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價值概念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價值”概念,不包括自然物的使用性價值,只包括蘊含在人的行為中的精神性價值。具體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學中所使用的“價值”概念包括雙重維度,即以“善”為原則的道德價值和以“正義”為原則的政治價值。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道德價值;政治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一種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實施的價值觀培育活動,目的是實現(xiàn)受教育者對教育者所傳播的價值觀的認同。價值觀無非就是人們對于某種價值所持有的觀念,即對于某種價值在觀念上認同或者不認同的態(tài)度。因此,價值觀培育的邏輯前提是澄清什么是“價值”。只有明確了什么是“價值”,才能進一步探索價值觀是怎樣形成的。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學所關注的“價值”?本文將初步討論思想政治教育學語境下的“價值”概念,而不是討論價值觀。
一、自然物的使用性價值及其主體對自然物相對價值的立法
在廣義上,自然物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形成的物,另一種是人在某種自然形成的物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而形成的人造自然物。所以,狹義上的自然物所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而廣義上的自然物包括人造的自然物。因此,一切物都屬于自然物,它們和精神相對應。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當中,自然物的價值不在討論范圍之內。但是,為了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學中所說的價值的本質,我們首先要區(qū)分兩類不同的價值。一類是自然物的使用性或欣賞性價值(如果我們把欣賞也看作一種功用的話,那么欣賞性價值也可以被看作一種使用性價值,即作為欣賞的使用價值。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全部自然物都歸結為它具有某種使用性價值);另一類是某種精神或觀念因為符合真理而具有的精神性價值。第一類價值顯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討論范圍之內,但我們對這一類自然物的價值應該有本質性的分析,以澄清它為什么不在討論范圍之內。本文討論的自然物,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造形成的自然物。和人的自然需求相關聯(lián)的價值,相當于經(jīng)濟學中一個物體所具有的使用價值。一物對某人有使用價值,但對于另外的人不一定具有使用價值;一物在某一時間或地點對某人有使用價值,但在另外的時間、地點不一定具有使用價值。價值是由主體的需要決定的,這不是說物絕對沒有價值。物雖然絕對是有價值的,但是相對于個別主體而言,這一價值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實現(xiàn)。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自然物對主體的需要來說具有的是使用性價值。(2)主體需要的個體性差異,決定了自然物并非對每個個體都有價值,因此自然物對于個體來說有相對價值。(3)主體的自然需要決定了自然物對其自身來說是否具有價值,因此,主體需要就成了自然物相對性使用性價值的“立法者”。概言之,人的自然需要為自然物的使用性價值立法。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為什么自然物的使用性價值被排除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學之外———因為自然物的使用性價值所針對的主體性條件是個體的自然需要,而自然需要是由人作為自然物(生物)的需求決定的。自然本性決定了人們需要的產生,而不是由人們的某種觀念決定的。在這個意義上,一個人具有怎樣的自然需要,是完全由自然物的生理機能決定的,而不是教育的結果。
二、實踐理性是精神性價值的立法者
思想政治教育學中所說的價值,是和人的行為相關的,即在行為中承載著的精神價值。精神性價值的本質是“善”,因此我們認為符合“善”的原則的行為是有價值的。對于這種精神性價值來說,我們再也不能從物當中去評判了,而只能回到人的觀念當中加以評判。觀念是思維的產物,對這一觀念的精神價值加以評判顯然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物具有怎樣的使用性價值,是很容易被人們直接從感知中加以判斷的。但是對于一個人的精神性價值的態(tài)度,即其價值觀來說,我們的評判和鑒別就非常困難了。說到底,評判或者改變一個人對精神性價值的認同和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除了和人的自然需要相關聯(lián)的價值,還有和人的自由意志相關聯(lián)的價值。這些存在者不是因為其具有使用性價值。使用性價值即便存在,也可能以消極的方式來成就超自然需要的價值。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人的精神需要,比如對高尚人格的需要、對正義感的需要、對良心的需要等等。總而言之,這是一種超越使用性價值的精神價值。這種價值一般是通過人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即便有某種“物”出現(xiàn)在價值行為當中,也不是因為物本身就具有這種精神價值,而是由于人的行為賦予了其某種精神價值。比如,我們把一支筆贈送給朋友的時候,這支筆就變成了友情的載體,我們和朋友之間的友情就是一種精神價值。但是,這種能夠承載精神價值的物本身,也應該是有某種價值的東西。如果一個物沒有使用價值,要想成為精神價值的承載者,就一定要具有其他的價值。物本身的使用價值或者審美價值,并不直接就是我們所要表達的精神價值。在人們的精神價值當中,雖然有某物出現(xiàn),但物本身的價值是消極的,即它僅僅提供了表達精神價值的“條件”,而其本身并不具有精神價值。唯有人作為主體把某種意義賦給它的時候,它才可以用來表達某種精神價值。我們現(xiàn)在需要追問的是:這種精神性價值來自何處?精神價值是滿足人類精神需要的,因此,這種價值的本質是人的某種精神的顯現(xiàn)。而從性質上來看,這種精神是有價值的,它獨立于人的感性需要,自身就具有價值。比如,一切道德行為或者正義的行為,往往是通過犧牲物質利益、感性快樂而獲得的。這說明,在我們所謂的“高尚”的行為當中,體現(xiàn)的是一個行為主體的“精神價值”,它不依賴于物質的使用性價值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精神性的價值是不需要把物質利益作為存在的前提條件的。在這個意義上,康德認為道德永遠是一條來自理性的“絕對命令”[1],道德價值是沒有功利性的價值作為前提條件而獨立存在的。因此,由這種精神的支配而實施的某種行為,就是符合“善”的原則的,因而是有價值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到人作為實踐主體的理性當中去尋找精神性價值。人們在行為當中總是有具體目的的。這一目的應該包括兩種:一種是為了某種實用性的或功利性的目的;另一種是超越功利的理性目的,比如良心。根據(jù)康德的道德學原理,一切從功利性目的出發(fā)的行為,都不應該是符合道德法則的行為。只有我們的目的是追求良心的滿足或正義的需要,這種行為才是有精神性價值的。在這個意義上,實踐理性是能夠為自己頒布法律的,它拋開了一切功利性的訴求,單純從理性的正義法則出發(fā)來行為。因此,精神價值的根源在于實踐理性本身,它和人的自然需要毫無關系。我們無法從一個人的行為現(xiàn)象當中評判其行為是否是有價值。比如,一個人“路見不平一聲吼”,我們能否從這個人的行為中評判其價值觀呢?顯然不能。如果這人是出于“報復”的心理動機,或者是為了“討好”被幫助的人,那么他的行為就不能算作符合正義原則的行為,因而不具有精神價值。就其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來看,他似乎是出于“正義感”,但我們無法判斷其真實動機,因此也就不能對其行為作出客觀的價值判斷。這就是說,精神價值來自于行為主體的實踐理性頒布的正義法則,因此,精神性價值是主觀的。關于精神性價值,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精神性價值的本質規(guī)定是“善”。(2)精神性價值是對人的精神需要的滿足,它要通過人的行為得到體現(xiàn)。(3)精神性價值不能從行為結果當中得到評判,而只能通過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動機的反思得到評判。(4)實踐理性是精神性價值的立法者。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價值”的雙重維度
從總體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對人的價值觀的培育,無非是對人的道德價值觀和政治價值觀的培養(yǎng)。至于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蘊含在其中的愛情觀、婚姻觀、財富觀、事業(yè)觀、幸福觀等等,都是從這兩種基本的價值觀中推論出來的。
1.道德價值及其客觀性
拋開人在生產關系和政治關系中的存在,人只剩下最為純粹的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由內心的道德法則所支撐的世界。人有向善而在的自然本性,但是人為什么經(jīng)常偏離道德法則呢?原因在于道德法則經(jīng)常受到其他力量的干擾和破壞,這一力量無非就是個人的私利。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個使命就是幫助人,使其內心的道德法則建立起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不僅要知道道德法則的存在,而且要知道為什么要按照道德法則的要求而存在。一般來說,人們對道德的認知是容易的。即使沒有受過教育,人們也會很容易地了解道德的力量,因為道德本身作為實踐理性的立法原則是直接發(fā)生的,它甚至不需要教育。正如那些沒有接受過充分教育的人,也可以知道道德法則的力量并按照它來行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功能就在于它讓人們自覺地按照道德法則來行為。道德價值是一個人憑借自己的實踐理性頒布法律而形成的。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是道德的,他人是無法評判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道德價值沒有客觀性。正如康德為道德所給出的定理:“你應當這樣行為,使你的行為規(guī)則同時成為一條普遍有效的法則?!保?]只要有健全的理性,每個人都會發(fā)揮自己的實踐理性,頒布相同的道德法則。也就是說,在道德價值上,每個人所作出的道德判斷都應該是一致的,這就是道德價值的客觀性。這種客觀性決定了在道德價值的認同問題上,幾乎不容易形成分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對人的道德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就是基于這種道德價值的客觀性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道德價值的客觀性,我們就沒有權利教育他人按照道德價值來行為了。但是,除了道德價值以外,思想政治教育最關注的還有政治價值。在政治價值的層面,問題會變得復雜一些。
2.政治價值及其客觀性
政治價值是指建立在某種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識形態(tài)的正義性。如果一種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是符合正義原則的,那么其就是有價值的。政治價值是通過國家制度和法律被規(guī)定下來的,而意識形態(tài)就是對這種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證明。所以,政治價值與道德價值不同,后者不需要外在的立法來加以確認,它完全憑借一個人的良心道德法則得到確認;但是政治制度要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制度和法律得到確認,政治價值的本質在于國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正義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對人們的政治價值觀的培育,首先要證明一種政治價值的客觀性。如果不能證明一種政治價值具有客觀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沒有必要了。我們憑借什么教育他人服從一種沒有正義原則的政治制度,接受一種沒有正義原則的意識形態(tài)呢?顯然,政治價值的客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是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國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不是從人們的頭腦中產生的,也不是從抽象的自然法當中衍生出來的,而是從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中建立起來的。因為政治價值不過就是保證經(jīng)濟基礎得到確立的價值系統(tǒng)。這樣,政治價值實際上是由其經(jīng)濟基礎的正義性決定的。這是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即“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一種經(jīng)濟制度是以全體人民對生產資料的普遍占有為基礎的,那么這種經(jīng)濟基礎就具有了正義性,因而也決定了它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具有正義性。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公有制經(jīng)濟基礎,“私有制的揚棄”[2]就應該是符合社會正義原則的。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是符合正義原則的,它才能獲得政治價值。此外,政治價值的客觀性還與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有關。這里我們要承認政治價值的相對客觀性。所謂相對客觀性,是指不同國家和民族因為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也會有差別。每一種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對自己的國家是實用的、有效的,但對于其他國家和民族不一定是有效的。這意味著除了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絕對客觀性以外,還要承認不同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差異基礎上的相對客觀性。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對政治價值觀培育所應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
[2]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作者:丁亞春 黃梅 馬玲 單位:吉林大學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