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王維的邊塞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湖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開元年間,王維奉命赴邊關慰問將士,該詩即詩人途中所作。“單車”“征蓬”二詞可見當時的王維孤單飄零的心境?!肮聼煛薄伴L河”“落日”這一豎一橫一個圓放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中是多么的壯闊雄奇的景色啊。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直煙,在黃沙中橫貫其間的黃河,還有長河上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黃沙中獨有的奇特景象給孤旅中的王維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唐朝的王昌齡思漢將李廣,是在呼喚英雄精神的回歸,這樣能震住匈奴人,戍邊戰(zhàn)士也會少犧牲的。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刃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渡玉門關。
“黃河”“孤城”“萬刃山”“羌笛”是邊塞特有風景,戍邊的將士們在荒涼的邊塞守城,忽聽到從羌笛中吹出的《折楊柳》,怎不勾出將士們的離愁之情?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賦。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單于來犯邊塞,戰(zhàn)士們在前方奮勇殺敵,他們從日出戰(zhàn)斗到日落,死傷無數(shù),而將領們卻在運籌帷幄的帳蓬中看美人鶯歌燕舞??蓱z那些戰(zhàn)士們的妻子們,自丈夫戍邊塞后,整日以淚洗面,而戰(zhàn)士們雖遠望著老家也不能淡化思鄉(xiāng)思婦之苦。邊塞老百姓的日子簡直沒法過了,只怪邊塞烽煙不止。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叫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婦人日思夜想在遼西戍邊的丈夫,終于在一個午夢中就要與丈夫相見了,可那不知趣的黃鶯兒在枝頭上歡啼,把妾的美夢驚醒。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邊塞的奇寒“狐裘不暖”“錦衾薄”“不得控”“冷難著”“百丈冰”“萬里凝”“凍不翻”,戰(zhàn)士們在如此的極寒邊塞戍邊,聽著異域的胡琴與羌笛,怎么不叫士兵們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呢?
作者簡介:
王昌齡,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官至秘書省校書郎。
作品原文: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的綿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遙望著玉門關。身經(jīng)百戰(zhàn),黃沙穿破了鐵甲,不攻破樓蘭城堅決不回家。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大學語文》是傳授語文基礎知識和提高寫作能力、文學閱讀欣賞能力的一門綜合性文化基礎課。要求學生在專科階段所學《大學語文》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為學好高等教育各類專業(yè)課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專升本語文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11、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
2、先秦諸子散文主要以(議論)為主.
3、提出“不平則鳴”的是:韓愈
4、范增這一人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5、開創(chuàng)我國文學中“悲秋”主題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辯》
6、《劍南詩稿》是陸游的作品集.
7、《一個和八個》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經(jīng)》屬于道家的作品.
9、《王貴與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為“亞圣”的是:孟子
11、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屬于:志人小說
12、我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為:漢書
13、與孟浩然同屬一派的詩人是:王維
14、“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將進酒》
15、明清傳奇是:戲曲
16、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為:聊齋志異
17、岑參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
18、寫李楊愛情的詩作是:《長恨歌》
19、《詩經(jīng)》中的《風》:量大,多為民歌
20、舒婷《致橡樹》的主題是:愛情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2詩歌發(fā)展線索:
《詩經(jīng)》《離騷》——三曹、七子、七賢——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散曲——清末龔自珍
《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源頭,國風。詩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賦、比在中國詩歌中很常見,唯獨“興”是《詩經(jīng)》特有的。
興:欲言此物,先引他物?!蛾P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學的代表,“建安風骨”,慷慨悲涼。
竹林七賢——正始文學的代表,嵇康、阮籍。
龔自珍:晚清最后一個大詩人?!都汉ルs詩》,浪漫主義,305篇,最后一部詩集。
散文發(fā)展線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駢文——唐代古文運動——宋代詩文的革新運動(歐陽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著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清中葉桐城派:強調(diào)“義法”,方苞、姚鼐、劉大櫆
(古典)小說發(fā)展線索:
萌芽:先秦神話雛形: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成熟:唐傳奇發(fā)展:宋話本再發(fā)展:明擬話本頂峰:明清長篇章回
古體詩\近體詩:
1.唐代之前所有詩歌均為古體詩。
2.唐代開始,在詩歌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押韻、對偶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嚴格規(guī)定。
符合這些規(guī)定的看作是近體詩(格律詩:絕句、律詩);不符合這些規(guī)定的仍然視作古體詩(古風)。
現(xiàn)當代文學1919-至今:
與現(xiàn)代文學
(1915)是現(xiàn)代文學(1919-1949)的背景。兩面旗幟:民主與科學1919-1937啟蒙階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階段:反帝
“現(xiàn)代文學六主將”:
魯迅:領軍人物。
A《吶喊》《彷徨》小說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憶);《野草》散文詩集
B作品評價:雜文是“投槍與匕首的組合”,批判力度強。
C《狂人日記》——現(xiàn)代文學開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現(xiàn)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摧殘(《故鄉(xiāng)》表現(xiàn)人與人的隔膜;《社戲》表現(xiàn)孩提時代的童趣);《傷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
郭沫若:歷史劇《屈原》(《王昭君》;《關漢卿》);新詩詩集《女神》(浪漫主義)。
:《文學改良芻議》(8條意見,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茅盾:
1《子夜》書名由來(自然界23時-次日凌晨1時是最黑暗的時刻,“子夜”象征暗示當時的中國是最黑暗的時刻)。
2《林家鋪子》(反映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五四時代)“愛情”“激流”;《家》:覺慧是巴金本人寫照?!峨S想錄》(回憶錄):反思。
沈從文:中篇小說《邊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記》?!霸娕c散文的組合?!崩潇o、客觀、深情的文字。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3古代散文
語錄體:《論語》(《論語十則》)
紀傳體:《史記》(通史)
史傳:《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散文)
書信體: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史論體: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游記體: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古代詩歌
1、古體詩
四言古詩(《詩經(jīng)》體):《詩經(jīng)》的《氓》(棄婦詩、敘事詩)、《關雎》、《兼葭》(愛情詩);
五言古詩:陶淵明《飲酒》、《歸園田居》(田園詩);
七言古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樂府古題、愛情詩)、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雜言詩:屈原《漁父》、王粲《登樓賦》(借景抒情詩)、李白《行路難》(樂府舊題詩);楚辭體:屈原《離騷》、《國殤》;
樂府詩: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古題樂府(《行路難》、《春江花月夜》、王昌齡《出塞》)——新樂府(《游子吟》(五言古詩);歌行體: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悵恨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李白《行路難》
2、格律詩
(1)絕句(四句一首)
五絕:李白《靜夜思》
七絕: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樂府古題)、張繼《楓橋夜泊》李白《望天門山》、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送別詩)
(2) 律詩(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維《山居秋暝》(山水田園詩)
七律:杜甫《登高》、《秋興八首》;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愛情詩)、《錦瑟》;陸游《書憤》(愛國詩)
3、歌行體
王昌齡《從軍行》(七絕、邊塞詩)、;曹操《短歌行》(四言詩);
陸游《金錯刀行》(愛國詩);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
澗戶④寂無人,紛紛⑤開且落。
【注釋】
① 辛夷塢:藍田輞川(今陜西省藍田縣內(nèi))的風景勝地,位于王維輞川別墅附近。塢,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塊地方。
② 木末芙蓉花:指辛夷。辛夷,落葉喬木。
③ 萼: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一,包在花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瓣。
④ 澗戶:澗口,山溪口。
⑤ 紛紛:也作“絲絲”。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曾官至尚書右丞。王維精通佛學,詩中常蘊含禪理,人稱“詩佛”。維摩詰乃大乘佛教中的一個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為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這就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的詩、書、畫都很有名,他也很精通音樂,多才多藝。他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詩、山水詩,還是絕句、律詩,都有膾炙人口的佳篇,其中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特色的是山水田園詩。他的詩空靈淡遠,孟浩然的詩清新自然,二人齊名,合稱“王孟”。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譯文】
枝條頂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綻放出鮮紅的顏色。寂靜的山溝里再沒有別人了,花兒紛紛開放后又片片灑落。
【賞析】
王維晚年因不滿朝政黑暗,先后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和輞川建造別墅,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這首《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貌。作者很善于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不僅以細致的筆墨描繪出景物的鮮明形象,還寫出了景物的精神氣質(zhì)。
關鍵詞: 李頎 邊塞詩 慷慨悲壯
一、李頎生平
李頎(690?—754?),開元天寶年間著名詩人,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長期居住于潁縣(今河南登封西)。開元二十三年登進士第,官新鄉(xiāng)尉,不久去官。頎有東川(潁水支流)別業(yè),世稱李東川,曾被誤為四川人。全唐詩收其詩作3卷124首。新舊唐書均無記載,但在元朝辛文房《唐才子傳》中有傳傳世,贊其:“多放浪之語,足可震蕩心神。”李頎少時任俠,出入兩京交游權貴,希冀仕途有成,后閉門讀書數(shù)年方才及第,久未升遷,后歸隱于東川,時往來于長安洛陽之間,隱居期間醉心于煉丹求道,學佛誦經(jīng)。與當時詩人王維、高適、王昌齡等均有交往。李頎長于七律七古,詩多歌詠邊塞、描繪音樂,贈別友人,詠史懷古之作。
二、李頎邊塞詩評析
李頎詩作邊塞詩只有五首,然而被予以相當高的評價,亦是盛唐邊塞詩派代表人物之一。李頎邊塞詩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從軍行”本為樂府古題。唐詩中寫當代之事,常以漢代唐,借古諷今,所以題前著一“古”字。詩開頭用互文手法先寫緊張單調(diào)的軍旅生活。日夜警惕著有時爬到山上觀望烽火臺,有時又在交河邊上讓馬飲水;不論登山或者傍水都要隨時準備打仗。三、四句接著描繪:在風沙彌漫的漆黑夜晚,伴著將士的只有軍營中巡夜敲擊的刁斗和聲聲幽怨的琵琶。“刁斗”,是古代軍中銅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煮飯,晚上用作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diào)。前三句實寫第四句用典,虛實結合。接著,詩人又著墨于環(huán)境的艱苦,營地駐扎之處是綿延的荒漠,沒有城池可以依附,雨雪紛紛與大漠連成一片,可見氣候酷寒惡劣。接著兩句反面烘托,土生土長的胡雁胡兒尚且雙雙哀傷怨恨啼哭落淚,何況遠來戍邊的“行人”呢?邊陲險惡,班師還朝便是將士的最大希望了??墒恰坝耖T被遮”,歸家仍無希望。據(jù)《史記·大宛傳》記載,漢武帝時,李廣利率軍攻大宛求良馬,因饑餓攻戰(zhàn)不利,請罷兵。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绷T兵不能,只好繼續(xù)跟隨將帥拼命戰(zhàn)斗,而拼命死戰(zhàn)的結果是埋骨荒野。將士們苦寒戍邊征戰(zhàn)沙場求得的竟是“空見蒲桃入漢家”。“蒲桃”就是現(xiàn)在的葡萄。漢武帝求天馬通西域,輕啟戰(zhàn)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陶”和“苜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最后一句用典故諷喻帝王好大喜功不顧將士性命,既非保國亦非開邊無有寸土之功,而只是將胡地植物入了漢宮。先層層推進最后畫龍點睛,顯出此詩巨大的諷喻力。本詩巧妙地運用音節(jié)來表情達意。此詩先用雙聲“刁斗”和“琵琶”,后用疊字“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不但在語意上起了強調(diào)作用,更顯音節(jié)之美,雄奇悲壯骨氣老勁。
另外,李頎其他的邊塞詩《古意》、兩首《塞下曲》和《古塞下曲》也頗受好評。
從詩歌主題上分析,李頎邊塞詩善于塑造不畏生死的英雄形象,表現(xiàn)邊關將士的慷慨氣概,贊頌他們立功報國的熱情?!豆乓狻分械摹坝难嗫汀陛p生死,重義氣;首先“男兒”兩字先樹立了男子漢大丈夫的形象?!吧傩∮难嗫汀保榻B了這位勇敢的男兒來自自古民風尚勇武重豪俠的幽燕之地。他敢在馬蹄之下與人賭輸贏,從來就不會看中自己的性命,所以在戰(zhàn)場上也奮勇作戰(zhàn),使敵人懼怕不敢再向前。接著又抓住主人公的體貌特征,胡鬚來描繪。勇猛剛烈的男子不會蓄著風度翩翩的長須,“鬚如蝟毛磔”五字,寫出其鬚短、多、硬,顯出殺敵時鬚蝟怒張的神氣,鮮明而有力地突出了這一從軍塞上男兒的形象。五律《塞下曲》中有少學騎射“勇冠并州兒”的少年,希冀報國,素懷壯志,要以軍功搏出身前程;“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用質(zhì)樸平實的語言,刻畫了戰(zhàn)士的颯爽英姿和豪邁灑脫氣概,聲調(diào)昂揚,通過渲染邊地的荒涼艱苦,有力刻畫了戍邊將士戰(zhàn)士的精神世界,表現(xiàn)出了盛唐時期人們的昂揚向上樂觀豪邁,可謂盛唐之音。五絕《塞下曲》有“千騎黑貂裘,皆稱羽林子”,成百上千的將士們著黑貂裘,更顯軍容整齊肅殺。
在塑造英雄形象之后,抒發(fā)將士們建功立業(yè)的豪情,也有壯志未酬的苦悶和別家思鄉(xiāng)的痛楚,蘊含著復雜的感情。五絕《塞下曲》“帳下飲葡萄,平生寸心是”作結句寫將士們痛飲美酒后抒發(fā)其誓欲報國、同仇敵愾的豪情。五律《塞下曲》“膂力今應盡,將軍猶未知”的結果與前句“少年學騎射,勇冠并州兒”對比鮮明:原來勇冠以剽悍尚武風氣著稱的家鄉(xiāng)并州兒郎,而今膂力用盡,沙場拼命換來的不是大漠揚名,建不世之功業(yè),而是“將軍未知”,強烈的反差中寄寓著戰(zhàn)士深沉的憤慨,有志難伸,格調(diào)悲壯?!叭f里別吾鄉(xiāng)”、“未得報恩不得歸”說明將士雖不免時有思鄉(xiāng)歸家的情緒,但由于還沒有報答國恩,也就不想回去。這句連用兩“得”字,都更顯出堅定的決心,語意決然,又含雄壯氣骨。
從詩歌意象上分析,李頎詩多用“黃云”“風沙”“雨雪”,不論色彩或風景都偏于昏暗,《塞下曲》詩開頭“黃云雁門郡,日暮風沙里”描繪了風吹沙起,黃云蔽日這樣蒼涼的邊塞景色?!豆湃虑酚小把U裊漢宮柳,青青胡地?!睂χ嗲啻渖卮汗猓勘鴧s輾轉(zhuǎn)于戰(zhàn)場中沖殺,又想到為之效命的漢地家鄉(xiāng)的柳樹也應綠了?;蛟S他們就是在這樣的季節(jié)離開家鄉(xiāng),親人們也曾折柳送別,盼望能夠早日歸來。
從修辭手法上來說,較多對偶句?!豆湃虑贰昂I锨Х榛穑持邪賾?zhàn)場”以千、百二字言戰(zhàn)事頻繁,襯托為戰(zhàn)事所累的士兵的痛苦。句式中多上下兩句相對,結構形式相同,富含音節(jié)勻稱節(jié)奏整齊之美,對照鮮明,給人以深刻印象。另外,李頎詩還好用疊字或在一句中重復使用同一個字,起到強調(diào)作用。
李頎邊塞詩中好以樂聲入詩,尤其是琵琶羌笛所奏的出塞曲,達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豆乓狻吩谒茉煨紊窦?zhèn)涞膹能娔袃汉笥置鑼懥四陜H十五正直妙齡的“遼東小婦”,從“慣彈琵琶能歌舞”中所顯示面貌風姿并不是重點,而是這位芳華女子身處邊地同時奏的是幽怨悲壯的“羌笛出塞聲”,“羌笛”是邊疆樂器,“出塞”又是邊疆樂調(diào),與前句文“幽燕”、“遼東”相互映照。笛聲中透出的幽怨凄涼,勾起從軍男兒對家鄉(xiāng)的無限思念,聽著曲聲幽咽,居然“使我三軍淚如雨”了?!豆湃虑芬浴芭贸鋈?,橫笛斷君腸”為結語,把凄苦思鄉(xiāng)之情和幽咽哀怨的出塞琵琶聲糅合在一起,愁苦使人柔腸寸斷?!度虑分杏小敖痼沾邓费?,鐵馬嘶云水”。戰(zhàn)馬嘶叫,金笳奏鳴,鏗鏘有聲,斗志昂揚中透著勃勃生機。
三、李頎詩與高、岑詩比較
盛唐是我國邊塞詩創(chuàng)作的巔峰時期。由于當時唐王朝國力富強,疆域開闊,周圍多鄰國,同時奉行開土拓邊政策使得對外戰(zhàn)爭連綿不斷。知識分子積極入世,都渴望建功立業(yè)。邊陲塞外的壯麗風景,從軍健兒的浴血沙場,將士的艱苦生活渴望歸鄉(xiāng),閨中兒女思戀愁腸都囊括在盛唐詩人的筆下成為抒寫的對象。邊塞詩既是時代的寫照,又是盛唐氣象的突出表現(xiàn)。著名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等以飽滿的熱情,深刻的見解,形成了奇?zhèn)ケ挤牛瑒倓徘逍嘛L格的邊塞詩派。
高適、岑參的詩是盛唐邊塞詩一個難以逾越的巔峰,從個人經(jīng)歷來說,高適兩次北上薊門曾入河西幕府,岑參也兩次出塞深入西北邊陲,詩風都雄渾豪放,后人并稱他們?yōu)椤案哚?。熱衷功名進取邊塞立功的積極入世精神是詩人們的共同主題,高的愿望是“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岑則稱“功名須及早,歲月莫虛擲”;比較之下李頎的同類詩作,功利色彩較為淡薄,蘊含著強烈報國精神,英雄氣概突出。不論功名,愛國理想都透著直接單純,這可能和他生平際遇有關。李頎頗具才華,卻不受重用,反映在他的詩中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輕功名重氣節(jié)的精神風貌。
在此將李頎代表作《古從軍行》,高適代表作《燕歌行》,岑參代表作“兩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進行比較,高適詩中蘊含著復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男兒橫行天下氣概的表彰“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又有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離亂的同情“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對邊疆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的贊揚“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對軍中苦樂不平將領只顧享樂的批判“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全詩縱橫跌宕以渾厚雄健著稱。岑參詩奇?zhèn)邀?,有飛沙走石、雪夜風吼的奇景“輪臺九月風如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有雪夜如梨花開的大氣意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詩擅長描繪奇景,運用夸張手法“四邊伐鼓尋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進攻的鼓點如海濤從四面八方涌動而來,戰(zhàn)士們豪情噴薄大呼的聲音使整個陰山也隨之震動,既有視覺又有聽覺,既是激烈的戰(zhàn)況,又有雄奇的想象。描繪邊地氣候惡劣時用“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大膽想象而辭章華美。岑詩寫景壯闊,篇幅浩大,用一種歌頌的態(tài)度將邊塞風物異域風光刻畫成英雄豪情的襯托。高詩重在敘議,表達復雜的感情。李詩則寫艱苦的軍旅生活和蒼涼的邊塞風景用以諷喻,表達苦于邊戰(zhàn)的憤懣的情緒。可以說,岑參是昂揚的開疆拓土的英雄豪情,高適轉(zhuǎn)而進行冷靜的思考,既有豪情又有悲情,至于李頎,則急轉(zhuǎn)直下諷刺統(tǒng)治者好大喜功,輕啟戰(zhàn)端,蘊含末路狂生的不平之意。很明顯,高岑二人的詩作更加豐富直觀具體,都是出于他們自己的實際感受。與之相比,李頎詩似乎內(nèi)容稍嫌狹窄單薄,但就各自藝術手法和思想深度來說,可說是各有千秋。
參考文獻:
[1]喬象鐘,陳鐵民主編.《唐代文學史》(上、下).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