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茶道的認識

對茶道的認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茶道的認識

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食道癌;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355-02

“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運動于2010年 初正式啟動,全國72所部級重點接洽醫(yī)院共有678個病房開展試點工作,各省(區(qū)、市)衛(wèi)生廳局也斷定了769所省級重點接洽醫(yī)院進行試點。幾個月以來,各醫(yī)院聯(lián)合自身實際,在臨床護理模式,護理治理方法,績效考核與鼓勵機制。2010年8月我院積極響應衛(wèi)生部和省、市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要求,確定了腫瘤外科、泌尿外科、特診科三個病區(qū)為此次活動的示范病區(qū),扎實開展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以“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以病人為中心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通過護士對病人提供全程、全面的護理服務,優(yōu)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模式,重視服務細節(jié),改善服務品質,提升護理質量,使護士的職業(yè)價值感進一步增強,讓醫(yī)患關系更加和諧。使患者能夠從護士的表現(xiàn)中感受到護士的愛心、耐心和誠意,從而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1]?,F(xiàn)將成效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自我院腫瘤外科自2010年8月~2011年4月收治腫瘤外科需要實施食道癌手術的患者,病程在1個月-1年不等。隨機分為2組,優(yōu)護組和常護組各24例。優(yōu)護組男19例,女5例,年齡47~76歲,平均59.2歲,常護組男17例,女7例,年齡49~75歲,平均60.1歲。2組病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及嚴重程度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將48例要實施食道癌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優(yōu)護組和常護組各24例。優(yōu)護組的病人放在優(yōu)質護理示范病房,從入院到出院全程實施優(yōu)質護理。常護組的病人放在普通病房從入院到出院全程實施常規(guī)護理。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心理護理病人有進行性吞咽困難,日益消瘦,對手術的耐受能力差,對治療缺乏信心,同時對手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因此,應針對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解釋、安慰和鼓勵,建立充分信賴的護患關系,使病人認識到手術是徹底的治療方法,使其樂意接受手術。

2.1.2 加強營養(yǎng)尚能進食者,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熱量。低蛋白血癥的病人,應輸血或血漿蛋白給予糾正。

2.1.3 胃腸道準備①注意口腔衛(wèi)生;②術前安置胃管和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③術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術前晚用等滲鹽水沖洗食管,有利于減輕組織水腫,降低術后感染和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④擬行結腸代食管者,術前須按結腸手術準備護理,見大腸癌術前準備。

2.1.4 術前練習教會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活動。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出血一般發(fā)生在12h 內,多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血管結扎線脫落,大量輸入庫血、凝血功能障礙亦可造成術后出血。若出血較多時患者常主訴口渴、心悸、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蒼白。術后早期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

2.2.2 保持胃腸減壓管通暢術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應視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應立即報告醫(yī)生處理。胃腸減壓管應保留3~5天,以減少吻合口張力,以利愈合。注意胃管連接準確,固定牢靠,防止脫出,引流通暢。

2.2.3 密切觀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質胸腔引流液如發(fā)現(xiàn)有異常出血、混濁液、食物殘渣或乳糜液排出,則提示胸腔內有活動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瘺或乳糜胸,應采取相應措施,明確診斷,予以處理。如無異常,術后1~3天撥除引流管。

2.2.4 嚴格控制飲食食管缺乏漿膜層,故吻合口愈合較慢,術后應嚴格禁食和禁水。禁食期間,每日由靜脈補液。安放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者,可于手術后第2日腸蠕動恢復后,經(jīng)導管滴入營養(yǎng)液,減少輸液量。手術后第5日,如病情無特殊變化,可經(jīng)口進食牛奶,每次60ml,每2hl次,間隔期間可給等量開水,如無不良反應,可逐日增量。術后第10~12日改無渣半流質飲食,但應注意防止進食過快及過量。

2.2.5 觀察吻合口瘺的癥狀食管吻合口瘺的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脈快、呼吸困難、胸部劇痛、不能忍受;患側呼吸音低,叩診濁音,白細胞升高甚至發(fā)生休克。處理原則:①胸膜腔引流,促使肺膨脹;②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③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目前多選用完全胃腸內營養(yǎng)(TEN)經(jīng)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灌食治療,效果確切、滿意。

2.3 注重心理護理:食道癌心理治療目前理解為以醫(yī)學心理學理論體系為指導,以良好醫(yī)患關系為橋梁,應用各種心理學的技術,包括通過醫(yī)護人員的語言、表情、行為或通過某些儀器及一定的訓練程序,調動病人體內的代償功能,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達到改善或消除病理狀態(tài)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各種身心癥狀,重新建立機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平衡。診斷為癌癥,會給病人和家屬巨大的打擊,家庭成員們應首先調整好情緒,幫助病人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悲觀、消極等不良情緒。營造良好、舒心的家庭氛圍是十分重要的,要盡可能使病人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盡量不要讓病人獨居,以免產(chǎn)生孤獨和憂郁。根據(jù)病情可安排病人進行適當?shù)膽敉饣顒?,鼓勵病人多與他人交流,特別是恢復情況良好的同類病人。為了讓病人在手術后能順利地接受化療或放療,家庭成員可以逐步、適當?shù)刈尣∪肆私獠∏?,使病人有心理準備。所以護理人員應使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確對待疾病使陰陽平調,有利于健康及康復。

3 結果

優(yōu)護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護組,見表1。治療結束后出院病人根據(jù)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詢問患者對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及健康指導的滿意程度,見表2。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后護理, 優(yōu)護組患者的滿意度均高于常護組,P

4 討論

在倡導優(yōu)質護理人性化服務的今天,護士要改變舊觀念,糾正一切以方便操作為前提的誤區(qū),變被動為主動,避免等待和執(zhí)行醫(yī)囑,深入病房,主動去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需要,充分體現(xiàn)優(yōu)質護理對手術患者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護理工作在醫(yī)療過程中的作用[2-3]。

4.1 食管癌也稱食道癌,是人類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約30萬人死于食管癌。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fā)地區(qū),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約15萬人,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近四分之一。手術是治療食道癌的一種主要的治療方法,尤其是對于早期食道癌來說,手術治療也是食道癌早期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手術治療畢竟為一種創(chuàng)傷性的治療,在手術治療之后,患者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的癥狀。這些癥狀當中部分是屬于食道癌術后常見的癥狀,隨著身體機能的進一步恢復可以獲得好轉,或是癥狀徹底消失,但有些癥狀是屬于食道癌術后的并發(fā)癥,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相應的治療或處理措施的。

4.2 優(yōu)質護理使食管癌手術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優(yōu)質護理(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最優(yōu)質的服務,而且極大地推動了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4]。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指導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如果護理不當,導致死亡率很高,本組24例患者通過我們精心護理,及時評估病人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針對性的提出護理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重視并做好基礎護理。只要注意飲食、勞逸結合、情緒穩(wěn)定,病人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總之,食管癌術后早期并發(fā)癥多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在護理過程中應針對食管癌術后早期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預防,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但要有扎實??评碚摶A知識及技能,還要有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盡職盡責,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為醫(yī)生提供充分的診斷依據(jù),采用恰當?shù)淖o理措施,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促進患者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趙明仙.高麗仙.優(yōu)質護理在顱腦外傷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27).6

[2] 馬麗.人性化護理的實施與效果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49

[3] 陳秀芳.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0):62

[4] 程紅梅.顱腦損傷的護理安全管理.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11):1925-1926

作者單位:522200 廣東省揭陽市人民醫(yī)院

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調查分析2型男性糖尿病人家庭主要成員在飲食控制方面的支持力度,與患者血糖控制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08年至2009年期間經(jīng)我院住院確診或健康檢查、社區(qū)建檔發(fā)現(xiàn)的2型男性DM病人80例,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只針對病人,實驗組針對病人及其家屬,教育前后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通過調查了解病人家庭主要成員飲食治療的支持力度與患者血糖控制和營養(yǎng)狀況之間的關系。結果 教育前,兩組成員飲食治療知信行水平均較低,血糖和體重控制較差,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教育后,實驗組利用家庭支持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和協(xié)管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在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方面,有統(tǒng)計學差異。對照組教育前與教育后空腹血糖表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教育前與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關鍵詞】2型男性糖尿病人 家庭成員 飲食指導 血糖控制 體重

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第3位慢性疾病,飲食治療作為基礎治療的手段,在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并發(fā)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臨床發(fā)現(xiàn)糖尿病病人對飲食控制的依從行為中,家庭是最值得重視的因素之一。糖尿病病人中很多男性病人和職業(yè)女性病人,在家庭中不擔任或不參與購買、安排和加工烹飪食物的任務,飲食種類多由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成員選擇,烹飪方式也由其決定,對飲食量的把握,家庭支持系統(tǒng)成員則起到監(jiān)督、協(xié)助控制的功能。因此家庭支持系統(tǒng)成員對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知識、信念、行為水平,直接影響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控制和遵醫(yī)行為及治療效果。本項目旨在通過問卷調查,系統(tǒng)了解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系統(tǒng)對飲食治療的知識、信念、行為水平,找出存在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擴大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半徑,對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支持成員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較好地發(fā)揮督導、協(xié)助和控制功能,強化病人的遵醫(yī)行為,科學管理飲食,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的目的?,F(xiàn)將2008.2至2009.2收集80例我院住院確診或健康檢查、社區(qū)建檔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病例的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80例我院住院確診或健康檢查、社區(qū)建檔發(fā)現(xiàn)的男性2型糖尿病病例,病例確診符合1999年WHO關于糖尿病診斷的標準,年齡、性別、職業(yè)不限。將8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40例,僅對患者本人教育;實驗組40例,既對患者本人進行飲食指導,同時也針對家庭主要成員進行教育。兩組中均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重癥感染、消耗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等并發(fā)癥,住院及隨訪期間均采用常規(guī)降糖藥物治療。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表,調查表分三部分,經(jīng)專家認證后,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問卷對象對照組主要為Ⅱ型男性糖尿病病人本人,實驗組問卷對象主要為病人家庭主要成員。調查內容為患者或家庭主要成員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病情、家庭關系、家庭功能)和對糖尿病飲食的種類選擇、飲食量的計算、飲食的搭配、飲食量的分配、烹飪方法在知識水平,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的支持照顧情況。

1.2.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筆者向調查對象發(fā)放問卷,由病人及其家人填寫,對于視力障礙或書寫困難者,由筆者記錄,當場收回。問卷首次收回后向實驗組及對照組成員講解糖尿病飲食相關知識,告知病人及其家庭支持者在調查一個月后來我科進行再次問卷調查,調查后再次向雙方講解糖尿病飲食相關知識,三個月后再次調查,比較其主要指標的差異。

1.2.3 干預形式 初次調查時留下兩組的聯(lián)系方式(主要是電話號碼和通訊地址),主動保持聯(lián)系,分別于1個月、3個月時予集中授課、現(xiàn)場互動的形式。

1.2.4 研究內容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庭支持者的一般情況(年齡、身高、體重、職業(yè)、文化程度),疾病分型、發(fā)病時間、勞動強度、每天膳食種類,家庭成員的文化背景、職業(yè)、婚姻、經(jīng)濟狀況及對糖尿病飲食治療的知識水平,態(tài)度和支持行為。

1.2.5 實驗室檢查 抽取患者教育前靜脈血,分別檢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及檢測患者身高、體重以計算其體重指數(shù)。比較其教育前后各項指標的差異。

1.2.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1 一般情況 80例患者中年齡30-70歲,平均(53.6±5.9)歲。3個月后走訪時無脫落病例,均參加再次問卷調查。

2.2 教育前、后兩組成員飲食治療知信行調查結果比較

注:經(jīng)t分析,教育后1個月FPG、2HPG、HbA1C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P<0.01=。體重指數(shù)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2.5 教育后3個月兩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體重指數(shù)的比較

3 結果

本項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40份,回收問卷240份,有效問卷240份,有效率為 100%。

3.1 一般情況 (1)年齡構成 :30~45周歲為 3人 ,46~55歲為19人,56-65周歲為 58人。(2)文化程度:大專以上5人,占6.25%,高中(含中專)17人,占21.25%,初中及以下 58人,占72.5%。(3)病程:8—12年5個,5—7年29人,1—3年46人;(4)家庭經(jīng)濟:1000元以下12人,1000—3000元57人,3000元以上11人。兩組病人在年齡、文化、病程、家庭經(jīng)濟收入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3.2 知、信、行水平 教育前飲食知信行正確率實驗組、對照組分別為33.3%和38.1%,兩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P>0.05)。教育1個月后兩組飲食知信行正確率實驗組、對照組分別為61.9%和42.9%,兩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P<0.05)。教育3個月后兩組飲食知信行正確率實驗組、對照組分別為85.7%和47.6%,兩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P<0.01),上述數(shù)字表明糖尿病人及其家屬缺乏糖尿病飲食基礎教育,經(jīng)系統(tǒng)教育后糖尿病飲食知識可以獲得大幅度提高。其中,有家庭主要成員參與的飲食控制,則患者的依從行為最好。

3.3 對糖代謝的影響 按糖尿病控制目標[1]進行評價。其中理想指標: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mmol/L。兩組病人于3個月后進行評價,其中實驗組40例,血糖控制理想22例,尚可14例,差4例,控制率90.00%;對照組40例,血糖控制良好7例,尚可18例,差15例,控制率62.50%。兩組控制目標情況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4 對體重指數(shù)的影響 在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中,男性超重者多于女性[2],對男性飲食教育刻不容緩。結果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經(jīng)教育后體重指數(shù)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而實驗組不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驙I養(yǎng)不良等現(xiàn)象,可使糖尿病患者更健康。

4 討論

4.1 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第3位慢性病,據(jù)國家衛(wèi)生部調查顯示,我國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3000例,每年約增加120萬。專家估計,5年以后,我國高血糖(糖尿病加上糖耐量受損)的人數(shù)將超過1個億,所以對糖尿病的預防刻不容緩。眾所皆知,健康行為的轉變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識和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態(tài)度,才能實現(xiàn)由知識一信念一行為的轉變[3]。家庭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提和基礎[4],特別在廣東地區(qū),糖尿病病人中很多男性病人,在家庭中不擔任或不參與購買、安排和加工烹飪食物的任務,飲食種類多由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成員選擇,烹飪方式也由其決定,對飲食量的把握,家庭支持系統(tǒng)成員則起到監(jiān)督、協(xié)助控制的功能。因此家庭主要成員對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的知識、信念、行為水平,直接影響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控制和遵醫(yī)行為及治療效果。調查顯示,患者及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糖尿病飲食知識比較匱乏,患者血糖控制較差。因此醫(yī)護人員在進行糖尿病飲食教育時,應根據(jù)特定對象在家庭中擔任飲食管理的角色特征,把糖尿病飲食教育的普遍性、特殊性和有效性相結合,擴大健康教育半徑,將病人家屬納入健教對象,提高病人及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對糖尿病飲食知識的知曉率,并實現(xiàn)行為的轉變,最終降低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

4.2 我們此次研究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教育采用教育互動為手段傳播知識與技能。通過與男性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庭支持系統(tǒng)進行電話通知,講課,問卷調查,掛圖等形式進行飲食教育,使其不斷加深理解糖尿病飲食知識,并逐漸建立信念,付諸行為,使男性糖尿病人通過自己與家人的共同努力,提高飲食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滿足營養(yǎng)需求,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像正常人一樣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參 考 文 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9.

[2]單巖,李艷紅,李景麗.Ⅱ型糖尿病體重指數(shù)與血糖、血脂、血壓的關系探討及護理.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0;24 No:212-213.

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茶道思想;素質;能力

截至2016年底,我國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數(shù)量達到26958433人。大學生作為我國的重要人才儲備,對于我國未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教育問題。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全面提升自己,幫助他們在畢業(yè)之后更好地融入到社會。茶文化作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被很多高校應用到教育工作當中,本文首先對我國茶文化的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

1.我國茶文化教育現(xiàn)狀

茶文化中蘊含著很多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例如無私貢獻,堅韌等。學習茶文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拓展視野,還能幫助學習者建立良好的品質。目前,茶文化的作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許多高校也積極開設文化相關專業(yè)、茶道的系統(tǒng)課程。除此之外,茶文化還被用于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目前很多高校將茶道思想用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我國的茶文化教育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高校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茶文化知識時,多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茶文化知識具有豐富的內涵,以單一的灌輸教育形式進行授課,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難以領會茶文化的精髓,因此,茶文化教育的方法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其次,高校的茶文化學科教學內容較為落后,茶文化學科的知識以茶文化歷史或者茶藝方法為主,未能與時俱進。同時,茶文化學科的授課老師以理論講述為主,導致茶文化教學課堂較為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低;茶文化未能充分發(fā)揮在高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茶道素質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未能形成規(guī)模,茶道思想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應用有待進一步探索。

2.茶文化在當代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2003年開始,大學畢業(yè)生規(guī)模增長迅猛,然而大學生就業(yè)能力與崗位要求不匹配使得其在面臨就業(yè)時遭遇尷尬。此時勞動力市場中大學生就業(yè)難與技工荒現(xiàn)象并存,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大學生熱衷回爐”、“一紙文憑不如一門手藝”、“新讀書無用論”等現(xiàn)象。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主要是因為很多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達不到企業(yè)的標準。茶道思想對于我國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激發(fā)大學生愛國熱情

茶對于我國居民而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飲品,同時還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我國是茶道的起源國,茶道融合了我國古代人們的智慧,茶道文化與思想流傳到很多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大學生可以在網(wǎng)絡上獲取大量的信息。目前,西方文化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很大,部分大學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視了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茶文化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沒有受到大學生的重視。茶道思想也沒有得到廣泛的宣傳。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融入茶道思想,能夠幫助大學生了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2.2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我國古代的居民將品茗當作一種享受,品茗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提高的過程。茶是一種大眾飲品,以茶為載體的茶文化也是一種大眾文化。茶文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例如飲茶禮儀,自身修養(yǎng)相關的文化等。我國的茶道精神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茶道精神能夠幫助學習者修身養(yǎng)性、開闊心懷,茶道思想的這些作用對于幫助我國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大學生需要保持堅韌、樂于奉獻的品質,而這也是茶道思想推崇的品質。伴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少部分人已經(jīng)丟失了奉獻的精神。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大學生應當保持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2.3豐富大學生的知識結構

茶文化包含的內容眾多,涉及到多門學科,例如文化、宗教、哲學等。我國早期的茶文化作品《茶經(jīng)》,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力。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fā)展,我國的茶文化也流傳到其他國家。目前,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各個國家的茶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茶文化的內涵也在不斷深入發(fā)展。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轉變,復合型人才在社會中更具有競爭力。學習茶道知識能夠幫助大學生豐富知識結構,學習茶道知識還能引起大學生對實踐的重視,《茶經(jīng)》也是由作者陸羽跋山涉水,實地考察撰寫而成。

2.4開拓眼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茶文化推崇勤儉奉獻的精神,還包含茶德的思想。茶德強調對心靈的洗滌。目前,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中不乏低俗、違法的信息,可能會誘導大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例如,目前的一些網(wǎng)紅、主播,為了吸納人氣,不惜做出一些低俗的舉動。學習茶道文化,能夠幫助大學生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下,保持寧靜的心,建立正確的價值觀。2.5樹立良好的校風高校是大學生學習成長的場所,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過渡場所。為了幫助大學生順利融入社會,高校應當樹立良好的校風,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茶道中包含了很多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這些精神品質也是我國很多大學生所缺乏的。將茶道中推崇的內容引入到高校校風建設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風,例如茶道推崇的寧靜致遠、堅忍不拔。同時,學??梢越M織茶道學習講座和其他茶文化活動,這樣能夠促進高校學生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減少校園暴力事件。

3.高校茶道思想與素質教育融合的措施

3.1完善高校茶文化教學模式

目前,高校開展茶道教育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為了提升高校茶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高??梢詮娜矫嬷郑菏紫?,茶道教學要由淺至深。茶道所涉及的內容很廣,茶道內容對于初學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初學者很難深刻了解茶道思想。因此,在高校的茶道教學工作中,必須結合茶道蘊含的哲學思想,合理安排教學課程,避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采取填鴨式灌輸?shù)慕虒W方法;其次,茶道教學要適當增加實踐課程。目前的茶道課程以茶文化歷史為主,局限于理論層面,實踐課程比較少。高??梢栽鲈O茶文化相關的實踐課程,讓學生參與到采茶、制茶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茶文化知識的動力;最后,高校教師在開展茶文化課程時,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課本,可以適當引入與茶有關的名人軼事等來活躍課堂氣氛。

3.2運用茶道思想提升大學生素質的措施

要想充分發(fā)揮茶道思想在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第一,增加茶文化選修課程。高校通過增設茶文化選修課程,能夠讓高校學生具有更多的選擇,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茶文化知識學習機會。增設的茶文化選修課程內容可以多元化,不用局限于茶史、茶藝方面,還可以與茶經(jīng)濟、茶文化有關。在開展茶道課程教學時,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教師茶藝表演等,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茶道課程的興趣;其次,高??梢詮亩鄠€渠道對茶道的重要性進行宣傳。高??梢栽趯W校圖書館建立茶文化交流區(qū),定期舉辦茶道講座,組織與茶道相關的競賽等。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學習茶道文學,并通過相互間的交流,加深對茶道思想的感悟,并將茶道思想中的品質作為自身努力的目標;最后,茶道課程可以多個專業(yè)結合,例如《茶經(jīng)》可以作為文學專業(yè)學習茶道的材料。經(jīng)濟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茶經(jīng)濟知識,來加深對茶文化的理解。外語專業(yè)通過開辦茶名翻譯課程能夠讓外語專業(yè)的學生對茶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將茶文化與各個專業(yè)的課程融合,能夠幫助大學生更為深入的了解茶文化,進而領悟茶文化中的思想。

參考文獻

[1]趙宇昕.以“茶”為載體,探索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J].科教文化,2015(7):44-45.

[2]張凌云,梁慧玲,陳文品.茶文化教學內容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的影響初探[J].廣東茶葉,2009(12):29-31.

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第4篇

何謂茶道,茶文化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國茶文化》一書中對茶藝與茶道的關系作了精辟的論述,其中也包含著對茶道概念內涵的闡釋。王玲教授說:“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guī)律、本源與本質,它經(jīng)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tǒng)一的結果?!?/p>

我們從王玲教授的論述中不僅明確了茶道與茶藝之間的關系,而且對茶道概念的內涵也有了正確的認識,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茶道具有無形性和不可見性,需要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藝便會無精、無神,就會失去茶藝的真正意義,行道是藝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我國唐代著名的愛茶詩人盧仝更是以詩的形式生動且細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藝茶行道的體會,揭示茶道概念的內涵。盧仝在其著名的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總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xiàn)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jīng)常是和人生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正如已故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茶學專家陳香白教授所說:“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yǎng)以實現(xiàn)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p>

有人說,雖然中國是最早發(fā)現(xiàn)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但卻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chuàng)立茶道精神的國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中國不僅是最早發(fā)現(xiàn)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中國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chuàng)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詩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這一概念,使其不僅成為中國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該詩的全文是: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以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雖然對“茶道”這一概念的內涵沒有具體解釋和說明,但在其詩中應該說已作了很好的詮釋,人們如果用心去細細品讀該詩不難體會其中的茶道精神。

繼詩僧皎然之后,唐時的封演在其編撰的筆記——《封氏聞見記》中再次提到“茶道”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說:“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我國明代張源在其著的《茶錄》中也講到“茶道”。他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p>

我國不僅是“茶道”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創(chuàng)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唐代茶圣陸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jīng)》中將茶人精神規(guī)定為“精行儉德”。陸羽《茶經(jīng)》中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奔达嫴枵邞蔷哂袃€樸美德之人。在陸羽看來,喝茶已不再是單純地滿足解渴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對飲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陸羽的茶人精神其實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說陸羽是中國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創(chuàng)始者。

繼陸羽之后,唐末的劉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對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劉貞亮在《茶十德》中將茶道精神表述為:“以茶利仁禮,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p>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從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華出來。宋徽宗在《大觀茶論》序中說:“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沖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笨梢姡位兆谮w佶將茶對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飲茶的心境概括為“致清、導和、韻高、致靜”八個字,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國古代茶道將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這樣也給茶人留下了選擇和發(fā)揮的余地,各層次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思想內容加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藝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禪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異的特征。盡管如此,中國古代的茶道精神還是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礎。古代茶人雖然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則是養(yǎng)生、怡情、修性、證道。后來茶道精神的發(fā)展都沒有超出上述所說的茶道之要素和內含之精神。

對茶道的認識范文第5篇

在茶藝表演教學中加入音樂教育,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對于茶藝表演的視聽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茶道文化的傳授,讓學生感知藝術與知識交融的美感,有效提升其審美體驗,幫助他們形成對于藝術作品的深入認識。當然,更深層次上也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塑造。本文通過對茶文化傳承理解,明確茶文化傳承中的音樂教育功能,并結合具體的音樂教育實踐理解茶文化與音樂教育結合的方式,深化對于茶文化以及茶文化中的音樂教育的解讀。

關鍵詞:

茶文化;音樂教育;茶道

從茶席設計,到茶藝表演的具體實踐,利用自然、優(yōu)美的動作傳承天人合一、物我相榮的理念,賦予茶具、音樂、整體環(huán)境以和諧的韻味,實現(xiàn)茶道藝術和音樂的有效融合,向參觀者傳遞茶道的文化觀念,當然也傳達著中華茶文化的精神。這,即是茶道教學中開展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通過音樂學習,抽象的審美能夠伴隨著具體的茶藝表演活動展開,豐富視覺體驗的同時,升華聽覺感受,進而加深對于茶色、茶湯、茶味的感受以及茶道表演本身所傳達意境的感受,超越表演本身看到茶藝表演的本質,泡茶技能自然也隨之上升,進而促進個人修養(yǎng)的有效提高。

1茶文化的傳承

中國人民飲茶的習慣,源于神農(nóng)時期,周、漢時被世人所認可,唐宋時期更成為文人雅士的必備技能,加之元、明、清的發(fā)展以致形成當前時代的茶道,可謂經(jīng)歷了飲茶、煮茶、茶藝表演、茶道、茶文化沉淀等一系列不斷深化的過程,最終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在中華文化的演進中,茶道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精神相互融合,在綜合三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同時,也順應社會發(fā)展的自然潮流,形成了清凈淡雅、自然隨順的茶藝風格,并將其賦予茶藝表演過程中,實現(xiàn)以動傳靜的目的。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區(qū)的茶文化,也有著新的發(fā)展,比如各地采茶歌、采茶戲的表演,以幽默的風格傳達著采茶地區(qū)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各地不同大小、不同風格的茶館中,茶藝表演中與各類傳統(tǒng)樂器的結合,也豐富了個人飲茶的體驗。當然,采茶戲和茶館茶藝都是在茶道與音樂相融合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音樂創(chuàng)造意境,茶藝渲染意境,兩者都在傳遞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內涵,當然,音樂教育功能在茶文化中也愈加凸顯。

2茶文化中音樂教育功能分析

音樂教育能夠加深個人的五官感受,改變人們對于基本物質的情感體驗,對于幫助個人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深化美并再次認識美具有重要作用,當然更有助于提升個人的認知體驗,增強個人想象力,提高個人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實現(xiàn)個人的精神升華。在茶文化傳承中,音樂教育的展開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2.1提高個人協(xié)作能力

在以茶藝表演為主的茶文化傳承中,煮茶、洗茶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不同表演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尤其加入音樂演奏的茶藝表演,需要茶藝師和樂師之間相互理解,把握每一個音樂節(jié)奏或者是茶藝表演的具體過程,以促進兩者的和諧。在具體的茶藝表演教學中,加入音樂教育,一方面能夠幫助個人理解音樂對于茶藝表演的促進作用,提高他們對于藝術美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yǎng),提高他們在茶藝表演中與其他表演者相互配合的能力,實現(xiàn)其具體表演與音樂的完美融合,提升其協(xié)作能力的同時,也促進其對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

2.2傳遞茶文化和歷史

在茶文化中,采茶戲、采茶歌等可以說是接受度比較廣泛的一種文化傳承方式。當然,采茶戲并非簡單的滑稽表演,其借助于采茶時候的步調、采茶的技藝與音樂之間的相互融合,展現(xiàn)我國采茶文化的同時,也向大眾傳遞著采茶者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表達著采茶者面對艱苦的生活依然樂觀的態(tài)度。而在茶藝表演中,托壺、旋轉、倒茶等的一系列富有音樂韻味的肢體動作,一方面展示著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表明茶文化可以與音樂文化相互融合,進而利用人民豐富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新型文化表現(xiàn)形式;另一方面更突顯茶文化發(fā)展背景下的茶道、音樂等中華文化經(jīng)過不斷的融合和創(chuàng)造,在不同時代呈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具備強大的生命力。茶藝表演中的音樂,已經(jīng)超越了音樂本身的內涵,融于茶道表演當中,讓人們能夠在音樂欣賞和茶藝表演中了解音樂,更了解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史,升華中華文化的傳承效果。

2.3展示中華傳統(tǒng)文化

飲茶,講究慢條斯理,以心境理解茶境,以茶境感染心性,在淡然的氛圍中,體味茶色、茶香和茶湯。同時,在舒緩的音樂中,放緩為生活忙碌奔波的心情,在品茶的同時,了解中華文化,感受文化本身帶給人的滋養(yǎng)?,F(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讓人們的心情也跌宕起伏,很難平靜下來。包括茶藝表演在內的很多藝術都變得相對浮躁,人們都希望找一個不忙的時候放松心情。茶文化,則給了人們這個機會。茶藝中音樂的加入本身是為了給人營造平和的環(huán)境,而茶藝表演,則利用茶香與音樂情境的融合,茶藝表演與音樂節(jié)奏的融合,讓人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它的的平靜,加深對于生活的體驗,更在品茶的過程中尋得片刻休息的機會??梢哉f,音樂教育讓人們對于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給茶文化這一中華文化以更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并以此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對生活的理解方式,并在傳遞茶道文化精神的同時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幫助個人提高應對世俗凡務的能力,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更促進個人品格的塑造。

2.4培養(yǎng)個人審美能力

經(jīng)常在品茶的同時聽一些節(jié)奏舒緩的音樂,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對于周遭事物的感知和觀察能力,增強其審美體驗也有幫助。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節(jié)奏、音調、音色的介紹,讓學生明確基本的音樂結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基本特征,但是從學生角度來說,由于缺乏具體的情感經(jīng)歷,其很難把握音樂所傳遞的情感,因此在彈奏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緒的影響,因無法專注音樂本身而影響最終音樂效果。但是茶文化則給音樂提供了具體的表演情境,茶藝表演中融合的茶道精神,與音樂本身相互作用,讓學生在音樂表現(xiàn)技法熟練的同時,也能夠通過茶道文化的體味、茶藝表演的觀察等,豐富其個人的情感體驗,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就好比,一個經(jīng)常去茶館聽曲的人,因為原有的茶文化滋養(yǎng),對茶藝表演已經(jīng)相當熟悉,而音樂人在表演過程中出現(xiàn)的與茶藝表演節(jié)奏不和諧、音樂表演人情緒過于緊張的狀態(tài),其一下子就能辨認出來。

2.5促進個人身心健康

當一個人出現(xiàn)狀態(tài)問題時,喝一杯茶,感受一下《春江花月夜》所描繪的大好河山,能夠再次拓寬其視野,讓人不再沉浸于原有的情感天地中,而是放眼于更大的局面去感知生活本身的美好;當一個人經(jīng)過長久的漂泊,于一處安閑的地方喝一杯溫暖的茶,聽一曲家鄉(xiāng)的采茶戲,不僅能夠感受到音樂帶給個人的親近感,還能夠在茶香中獲得愈加沉靜的感受,進而從這種感受中汲取再次奮斗的力量。而當個人十分失意,充滿沮喪感時,以茶代酒,在慢慢品味茶湯的過程中,感知《高山流水》中知音之音,感受漁舟唱晚的閑散舒適,感受《滄海一聲笑》的壯闊豪情,發(fā)泄心中的沉悶,同時也提升思想境界,重新變得斗志昂揚。在茶文化中,優(yōu)秀音樂曲目的展現(xiàn),不僅能夠平復個人的心情,讓人能夠深入到茶所營造的文化氛圍中,幫助個人和緩心情,同時也能夠通過思想境界的升華,保證個人身心健康。

3茶文化中音樂教育的實踐

結合茶文化的音樂教育,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節(jié)奏、音樂表現(xiàn)形式的同時,加深對于茶文化的解讀;另一方面則是利用采茶戲、采茶歌等具體的茶與音樂的結合形式,了解茶與音樂之間的動靜結合之美,明確茶文化不僅是靜止的歷史和文化,其在不同的地域、歷史中,發(fā)展出了不同的形態(tài),當然也接受歷史、人類智慧的滋養(yǎng),在不斷豐富著自身的表現(xiàn)形式,以多樣的狀態(tài)向人們傳遞著生活的美好,加深人們生活的體驗,更促進個人生活態(tài)度的轉化。當然,茶文化的音樂教育,最終目的還是讓學生在賞析音樂的同時,提升其對于音樂本身的感知能力,進而提高審美體驗,實現(xiàn)與茶文化的相互融合,與音樂精神的相互融合,讓抽象的理解變得更加真實。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進入音樂所營造的想象境界。同時,在整體的音樂感受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對于音樂的認識,尤其加深對于不同音樂小節(jié)中所表達情感的認識,進而將一個個音樂片段聯(lián)系起來,以新的音樂展現(xiàn)形式傳遞音樂帶給自身的感動,更向周圍的人再次傳達音樂理念,深化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音樂實踐本身是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學習過程,進行音樂的具體演奏實踐,有助于個人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使得原有的以靜態(tài)方式的曲譜靈活展現(xiàn)于手指尖,讓音樂的表演更加鮮活可感。而在音樂表現(xiàn)過程中,學生自身情感的加入,也可以讓身心全都沉浸在音樂所營造的氛圍中,進而在感知音樂情感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精神的升華,幫助塑造音樂品質。茶文化中的音樂教育,讓學生學習茶文化的同時也進行與茶相關的音樂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音樂思維的形成,為茶文化的深層次構建、茶文化在新時代的新式理解創(chuàng)造條件,更為茶文化的深度發(fā)展和時代傳承做出貢獻。

結語

從茶文化的傳承當中,了解茶文化的具體韻味;從茶文化與音樂結合當中,明晰音樂的功能,明確音樂教育的加入對于茶文化教育的具體作用,音樂與茶文化結合的具體形式以及茶文化中音樂教育的具體展開形式;在以茶文化為背景的音樂教育實踐的展開,不僅有助于提高個人的音樂審美體驗,豐富個人形象感知能力,提高個人對于音樂和茶文化的認識,更有助于茶文化本身的時代解讀和發(fā)展。

作者:楊珊 單位:畢節(jié)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貞文.論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運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3(4):174-176.

[2]蔡榮章.茶席•茶會[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

晋江市| 桐梓县| 元谋县| 贵港市| 新安县| 略阳县| 阜城县| 宣武区| 青田县| 英德市| 揭阳市| 江油市| 称多县| 新龙县| 万盛区| 庆城县| 革吉县| 乌鲁木齐市| 姜堰市| 平谷区| 祁连县| 鲁甸县| 常德市| 抚松县| 通榆县| 临城县| 定州市| 阜康市| 安陆市| 勃利县| 呼图壁县| 阳江市| 平定县| 江达县| 昌邑市| 陇南市| 潞西市| 章丘市| 清水县| 峡江县|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