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提高初中數學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引語
新課標作為教學的指導大綱,有著先導性的作用。初中數學作為初中課程必修的一門課程,在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標適應時展的趨勢,提出了要以學生為本代替以教材為本的理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新技術,提倡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些理念的提出,改變了過去的教學理念,使之朝著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初中數學教師還并沒有意識到新課標已經成為主流或者對其理念理解不透徹,他們并沒有依照新課標的倡議來改進自己的教學辦法,依舊我行我素,導致教學質量一直上不去。為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我們一定要從新課標的理念出發(fā),找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二、新課標的理念
(一) 以學生為本
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強調以課本為本,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標則明確指出要以學生為本,發(fā)揚以人為本的精神,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到相應的知識。過去的初中數學教學只是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新課標指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了解分析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處理問題方式的差異以及思維能力的高低等。教師應根據班級里學生之間的差異和特征,實事求是地為學生安排相應的練習,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
(二) 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生和小學生相比,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fā)展,特別是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初中生都比較早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也較過去的初中生更強。而猜想正是解決數學問題所需要的一種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思考、不要怕猜錯,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索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圓的教學中,提問:平面上共有A、B、C、D四個點,且任何三個點都不在一條直線上面,問最多能畫幾個圓?如果四點都在一個直線上,又能畫多少個圓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地進行實踐,并得出最終結果。這樣,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新課標同樣也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應充分利用好現代的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最好最豐富的教學內容。多媒體是當今教學領域中必不可缺的產品,若能很好地將它用到初中數學中,就能改變過去枯燥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通過圖片和視頻,將枯燥、抽象的屬性概念變成形象、直觀的印象,變枯燥為新鮮。比如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使用幾何畫板軟件,充分地展示不同圖形、線段之間的關系,降低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難度??傊‘數厥褂枚嗝襟w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除了上述所言,新課標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回到生活。知識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點。新課標為數學應用提供了總的方向,要求初中生必須能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且能夠較好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將知識和生活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和實例分析
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國家、企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源泉。新課標中也明確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師應通過數學教學的活動,讓學生們初步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增長才能、學習知識、提高素養(yǎng)的必備條件之一。所以,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教師教學方法提出要求,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 找準銜接點,讓學生在情境中釋放潛能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有著嚴密性、豐富性、邏輯性、實用性的特點,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當擅于抓住數學學科的知識特點,增加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認真分析研究教材的內容,掌握知識的要點和體系,找準生活問題與數學知識的銜接點,抓住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狀態(tài),創(chuàng)造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地探索問題情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快樂中學到必要的知識。
比如有這樣一道題目:某酒店為了擴大經營的規(guī)模,要進行裝修,需要在大廳內的主樓梯上鋪設紅色地毯。一條地毯每平方米30元,樓梯寬2米,側面圖如圖所示,問購買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呢?
這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一道關于解三角形的題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開門見山,直接把關于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并進行講解,這樣并不能吸引學生。若按照上述的教學方式,將生活中的問題和所學的知識相結合,創(chuàng)設出學生們感興趣的、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再進行有效地引導,就能凸顯出快樂學習的理念,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們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 抓住問題的發(fā)散性,凸顯關鍵的知識點
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重要部分,有著變通性、獨特性、流暢性等特點。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富勒曾說過:“所有的小孩生下來都是天才,但我們在生命最初的六年磨掉了他們的天資。”可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已經是當前新課標理念下的一大重要課題。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一題多用法、一題多問法、一題多聯(lián)法、一題多解法、一題多變法等各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們在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得到能力提升。
比如,已知一個圓的半徑是R.問題一:求此圓內接正n邊形的面積和周長。問題二:利用問題得出的結果來填寫下表。
初中數學老師要幫助學生加深對重要數學知識的理解,要更大地拓展數學知識的學習范圍,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理解的能力。初中數學相對小學數學的內容更具有抽象性,應用方面更具有廣泛性,推理方面更加具有嚴謹性。所以,更需要初中數學老師結合初中數學的特點,做出與之相結合的教學方案,以保證學生學習的高效性。
二、初中數學的特點
(一)初中數學更加注重教學的直觀經驗
初中生處于一個成長的特殊時期,心智、體質逐漸發(fā)育健全,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正在由低轉高的過程,由直觀形象思維轉化為具體形象思維。這個過程將直觀經驗的教學融合在授課內容中,那么會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例如,傳統(tǒng)的幾何課程內容就是點線面,而加入了直觀形象的課程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高樓大廈、標志建筑來講解點線面的理論知識。
(二)初中數學更加強調的是回歸生活
數學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有所體現,人們漫長的社會文化發(fā)展的歷程中,逐漸形成了圖形意識、記憶意識和度量意識。而數學的授課內容恰巧就是將這些意識轉化為知識傳授給學生們,讓他們理解并轉化為自己的意識。
(三)初中數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手動操作能力
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重要改革目標,有效的數學學了對知識理論的理解之外,還要有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幫助學生提高觀察、推理、實踐、反思的能力。
三、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狀況
(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由于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處于正在形成的階段,所以初中數學的學習更加需要抽象與具體相互結合的學習方法,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的理解。但是有時候數學老師忽略了這一點,總是不斷強調數學的原理,不能把其形象具體地講解出來,只是不斷重復,進行灌輸式教育。
(二)教學模式較為陳舊
目前很多教師忽略了新課程改革以后是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這一點,習慣性按自己的觀念安排教學內容,一個流程地走下來,講解課堂標志性習題,以點蓋面,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和良好的心理品質。老師一手操作教學過程,就會使初中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三)學校家長過于注重考試結果
目前大多數學校注重的是分數、升學率,這樣家長會認為只要孩子的分數高了,考試結果優(yōu)秀了,孩子就是優(yōu)秀的??墒钦嬲鼌s了,學習的真諦是學以致用,學校的功能是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
四、 面對初中數學教育現狀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教學理念,端正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初中數學進行合理認知
依據現在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現今時代的數學教育應主動強調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正確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合理認知,激發(fā)他們對自己創(chuàng)造性和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的認知、重視。數學老師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領域的發(fā)展狀況,更要關心孩子內心對知識的真實感受,做到將學生變?yōu)檎n堂的主體,進行啟發(fā)式的教育,摒棄灌輸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比如,相對于同一道幾何證明的題目來說,讓兩個以上的同學到黑板上進行題目的解析,讓他們從不同的思路進行問題的解答,并加以對照,從而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也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對公式定律加以理解和運用。
(二)活躍課堂氛圍,提出有趣的題目,設立情景
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記,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毫無新意,也會導致學生注意力不能全面集中,有時候會犯困打瞌睡。所以較為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課上提出較為有趣的題目,抓住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以確保教學效率。例如,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游戲接龍的方式,由任意一名學生開始,針對方程X+2Y=40,任意給X或者Y一個值,點班級另外一名同學,讓他說出相應的Y或者X的值,再由這名同學提出新的X或者Y的值,以此類推,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和合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都能夠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就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計算方法。
(三)將數學生活化,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體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和價值觀等方面也獲得一定的進步。例如,在平移和旋轉的問題中,可以提問學生在游樂場中,過山車和摩天輪這兩項運動哪種屬于平移,哪種屬于物體的旋轉。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堅持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率。面對初中數學目前產生的問題,我也列舉了簡單的解決方案,但是我對這方面的認知也是局限的,對此研究仍需要不斷完善,也需要學校老師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春峰.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12).
[2] 蔣祖珍.探討如何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8).
論文關鍵詞:數學,學生,提問能力,方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善于設問,而且更要滿腔熱情地指導學生學會提問。布魯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所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提出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既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 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提問能力的現狀分析
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地影響,長久以來,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講,加之“尊師重道”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使學生的服從意識觀念較強,導致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學生課堂上表現較拘謹、不敢提問。課堂上,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完全沒有時間去自主地思考,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導致學生沒有時間提問。初中數學課程摘要的應變技能,思維方面具有機械性,往往無意或者不善提出新問題。
二 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的方法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現代思維學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圍中,其思維便會進入一種更高級別的自組織自調節(jié)過程。“創(chuàng)造性學生往往因教師不能理解和支持他們的思想而隱藏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從而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產生嚴重抑制作用。”自古以來,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方法,應找準自己的位置,采取民主態(tài)度,鼓勵學生思考,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和積極探索,為學生成長、思維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候和土壤,特別應重視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數學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幽默、愉悅的課堂,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到心理的安全與自由,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觀察思考,學生群體才會有群情激動,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提問欲望和行為才能得到激活。
(二)構建提問的教學情境
教師要隨時注意挖掘教材中隱藏的“發(fā)現”因素,適時利用暗示性語言、語氣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探索知識,使教學過程圍繞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而展開。教師應構建良好的提問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能激發(fā)數學問題的提出,而且也能為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提供相應的信息和依據。通過具體數學問題引起的懸念或探索活動激起學生的問題欲望,進而形成教學情境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主動利用暗示性語言、語氣,結合有效問題串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提問的情景。初中數學教師還應設置有梯度、可延展性的課堂提問,以便給學生連續(xù).廣泛的提問空間。每個問題都要留一定的窗口給學生,讓學生在解題時,在教師的暗示性語言下能找到題目的漏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自主提問.例如,在教學“變量與函數”內容時,教師可以針對這樣一道題:“一個矩形的周長為60,其中一邊長為10,求這個矩形的面積。”啟發(fā)激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在認真思索和熱烈討論后提出:“邊長還可以取其他的值嗎?”“若其中一邊長為15、20、25,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呢?”“什么時候面積最大?”“若設面積為S,其中一邊長為X,S如何表示?”等等,只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提問時間,給所有想表達的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的提問,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理解和解答問題。讓學生從生活情境或數學問題情境中找到數學信息,并能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并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部分或全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數學素養(yǎng)。
(三)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有效評價
初中學生出于受原有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的制約,某些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沒有價值或根本不成立,作為教師,不應忽視,應及時采用鼓勵性語言予以激勵,激勵學生提出存在和有價值的問題。對于那些提出的問題具有很高價值或創(chuàng)造力問題的學生。在教學中應及時進行正面的肯定性評價,并鼓勵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方法,并要求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善于提出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就會樂于提問。在這積極評價的體驗中,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他們?yōu)榱俗非笠淮斡忠淮蔚某晒?,積極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機會有疑問,便會毫不拘束“搶著”提問。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提問的興趣。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能幫助老師拓展教學思想,實現教學互動,教學相長,使教師、學生均能得到發(fā)展??傊?,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只要自己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就能獲得客觀公正的評價。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提高學生提問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由生疑到質疑,然后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質。,讓學生敢于提問、樂于提問、善于提問,是真正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2002
【2】袁成良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情境的設置策略新課程(教師版)2010年2期
【3】沈建紅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中學數學研究2007年
2011.03.28
1. 高中數學學習中常見的幾種不良現象
(1)依賴心理。從小學教育開始,學生依賴老師的心理都比較強,特別是那些學習比較 古板的學生。在高中各階段,因為學生們要面臨高考,所以學習都會比較重視,特別是數學。一些不擅長數學學習的學生,依賴老師的心理就會特別強。他們等著老師的題型“模子”,等著老師布置作業(yè),等著老師交代怎么復習,復習那些知識……學習沒有自己的計劃,哪方面的知識欠缺,不知道培優(yōu)補差,課堂上只知道習慣性的記錄筆記,不知道思考。
(2)學習思想松懈。許多學生都是在考試臨近了才知道去學習,總以為時間還有很長,特別是高一、高二的時候,覺得高考還很遙遠,因此,懈怠了積極學習的精神,總等著高三或是考前一段時間奮發(fā)圖強??墒?,數學成績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積月累的知識積累,需要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3)學習不得法。老師在課堂上一般講的都是基礎理論,難疑點的剖析,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提點,舉一反三,引導學生的思維,啟發(fā)他們去學習。但是,很多學生都是照搬原理,或是覺得解題套路都一樣而不認真聽見,不思考,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4)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guī)作業(yè)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2. 高中數學的幾種學習方法
2.1 從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分析數學教學。(1)認識高中數學的特點。初中數學教材表達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多是常量,側重于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表達抽象,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強。(2)正確面對學習中的挫折。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形成惡性循環(huán)。3.要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有的學生會因為不適應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或是不喜歡數學老師而選擇放棄學習數學。數學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學生,不可能只關注一個學生。所以作為一名學生,讓老師去適應自己顯然不現實,應該從自我找原因,以學習為目的,去調控自己,改變自身條件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這才才可能學的更快、更好。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 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內在心理因素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筆者對四所初中的抽樣調查表明,284名被調查學生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興趣的47人,占15%;有間接興趣的85人,占30%;原來不感興趣,后因更換老師等原因而產生興趣的17人,占6%: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較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興趣的20人,占7%,原來有興趣,后來興趣減退的118人,占42%。調查中還發(fā)現,學習數學興趣比較淡薄的學生數學學習成績也比較差,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學習意志是為了實現學習目標而努力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是學習能動性的重要體現。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lián)系的。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數學難度加深,教學方式的變化也比較大,教師輔導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中小學銜接過程中有的學生適應性強,有的學生適應性差,表現出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 掌握知識、技能不系統(tǒng),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不能為連續(xù)學習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
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xù)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
3 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
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而初二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除了年齡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
二、減少學習分化的教學對策
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chuàng)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huán)境;發(fā)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2 教會學生學習
有一部分后進生在數學上費功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這是學習不適應性的重要表現之一。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3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
要針對后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從初一代數教學開始就加強抽象邏輯能力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