造。留園便是留白藝術的手筆,從大門至“古木交柯”曲折變化,使園內景色若隱若現(xiàn)??臻g上留白即為虛空,古典園林空間往往通過欲揚先抑、借景框景等虛空手法來形成景觀的阻滯和引導,進而形成特有的意境空間來產生情感。如,網(wǎng)師園中“月到風來亭”,此亭地勢較高,3面環(huán)水。亭內靠墻懸一面大鏡,每到明月初上便可見水中、鏡中、天上3輪圓月,構成一道奇景。就亭本身而言,地勢突出以及半亭造型已引發(fā)觀賞者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亭立于水邊,水似為虛,水將周邊景物倒影水中,虛實相間;然而再設置1塊大鏡于其中,巧妙的將視野開闊,以小見大,意境似乎穿越了時空,空間也似無限延伸了。設計中留白的大小、位置以及視線所及都是造園者費盡心思寄情于景的空間,用這種特殊的藝術語言,滿足觀賞者的需求,激發(fā)觀賞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如,蘇舜欽的名園滄浪亭,園內外一水相隔此園,游賞者在街邊遠觀大抵會想園內應該也如園外這般崇阜廣水,然而進入園中才發(fā)現(xiàn)園內是多山。園外大面積的水運用了留白表現(xiàn)手法,以水的單一性來營造視野上的開闊,取得心靈的通達,創(chuàng)造出釋然廣闊的空間感,也表達出園主仕途失意后,轉意山水間、回歸質樸的釋然心境。美學藝術“留白”于繪畫、園林空間上的運用,是中國人幾千年來藝術觀念和精神世界的體現(xiàn)。
2園林二維空間“留白”應用與中國畫“留白”創(chuàng)作比較
傳統(tǒng)中國繪畫重意,境是基礎,意為主導。中國畫中的“留白”是有空間感的。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垂釣老翁僅占全幅畫卷不到1/3的面積,其余的空白面積皆為水。這種空白不是單純的空出空間,而是為了突顯出垂釣老翁的“獨”,寥寥幾筆的細微勾線表示水舟在廣闊的江面泛泛而行,大幅度的留白讓觀者油然而生一種“空寒”的孤寂感,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留白的恰當運用是關鍵,現(xiàn)代畫家潘天壽《八哥崖石圖》,一尊巨石占了全畫的3/4,只在上方留出了空白空間,面對巨石,潘先生只取其形而舍其色,運用“留白”變大實為大虛,明顯突出這幅畫的主體———幾只八哥,使畫面充滿了極強的觀賞感。明末清初畫家朱耷的《孤鳥畫軸》中,廣闊的空間中,一根枯枝盡頭上佇立著一只孤鳥,在整個畫卷的比例中,孤鳥的位置是畫布正中偏右,畫卷大面積的留白去體現(xiàn)鳥的“孤”,枯枝的延伸烘托了氣氛。董源創(chuàng)作的《瀟湘圖》在畫卷中,僅僅對部分水域進行了勾勒,將遠處的山巒藏匿于煙云之中,使水天一體,整幅畫卷給人一種空曠清遠的韻味。通過虛實結合的留白手法,可將水面、廣場、綠地等空曠的元素看作設計中的留白因素,而其它景點則作為實物元素存在,這樣設計可使景物間構成一幅具有留白特點的山水畫,從而提升了園林景觀設計的美感和意境[4]?!靶问矫览碚摗敝?,雖沒有涉及園林要素平面布局在園林設計中存在的“比例與尺度”的標準[5],但可以根據(jù)這4大古典園林中的要素比值看出,文人園林通常無規(guī)則可循,講究園林中各要素自然灑脫和大面積空間留白,與自然相互融合,從而營造出詩情的意境[6]。畫面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二維視覺空間,在園林中以虛景與實景的分區(qū)布局來比擬畫布中的分割比例所產生的美學效果,是中式美學獨有的藝術特點。
3園林三維空間“留白”應用與中國畫意境渲染比較
中國畫留白渲染出來的虛擬空間相對于園林設計中的虛實空間來說,是在二維空間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三維、多維空間效果的一種藝術空間。馬遠《踏歌圖》便是“見峭不見頂,近山參天遠山低”,近景刻畫十分精細,中間是云霧繚繞的虛景,山間樹木蔥郁茂密。畫面上“空白”讓人感覺空間感無限,使畫中景象產生一種深遠、遼闊的錯覺。在古典園林設計中,虛實相互滲透,沒有明確的邊界,建筑的實與庭院的虛,相互交織著圍合成園林空間。造園者為了在有限的區(qū)域內營造出豐富的景觀空間,設計景點“清晰視距”內運用留白手法,將園林分為不同的景觀層次來體現(xiàn),1層景觀間距為12~40m,2層景觀間距為40~60m,3層為60~100m,使觀賞者產生層層推進的觀感體驗。拙政園中西部景區(qū)的主景點是以遠香堂為視覺中心,1層景觀間距覆蓋到倚玉軒、雪香云蔚亭、荷風四面亭、繡綺亭,皆為中部重要景點。凡水面開闊的區(qū)域都利用地勢來設置樓閣,卻因水面的開闊而呈現(xiàn)大面積的留白區(qū)域,但視覺所及之處皆有景可賞。網(wǎng)師園與拙政園理水手法不同的是,其用聚水在中園設計了一個30m見方的荷花池。水面相對于園中各景形成了“留白”,各點以“月到風來亭”為視覺中心,以水面為核心,倒映了天景、樹影、山色,虛實相交、云水相融,運用留白手法達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空間效果。素有“假山王國”之稱的獅子林,空間意境的深邃依靠景深來實現(xiàn),獅子林的層層景深渲染出一種“以畫造園,園中有畫”的意境,利用空間虛實留白手法的滲透可以最大化地加強景的深遠感。留白在園林三維空間中的體現(xiàn)是一種虛空間的展示,“虛”并非空洞無物,而是“虛入萬景”。留白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空間是虛擬空間與現(xiàn)實空間的延伸,是中國畫意境里散點透視、移步異景的多重空間表現(xiàn)。朱良志說過“留白”的重要性:“生命體就是一個氣場,塞滿了填實了,就沒有生氣流蕩的地方,這樣的藝術就沒有活致、就死了”[7]。留白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空間是虛擬空間與現(xiàn)實空間的延伸,是中國畫意境里散點透視、移步異景的多重空間表現(xiàn)。陳從周說:“我國古代園林多封閉,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故‘空靈’二字,為造園之要諦”[8]。總之,園林作為一個實體想象空間,是中國畫意境的三維體現(xiàn),要想超越園林中四壁圍墻的有限界域,就要掙脫狹小思維和樊籬精神,更不能忽視留白藝術的重要作用。
4園林設計“留白”的探索于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啟示
東方園林是空間藝術,留白藝術于景觀中是處理空間,且不僅僅是在園林空間的層次營造上,還有對園林意境的升華里。因為有了空間之美,才成就了中國園林藝術之美。從以上2次對比中國畫和古典園林的分析可知,美學藝術“留白”不論是在中國繪畫中的意境表現(xiàn)還是在中國園林里的空間構成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秉承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精髓,而又有所突破與創(chuàng)新。主庭院的景觀設計最為精彩,由在古典園林元素的基礎上精心設計過的山水庭園、片石假山、幽徑小橋、滿池碧水等組成。大面積的水池設計運用了留白藝術,清晰的輪廓倒影水中,渾渾然延伸無窮。與傳統(tǒng)園林的留白藝術不同的是,設計師整體放大了點景的尺度,將山水景觀設計成了主題景觀,用三維的空間延續(xù)了中國畫里二維山水的意蘊。創(chuàng)建之初,貝聿銘就希望“從中國古代山水書畫中尋找園林設計的靈感”,致力將現(xiàn)代審美與園林藝術融為一體。整座博物館運用了許多留白藝術手法,讓這座古老的建筑煥發(fā)生機,整座館就像是三維的留白藝術,遠觀與近感都有不同意境的情感共鳴。巧用留白藝術結合當代設計理念,既傳承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和美學思想,又成功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造園藝術中留白藝術形式。這是美學藝術“留白”在當代園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有一定啟示意義。一種藝術形式的繁榮發(fā)展需要立足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9]。幾千年來,“留白藝術”之所以長盛不衰,原因就在其扎根于中國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土壤里,而且符合中國人審美需求與情感表達。實踐與時間證明,“留白”的生命力是恒久的,是可持續(xù)性的,是飽含情感的?,F(xiàn)代景觀設計應該學會運用中國美學藝術“留白”來進行一場現(xiàn)代化的藝術形式復興,展現(xiàn)既有文化厚度又有科學依據(jù)的景觀,創(chuàng)造出更多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園林。
參考文獻
[1]白琨.淺談中國畫的留白及其淵源[J].齊魯藝苑,2008(01):19-21.
[2]龐杏麗.中國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178-179.
[3]王思豐.傳承與發(fā)展———中國古典園林“留白”美學對當代景觀設計的啟示[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06):69-70.
[4]李詩佳.中國山水畫中“留白”技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
[5]劉海燕.拙政園造園要素和環(huán)境特征的量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6]鄭報進.傳統(tǒng)園林空間中的留白思想分析[J].現(xiàn)代園藝,2013(22):172.
[7]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8]陳從周.惟有園林[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
[9]艾青.留白藝術與中國畫的“美”[J].大舞臺,2014(05):37-38.
作者:劉曉雅 單位:西南林業(yè)大學園林園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