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故事狐假虎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我們的課堂往往有太多的講解和不達標準答案不罷休的引導,課時充實的,但往往給人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學生被圈在一個用標準答案和規(guī)矩筑成的圈子里,雖偶有掙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兩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要推動地球。""給我一個空間,我要放飛心靈。"
1 放飛心靈沖破束縛
放飛心靈,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自由飛翔,就必須打破思維定式,沖破思想束縛。因為,在重重地包裹下,在舊思想的左右下,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心靈也無法飛翔。
案例一、狐假虎威對不對。狐假虎威是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狐貍被老虎抓住以后,謊稱自己是老天爺派來的,并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走了百獸。從而讓老虎相信并放了自己。我們一直把狐貍定位在狡猾、奸鉆的地位,在這個故事里也是一樣。用一種有色眼光來看待狐貍,把其做為反面角色。在課堂的時候。同學們的評價也是如此,對狐貍的批評是一筐有一筐。而狐貍的做法真的就是一無是處了嗎?"狐假虎威"對不對?我在班里首選搞了個民意檢測,結(jié)果47人中,只有3人是贊同狐貍的,而其他44人對狐貍持的是反對意見。(我很高興,還有人是贊同狐貍的,為接下來的辯論打了基礎(chǔ)。)接著,在我的鼓勵下,班級里掀起了一場辯論賽,雙方力呈自己的理由。反對狐貍的同學主要是認為狐貍?cè)鲋e是錯誤的;贊同狐貍的同學則認為狐貍雖然撒謊,但是為了在危險的情況下保護自己的性命,是聰明的做法。
簡析:雙方的口舌之爭很讓我高興,也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在我們家長、幼兒園以及我們小學教育的熏陶下,我們的兒童已經(jīng)形成了思維定式,烏龜和兔子賽跑,贏得肯定是烏龜,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回答"烏龜和兔子誰跑得快?"這樣的問題時,第一反應是"烏龜跑得快。"寓言和童話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的想象,拓展我們的思維,也是為了告訴我們或兒童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或物是具有兩面性的,就如狐貍一樣,我們可以說它很狡猾,但換一個角度想它也很聰明,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才談得上教材體驗的多元性,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也才有創(chuàng)新的可能。也就是說要想產(chǎn)生新思想。就必須擯棄各種先人之見,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用盡可能多的不同方法去看待事物。
2 放飛心靈把握機會
學生的思想是個萬花筒,他們的世界比成人精彩,有時甚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或者以我們的觀點來說是錯誤的。然而,錯誤中不乏寶藏。不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就談不上心靈的飛翔,不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在避免錯誤的同時,必將丟失寶藏。
案例二、機會。在教學古詩《春曉》的時候,我把詩寫在黑板上,反復地引導學生閱讀和體會,一個同學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師,你最后一句的標點加錯了。"我吃了一驚,連忙翻書對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標點符號沒錯呀?!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因為這個孩子平時比較調(diào)皮,課堂上經(jīng)常隨便說話,因此,我懷疑他是不是故意搗亂。對此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理睬,接著往下上。但我還是給了他一個說話的機會,我問了一句"那么你認為這兒應該是什么號呀?"他小聲地說"我認為這兒應該是感嘆號。"我忙問"請你說說自己的理由。"他見了我的笑容和鼓勵,于是大膽地說"詩人想起夜里的風雨,為那么多花兒的凋落感到難過,感情非常強烈,所以應諺用感嘆號。""好,老師現(xiàn)在就把它該成感嘆號,你能為大家讀讀嗎?"其讀了起來,果然是沉郁頓挫,無限傷感,連我都給打動了,同學們也都紛紛贊同他的提法。
簡析:到此,我覺得我已經(jīng)不需要再說些什么了,學生對古詩情懷的體會,已超出了我所預料的范圍,應該說是有一定的深度了。我很慶幸的是,當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我沒有扼殺,而是給了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也給了我對他們重新認識和欣賞的機會,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正式有了這個機會,課堂才精彩起來,學生蔡有了發(fā)展,認識才進一步提高,體會才更深刻,我們的合作才更愉快。
3 放飛心靈精彩紛呈
放飛心靈就是要沖破束縛,就是要允許答案的多元化,允許不同意見的產(chǎn)生和存在,不再以教參為唯一標準。而是,你有理,你就是正確的。允許"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讓課堂精彩紛呈。
分析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就要將成語特點和幼兒語言特點結(jié)合起來,從而找出適應性。成語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形式簡潔而內(nèi)涵精辟,無論在形式或內(nèi)容上,都凝聚了漢語言文化的精華,可以稱之為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一座璀璨的寶庫。漢語成語是幼兒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習的重要基礎(chǔ)和難以替代的資源。除此以外,漢語成語繼承了華夏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與智慧,在漢語教學中地位突出,是多年來語文測試中的必考科目。分析成語特點我們不難找出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之間相契合的因素。
一是簡單的契合。幼兒這一發(fā)育階段的特征決定了其思維簡單、生性好動且好奇心強。但理解表達能力欠缺,對于意圖傾向的表述往往只言片語,表達不全面、不完整。但幼兒期是口語發(fā)展較為迅速的時期,是口語學習最關(guān)鍵的階段。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由于受生理機制成熟和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雙重制約,連篇累牘的復雜句式難以讓幼兒理解消化。要強化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通過一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媒介才能完成幼兒語言表達培訓的這一個階段。成語語式簡潔的特點正好契合了幼兒的發(fā)音要求,使得幼兒簡單的思維能夠通過成語簡潔的語式表達出來,從形式上易于被幼兒接受。
二是趣味的契合。幼兒學習自主性差,多是由于好奇心或趣味性促動其進行簡單意識的學習,而這種簡單意識的學習也是經(jīng)歷由簡到難的過程。常換常新的趣味性是引導幼兒堅持學習,進而促進語言能力發(fā)育的主要動力。漢語成語有許多故事情節(jié)或成語出處故事,具有情節(jié)生動、語言幽默、富有幻想的基本特點,因此通過滿足幼兒獵奇心理達到進行教育的目的,比空洞乏味的文字學習更能夠引發(fā)幼兒的心理共鳴,所以能夠得到幼兒的喜愛。同時,幼兒有逞強好勝的心理,期望有成就感和受到贊譽,把所學成語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得到老師的贊賞后,更能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濃厚興趣。只因為成語具有語式簡潔、趣味性強的特點恰好契合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差、好奇心理強的特性,因此將趣味成語應用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上,更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趣味成語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任何好的教學理念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都必須采取恰當?shù)姆椒?,趣味成語教育也不例外。因此細致研究將趣味成語教學應用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教學方式,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如何將成語中的趣味轉(zhuǎn)化為幼兒學習的興趣,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總結(jié)了這樣幾種方法:即要求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氛圍激發(fā)興趣、幫助理解培養(yǎng)興趣、開拓思維增進興趣、實踐應用延展興趣。
一是創(chuàng)設(shè)氛圍激發(fā)興趣。從主觀和客觀因素上分析,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氛圍首先是選擇教學成語要符合幼兒認知心理和接受能力,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內(nèi)心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根據(jù)幼兒喜歡數(shù)字、喜歡故事、喜歡動物等特點,可以選擇包含數(shù)字的成語,如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以一當十等等;可以選擇典故成語,如拔苗助長、掩耳盜鈴等等;可以選擇包含動物的成語,如狐假虎威、亡羊補牢、葉公好龍等等。其次在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上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成語學習角落、開展成語接龍游戲、進行每日一讀成語比賽等形式,充分利用幼兒爭強好勝的心理達到成語教育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無論是成語的遴選還是客觀環(huán)境的營造,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進行誦讀,引導幼兒跟著教師的思維投入到成語學習中。
二是幫助理解培養(yǎng)興趣。在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成語的興趣后,要注重培養(yǎng)這種興趣。但由于幼兒思維發(fā)育尚處在對事物具體形象的認知上,抽象概括和理解表達能力不強,因此,教師要對教授的成語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解讀,讓幼兒理解成語的意義和內(nèi)涵。在幫助幼兒理解成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故事片、讓幼兒模仿表演或復述故事等形式,讓幼兒在接受過程中學習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教師在指導幼兒表演時,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成語故事情節(jié)中來。例如在學習掩耳盜鈴這一成語時,教師要加強指導,輔導幼兒進行每一步驟的實際表演,讓幼兒感覺故事主人翁的可笑,在表演中逐漸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方法,在故事情節(jié)的演繹中體驗成語內(nèi)涵,進而培養(yǎng)起濃厚的興趣。
三是開拓思維增進興趣。隨著幼兒對所學成語理解的加深,逐漸開拓幼兒思維是成語教學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幼兒繪畫構(gòu)思,采用教學道具等形式,盡可能地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極大地開拓幼兒思維。例如讓幼兒描繪“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盲人摸象”等成語的畫面情景,并在畫面整體布局、人物形象上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揮。同時給幼兒提供開拓思維的良好氛圍,鼓勵幼兒通過自主討論在加深對成語內(nèi)容進行理解的基礎(chǔ)上說出與之對應或相近的其他成語,在討論中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成語“百發(fā)百中” 時引導幼兒提出一些相對應的成語,像“十全十美”;在學習成語“左搖右擺”時引導幼兒提出一些相對應的成語,像“上躥下跳”等等,通過引導幼兒思考和發(fā)音來增強幼兒成語學習興趣。
四是實踐應用延展興趣。在幼兒成語掌握成語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將所學的成語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不但能夠起到及時鞏固學習成果的作用,對于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可以隨時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來向幼兒發(fā)問,例如幼兒在玩耍玩具后隨意亂放這一現(xiàn)象,老師可以讓幼兒們用成語形容出來,孩子們就會想到“亂七八糟”、“凌亂不堪”或“狼狽不堪”等。過春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說出一些大家互相問候祝福的成語,如“吉祥如意”、“恭喜發(fā)財”或“五谷豐登”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在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讓幼兒覺得學習的有用,這樣不但能夠鞏固學過的成語,也積累了一些不知道的成語,實踐應用進一步延展了幼兒對成語的學習興趣和表現(xiàn)興趣。
一、讓孩子“唱”出心中的話
音樂是一種美妙的語言,它同樣能表達人的所思所想。音樂與語言雖是兩個不同的領(lǐng)域,但實質(zhì)是相通的,幼兒習得語言經(jīng)驗的過程中適當滲透音樂元素,能讓孩子產(chǎn)生由衷的快樂,從而提高對語言的興趣,體會運用語言的快樂。
1、以適宜的音樂為孩子的語言感受注入催化劑。
在詩歌《秋天的雨》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在一首歡快的《蘋果豐收》烘托下,仿佛身臨其境般看到秋雨帶來的美景;在故事《狐假虎威》中,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在眾野獸面前大搖大擺的走,此時來上一段《獅王進行曲》,效果特別的好,在音樂的襯托下狐貍那驕傲的表情猶如獅王般威風的樣子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
這些都是我們教師在上課時通過口述很難達到的語言效果,而通過音樂的渲染則讓能幼兒產(chǎn)生共鳴,從而能更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以變幻的節(jié)奏為孩子兒歌朗讀增加調(diào)味料。
童謠、兒歌的內(nèi)容淺顯,語言凝練,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朗讀和記憶,是幼兒接觸較多而又非常喜歡的語言教學活動。但孩子在朗誦兒歌、童謠時常常會沒有情感,猶如老和尚念經(jīng),有聲無色,聽者無味,讀者無心。但是加入變化的節(jié)奏就可以讓孩子的朗讀變得有趣、回味無窮。
在進行童謠《八只小狗抬花轎》活動中,我一開始用4/4拍節(jié)奏來進行教授。
八只 小狗 抬花 轎,老虎 坐轎 把扇 搖?!?/p>
但是我們在進行幾次練習后,孩子們出現(xiàn)了審美疲勞,積極性有所減弱。這時,我就將將節(jié)奏改為2/4拍。
八只小狗 抬花轎,老虎坐轎 把扇搖?!?/p>
改變節(jié)奏之后突出“數(shù)字”的朗讀,讓聲調(diào)變得更有輕有重,幼兒感到新鮮,印象比較深刻。其次,我還引導幼兒用其它不同的節(jié)奏來朗誦,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了。因此,美麗的童謠、兒歌加上變化的節(jié)奏進行朗誦,會使孩子的語言學習變得有滋有味。
3、以快樂的歌唱為孩子的語言練習增添色彩
孩子的語言就像一首歌,孩子的歌唱就像優(yōu)美的語言。對于孩子來說歌唱和語言是一回事,語言是直白的唱法,歌唱是有聲調(diào)的語言。歌唱活動因其形象性、感染性、趣味性和游戲性的特點而深受孩子們喜愛,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我常常采用語言和歌唱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孩子的語言練習增添色彩,注入活力。
在學習了故事、兒歌后,我常和孩子們一起把其內(nèi)容改編成歌詞,用熟悉的旋律唱出來,孩子們常常樂此不彼。
如學習了“猴子學樣”故事后,孩子們發(fā)揮著想象,將內(nèi)容改編為“山崗上,有群猴,看見老漢在乘涼呦。大草帽,頭上戴,這個樣子真好玩呦。猴子跑來,圍著老漢看,拿起帽子,就往頭上戴呀,學那好漢一個樣呀!……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不但得到了進一步練習語言的機會,而且聯(lián)想、歸納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讓孩子“演”出心中的話
幼兒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而表演游戲不失為一個融教育與情景之中的一個多角度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在語言教學時,我采用了童話故事表演、成語故事表演、生活故事表演、情境表演、動畫片故事表演、聽音樂編故事表演、模仿表演、啞劇表演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孩子得到運用語言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主題《動物,我們的朋友》中,我根據(jù)科學活動《動物的防身絕招》組織了《小鹿歷險記》的情景表演劇,這個活動中的小鹿逃跑過程中遇到了朋友小壁虎、黃鼠狼、花狐貍、小青蛙,并且和他們每個人都進行了對話,對話過程中小動物將自己的本領(lǐng)告訴了小鹿,如:小壁虎說::“別急,別急,我來幫你,你可以學我把尾巴拉斷掉,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花狐貍說:“別急,別急,我來幫你,你可以學我躺下裝死,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小鹿都沒有辦法學會。最后小青蛙說:“別急,別急,我來幫你,你可以學我這樣做!”青蛙利用保護色的辦法激活了小鹿的靈感,逃過一劫。表演過程中,孩子都把自己想象成了小動物,熱情地幫助小鹿,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以語言相伴隨,運用語言交流他們的需要,模仿所扮演角色。
另外,在孩子表演過程中,我不是讓他們機械地按照藍本進行表演,而是給他們充分的空間演出心中的“話”。有時會讓他們根據(jù)故事線索創(chuàng)造性地增加角色的對話和豐富故事情節(jié),有時會提供故事開始部分后,讓孩子充分展開想象進行表演。如在表演“戰(zhàn)勝大灰狼”時,我和孩子們只看圖講述了故事的開頭,接下來就分組完整表演故事,孩子們按自己的想象表演出了版本不一的故事,從中“演”出了他們想說的話。
三、讓孩子“畫”出心中的話
幼兒有一百種語言,美術(shù)也是其中的一種。在美術(shù)活動中幼兒自發(fā)地運用語言表現(xiàn)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往往不受時空關(guān)系的束縛,也不受客觀情理的限制,他們可以在“畫”中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關(guān)鍵詞】成語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家園共育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我試著對幼兒進行成語教學。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生動活潑、順口、獨具表現(xiàn)力的成語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恰當而適量地教給幼兒一些成語,他們是能夠接受的。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選材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成語的興趣
1. 精選成語,激發(fā)幼兒學習成語的興趣。在進行成語教學的準備階段,我翻閱了很多相關(guān)成語的書籍:如《成語故事》《成語詞典》《幼兒成語大全》等,在網(wǎng)上搜索了相關(guān)的成語視頻和課件。這樣一方面是為了挑選適合幼兒學習的成語,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在進行教學時能給予幼兒準確的成語定義。經(jīng)過再三的思慮和篩選,我著重選擇了幼兒最容易理解接受的和與實際生活接近的相關(guān)成語。如從一到十的數(shù)字成語“一五一十、三言兩語、五顏六色、七上八下、十全十美”等;非常形象的如“生龍活虎”“撓頭摸耳”等;故事性的成語如“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十二生肖相關(guān)的成語:“膽小如鼠、對牛彈琴、生龍活虎、馬到成功”等等,與生活接近的成語:“一心一意、興高采烈、津津有味、相親相愛”等,這些成語可以在日?;顒又屑皶r地進行教育。成語的精選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的成敗。
2. 創(chuàng)設(shè)良好輕松的學習成語的氛圍,激發(fā)幼兒學習成語的興趣。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是讓幼兒喜歡學習成語的前提基礎(chǔ),我選擇了在晨間和起床后讓幼兒傾聽一些成語故事。讓幼兒輕松地隨便聽聽故事就能自己習得一些新的成語。
二、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 看。看就是充分運用幼兒的視覺器官,在對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感知的基礎(chǔ)上,介紹成語。例如:在節(jié)日里,我引導他們觀察了教室里和商場門前的彩花、彩旗、彩燈,就教他們用“張燈結(jié)彩”說話;面對幼兒園花園里的各種鮮花,我教他們“五顏六色”“五彩繽紛”;雨后的下午,我就帶領(lǐng)孩子們在院子里觀察天上的云朵,當孩子們望著天空,興奮地指點著天空的云朵一會兒變成高山、一會兒變成輪船、一會兒又變成小馬、過一會又變成……我就會及時地教他們說出:“千變?nèi)f化”“神奇莫測”。這樣幼兒在具體形象的觀察中,伴隨著快樂的感受,就會很容易理解這些成語,并能牢固地儲存在自己的腦海里。
2. 講。這也就是講解成語的內(nèi)容、意義或者講成語故事,讓幼兒真正理解成語的意思,以達到牢固記憶和恰當運用的目的。例如:“不翼而飛”這個成語里面有一個“翼”字,而這個成語的關(guān)鍵也就在這個“翼”字。為了教好這個成語,我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方案:有一天,我走進活動室,裝成很奇怪的樣子問小朋友:“我放在風琴上的書怎么不翼而飛了?”孩子們不明白什么意思,都瞪大雙眼靜悄悄的看著我。我避開這個成語,以輕松的口吻問他們:“誰知道哪些東西會飛呀?”“小鳥會飛”“小蝴蝶會飛”“飛機會飛”,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嚷起來了,等他們說了好多可以飛的東西以后,我問幼兒:“那么他們?yōu)槭裁磿w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因為他們有翅膀?!庇谑俏揖透嬖V他們,翅膀也可以叫“翼”。蝴蝶、小鳥、飛機因為它們有“翼”所以才會飛的,這樣幼兒理解了“翼”的含義,便能比較容易的掌握“不翼而飛”這個成語了。
3. 動。幼兒最愛動,有些成語要結(jié)合動作教幼兒學習。如教“氣喘吁吁”的時候,我先上氣不接下氣的走進活動室,讓孩子們親眼看看“氣喘吁吁”的樣子,接著讓孩子們在活動室連續(xù)做原地高抬腿動作,親身體驗“氣喘吁吁”的感受。然后再提問:“我們還會在什么時候感到氣喘吁吁呢?”馬上就會有幼兒回答:“快速上樓的時候。”“提著重東西走路的時候?!薄芭懿降臅r候”等等。這樣通過幼兒的聽覺、視覺、運動覺來教成語,幼兒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三、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積累和運用成語
1. 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成語教學。如:如果天氣很好,就報告“晴空萬里”“風和日麗”。如果天氣陰有小雨就報告“綿綿細雨”,如果雨越下越大,就得報告“傾盆大雨”“風雨交加”。
2. 結(jié)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善于多用成語。例如早上幼兒來園時,教師可以應用成語表揚“某某小朋友把桌子擦得一塵不染”“某某小朋友正在一絲不茍的擦椅子呢”等等。別小看這兩句話,大班幼兒會注意這兩句話中的成語,有的幼兒甚至重復老師的話呢!這樣幼兒不僅能熟悉成語,還能無意識地學習成語的應用,比教師一本正經(jīng)教幼兒應用成語要有效得多。
3. 結(jié)合日常生活讓幼兒用成語造句。了解成語的意思后便是造句子。幼兒剛開始造的句子較簡單,如“五顏六色”氣球五顏六色,某某東西五顏六色,但與教師造的句子“云上飄著五顏六色的氣球”相比較后,他們造的句子也比較優(yōu)美。
四、家園共育,讓成語教學充分發(fā)揮
瑞吉歐教學方法中,首當其沖的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認為兒童都是有潛力的,他們對與人交往、建立社會關(guān)系、建構(gòu)學習和適應外部環(huán)境充滿著好奇。只有深刻地認識到兒童的這種潛力,所有開展的工作和創(chuàng)設(shè)的環(huán)境才可能是順應兒童發(fā)展要求的。
一
在這里筆者將秉承謙遜而又謹慎的態(tài)度,在“以兒童為主體”的基礎(chǔ)上分析“生成課程”與“方案”之間的關(guān)系。首先“生成課程”不是“產(chǎn)生課程”,前者更多地強調(diào)活動實施過程中,在把握總體活動方向的基礎(chǔ)上,加強對兒童的觀察、提問、交流、指導、記錄,從而對活動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和不斷地修正,有時候甚至是總體方向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調(diào)整。
但是,在具體的活動中,生成課程和生成方案其實沒有嚴格的界限,反而它們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課程生成過程會延續(xù),時間長了為什么就不可以說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強的即使性與連鎖性,因為活動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xiàn)新情況,并需要找到解決的辦法,使活動繼續(xù)往下進行。如果幼兒與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有中斷也就意味著方案生成失敗。
有這樣一個案例,就是教師沒有以兒童為活動主體而造成了活動中斷,更不論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現(xiàn)
“完全按照教材內(nèi)容,不敢逾越
‘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說我是好娃娃,我說老師像媽媽?!浴畞韥韥?,來上幼兒園’的主體活動開始后,?。ㄒ唬┌嗟暮⒆觽兛上矚g這首兒歌了。這天,在甜甜的帶領(lǐng)下,課余時間全班孩子搖頭晃腦地念誦起由甜甜改編的兒歌:‘?。ㄒ唬┌嗍俏壹?,甜甜愛我我愛她,天天說我是好娃娃,我對甜甜笑哈哈。’新來的小李老師聽了可不高興了:‘甜甜,誰教你的?亂改兒歌課不好,’‘我和媽媽一起編的,我喜歡這么念!’甜甜解釋說。小李老師嚴肅地說:‘以后只能在家里這么念,幼兒園還是按照老師教的念,知道嗎?’甜甜噘著嘴說:‘曉得了’?!?/p>
分析
小李老師應該和甜甜進行有效開放式的交流對話,以了解甜甜這樣改編的理由,并在了解緣由及其興趣的基礎(chǔ)上與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編,鼓勵她思考?;蛘哂纱肆私馊嗤瑢W為什么都喜歡跟著念誦,并在此基礎(chǔ)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這個案例只到了“甜甜噘著嘴說:‘曉得了’”就完結(jié)了,造成了活動和方案生成的中斷,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別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兒童的合作者。只有這樣,才有課程生成方案。
二
“生成方案”實踐
案例呈現(xiàn)
Pre-E探究單元家長報告活動――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
分別用音樂?。ā缎◎蝌秸覌寢尅罚?、戲劇(《三只小豬》)、繪畫(《三只蝴蝶》)、語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來“講”故事。
1、選小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預先安排的活動中,《小蝌蚪找媽媽》是小組中人氣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歡《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歡《三只小豬》
Becky與Kelvin最喜歡《小蝌蚪找媽媽》
2、故事熟悉與討論(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階段活動的實施,讓孩子們通過多種方式學習、熟知了《小蝌蚪找媽媽》,又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這組,同時其它小組也照樣在進行):
問題:這個小蝌蚪怎么跟那個小青蛙長得一點都不像呢?
Becky:因為,因為它還沒有長大!
Kelvin:因為它,因為她沒有眼睛。
Ginny:這只小蝌蚪?jīng)]有眼睛,怎么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興趣保存的基礎(chǔ)上開展排練。
上午探究階段,小演員們溫習了劇組角色,不僅幫助兒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們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計9個。
下午探究階段,將小演員照片掛在了簾子上,小朋友們根據(jù)出場順序排列,并用膠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膠泥美術(shù)創(chuàng)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記錄與分析
為了維持兒童興趣、創(chuàng)造力,教師以兒童活動合作者的身份參與整個活動,并為了生成方案不斷地進行開放性提問并做好了記錄。
“猜猜這是為什么?――關(guān)于音樂劇《小蝌蚪找媽媽》的幾個為什么”。
1、為什么小演員的“臺詞”未精簡,也不流利?
本次錄音采集時,我們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發(fā)的表達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們計劃臺詞不完全一樣。
故事學習初期,Linda在探究結(jié)束時,興奮地告訴我小蝌蚪變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們也及時記錄,將其納入錄音(結(jié)尾段)。
2、為什么會有“剪臍帶”情節(jié)?
“青蛙媽媽剪臍帶”院子探究中對幼兒的觀察:他們進行角色游戲時,自發(fā)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已有經(jīng)驗知道“剪刀剪臍帶”,“生寶寶洗寶寶”,他們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興趣,因此,我們決定將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個情節(jié):“剪臍帶”。
3、為什么配音中會有“汽車聲音”?
Kelvin和Clarlie開心地選擇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練時,我發(fā)現(xiàn)兩位小朋友興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濃厚。
后來,通過觀察和反思,我將它們最為喜歡的“汽車”元素投放到音頻中,當“小蝌蚪”聽到汽車聲音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開著汽車找媽媽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們選定角色后,我們?yōu)槊恳晃恍⊙輪T準備了一張“演員證”,上面是他們戴著角色頭飾照片,有角色標注,以此幫助他們記住自己的角色。
同時在排練中,他們可借用這些演員證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員證的使用可以幫助他們建立關(guān)于“我是小演員”的責任和意識。
三
本方案從開始到完成總共持續(xù)了4天,在整個音樂劇實施過程中,方案不斷生成,總的目標是為了完成家長報告活動,但是在活動期間兒童會不斷的有情況出現(xiàn),因此,教師作為兒童的合作者,要不斷地促進方案生成,以保證有質(zhì)量地幫助兒童在活動中不斷探索和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和技能,并最終完成家長報告活動。
因此,生成課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將二者密切微妙的關(guān)系以及作用統(tǒng)稱為“生成方案”是有其獨特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學習瑞吉歐方法的第一步》Joanne Hendrick編著,李季湄 施煜文 劉曉燕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