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哲學意義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鍵詞:佛教;哲學;五蘊;十二因緣;關系
摘要:作為佛教哲學基礎理論的“五蘊”說和“十二因緣”說之間是具有邏輯結(jié)構的對應關聯(lián)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層次上的一一對應。五蘊是十二因緣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礎。它們之間具有源流的關系,即五蘊是比十二因緣更原始的理論。從五蘊到十二因緣的傳承不是一種直線的發(fā)展,而是發(fā)生了從樸素存在論向精致人生論的根本視角轉(zhuǎn)換。
OntheRelationBetweenPa?caskandhaand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AnditsPhilosophicalMeanings
Keywords:Buddhism,philosophy,Pa?caskandha,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Relation
Abstract:Thereissomecorrespondinglinkoflogicalstructure,butnottherelationofcorrespondenceonebyoneatthesamelevel,betweenPa?caskandhaand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bothofwhichisthefundamentaltheoryofBuddhistphilosophy.Asthesource,Pa?caskandhaisatheorymoreprimevalthan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asthecource.Eachbranchof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takesPa?caskandhaasitsfundamation.ThedevelopmentfromPa?caskandhato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wasnotastraightline.Theessentialturnofvisualanglefromnaiveontologytoprofoundtheoryonlifehadtookplace.
如果不理解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徹理解中國文化。這里首先要求的是理解佛教的“五蘊”說和“十二因緣”說,因為它們構成了全部佛學的基礎理論。但是迄今為止,我們對五蘊和十二因緣各自的宗教哲學意義、尤其是這兩套理論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都還不是十分清楚。這里所說的“關系”既指它們之間的共時的邏輯關系,亦即兩者是否在同一層次上一一對應的問題;也指兩者之間的歷時的啟承關系,亦即孰先孰后的問題。
這里的分析將從“佛教哲學-宗教哲學-哲學”的角度入手,因為五蘊說和十二因緣說都屬于“佛教哲學”這個理論層面。佛學較之其它宗教理論的特點之一,在于哲學理性思維的特別發(fā)達,因為它之追求解脫的道路,乃在于“佛”(Buddha)即“覺”或者“覺悟”。如果說基督教是“因信稱義”的,那么佛教就是“因覺稱義”的:真正的佛教并不是“信仰了才能理解”,而恰恰是“理解了才能信仰”。[1]而需要理解或“覺悟”的,正是佛教“哲學”告訴人們的東西。
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參見下表)[2]表明,五蘊說和十二因緣說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它們之間具有邏輯結(jié)構的關聯(lián),但是并非在同一層次上的一一對應。實際上,五蘊是十二因緣中各支的共同基礎。它們之間具有源流的關系,即五蘊是比十二因緣更原始的理論。從五蘊到十二因緣的傳承不是一種直線的發(fā)展,而是發(fā)生了視角的某種根本轉(zhuǎn)換。
五蘊(Pa?caskandha)又譯“五陰”、“五眾”,是指的一切現(xiàn)象作為“積聚”結(jié)果的五種類別,這種積聚構成了萬事萬物、尤其是“我”或“人”。五蘊把一切現(xiàn)象歸結(jié)為“名色”的積聚集合的結(jié)果,以說明事物現(xiàn)象作為“名色”本身是沒有自性的。這種觀念類似于馬赫(ErnstMach)“物是感覺的復合體”的說法;但是五蘊把復合體或集合體分為五類,即色(略相當于物質(zhì)現(xiàn)象)、受、想、行、識(略相當于精神現(xiàn)象),這與馬赫不同。十二因緣(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則進一步把一切現(xiàn)象歸結(jié)為“癡”或“無明”,即未能覺悟,這又跟馬赫的把一切都歸結(jié)為“感覺”不同。十二因緣意在說明世俗事物的緣生輪回,劃分為“三世二重因果”,共含“十二支”,如下:
過去二因:無明→行
↙
現(xiàn)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
↙
現(xiàn)在三因:愛→取→有
↙
未來二果:生→老死
三世之間乃是二重因果關系,三世內(nèi)部則是線性因果關系;總起來看,則是一個因果鏈條。此所謂“因果”并不是邏輯學意義上的,而是發(fā)生學意義上的,亦即所謂“緣生”或者“緣起”(Pratityasamutpāda):一切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變化,都不是自有自足的,而是一定原因、條件的結(jié)果。這就是《雜阿含經(jīng)》卷十二所講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边@與中國哲學的“自然”(自己如此)觀念大異其趣。
即便僅僅從名目看,五蘊和十二因緣之間也是具有明顯的對應性的:如“色蘊”與“名色支”、“受蘊”與“受支”、“行蘊”與“行支”、“識蘊”與“識支”;研究表明,“想蘊”與“癡支”或“無明支”也是對應的。這種對應性表明了兩者之間是具有某種傳承關系的。但是問題并非如此簡單,如果從三世輪回的角度來看,這兩套理論之間又顯然具有某種非對應性,因而具有不同的哲學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色蘊”與“名色支”
所謂“名色”(Nāmarūpa)是“名”(Nāman)和“色”(Rūpa)的連稱,一般認為指一切精神現(xiàn)象(名)和物質(zhì)現(xiàn)象(色),而在人則指心(名)與身(色)。十二因緣中的名色支與五蘊中的色蘊是明顯地具有對應關系的:“名色”包含著“名”與“色”兩方面,其中“色”對應于“色蘊”,“名”對應于“無色四蘊”(受想行識)?!毒闵嵴摗肪砦逭f:“‘名’謂作想,如說色、聲、香、味等想”,都是主觀的;卷十又說:“無色四蘊何故稱‘名’?”因它們都是內(nèi)心主觀的東西而“相隱難知”,“隨所立名,根境勢力于義轉(zhuǎn)變,故說為‘名’?!笨梢姛o論是色蘊還是名色支,“色”都是指的人或我的根和境本身,“名”都是指的“根境勢力于義轉(zhuǎn)變”“隨所立名”的主觀“作想”。
但是五蘊中的色蘊與十二因緣中的名色支顯然并不是完全對應的。(1)名色支不僅涉及“色”,還涉及“名”,亦即包含了五蘊的“無色四蘊”(受、想、行、識)。如《大乘義章》卷四說:“以‘名’宣說無色四陰,故說為‘名’。”這里,十二因緣的“名色”似乎已經(jīng)包括了全部的五蘊;但實際上十二因緣既有“名色支”,也有“受支”、“行支”和“識支”,可見五蘊之“名”(受想行識)并不等于名色支中“名色”之“名”。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兩者并非處在同一層次的概念:下文的分析將進一步說明,不僅是名色支,十二因緣的幾乎每一支都蘊涵著五蘊;換句話說,五蘊乃是十二因緣中十二支的共同基礎(參見下圖)。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
.∧∧∧∧.
色|受|想|行|識
我們僅僅根據(jù)這一點也可以斷定,十二因緣理論是由五蘊理論發(fā)展而來的。(2)色蘊作為五蘊之首,遙遙地排在識蘊之前;而十二因緣的名色支,直接地排在識支之后。這是因為識支乃是今世八支的總因,而識蘊則只是并列的五蘊之一。十二因緣的排列是有因果意義的,而五蘊的排列順序則并無因果意義:五蘊之間并不是因果關系,五蘊與現(xiàn)象之間才是因果關系。(3)十二因緣之名色支是指人生的第一階段,亦即“結(jié)生”于母胎的一剎那而“有身”,此時身(色)、心(名)得到初步發(fā)育;此后身心才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而有人生的其他各個階段。由此可見,十二因緣說是典型的人生哲學。而五蘊說則不然,它更具有一般存在論的意義。但這種“存在論”(Ontology)還是一種非常樸素的理論,類似于古希臘哲學初期的那種自然哲學,即基本上是一種“宇宙論”(Cosmology)性質(zhì)的東西,意在說明一切存在現(xiàn)象的本原乃是“名色”的“積聚”;它對“色”的理解還帶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色彩,即理解為“地水火風”;它雖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說明人生,但其人生觀乃是建立在樸素的自然哲學宇宙論的基礎上的。而十二因緣說則是直接說明人生的,而無意于說明自然現(xiàn)象的本原。
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討論:即便在五蘊說中,“色”也并不完全等于“物質(zhì)”概念。固然,色蘊屬于與“心法”相對的“色法”,可以說大致相當于物質(zhì)現(xiàn)象,所以《百法明門論忠疏》說:“質(zhì)礙名‘色’?!辟|(zhì)礙就是具有不可入性的事物,這相當于物質(zhì)概念。但是“色”只能說“略相當于”物質(zhì)概念而已,嚴格說來,佛教哲學一開始就沒有真正的“物質(zhì)”概念:(1)《俱舍論》卷一說:“變、礙故名為‘色’?!本哂小白儭钡男再|(zhì)的事物決不僅僅是物質(zhì)。又說:“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蔽甯秆鄱巧嗌恚@是人體的感覺器官,似乎類似物質(zhì)范疇(準確說是生理范疇);但五境則是指的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對象,這種對象乃是心理對象,類似于康德所謂“現(xiàn)象界”,亦即并不是客觀實在的“物自身”。尤其是其中的“無表色”(Avij?āpti),乃指身、口發(fā)動的善、惡二業(yè),這是一種不能表現(xiàn)于外的內(nèi)在現(xiàn)象;它是與“五境”一樣性質(zhì)的東西,為“六境”之一。(2)歸根結(jié)底,根據(jù)佛教哲學的根本原則,“色”本身,包括五根、五境、無表,甚至包括“四大”(地水火風),也都是“緣起性空”的;換句話說,“色”本身畢竟只是一種“蘊”,亦即積聚緣起的東西,此即所謂“五蘊皆空”、“色即是空”。[3]康德雖然講“現(xiàn)象界”,畢竟還設定了“物自身”;佛教哲學則是既講“人無我”、也講“法無我”的。佛教哲學的根本要義就在于證明“一切唯心”,并以此說明解脫也是“唯是一心”的問題。不過,五蘊和十二因緣對于“色”的理解程度還是有所區(qū)別的:十二因緣之“名色”更具心理性,亦即在佛教哲理上更為徹底;而五蘊之“色”更近物質(zhì)性,即更具有早期樸素自然哲學的性質(zhì)。
2.“受蘊”與“受支”
五蘊的受蘊和十二因緣的受支也具有明顯的對應關系?!笆堋保╒edan?。┍玖x是“領納”,即對現(xiàn)象的主觀感受。受蘊和受支都是對這樣一類現(xiàn)象的解釋:它們只不過是痛癢、苦樂、憂喜、好惡之類情緒感受的積聚。感受的對象即“境”分為順境、違境(逆境)、俱非境(非順非逆),《大乘百法明門論忠疏》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yè),能起離、合、二非欲故?!币嗉础笆堋彼鸬囊活惉F(xiàn)象愛欲分為三類:離欲(遠離逆境)、合欲(追求順境)及“二非”欲。另一種說法,“受”也分三類,即苦、樂和不苦不樂。《俱舍論》卷一說:“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边@類“境”所生現(xiàn)象之“性”非實,不過是“受”即“領納”的結(jié)果。這是因為“境”本身就是非實的,所以對“境”之“受”即主觀感受也是非實的。境分六境,即指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感知對象;又稱“六塵”,即如塵埃一樣的染污;又稱“六妄”,即是虛妄的。尤其是六境中的“法”,泛指一切認識對象,也都是虛幻不實的,如《俱舍論》卷二所說:“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識各一所識,又總皆是意識所識。”“受”作為對“境?鋇鬧鞴鄹惺蓯欠鞘檔?,这灾X逶毯褪蛟凳且恢碌?,均属“心所—N凍搿?/P>
但是十二因緣的受支與五蘊的受蘊并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亦即不是完全對應的。(1)受支是承接“識”“名色”“六處”“觸”等而來的,大致屬于心理現(xiàn)象;受蘊則直接承繼色蘊,這多少具有早期哲學樸素的唯物反映論的色彩。這再次表明五蘊是較早的樸素理論。(2)就其具體涵義來看,十二因緣的六入、觸、受三支,實際上都跟五蘊的受蘊有某種意義關聯(lián):“受”指生理、心理、倫理方面的情緒感受;“觸”是產(chǎn)生這種感受的前提,即身心與物境的接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yè)”[4];“六入”則又是“觸”的前提,即指感觸器官“六根”。(3)受支是今世“現(xiàn)在果”之一,它又引生作為“現(xiàn)在因”之首的“愛”。而受蘊則是由想蘊承接的(其實這種排列順序并無實質(zhì)意義);而與想蘊大約對應的癡支卻屬于前世“過去因”,涉及現(xiàn)在、過去兩世。這再次說明五蘊和十二支并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4)受支是由觸支直接引生的,即是“六觸”的結(jié)果。觸支(幼年)引生受支(童年),受支引生愛支(青年),這是關于人生階段的因果序列,涉及時間范疇;而受蘊則不然,它并不是一個人生哲學的時間范疇。下文還將說明,五蘊之間并無十二因緣那樣的發(fā)生學的時間觀意義。</P>
3.“想蘊”與“癡支”
五蘊的想蘊在十二因緣中雖然沒有明顯的對應分支,但實際上可以討論如下:
想蘊略相當于心理范疇的“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表象、概念、語言等等。想(Samj??。┲^“于境取像”,如《百法明門論忠疏》所說:“‘想’謂于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yè);謂要安立境分各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边@是純粹認識論(狹義)的解釋。另一種解釋則涉及價值論,例如《俱舍論》卷一說:“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zhí)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逼渲小扒帱S、長短、男女”屬于認知范疇,然而“怨親、苦樂”屬于意向范疇。那么,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呢?我們不妨回顧上文:那里的受蘊也談及“苦樂”,這里的想蘊也談及“苦樂”,這兩種“苦樂”的意義肯定是不同的。仔細分析不難看出,前者是說的“苦樂”感受本身,是屬于意向心理范疇的;這里所說的“苦樂”則是指被“執(zhí)取”為“相”的,亦即是對苦樂的認識,而非苦樂本身,所以是屬于認知心理范疇的。
現(xiàn)在把五蘊的想蘊跟十二因緣中的各支相比較,有沒有對應者?顯然,我們可以采取兩條標準加以衡量:一是采取上面論證了的“純粹認知”這個尺度;二是它不能與五蘊中既有的任何一個“蘊”重復,亦即不可能是行支、名色支、受支或識支。除此以外,我們就可以用逐一排除的辦法解決問題。第一支“癡”意為“無明”,顯而易見與“想”是有關系的,《大乘起信論》說:“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于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當知世界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边@就是說,“諸境界”“一切法”都是“妄心”“起念”的結(jié)果,亦即錯誤認識的結(jié)果,也就是“想”的“于境取像為性”的結(jié)果。《成唯識論》卷六也說:“云何為‘癡’?于諸理事迷闇為性。”
至于其余各支,第五支“六入”或“六處”,《俱舍論》卷九說:“如是名色漸至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為六處?!币饧刺簩⑸畷r、眼等感覺器官分化成熟。這顯然還談不上什么“認知”,因而與“想”無關。第六支“觸”,《俱舍論》卷十說:“謂根、境、識三和合故,有別,觸生?!边@似乎是屬于認知問題的了;但是《百法明門論忠疏》說:“‘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yè)?!奔热贿@里明確把“觸”列為“想”之“業(yè)”,它當然就不是“想”本身了。第八支“愛”、第九支“取”,顯而易見地與作為認知范疇的“想”無關,因為愛欲和貪欲、追求和執(zhí)取都是意向心理范疇(情感、意志)。第十支“有”其實是對作為“現(xiàn)在因”的“愛”和“取”的總括,其著眼點在于說明它是招致后世果報的原因,《俱舍論》卷九說:“由取為緣,積集種種招后有業(yè),說名為‘有’?!敝劣诘谑恢А吧焙偷谑А袄纤馈?,更顯然與認知之“想”無關了,因為生死問題本身根本不是認識問題,而是生命存在本身的問題。
于是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五蘊的想蘊是與十二因緣的癡支對應的。想是癡想,而癡是想之癡,亦即“無明”。
五蘊的想蘊和十二因緣的癡支雖然大致具有這種對應關系,但也不屬于同一層次的概念。(1)想蘊僅僅是對一類現(xiàn)象的原因的說明,在五蘊中并不具有特別的意義;而癡支則是對人生的一切“苦”的總根源的說明,在十二因緣中具有決定一切的根本意義。《成唯識論》卷六:“云何為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薄洞蟪似鹦耪摗氛f:“當知世界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換句話說,整個的十二因緣其實就是癡支的展開化、具體化,具體來說就是時間化、輪回化??梢娛蚓壥潜任逄N更為成熟的理論,更能徹底地體現(xiàn)佛教哲學的精神實質(zhì)。(2)十二因緣的癡支既是總根源,就不是由某支所緣生的(本文最后還將說明,這是佛教哲學存在的一個問題);而五蘊的排列順序如果是有意義的(作者認為這種排列并無實質(zhì)意義),那么想蘊就是由受蘊緣生的,這就等于是說人生的感觸引生了人生的認識。我們說癡支或無明支更為徹底地體現(xiàn)了佛教哲學的精神,在于它把不得解脫的最終原因歸結(jié)為無明,而把得到解脫最終歸結(jié)為“明”即“佛”(覺悟)。(3)在十二因緣中,受支是現(xiàn)在果,癡支是過去因,這不僅涉及不同于五蘊的兩世,而且其順序也是跟五蘊正好相反的。這似乎也再次說明,早期佛教理論?奈逶?,哉斉僚d承蟶舷勻徊⑽尢乇鸕囊庖澹膊荒芎艸溝椎靨逑址鸞陶苧б浴拔廾鰲蔽磺蟹襯嶄吹乃枷搿?/P>
4.“行蘊”與“行支”
五蘊的行蘊也可以跟十二因緣的行支對應。“行”與作為純粹認知活動的“想”相比較,屬于純粹的意向活動?!跋?行”的關系,類似中國哲學的“知-行”關系。僅此而言,五蘊的“想蘊—行蘊”這種排列似乎也是多少具有一些實質(zhì)意義的(但是其它各蘊之間的排列仍無實質(zhì)意義)[5]?!靶小保⊿amskārā)的基本意思是“造作”、“遷流”,《俱舍論頌疏》卷一稱“造作、遷流二義名‘行’”,即指一切現(xiàn)象的生起、變化,而尤指人的一切“造業(yè)”的身、心活動。但“行”尤指造作,亦即意志行為,所以《雜集論》卷一說:“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薄靶摹敝霸熳鳌奔词莿訖C、籌劃、目的、意愿等等,都是屬于意向心理活動的。行支與行蘊還有一點相通之處,即都有“業(yè)”(Karma)的意思。業(yè)正是行的造作的結(jié)果。如《俱舍論》卷九說:“于宿位中福等業(yè)位至今果熟,總得名‘行’。”造作之“業(yè)”分為“三業(yè)”(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而起決定作用的則是“意業(yè)”,“三業(yè)皆是意等起故”[6],有了意志的造作,才會有身、口的造作。這也表明“行”是屬于意向活動范疇的?!耙狻庇址Q“思”,所以《俱舍論》卷九說:“思即是行。”但此“思”不同于作為認知的思維之思,?撬寄敝跡鶴魑現(xiàn)摹八肌奔詞恰八枷搿保╰hought),作為意向的“思”則是“意欲”(will,wanttodo)。把現(xiàn)象歸結(jié)為意志行為的造作的積聚,這也是五蘊與十二因緣的一致之處。
但是行蘊和行支也不在同一層次上,即不是完全對應的。(1)行蘊只是并列的五蘊之一,即只是對一類現(xiàn)象的原因的說明;十二因緣的行支卻是對現(xiàn)在果的過去因的一個總體性說明:今世的一切都是直接由前世的“行”造成的,都是前世的“意”所造之“業(yè)”的結(jié)果。這也說明五蘊只是“散點”的非時間性的因果,十二因緣則是“線性”的有時間性的因果。(2)十二因緣的行支直接是由癡支緣生的,《俱舍論》卷九說:“謂
諸愚夫于緣生法不知、唯行?!薄坝诰壣ú恢奔础鞍V”、“無明”,從而有“行”。而五蘊的平列關系則并沒有明確指出想蘊和行蘊之間的這種因果聯(lián)系,想與行的這種“知—行”聯(lián)系乃是由十二因緣明確揭示出來的。(3)在十二因緣里,前世的“行”所造之“業(yè)”,直接引生今世的“識”,這是一種涉及兩世時間的因果關系;而在五蘊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更不涉及前世、后世之間的時間范疇問題。五蘊與十二因緣的重大區(qū)別之一,就在于是否含有“時間”這個維度:十二因緣的十二支,全是“無明”的時間性的展開。
5.“識蘊”與“識支”
五蘊的識蘊與十二因緣的識支顯然也具有對應關系。“識”(Vij?ān?。┮话憬忉尀榕c物質(zhì)現(xiàn)象相對的“精神現(xiàn)象”,其實這是不確切的,上文說過,不僅受、想、行都是精神現(xiàn)象,而且色在本質(zhì)上也是精神現(xiàn)象。在早期佛教哲學中,“識”也是對一類現(xiàn)象的原因的揭示?!毒闵嵴摗肪硭恼f,這類現(xiàn)象“心、意、識體一”,“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它們“義雖有別,而體是一”,總之是“隨義建立種種名相”。識分“六識”(Sadvij?ān?。?,是依據(j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所生的六種作用:見、聞、嗅、味(嘗)、觸、思慮。這是六種心理功能。有“行”而后與“識”,這似乎帶有一點“實踐論”的味道。但是一種觀點認為,種種名相不過是“識”的產(chǎn)物,這一點后來被發(fā)展為“萬法唯識”說,這就跟“實踐論”無關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根、境、識三者,“根”是其根本,“由眼等根有轉(zhuǎn)變故,諸識轉(zhuǎn)異,以識隨根不隨境故”[7],這就是把物質(zhì)性的感知器官視為根據(jù)了,與后來大乘瑜伽行派的“唯識”說法不同,更具早期哲學的樸素色彩。
但是十二因緣的識支與五蘊的識蘊也不是完全對應的。(1)識蘊乃是解釋一切現(xiàn)象的,不過只是揭示現(xiàn)象的五類原因之一;識支則是直接解釋的人生問題,它是對于生命形成的說明,而且把“識”視為現(xiàn)在果的第一支,即是今世人生的一個總因。換句話說,識支已經(jīng)決定了今世的一切;進一步說,人在母胎中“結(jié)生”的一剎那,便已注定陷入了三世輪回之中。這就再次表明,五蘊和十二因緣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毒闵嵴摗肪砭耪f:“于母胎等正結(jié)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边@里有兩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2)在十二因緣里,這是對于個體靈魂的形成的解釋,也就是說,今世的靈魂即“識”為“果”,是由前世的意志行為即“行”所造作的“業(yè)”決定的。而在五蘊的行蘊和識蘊之間則沒有這種兩世時間問題。(3)此論明確指出“五蘊”皆“識”,這就是說,五蘊的識蘊與十二因緣的識支并不是對等的,識支包含了全部五蘊。這也再次表明,五蘊乃是十二因緣中全部十二支共同的基礎,可見其為十二因緣理論的淵源。
綜合上述,五蘊和十二因緣的著眼點頗為不同:雖然都是意在說明現(xiàn)象的因果關系,但是,一個是橫向的“共時”的因果,一個是縱向的“歷時”的因果。以哲學的觀點看,這里的關鍵在于有無“時間”這個維度:五蘊說是沒有時間維度的,它是一種純粹邏輯的因果關系,所以,五蘊之間實質(zhì)上是并沒有先后順序問題的,它們只是并列的五種因素;十二因緣說則不然,這十二支乃是一個時間序列,“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及其內(nèi)在因素之間的順序乃是不可改變的。這是因為五蘊只是關于現(xiàn)象的一種邏輯分類,僅僅旨在說明現(xiàn)象成立的五類因素而已;而十二因緣則更進一步,意在說明這些因素之間在時間順序上的因果關聯(lián),從而才能成為其“輪回”說的理論基礎。
總觀五蘊,是對一切現(xiàn)象的解釋,因而更具有一般存在論的意義。《俱舍論》卷一說:“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笨梢娢逄N乃是對“有為法”、即對一切具有“生住異滅”特征的現(xiàn)象的解釋,包括了物質(zhì)現(xiàn)象、精神現(xiàn)象在內(nèi)。[8]所謂“有為法”(Samskrtadharma)其實也是對一切現(xiàn)象的概括,只不過是突出了它們的“造作”的一面:“因緣造作名‘為’;色、心等法從因緣生,有彼為故,名曰‘有為’?!盵9]亦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都是有為法。所以,“蘊”和“有為法”在外延上是對等的,泛指一切現(xiàn)象。這與十二因緣集中考慮人生現(xiàn)象是明顯不同的。當然,這是對“蘊”的一種廣義的理解。五蘊屬于“三科”[10]之一,三科意在破除“我執(zhí)”而立“無我”之理?!毒闵嵴摗肪硪徽f:“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傳說有情愚有三種:或愚心所總執(zhí)為‘我’,或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痹缙谛〕酥荚谕ㄟ^對五蘊的分析得出“人無我”的結(jié)論,亦即破除“我執(zhí)”,其關懷的重心仍然在于“人”本身。所以《俱舍論》卷二十九說:“總依諸蘊,假施設有‘補特伽羅’(Pudgala)[11];,……是假非實?!薄冻晌ㄗR論述記》卷二本說:“補特伽羅,數(shù)取趣也?!盵12]意謂“我”不過是屢往五趣輪回的主體,然而這種主體只是為宣傳教義之需要而“假施設”的而已。故《雜集論》卷十三說:“補特伽羅雖非實有,由四種緣是故建立,謂:言說易故,順世間故,離怖畏故,顯示自他具德失故?!边@是因為,一切現(xiàn)象的成立都取決于人心的執(zhí)定?!叭藷o我”既是“法無我”的充分必要的邏輯條件,也是后者的旨歸:歸根到底,是要解決人生的問題。不過,雖然大乘和小乘都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但是十二因緣說畢竟更精致、更明確地針對人生問題;而五蘊說則更樸素、更模糊。佛教早期的五蘊理論試圖揭示一切現(xiàn)象的原因,它對“色”究竟是物質(zhì)性的還是精神性的并沒有明確的說明,還是一種接近自然哲學的樸素的、但是具有一般存在論意義的世界觀;而十二因緣說則是標準的人生哲學。所以,從五蘊說到十二因緣說,佛教哲學顯然發(fā)生了一種致思進路(approach)的轉(zhuǎn)變:從樸素存在論向精致人生論的轉(zhuǎn)向。
十二因緣是比五蘊更為精致的理論,把人生三世看做是一個因果系列:“現(xiàn)在五果”對于“現(xiàn)在三因”來說則是原因,但對于過去來說是結(jié)果,故稱為“果”;“現(xiàn)在三因”對于“現(xiàn)在五果”來說是結(jié)果,但對于“未來二果”來說則是原因,故稱為“因”。又進而把今世人生劃分為兩大階段,即針對過去的“現(xiàn)在五果”和針對未來的“現(xiàn)在三因”。其中除“現(xiàn)在”的第一支“識”和第八支“有”以外,今世人生被劃分為六個階段:四個階段(名色、六入、觸、受)為“現(xiàn)在果”,兩個階段(愛、?。椤艾F(xiàn)在因”。前者又劃分為出生之前的名色、六入,出生之后的觸、受。就出生后的情況來看,又可視為四個階段:幼年(觸)、童年(受)、青年(愛)、成年(取)。這種因果關系如表所示:
這種復雜的重重因果關系,對于五蘊理論來說是不存在的,五蘊只是區(qū)分了現(xiàn)象的五種類別,并把它們視為積聚的結(jié)果而已。所以五蘊說更具有樸素“唯物”色彩,十二因緣更具“唯心”色彩。就世界幾大文明在軸心時期的哲學發(fā)軔情況來看,基本上是始于某種“自然哲學”的。就佛教與其產(chǎn)生的宗教文化背景來看,五蘊說比十二因緣說距原來的婆羅門教、沙門思潮的教義更近??梢钥隙ǎ逄N是比十二因緣更為古老的理論。可以想見,佛陀創(chuàng)教之初是不可能有像“十二因緣”這樣精細縝密的理論的;很可能,他當初只有一種類似“五蘊”的樸素的說法。就理論系統(tǒng)的發(fā)展完善規(guī)律來看,更精致的理論總是晚于更粗略的理論。
關于十二因緣,最后還有一點應該指出:這個因果“輪回”的鏈條其實是不完善的,因為第一支“無明”和第十二支“老死”之間是很難首尾銜接起來的。對第一支,我們可以問:什么是“癡”的原因?顯然不是最后一支“老死”。這是因為,中國哲學無論儒、道都是肯定天性的,而佛教是否定天性的;歸根結(jié)底,中國哲學是肯定自然生命的,而佛教本質(zhì)上是否定自然生命的。對此,我們可以把它跟儒、道共尊的《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相比較:《周易》是從乾、坤開始的,體現(xiàn)了“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哲理;而其結(jié)束則是“既濟”、“未濟”,前者表現(xiàn)結(jié)束,后者卻表現(xiàn)了新一輪“生生”的重新開始,即可以直接啟動新的一輪乾、坤。這就形成了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而這正是“生生不息”易理的體現(xiàn)。而十二因緣的排列則不具有這種開放性:生、老死是不能說明新一輪的無明、行的。十二因緣不是一個“無首”的環(huán),而是一條“有端”的線。這是我們可以針對佛教哲學而提出的一個大問題:人為什么天生就是“癡”或“無明”的?如果這是注定的,那么是誰注定的?這是無論五蘊說、還是十二因緣說都不可能回答的疑問。
注釋:
[1]這是借用西方中世紀神學家安瑟爾謨(Anselmus)的說法,見其《宣講》(Proslogium),I。當然,此所謂佛教的“理解”,乃是以人生是苦是癡為其預設前提的。
[2]表中所列的五蘊和十二因緣的對應關系是相對的,文章將說明兩者并不是同一層次的一一對應關系。另外,對五蘊的“1、2、3……”的排序也是按照慣例而已,這種排列實際上是沒有實質(zhì)意義的。
[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4]《百法明門論忠疏》。
[5]這種不一致正好表現(xiàn)出早期佛教哲學的某種逐漸演變的痕跡。
[6]《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一十三。
[7]《俱舍論》卷二。
[8]一般認為,“色”主要指物質(zhì)現(xiàn)象;“受想行識”主要指精神現(xiàn)象,謂之“名”。通謂“名色”?!栋闳粜慕?jīng)》:“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p>
[9]《俱舍論光記》卷五。
[10]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11]即“我”或“人”。
[12]“數(shù)”(shuò)讀如“碩”,意為“屢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