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哲學與人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44-02
哲學一詞(philosophy),philo(愛),sophia(智慧),意為愛智慧。源于古希臘語(Φιλοσοφíα),由“Φιλο”(愛)和“σοφíα”(智慧)組成,其意思是愛智慧。中國古代,哲學也是讓人聰明,給人以智慧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和聰明有什么區(qū)別呢?其實,智慧和聰明是有很大區(qū)別的,聰明只是說明了一個人的智商比較高,認識力比較強,反應比較敏捷。而智慧從智商來講,比聰明更高,認識更加透徹,看得更高,更遠,所以,有時有智慧的人需要大智若愚,正如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二十章里所說“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边@就是一種大智若愚的境界。其次,聰明的人不一定就會處理好人生中的各種事情,而有智慧的人則能巧妙處理好人生中的各種事情,各種矛盾,也就是情商很高,那才是有智慧的表現(xiàn)。再次,有智慧的人應該是在大是大非,大善大惡面前能有清醒認識,能作出正確選擇的人,不會是因利益而喪失原則的人,也就是德商很高的人。而聰明的人就有可能因利益而做出喪失道德,喪失原則的事。這時,聰明就變成了小聰明,而智慧則永遠是大智慧。聰明的人僅僅有才,而有智慧的人則是既有才,還有德。總之,智慧就是既有最高水平的認識能力,能夠高瞻遠矚,洞察秋毫,又有最高水平的處理各種人生矛盾的能力,既能趨利避害,做出最佳選擇,又能堅持原則,以高標準的道德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學習哲學就是要學習怎樣用智慧指導人生,使人生能在任何境遇都能獲得完美的結果。人的境遇都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而有智慧指導的人生和沒有智慧指導的人生是不一樣的。許多人都很聰明,但卻聰明反被,為什么呢?因為他們?nèi)狈χ腔?。所以哲學教育應該使學生獲得智慧,創(chuàng)造完美人生?!墩軐W與人生》的教學,應該以智慧為中心,引導學生如何以智慧指導人生,開啟學生人生智慧,把智慧作為人生行動指南,或行動向導。現(xiàn)行中等職業(yè)教育《哲學與人生》教材,把哲學原理和人生行動結合起來,用哲學指導人生行動,可以使學生受到很好的教育。我認為在教學中,可以更加突出智慧和人生行動的結合??梢苑炙牟糠謥碇v,第一部分:宇宙和人生。第二部分:辯證地處理人生矛盾。第三部分:提高認識水平,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生。下面我分別就每部分怎樣以智慧為中心進行教學作一一闡述。
第一部分,首先,從宇宙和人生。我們可以先從宇宙到人的產(chǎn)生,再講宇宙和人的關系。也就是唯物論部分,辯證唯物主義的唯物論就是講物質和意識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要求我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我們就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對客觀實際作深入、細致、全面的調(diào)查、了解、研究,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事實求是,就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比如,四季循環(huán),晝夜更替,自然都有節(jié)奏,人的生活也應如此,該休息就要好好休息,該學習,運動就要好好學習,運動。有些中職生違背自然規(guī)律,該休息不休息,該學習不學習,最終人生將很可悲??陀^物質世界是人類產(chǎn)生的搖籃,但人又可以利用客觀世界,在認識客觀物質世界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去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服務,使人類不斷發(fā)展。在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方面,勤思考,重實踐,熱情,主動,大膽,培養(yǎng)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堅強意志,樹立必勝的堅定信念,都能很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又必須以認識水平,能力的不斷提高為前提。所以,作為中職學生,要不斷去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綜合能力。在這里,我們又啟發(fā)了學生該怎么做。
第二部分,辯證地處理人生矛盾。其實,辯證法里有很多指導人生的智慧。比如,用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我們中職生就要處理好各種關系,包括各種人際關系,要把自己融于集體之中。有些中職生就是不能很好認識和處理各種人際關系,要指導學生如何處理同學,老師,朋友,父母,兄弟姐妹等關系,如何處理個人和集體,個人和社會的關系。這些都是人生智慧。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就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自己,許多中職生小學,初中都落后,但到了中職學校,學習自己喜愛的專業(yè),只要努力,一定會大展宏圖。另一方面,我們在過去沒有發(fā)揮出來的潛能到中職階段得到充分發(fā)揮,我們就能得到大的發(fā)展。這些都能對中職生起到教育和鼓勵作用。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要求我們認識到矛盾是普遍的,要正確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人生就是在處理矛盾中發(fā)展的,處理好各種矛盾,我們就能發(fā)展自己,處理不好,人生就不能很好發(fā)展。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認識人和事,都要既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币娴乜磫栴}。再如,內(nèi)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我們就要從自己身上去找發(fā)展的原因,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做得不夠,不斷總結,不斷提高,這樣才能發(fā)展自己。量變質變規(guī)律,我們現(xiàn)在的教材沒講,其實,這部分可以專門提出來講。因為這部分應該有很多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人生智慧。量變是質變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注重量的積累,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之水、匯成江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水滴石穿,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等等。這些都可以給學生很好的智慧啟迪。做如何事,我們都要注重量的積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去學,不斷去做,才能成功。適度原則,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過猶不及。該退則退,該進才進,該沖鋒時就要勇敢沖鋒。做任何事都要適度,就是學習,也不能不休息地去學,這樣反而學不好。吃飯吃多了會不消化等等。這些,對學生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啟發(fā)作用。
第三部分,提高認識水平,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第一節(jié),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要注重實踐,不斷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認識,提高能力。認識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所以我們要勤于讀書,勤于學習,不斷提高認識水平。讀書學習和親身實踐同樣重要,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是信息社會時代,讀書就顯得更為重要。第二節(jié),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對事物的認識絕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必須要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樣,對事物的認識才更加深刻,正確。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就會被現(xiàn)象所迷惑,甚至上當受騙。對自然事物的認識是這樣,對社會現(xiàn)象的認識更是如此。特別是我國搞市場經(jīng)濟,許多人被金錢所迷惑,做出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來,我們更要善于辨別是非善惡,真假美丑,更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認識論部分,對中職學生來講,學這兩節(jié)是最有用的,學這兩節(jié)也足夠了。我認為沒必要學更多內(nèi)容。
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生,也就是人生觀,價值觀。這部分講三節(jié):第一節(jié),構建和諧人際關系。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離開了社會,人就不能成為人。所以,我們要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其次,要遵循社會的行為規(guī)則。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社會的紀律,道德,法律,都必須要遵守。要不然,社會就沒法正常運轉,就沒有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第二節(jié),樹立崇高理想,確立人生目標。理想是指路明燈,是前進的方向。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許多人失去了理想,也就失去了指路明燈,沒有了方向,使自己的人生變得黑暗,沒有價值,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理想對我們非常重要,特別是青少年,理想使我們的人生變得美好,光明,輝煌,沒有理想,我們的人生則暗淡無光。第三節(jié),努力奮斗,實現(xiàn)人生價值。人的價值是人的社會屬性的表現(xiàn),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只有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為社會作出了貢獻,社會也會給我們回報,就使我們的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同時,我們的知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甚至身心健康都得到了發(fā)展,也是我們價值的實現(xiàn)。
總之,我們要以智慧為向導,通過哲學與人生的教學,啟迪學生的人生智慧,讓學生把哲學作為人生的行動指南。同時,使學生通過哲學與人生的學習,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哲學與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老子《道德經(jīng)》
一、加強中職學校德育教學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素質一直是我們教學中十分看重的素質。我們的教學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處事,要有鮮明的政治觀點、立場和態(tài)度。因此,德育是素質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對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小公主或小王子,脾氣暴躁,不能顧及他人的感受。同時,中小學片面地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素質兩極分化嚴重,客觀上講,中職學生的素質普遍比普通高中學生要低,他們有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不尊重老師、說臟話、逃課、打架、玩游戲……這給中職教學德育工作帶來了難度,更增強了緊迫感。對于學生家長來說,把孩子送到學校,既是覺得孩子不大適合走學歷的道路,同時又不想放棄孩子,想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在學校沉淀下再去接觸社會,這是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殷切希望。對社會來講,日益發(fā)達的信息傳播途徑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傳播了一些不良的東西,這對我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如何教好學生,如何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課題。
二、哲學與人生課程的教學原則
所謂“哲學的貧乏帶來貧乏的教育”,要想將學生哲學教育質量提高,前提是必須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這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社會主義德育教育的具體實踐,更符合當今時代的潮流,同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始終圍繞學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和三觀內(nèi)容。
其次,要不斷翻新教育理念,堅持知、行的統(tǒng)一。加強學生對與人生成長關系密切的馬列主義哲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將知識逐步內(nèi)化為學生的精神信仰,引導學生把馬列主義哲學基礎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哲學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讓他們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最后,要保持學生與時代的聯(lián)系。教育要具備現(xiàn)實意義,不能與社會和人文現(xiàn)實脫節(jié)。緊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成長的實際,遵循中職學校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體現(xiàn)中職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最好符合當?shù)仄髽I(yè)的要求,加強針對性、時效性和責任感,做到教育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強化哲學觀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哲學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
三、通過哲學與人生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
自主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是將教學主體由教師轉換給學生,學生從自己本身出發(fā),積極探索哲學與人生的學習,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生課堂之中。但我們所提倡的自主學習,并不是完全讓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而是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進行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又或者切合學習內(nèi)容的主題加以引導。例如,在講授《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這節(jié)課時,可以先簡要講解一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等基本的知識點,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出:“同學們,你們認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應該做到哪幾點呢?選擇你們認為重要的談一下?!苯處熗ㄟ^這樣的引導,之后就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掌握。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只聽名字可能離生活很遙遠,其實不然。學習這門課程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除了必要的大道理以外,其余的主要是教我們?nèi)绾巫鋈?、如何做事、如何處事的,講的都是最貼近生活的事,大到生老病死,小到說話吃飯,無所不包、無所不講。課外知識積累豐富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古希臘古羅馬,都有“天人合一”、自然與社會統(tǒng)一的思想,這不僅是古代思想家和哲學家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在學習相關的哲學思想時,究其產(chǎn)生的文化和自然背景,學生不僅了解了當時的人文和自熱風貌,在那種情境下,結合當時人們的生活現(xiàn)實,也能使學生哲學的學習和理解更深刻。然而,客觀地講,政治性質的課程最難以在教學上吸引學生,說得深了學生難以理解,說得淺了就像讀課文,說得偏了又不符合教學目標。因此,實現(xiàn)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的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用身邊發(fā)生的事和最近的新聞為材料延伸教學。例如,在教學《自覺能動與自強不息》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里約殘奧會上運動健兒在奧運賽場揮灑汗水的時刻,讓學生真實感受什么叫“自覺能動與自強不息”,以此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潛在的能量,從而積極地去面對學習和生活。這個時候再趁熱打鐵,讓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或看到的“自覺能動與自強不息”的生活實例,以此加深學生的道德教育,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學生學習的合作探究
“生命在于運動,教育在于互動”。合作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引導學生在互相幫助和密切配合中培養(yǎng)感情,從而更加有效地學習。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體會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讓教育更符合哲學全面發(fā)展的理念,構建人的發(fā)展新形態(tài)的美好愿景。例如,在對《發(fā)展變化與順境逆境》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探究與合作,教師將教學重點“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逆境和挫折,順境、逆境的聯(lián)系與變化”等內(nèi)容先作簡要說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由交流和討論,然后總結歸納小組討論的結果,在教師的指導下,再將課程內(nèi)容的實踐意義進行二次開發(fā)和拓展,促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發(fā)展,實現(xiàn)哲學與人生課程對學生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的教學目的。
哲學、科學和藝術,從大眾文化的角度來講,具有某種相通性和普適性,在思想自由度受到保護的前提下,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有著十分強大的現(xiàn)實意義,而德育工作對中職教育來說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育人工作。做好這些工作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職業(yè)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以育人為目的,不斷充實德育教育內(nèi)容,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從而教好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更好地完成中職教育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孫海濱.中職學校學生德育典型教育的改革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4.
[2]孫愛軍.論當前中職生德育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D].魯東大學,2013.
[3]陳庭照.淺談對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認識[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10(3).
關鍵詞:周國平;哲學散文;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GO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2-0208-02
1 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諦
周國平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實,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還是幸福,人生應該是有內(nèi)容的、充實的人生?!庇谑牵梦淖钟涗浟俗约阂欢味稳松?jīng)歷。
周國平的散文中滿溢著對生命的敬畏感,他鼓勵人們要積極地面對人生,要飽含熱情地好好活著。他認為人生或許是徒勞的,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以改變的只是我們對生命的態(tài)度。正因為這樣,回過頭我們再來看《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時,生命的悲歡離合,借助周國平的哲學散文,以妞妞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凄美嬌艷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不僅僅是痛苦,實際上是對生命的一種永恒的渴望。
周國平不過是用文學的方式在談哲學,在周國平的哲學散文中,所表達的感悟仍是圍繞著那些古老的哲學問題,例如生命的真諦、人生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義、生命的真諦與哲學的關系,這是周國平一生所追求的;而生與死,正是這兩種思想的終極命題,讓周國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過程中的哲學意義。把情感升華至哲學的高度,把哲學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學散文的形式闡釋出來,如果用泡一壺茶來做比喻的話,哲學散文是那沸騰的水,其間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濃郁的茶香。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使得哲學思想增強了理趣,哲學也將變的深入淺出,人生的意義得到升華,生命也因此得到人們的重視和珍惜。
2 生活化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周國平寫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等書對改變讀者的精神結構曾產(chǎn)生了巨大的作用。不過,使周國平的影響更為深遠的,是他以詩和哲理一樣的文筆,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滿了對生活的悲歡離合的哲學思考,蕩滌著人們的心靈。
我們只要留意那個時代處的周國平對哲學的認識。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周國平的哲學散文所具有的獨特藝術特色――生活化。
“哲學的寫作可以分為多種,其中一種寫作是學院式的,喜歡資料的收集和堆砌。這里不需要感性語言和形象思維,不需要與當下的結臺,而更在意哲學的歷史性,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術語的密度越大,這個人的思想就越堅實和豐富。還有一種寫作,這種寫作文風活潑,并融人了鮮活的生活場景,它?;D深為乎易,如細雨滋潤萬物一樣,發(fā)生得悄然而廣泛”。
他的散文不屬于其中的任何一種,他的哲學散文是眾多寫作方式的融合與升華,形成了他獨特的寫作特色,他的哲學散文和純學院不同,更側重于把哲學生活化或者應用化,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學散文也包含了哲學學術,因為哲學是一個知識積累和整理的過程,哲學作為一門學科來說,也需要知識的搜集和整理,但是哲學如果僅僅是以學術的方式出現(xiàn),這就是離開哲學的根本了,所以周國平的哲學散文就采取另一種表達方式,把哲學學術和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脫離了哲學家和散文家的界限,把對生活中的歡樂、痛苦、還有堅強和執(zhí)著等等生活感悟通過哲學散文的形式表達出來。
周國平說:“研究哲學,其實有兩個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對哲學有種領悟的能力,沒有領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學術,但我可以肯定你不會有大成就;另外一個就是學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選擇你的問題,哲學的看法必須是以問題為主,問題是核心,你要找出哲學中什么問題是一個重要卻多年來沒能弄清楚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能讓你產(chǎn)生興趣,然后你要發(fā)揮你作為學者的功夫,把古今中外關于這個問題的論述都找出來,去收集整理資料,看看這個問題有哪幾種論述方式,然后你要進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不難發(fā)現(xiàn),周國平可以讓他的哲學散文深入生活,做到哲學的生活化,和他親身去收集哲學資料,認真的學習,刻苦的鉆研,系統(tǒng)的分析是分不開的。然而,這些只是基本條件罷了,最關鍵的是在這些基本前提的基礎上,周國平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對所遇到的人,所碰見的事,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所聽到的話中,都加入了哲學的思考,透過現(xiàn)象,認清事物、現(xiàn)象等等的本質,并加以理論化的總結,從而,得到生活的真諦,這些哲學認識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 展現(xiàn)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實或素雅或優(yōu)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個人的思維光輝的東西,或者個人魅力,讓人著迷。特別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梢哉f,在人心靈最微妙的地方,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還是無名的老百姓。性情,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性情,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性情,最能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形象。
“我沒有任何辦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我只能把它轉換成所謂的文本,用文本來證明我們曾經(jīng)的擁有,同時也證明我們已經(jīng)永遠的失去”。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的智性與情感生活,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這本自傳包括兩條主線,一是智性生活,一是情感生活,二者大致體現(xiàn)了周國平的個性面貌,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周國平也不例外。做一個性情中人不難,但做一個誠實的性情中人卻很難?!拔椅ㄒ豢梢宰栽S的是,我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我的確在認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誠實,我至少敢說,在這個名人作秀成風的時代,我沒有作秀”?,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周國平先生,作為一個清醒的學者,一個敢于面對自己的哲學家,他不回避,不隱藏,而是在不傷害別人的同時,坦然用哲學散文這一形式記述著全部的經(jīng)歷。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說:“我們的家庭關系,從表面看是穩(wěn)定的,其實像大海一樣變幻莫測。因此,多少對看起來情投意合的夫婦,一時間離婚的傳說滿天飛,可是不久,當妻子講起丈夫或丈夫談起妻子時,又變得那樣柔情似水”。在周國平的文字中也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但由于周國平是客觀地公正地看待這一切,所以我們讀到這些內(nèi)容時,感受到最多的是溫情,是默默的溫情,充滿感激之情。
在周國平哲學散文中有這樣的觀點“人生有許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chuàng)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后,他就會和世俗的競爭拉開距離,借此為保存他的真性情贏得了適當?shù)目臻g。而一個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會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種種快樂”。
性情,則是一個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現(xiàn)。在周國平哲學散文中,看重的是生活的意義、內(nèi)心的感受,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為人還是為文,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國平語言與文字上,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我們能緬懷到
一些歡樂或疼痛,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和收獲,我想這也只有周國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 哲學思想的自我消費性
在周國平的哲學散文中有著類似的觀點:思想,是具有“自我消費”性質的東西。
在周國平的哲學散文里,哲學思想首先是他的愛好,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學者周國平本人就是一本書,那么他的心靈自傳《歲月與性情》就是周國平。幾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學家,開始都不是為了一定要弄出一個經(jīng)天緯地的理論而進行研究的,而是為了讓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是緣于對思想和理論本身的興趣和魅力,而全身心投入到某個領域的。可以說,人類歷史上很多有價值的思想,是思想家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尼采的《看哪這人》,盧梭的《懺悔錄》,再到周國平的《歲月與性情》,與其說是寫給世人看的,倒不如說是寫給自己的。文學藝術領域里有這樣一句話:思想也是是自己的,然后才可能是大眾的。
哲學家和思想家,并不一定都有系統(tǒng)的理論和著作,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來,哲學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就是哲學本身”。
尼采就是一個典型,他被許多人列為20世紀哲學巨匠之首,可尼采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哲學家,他幾乎沒有一本專門的哲學著作,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隨筆、雜感等,可以說既無體系又無范疇,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理論形態(tài)作品的人,卻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就是這樣一個哲學家,在20世紀,可以說,幾乎沒有哪一個主要哲學流派,跟尼采的名字沒有關系;也可以說,在20世紀,幾乎沒有哪一個重要人文科學領域,沒有尼采思想的影響。
孔子,一位影響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思想家。我們也找不到他的系統(tǒng)的哲學著作和理論文章,幾乎家喻戶曉的《論語》,還是其弟子們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語”和對話,可是卻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力量和影響,沒有一部哲學書能與孔子的這些“只言片語”相比,沒有一位哲學家或思想家對人們的思想,對一個國家甚至對世界的影響,能超過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費、享受上,周國平和希臘的尼采,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周國平的生活歲月形成了他獨特的性情,這種性情本身就是哲學,比那些所謂的貌似高深的哲學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講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他那種“倒著活”的思想很讓人震撼。
對于周國平哲學散文來說,哲學思想永存,精神不死,思維比存在更長命!
關鍵詞:案例教學 中職生 德育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5-0168-01
一、案例教學法對中職《哲學與人生》產(chǎn)生的作用
(1)案例教學法對傳統(tǒng)教學改革有積極作用,同時還能及時有效地了解教學結果。以前在開展中職生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為主,應試型教育下,學生成為知識的載體,只需要掌握知識而不一定會利用知識。新課程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倡導的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助的作用,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師生之間更好地交流與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對德育課失去興趣,好多學生甚至從來不學這門課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解決了長期困擾德育教師的難題。教師通過具體的案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授課、解惑、傳道。在課前教師需要把具體的案例和相關的資料給學生,學生則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而且還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報刊等查找更加豐富的資料以備課堂上自主學習時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教師在上課時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和激勵,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這種方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收集相關資料,并且用找到的資料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析,還要在抽象的概念與案例之間建立聯(lián)系。
(2)案例教學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有的案例本身就是存在爭議性的實際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這種存在爭議的問題正好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那么教師也就從以前灌輸者的身份變成了設計者和激勵者。
教師應該對具體案例進行篩選,注意幫助那些相對內(nèi)向的學生,對那些思維走入困境的學生進行激勵和心理輔導,最終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使中職生的德育課成績得到提升。雖然教師擁有非常豐富的經(jīng)驗和知識,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切記不可一味地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
《哲學與人生》是一門復雜而深奧的學科,其知識點較為雜而亂。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案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步入社會提供良好的基礎。
案例教學是一種注重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模式,是從以前的紙上談兵變成現(xiàn)在的實戰(zhàn)演習。在《哲學與人生》課堂上應用案例教學法,學生通過對案例的總結和解析,從而發(fā)生由外而內(nèi)的變化,這是一種質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在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的前提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過較多的實際案例分析,學生就能夠懂得哲學與人生的關系,提高智商與情商,最終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二、案例教學法在《哲學與人生》課的正確實施
(1)擁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課堂是讓學生好好學習的前提,也是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知識的基礎。政治課具有非常強的實效性,其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調(diào)整。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選擇案例時,一定要結合實際的生活情況進行擬題和設定。在教學中,有的教師有些案例一用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變,這是不可取的,同時選題時一定要選那些對學生有吸引力的事件。例如我們可以選韓國“樂天瑪特事件”對中國和韓國之間國際友誼的影響等這樣的事件做《哲學與人生》課上的實際案例,讓學生盡情發(fā)言。
(2)案例的選擇一定要有針對性,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所選案例能夠達到的目標。要先對其有一定的預想效果,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實際結果與預期相比較,找出其中的差距,最后不斷完善案例,以達到最終的目的。對于預期效果,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明確教學的目的:案例主要有哪些特點?案例能不能引用到今天要講的課題中?利用哲學知識能不能將事件解釋清楚?這些問題主要是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
(3)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我們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達到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互相鼓勵的目的。學生在討論案例時最好是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提升與別人的溝通能力和辦事效率。
三、結語
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討論與互動的機會。案例教學法對中職生德育課《哲學與人生》的教學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大學生 哲學 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The Education for Philosophical Attainments and
Humanities Spirit of Undergraduates
LIU Xiaofei, LIANG Chao, HUANG Ju, ZHANG Yu, ZHANG Xin
(School of Marx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al economy, scientism and the spirit of pragmatism have been the benchmark for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le humanism education gradually became in a weak position. As the main subject to develop the humanism, philosophy should play a vital role in nurturing the humanism in the university. The remodeling of university spir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humanism, and the constuction of humanis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philosophical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philosophical attainments; humanities spirit
21世紀伊始,我國經(jīng)濟開始高速發(fā)展,隨之而來的不僅是物質需求的不斷滿足,還推動了科學主義與西方實用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這使得當代人文教育面臨新的選擇。而社會人文精神缺失也已成為了學術界不可回避的問題,尤其是大學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精神空虛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現(xiàn)代化教育向前發(fā)展的重大阻力。
1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體現(xiàn)了一種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懷,對人類歷史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視,對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周國平教授在國家行政學院的演講中說道:“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確定為三個層次: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①
古代中國,人文精神內(nèi)涵集中體現(xiàn)在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中,是中華文化精髓的濃縮。而伴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沖突和交融,尤其是傳統(tǒng)人文精神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現(xiàn)代人文精神內(nèi)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尊重人,肯定人,彰顯人性的關懷;新的自由主義,賦予人全新的價值。
本文認為人文精神的意義,其一是幫助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去肯定他人,尊重他人的價值;其二是幫助人轉變觀念、舒緩情緒,以助人達到身心和諧,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
2 現(xiàn)代大學教育需要人文精神
現(xiàn)代大學產(chǎn)業(yè)化教育,注重專業(yè)對應市場需求, 就業(yè)成為了人才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忽視大學是人類文明繼承與發(fā)展的方式。成為了商品市場經(jīng)濟一部分的教育模式極大地影響政治、文化等一系列上層建筑的發(fā)展,導致了學生價值觀的改變。現(xiàn)代實用主義恰巧適用于這個時期,卻無法真正領導這個時代。
當前,新的價值觀沒有完全建立,傳統(tǒng)價值觀也沒有完全退出歷史。就業(yè)的壓力、新舊價值觀沖突使大學生陷入茫然,急需人文精神幫助其獨立人格個體實現(xiàn)自我價值?,F(xiàn)代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離不開哲學的培育。
3 哲學素養(yǎng)培育人文精神
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是探究世界本原與發(fā)展的理論體系,是探討思維與存在關系的集合。哲學旨在啟迪人的智慧,開發(fā)人的思考能力:幫助人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人改造世界,給予人正確的方法論指導。
3.1 世界觀: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世界觀包括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定的價值觀產(chǎn)生與之對應的人生觀,進而構建相應的世界觀;一定的世界觀包含與之對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哲學熏陶,轉變大學生現(xiàn)有的對世界的認識,調(diào)整思維方式,培養(yǎng)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重建現(xiàn)代人文精神。正如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言“人們說哲學‘烤不出面包’,但它卻能鼓舞我們的靈魂。如果沒有哲學遠射的光輝照耀著世界的前景,我們是無法前進的②”,哲學就是指引人認識世界的燈塔,指引人找到并構建屬于自己的精神領地。
(1)價值觀:正確評價、定位自身與他人價值,追求正確的價值實現(xiàn)途徑。價值觀是指人其生存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周圍事物的意義及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不同層次的價值觀決定人不同的道德修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使人認識到人價值的實質,從根本上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人精神存在的價值。哲學作為一門不流于世俗的學科,注重的就是人精神價值,肯定人的價值,引導人正確的最大限度實現(xiàn)自身價值,不把物質擺在第一位,完成“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轉變。
(2)人生觀:認識生命存在的意義,關心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愛護人和自然。人生觀是關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它是基于價值觀之上,站在人類群體的價值角度上,是對整個生命群體存在的意義理解與判斷。正確的人生觀要求關心人,關心人的精神,關心社會和自然;愛護人,愛護社會和自然。哲學關于世界本原的探究,就是幫助人認識世界,從而更好的認識人這個思維主體與社會、自然客體之間的關系。
德國著名浪漫派天才詩人諾瓦利斯認為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xiāng),懷著鄉(xiāng)愁的沖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就是哲學。由此可見,哲學作為培養(yǎng)既不拘泥與成見又不流于空疏的理論思維能力,是促使人形成一種既奮發(fā)進取而又睿智通達的生活態(tài)度的重要學科。
3.2 方法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思辨能力
大學教育就是用知識培養(yǎng)人才、用知識武裝人才,因為知識就是力量。然而培根關于知識還有一段更加深刻的解讀:
“所以知識之真正目的,非所以滿足好奇心,非所以安定決斷心。非所以鼓舞精神,非所以夸耀聰明,非所以使人善于言語,非所以使人能有職業(yè),非所以應名譽尊榮之野心,非所以養(yǎng)經(jīng)營事業(yè)之才干。凡此皆甚卑下,不過其中有彼善于此者耳。知識之真正目的,乃所以恢復(大部分的)人在此世界中所原有之及權力(因為世界諸物,人能呼其真名字時,即亦可再使令之)③。
哲學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探究世界本原與發(fā)展的理論體系及探討思維與存在關系的集合,其本身就是知識。切合知識的目的,哲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于恢復人的,即肯定人的價值,尊重人的精神。不論是哲學,如發(fā)展的觀點、矛盾分析法或者是黑格爾的批判哲學,其根本目的在于探究一種方法,培養(yǎng)一種思辨能力,提升人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此之后,最大實現(xiàn)人行為主體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人文精神在作為人文本體的自覺,在形而上規(guī)范中,不否定人的物質利益,只肯定人的精神價值。因此,應從哲學的科學化、實證化中解脫出來,確立哲學作為文明的靈魂地位,重建人文精神。
4 哲學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重塑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fā)展中形成的獨特精神氣質,它體現(xiàn)了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是其教育的靈魂所在。大學精神的本質包括了批判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人文關懷精神;內(nèi)容涵蓋了道德精神、學術精神以及時代精神。大學精神決定了其塑造的人才品質與特質,對大學人才培養(yǎng)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哲學與人文精神都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激勵人與現(xiàn)實對抗。當人身處困境,人文精神幫助人肯定自己和他人的偉大,提升大學道德和人文關懷精神;面對疑惑,哲學思辨能力促進人的思考,提升大學學術和批判精神;與時俱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并處理問題,提升大學創(chuàng)新與時代精神。
現(xiàn)實教育模式與思想觀念的禁錮,使得當代大學哲學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培養(yǎng)困難重重。因此,現(xiàn)代大學哲學教育任道而重遠,既需要創(chuàng)新大學教育模式,重塑大學精神;也需要轉變大學生思想觀念,構建人文精神。本文堅信只有同時具備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大學生,才能成為中華復興之路的中堅砥柱。
基金項目:吉首大學校級課題資助(編號10JDX009):論大學生哲學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培養(yǎng)
注釋
① 周國平.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周國平教授在國家行政學院的講演[N].人民日報,200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