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樂理試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項研究主要是對2001年至2010年的總計20份聯(lián)考試卷進行結(jié)構和題型的分析。分析報告中所占比列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jié)果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計算,其結(jié)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有效數(shù)字。
一、對調(diào)查結(jié)果的分析
1、關于考試題型結(jié)構的分析
1.1關于總題量
從上圖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近十年來聯(lián)考試卷的總題量略有增多,2001年試卷題量最少在50題以下,2002年至2004年各試卷的題量基本處于50題的水平上,2005年試卷的總題量略有上升,2006年的A卷試題略少于B卷,2007年之后的四年中,試卷的總題量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2關于單項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是各項考試的主要題型之一,其目的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和分析、辨別的能力。這類題型的設計和設問往往多種多樣,能有較廣的知識覆蓋面,答案的選擇也具有一定迷惑性,,要求考生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
從上圖我們能很明確地知道,單項選擇題作為一種常見的考試題型一直到2006年才出現(xiàn)在聯(lián)考考試的試卷中,在隨后的5年中它的題量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線上。其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的變化情況是由于各試卷題量的變化造成的,由于歷年各試卷總題量的情況基本平衡,因此,單項選擇題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的變化也不明顯。另外,單項選擇題從2006年出現(xiàn)開始到2010年,它的分值在聯(lián)考考試的試卷中,始終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線上。
1.3關于多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是指正確選項多于1個的選擇題題型,是各項考試的主要題型之一,其目的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和分析、辨別的能力。這類題型往往答案的數(shù)目不固定,而且不論多答、少答或者答錯都不得分,因此也就要考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此題型也具有很高的區(qū)分度。
從上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只有2005年的兩份試卷沒有出現(xiàn)多項選擇題,另外,2003年的兩份試卷也稍微少了一道題,其他年份的多項選擇題都穩(wěn)定在10個。它的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在2001年的試卷中占的比例最大,到2005年的試卷中所占比例為0,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多項選擇題的題量在當年總題量的比例基本處于一個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上。另外,從上圖還可以看出,多項選擇題的分值在近十年的試卷中做了一個較大的調(diào)整,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在2005年沒有出現(xiàn)多項選擇題,其次就是從2008年開始,多項選擇題的分值銳減了一半,只剩下10分的分值。
1.4關于填空題
作為在應試教育考試中的一項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填空題幾乎出現(xiàn)在各項考試的試卷中。填空題不僅具有題型小、跨度大、覆蓋面廣的特點,而且還可以有目的地綜合一些問題,突出考查學生準確、嚴謹、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從統(tǒng)計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填空題從2002年開始出現(xiàn),10個小題,并在當年總題量比例的20%,占10分,經(jīng)過2003年和2004年小幅度的變化后,從2005年開始填空題題量、所占總題量的比例以及它的分值變化不大,一直處于一個比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
1.5關于判斷題
判斷題是一種以對和錯來選擇答案的考題,它的命題通常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等。但它的答案只有兩種可能,因此就算并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其作對題目的概率仍然有一半,因此,做這類題具有一定的投機性。
判斷題作為一種考試的題型在近十年的聯(lián)考中只出現(xiàn)了一次,也就是在2005年的試卷中,當時的A、B卷各10個小的題目,占了當年總題量的17.86%,每個小題各占一分。從歷年的試卷統(tǒng)計分析來看,判斷題這種考核方式并不適合出現(xiàn)在聯(lián)考的試卷中,因此,以后的試卷都沒有出現(xiàn)。
1.6關于寫作題
寫作題不僅是考查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一種題型,而且還能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熟練程度的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寫作題的題量在近十年來是有所下降的,其中在2001年的題量最多,2006年A卷的題量最少,但整體的波動并不算太大,基本處于25題左右。寫作題的份額在整套試卷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整體看來這個比例是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在2001年達到了70.45%,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在2006年的A卷只有36.54%,接下來4年的試卷中,寫作題題量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42%左右。另外,寫作題的分值在近十年來還是有所下降的,從2001年的64分到2010年的50分,其中所占分值最低是在2006年和2007年的試卷中只占到44分,但從占到試卷的總分的比例來看,寫作題所占的分值比較重的。
1.7關于分析題
分析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運用有關知識或規(guī)則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由于在實際分析中需要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考生的綜合能力。
從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看出,分析題的題量除了在2005年的試卷中明顯多于其他的年份之外,其余年份的分析題的題量非常平穩(wěn)。它在整套試卷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少,整體看來這個比例還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在2005年達到了12.50%,其他年份基本是在6%左右。但是,分析題的分值在近十年里略有上漲,從2001年的16分到2010年的20分,其中所占分值最低是在2003年的試卷中只占到15分,所占分值最高是在2005年的試卷中占到24分,但從占到試卷的總分的比例來看,分析題所占的分值比較合適。
2、關于考試考察能力結(jié)構的分析
我們將考試所考查的能力分為“記憶”、“理解”、“應用”三個層次。
2.1關于識記部分
識記部分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理論常識的分辨和記憶,這部分題目作為較貼近實際應用的音樂理論。但這一部分主要還是屬于一種機械記憶,幾乎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因此作為選拔類考試的內(nèi)容不應過多。
從統(tǒng)計的結(jié)果看來,識記部分的題量在近十年中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曲線上升的狀況,其中所占題量最少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1題,而所占題量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A卷占到了9題,另外,2008年的B卷識記的題量卻只有4題,這種不平衡的現(xiàn)象不能不說是一種失誤。另外,識記部分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情況在近十年的試卷中呈現(xiàn)出曲線上升的狀態(tài),其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2%,而題量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A卷占到了15.79%,但是,2008年的B卷識記的題量占試卷總題量的比列只有7.01%,這種現(xiàn)象非常地不平衡。關于識記部分分值,總體來看是呈現(xiàn)出曲線上升的狀態(tài)的,其中所占分值最少的一年是在2004年只占2分,而所占分值最大的一年在2002年的A卷占到了14分,另外,2001年、2002年、2006年和2008年A、B兩份試卷中,識記部分的分值明顯地不相同。
2.2關于理解部分
理解類的題型首先需要對基本概念有明確的認知,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解答。解答這類題目可以分辨出考生對所掌握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程度,相對識記類的題型還說,它更具有靈活性,對答題者的要求也更高。
從統(tǒng)計的結(jié)果看來,理解部分的題量在近十年中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平穩(wěn)但略有上升的狀況,其中題量最少的一年是在2001年的B卷中,但也擁有37題,而題量最大的一年在2008年的B卷中擁有48題。其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情況,在近十年的試卷中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曲線下降的狀態(tài),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年占到了當年整張試卷的90%,其中所占比例最低的一年只占到了當年整張試卷的73.21%,但不管怎么樣理解部分的題量在整個試卷中所占的題量都是很大的。關于理解部分分值的情況,整體來看在近十年的試卷中還是有所下降的。其中所占分值最少的是在2010年的B卷擁有54分,而所占分值最大的是在2003年的試卷中占到了77分,但整體還算平穩(wěn),都處于60分左右的水平線上。
2.3關于應用部分
應用部分的試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也就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靈活性。做這類試題首先要弄清楚原理、掌握方法,另外還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較明確的解題技巧,也就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才使得它也是最難的一種題型,但是由于它可以考查到考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素質(zhì),也使得它是考試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從統(tǒng)計的結(jié)果看來,應用部分的題量在2005年變化最明顯,由之前的4道題目突然增加到10道,但在2006年有驟降到只有5道。其他年份的試卷,在實際應用一部分的題量還比較的平穩(wěn),沒有太大明顯的變化。這一部分題量占當年總題量比例變化的情況,在近十年的試卷中只有一次較大的波動,就是出現(xiàn)在2005年,這一年試卷中應用部分的題量比例明顯上升,占到總題量的17.86%。但是在2006年又回到之前的水平,并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關于實際應用部分分值的情況,整體來看所占的分值還是比較大的,除了2003年只有19分之外,其他都處于20分以上。其中所占分值最多的是在2005年,達到了36分。
通過以上各項數(shù)據(jù)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理解部分不論從題量還是分值都占到最大的一個比重,其次是應用部分,當然,藝術聯(lián)考作為一種選拔性的考試,要想招進來深造的學生在音樂這個學科方面有所發(fā)展,當然應該著重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三、對于湖南省音樂聯(lián)考現(xiàn)狀的思考
通過對湖南省近十年聯(lián)考20套試卷的內(nèi)容、題量、分值以及能力結(jié)構等方面的分析,試卷具有以下特點:
1、試題題型與考試的內(nèi)容比較切合,并且能夠體現(xiàn)不同的知識類型。
音樂因為其學科特點,不但要考查考生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而且應考查考生必須掌握的方法,考查應用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不但要在知識的音樂領會層次上對考生進行測試,還要在運用、分析、綜合以及評價層次上測試考生的能力,因此,試卷也必須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在寫作或者問答題,這種題型作為一種主觀題,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考生學科水平,展示其分析音樂問題能力。
2、試題注重考查樂理學科的基礎主干知識。
試卷試題十分注重知識的基礎性,通過對樂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來檢測考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理解。強調(diào)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思維能力,其別注重學生空間思維、知識遷移、多角度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
3、試題的能力結(jié)構設置具有一定的區(qū)分性。
4、聯(lián)考試題命制的知識面過窄,缺少對考生綜合音樂素質(zhì)的考查。
聯(lián)考試卷題目的設置不能僅僅局限在對樂理這一個方面的考查,而是應該結(jié)合其他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如音樂常識、音樂欣賞以及音樂史等內(nèi)容一起考查。
5、聯(lián)考試題不能體現(xiàn)基本的人文和科學修養(yǎng)。
音樂作為一種文化,這就決定了學習音樂的學生必須具備除了音樂領域之外的一些基本的人文與科學知識,具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音樂聯(lián)考的試題還要能夠滲透和折射出一定的“音樂學識”,即音樂的人文精神素養(yǎng)。
6、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強調(diào)并不明顯。
“題組”式的命題方式在湖南省音樂聯(lián)考的試卷中一直存在,但這種“題組”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并不強,知識和能力的轉(zhuǎn)換設計并不靈活,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題組”命題的優(yōu)勢。知識的綜合運用是提高實際運用能力的基礎,作為選拔性考試的命題應該堅持強調(diào)知識間的交叉、滲透、綜合和拓展的能力,注重檢測考生是否具有網(wǎng)絡化的知識體系,并能從中提取相關信息解決問題。
7、試題的結(jié)構存在波動,試題的命制缺乏新意。
現(xiàn)行的聯(lián)考試題從整體看來還是體現(xiàn)出了聯(lián)考的連貫性、嚴肅性和規(guī)范性。但是,試卷中各題型的題量、分值以及能力結(jié)構方面的分布仍然具有較大幅度的波動,其中有些相同年份的兩套試卷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些都說明各年度命題者之間還沒有達成一致,聯(lián)考試題的結(jié)構的最優(yōu)方案還有待于探索。
關鍵詞:閱讀能力;調(diào)研分析;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30-0068
閱讀能力是當前學生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也是檢驗新課程實施水平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盡管學校和教師已普遍重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因為教師重視程度不夠、指導方法欠缺,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與《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一、存在的問題
筆者曾經(jīng)深入課堂教學,對教師課外閱讀教學中的不足進行了調(diào)研分析:
1. 閱讀教學缺少目的性
課時計劃中每周兩節(jié)的課外閱讀課應按照教材中單元的編排順序和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制定每節(jié)閱讀課的具體閱讀目標和要求,把課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教學在閱讀內(nèi)容上的必要補充、在閱讀方法上的自我實踐、在閱讀能力的自覺提高。目的明確了,教師才能準確把握課外閱讀到底要學生閱讀什么,為什么而去閱讀。
2. 教師指導缺乏計劃性
課堂上學生看了些什么知識,應該怎樣指導學生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茫然不知。無計劃性的閱讀,導致教師在課堂指導上或雜亂無章,或隨心所欲,或無所指導。
3. 課堂組織缺乏規(guī)范性
教師對課外閱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課堂上組織教學的隨意性就大。長此下去,學生上閱讀課自由、隨意、散漫,對課外閱讀失去了應有的積極心態(tài),學習效率低下。
4. 閱讀方法缺乏指導性
有的教師不能參與到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就不能引導學生喜歡閱讀,不能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具體、明確、恰當?shù)膯栴},不能針對學生的質(zhì)疑進行點撥、示范、講解,更不能指導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拓展。
5. 檢驗閱讀效果缺少實效性
有的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效果不能及時檢查和檢驗,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夠及時和科學,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和保持,也是當前閱讀教學的一大詬病。
以上問題,說明了當前教師閱讀教學嚴重脫離“學有所得、學以致用”的宗旨。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必須認請兩個個問題、處理好五種關系。
二、解決的策略
1. 認清兩個問題
(1)閱讀材料的選擇
在閱讀課上,閱讀材料的選擇可以有以下形式:
①教師推薦學生閱讀,即教師把自己看到而學生不宜搜集到的好文章推薦給學生閱讀。好文章可以給學生人手一份,也可以由教師或?qū)W生朗誦。這些材料與課本中文章關聯(lián)較大,可以彌補課內(nèi)閱讀材料數(shù)量上的不足,也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②學生選擇材料閱讀,即課余時間讓學生按一定的要求(詞匯是否優(yōu)美豐富、敘事是否生動完整)去搜集選擇材料,也可以圍繞某個話題去廣泛閱讀(如魯迅有關的文章、材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朗讀,美文共享。
(2)閱讀方式的確定
①集體閱讀,即選擇適宜于學生人人都有的材料,集體閱讀后,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師生共同討論探究,既可以訓練閱讀能力,又能點撥寫作技巧。
②自由閱讀,即學生自己選擇擴展知識的材料進行自由閱讀。自由閱讀并不是漫無目的的去瀏覽,而是教師提出閱讀要求和范圍,讓學生明確圍繞什么去讀,讀后應有什么收獲。
2. 處理好五個關系
(1)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課余閱讀的關系
①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有益補充,是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和延伸。課外閱讀既能鞏固、強化課內(nèi)所學知識,又能培養(yǎng)靈活多變的思維能力。
②課外閱讀是課余閱讀的起跳板。課外閱讀沒有了興趣、方法、習慣,學生課余閱讀就成為空談。因此,課外閱讀有力地影響了學生的課余讀書興趣、方法和習慣,如在教學《少年閏土》后,學生對少年閏土的英雄形象有了清楚的認識后,到了老年,閏土又有什么變化呢?激發(fā)學生興趣后,和學生一起閱讀《故鄉(xiāng)》,并在課余時間收集與魯迅有關的材料,讓學生對少年閏土和老年閏土進行評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課內(nèi)、課外、課余閱讀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多方面培養(yǎng)閱讀興趣,形成能力。
(2)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生有選擇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等權利,但學生“自主”的必要條件是“教師指導”。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自由過多,教師指導不足,或教師滔滔不絕地分析,學生茫然不知所云兩種極端的現(xiàn)象,都是因為沒有正確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的關系,所以,課外閱讀教學更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教師指導的積極作用。
(3)感悟與質(zhì)疑的關系
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有一種傾向,只重視感悟、忽視質(zhì)疑。我們要辨證地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清朝唐彪認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處理感悟和質(zhì)疑的關系要注意三點:
①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安排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質(zhì)疑問題。閱讀課應該有個“自讀――淺悟――質(zhì)疑――深悟”的過程。其中“質(zhì)疑問難”階段是閱讀教學最深入的階段,尤其是學生自己選擇的閱讀材料,因其認知水平的限制,閱讀內(nèi)容深淺不易把握,難免會出現(xiàn)不識字、不理解詞句、不明白文章表達的深層意義等現(xiàn)象,這些若不給學生質(zhì)疑的機會也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學生淺嘗輒止,不知求索。
②教給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并因勢利導地幫助學生將解疑和感悟結(jié)合起來。要告訴學生,質(zhì)疑不要局限在一個詞、一個小句子上,課堂質(zhì)疑的問題很多,它可以分成:有關文章表層詞句的疏通性問題;有關思想內(nèi)容深層的探究性問題;有關表達形式的簽定性的問題;有關課文知識拓展的延伸性的問題;有關課文不同看法的評價性的問題
③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質(zhì)疑和感悟積累的獨特性,千萬不要追求標準化答案。
(4)積累與運用的關系
目前,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比較注重通過文本閱讀來豐富積累、積淀語感,以為語感積淀好就自然能運用。其實,積淀是運用的必要條件,從積淀轉(zhuǎn)化為運用,必須經(jīng)過語文實踐。這就要求讀完文章后,教師騰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優(yōu)秀學生可創(chuàng)造性運用,較差學生可模仿運用。
例如,對學生在閱讀中通過反復誦讀和選點品讀形成的語感,要讓他們通過情境性填詞、情境性造句等模仿性練習積淀下來,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把積累的語言運用到說寫上。有位教師教完《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后,在黑板上貼出一幅海底世界情景圖,還將一些海底動物圖片貼出,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學生興趣倍增。
(5)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寫,也可以寫促讀。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顧振彪先生認為:“寫作與閱讀結(jié)合,一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聯(lián)系課文進行寫作,就在應用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應用把課文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二是提高寫作能力。以課文為寫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投入寫作訓練,尤其利于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睂嵺`中的讀寫結(jié)合有三種方式:一是邊讀邊寫:邊閱讀邊利用課文情境進行寫和說的訓練。二是讀后再寫:閱讀后,抓住讀寫結(jié)合點進行寫和說的訓練。三是寫后再讀:先讓學生寫一寫,再讀一讀范文,找出自己的不足。
一、“要讀”:學貴有疑,重激趣
學貴有疑,思源于疑。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要讀。
1.緊扣題眼,獵奇探妙
緊扣題眼,從題目的奇妙處引導學生提問、質(zhì)疑,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要讀”課文。學習《草船借箭》一文,我讓學生針對課題質(zhì)疑。學生們紛紛發(fā)問,草船怎么能借箭,誰有這么大的本領?箭是造的,干嗎要借箭,為什么用草船借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提問,使這些問題逐漸成為大家的問題,而不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問題,形成質(zhì)疑問難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2.抓住情節(jié),因勢利導
抓住故事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問難。故事中主人公是福是禍,一直是讀者所牽掛的。在教學時,可抓住讀者的這一心理,促使學生潛心會課文。同樣,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抓住“三天內(nèi)造十萬支箭”這一不可思議的“奇跡”引導學生問難:三天造十萬支箭,你們替諸葛亮的命運擔心嗎?擔心什么?一個“擔心”觸動了學生的內(nèi)心,學生們站在諸葛亮的立場上提了很多問題,我隨機把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再由學生整理、歸并。其中有擔心人心的:周瑜為什么要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魯肅是東吳的人,萬一他出賣諸葛亮怎么辦?諸葛亮不怕曹操出兵嗎?擔心天氣的:如果第三天江上沒有大霧諸葛亮的計策不就被曹操識破了嗎?擔心地利的:光一個早上就能借十萬支箭嗎?學生一旦自己提出問題,便已處于閱讀的主動地位了。在這些問題和任務的驅(qū)動下,學生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閱讀,潛心會課文的過程,也是擔心諸葛亮命運的心路歷程,更是從擔心命運的體驗中真正感受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3.借題發(fā)揮,拓展延伸
抓住人物的傳奇引導學生設疑。小學生喜歡甚至崇拜故事中一些傳奇色彩的人物,尤其是一些神通廣大、智慧超群的人物。學了《草船借箭》,學生早已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深深折服。這時提問學生:你們還知道諸葛亮哪些傳奇的故事,想不想了解他?此時學生的頭腦中肯定滿是疑問,諸葛亮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怎么會如此神奇?然后不失時機地向?qū)W生推薦閱讀《三國演義》,把閱讀欲望延伸至課外,讓他們繼續(xù)領略諸葛亮的智慧,學生肯定熱情高漲、興奮無比。
二、“深讀”:授人以漁,重引導
“深讀”就是要學生深入閱讀課文。“深讀”不僅僅是讀讀悟悟,更需要學生在讀時根據(jù)文本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并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的閱讀教學有過“重人文輕工具”的弊端,這就要求我們在落實人文性的同時也要落實工具性,讓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起來。指導學生閱讀時不僅要滲透人文精神,而且還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
1.邊讀邊想,讀出含意
名師于永正說:“知識是靠自己在讀中獲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讀中體驗,理念要靠自己在讀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讀中掌握?!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閱讀的基本方法。同時,教師對學生在閱讀時的引導,對學生提出一個能揭示內(nèi)在的思考問題,都能催動學生的思維之弦,使學生的閱讀更具效率。
2.多元寫話,讀出自我
在學習《去年的樹》一課時,讓學生寫寫“如果你是那棵樹,你會對小鳥怎么說,你會對人類怎么說?人類對樹又會怎么說?”指導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把自己對友情、諾言的看法寫下來,再在后面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樣的寫話,不僅是學生與文本的又一次對話,還在對話的過程中融入了自我,寫出了自己的友誼觀、誠信觀。
三、“善讀”:旁征博引,重綜合
“善讀”是指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為閱讀教學服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jié)合?!边@種學習方式可以調(diào)用多種知識和手段,拓寬學習途徑,為感悟語言文字服務。
1.搜集資料,豐富體驗
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并整理有關資料并在閱讀中加以運用,是培養(yǎng)學生“善讀”的一種好方法。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針對性地收集相關的信息,收集的途徑可以是調(diào)查、訪問、咨詢,也可以通過查閱文字資料、網(wǎng)絡資源等渠道進行。教學時可組織學生交流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豐富對文本的體驗。這樣既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資料解決重點、難點的能力。
2.想象繪畫,再現(xiàn)語言
畫畫是許多學生喜歡做的事,把畫畫帶入閱讀課堂,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更清晰、直觀地了解課文。同時,畫圖也能給學生提供發(fā)揮想象的場所,讓他們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去獨特地感悟其中內(nèi)容。這種特殊的閱讀方式尤其適用于寫景文,如上老舍的《林?!芬晃臅r,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用簡筆畫分別勾畫出大興安嶺的群山起伏、溫柔和秦嶺的險峻。通過美術手段與語言文字的結(jié)合,發(fā)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增強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力。而且,根據(jù)文本想象繪畫更是對文本語言的再現(xiàn)。
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在閱讀中的運用,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和閱讀聯(lián)系起來,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促進人的多方面發(fā)展。
南帆:跨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認為《沖突的文學》這本書跟前面的幾本有些不一樣。大概在1987年前后,我自己有過一陣猶豫:大的理論突破在哪里?我對當時中國文學研究的整體狀況不太滿意,包括對于自己的研究。當時結(jié)構主義已經(jīng)得到介紹,但是我覺得真正用心讀懂結(jié)構主義的人并不太多,甚至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80年代,結(jié)構主義是一個我們必須穿越的理論重鎮(zhèn),我一直覺得結(jié)構主義非常重要,特別是它考慮問題的途徑。一些人一直都在說超越結(jié)構主義,但是到底超越了什么呢?如果不把結(jié)構主義弄清楚,那么恐怕它在文學理論領域里所帶來的“語言轉(zhuǎn)向”就是一句空話。很多文學理論家可能到今天還沒有弄清楚結(jié)構主義的基本觀念。比如說它憑什么敢于設立一個純粹的語言框架結(jié)構,它有什么理由敢于把語言和實際世界脫離開來,這些觀點都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論證,例如“能指”、“所指”等那幾個對子,加上二元對立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德里達就是在這個層面上開始思考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八十年代的文化氛圍是囫圇吞棗的,許多問題僅僅是浮光掠影地點到,根本沒有分頭進行深入研究。那么,結(jié)構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有什么區(qū)別?理解了結(jié)構主義之后還能認為有什么新現(xiàn)實主義嗎?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理論必須進入到這些問題的內(nèi)在機制中去,而不是純粹地搬弄幾個名詞。事實上,包括當時的主體論等等。都是一些非常粗糙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當時的理論水平大約也只能做一些基本的經(jīng)驗收集。八十年代有一年叫做語言年,據(jù)說也就是從那一年大家都開始重視語言。但是如果認真去讀當時的一些文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謂的語言基本上都是表現(xiàn)論,幾乎所有的出發(fā)點都是語言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內(nèi)心――他們似乎都忘記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源頭。在我看來,語言論至少應該涉及到兩個源頭。我不是武斷地否定表現(xiàn)論,但是,為什么沒有人能夠從形式主義、結(jié)構主義這個脈絡上來談論這個問題呢?這顯然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源頭。
到了九十年代,《沖突的文學》是一個轉(zhuǎn)變,這本書于1992年在上海出版。當時,在不斷拓展研究視野的過程中,我更多地關注了以下三個問題:一個是中國問題;第二個是中國問題的復雜性,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的交雜、糾纏。第三個是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其實,在90年代之前,受到“純文學”觀念的影響,我自己對于文學研究要不要有一個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也比較猶豫。我覺得既然是“純文學”,就沒有必要關心那么多的問題。但是,“純文學”的視野逐漸滿足不了我的思想,許多問題一直都在企圖突破這個視野,直至我重新認識到語言、歷史、文本、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當時有人形容我:八十年代像九十年代的人,九十年代像八十年代的人。到了九十年代,許多人都轉(zhuǎn)向了“學術”,但是,我又覺得思想的銳氣不可或缺?!稕_突的文學》即是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挑出了二十對文化矛盾進行復雜性問題的分析。
《文學的維度》集中研究了話語的層面問題。這本書我自己也比較滿意,最近會重版。接下來又有了《隱蔽的成規(guī)》?!峨p重視域》開始了文化研究的實踐。我并不想對文化研究進行定義,我甚至覺得,文化研究本身就是破壞定義、反定義的。當然,文化研究包含兩個趨向:一個是把世界當成文本來進行分析。我以前出過兩本隨筆集,《文明七巧板》和《沒有重量的生存》,都是關于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思考和分析。這兩本書的分析武器里面,我使用得比較多的是符號學和精神分析。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已經(jīng)不能說是一個純粹的自然界了,我們基本上都生活在一個人工的環(huán)境中。有一次我在新疆的某個沙漠的正中央停留,周圍完全都是沙丘,沒有任何人工符號,我當時的感覺是立刻失去了任何坐標,如果不是汽車停留在旁邊一兩百米的地方,我想我會立刻迷路。離開了沙漠回到現(xiàn)實世界我立刻明白。其實我們今天的所有生活都有一個文化坐標,而任何一個文化坐標,都是文化研究的對象。誰設立了這個坐標,為什么設立這個坐標,這一類的坐標怎樣把一個“自然人”塑造成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即阿爾都塞所說的,意識形態(tài)是怎么“詢喚”主體的?文化研究可以說隨手揀起來都是素材。昨天我剛剛買過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馬桶的歷史》,試著去想想管道工是怎么改變這個世界的?
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早期從雷蒙?威廉斯那里繼承了左翼色彩,有很強的政治經(jīng)濟學維度。今天的一些文化研究已經(jīng)淡化甚至取消了這個維度。所以,一些人懷疑地說,你不就是在將這些事情拆解開來做一個描述嗎?你要達到什么目的呢?雖然文化研究已經(jīng)沒有了政治經(jīng)濟學的維度,但是還有沒有其他的維度呢?比如說,精神分析學的維度?意義是不是僅僅存在于政治經(jīng)濟學的維度?這是一個問題。例如,空間的分析如果僅僅是政治經(jīng)濟學維度,那么,我們只能談論居住面積,我住一百平米,你才住十平米,如此等等。但是,有沒有別的維度、另一些可分析的內(nèi)容存在呢?在我看來,文化研究面對世界文本的內(nèi)容是極其豐富的。
盡管如此,我覺得文化研究還是有面對文學研究、回到文學領域的一面。比如說分析普魯斯特著作中的植物,比如說談卡夫卡作品中的動物哲學等等。不管如何,這些研究都是文學領域中的內(nèi)容。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以文化研究的方式進入文學研究。我個人比較愿意觀察形式、語言、美感的背后,即為什么這些形式和語言產(chǎn)生了美感?為什么我們覺得這是比較好的文學作品而那不是?文化研究是怎么解釋這個問題的?以往的許多文學觀念中,形式就是形式,美感就是美感,美是不需要追究的,問題就到此為止,不需要再解釋了。文化研究恰好認為這些是可以解釋的。你的這種感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訓練出來的。誰訓練的?什么訓練的?這種訓練是對還是不對?我覺得文化研究進入文學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的。我個人的研究之中,有把整個世界當作文本、當作符號來進行分析的一面,也有回到文學的一面。當然,即便回到文學研究,可以談論的問題也很多,比如剛才談到的普魯斯特的植物、卡夫卡的動物哲學,這些題目都是我沒有想到過的。研究這些題目沒有什么不好,這表明了文學研究極其開闊的文化層面。以往的文學研究只能談經(jīng)典,談主題,談結(jié)構,談文學史,好像還沒有如此開闊的研究層面。或許我們過去不太重視這些問題,那么,現(xiàn)在,正是文化研究幫助我們拓展了視野。
周紅兵:進入到視覺文化主導的消費社會,一方面文學的地位日益下降,另一方面文學性卻在不斷擴展,進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即是祛魅、去蔽,進入日常生活,去精英化和瑣碎化。一方面,這種研究固然令人反思,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會導致這樣一種局面,即與日常生活過多的捆綁在一起,會不會日益削弱甚至是喪失作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獨立意識和批判性?畢竟日常生活并非總是審美化的。
南帆:提出文化研究與日常生活過多地捆綁在一起會不會削弱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這個問題是對的。我覺得,這里面存在著兩個層面。如果把這些問題放在空間和結(jié)構研究中去,就會很清楚地看出來。第一,你必須進入。不能說不進入日常生活,但是,進入不等于完全融合,你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眼光。我強調(diào)的是這個問題。你有自己的獨立眼光,在特定的空間和歷史條件下,你的獨立眼光來自何處?如果我們把知識分子說得再細一點,可以說到人文知識分子。我們這種類型的人文知識分子往往身兼兩職,一方面做研究,另一方面也會進行一些創(chuàng)作。我認為,我們的獨立性來自兩個源頭,一個是學術話語,另一個是審美。如果更細地說,人文知識分子又可以分出文學知識分子,在文學知識分子中間就普遍存在著上述程序。
在各種大理論盛行的今天,文學為什么仍會存在?我認為,文學恰好是用多種多樣的經(jīng)驗來對抗各種各樣的大理論的。大理論常常對歷史做出概括,例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完全是個風雨飄搖、充滿戰(zhàn)亂、侵略、殖民等等的地方??墒?,王安憶的《長恨歌》怎么會寫出王琦瑤這樣的一個女人呢?她巧妙地躲過一切災難,壽終正寢,并且活得有滋有味?以往的理論中,即使存在這種人物也不能去寫。因為人們認為歷史是一個有機整體,一切局部必須體現(xiàn)整體――即盧卡奇的“總體論”思想。王琦瑤這些人物僅僅是個人化的小歷史,文學不要去寫。為什么?因為她們不是歷史的主流,不夠典型。那么,憑什么說她的存在不夠典型,而另一些人就是典型呢?如何下這個判斷呢?因為我們知道歷史朝什么方向發(fā)展,這就是依據(jù)。歷史是一個整體,向著特定的目標前進,靠近目標的就是重要的,不靠近的就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把總體論的前提拿掉,又怎么知道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的呢?我不是說大理論不需要,但是大理論不是幾個人可以制定出來的。大理論必須不斷地和具體的經(jīng)驗搏弈,而在這個過程中,文學就是用具體的經(jīng)驗去和大理論搏弈的武器。許多大理論都是經(jīng)濟學、社會學或者法學話語,人們認為這才是有用的。但是,文學哪里就是語文修辭、華麗的字句呢?它還收集人的各種經(jīng)驗。文學就是用各種經(jīng)驗和大理論進行博弈。我不是說文學的全部功能就是這些,但是這是文學極其重要的一個功能。例如,當我們進入到現(xiàn)代性的時候,恰好冒出來一個沈從文,他恰好就逼著你不得不去思考什么是現(xiàn)代性。那就是你們追求的工業(yè)化、現(xiàn)代性嗎?文學史逼迫你去思考這些問題??茖又贫群头蓷l款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共識之后,怎么又冒出一本《尤利西斯》?這就逼著我們不得不去想,人的內(nèi)心就是那些科層制度所能夠解決的嗎?具體地說,就是文學經(jīng)驗強制性地逼迫我們?nèi)ミM行思考。文學甚至出現(xiàn)了許多玩世不恭的、叛逆的、變態(tài)的形象。這就告訴我們,社會除了正常之外還有一些非正常的存在,正像個人除了意識之外還有無意識一樣。這就是文學告訴你的,《洛麗塔》就是這樣,你不看,他們也會存在,當然怎么評價這種現(xiàn)象是另外一回事。也許在某些時候,他們是先鋒性的、叛逆性的,也許在某些時候,他們是被人鄙視的,可是鄙視他們也無法回避他們的存在,至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某些歷史時刻,這些會聚集起來成為一種歷史的力量,馬爾庫塞的著作曾經(jīng)論述到這一切。
審美具有反抗的力量。審美的反抗意義,阿多諾等理論家已經(jīng)進行了相當多的論述,這也是進入到現(xiàn)代性以來,用審美現(xiàn)代性對抗啟蒙現(xiàn)代性的一貫思路。但是學術也具有反抗性,那么,學術話語為什么會有反抗性呢?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它反抗什么呢?就今天而言,簡單地說就是反抗權力機制,但是是什么權力機制呢?是哪個國家,哪種歷史條件下的權力機制?也可能是??滤f的泛權力機制。如果是泛權力機制,那么泛權力機制的特征是什么?學術話語的特征又是什么?只有進行了比較之后,才能明了是誰反抗誰,為什么、用什么來反抗。這些都是值得認真分析的問題。而且,這些分析必須在特定的歷史語境里進行。如布魯諾所處的中世紀,自然科學的語言就是用來反抗宗教的權力話語,然而,今天情況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今天,自然科學的語言已經(jīng)上升為最大的權力語言,那么又是什么在反抗它呢?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具體的分析。
周紅兵:法蘭克福學派批判大眾文化和文化工業(yè),而英國伯明翰學派卻立場迥異,他們將更多的理解、同情賦予了大眾,這就引申出了文化研究中兩種不同的立場問題,即精英和大眾,文化研究自身也將眾多的日常生活、流行元素和文化現(xiàn)象納入了自己的視域,您也多處撰文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如“雙重視域”、“無厘頭”和最近的“虛擬社會”,從文章看,你對無厘頭明顯是無法接受的,即便是“妥協(xié)”一些,您也無法與他們共鳴,被他們接納。另外,在“虛擬社會”一文中,您也表示了對網(wǎng)絡雙刃劍和浮囂之氣的隱憂,除了個人背景、性情和審美偏好外,是否也是您所堅守的一種知識分子的立場?而這種立場恐怕仍會被人歸入到“精英”一列,可現(xiàn)今,說“精英”似乎已經(jīng)是貶義的了。
南帆:精英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這正好可以從我現(xiàn)在正在思考的“廣譜的批判”這個角度來看。所謂“廣譜的批判”,是借用了醫(yī)學中“廣譜”的術語,簡單地說,它強調(diào)從批評話語的譜系家族中,借鑒多種合理有價值的理論資源,不執(zhí)著于一端,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批判。首先,我不在乎被歸入哪個行列,例如精英。其次,就今天而言,精英為什么會成為貶義,這本身就值得分析?,F(xiàn)在所指的精英,無非就是少數(shù)專業(yè)領域里的人。他們成為貶義的概念,無非是因為他們沒有什么市場。有市場、有人氣的人、能夠掙多少錢的明星,他們才是當代英雄。當
然,在革命的年代,精英也照樣遭到貶斥,但是他們被貶斥的原因完全是因為脫離群眾,而那時候的群眾卻是革命大眾。革命大眾的革命就是要資本主義制度,包括否定市場。所以我們先要非常清楚今天和過去精英受貶抑的脈絡。
回到“無厘頭”的問題。有個朋友跟我說,你們現(xiàn)在將文學弄得如此精英化,如此深刻,如此嚴重,似乎是一種神經(jīng)病。他跟我說了他女兒的事情。他女兒現(xiàn)在正在準備參加高考,她就愛看周星馳??戳酥蠊恍?,看完之后放松一下,接著就又去做高考練習題了。她對我的那個朋友說,我準備高考累得半死,你為什么不讓我放松一下?這個案例對我觸動很大。不過,我想到的是另一個問題。我覺得,文學可以承擔很多的功能,也確實可以承擔娛樂的功能,文學甚至就是讓你哈哈一笑,但在過去,我們卻把文學的這種功能置于視野之外了。直到今天,我們似乎一直在關心文學對經(jīng)國大業(yè)的意義,文學對歷史的意義,我們都在關心這些問題。誠然,文學在發(fā)揮功能、能量最大的時候,對歷史是有用的,這在歷史上已經(jīng)被多次證明,但這不等于說文學就不能夠娛樂。我們應該在什么意義上使用文學?有一些人在娛樂的意義上使用文學,我從來沒有說他們錯了。畢竟,娛樂也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你不能因此否認,文學在最高的意義上可以撬動歷史。不能說,由于有了周星馳就不能有曹雪芹。這個命題也不必反過來:有了曹雪芹,就必須驅(qū)逐周星馳。但是,現(xiàn)在卻似乎是一個反對深刻的時候,是一個打倒曹雪芹抬出周星馳的時代。
文學最重要的是什么,這個觀念在梁啟超的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一個轉(zhuǎn)折。梁啟超把小說抬高到改造國民性的地位。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意識到文學能夠跟當今的一些重要學科相提并論,例如經(jīng)濟學或者法學。我們從來不認為經(jīng)濟學或者法學的全部意義就是笑一笑。經(jīng)濟學和法學都是非常嚴肅的,跟社會和歷史有密切聯(lián)系。文學可不可以在這個意義上和它們并列呢?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但不否認文學有一個娛樂的功能。我就是把這個問題看得這樣復雜?,F(xiàn)在,我該是精英還是大眾呢?我覺得這種二分法可能已經(jīng)不夠用了。
周紅兵:無論是周星馳,芙蓉姐姐,還是韓劇、大片、虛擬社會或人肉搜索,其中充斥著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和不嚴肅、輕佻、無聊、浮淺甚至是符號暴力,但是即便如此,也不乏相當一批人沉溺于其中,他們所需要的很簡單,就是彼時彼刻毫無負荷的純粹一笑。我自己覺得,很難在這一笑中發(fā)現(xiàn)所謂的解放力量,自然,已經(jīng)被斥為邏各斯中心的真理、美感、理性、正義、責任等等也無法在這一笑中找到容身之處。但是弗洛伊德說文明的發(fā)展有賴于壓抑,而無意識層面的累積過剩致使的力比多爆發(fā)是會產(chǎn)生相當非凡的破壞力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符號社會這個虛擬的社區(qū)里,這樣一些非理性甚至是符號暴力的存在,是不是也可以起到一種舒緩、發(fā)泄、引導的“按摩”“減震”作用?
南帆:的確是有按摩和減震作用,文學還可以承擔心理疏導的作用,但是,文學的意義不僅僅如此,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研究者而言。如果一個文學研究者意識不到這點是不夠的。
A team of scientists that studied chimpanzees trained to use treadmills has gathered new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our earliest apelike ancestors started walking on two legs because it required less energy than getting around on all fours.
"When our earliest ancestors started walking on two legs,they took the first steps toward becoming human," said lead researcher Michael Sockol of UC Davis1."Our findings help an,swer why." Sockol worked for two years to find an animal trainer willing to coax adult chimps to walk on two legs and to "knucklewalk" on all fours on the sort of treadmill found in most gyms.
The five chimps also wore face masks used to help the researchers measure oxygen consumption.While the chimps worked out,the scientists collected metabolic and other data that allowed them to calculate which method of locomotion used less energy and why.The team gathered the same information for four adult humans walking on a treadmill.
Til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human walking used about 75 percent less energy and burned 75 percent fewer calories than quadrupedal and bipedal2 walking in chimpanzees. They also found that for some but not all of the chimps,walking on two legs was no more costly than knucklewalking.
"We were prepared to find that all of the chimps used mor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but that finding wouldn"t have been as interesting," Sockol said."What we found was much more telling. For three chimps,bipedalism3 was more expensive,but for the other two chimps,this wasn’t the case.One spent about the sam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as on four.The other used less energy walking upright." These two chimps had different gaits and anatomy than their knucklewalking peers.
Taken together,the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anatomical differences affecting gait existed among our earliest apelike ancestors,a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provided the genetic variation which natural selection could act on when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gave bipeds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s.
Fossi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suggests the earliest ancestors of the human family lived in forested areas in equatorial Africa in the late Miocene era some 8 to 10 million years ago,when changes in climate may have increased in distance between food patches.That would have forced our earliest ancestors to travel longer distances on the ground and favored those who could cover more ground using less energy.
"This isn"t the complete answer," Soekol said."But it"s a good piece of a puzzle humans have always wondered about;How and why did we become human? And why do we alone walk on two legs?"
1. What did Michael Sockol and his team find out in their study of chimpanzees?
A Tile evidence why chimpanzees can be trained to use treadmills.
B The evidence why our apelike ancestors came to walk on four legs.
C The evidence why our apelike ancestors came to walk on two legs.
D The evidence why chimpanzees can be trained to walk on two leg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While the chimps
worked out …… "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third paragraph)?
A While the chimps worked in the lab ……
B While the chimps exercised in the gym ……
C While the chimps tri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y should do ……
D While the chimps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instructions ……
3. 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finding,according to Paragraph 5?
A Three chimps used mor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B One chimp used less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C One chimp used about the same energy walking on two legs as on four.
D All of the above.
4. What was true of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search?
A Our apelike ancestors were anatomically different but had the same gaits.
B Bipeds with natural selection had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
C Our apelike ancestors could adapt to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s due to genetic variation.
D Bipeds had an advantage over quadrupeds due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5. What does fossi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tell us about our earliest ancestors?
A They experienced more climate changes than we do today.
B Due to changes in climate,they were forced to travel between food patches.
C They could cover more ground than their quadrupedal peers because they used less energy.
D They could travel longer distances on the ground than those who could use less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