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音樂民族性文化藝術(shù)交流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nèi)容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國音樂和其它世界各國音樂,在不同時期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辨證地論敘了音樂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guān)系,進而提出了中國音樂如何走向世界的幾點觀點和看法。
何謂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獨特性、階段性,同時又是一種局限性,它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經(jīng)濟條件制約的心理素質(zhì)、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意識。民族音樂(指音樂風格)是以民族性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獨特性而使別的國家和民族無法參與其中,至多對其只作一般觀賞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賞理解它們并與它們?nèi)鏈贤ê徒涣鳎荒茉谑澜绶秶鷥?nèi)廣泛傳播。所謂民族音樂,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表達其情感生活的音樂。從具體形式上講這個獨特性包括樂器構(gòu)成和曲調(diào)風格兩個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樂器或者西洋管弦樂器演奏的民族民間曲調(diào)風格的音樂。民族音樂又包括民族民間音樂和具有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音樂兩部分。
一、戰(zhàn)國音樂的民族性
在歷史的長河里,在國家民族仍未消亡的這個歷史階段,我們的民族音樂是世界多元音樂文化資塬中的一元物種,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地位、作用與價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時期內(nèi)繼續(xù)發(fā)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國人民自己所喜聞樂見的音樂種類,人民離不開它。民族音樂還可以起到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傊?,它就象成千上萬的物種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樣。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各民族不同的音樂文化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資源,從而使得世界文化繽紛多姿、光輝燦爛。今天由于信息與交通快速發(fā)展,當世界朝著各民族趨同的方向愈來愈快速發(fā)展的時候,人類也確有責任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獨特文化做出應有的努力,使其獨特的價值免于消亡。從長遠來看,它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多元價值、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國向宇宙空間發(fā)射的太空船上載有一張措放給外星人聽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這是我們的驕傲,它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民族音樂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二、我國音樂的世界性
世界性就是開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發(fā)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廣泛的參與性這樣幾個方面,它使各族人民真正站在同一個層面上平等對話。它是人類未來共同的發(fā)展方向,具有光明的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勢力都不可阻擋的一種歷史潮流.正如人類愈來愈需要世界語(英語實際已成為一種世界語)來相互溝通一樣,在音樂上同樣需要一種世界語做為相互溝通的橋梁。世界音樂的硬件是管弦樂隊,軟件就是世界各民族普遍能夠欣賞和理解的音樂風格。它應該概括和升華各民族的音樂語言,并將之提升到一個不屬于任何民族音樂語言的高度。它是作曲家的傾心創(chuàng)造,這種創(chuàng)造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既包括技術(shù)上的也包含音樂風格方面的。世界音樂是相對于民族音樂而言的。它在音樂技法、音樂風格上應遠離任何民族音樂的特征,或者源于某個民族,但經(jīng)過作曲家的精心提煉和再創(chuàng)造從而使世界各民族普遍都能夠欣賞它、接受它。前者如德彪西,勛伯格,后者如肖邦以及民族樂派等。它是音樂領(lǐng)域中的世界語。當然,并不就是說凡是全新的音樂就一定是世界的,它如果不能普遍的為大家理解和接受那就不是世界音樂,甚至連音樂恐怕也不能算。我們目前迫切的任務是必須尋找到一種能與世界相溝通的音樂語言,只有用這種世界語表達我們自己,才能夠讓世界真正了解我們。象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這些得到全球范圍一致認同的音樂就屬于世界音樂。它們首先是全世界令人類的,其次才是他們自己民族的。民族音樂因其民族性,也就是地域性、獨特性而難以與世界相互溝通,客觀上阻礙了別人對我們的了解。這種事與愿違造成我們目前事實上被動與尷尬的局面。只有明確意識到這些,方能真正找準音樂發(fā)展的方向。解放后,我國在嚴肅音樂領(lǐng)域里盡管有長足的發(fā)展,出現(xiàn)過一批優(yōu)秀的作品,但均因我們太注重和過分強調(diào)民族性而使其遠離了世界性,導致最終不能得到世界的認同,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三、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guān)系
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原理告訴我們,在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更應該從理論和實踐上大力促進發(fā)展世界音樂。我們的音樂理想和希望更在后者而不是前者。貝多芬那世界性的音樂語言的運用決定了他首先是世界的,其次才是德國的.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馬勒、柴科夫斯基、斯特拉雯斯基、蕭斯塔科維奇等大師們也都是因為他們那些世界性的偉大作品而榮幸地成為世界級的作曲家。正因為他們音樂的世界性,才使得一百多年來世界各族人民欣賞它接受它,同時他們也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贏得了世界性的榮譽和驕傲。即使是民族樂派,也還是經(jīng)過提煉本民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族音樂素材井將之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從而使之轉(zhuǎn)化為一種用世界語來表達的世界音樂。也就是他們成功地將民族音樂轉(zhuǎn)化成了世界音樂,否則別人是難以接受并承認他們的。以十九世紀民族樂派的代表肖邦為例,他用非常典型的本民族音樂素材來創(chuàng)作,但他音樂的整體風格依然是浪漫主義的,是浪漫主義中的民族風格。民族音樂素材和特點只是他作品中的—部分,遠遠不是全部。否則肖邦的瑪祖卡與他同時代其他作曲家的瑪祖卡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也即是在肖邦的瑪祖卡中融入了其創(chuàng)作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個性和天才的創(chuàng)造,因此如果說是瑪祖卡這種民間舞曲賦予肖邦靈感的話,同樣肖邦也賦予瑪祖卡以不朽的光輝。肖邦的瑪祖卡已經(jīng)不是波蘭民間一種簡單的舞曲,而實已成為具有高度精神內(nèi)涵的民族靈魂。以冼星海、聶耳為代表的一批極富才華的我國作曲家由于歷史的原因以及受到思想觀念的束縛(另外還包括缺乏駕御大型音樂作品的技術(shù)能力不強),而最多只能成為我們自己民族范圍內(nèi)的驕傲,最終并不能贏得世界性的聲譽,這確實非常遺憾.教訓不能不說是慘痛的。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復雜的。造成這種現(xiàn)狀原因不能僅歸于我們沒有對世界性音樂語言的運用,它也與當時特定的社會形勢與社會歷史環(huán)境以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等多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明確地說,我們以往的音樂太過于注重民族風格的旋律音調(diào),作曲技法單一,不注重個性,簡單而武斷地將作曲家的個性和民族風格對立起來,從而使作品失去生命力。民族風格成為最高意義的共性,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作曲家個性的扼殺。這于我們音樂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在音樂界有一句很典型的說法就是,“越是具有民族性的東西就越具有世界性”,這句話自有其一定的道理,文化價值相對論的合理成分在于它告訴我們,民族音樂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一元,它自有其它音樂文化不可替代的獨特的價值。但此觀點同時無疑又具有相當?shù)木窒扌?,若是不加分析地把它當作普遍真理,或者當作指導我們音樂?chuàng)作實踐的唯一準繩,那就大錯而特錯了。不幸的很,事實上我們以往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恰恰就是鼓勵大家這么去做的。在音樂發(fā)展的某—階段,民族風格是必然存在的,但不能是由民族性走向民族性做封閉式循環(huán),而應是開放性地同外部世界交流并走向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流水不腐,持續(xù)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正因為我們的音樂文化過分強調(diào)民族性的特色,從而使得我們客觀上遠離了世界性。不難想象,德國的民族音樂原先也同我們一樣并非具有世界性,但由于其適宜的人文環(huán)境以及巴赫、貝多芬、瓦格納等—大批杰出大師們的不懈努力而迅速走向世界,使之早在兩三百年前便具有了世界性,從而對世界音樂文化作出了舉世公認的巨大貢獻。俄羅斯后來者居上,也跟著出現(xiàn)了—大批杰出的世界級大師,同樣也為世界音樂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華民族的音樂要走向世界,就要解開思想觀念上的層層束縛,消除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地域觀,我們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的精神枷鎖堅如磐石。盡管有一批仁人志士意識到這一點,并為此作出了和至今仍在做著不懈的努力,但終因其異常頑固至今仍不能真正徹底被打破。時至今日我們?nèi)詻]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能不說是我們民族的極大不幸與悲哀。
近現(xiàn)代,正是由于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我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們的國門,方使得我們面對突然而至的西方文明大吃一驚。事物總是辨證的,西方列強在向我們傾銷鴉片掠奪財富,施加給我們民族屈辱的同時,客觀上也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和西方光輝燦爛的文化。我們所受到的西方的影響遠遠大于我們給予西方的影響。西方的影響幾乎滲透到我們所有的領(lǐng)域,這種影響決不是消極被動的,而實實在在也是我們主動的明智的選擇,它曾經(jīng)產(chǎn)生了并將在相當?shù)囊粋€時期內(nèi)繼續(xù)對我們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這種選擇是歷史的必然,是無論誰都阻攔不了的歷史潮流。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是遠遠不平等的這樣一個事實是誰都無法否認的,音樂上也是同樣如此,決不例外。我們的民族器樂也恰恰是在五四以后與西方的接觸中才有了比較顯著的發(fā)展,民族樂隊的編制就是仿照了西洋管弦樂隊的模式組建的;調(diào)式和聲也直接源于西方傳統(tǒng)和聲:我們曾經(jīng)只有支聲復調(diào),而根本不知賦格和對位,更沒有系統(tǒng)的音樂理論;我們近現(xiàn)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調(diào)式有相當部分是西方大小調(diào)式。
歐洲各國的文化交流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至少從文藝復興以來,這種交流對各國文化的發(fā)展起了相當?shù)拇龠M作用。由于歷史的原因,使得我們總是習慣于把一國的音樂成就在別國發(fā)生強大影響,看作是一種文化侵略,是一種妨礙別國民族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障礙。譬如巴羅克時期意大利歌劇的發(fā)展和傳播,對歐洲各國歌劇藝術(shù)的發(fā)展就起過大的推動作用??梢哉f哪里有過意大利歌劇的傳播,哪里的民族歌劇就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而在我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們的某些有關(guān)研究中則往往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哪里有意大利歌劇的傳播,哪里就是被意大利歌劇稱霸,哪里的作曲家為了創(chuàng)造自己的民族歌劇就不得不進行艱苦的斗爭。意大利歌劇何曾阻礙了別國歌劇文化的發(fā)展?莫扎特就既寫出了卓越的意大利歌劇又寫出了精彩的德國歌劇,看不出這兩種不同風格的歌劇在莫扎特創(chuàng)作中有什么相互抵觸的地方。事實上,意大利歌劇在其它國家傳播,受益的不僅是其它國家從意大利歌劇的藝術(shù)成就得到啟迪和借鑒,而且也給意大利歌劇提供了廣泛的有益于別國有才華的作曲家對自身發(fā)展作出貢獻的機遇。音樂史上針對意大利歌劇弊端進行改革的恰恰不是意大利作曲家,而是奧地利人格魯克。由此可見交流對文化發(fā)展是多么重要!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藝術(shù)交流本應是極正常的事情,它使交流的雙方都可以從對方吸收到自身所缺乏的營養(yǎng),得以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當然,政治壓迫與民族侵略下的強行文化滲透則另當別論。因此如果認為意大利歌劇在別國傳播就阻礙別國歌劇的發(fā)展,那么,同樣的理由完全可以運用到諸如交響曲,協(xié)奏曲等全部歐洲近代音樂體裁上,必然的邏輯結(jié)果就只能是:西方音樂在中國傳播,就必然阻礙中國音樂的發(fā)展。果真如此,那么,我們新文化運動后在音樂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將無從解釋。
中國有—句諺語,叫做‘站得高,望得遠”。此話一語中的,極有道理.我們之所以總是在—個老問題上糾纏不清,得不到根本解決,那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看問題的角度有偏差。當我們走投無路,左右徘徊時,不妨變換一個位置,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對之重新加以審視,則很可能會收到意外的效果。這就是說,我們以往是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站在民族國家的立場和高度來看待我們民族音樂的,由于民族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chǎn)物,并有很強的地域性,隨著社會發(fā)展最終它必然會自行消亡,因而它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局限。站在有局限性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就難免會看不清和看不全面。倘若我們換一個立場,站在全世界和全人類的高度再來審視我們的民族音樂,我們便會收到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效。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同樣音樂也只有面向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超級秘書網(wǎng)
從現(xiàn)階段來看,從文化多元角度出發(fā),我們占世界人口1/4的中華民族有必要有責任保留宣傳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文化,使它在世界音樂文化大舞臺上能一枝獨繡,充分放射出其獨特璀璨的光芒。即使在未來國家民族消亡的時代,民族音樂仍應作為文化物種加以妥善保護。別的不說,單就文化物種是一項極好的旅游資源這一點也足以證明其有存在的價值。
從發(fā)展的眼光看,我們更應該為世界音樂作出應有的貢獻。鄧小平高瞻遠矚,站在歷史的和世界的高度提出我們的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這里當然也包括音樂教育,因此未來和世界才是我們音樂發(fā)展的真正方向。因此,在我們實際音樂教學中,不僅要講授民族音樂,更應宣揚世界音樂,放眼世界,放眼未來,并逐漸形成其開放性的思維方式。美國和我們一樣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它的人民來自世界各地,僅正規(guī)交響樂團就有一千多個,再加上業(yè)余的,數(shù)量就極其可觀。由此可見其音樂文化的發(fā)達確非我們所能相比。因為我們民族的文化素質(zhì)不高,才尤其需要文化教育和世界音樂教育,最終提高全民族的素質(zhì),使他們能真正地充分地創(chuàng)造和享受世界音樂文化財富。
音樂藝術(shù) 音樂實訓總結(jié) 音樂論文 音樂美育教育 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 音樂美學論文 音樂理論論文 音樂審美教育 音樂教師論文 音樂哲學論文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