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外教育論文

中外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外教育論文

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比例失調上。中職外語教學實踐性不強,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外語環(huán)境,一些理論知識無法在實踐中給予檢驗,同時口語訓練也無法完整的體現(xiàn)出來。這對他們的發(fā)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響。同時也使得教學內容無法突破實踐這個瓶頸。學生英語實踐課程的不足是影響外語實用性的根本原因,他們見到和學到的英語都是課本上的英語,而不是生活中的英語或者工作中的英語。因此造成了他們綜合職業(yè)能力中外語能力不足的現(xiàn)象。

二、中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進措施

1.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外語教學模式的靈魂,對學生外語素質的提升具有決定性影響。當前外語教學之所以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無法對學生職業(yè)素質提升做出貢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目標定位不清造成的。為此在外語教學改革中首先應當反思和評估當前的教學目標設置。為此,首先應當對職業(yè)人才需求做綜合測評,只有在了解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的改革教學模式。當前我國產業(yè)機構成績中,與國外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同時對國外技術的引進和消化也更加深入,一些國外技術設備和人才直接被一些企業(yè)所用。同時在這樣的基礎上,企業(yè)對本土職業(yè)人才的英語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新需求不僅體現(xiàn)對人才的英語水平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更為具體的專業(yè)外語閱讀理解和交流能力當中??傊?,中職學生的外語素質如何,應該看他們如何利用自己的英語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為此在中職院校外語教學中就要以此為出發(fā)點和教學目標,以專業(yè)英語教學為主,例如機電專業(yè)英語,數(shù)控專業(yè)英語等等。增強英語教學與專業(yè)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確保職業(yè)人才綜合職業(yè)能力的提升。

2.開發(fā)課程資源,完善教材設計。教材是學生學習外語知識的第一資源,教材質量影響著學生學習外語的效果和積極性。為此以教材改革為契機,豐富教材內容,創(chuàng)新教材風格,突出外語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識性。使教材不僅成為知識的載體,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發(fā)揮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潛力。具體而言,在教材內容中應當引入與知識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介紹。語言本是文化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文化背景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外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對于提升口語能力也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更為關鍵的是學生能夠在了解外語語言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這對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有效促進作用。另外,完善教材設計還應當注重外語教材內容與專業(yè)知識內容的聯(lián)系。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無非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他們的職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能夠為自己今后的就業(yè)提供幫助。為此英語教學必須聯(lián)系專業(yè)課程設置,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特色。教材中的例文、習題等內容也要體現(xiàn)專業(yè)特點。這樣才能不斷融合職業(yè)英語和專業(y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3.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踐教學是當前中職院校外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此在教學改革中應當增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做好外語時間教學工作應當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組織與英語交流和學習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二是在校企合作框架下爭取更多的外語崗位鍛煉機會。其中社會實踐活動是鍛煉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英語實踐環(huán)境在我國社會當中比較稀少,為此,中職院校應當成立專門的機構和部門負責開發(fā)和聯(lián)系英語實踐鍛煉的社會活動。并在英語教師參與下制定詳細的實踐鍛煉計劃。

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認同教育是培養(yǎng)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需要。必須讓學生借助中國文化課程,不斷得到母語文化的熏陶,全面地學習了解本民族文化,有意識地吸收精華,不能完全用英語文化氣氛使他們淡化母語知識,要讓學生對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以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整體人文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能盲目地追求和崇拜西方文化。因此,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認同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理解和弘揚中國文化,促進中西文化共同發(fā)展的需要。

在與西方社會交流頻繁的今天,理應在英語學習中加強母語文化的積淀,要充分認識到在跨文化交際中英語語言只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文化本身并沒有優(yōu)劣之別,其實質是雙方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作為青年人的大學生,應建立母語文化扎實的基礎,能用英語嫻熟而準確地表達中國文化,以讓世界了解和尊重中國的文化。

二、高職學生中國文化認同存在的問題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對民族文化認同方面產生認同困惑。由于受到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對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失落感,學生個人主義思想嚴重,具有很強的功利心。大學生們了解文化的途徑主要是電影、網絡等,對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對中國民族文化的認同逐漸淡漠,青年們在很多時候內心世界充滿著迷茫與困惑。對涉及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層文化的理解不夠,反映了高職學生在文化認同方面的問題,不能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制度文化。

在英語教學方面,忽略了中國文化輸入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大學生確立文化立場。應該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價值矛盾和沖突,使高職學生辨別能力有待提高,這是由于他們缺乏文化選擇和文化辨別能力,而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文明的沖突與融合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但他們對于各種文化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層的階段,西方文化是影響我國大學生文化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面對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對我國大學生文化認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弱化大學生民族文化的認同。

隨著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現(xiàn)在的許多媒體很商業(yè)化,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交融于網中,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很容易被無序失控的網絡文化消蝕。再加上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缺失,英美文化被越來越多地引入到課堂,對英語的盲目認同和過分強化,忽視了對學生的中國文化的教育,使中國民族文化弱勢。它最終導致了大學生對對本民族的文化產生了認同困惑,因此,大學生辨別能力有待于在教育中提高。

三、構建高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認同教育

在全球語境下,當代大學生中國家的棟梁,社會的中堅力量,因此,英語教育者要充分意識到,大學生的文化認同狀態(tài)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英語教學任務是培養(yǎng)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跨文化交際人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中國文化輸入的內容,使學生了解和吸收中國文化,具體來說,應導入的中國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最重要的還是人生觀價值觀的知識。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中國文化教育必須確立原則,將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將本土文化和目標文化進行對照、比較,要求英語老師將導入的中國文化內容與高職學生所學的教材內容密切相關,要根據(jù)不同層次、不同課型的教學要求進行合理安排,當然,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量和教學方法不要保證適度。

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外語文化教學;交際能力;文化角度

1.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定位

(1)從文化角度來談跨文化交際能力。從文化角度來看,文化交際這一領域是以文化為基礎的。文化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就好比海洋中的一滴水,而這一滴水往往蘊含的是思想價值中的潛意識。[1]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文化的內涵要遠比我們所觀察到的和所感覺到的更加寬廣。如果從人類學角度來看文化交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所謂文化,主要是人民和群體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的范圍非常廣泛,甚至涵蓋整個群體的社會實踐。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是指在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進行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它能夠實現(xiàn)不同民族以及不同語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從文化角度來說,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實現(xiàn)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能力 [2] 。

(2)從目標語言文化來看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語言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應當充分意識到語言的產生為人們的思維交流和溝通提供了工具。語言來自不同的文化,其不可以脫離文化而存在,但可以反作用于文化。如果我們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脫離了文化教學,則不利于語言教學目標的達成。語言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僅是思想的一個外在表現(xiàn),也是思想的內在框架,如果拋棄語言,單純地談論思想,談論文化,則其就會變成為一紙空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方言以及特定群體用語逐步發(fā)展起來,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文化。不同的語言,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個體、群體觀點的差異。正因如此,在進行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外語學習者深入理解隱藏在目標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并逐步建立起相應的跨文化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充分運用語言這一工具將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以及情感表達出來,實現(xiàn)自身文化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2.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1)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還要不斷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明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分析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外語學習者觀察語言文化的能力。其次,外語教學者應當積極鼓勵外語學習者通過對比等方式,樹立語言學習中的跨文化意識。最后,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使外語學習者意識到,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文化并不是停滯不前的,它是不斷變化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帶領外語學習者學習外來文化,增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2)選取典型文化為內容的教材。教材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教材有利于提高外語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興趣,幫助外語教師組織教學。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必須選取相應的文化素材。例如,教師可以以國外一些國家的飲食習慣、交流方式作為教材資料,并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教材資料與學習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上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外語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過程當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在選取典型文化素材作為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遵循適量的原則,過多的典型文化素材選擇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可能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應用靈活的授課模式。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模式,這種做法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外語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運用圖片、紀念品等方式幫助外語學習者明確目標語言文化,并積極鼓勵他們進行深層次的文化探究,實現(xiàn)語言文化意識的構建。

參考文獻:

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跨文化;語用失誤;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55(2011)03-0068-04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中發(fā)展了一種交流的語用模式,而語用學的基本觀點始于實用主義哲學意義的研究。20世紀30年代,將實用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相結合的代表人物莫里斯(C.Morris)在《符號理論基礎》中提出了語用學的概念?!笨梢娬Z用學發(fā)展之初就很注重實用意義。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常因文化差異而產生語用上的失誤,導致交際不暢;同時,老師也會因為對學生的母語文化缺少了解發(fā)生一些交際失誤。何自然先生認為“在言語交際中導致本人未能取得完滿交際效果的差錯統(tǒng)稱為語用失誤?!薄罢Z用失誤主要表現(xiàn)為說話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特定語言和文化的表達習慣?;蛘哒f話不合時宜等?!?/p>

筆者從自己的對外漢語實際教學經驗出發(fā),歸納梳理出了一些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常見語用失誤類型,如語音、詞匯、漢字、語法、日常套語、文化習俗、情感因素、體態(tài)語、話語方式等,試圖找出其產生原因并闡述規(guī)避失誤的辦法和教學建議。

一、語音

漢語語音的語用失誤一般有以下一些問題:聲韻母語音不準、聲調不準、兒化音、意群切分停頓節(jié)奏不當?shù)取S绕涫菨h語有的一些發(fā)音、聲調、兒化及不實行分詞連寫等特點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難點,對這些難點的掌握不好造成了他們在交際中的語音語用失誤。如:一些初學者會在打招呼時說:“逆好(你好),我很搞信(高興)愣死你(認識你)。”他們也會對這樣的詞產生混淆:如“早點兒”(dianr早一點兒)與“早點”(dian早上吃的點心)。又如,一個韓國學生曾經問我:“老師,《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的名字是什么意思?”這位高級班的學生在我告訴她正確的停頓后,立刻理解了這個短語的意思。

除了上述語音不準外,到高年級還涉及到語調、語速的問題。如,語調的不同區(qū)分了言語的功能類別,升降調的變化對應了疑問、陳述、命令句的表達。而語速的快慢恰當與否除了影響到交際的順利進行,還是反映語言使用者內心的情感的有效工具。所以在對外漢語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在零起點的語音密集教學階段注意學生的語音基礎的扎實程度,更要在后面的學習中分階段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準確度和運用語音手段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詞匯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往往是一個重點教學內容。尤其是到了中、高級階段,因為詞匯而造成的語用失誤比比皆是,以至于有的老師直接將對外漢語課程上成了詞匯課。

的確,在絕大多數(shù)對外漢語的漢語教材上,都是一個漢語生詞后面跟一兩個英文單詞的解釋,所以出現(xiàn)了學生在遣詞造句時逐詞翻譯的現(xiàn)象。更糟糕的是,這種英文的解釋既不全面也不能說明這個漢語詞匯的用法,學生使用這些生詞的時候只能按母語的規(guī)則和習慣加以套用,形成母語的負遷移。同時,在詞匯層面,學生在學會一個詞后,對其近義詞的第二語言規(guī)則的過度泛化和類推現(xiàn)象也十分普遍,如:“他故意大聲說話,怎么注意(提醒)他,他也不聽。”這是一位日本學生的造句。日語中的“注意”有“告誡、勸告、警告”之義,而漢語里“注意”則沒有這個意思,這就是典型的母語負遷移。

又如,對一些詞語的重疊形式的使用:“你們安安靜靜地說吧(你們說話小聲點),已經過了十二點了?!薄鞍舶察o靜”一詞使用不當,“安靜”和“安安靜靜”的區(qū)別沒有掌握。“安靜”可以重疊,但不能在祈使句中修飾“說”。

漢語詞匯的詞類劃分與其他語言相比很不明晰,有很多詞是“多棲明星”,這使得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詞匯的學習和使用中無所適從。他們往往需要特別費力地去記憶幾個相近詞語不同的詞性和用法。

而漢語有的四字詞、歇后語和慣用語,也常因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難倒了很多外國學生。如:又紅又專、泥菩薩過河、吃醋、走后門等。

在實際交際中,語用的失誤還會因學習者詞匯量的不足而導致交際不暢。所以我們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大對詞匯量的積累,特別是常用詞的積累與掌握。教師在課文講解時也應適時補充相關詞語的用法和與相近詞語的對比。

三、漢字

與其他字母體系的文字相比,漢字是特殊的方塊、形音意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漢字的構成元素筆畫、部首,以及多維非線性的問架結構是漢語非母語的學習者所不熟悉的。特別是漢字在幾千年的演化中很多漢字的表意表音都在變化,這使得學習者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識記漢字的拐杖。下面是一個留學生的請假條中的一段:

老師,我門(們)和中國是有女子(友好)

國家,今天我門(們)的乓乒王求(乒乓球)

袋(代)表隊來,我想去飛幾長(飛機場)迎

接他們。

可以看出,學生存在對同音字詞混淆、筆畫字形書寫不規(guī)范、部首問架不合理等問題。如何有效地教學漢字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很多學者編寫的教材都做了很有益的嘗試。筆者認為對漢字普遍的畏難情緒和漢字難學的潛意識,都對絕大多數(shù)外國學生的漢字學習過程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也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所以除了教法的研究外,對學生漢字學習的心理過程關注,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環(huán)。

四、語法

漢語是典型的孤立語,沒有嚴格的詞形變化,但詞序、虛詞手段極為重要。這是外國學生所不熟悉的,尤其是虛詞的使用,因為自己的母語中往往沒有相對應的詞語,就不能體會其用法。如:他在揚州一直工作。(其實學生想表達的意思是:他一直在揚州工作。)“一直”應放到表示處所的介詞結構短語前面。若謂語表示的是某個動作的一直持續(xù),語序應該為“一直+在+處所+動詞”;當謂語表示的是某個狀態(tài)的持續(xù)(包括否定的動作狀態(tài)),語序應為:在+處所+一直+動詞。

對外國學習者來說,漢語的語法若從詞法和句法角度來看,因單詞的數(shù)量眾多,使詞法量變得較大;而句法規(guī)則則普遍反映較為簡單。這一方面反映了意合語言的靈活性,也反映出我國以語法為講授重點的傳統(tǒng)優(yōu)勢。

五、日常套語

日常生活中,每種語言都有與其文化相適應的日常交際套語,這種套語常和民族的文化心理相聯(lián)系,有著深深的民族烙印。如,在主動提供幫忙時,中國人會說:

――你明天搬家,我來幫你。

――那多不好意思,你明天還上班呢。

――沒事,我跟領導請個假說一聲就行了。

而日本人則會說:

――這幾天很忙,我是特意跟領導請了假,好不容易抽出空,特地來幫你的。

這兩者的差異反映了兩種文化心理的不同。日本人的“特意”文化,表達的是對朋友的重視心理;而中國人的謙遜、含蓄,則是在提供幫助時也不想造成朋友的心理負擔,所以故意輕描淡寫地進行表述。

再如,在打招呼時,中國人對“你好”的運用及對已知信息的重復,是西方學生所不易理解的?!澳愫谩痹谡嬲龑嶋H生活中的運用,在中西方是不完全對等的。在中國,親近熟悉的家人、朋友問幾乎很少用“你好”這么客套和生疏的招呼用語。更多的是用對已知信息的重復來替代招呼用語。如朋友間約好在某地見面,見面后通常的說法是‘你來啦?”而不是生硬的“你好!”又如鄰居在巷子偶遇,會問一聲“出去啊?”或者“吃過啦?”在西方,“你好”有著廣泛的使用性,甚至早上起床看到父母或在和戀人的電話中都常用。

明明已經到了約會地點,在等了,還問“你來啦?”明明已經知道別人就是要出門,還問“出去啊?”“吃沒吃過”問了也不是要請客的意思……這些日常套話常令西方學生不能理解,甚至誤解中國人不友善、沒有禮貌。

六、文化、習俗因素

文化習俗的影響深刻而廣泛地體現(xiàn)在語言交際的各個方面,對一種語言背后民族文化的感知極大地影響著對這種語言的學習成效。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尤其是初期的學生,其母語文化與漢文化接近的,學習速度較快、準確度較高。這提醒我們在教學中,除了重視語言的教學外還應幫助學生感知與語言因素緊密聯(lián)系的中國文化。

“示”這個漢字,是以象形的方法展示了古代中國的祭祀風俗。整個字體是一個祭祀神靈、祖先的靈石的形象,上面是放置祭祀用品的石頭,下面是支撐架子。小篆的書寫形式看得更加明顯。表示溝通神靈、祖先的意思。韓國在古代吸收了大量的中國文化,至今他們仍然還保留著與我們相同的祭祀風俗。韓國學生看到小篆的寫法和聽了老師簡單的講解后,就可以很快領悟這個字的意思。而歐美學生因為缺少文化背景的支撐則表示難以理解。

又如中國人對紅色有著特別的偏愛,甚至還有以“中國紅”來命名一種顏色,紅色是喜慶、熱鬧、高興的代表。外國學生則沒有這樣的文化感受,有的非洲國家對紅色甚至有相反的文化理解,在他們的文化里紅色代表憤怒、挑釁和戰(zhàn)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紅色的物品在送給非洲的學生時應該特別注意。

七、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對語言使用的影響最早由人本主義學派提出和重視。第二語言的習得和使用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這個過程中若可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潛能,將會大大提升教學的質量。對教師來說重視情感因素,主要是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塑造親近、可信任的教師形象,以激勵的語言引導和鼓勵學生去多表達。在放松的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情感屏蔽減到最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親近、信任的老師表達意愿較強,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語流較為順暢,語音準確度也較高。反之,則參與性不強,或由于緊張出現(xiàn)走音、結巴、語序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在課堂提問中,教師等待時間由兩三秒稍延長至四五秒,學生回答的話語長度也會相應加長,句子更加完整。

同時,教師與學生順暢的交流,也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加深情感因素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初級階段,學生的目的語掌握較少,主要靠老師用其母語與其交流溝通。這一時期,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外語水平,準確地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困難。這也是建立學生對教師信任的重要途徑。

八、體態(tài)語

體態(tài)語又稱非語言交際手段。它起著輔助有聲語言表達的語言交際作用,甚至有時會超越有聲語言表達的效果,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功效,所以在交際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此我們探討的則是因為文化差異的不同導致的體態(tài)語交際失誤。

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思考一下、想一想再回答”是一個常用的教學用語。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中國教師會下意識地做出食指在太陽穴邊繞圈的動作,表示動腦筋、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教學指令。但恰恰是這一動作常常使學生困惑不解,因為這是很“中國化”的體態(tài)用語,在歐美、韓國等地表示的都是“瘋掉”了的意思。

再如在參加會議、課堂發(fā)言結束的時候,聽眾都會給發(fā)言者鼓掌以示精彩和感謝,而發(fā)言者也會一起鼓掌,表示對聽眾的感謝。對于這一潛在意義不清楚的歐美學生則會困惑于發(fā)言者怎么還自己給自己鼓掌?

和歐美國家不同,中國人在交談時眼神一般避免直視對方眼睛,以減輕雙方緊張不適的感覺。這一回避習慣卻容易讓剛來中國的歐美學生形成誤解,認為老師不夠坦誠、不重視他們。

在跨文化交往中,體態(tài)語造成的誤解很多。因為是以非語言形式出現(xiàn),往往在誤解形成后還不自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對體態(tài)語的好奇心,引導其對中國體態(tài)語的觀察和了解,這對他們日后在與中國人的交往中正確理解對方的意思、意圖有著重要作用。

九、話語方式

此處的話語方式,指的是一個語義用怎樣的形式將它表達出來。不同的表達方式對聽話人的接受理解程度是不同的。

中外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一、中國高中傳統(tǒng)教育的特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核心的東西仍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在十五年前,現(xiàn)任吉林教科院副院長的欒傳大教授就開始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的課題的研究,目的就是推動青少年進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豐富,從整體上理解和宏觀上把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注重整體精神,強調為社會、民族、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推崇仁愛原則,倡揚厚德載物和人際和諧;重視人生價值,強調個人在家庭人倫以及社會關系中的義務;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當傳統(tǒng)文化內化為青少年的素養(yǎng)時,便賦予他們一定的思想、觀念、情感和性格,這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將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決定作用。

二、韓國高中傳統(tǒng)教育的特點

目前,韓國高中生有3個選擇性的德育課程:“公民道德”、“道德和思想”以及“傳統(tǒng)道德”。“傳統(tǒng)道德”課程是在前兩門課程之后開設的一門高級課程。韓國人對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深思,要通過“傳統(tǒng)道德”課程,重新審視前人所秉承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從傳統(tǒng)道德中找到適用于現(xiàn)代生活的部分,幫助學生擁有前人的精神和智慧,重建良好的道德意識和生活方式,在鄰里生活和國家、社會事務中,在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處”中,尋求智慧地生存。在這門課上會學習到: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精神及其現(xiàn)代應用;個人和家庭生活,包括自我反思和自我道德修養(yǎng)、對父母和祖輩的尊重和孝順、手足以及夫妻之間的互敬互愛;親友、鄰居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包括人和人之間坦率、友好的關系;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對自然的關愛,包括作為韓國人的政治生活和責任、社會生活和正義的精神、現(xiàn)代生活和傳統(tǒng)對自然的態(tài)度。

第二章、比較的范圍選定

一、課程設置的比較

傳統(tǒng)文化教育實質上是道德體驗的教育,那么,它與課程設置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有人提出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而是“體驗課程“是”一種“關系性的”、“生成性的”、“融知識與體驗于一爐的課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課程構成方面,包括文言文學習,古詩文閱讀以及古代文化常識、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古詩文名句名篇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提升已很明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當代學生的愛國熱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殘奧選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災精神;以及表現(xiàn)在青少年中“修身、齊家、治天下的抱負;“高山流水”般的友誼;“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雅量;“見賢思齊”、“無欲則剛”的人生哲理。通過古詩文,我們的學生可以感受先人思想感情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培養(yǎng)健康人格,接受傳統(tǒng)教育。同時,應該引領學生走出課程之苑囿,到社會生活中體驗傳統(tǒng)文化魅力,在活動實踐中感染、熏陶。從而讓成語楹聯(lián)、書法謎語、民風民俗伴隨著燈籠、窗花、中國結一道走來,從而極大的拓展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空間,讓學生知道忠孝烈義,懂得仁勇智信,最終內化為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形成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觀、人生觀。韓國高中傳統(tǒng)教育在課程的構成方面,更是把道德、社會等作為必修課來設置。與此同時,國語課程的開設為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此外,為了加強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在選修課程中也設有教養(yǎng)等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和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關道德、教養(yǎng)方而的課程主要是以儒學文化為中心進行開設,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禮節(jié)、忠孝精神,獨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閏主義精神、民族氣節(jié),使他們具備忠孝、仁愛、善良、減信、勤儉、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情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忠孝兩全的棟梁之材。韓國中學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體會本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比如開展英雄故事、愛國故事比賽、演講等。另外,在很多學校中還設立了傳統(tǒng)習俗教室來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禮儀習慣。通過這些體驗,融知識與體驗于一爐,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

二、校內活動的比較

在課堂之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者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大力地拓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寬度。學??梢越M織游覽壽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順便要求同學們了解壽州歷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參觀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學們認識包公清廉的歷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覽升仙臺,能夠讓同學們想象到漢代淮南八公的風采。還有古代的文學作品,同樣是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絕好途徑。例如,可以讓同學們通過讀《封神演義》最后一回,了解中國主要姓氏的起源;通過讀《西游記》中提到的佛教諸神,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主要的佛經。相比較而言,韓國高中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體會本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比如開展英雄故事、愛國故事比賽、演講等。另外,在很多學校中還設立了傳統(tǒng)習俗教室來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禮儀習慣。除了學校以外,韓國還在成均館下設鄉(xiāng)校、儒道會等來對中小學生及幼兒實施入學教育,以促進形成良好的德行與禮儀。

三、德育教育的比較

在中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以德育人的獨特而強大的功能,竭力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過程中,能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使學生在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過程中,通過多方了解、接觸,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對某一種傳統(tǒng)文化產生的根源、發(fā)展、內涵、特點等或認同,或發(fā)問,或共鳴,或陶醉⋯倡導生命與生命的平等交流的體悟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漸漸擺脫浮躁,即使難以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靈卻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韓國有關道德、教養(yǎng)方而的課程主要是以儒學文化為中心進行開設,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禮節(jié)、忠孝精神,獨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閏主義精神、民族氣節(jié),使他們具備忠孝、仁愛、善良、減信、勤儉、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情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忠孝兩全的棟梁之材。

四、社會實踐的比較

烘托傳統(tǒng)節(jié)日氣氛,豐富喜慶形式,通過包餃子、寫對聯(lián)、剪窗花等活動讓青少年參與其中,九九重陽組織學生到養(yǎng)老院義務勞動,均讓青少年體驗并感悟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魅力。再例如:可以模擬百家講壇的形式舉辦歷史文化知識講座,或開展文化宣傳,保護文化遺址等活動,親身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實踐活動的開展應注意細化每個環(huán)節(jié),使其方案最優(yōu)化,以調動學生全身心的參與為目的。

第三章、通過比較,分析結果(難點)

一、中國高中傳統(tǒng)教育的優(yōu)點以及不足

通過高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得以延續(xù),中華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得以維系,而且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傳統(tǒng)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然而隨著社會日益發(fā)展,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元,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尤其容易把言情武俠、美國大片、帝王大戲、日劇韓流、卡通音像等時尚文化作為熱衷的對象,但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所知寥寥。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國家的崛起確實需要弘揚傳統(tǒng)文化普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不只是古詩文誦讀.也不是簡單地讓學習書法國畫和京劇進課堂。面對數(shù)以億計的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教育也應該進入學校教育的整體目標、計劃、教材和評價體系,乃至高考考綱。

二、韓國高中傳統(tǒng)教育的優(yōu)點以及不足

韓國道德倫理課程所培養(yǎng)的學生的勇敢、謙遜等良好的品格,也對韓國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使他們從小便擁有了彬彬有禮、與人合作、具有責任感等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與素質。良好的品行不僅會成就一個人的發(fā)展,而且會促進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韓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在于,韓國教育者沒有正確認識自己民族的歷史。他們把一些不屬于他們歷史的一些文化遺產占為幾有,如龍舟節(jié),中國古樂器“笙”等。他們的這種行為非法占有中國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誤導了下一代韓國人。

如皋市| 广安市| 皋兰县| 蒙城县| 南投市| 泽普县| 安阳市| 伽师县| 屏南县| 云梦县| 固镇县| 湖南省| 法库县| 枣庄市| 青海省| 潜江市| 无极县| 新河县| 桂阳县| 巩义市| 东至县| 淳安县| 大厂| 无为县| 綦江县| 庆安县| 陆河县| 临汾市| 大荔县| 高阳县| 施甸县| 福鼎市| 湖南省| 娱乐| 云浮市| 公安县| 襄城县| 揭西县| 柳林县| 陆川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