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本土文化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論文關鍵詞:教育研究范式人文主義取向本土化
論文摘要:在當前我國教育研究創(chuàng)新乏力的情況下,確立一種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取向,將成為我國教育研究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鑒于我國教育研究者對研究范式重視不夠,對科學實證研究范式過于迷信和信仰等問題,又由于當代社會主流思維方式轉換、教育過程的本性和我國傳統(tǒng)教育探究理趣使然,必然要確立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義取向。以人文主義研究范式作為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必須重視本土化問題,為此,應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代、外來與本土、本研究范式與其他研究范式的關系。
一、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現實問題
從總體上講,目前我國教育研究范式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教育研究者對研究范式缺乏應有的重視,很多研究者尚無明確的研究范式意識。有學者以某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4年教育學博士學位論文為文本,分析了這些論文中所體現的教育研究范式。結果發(fā)現,“大部分的研究者缺乏方法論的自覺意識,甚至有些研究者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1]。教育研究中有太多的直覺、思辨,有的研究甚至就是想當然,過于模糊、寬泛、松散,許多結論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習慣性和自發(fā)性,所能起到的主要是議論和輿論的作用。它更多的是一種研究者個人觀點和感受的闡發(fā),通常結合社會當下的時弊和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說或提出建議”[2]。教育理論中充斥著“正確的廢話”,這樣的教育研究,難以在學術界獲得應有的地位,難以為教育實踐工作者關注,更談不上教育研究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另一方面,人們對科學實證研究范式又過于迷信和信仰。當代教育研究籠罩著纏綿悱惻的經驗主義的情趣。許多人認為,運用觀察和實驗等所謂科學的手段與方法就能確保經驗事實不斷得到積累,如能對不斷得到的豐富的經驗事實加以歸納、總結,就能自動產生科學理論。狹隘的經驗主義使教育科學研究第一線的實踐工作者非常蔑視思想和理論,尤其蔑視哲學。在不少人眼里,所謂教育研究不過是搞幾張問卷或量表去調查,或在某個范圍內進行種種測試或實驗。這種單憑經驗或經驗至上的情緒,使教育研究實際走到了極端缺乏思想和理論的地步。
一、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和對話
全球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學科和領域。鄔志輝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國的視點與問題》中歸納了五種界定模式(傳播學的界定模式、經濟學的界定模式、文化學的界定模式、生態(tài)學的界定模式、政治學的界定模式),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多緯度的發(fā)展過程,各緯度在表現上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全球化是一個不平衡的發(fā)展過程,對不同國家來說,全球化的意義可能是不一樣的:全球化是一個矛盾性的發(fā)展過程,單一與多樣、特殊與普遍等矛盾和悖論都同時并存與全球化的結構當中?!币魳方逃龑儆谖幕懂?所以在這里重點看看文化學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個日趨同質化(homogenization)和一體化(unification)的過程。相反,它是一個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樣性與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間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顯強化的過程。”可見全球化在文化領域更多的是一種全球與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對話,沒有差異就沒有交流的必要,沒有交流就不會與進步,因此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世界文化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皬挠^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個同質化過程。至少對現在來說,那種認為非西方世界最終將因循一個單一發(fā)展模式的合流觀念是過于簡單化的。他沒有考慮到各種全球化趨勢中的復雜性因素?!虼?當今世界成為這樣一個競技場,全球化和它的對立物——本土化——各擅勝場,正在同時對個體和群體產生巨大的壓力。”(杜維明《對話與創(chuàng)新》)著名文化理論家野健一郎也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各種文化之間的接觸越頻繁,文化越趨多樣化”。世界文化的多樣化發(fā)展同樣也促進了各本土文化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沒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未來世界文化朝著“全球本土化”發(fā)展。
在音樂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樂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歐洲音樂的重要樂器之一,大約在兩百年前傳入南印度宮廷,現在南印度音樂會幾乎離不開小提琴了。從音樂風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樂與西方小提琴音樂都有著極大的不同。相信也聽過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會為它們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為適應印度音樂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腳之間。風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們采用自己的方式改進小提琴。使小提琴成為了印度人自己的樂器。現在印度小提琴音樂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熱烈歡迎。印度傳統(tǒng)音樂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現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體性和獨立性,成為音樂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進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時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對全球化問題的反應慢一拍。缺少音樂教育基本理論的全球性思考。當看到音樂教育全球化這一概念時難免會誤解為全球音樂教育的趨同,甚至是全球音樂教育的西化。這顯然是對全球化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語境下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認可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須適應本土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以體現本土人民的主體性:所有有建樹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總是有地域性的,總是產生于特殊、具體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總是由解決具體音樂教育問題的人創(chuàng)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廣為借鑒、學習和再創(chuàng)。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樂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tǒng)一。音樂教育的普遍性體現為各國、各民族和各種不同文明體系之間在音樂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種趨同。如音樂的終身學習和把音樂視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國家的音樂等觀念正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對話式教學正取代灌輸式教學已成為全球音樂教學認可的方法等等。音樂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在雖然各國音樂的終身學習等觀念已被接納,但各國的接受程度、范圍各有不同:各國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的運用。
(3)使用他人的未公開發(fā)表的成果是人格不寬厚的表現。如有的學者把與在國外的中國學者合作的成果當成自己個人的成果直接在國內發(fā)表而不提其合作者。還有的學者在使用自己參與過的國際合作項目成果時不提供任何背景信息并把別人未發(fā)表的成果揉進自己的成果之中,使讀者在看不到必要的論證的情況下無從理解有意思的結論的得出。這類的情況與剽竊有些不同,后者通常指抄襲他人公開發(fā)表的成果等,一般說來輿論和知識產權會對被剽竊者加以保護。由于目前國內學術界的平等對話的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對前述兩種情況等的約束力很弱。在英國,發(fā)表合作項目中自己這部分成果無可后厚非,如果合作一方直接發(fā)表合作的成果或引用別人未發(fā)表的成果而不言及別人與公開抄襲他人公開發(fā)表的成果性質差不多。在這種人文環(huán)境下,這種現象是不可思議的。此外,是否愿意接納他人和他人的觀點還會受到體制的約束,因為沒有基金會會輕易給錢搞重復項目,同行們都了解誰在搞什么研究。
總之,中國的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對話應充分體現平等寬容的精神。學術研究規(guī)范化中的平等寬容的氛圍一旦形成,它將有如無形的手會對學術界的純凈起大浪淘砂的功效,進而推動社會科學本土化和全球化的進程。在英國,體現平等寬容的精神的學術規(guī)范與其市場經濟的商業(yè)規(guī)范一樣都是逐漸形成的。在中國,這種氛圍的營造同樣需要很長的時間。而能否形成這種良好的氛圍關鍵在于觀念能否更新,即以平等寬容的精神取代人微言輕和文人相輕的傳統(tǒng)觀念。還應看到,象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發(fā)展起初有許多的困難一樣,若能獲得各方面的社會力量的扶持對形成這種良好的學術氛圍固然重要,而每個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自律對加速其進程更為重要。
鳴謝:王斯福(StephanFeuchtwang)長期以來的學術指導;托馬斯(ThomasJ.W.Clarke)參與了本文的討論;程原對本文的充分肯定和對某些觀點的批評;李鐵映對作者在1999年5月1日在與部分留英學人座談會上觀點的肯定。他總結時講到的“學術研究要百家爭鳴,文人要相親不要相輕”即是對作者基本觀點通俗概括。
注釋:
[1]林毅夫明確指出過方法論的規(guī)范化對中國社會科學的研究提升到國際化的重要性?!斗椒ㄕ摰囊?guī)范化和研究對象的本土化》,《北京青年報》,1995年4月20日。樊綱強調的基礎理論的一般意義上的“現代化”和“與國際接軌”也包含了這個意思?!吨袊鴷u》,1995年3月,總第五期,第46頁。王斯福(StephanFeuchtwang)認為中國人類學當下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是能夠也應該和如何進入國際人類學的問題。見Risingtothechallenge:foracriticalanthropologyofChina,“人類學本土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第1頁,廣西民族學院,1999年9月。
[2]王斯福在前述文章中針對國內對弗里德曼在1962年做的題為“AChinesePhaseinSocialAnthropology”(“社會人類學中國時代”)的講演的含義的誤讀現象對此做了解釋。他說弗里德曼的原意不是提出國際人類學的發(fā)展趨勢或對中國與其它地區(qū)的社會發(fā)展過程和結構做比較,而是以中國為例認為人類學家在對這樣的復雜社會做人類學研究時應開放性地結合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地理學家,政治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成果(由于冷戰(zhàn)的原因弗里德曼原文中沒提后兩項但含了這個意思),同上,第8頁。
論文關鍵詞:本土失語;比較教育學;本土研究;自主發(fā)展
論文摘要:在全球化成為主導語境的今天,本土很容易被忽視和掩蓋。中國的教育理論在西方話語中也喪失了本土性。表現出“本土失語”。在此情況下,主張比較教育學走本土研究和自主發(fā)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論文首先分析了比較教育學的學科性質,然后從比較教育學本土研究和自主發(fā)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兩方面展開時比較教育學“本土失語”的思考。
在西方主導的全球背景下。發(fā)展中國家的教育者惟西方馬首是瞻,試圖斬斷所謂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與西方“優(yōu)越”的文化對接,自身具有一種“他者優(yōu)越”的意識。喪失了與西方世界平等對話的信心和勇氣,因而在比較教育的話語實踐中處于一種失語狀態(tài)。因此,肩負教育與文化交流橋梁任務的比較教育學應注重本土研究,并走自主發(fā)展的道路。
一、比較教育學的學科性質
“比較教育之父”法國教育家朱利安(Mare-AntoineJullien)是最早提出比較教育概念的人,他認為比較教育研究的范圍是:“一部對此項研究能提供更直接和更重要的應用效果的著作,其內容應成為歐洲各國現有主要教育機構和制度的比較,首先研究各國興辦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學校教育全學程所包括的各種課程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以及每一目標所包括的公費小學、古典中學、高等技術學校和特殊學校的各銜接年級;然后研究教師給青少年學生進行講授所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他們對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項改進意見以及或多或少地所取得的成就?!?/p>
目前,對比較教育學概念比較公認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論文關鍵詞】:文化認同;接近性;刻板印象;文化偏見
【論文摘要】:自20世紀以來,"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之勢進入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議程,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作為傳統(tǒng)媒體中影響最大的電視,也席卷進了全球化的風暴之中。文章主要是從文化認同這個方面,來分析電視全球化過程中也有穩(wěn)定性的一面。
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在20世紀末期明顯加快。電視傳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同樣面臨著全球化問題。電視作為全球化時代的風向標,對整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過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日益成為一種影響政治的社會公器。
從世界范圍來看,自1984年美國新聞總署開辦世界電視網,首次把電視節(jié)目推向全球以來,美國的三大廣播網、英國BBC、德國官方的衛(wèi)星電視臺,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西方國家相繼實施了發(fā)展衛(wèi)星電視的全球戰(zhàn)略。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馬來西亞和拉美的一些國家也紛紛發(fā)射和租用衛(wèi)星,進行節(jié)目跨國乃至跨州覆蓋。
而以我國為例,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順利加入,電視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也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國的電視節(jié)目或受到外國電視文化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的下,國內的許多研究者們紛紛高呼"狼來了",呼吁建構電視文化主權。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也有些人對外國的電視節(jié)目持完全排斥的觀點,認為在這些節(jié)目面前,受眾沒有任何抵抗力。文章就單從文化認同這個方面出發(fā),來批判這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要明了的是文化認同的概念。文化認同(culturalidentity)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形成歸屬感(senseofbelonging)及內心的承諾(commitment),從而獲得保持與創(chuàng)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