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教育融合模式構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融合模式建構的基礎
藝術教育融合模式,是指在藝術教育中,將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體、現(xiàn)實與理想、宏觀與微觀有機的融為一體,來解決現(xiàn)實教學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課堂與社會、科學與藝術、學科與學科間的諸多問題。借助于融合教育模式,搭建一個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教育平臺。任何教育模式的提出與確立,取決于其自身的規(guī)律,同時也是對前人理論與實踐的總結,它即是時代的科學、文化的現(xiàn)實反映,同時也必須旗幟鮮明的為時代服務,絕不是主觀杜撰、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藝術教育融合模式建構基于如下幾個方面:
(一)時代基礎
當今世界是以映像語言為媒介、文化心理為工具的網絡經濟時代。文化生產力與知識經濟的強勢己完全滲透到社會經濟結構的各個層面,文化要素己轉化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生產力。藝術的“文化轉型”顯形為以科技為依托、美學為規(guī)范、創(chuàng)造價值為內容的知識產出結構的生成。在現(xiàn)實世界中,對于各門學科的研究,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fā)展而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深刻,任何一門學科想從自身的角度來揭示其全部規(guī)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應運而生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其本質就是一類知識與另一類知識、一門學科與另一門學科“融合”的結晶。藝術如此,藝術教育模式也是如此。
(二)教育基礎
如果說孔子《六藝》中“禮、樂、書、數(shù)、射、御”是多學科融合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論的經典,那么他在《論語》中所述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其“禮”———方法、規(guī)矩,“和”———融合、混合,這可以說是我國關于融合教育方法融合最早的精辟論述。無獨有偶,在西方的古希臘也有《自由七藝》之說,充分的顯示出了融合教育模式深遠的共性教育基礎和普通性原理。
(三)文化基礎
中國的儒道思想把藝術審美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人生境界聯(lián)系起來,崇尚舍棄功利縱欲的享樂,追求清靜、自然、恬淡,超然到無為狀態(tài)之美。由董仲舒“天人知際,合而為一”演變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以及莊子的“物我交融”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崇尚的至高的美學理念境界,其本源就是追求精神與物質、人與自然的融合。通過“經世致用”的學用結合以及“格物致和”的心物感應,附之以“行中以思”“思中以行”的知行并舉的辯證關系,完整的架構出了融合模式“全人”塑造的文化平臺和賴以生存的文化基礎。
(四)藝術基礎
藝術教育對“心智與情感”能力的開發(fā),主要是通過“假物濟事”“以物傳情”的典型的藝術行為語言,來達到“景物交融”“融會貫通”的境界。所謂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國藝術理念的實質,就是指主觀與客體的契合統(tǒng)一。把藝術審美由外部世界引入到內部世界,將對客觀物象的認識升華到主觀感受與情感的抒發(fā)是藝術表現(xiàn)的獨特手法。無論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或是藝術欣賞,追求的“心/物”“技/藝”“賞/用”的完美統(tǒng)一,就是對“融合”的完整詮釋,從本質上顯映出了知識產出中能力結構生成機制的原理。費孝通先生曾說“文化的高層次應該是藝術的層次”。在社會發(fā)展日益依賴于“全人”的知識創(chuàng)新、行為創(chuàng)意的“知識消費”時代,通過對融合教育模式的探討,試圖勾勒出了一條生產“全人”的特殊產業(yè)結構及所需要的基本生產模式。
二、融合模式的建構的內容
依據融合模式建構的理論,其融合內容可分如下四個方面:
(一)學科間融合
知識經濟時代顯現(xiàn)為物質精神化、工學技術文學化、信息產業(yè)美學化的時代特征。時代對教育提出了“全人”培養(yǎng)的“知識綜合構成”的學科理論。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己成為知識產出的一條基本定律。藝術教育尤其是非專業(yè)的藝術教育,必須通過“融合”教育模式才能將藝術與其它學科有機的聯(lián)系,將藝術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了各門學科的教育之中,使受教育主體全方位的掌握其專業(yè)知識和學科知識規(guī)律。也只有將藝術根值于各個學科之中,才能真正使藝術教育起到對科學知識教育的促進和互動作用。融合教育模式,就是要打破傳統(tǒng)的定向、單向、縱向思維的束縛,注重橫向、跳躍、甚至是逆向思維方式,才能培養(yǎng)出想象力豐富、創(chuàng)造力新穎,會用獨特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復合型人才。
(二)課程間的融合
藝術是一個大的學科門類,雖然藝術教育課程種類繁多,但是它們都是“全人”塑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藝術教育課程間即相互區(qū)別又相互關聯(lián),即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藝術教育課程之間,不能“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必須通過課程之間的有機融合,建立“異曲同工”完整的綜合藝術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F(xiàn)代科學與教育研究的成果,為課程間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西方教育家豪斯曼(Jerome•J•Hausman)指出:“就像語言教學能把聽、說、讀、寫綜合起來一樣,藝術教學也可以把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等融為一體?!彼囆g教育應融合為綜合藝術教學的形式,使學生能從一種藝術形式的角度去審視另一種藝術形式,從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藝術的真諦。從心理學角度而言的“通感”心理現(xiàn)象,也為藝術課程間的融合提供了佐證。審美意義上的“通感”不僅是一種生理感覺,也是一種深刻、復雜的心理活動,“感官的借代”通常表現(xiàn)為“耳中見色”“眼中見律”等借代現(xiàn)象,它形成的前提因素是產生“通感”的主體,應具備相應的、基本的綜合藝術審美經驗,才能“有感而發(fā)”產生聯(lián)想與聯(lián)覺。藝術教育課程間的融合,將成為受教育主體的內心體驗與情感開發(fā)的催化劑,通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洞察力、理解力,達到“假物濟事”“以物傳情”的審美境界,在不斷的感悟與體驗中使主體的審美經驗與創(chuàng)造才能得以發(fā)展。
(三)教學間的融合
中國傳統(tǒng)教育強調“教學相長”,藝術教育相對其他學科更需要“教”與“學”的融合。這種教學間的融合往往產生于教師和學生的有機互動交流,藝術教育應認識到受教育的主體是學生的,學生同時也是藝術活動的主體,只有通過學生積極的參與,才能真正的接觸藝術、融合藝術,獲得審美體驗。教師在藝術教學中,應把握學生參與的特點,及時注重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和溝通,發(fā)現(xiàn)學生的藝術的靈光和亮點,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藝術教育教學間的融合在課內和課外都可以開展。課內,應采用互動型教學方法,以集體討論、自評互評等方式展開交流,拓展學生思路,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課外,教師要指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藝術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對藝術的感悟,培養(yǎng)培養(yǎng)藝術實踐能力。此外,學校應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條件,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與學生交流講學,讓學生多方面、全方位、廣范圍的參與學習。這種教學間的融合、互動、交流是融合型藝術教育的重要特點,也是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四)社會間融合
藝術審美除了其精神功能之外,還有極強的實用功能。藝術教育與社會間的融合,一是指藝術教育要與社會藝術實踐活動結合,二是指藝術教育要與社會生活中的實用功能為主的審美與創(chuàng)造相結合,即指社會各個層面和行業(yè)的美學行為參與。在知識是生產要素的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結構的優(yōu)劣,不僅約定了生產方式,還會直接影響經濟結構?!懊嫦蛭磥怼钡慕逃仨毰c社會實踐相融合,必須為國民經濟與現(xiàn)代化進程服務。“閉門造車”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己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藝術教育即要注重“形而上”深層文化底蘊的培養(yǎng),也不可忽視“形而下”的社會實踐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課堂與社會有機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五)資源間的融合
藝術教育資源間的融合,是指學校內部及社會各界的人力、設備、圖書、場地、網絡等教學資源的共享,也包含著不斷汲取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藝術教育涉及面廣,無論是人才和物力都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但是,通過采用資源融合的模式,可有效地將校內的專業(yè)藝術院系、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團委等部門的藝術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使其提高使用率,更好的服務教學。同時我們還可以將學校的有限資源與校外社會各界與團體的資源進行整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資源共享的“融合”機制,以解決師資與設備不足的矛盾,更好的為藝術教學服務。
綜上述所述,藝術教育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xiàn)行的藝術教育模式的補充,力圖解決一些教學中實際問題。顯然,它仍存在著許多不足,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發(fā)展和驗證,僅靠幾種教育模式或教學方法的建立,都無法從根本上推動藝術教育長足發(fā)展的進程,因此,我們還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備的藝術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