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舞蹈作品中無音樂伴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舞蹈作品中,恰當運用無音樂伴奏這種表現(xiàn)手法,不僅為作品創(chuàng)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讓作品有了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其更加具有靈性,從而也使得舞蹈作品更加人性化。
關鍵詞:舞蹈作品無音樂伴奏運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編創(chuàng)者思維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從開始到結尾都用音樂的傳統(tǒng)模式,出現(xiàn)了在作品中音樂休止、無伴奏的狀態(tài),讓觀眾想象力空間得到無限的發(fā)揮,舞蹈得以個性化的發(fā)展。音樂休止、無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運用,能形成一種節(jié)奏的對比和內心的沖擊,更能夠深刻地表達感情,引起觀眾的共鳴,具有一種傳情達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隱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時,它是前面一系列動作所要表達的“結果”,也是后面某些動作所要表達的“原因”,為舞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編舞中,如果能很好地運用這種無聲的藝術,那將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界。
一、為舞蹈創(chuàng)造“意境”美
“意境”來自于文學藝術中的專業(yè)術語,是作者得于心、觀眾會于意的產物。著名舞蹈家賈作光很精辟地論述了這個觀點:“意境就是景與情的交融,客觀的境與主觀的意完善結合?!睆膶徝佬蕾p角度來看,藝術意境的創(chuàng)造是靠審美創(chuàng)作者和審美欣賞者共同完成的。在無音樂伴奏的狀況之下,作品給予編導和表演者更大的創(chuàng)造意境的平臺。在無聲的環(huán)境中,舞者對作品的控制力來自于內心真實感受,舞者內心的音響帶動他的肢體語言牽動了欣賞者的情緒,制造出作品用音樂無法表達的意境。想要這種若有似無的意境能夠更充分地展現(xiàn)在舞蹈作品里,我們不能單純只靠音樂與舞蹈一成不變的組合,更多的是需要音樂與舞蹈的多元化結合,不僅僅在作品中注重流動的音樂與舞蹈結合,同時也注重音樂休止、無伴奏手法在舞蹈中的運用,給作品營造高境界的“意境美”。
賈作光的《海浪》在舞蹈動作的處理上,開端是以靜止的形式出現(xiàn),演員背向觀眾,坐在平臺上,伏腰低頭,慢慢地張開雙臂,像要把整個大海擁抱起來,這里沒有音樂。當音樂慢慢響起,一只只海燕在海面上飛舞,讓人感覺一種浩大的氣勢,忽而海燕展翅,忽而波浪起伏,這兩種形象互相配合而且有機地連接起來,賦予了整個舞蹈詩的意境。
二、讓作品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
作品《讀梁祝》中,編導在這部6分20秒的作品中,在劇目的開端整整1分30秒沒有使用任何音樂。這1分30秒所占的是全劇時間的1/4左右,給人唯一感覺就是寂靜,舞臺上燈光昏暗,只看到一人在捧書夜讀,周圍的一切都很平靜,正是這種安靜襯托出他不安逸的思緒,從而帶動觀眾的情緒時起時伏。正是由于這里的“靜”,才能使欣賞者用心去探究表演者究竟要表達怎樣的情緒;作品一開始就給了表演者和欣賞者無限的遐想。當音樂響起時,舞者的表演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觀眾的情緒也為之一振,隨即進入另一個想象的空間,去探索新的韻味。在這樣的情景下,觀眾和舞者都已完全沉浸到作品中。
此作品的編者抓住了觀眾善于想象的特點,來引導觀眾對這一時段無聲作品的興趣不減。無音樂伴奏的運用,在整個舞蹈欣賞的過程中,改變了觀眾被動欣賞的心態(tài),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后面有聲的部分。雖然是無聲的,但是筆者相信每一位用“心”的觀眾都會知道此時的無聲是相對的,其實在每個不同的欣賞者心中都賦予了它不同的聲響、不同的樂音,這樣的音樂才是最有意義、最美妙動聽的音樂。
三、賦予舞蹈作品人性化
舞蹈作品《我心中的世界》,主要是表現(xiàn)一個盲女心中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劇目的開頭無音樂伴奏,一個看不見東西的人,周圍的世界即使再喧鬧,對她來說依舊是寂靜的,編導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來反映盲女的生活狀態(tài),給這一劇目定下了哀傷的基調。音樂響起,盲女盡情享受著自己心中所想的世界,原本以為自己也能感受到和其他人一樣的快樂??梢魳吩俅蜗Я?,盲女又陷入了絕望當中,她要面對的依舊只是那黑暗無聲的世界。劇目的尾聲沒有了音樂,沒有了任何聲音,也沒有了女孩的笑容,只剩下內心永遠的落寞。這個劇目的音樂編排巧妙恰當,前后呼應,使得劇目的整個情節(jié)生動感人,人們在欣賞時容易進入角色,和女孩一起感受人生的坎坷與無奈?!办o”在舞蹈作品中運用得恰如其分,賦予作品更深的人性化內涵。
四、使舞蹈作品更具靈性
舞蹈劇目《出走》,青年編導萬瑪尖措把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語匯與現(xiàn)代舞相結合,體現(xiàn)了他對新民間舞的認識和探索,在這部作品中編導應用了音樂這一要素作為他達成這一目標的手段之一。表演者跳到中段時音樂戛然而止,但舞蹈里節(jié)奏律動仍在繼續(xù)。音樂停了似乎也預示著舞蹈的停止,但是恰好相反,編導正是以這時的休止給欣賞者一個緩和的傾聽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對欣賞者聽覺疲勞的一種解放,這樣的解放客觀上促使了欣賞者對后面的作品產生強烈的關注欲望,也就在另一個層面加大了此作品的靈性。我們欣賞舞蹈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木然地去面對這一切。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是,音樂影響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樂突然襲擊我們,它比任何其他藝術更快,更強烈地影響我們的心情。只有經過戛然而止,才能感受到突然襲擊;只有經過無聲的舞蹈,才能感受到有聲的強烈。一切含蓄的思考與表達都可能在無聲中獲得更深層的領悟,賦予作品靈性,給予作品更強的生命力。
五、巧用無聲勝有聲
無音樂伴奏雖然為舞蹈作品表演增添了意境美、靈性美、賦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內涵,為作品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一定的時候能夠達到更理想的藝術境界,但是由于舞蹈提供給欣賞者的欣賞途徑是視、聽覺雙重通道,所以這兩種感覺應該在作品中達到和諧的狀態(tài),不能顧此失彼,脫離音樂講舞蹈,打破舞蹈的審美規(guī)律。我們所說的無音樂伴奏的出現(xiàn)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使用這一藝術表現(xiàn)手段,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不能說因為覺得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很好或是追求另類,在整個舞蹈作品當中通篇使用,或在不適當?shù)臅r候隨意使用,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破壞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的和諧美感。情到深處,無聲為妙時,巧用“無聲勝有聲”,起到點睛的作用,真正將“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又恰到好處。
舞蹈作品中出現(xiàn)音樂的休止,其實并不意味著剝離了音樂和舞蹈的關系,我們應該在以后的舞蹈創(chuàng)編、表演、欣賞中以更平常的心態(tài)去看待這種默契的分離,讓我們的舞蹈作品更具審美性和欣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