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生的境界語文教學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對《人生的境界》一文的教學目標,我們應從知識、情意、能力這三個方面去把握。
在知識目標方面,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應使學生初步理解這種帶有較強思辨性和較濃哲理色彩的論說文的寫作知識,學習其淺言--即文章從字句上看并無深奧之處;深意--內(nèi)容豐富,含意深刻的特點。
在情意目標,即我們常說的思想教育方面,應讓學生通過學習,啟發(fā)自己對人生境界的深入思索,樹立遠大,健康的人生奮斗目標。
理解文中深刻內(nèi)涵,培養(yǎng)思辨和表達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目標。
教學建議
本文的內(nèi)容分析
這篇文章,言淺意深,作者精辟地分析了人生的四種境界,并談出了自己對這四種境界的深刻理解,對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的青少年學生來講,這篇課文所具有的強大號召力和開啟對人生意義思索大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劈頭一句話:"哲學的任務是什么?"引導讀者對這個似乎或者確實是陌生的問題進行思索。隨后的回答,是作者對這篇文章中心的一個明確定位--本文談"人生的精神境界"。這一定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題,并進一步啟發(fā)人們?nèi)プ龈顚哟蔚娜轿坏乃伎迹壕窬辰缍贾甘裁茨??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精神境界呢?種種問題會接踵而來,縈迴于我們腦海之中,急欲探個究竟,問個明白。這也正中作者下懷,作者隨后便將人生的四種境界一一道來,在闡述的同時,常常加上一些鞭僻入里的分析并不時有一些點晴之筆的評價。這些地方,足見作者思想積淀之厚,文筆功力之強。文章結(jié)尾,作者提出了對人類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展望,這個展望有些模糊-很難斷言那時的人類自身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是怎樣具體的一個模式,但這個展望卻又十分清晰和明確--科學不斷進步,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被科學所取代,未來的哲學,必將滿足人對于超越人生的精神渴望,而這種哲學,必將(作者在文章中雖說用的是"可能",但我們透過這個"可能",看到的卻是作者對中國哲學在未來出世"又"入世"的哲學框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堅信不疑,而這種堅信不疑,不僅來自對于中國古老文明一部分的中國哲學深厚底蘊的驕傲和自豪,更來自作者對中國哲學對人的境界的科學界定和精確分析,所以,我們才在這里大膽的將"可能"置換為"必將"有中國哲學做出的重要貢獻在其中。
關(guān)于理清文章思路的教學建議
文章言辭不艱深,含意卻頗深遠,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要通過這一步驟,加深對主題的了解、理解、認同。這篇文章以設問句入題,承之以人的"覺解",轉(zhuǎn)入對四種人生境界的闡釋和分析,歸結(jié)到對未來哲學的推測,展望及中國哲學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說,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之清晰,文章思路起、承、轉(zhuǎn)、合"等環(huán)節(jié)所體現(xiàn)出的縝密,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在教學中,務必向?qū)W生講明這一點。
關(guān)于不糾纏于純粹哲學理論討論的教學建議
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既迫切又模糊,這極符合這一年齡段青少年的思維發(fā)展特點。但對人生的這種思考,要有人生的閱歷,經(jīng)驗做為倚托,而學生恰恰在這方面極為欠缺,因此,他們的思考往往少力度,少濃度,顯得蒼白,這一切,和學生活躍的思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成為一組尖銳的矛盾。這一矛盾如不解決好,將使本文教學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建議,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要牢牢把它定位為一篇論說文,要把對它的把握和理解定位于語文課的角度,因此,對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對人生的種種問題,對宗教的種種問題,都有可能使我們的語文學習變哲學課"。要對此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應對方法:(1)強調(diào)讀課,找出文章脈絡;(2)告訴學生一句名言--"假如人不是從一歲向八十歲活,而是從八十歲向一歲活,那么人生的許多事就都要改觀了。"向?qū)W生介紹這句名言的目的在于讓他們明白,人是不能從八十歲向一歲活的,因此,有些現(xiàn)在存在的困惑只能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在今后得到解決。對于現(xiàn)在的困惑,不不求甚解"。
關(guān)于本文的誦讀的建議
關(guān)于本文教學過程中的誦讀方式,我們提出如下建議。本文不適合高聲誦讀,集體誦讀,適宜的讀書方式應該是默讀,前人云:默讀啟智。用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上再適合不過。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做記號,做批注,以此種方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關(guān)于本文教學的課堂模式
用兩個字可以概括本文教學應有的特點。這兩個字就是"少"和"多"。少:指老師要少講,這樣的課文只能靠學生去"悟",每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尤其是對人生的境界思考,每個人的見解都離不開自身的閱歷和經(jīng)驗,換言之,每個人所談的都一隅之見",在這種情況,如果老師講的越多也許和學生就越難以溝通,越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對老師而言"多"不如"少"。多:指學生要多思、多說,要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多琢磨、多交流。綜上所述,這篇課文的教學可采取討論式,由學生提問題,由學生找答案,老師只適當引導,調(diào)節(jié)即可
教學目標
對《人生的境界》一文的教學目標,我們應從知識、情意、能力這三個方面去把握。
在知識目標方面,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應使學生初步理解這種帶有較強思辨性和較濃哲理色彩的論說文的寫作知識,學習其淺言--即文章從字句上看并無深奧之處;深意--內(nèi)容豐富,含意深刻的特點。
在情意目標,即我們常說的思想教育方面,應讓學生通過學習,啟發(fā)自己對人生境界的深入思索,樹立遠大,健康的人生奮斗目標。
理解文中深刻內(nèi)涵,培養(yǎng)思辨和表達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目標。
教學建議
本文的內(nèi)容分析
這篇文章,言淺意深,作者精辟地分析了人生的四種境界,并談出了自己對這四種境界的深刻理解,對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的青少年學生來講,這篇課文所具有的強大號召力和開啟對人生意義思索大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劈頭一句話:"哲學的任務是什么?"引導讀者對這個似乎或者確實是陌生的問題進行思索。隨后的回答,是作者對這篇文章中心的一個明確定位--本文談"人生的精神境界"。這一定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題,并進一步啟發(fā)人們?nèi)プ龈顚哟蔚娜轿坏乃伎迹壕窬辰缍贾甘裁茨兀课覀儜撊绾慰创@些精神境界呢?種種問題會接踵而來,縈迴于我們腦海之中,急欲探個究竟,問個明白。這也正中作者下懷,作者隨后便將人生的四種境界一一道來,在闡述的同時,常常加上一些鞭僻入里的分析并不時有一些點晴之筆的評價。這些地方,足見作者思想積淀之厚,文筆功力之強。文章結(jié)尾,作者提出了對人類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展望,這個展望有些模糊-很難斷言那時的人類自身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是怎樣具體的一個模式,但這個展望卻又十分清晰和明確--科學不斷進步,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被科學所取代,未來的哲學,必將滿足人對于超越人生的精神渴望,而這種哲學,必將(作者在文章中雖說用的是"可能",但我們透過這個"可能",看到的卻是作者對中國哲學在未來出世"又"入世"的哲學框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堅信不疑,而這種堅信不疑,不僅來自對于中國古老文明一部分的中國哲學深厚底蘊的驕傲和自豪,更來自作者對中國哲學對人的境界的科學界定和精確分析,所以,我們才在這里大膽的將"可能"置換為"必將"有中國哲學做出的重要貢獻在其中。
關(guān)于理清文章思路的教學建議
文章言辭不艱深,含意卻頗深遠,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要通過這一步驟,加深對主題的了解、理解、認同。這篇文章以設問句入題,承之以人的"覺解",轉(zhuǎn)入對四種人生境界的闡釋和分析,歸結(jié)到對未來哲學的推測,展望及中國哲學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梢哉f,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之清晰,文章思路起、承、轉(zhuǎn)、合"等環(huán)節(jié)所體現(xiàn)出的縝密,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在教學中,務必向?qū)W生講明這一點。
關(guān)于不糾纏于純粹哲學理論討論的教學建議
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既迫切又模糊,這極符合這一年齡段青少年的思維發(fā)展特點。但對人生的這種思考,要有人生的閱歷,經(jīng)驗做為倚托,而學生恰恰在這方面極為欠缺,因此,他們的思考往往少力度,少濃度,顯得蒼白,這一切,和學生活躍的思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成為一組尖銳的矛盾。這一矛盾如不解決好,將使本文教學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建議,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要牢牢把它定位為一篇論說文,要把對它的把握和理解定位于語文課的角度,因此,對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對人生的種種問題,對宗教的種種問題,都有可能使我們的語文學習變哲學課"。要對此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應對方法:(1)強調(diào)讀課,找出文章脈絡;(2)告訴學生一句名言--"假如人不是從一歲向八十歲活,而是從八十歲向一歲活,那么人生的許多事就都要改觀了。"向?qū)W生介紹這句名言的目的在于讓他們明白,人是不能從八十歲向一歲活的,因此,有些現(xiàn)在存在的困惑只能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在今后得到解決。對于現(xiàn)在的困惑,不不求甚解"。
關(guān)于本文的誦讀的建議
關(guān)于本文教學過程中的誦讀方式,我們提出如下建議。本文不適合高聲誦讀,集體誦讀,適宜的讀書方式應該是默讀,前人云:默讀啟智。用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上再適合不過。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做記號,做批注,以此種方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關(guān)于本文教學的課堂模式
用兩個字可以概括本文教學應有的特點。這兩個字就是"少"和"多"。少:指老師要少講,這樣的課文只能靠學生去"悟",每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尤其是對人生的境界思考,每個人的見解都離不開自身的閱歷和經(jīng)驗,換言之,每個人所談的都一隅之見",在這種情況,如果老師講的越多也許和學生就越難以溝通,越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對老師而言"多"不如"少"。多:指學生要多思、多說,要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多琢磨、多交流。綜上所述,這篇課文的教學可采取討論式,由學生提問題,由學生找答案,老師只適當引導,調(diào)節(jié)即可
《人生的境界》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傳授目標:
1.理解本文淺言深意的特點。
2.掌握文章開合自如,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縝密思路。
情意目標:
1.啟發(fā)學生對人生境界的思考,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2.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熟練默讀文章并做出標記點評。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明確起、錄、轉(zhuǎn)、合的框架。
教學難點
對所謂"覺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區(qū)別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啟發(fā)引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齒脫落而陡生感慨,寫下人言齒之落,壽命難維持。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的詩句。"人""我"對"齒落"對"生命"的不同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照。--悲觀,--豁達,表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書課題--人生的境界)
二、介紹作者:
馮友蘭,著名哲學史,哲學研究家,北京大學教授,對中國哲學文化的研究頗有獨到之處,著作甚豐。
三、布置默讀課文,提出默讀要求。
1.從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
2.從文章內(nèi)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題;
3.默讀時對重點地方做出標注。
四、檢查學生默讀效果
提問:文章是怎么開頭的?
--以一句疑問句開頭,哲學的任務是什么?
提問:這樣開頭的好處是什么?
--吸引讀者,引起讀者關(guān)注,在作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覺間引讀者進入作者所要闡述的"人生的境界"這一主題范圍。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內(nèi)容做出回答)
提問:文章分為幾個自然段落?
(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迅速的做出回答。這一問題并不難,但學生由于往往沒有養(yǎng)成閱讀時隨手標注的良好學習習慣,對這一問題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結(jié)舌,繼而翻書去計算。要抓住這一有利的教學契機,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共分為12自然。
提問:這12自然段體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思路?
(這一問題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進而理解文章主題,隨著教師的提問分析,講解,列出板書)
五、分析文章思想內(nèi)容:
著重分析對這四種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見的常態(tài)境界,在此基礎(chǔ)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華,則上升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見的境界是功利境界,這里的"功利",是個中性詞,并無貶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數(shù)的人,他們的人生境界在這個功利的范疇內(nèi),卻展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兩種色彩。注意作者所言--這并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分析"必二字的使用,文說明,對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絕對不道德,要提醒學生,充分認識這一點。
六、布置研究討論的話題
古人云:"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卻人人可以為之,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古人又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里談的做人標準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境界?
上述兩個問題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寫出發(fā)言提綱,以備討論課文用。
七、板書設計
課題:作者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分為四部?br>(一)(1自然段)--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種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職權(quán)、道德、天地。
(三)(7-11)對人生四種境界的分析。
(四)(12)對未來哲學,對中國哲學在滿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貢獻的展望。
第二課時
這一教學時完全交給學生,由學生去討論第一課時所布置的兩個討論題。學生的認識難免有膚淺、幼稚之處,但要鼓勵學生發(fā)言。教室的黑板可略做布置,如可以寫上會標--"人生的境界"討論會。或?qū)懮咸崾拘缘恼Z句--"我們能成為堯舜嗎?"目的在于營造氣氛,創(chuàng)設一個鼓勵學生發(fā)言的環(huán)境。
探究活動
下面給大家的這份材料可做為學生擴大視野,開展探究性學習之用??捎蓪W生自主閱讀本材料并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馮友蘭、梁漱溟兩位頗具個性的大師,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所折射出的精神閃光點。
馮友蘭做為著名哲學家,對中國儒學很是推崇,對孔子給予了很高評價,但在中,迫于種種壓力,寫出了批孔文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先生自己也深為悔恨。
梁漱溟做為一位儒學大師,曾和有過密切交往。但在解放之初,兩人由于對當時農(nóng)民問題看法有分歧,意見相對立。梁的主張并無錯誤,卻受到毛的嚴厲批評甚至斥責。梁堅持自己的主張,在以后的幾十年中,閉門謝客,堅持操守。
可以讓學生從上文所談馮、梁兩位大師的交往中,分析一下兩位大師的人生境界,大膽的談談自己的認識。
梁漱溟與馮友蘭最后一次會面
1985年12月4日,北大哲學系為馮友蘭先生舉辦九十壽辰慶祝會。此前一天,馮家設私宴慶祝。籌辦中,馮友蘭提出邀梁漱溟先生參加,遂由馮友蘭之女,女作家宗璞出面給梁打電話,梁稱天冷不能出門。數(shù)日后,馮友蘭卻意外地收到了梁漱溟的一封短信,宗璞轉(zhuǎn)述其大意是"北大舊人現(xiàn)惟我二人存矣,應當會晤,只因足下因謅媚,故我不愿來參加壽宴。如到我處來談,則當以禮相待。"宗璞讀信后大為不平,馮友蘭先生卻這樣直言,很難得的",并命宗璞寄去自己的《三松堂自序》。忙過慶壽之后,馮友蘭口述、宗璞筆錄了一封給梁漱溟的回信:
漱溟先生:
十一月廿一日來信敬悉一切。前寄奉近出《三松堂自序》,回憶錄之類也,如蒙閱覽,觀過知仁,有所諒解,則當趨謁,面臨教益,歡若平生,乃可貴耳。若心無諒解,胸有芥蒂,雖能以禮相待,亦覺意味索然,復何貴乎?來書竟無上款,窺其意,蓋不欲有所稱謂也。相待以禮慈縭嗆??嫉恶染p鷸撓杏啵肴宋浦牟蛔恪V宜≈潰衿淙緩??譬愉R道粗?,虽曰招謹n饈稻苤Ю鎦庖印H綰謂鶚灰壞└肷?,诗软槏{跗溲災病?
非敢有憾于左右,來書直率坦白,甚為感動,以為雖古之遺直不能過也,故亦不自隱其胸臆耳。實欲有一歡若平生之會,以為彼此之暮年之一樂。區(qū)區(qū)之意,如此而已,言不盡意。順請道安。
馮友蘭
十二月六日
幾天后,梁漱溟回了一封信:
芝生老同學如晤:
頃收到十二月六日大函敬悉一切?!度商米孕颉芬嘟?jīng)收到并讀過,甚愿把晤面談或即在尊寓午飯亦可,請先通電話聯(lián)系,訂好日期時間,其他如汽車等事,亦均由尊處準備是幸。專此布復,順請合府均安!
梁漱溟手復
十二月十一日
馮友蘭接到回信,遂又由宗璞電話聯(lián)系,促成了梁、馮兩位文化大師在晚年的一次會晤。這一天是1985年12月24日。按照當事人宗璞回憶,這次面晤談了四個話題:佛學、青年時代、晚年生活和"謅媚"問題。而關(guān)于"謅媚",馮友蘭對梁說,一切事實他在《三松堂自序》中已經(jīng)寫清,并引了孔子見南子而被于路猜疑的故事,還引了孔子對子路發(fā)誓的名言:"天厭之,天厭之!"
讀過《三松堂自序》的梁漱溟未對此發(fā)表意見,倒是親侍在兩位老人身旁的宗璞這時忍不住將郁積心中已久的話噴薄而出:
"梁先生來信中的指責;我作為一個后輩,很難過。因為我以為您不應該有這樣誤會。父親和的一切聯(lián)系,都是當時組織上安排的"。''''組織上''''三字的分量,想您是清楚的。處處代表,是誰給她這種身份、權(quán)力的?半夜跑到我家地震棚,來時院中一片歡呼:''''萬歲!''''是誰讓青年們這樣喊的?居心叵測的女人和小人君臨十億人民的原因,現(xiàn)在大家都逐漸清楚了。父親那時的詩文只與有關(guān),而無別人!可以責備他太相信共產(chǎn)黨,卻不能責備他謅媚!"
"我們習慣于責備某個人,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國知識分子所處的地位,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地位!……最根本就是,知識分子是改造對象,知識分子既無獨立的地位,更無獨立的人格,這是最深刻的悲哀
……
當馮氏父女起身告辭時,梁先生突然問道:"你母親可好?"宗璞回答:"母親已于1977年10月去世。當時大家都在''''''''倒臺的歡樂中,而我母親因父親又被批判,醫(yī)療草率,心情惡劣,是在萬般牽掛中去世的。"兩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執(zhí)手相對唏噓……
雙方通過這次傾心長談達到了消除嫌隙的目的??稍?988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回答錄》中,梁先生仍未改變對馮先生的看法。梁說,在他寫信批評原屬"一貫尊孔"卻屈從""的"某教授"后,"他便在女兒的陪同下,悄悄地同我見面,敘述他的理由,包括他的苦衷"。宗璞則根據(jù)手中資料特別是梁、馮在會面前后的通信,隨后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文章,對梁先生的說法進行了"訂正",并感嘆:"歲月移人,記憶移形如何!"
但大師畢竟是大師,1988年6月,梁漱溟先生去世,馮友蘭先生親撰一文《以發(fā)揚儒學為己任,為同情農(nóng)夫而執(zhí)言--悼念梁漱溟先生》,在《群言》雜志1988年第9期發(fā)表。在文中,馮先生為梁所撰的挽聯(lián)更是充滿了對一代大儒梁漱溟的欽敬之情:
鉤玄決疑,百年盡瘁,以發(fā)揚儒學為己任;
廷爭而折,一代直聲,為同情農(nóng)夫而執(zh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