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倫理道德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隨著市場改革的深入,傳統思想的義利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為了提高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了能夠擴大自身所能攫取的利益,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一味追逐自身利益而不顧消費者死活的隊伍,越來越多的商家泯滅自己的道德和良心,為了利益而奔波。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應接不暇,坑蒙拐騙現象屢禁不止。
在這樣的一個生活環(huán)境中,學生很容易受到這種不好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或者變得見利忘義,或者面對利和義變得茫然無措。傳統倫理道德對于利和義做出了很好的詮釋,提出了“以義制利”的利義選擇原則?!耙粤x制利”也就是說當利益和道義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要選擇義,而后再考慮利。對于不義之財不能貪圖它的利益而接受,對于有利但不符合道義的利益,要避而遠之,不可違背原則賺取。
在學校的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傳統倫理道德“以義制利”的原則,將我國傳統文化中能夠遵守道義,而不貪圖不義之財的人作為學習的榜樣或者將見利忘義的人作為反面教材對利義的選擇問題加以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講解,以此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利義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借鑒傳統倫理道德,完善學生的人格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然而,很多人的內心為物欲所占據,氣節(jié)、人格都成為一種腔調,一種說辭。若要在物欲縱橫的環(huán)境下出淤泥而不染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就必須做到自尊、自信、自強不息,就必須能夠不被物欲控制靈魂,能夠清晰的明辨是非,并堅持自己正確的立場不被外界的各種不良因素誘惑。傳統倫理道德中關于氣節(jié)的觀念,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強不息精神的養(yǎng)成。因此,在學校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將傳統倫理道德中的氣節(jié)觀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以古為鏡端正自己的行為,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借鑒傳統倫理道德,教會學生禮儀
孝悌之禮本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孝敬父母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榮耀,善待將自己辛苦養(yǎng)大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在傳統美德缺失的今天,沒有工作能力的父母被視為兒女的負擔,成為兒女的累贅,虐待父母甚至對父母的生死置之不理的例子舉不勝舉。
還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只是給予父母足夠的贍養(yǎng)費,使得年邁的父母雖然在物質上得到滿足,然而卻因為長年累月不能見到自己的兒女,忍受相思之苦造成精神上得不到安撫。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讓學生學會孝悌之禮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而傳統倫理道德中就有有關孝悌之禮的觀念,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百行孝為先”就是說的孝悌之禮。在學校德育的過程中,即可以結合我國古代的孝子典范來滲透孝悌之禮,也可以通過古語和典故來教育學生學會尊敬和善待父母。
四、總結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圖書館管理道德的含義,并對如何提高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提出了三點看法。
在社會實踐中人們?yōu)榱藢崿F特定的目標,需要結成一定的組織!也需要一種行為去協調和控制組織內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組織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管理的精髓是溝通信息,處理人際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而倫理道德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組織中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挖掘其潛在能力,我們必須研究在管理過程中與管理有關的人際關系、人的心理活動,人的行為模式等,這就是所謂的管理道德。因此,研究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是圖書館管理的內在要求。它可以促使我們更好地指導圖書館的管理實踐。
1.什么是圖書館的管理道德
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是倫理道德在圖書館管理中的特定表現,是圖書館在處理館員之間,館員與讀者之間以及圖書館與外部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總和,它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行為規(guī)范是通過社會輿論、信念和傳統習慣等非強制性的手段發(fā)生作用的。
我們認為,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有兩層含義,一是圖書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道德,即館長、館員和讀者的管理道德。二是圖書館作為一個單位或組織的整體管理道德&這二者既有區(qū)別。也有聯系,館長、館員和讀者的管理道德是圖書館管理道德的基礎!前者對后者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因為作為管理者的館長的道德行為的選擇,以及決策中的道德取向必然會決定和影響圖書館的道德規(guī)范!影響著作為被管理者,館員及讀者#的道德行為,在圖書館管理實踐中,館長、館員和讀者的道德具體化為圖書館的管理道德。反過來說,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是館長、館員和讀者管理道德的具體體現。
圖書館館長、館員和讀者的道德素質決定著圖書館管理道德的環(huán)境,圖書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人的管理!也就是說對讀者和館員的管理,對人的管理決不是簡單地用各種規(guī)章制度、行政條例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還需要為被管理者營造有利于學習和工作的良好環(huán)境!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這種安適的環(huán)境不僅包括政治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技術環(huán)境!還包括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
作為管理主體的館長、館員,其本身的道德素質對作為被管理者的讀者有著重要影響,特別是大專院校的圖書館、館員的道德素質對大學生讀者來說,影響更重大、館長、館員的道德信條、道德風范、道德實踐對學生讀者來說,會產生導向作用、同化作用及潛移默化的作用,館長、館員以良好的道德風貌以身作則!對學生讀者進行言傳身教的教育!可以促進圖書館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和發(fā)展。
現代化的管理中,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與倫理責任具有內在的統一性,一個單位或組織的倫理道德不僅會自然地融入其管理體系之中!而且合乎倫理的管理行為也是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基礎、圖書館作為兼具學術性和服務性的事業(yè)單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社會組織的分工來看,它不是一個以贏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它不追求利潤,但它具有重要的社會責任,它必須處理好圖書館內部館長、館員、讀者三者之間關系,必須處理好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外部關系。以此來獲得必要的資金資源和外部環(huán)境,就社會責任而言!圖書館的管理道德、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對社會的文明和文化建設具有促進作用。圖書館在協調相應的社會關系時,既要依靠強制的社會力量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依靠管理倫理道德這種自覺的社會良知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使圖書館把自己的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大大地提高館員倫理道德素質。
倫理道德與管理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的,管理以一定的道德作為基礎,道德推動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管理中蘊含著的道德意識。行為規(guī)范是圖書館健康發(fā)展的推動力,圖書館的管理必須合乎倫理道德的準則"如果把圖書館的管理比作一臺機器。那么,管理道德就是使機器運行的油"我們知道!管理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它能否發(fā)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道德覺悟,管理主要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只要被管理者樂于接受!管理才能行之有效。這就說明管理要以一定的道德作為基礎。因此,把倫理道德和現代管理很好結合起來,才能凝聚館員的向心力,激勵館員的工作熱情。才能協調好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營造有利于圖書館存在和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真正實現讀者第一,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
2.如何提高圖書館的管理道德
為了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就必須加強圖書館的管理道德建設,提高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圖書館的管理道德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2.1提高館長、館員的道德素質
作為管理者的館長、館員,在道德品質以及自信心,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都對管理道德有著重要影響。反過來說!這些因素也是館長、館員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體現。要改善#提高圖書館的管理道德,就必須提高館長、館員的自身素質,一方面!在管理崗位上的館長、館員有一定的職權!特別是館長,而館里對其職權的運用很難進行嚴密#有效地監(jiān)督、控制。所以權力能否正確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長、館員的良心、良知。另一方面,!圖書館管理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長、館員個人道德修養(yǎng)。如果館長的素質低下!很可能造成決策失誤,或者轉向腐敗。為了避免職權濫用,最好的辦法是提高館長、館員的各種素質,主要是道德方面的素質。同時,要求館長在管理活動中尊重館員的價值,適應和滿足人性要求,其本質在于激勵館員的積極性,發(fā)揮館員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館員們去實現預定的目標。因此,我們倡導把民主#理性化思想貫穿于管理全過程,管理面前人人平等,實現以權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轉變!讓館員們體會到自己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彼此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職務行為關系,每個人都在按規(guī)則履行著自己的崗位職責,把自己看成是圖書館的主人,參與圖書館的決策、計劃和管理。
2.2館長、館員必須以身作則
道德準則要求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圖書館里!館長#館員的言行起著建立某種文化基調的作用。這種文化基調同時具有示范和啟蒙作用,并常常向廣大讀者傳遞和暗示某種信息。例如,館長如不能任人為賢,而是任人唯親,把和自己關系好的人進行嘉獎或提拔重用!則就表明拉關系、走后門這種不正之風能暢行無阻#行之有效。于是,關系文化,就可能在館內盛行!從而使館員把精力放在搞人際關系上,而不去腳踏實地工作!去創(chuàng)造業(yè)績。如果館長批評或懲罰不認真工作。只會拍馬屁的投機分子,館員就會明白,投機取巧不可取。還是腳踏實地去工作,去創(chuàng)造業(yè)績。由此可見,館長管理道德風范對館內紀律和風氣的重要影響。同樣!館員在對讀者的管理中也要多從讀者角度去思考問題!要以身作則,要求讀者做到的,館員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如果館員在閱覽室里大聲說話,隨意用手機打電話。這樣,就會給讀者這樣一種印象。圖書館并不像想象的那樣神秘,與其他公共場所一樣,隨便嘮嗑打電話。如果是這樣,圖書館豈不是變成了茶館。所以,館長、館員作為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只有這樣,才能嚴肅綱紀、管理有方,反之,就會風氣不正,制度形同虛設,管理混亂。
2.3增強館長、館員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我們知道,各行各業(yè)不僅有自己專門的業(yè)務要求,而且也有與其職業(yè)相對應的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這就是職業(yè)道德。職業(yè)道德是個人道德行為最常見,最重要。最具體的表現形式,所以,要提高館長,館員的道德修養(yǎng),就必須加強對他們職業(yè)道德的教育和訓練,只有進行經常性地教育和訓練,才能使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準則轉化為館長。館員的內在品質和行為習慣,職業(yè)道德的教育和訓練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論是館長還是館員,一方面要努力學習!學習好黨紀法規(guī),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樹立起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道德信念與道德良知,同時堅決抵制不良的道德行為,另一方面亦應該結合自己具體的職責。義務#任務和活動方式等,分別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生觀#道德信念#道德品質等方面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徹底改正自身不良的道德行為,按照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忠于職守!做好本職工作!使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水平不斷地提高"只要館長。館員的職業(yè)道德水平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道德水平毫無疑問地會同時提高。
加強圖書館的管理道德建設,說到底是圖書館現代化管理的實踐需要!管理道德有很強的實踐性,一種倫理道德如果失去了它的實踐性!也就失去了它的全部精神內涵"圖書館管理道德體系一旦建立起來!將會極好地理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將會充分發(fā)揮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熱情#周到地為讀者服務,使讀者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利用文獻,從而較好地達到圖書館的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炫富;倫理道德;教育
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網絡上各種思潮泛濫,它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在整個網絡話語系統中,由于欠缺對話和討論,導致大學生偏執(zhí)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論述和觀點。出現倫理道德失范問題。如在“網絡炫富”現象中,一些大學生就崇拜甚至模仿網絡炫富者,推崇拜金主義,以金錢來衡量人,把人的價值等同于金錢,世俗、功利、物質性的傾向表現明顯。這就是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一、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基本內涵
網絡社會是人類為自己開拓的另一個生存空間,而所謂網絡倫理道德,是指在信息社會中,網民利用網絡進行活動和交往時以維持網絡有序運行為條件,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和調節(jié)“網絡社會”中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規(guī)范其網上行為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型倫理道德關系。
網絡倫理道德是一種高度自主的倫理模式,在網絡中人們的行為完全由自己決定,強調言論自由、不要對任何事情負責。這導致網上行為缺乏一個明確的評價與判斷的標準,理想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不斷受到傳統道德規(guī)范的抗拒,造成兩種不同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強烈沖突,從而也就出現了“網絡炫富”等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由于網絡社會交往中的虛擬性、開放性等特點,大學生作為個體的“自我”很容易出現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問題。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㈠逃避現實,沉迷網絡
在網絡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被人對網絡的依賴關系所取代。面對困難和壓力,一些大學生學生不愿面對自己在現實中的實際困難,逃避現實世界或者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這樣兩個不同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轉換和行動協調問題。于是,虛擬的網絡世界就成了他們逃避現實困難的最佳去處。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一些大學生終日沉溺于網絡世界中,在網絡上的流連忘返,讓自己沉醉其中,忘卻現實中的煩惱,以此來麻痹自己,久而久之就會迷失自我。
㈡網絡言行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虛擬性、匿名性的特點,這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有效監(jiān)督,在網絡上呈現出來的濫用表達自由的景象。大學生在博客上隨意一些惡意的人身攻擊的帖子,隨意使用不文明語言、符號、圖片等現象在網上隨處可見;抄襲、剽竊網上文章或論文的行為比比皆是;偷看、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也屢見不鮮;在網絡上、接受和傳播黃色信息、散布一些無中生有的消息、利用網絡欺騙感情、玩弄異性等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㈢道德意識弱化,網絡倫理情感冷漠
在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中,網絡行為主體具有匿名性和模糊性。在“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心態(tài)下,行為可以擺脫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的制約,從而表現出對他人、社會的不負責任,為所欲為。大學生的道德標準判斷能力被極大的弱化,道德虛無主義在網絡社會中泛濫。大學生沾染了網絡上的不良風氣,認為“于己有利即是道德,于己不利則是不道德”,混淆了道德與非道德的界限。主動放棄成為道德責任主體的努力,對自己采取道德放任態(tài)度,喪失自我責任心。對網絡公眾缺乏應有的道德關懷,喪失對他人的責任心。
三、應對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不僅會影響網絡社會的正常交往,同時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和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其危害不可小視。因此,必須在深入分析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緩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㈠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樹立網絡責任意識
網絡社會中的倫理道德不像傳統道德那樣主要依靠輿論和法律來規(guī)范個體行為,要避免網絡倫理道失范行為,大學生就必須通過個人的自律來約束自己的網上行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大學生不僅要有理論上的堅定,更要有行動上的堅持。絕不能隨波逐流,盲目附和錯誤的潮流。在認真學習思想品德修養(yǎng)學方面有關知識的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其自身的倫理道德修養(yǎng)提高道德認知,堅定道德信念,升華道德人格。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我,得益社會,在自律的基礎上遵守和踐行網絡倫理道德規(guī)范。
㈡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和法律法規(guī)制度
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和法律法規(guī)制度是當前緩解網絡倫理道德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結合網絡社會的本質特征,立足于現實社會道德,遵循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原則,發(fā)展相關的網絡技術,完善技術環(huán)境。從技術層面控制網絡倫理失范行為,加大網絡的監(jiān)管力度,依靠監(jiān)視技術、網絡警察、網絡跟蹤定位和網絡實名制等手段減少和清除不良行為,對不道德的網絡行為及時發(fā)現并進行清理,以維護網絡環(huán)境的健康向上。在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的同時,政府及有關部門有必要通過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同各種網上信息犯罪作斗爭,完善網絡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網絡的信息監(jiān)控和信息過濾,把網絡世界中重要和基本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納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
㈢加強高校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
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高校應加強相關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網絡道德約束機制,系統地把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傳授給學生。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網絡道德自律精神,提高其網絡倫理道德素質,形成大學生自己的評判能力,自覺趨利避害。教育大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使其倫理道德品質日益完善,并且成為大學生的穩(wěn)固特征。這樣就使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上的種種不良信息時更加具有自制力和抵抗力,減少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行為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楊倬.網絡社會的道德悖論沉思[J].東南亞縱橫,2004(7).
[2]劉俊英,劉平.網絡倫理難題與傳統倫理資源的整合[J].煙臺大學學報,2004(17):14-18.
[3]馬波,楊妍.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構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6):53-54.
[4]萬峰.網絡文化的內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0(4).
人道主義倫理學整體目標是美好的,但其實現前提是人切切實實是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也就談不上人類的可能性與完善,更談不上理想的幸福與好生活。人的自由包含著很多的含義。首先,意味著人已然獲得了實質的自由;其次,可能指人具諸種形式上的自由;最后,也可能意味著人類可以變得自由,具有自由的可能性(潛能)。弗洛姆正是在第三種意蘊上看待自由的,即人具有實現真正自由的可能性。因此,弗洛姆要闡釋發(fā)人道主義倫理學,必須先批判“人的自由”的問題。弗洛姆的前期著作《逃避自由》中提出了“自由的悖論”,即人在個體化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人在成長過程自我實力不斷地成長,二是日益孤獨?!爱斠粋€人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整體時,他便覺得孑然獨立而面對著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這時,便產生了想要放棄其個人獨立的沖動———服從。簡言之,自由的悖論就是,人總是渴望自己成為更加自由的“個體”,可當人一旦成為“個體”時卻又感到孤獨、無能為力和無權力,而寧愿選擇去“服從”,從而放棄“個體”的自由。以精神分析來看,便是一種心理的“逃避的機構”。但是,“自由的悖論”并不能證明人類“逃避自由”,事實上,在對“自由悖論”的闡釋過程中,反而揭示了人類對真正自由的渴望。因為弗洛姆堅信一點,就人性而言,人類是求幸福的。正如亞氏所言,人生而求幸福。沒有自由就沒有幸福,那么,人類也必然渴望自由。在此意義上,“自由本身不是價值和目的,而是價值和目的的前提”。所以,問題關鍵在于,人類要求的是何種自由?人類所要求的是能夠實現的實質上的自由,而不是被空頭許諾僅僅是形式上的自由。弗洛姆很細致地從兩個維度來分析了“自由的悖論”,無疑都佐證了我們的論斷。一是在文化淵源上,他認為伊甸園是人類具有安全感的象征,是最初的原始聯系。亞當與夏娃的離開,正是人類“個體化”要求的象征,原罪“從人類的觀點來看,這是人類自由的開始”。而后,人類的生活卻又選擇了對上帝的“服從”,表現為各種宗教崇拜和基督教對西方社會的千年統治。弗洛姆指出了根源,“新獲得的自由顯然像一個天罰;他脫離了天堂可愛的枷鎖,獲得了自由,但是他卻不能自由地去管理自己,去實現他的‘個人人格’”。亞當在個體化后的自由并沒有真正實現,離開伊甸園的人類生存,充斥著生老病死、柴米油鹽、勾心斗角,他無法管理自己,甚至無法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亞當逃避的是那些無法實現的自由。二是在社會生活上,宗教改革打破中世紀嚴密的社會組織生活。由此,人類獲得了新的自由。然而,“新的自由似乎給他們帶來了兩樣事情:日益地感到有力量,和同時日益地感到孤獨、懷疑、猜忌,以及因此感到焦慮”。人成為了個體,看起來有了自由選擇的能力,成為了市民社會的一員,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獨立了,可資本的自我運作是殘酷的,“他們常常要反抗不可抵抗的強大勢力,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場拼命的,無望的奮斗”。“資本取得了決定性的重要地位,這意味著一種超越人的力量,決定人的經濟與其個人命運。資本‘已不再是仆人,而成為主人’”。[3]P34因此,宗教改革以來的人類個體自由,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沒有實現的、無望的自由。人類個體所逃避的自由,毋寧說,就是不自由。換句話說,人類并不逃避自由,只是逃避個體化帶來的孤獨、焦慮和無助。所以,人不會逃避自由,反而深切地渴望自由。只有真正的自由才能擺脫焦慮與無助,才能成為人道主義倫理學的前提。真正的自由是能夠得以實現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會使人擁有力量,以及獲得可能性的感召,而不是單純的形式與權利。弗洛姆把這種真正自由的現實性寄托于對人性的塑造上,即“生產性人格”的塑造。所以,人道主義倫理學的實現以自由為前提,而自由的獲得必需經由“生產性人格”塑造這條進路。
二、人道主義倫理學的進路:生產性人格塑造
弗洛姆剖析了社會生活中由規(guī)范倫理學導致極權問題,深刻指出了人類心理的“逃避機構”。他的本意并不說人類對自由的逃避是不可避免的的痼疾,而是想喚起人類對真正自由的熱切追求,借由精神治療的方式重塑健全的人性,培養(yǎng)出生產性的人格。由此,人類才能把握真正自由,實現自身的目的,沖創(chuàng)出可能的生活。弗洛姆強調面對自由的悖論,人類會產生無意義感。那么,要克服這種感覺的方法有二:“一個自然就是靠自己與世間的愛去工作,很真誠地去表現情緒、感覺與智能……,另外就只有后退,放棄其自由”。而唯有具備“生產性人格”,才能靠自己與世間的愛去工作,成為真正主動的主體,而獲得自由。同時,放棄自由只可能是一種短暫的安慰,并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為服從、依賴、受虐并不能改善生活,當人類為一個“不為己”的目標殷勤奮斗的幻覺破滅之時,屆時迎來的將是更深層次的內心焦慮,是“人的潛能”自我荒廢的深深懊惱。因此,自我哄騙與對權威的服從,要讓位于“生產性人格”。人格健全的個體,能憑借理性和愛而去工作,實現自身所蘊藉的目的與潛能。所以,生產性人格塑造是通向人類真正自由之途,也蘊藉著人類對好生活的向往。在弗洛姆的文本中,所謂的生產性人格就是“人運用他之力量的能力,是實現內在于他之潛力的能力。如果我們說,他必須運用他的力量,那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是自由的,他不能依靠那些控制他力量的人”。弗洛姆相信,“生產性”才是健全的人格取向。因為人類的生存時刻面對著兩種類型的悖論,一是存在的悖論,即生與死的問題;二是歷史性的悖論,即人類(個體)的限制條件與潛能實現(可能性)的問題。人對存在的悖論是無望的,而歷史性的悖論則能夠通過歷史條件的改換或通過對人格的“生產性取向”的塑造來解決。在生活中,存在的悖論不是最大的困惑,而歷史悖論才是重心。人類對“自由”的逃避,事實上也是一種歷史性的悖論,因為只要實現自由的條件極大的充沛,那么任何形式上的自由都將是實質的自由。然而,歷史條件是相對穩(wěn)定的、有限的,那么“生產性取向”的塑造對幸福的意義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生產性取向”區(qū)別于人的“逃避的機構”,它不依賴于某個權威或“原始聯系”,它徑直地驅動人去創(chuàng)造性的愛與思維,在一種生產性的工作中,實現自己作為人的潛在能力。生產性取向的人格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具備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者具備自由的能力,意味著能獨立的思考問題,能切實地選擇自己的價值與目的,為自己的可能生活做出安排和籌劃,能夠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時,也是主動地去愛的主體,具有生產性人格的人,不是被愛的對象,不是依賴癥患者,更不是一個卑瑣的“現實主義者”———逢迎世俗以謀名利。因為“‘現實主義者’似乎和精神病患者全然相反,但實際上,他只是精神病的補充”??偟膩碚f,生產性是人特有的潛能的實現,是人運用他自身力量的實現。所以,具備生產性取向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實際上,人的生產性能創(chuàng)造出物質財富、藝術作品和思想體系,但生產性所創(chuàng)造出的最重要對象是人自己”。因此,自由即意味著人自身的潛能能夠得以實現。弗洛姆強調人要真正實現自己的潛能,就要明白自己真正的利益之所在,不要將自私與自愛混淆起來,人要成為他自己,必要一番“自我的追尋”。那么,人的自身利益又是什么呢?在弗洛姆看來,在人類(個體)的天賦能力(物質的力量)和境遇(手中的武器)中有其固有的潛在能力與目的,實現這種潛在的能力與目的,是人最大的自身利益所在。所以,自愛是人的最大責任,而將潛能荒廢掉是人最大的不道德。從倫理的角度去考慮,則“我們的道德問題是人對自己的不關心”,而自由“是根據人的存在法則去認識人的潛力,實現人的真正本質”。其中,人的良心是喚起人去熱望自由的巨大動力。正是基于這種“道德判斷”和對人性格的基礎科學研究,弗洛姆否棄了權威主義的或者絕對主義的倫理學體系,強調普遍的人道主義倫理體系,而該體系的核心就在于認為生產性取向的人格,是個體獲得自由的根本進路,使得個體能夠認識人存在的意義,進而對其生活中的得失進行負責。所以,生產性人格是人類所熱望的自由的基礎,是自由的路徑,而自由又是幸福生活的前提。由是觀之,自由與幸福也是互為一體地蘊藉于“生產性人格”概念之中的。
三、人道主義倫理學的反思:自由的限度與好生活的可能性
論文關鍵詞:個體道德發(fā)展道德心理研究兒童心理理論
一、引言
心理學自誕生以來,各種理論和流派百花齊放,相互影響和滲透。道德心理研究作為發(fā)展心理學中重要的研究領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時期相關心理學理論的影響。皮亞杰對道德發(fā)展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柯爾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對道德發(fā)展進行了大量系統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并以此構造了道德發(fā)展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道德發(fā)展”這一術語逐漸被人們所熟悉。柯爾伯格所開創(chuàng)的公正主題和后來其他道德心理學家們提出的關愛和寬恕主題,成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題。從皮亞杰到柯爾伯格及其追隨者們,都明顯受到認知學派的影響。而同時行為主義心理學對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學家班杜拉最為突出。他認為德性的形成是通過直接強化和榜樣示范的間接強化而實現的,所以他對道德發(fā)展這樣的術語持有不同觀點,這直接影響了道德教育實踐領域出現的重獎勵和懲罰的德育方式。
兒童心理理論是近20年來發(fā)展心理學領域中一個比較活躍的研究課題,取得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它對道德心理研究也產生一些重要的影響,本文擬對此進行探討,希望加深和擴展對兒童心理理論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對“兒童心理理論”的剖析
在學術界關于“到底什么是兒童心理理論”眾說紛紜,一個基本的看法是,兒童心理理論是兒童對他人心理以及心理與行為關系的認知發(fā)展理解錯誤信念為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從其發(fā)展過程看有兩個階段,即心理理論的獲得和心理理論的發(fā)展。經典研究主要是關于錯誤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們逐漸提出了兒童心理理論獲得和發(fā)展的模型。
(一)經典錯誤信念研究
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是理解了“錯誤信念”。目前以韋爾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錯誤信念任務”為這方面的經典實驗。如研究之一,兩個女孩,一個叫安娜,一個叫薩麗。
薩麗把一個小球放到一個筐里,蓋上蓋子,就離開了。可是當薩麗不在的時候,安娜把小球拿出來放到自己的盒子里。問兒童:“薩麗回來會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發(fā)現,3歲的兒童多認為薩麗會到盒子里找,正確判斷率只有10%,而4歲的兒童多認為薩麗會到筐里找。這是因為三歲的兒童把人的心理認識(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觀世界的事實,也就是不能認識到客觀世界是一樣的,但人的主觀反映卻可以不同,而四歲的兒童就可以突破這種限制。目前一般認為能正確解決“錯誤信念任務”,即能正確判斷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以此作為獲得心理理論的標志。
(二)兒童心理理論獲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錯誤信念任務”作為兒童心理理論形成的標志以后,開始從整體上思考兒童心理理論獲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種觀點:建構理論認為,兒童對心理狀態(tài)的理解如同科學理論形成一樣是個理論建構的過程,并且隨著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而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
模仿理論認為,兒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過內省自己的心理,從而間接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如果按照這一理論觀點,兒童心理理論是在自我意識形成的基礎上通過移情能力而獲得的。
匹配理論強調,兒童必須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動上都屬于等價的主體,兒童不斷面對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上的相似性,從而促使兒童不斷深入這種對等價關系的理解,逐漸形成系統的對心理活動的認識。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實驗研究或演繹推理的支持,但它們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認為兒童預先并沒有關于心理活動或狀態(tài)的知識,是后天形成的,這是共同的?,F在不排除這種可能,那就是兒童在認識了自己與他人的心理活動等價的主體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過內省自己的心理活動間接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在這種復雜漸進的過程中逐漸獲得心理理論,也就是說三種模式都能說明問題的某一方面,但綜合起來可能更全面。
(三)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模式
正確解決“錯誤信念”問題,標志著兒童獲得了心理理論。關于在此以后兒童心理理論是如何發(fā)展的,研究者們又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韋爾曼認為,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復雜化和精確化的過程。兒童最初的理論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學”上的,即他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受欲望制約的。隨著年齡發(fā)展,兒童會發(fā)現,僅靠欲望來解釋人的行為是不夠的,漸漸出現了“欲望一心理理論”,即兒童通過對信念和欲望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來解釋和預測行為。但是到了七八歲之后兒童又逐漸開始發(fā)展起對他人人格特質的理解,即不僅從信念和欲望這些方面來解釋行為,而且還會從不同時空中抽象出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來作為解釋行為的又一依據。
普那認為,兒童在4歲左右擁有元認知能力后,標志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的一個質變,以后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只有量的積累,而沒有質的變化,其中量變主要體現在能夠理解的心理狀態(tài)的嵌入量在不斷增加,如:從對一級信念的理解發(fā)展到對二級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經典“錯誤信念任務”實驗是對一級信念的理解。對二級信念的理解就是認識到一個人關于另一個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類似與前面的實驗情景改變一下就是考察兒童對二級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約翰和瑪麗在公園玩,有人在賣冰棍,瑪麗想吃冰棍,但沒帶錢就回去拿錢。過一會兒,約翰餓了也回家吃飯去了。約翰走后,賣冰棍的人到學校去賣了。
瑪麗拿錢以后半路上遇到賣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學校去買冰棍。約翰后來到瑪麗家,瑪麗的媽媽說瑪麗去買冰棍了,約翰就去找她,問兒童:“約翰會NiU1.,找瑪麗?”研究發(fā)現兒童只有6歲以后,才會認為約翰會到公園找瑪麗,即兒童能正確認識到“瑪麗認為賣冰棍的人在公園里”。這雖是個錯誤信念,但它卻是約翰實際的二級信念,約翰會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園找瑪麗。
兒童心理理論雖然是個新名詞,但它實際上與我們發(fā)展和教育心理學中的許多已有研究是一脈相承的,是發(fā)展與教育心理研究中一個新的視角。而品德心理是發(fā)展心理學中重要的經典研究領域,兩者在內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三、從兒童心理理論看個體道德發(fā)展
自從20世紀初皮亞杰對道德心理學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實證研究以后,心理學家對個體道德發(fā)展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研究,其中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影響最大。許多個體道德發(fā)展的研究成果如果從兒童心理理論角度來看,其實質內容與兒童心理理論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義、他律和自律道德、觀點采擇和移情、道德情緒判斷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義
兒童獲得心理理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認識到他人與自己一樣是有一套對外在事物的觀點,即擁有關于世界的信念,而每個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盡管這個信念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也就是認識到別人可能具有與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會引起不同的行為。皮亞杰的“自我中心主義”是特指兒童以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以客觀的他人的觀點去看待世界,這種混淆使個體不能認識到他人觀點與自己觀點的不同。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主義是兒童思維處于前概念時期的標志之一。這個時期在4歲左右結束。很顯然。自我中心主義使兒童不能區(qū)分他人觀點與自我觀點的不同,而兒童心理理論的獲得要求兒童能認識到別人可能會有與自己不一樣的信念和行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心理理論的獲得是以擺脫皮亞杰所說的自我中心主義為前提的。從實際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韋爾曼和普那的“錯誤信念任務”研究發(fā)現4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分界的年齡,而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義存在的前概念時期結束的年齡。
(二)自律道德
前面說過,兒童心理理論的獲得是以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為前提。而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主義和道德實在論是導致他律道德的關鍵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兒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們把環(huán)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從而會自發(fā)的尊重準則和服從成人的權威,因此沒有獲得兒童發(fā)展理論的兒童是不會出現自律道德的。從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們在認識上逐漸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義傾向,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問題,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發(fā)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他人的心理具有認知能力。也就是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過程。
(三)觀點采擇與移情
觀點采擇,是區(qū)分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并進而根據當前或先前的有關信息對他人的觀點作出準確推斷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認知能力。皮亞杰認為從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擔和角色扮演能力的發(fā)展,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觀點采擇能力。米勒等人認為,觀點采擇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聯系在一起,具有遞推的性質。最初級的觀點采擇是直接對他人觀點進行推斷和認知,隨著社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兒童逐漸可以推斷他人如何對另一個人的觀點進行認知的,再后來,能對他人如何對另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觀點的推斷進行認知……,這種觀點采擇的間接性逐漸增強,說明了兒童在頭腦中能同時處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漸增多。.
移情,是一種特殊的觀點采擇,它是根據有關線索推斷他人內部情感狀態(tài),并且自己也能體驗到相應的情緒反應。如覺察到他人傷心,自己也能體驗到一種難過情緒。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移情是兒童利他行為和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舴蚵赋觯阂魄闀蔀閮和袨榈闹饕獎訖C。艾森伯格也發(fā)現自愿助人與移情分數呈正相關。艾森伯格將良好的親社會行為產生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對他人需要注意階段、確定助人意圖階段、出現助人行為階段。其中,親社會行為形成的初始階段,即對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屬于他人的個性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兒童能對其注意顯然本身就是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一個側面。
在整個兒童期;無論是觀點采擇還是移情都是品德與社會化發(fā)展中經常涉及的領域,觀點采擇與個人的移情相互作用進而促使了利他行為的產生,而觀點采擇和移情都需要正確地認知他人的觀點和情緒,這實際就是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階段之一。特別是米勒關于遞推的觀點采擇理論與普那的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觀點是異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緒歸國判斷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斷,即道德認知上。而在本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一種新的研究動向,即研究道德情緒及其歸因判斷。研究者們試圖探索個人在某種道德情境中對他人的情緒及其原因作出推論判斷。情緒對行為具有激發(fā)、維持和調節(jié)的功能,一個人具有了某種道德情緒,會成為個人產生某種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可以引發(fā)并維持個體的道德行為。如有人看到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受傷躺在路邊,心里覺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誰把老人撞傷的,這種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緒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醫(yī)院再去公安局報案。
研究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及其歸因能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對“快樂的損人者”現象的研究發(fā)現,兒童對犯過者的情緒判斷及歸因有三種模式,即高興——難過;難過——高興,難過——高興——難過。三種模式由于實驗設計的一些因素處理和研究重點不同,導致出現結果的差異,但是它們都是先提供一個犯過情境。然后讓兒童站在犯過者的角度推測犯對者的情緒反應。我們可以看出兒童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是能從他人的角度考慮,意識到別人與自己一樣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對他人心理狀況的認知。所以我們說情緒判斷及其歸因的研究與兒童心理理論在內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個子方面,即對他人情緒的認知。
四、從兒童心理理論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內容的擴展
(一)傳統的道德研究方法實際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
無論是皮亞杰的對偶故事法,柯爾伯格的兩難故事法,還是艾森伯格的親社會兩難情境法,實驗所用的材料多來自于兒童的實際生活,通過投射來進行研究。首先向兒童呈現一個道德故事,其后跟隨一個問題,如“你認為主人公會怎么做?”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必須建立在兒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線索基礎上對他人的道德抉擇過程有一個較清晰的認知,并能對其行為作出預測。因此支撐了道德心理發(fā)展了幾十年的傳統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為前提的。很小的兒童如果還沒有獲得心理理論,那就無法使用對偶故事或兩難故事來測查道德心理發(fā)展水平。雖然現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單一的情景故事方法,開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過對品德詞語的內隱記憶研究來間接反映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還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說道德研究方法實際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超級秘書網
(二)兒童心理理論促進道德心理研究內容的擴展。
兒童心理理論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內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兒重對他人心理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而他人的心理內容很豐富,包括心理過程、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個性心理又有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兒童對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統及其與行為關系的認知就相應的成為兒童心理理論的不同研究內容,兒童對這些不同的子系統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按照韋爾曼的觀點;對他人個性特質的認知是到七八歲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會性中的核心成分,它們也分為認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這些方面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其他主題都是道德心理領域的研究對象。兒童心理理論雖然在次級結構中可以分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質來說只是認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