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第1篇

關鍵詞:普通心理學;教學方法;幼兒園管理

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是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4年的新設專業(yè),在國內也屬于新興專業(yè),《普通心理學》是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為學生提供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本人在授課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起初對心理學有粗淺、非理性的興趣,對心理現(xiàn)象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愿望比較強烈,然而接觸一段時間后,興趣大大減弱。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學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形成的對心理學的錯誤或不切實際的認知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全面系統(tǒng)傳授,而忽視將理論與學生的專業(yè)、生活實際相結合,這種片面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認為心理學充滿枯燥理論,遠離生活實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學習興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密切聯(lián)系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特色,培養(yǎng)他們建立科學的心理觀和理性的心理學興趣,了解心理學研究以及如何開展研究,同時探索適應學生年齡和需求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成為當前《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就目前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分析目標與對象:教學方法研究的邏輯起點

1、明確教學目

普通心理學是繼教育學、管理學之后,幼兒園管理專業(yè)學生接觸的有關心理學方向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程。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既要闡明心理學的學科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概述各分支學科的特點,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要為后續(xù)課程,如學前兒童發(fā)展科學、學前教育心理學、教育與心理測量等課程奠定基礎。

2、把握教學對象

由于普通心理學的授課安排是在大一,這階段的學生普遍還保留有中學學習的習慣和思維意識,被動、死板,缺乏自主學習與研究意識。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倡導問題意識,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性,向學生展示學科全景,培養(yǎng)建立學生學科思維,弘揚科學精神作為輔助教學的一個側重點。

二、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研究的基本場域

1、進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選用上,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是北師大(彭聃齡)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或是學前教育基礎課用書科教(李傳銀)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這兩本書的共有特點是都比較強調心理學的“一般”和“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和基本原理。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論多、內容抽象、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興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慮幼兒園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及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教材改革,對部分心理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與刪減。教材改革主要考慮三點:一是普通心理學與幼兒園管理專業(yè)方向的結合;二是普通心理學與其他專業(yè)課程(如學前兒童發(fā)展科學)的協(xié)調;三是普通心理學與學前教育學科前沿的結合。比如,在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章適當增加學前兒童發(fā)展特點的討論;在工作動機和組織行為章節(jié),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設計

根據(jù)幼兒園管理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重新編制《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大綱。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課程簡介,主要包括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的基本內容、先修課程及后續(xù)課程;第二部分為課程教學總體安排,包括學時及學時分配、推薦教材及要求、開設本課程需要的教學環(huán)境、設備條件及學生基礎條件的說明、考核方式及內容;第三部分為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包括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練習、實踐教學及相關必要說明。在以往的授課經(jīng)驗中,教學大綱僅僅限于授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使用,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但在此次教學改革過程中,在學期一開始就以電子講義的形式將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基本內容及教學安排、學習重難點及教學要求等向學生進行詳細說明,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使學生明確課程需達到的水平。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其一可以使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課程的內容,方便其進行學習規(guī)劃,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其二當課程學習結束時,進行學習自我考核和評價有了依據(jù);其三學生還可以根據(jù)推薦書籍和文獻閱讀,擴展知識范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培養(yǎng)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研究的意識導向

教學活動的組織從強調學科內容的完整性逐漸轉向強調學習者的經(jīng)驗和體驗,關注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學活動的組織需要在以下五種意識的主導下展開:

1、課程資源意識

根據(jù)精選后的教學基本內容,搜集大量的視頻與圖畫資料,豐富課程資源,并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刺激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引導總結出理論知識點。如對感知覺的規(guī)律、視錯覺現(xiàn)象等內容采用圖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觀的讓學生得出相關結論,提高教學效果。

2、知識的應用延展性意識

多角度加強心理學的應用性與趣味性,便于學生更直觀、感性的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利用案例和故事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和理論,當教師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其對特定教學內容的獨特理解和真情實感時,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難以忘懷的感受。[2]同時,在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或前沿問題,比如近兩年比較火的節(jié)目《最強大腦》中個案,來討論說明心理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更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

3、問題反思意識

設置問題導入,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如通過“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的不一樣?”的提問引出人格問題的討論,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加強學生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運用。

4、職業(yè)意識

在授課中加入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景,進行互動式教學,比如針對情緒這一章,可以通過設計“如何緩解應對新入園學前兒童分離焦慮情緒”,讓學生組建項目研討小組開展分析討論,學生既了解到未來將要進入的職場問題,同時激活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趣味性和實用性。

5、知識的整體性意識

及時總結教學內容,建構合理的知識體系。教師通過課前提問、課后布置練習來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在每章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首先由學生對本章知識點歸納梳理,并以框架圖表的形式繪制出來,再由教師點評總結。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建構起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使他們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也為期末復習做好鋪墊。

四、教學評價:教學方法的檢驗

科學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課程考核應兼顧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和課堂主動性的培養(yǎng),將考勤、課堂表現(xiàn)、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結合起來,再根據(jù)期末考試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考勤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占20%,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和課堂表現(xiàn)占30%,在課堂反饋調查中發(fā)現(xiàn),93%的學生認可并接受此考評方式,同時對開展自我測評和小組互評表現(xiàn)出很高的熱情和期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手段,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有利于他們培養(yǎng)自我學習、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識和主動性,而這也是課堂教學應追求的目標??傊?,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受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的影響,改革需要綜合考慮四者的交互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學科基本內容,提高學生興趣與關注度。

作者:田婧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注釋: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幼兒心理學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4;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2-0087-02

1.問題研究背景

幼兒心理學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基礎性課程和必修課程之一,學生在學習這一課程的基礎上,可以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及規(guī)律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為后續(xù)各個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可以為日后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做出保證。作為一門專業(yè)性非常強的課程,它在培養(yǎng)合格幼兒教師的過程中,發(fā)揮出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現(xiàn)階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心理學課堂教學領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當詳細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給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幼兒心理學教學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2.幼兒心理學教學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2.1課堂互動性相對比較弱

目前我國幼兒心理學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一般使用的是灌輸型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就好像是兩條平行線一樣,各自履行自身的責任,因此也就會導致幼兒心理學課堂當中師生交流欠缺,課堂互動性相對比較弱,這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心理學課堂教學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教師難以對學生的知識真實掌握程度形成清晰的認識,即便是學生在課堂上有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也沒有辦法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長此以往,肯定是會對幼兒心理學課堂教學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2.2教學內容更新不是十分及時并且太過復雜

依據(jù)現(xiàn)階段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內容,可以了解到的是,有關于幼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體系太過滯后,沒有及時的進行更新,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很多案例都不適應時展現(xiàn)狀,并且各個知識點的理論性及抽象性都比較強,沒有辦法有效地銜接起來,因此教師在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簡述的過程中,難以找尋到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的教學方法。雖然教育改革速度不斷提升,教學內容也逐漸向著通俗易懂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很多教學內容仍然顯得太過落后。除此之外,很多最新研究成果都沒有在幼兒心理學教材中得到應用,各個知識點的理論性過強,難以在日后學生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起到一定引導性作用。

2.3在新環(huán)境中的安全感不強

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xiàn)的對身體或者心理的危險或者風險的預感,還有個體在應對事務過程中的有力感,具體表現(xiàn)為確定感和可控感,安全感是一個人最為基本的心理需求。幼兒在入園之前就已經(jīng)明確地構建出對父母及親人的信任,對幼兒園當中教師和小朋友則是完全陌生的。從幼兒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幼兒園當中的人及周邊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都非常強,在置身于這樣一種環(huán)境當中之后,幼兒肯定是希望可以回到自己十分熟悉的父母身邊,具體表現(xiàn)為希望從幼兒園當中逃離或者是對自己熟悉的物品十分依賴,比方說有一些幼兒在新進入到幼兒園當中之后,不斷地希望找到自己的媽媽等親人;有一些幼兒一定是需要背著自己的書包參與各項活動;有一些幼兒只有在抱著娃娃之后才肯在床上睡覺;甚至還會有一些幼兒在教師不注意的情況下偷偷從活動場所當中逃跑,導致幼兒的安全受到一定影響。在幼兒園生活逐漸熟悉起來之后,幼兒就可以對幼兒園中的生活形成較為明確的認識,恐懼心理也會逐漸被消除掉,教師的陪伴以及生活上的細心照顧,讓幼兒對教師建立起一定的信任,逐漸消除掉自身對教師的戒備心理,在此背景下自然也就會養(yǎng)成一定安全感。

2.4個人自理能力不強

幼兒在家里一般都會受到家長的嬌慣,家長一般都會低估孩子自己的能力,不相信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也不敢讓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情;或者是認為孩子沒有辦法將事情做好,就會代勞,將孩子養(yǎng)成自理能力的機會消除掉,從而也就會導致孩子難以養(yǎng)成本來應當養(yǎng)成的能力。比方說獨立的吃飯和睡覺等等,從而幼兒在初步接觸到集體生活之后,肯定就會處于一種不熟悉的狀態(tài),感覺任何一種事情都難以獨立完成,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是會導致幼兒的心理負擔及焦慮情緒增加。在幼兒自理能力逐漸增強的背景之下,幼兒的自信心自然也會呈現(xiàn)出一種逐漸增強的態(tài)勢,這樣一種焦慮情緒自然也就會減弱,甚至呈現(xiàn)出一種逐漸消失的態(tài)勢。

2.5游戲體驗的缺失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愉悅的心理體驗一般會通過各種類型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比方說大聲喊叫、蹦跳以及做手勢等,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非常高興,那么做出來的動作自然也會十分夸張,但是在實際活動的過程中,幼教為了可以對幼兒人身安全或者教學秩序做出保證,一般都會對幼兒的動作進行限制,倡導幼兒依據(jù)規(guī)則做游戲,不要做多余的動作,在此背景下,就會對幼兒的游戲體驗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也會影響到幼兒游戲的權利以及機會。

3.問題解決措施

3.1積極構建生活情境,有效提升課堂活力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其實也就是讓教師切實依據(jù)本班級學生認知情況,創(chuàng)設出學生有實際體會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在這樣一種有目的預設出的生活情境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及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對各個知識點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具體一些來說,其實也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興趣情境及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對自身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形成一定共鳴,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比方說,在分析“影響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因素之生理成熟”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依據(jù)“對幼兒進行教育是否越早越好”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去對此問題做深入的分析,而后依據(jù)“雙生子爬梯實驗”這一個故事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詳細分析預設的問題。在此背景之下,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讓學生養(yǎng)成一定幼兒心理學課程學習興趣,在發(fā)現(xiàn)及解決問題的背景之下,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除此之外,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可以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營造出一種十分優(yōu)秀的教學氛圍,以此為基礎去對中職學前教育幼兒心理學課堂進行優(yōu)化調整。依據(jù)上文中的敘述可以了解到的是,只有對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做出保證,才可以為后續(xù)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做出保證。

3.2積極調整教學內容

將心理學概述及幼兒心理特征作為教學基礎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對幼兒的生理機制及心理發(fā)展特征形成清晰的認識,以此為基礎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形成清晰的認識。將兒童心理研究趨勢教學作為輔內容,以此為基礎詳細去對多元智能理論、兒童智力開發(fā)以及親子教育等幼兒心理研究理論及成果進行分析,促使學生對此領域中的知識形成更為清晰的認識。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日常學習生活當中幼兒常見心理問題作為核心內容,著重分析幼兒教育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怎樣應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幼兒心理問題,促使學生的問題發(fā)現(xiàn)能力及解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3.3科學合理地去對學生進行評價

中職幼兒心理學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占據(jù)的地位十分重要,從學生發(fā)展這一角度上進行分析,檢測及鼓勵都應當?shù)玫匠浞值闹匾暎e極在原有評價機制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讓各個不同的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身優(yōu)點的機會,為各個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功途徑,讓學生可以在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目標的過程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在評語上應當兼顧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將針對性凸顯出來,教師的評價應當和學生的心理貼近,讓學生養(yǎng)成一定學習自信心,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妥善解決以往幼兒心理學教學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最終也就能夠在我國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型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

評價的廣度以及梯度應當?shù)玫匠浞值闹匾?,教師的評價是否恰當,和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果有一定相互關系,也關系到是否可以提升幼兒的專業(yè)素質水平,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開展多元化評價工作,予以每一位幼兒充分的重視,為幼兒提供自由成長的空間。評價的廣度應當?shù)玫匠浞值闹匾暎處熜枰獮槊恳晃挥變航o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與此同時,也需要支持幼兒來對教師進行評價,以便于可以讓教師對幼兒的思想特征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倡導幼兒對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促使各個幼兒相互之間進行學習,以便于可以讓幼兒的感情更加豐富,在對幼兒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以欣賞為主,爭取可以將幼兒的閃光點找尋出來;假如發(fā)現(xiàn)幼兒身上的缺陷,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彌補自身的缺陷。

3.4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正視自己作為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定位。然而由于中職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學習基礎較弱,倘若要求其完全自主學習依舊無法收獲實效,所以教師可在教學中更多采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通過合理分組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能得到進步,發(fā)揮學生的協(xié)調合作能力,對該課程中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探討,在互幫互助中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3.5幼教在幼兒入園之前進行家訪

幼兒入園之前對各個幼兒進行家訪,教師需要在家訪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一種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耐心的聽取家長對幼兒的介紹,還可以向各個幼兒的家長發(fā)放新生調查表格,讓父母詳細的在此表格上填寫幼兒的性格特征及興趣愛好,為幼兒日后入園做充分的準備。幼教在積極的和家長交流溝通之后,就可以讓家長對幼兒園的工作更放心一些,有效消除掉家長的顧慮之情。家訪的過程中也可以和幼兒做簡單的交流,讓幼兒在進入到幼兒園當中之前就和幼教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形成一定信任感,從而幼兒在進入到幼兒園當中之后,就會感覺到比較安全,基本上不會形成焦慮心理。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第3篇

一、人本主義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評價

(一)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是指20世紀50、6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一種理論思潮和革新運動,它直接導致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chǎn)生,以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在美國興起,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或“第三思潮”。同時,人本主義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人本主義課程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起來時就十分關注學校課程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羅杰斯(K.Rogers)等人認為,課程既不像行為主義者所強調的那樣要教學生學會幾多幾少的知識、技能,也不像認知心理學者所強調的那樣要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是要為學生提供一種促使他們自己去學習的情景?!?/p>

人本主義課程又稱為“人性中心課程(Humanity-centeredCurriculum)”,在人“以人為中心”信念的指引下,人本主義課程批判學問中心課程只注重認知與智力的發(fā)展,強調人的情意、情感和人格的重要性等。

(三)人本主義課程評價觀

評價貫穿于課程的全過程,是一種持續(xù)的發(fā)展性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是以幼兒終身發(fā)展為導向的;關注幼兒對客觀世界理解,主動建構對事物認識與理解,強調對身邊事物感受、體驗、探索,強調師生互動在課程建設中的價值。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評價主體既有教師對幼兒發(fā)展、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評價,也包括管理者對課程的評價、家長對課程的評價、幼兒對自身發(fā)展的評價等,這是一個主體間雙向選擇、溝通、協(xié)調的評價,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評價內容多元化,即評價內容既要包括對幼兒發(fā)展的全方位考察,又要包括對課程實施、課程組織、課程目標、課程參與者以及課程評價主體自身的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即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傳統(tǒng)的量化評價與真實評價、實作評價、檔案評價、情境評價、動態(tài)評價等質性評價方式相結合。

二、從人本主義分析當前幼兒園課程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課程評價價值取向

傳統(tǒng)的幼兒園課程評價的范圍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評價課程方案本身;二是評價課程實施過程;三是評價課程效果,即對課程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的評價。課程評價的這三個方面是靜止的因素,體現(xiàn)了課程評價的靜態(tài)性取向。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xiàn)的新的價值取向來看,將課程評價理解為一個靜態(tài)結構的評價是不夠的。課程評價不僅包括課程本身的價值判斷,而且要關注場景的適應性,即關注動態(tài)性。

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過于重視終結性評價,它只重視最終的結果,主要依據(jù)事先設定的目標來進行評價,重甄別與選拔、重結果輕過程,其指導思想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評價”主體和方法單一。

(二)評價重視社會需要,忽視個體發(fā)展

教育和其他事物一樣,其首要任務是為社會服務,應該按照社會的需要去培養(yǎng)和造就人。社會本位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在課程評價中的表現(xiàn)就是,依照社會需要制定課程目標,并據(jù)此設計與組織教育活動,最后以教育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判斷課程質量的高低。這種評價的突出特點就在于注重外在需要,并以外部滿足的程度作為評價課程質量高低的標準。

三、對幼兒園開展課程評價的建議

(一)樹立兒童全面發(fā)展的課程評價觀,重視個體差異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評價是“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更為明確地展現(xiàn)了新的幼兒園課程評價理念,將評價作為了解兒童、促進兒童發(fā)展以及教師反思性成長和提高課程活動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反對“完人式評價”和用統(tǒng)一死板的標準(絕對標準)來評價幼兒,要求用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強調評價時針對每個幼兒的特殊情況,確立不同的發(fā)展目標和評價標準,要切實關注個體的處境和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個性、氣質、特點,因人、因時、因境而異,對幼兒作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真正地尊重和體現(xiàn)個體的差異,激發(fā)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使每個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

(二)“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

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主要以區(qū)分評價對象的優(yōu)劣程度為目的,重視評價分等鑒定的功能。課程評價改革就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痹u價是“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評價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評價以促進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根本目的,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一個學習、診斷、改進和逐步完善的過程,從而使課程評價獲得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價值。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第4篇

【關鍵詞】“禁教”聲辯 異化 突破

當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愈演愈烈時,教育部出臺了《 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xiàn)象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 》)嚴禁幼兒園開設系統(tǒng)性、客觀性的課程,提倡幼兒通過體驗生活、游戲或活動的方式獲得經(jīng)驗性知識,注重幼兒心理的接受能力。隨后各個省市轉發(fā)和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小學化”現(xiàn)象,禁止幼兒園集中開設英語、算術、識字、作文等小學課程(即有的學者所稱的“禁教”)的指導意見。不論是從經(jīng)驗對于兒童生長的重要性還是從心理學角度考慮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抑或是從“禁教”本身的合理性來說,這些被禁止的略為系統(tǒng)化、結構化、客觀性,而剔除、摒棄學生體驗、游戲的課堂教學科目顯然都不是《 通知 》所提倡的。

一、“禁教”論的合理性聲辯

要對“禁教”論進行合理性辯解,首先要厘清“禁教”論的內涵,其次從經(jīng)驗對于兒童生長的重要性和心理學的角度加以論述。

1.“禁教”論內涵的厘清

為了澄清“禁教”論承受的誤解必須明確其真正的內涵。從《 通知 》及地方政府的指導意見上可以看出,“禁教”論并沒有“反對幼兒園進行一切形式、任何程度的教學”。[1] 顯然,它叫停的是那種將幼兒園課程略為系統(tǒng)化、結構化、客觀性,而剔除、摒棄學生體驗、游戲的課堂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講解,最大的特點就是灌輸。通過“講解把學生變成‘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shù)摹鎯ζ鳌?。[2] 兒童被迫接收、輸入和保管著遠離實踐和真實生活的所謂真理的且是可以被預知的知識。我國小學的課程本就受這樣的課堂教學毒害而被批判,知識被各種系統(tǒng)性和客觀性的科目肢解變成碎片,缺乏體驗和活動。但由于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現(xiàn)象讓這些科目也帶到了幼兒園,孩子過早地被各種繁重的知識包圍而缺乏快樂的童年。各省市的指導意見根據(jù)教育部的政策要求從這個基點出發(fā),將其具體化為嚴禁“集中授課或變相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各種科目的學習,強調通過游戲和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學習興趣,所謂的“禁教”并不是禁止幼兒園教授符合幼兒學習方式的一切的知識教育。

2.經(jīng)驗對于兒童的發(fā)展不可或缺

兒童的經(jīng)驗雖然零散、不系統(tǒng),但是卻充滿了屬于他們本身的樂趣,極易引起他們的探究興趣,而由教師充當?shù)闹С终?、合作者、引導者給予他們一定幫助,能夠極大地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杜威曾說:“就某種意義來說,每一個經(jīng)驗,都應該為個人獲得未來有更深刻更廣泛性質的經(jīng)驗提供些什么,這就是經(jīng)驗的生長、連續(xù)性和改造的真義?!盵3] 即吸收現(xiàn)在經(jīng)驗的意義能使我們對未來做同樣的事做好準備,如果失去了這種能力,那么獲得“一套地理、歷史的知識,獲得讀和寫的能力,究竟有什么用處呢?”[4] 但當前幼兒園里開設了許多旨在傳授知識且超出兒童承受范圍之外的課程,忽視了經(jīng)驗的作用,使兒童的厭學情緒高漲?!敖獭敝皇峭ㄟ^改變這種太過系統(tǒng)和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方式來強調兒童的經(jīng)驗性知識的不可或缺。

3.注重兒童的涉身體驗有助于知識的學習

“禁教”的課程觀更加強調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用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具身認知的“涉身體驗性”。這種理論來源于梅洛-龐蒂的身體觀,它以身體體驗為前提,強調認知是身體的認知,心智是身體的心智,離開了身體,認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5] 換言之,意義、推理、概念、范疇、心智等都來自于身體的體驗——是身體在與外界環(huán)境的互動中所得的體驗。具身認知理論關注體驗對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作用,尤其在游戲中,身體的參與會將知識的情景運用形象地植入兒童的右半球記憶庫,更能有助于提高兒童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由于幼兒時期兒童的思維主要是直覺思維、表象思維,兒童對事物的知覺決定了兒童對事物的理解”。[6] 因此,教育者和家長不應過于關注幼兒的高級思維開發(fā),而要通過生活細節(jié)、開展戶外活動、創(chuàng)造感知事物的機會來提升兒童對于學習的樂趣。

二、“禁教”論在課程實踐中的異化

正如每一種新的變革都會遭到傳統(tǒng)勢力的壓抑和反彈一樣,幼兒教育的改革之路也充滿了荊棘和反復,而且出現(xiàn)的問題“并非單單是課程政策本身抑或是政策內部,外部某一因素或幾個因素所導致”,而是“內外結合、相互關聯(lián)綜合作用所導致”。[7] 因此,我們要深入分析其在實踐中出現(xiàn)異化的表征及原因。

1.“禁教”論在課程實踐中異化的表征

通過“禁教”所要摒棄的是將幼兒園課程略為系統(tǒng)化、結構化、客觀性,而剔除、摒棄學生體驗、游戲的課堂教學,對于從內容到評價都是基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其生活經(jīng)驗,注重兒童興趣、情感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知識教學并沒有盲目排斥。但由于改革的復雜性和實施主體的多元性、差異性以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的相左,會產(chǎn)生多種多樣的問題和誤解,總的來說表現(xiàn)為三種傾向:(1)錯將“禁教”當成“祛教”。這是一種虛無主義的表現(xiàn),它完全否定“禁教”的存在和價值,競爭慘烈的社會,只有讓幼兒更早接受知識學習才能生存,一味追求孩子的天才教育。(2)誤認“禁教”是“偽教”?!皞谓獭闭邎猿终J為對幼兒的教育形式就僅是游戲和活動,而這種游戲和活動極少具有教育意義,目的和組織秩序混亂,完全依照幼兒的興趣,我們可以稱之為“玩”。教師的職責就是作為游戲的發(fā)動者,關注較多的是幼兒快樂與否。(3)將“禁教”曲解為“無教”。“無教”認為真正的幼兒的教育就是不需要教育,意在讓幼兒在創(chuàng)造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成長,教師充當著保育員的職責,負責看護幼兒,不需要對幼兒實行任何有關知識學習的引導。

2.“禁教”論在課程實踐中的異化原因分析

(1)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相左導致實踐中的軟拖硬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對于新的政策改革自覺不自覺地具有一種抵抗作用,而這種抵抗主要表現(xiàn)在無視或有意為之。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和情況下,家長和幼兒園不惜祛除“禁教”政策的存在,盲目追求孩子的知識學習而不顧孩子的身心需求,不惜拔苗助長,渴望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于是各種吸引人眼球的早教課程像英語班、拼音班、奧數(shù)班等撲面而來,所謂的開發(fā)智力的興趣班更是層出不窮,這些課程大都采用的是講授方式和枯燥的死記硬背。這些頑固的教育觀念使孩子過早地失去了對學習知識和探索知識的樂趣,也致使基礎教育改革面臨諸多阻礙,新的教育理念更難以得到落實。

(2)實施主體能力不足造成對政策理解的偏差。教育部文件的主要涵義在于糾正當下幼兒園不顧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系統(tǒng)、客觀、剔除經(jīng)驗和游戲的課堂教學,各省市根據(jù)這一政策和各自的情況列出了具體禁止以“集中授課或變相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的課程科目,但個別行政主體在實施指導意見時,成了嚴禁幼兒園實施任何有關知識的科目教育。有批判者指出“部分省、地級教育部門近年來相繼出臺相關規(guī)定……明令禁止幼兒園教幼兒拼音、識字、唐詩、算術等內容”[8],“禁教”被曲解成了“偽教”或“無教”。政府實施主體的能力欠缺導致指導意見的異化,幼兒園工作者的能力和素養(yǎng)較低也同樣會讓政策走向“偽教”或“無教”。一直以來,幼兒園和幼教的準入機制都不健全,大量以謀求利益和低素養(yǎng)的人員流入幼兒領域。而這些重要的實施主體對于國家的教育政策根本沒有消化和實踐的能力,加之沒有專業(yè)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對于孩子需要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心理規(guī)律把控不到位,很可能就走向偏差。

(3)監(jiān)督的不健全引發(fā)實踐中對政策的執(zhí)行惰性。不管是何種政策,離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都會有使原來的意圖脫離軌道的可能性,幼小銜接機制的不健全讓“禁教”的課程觀缺乏實施的土壤,也就喪失了其最大功效的發(fā)揮。小學教育一直受到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和升學“指揮棒”的影響,升學率和考試成績決定著學校的各項榮譽,加之由于經(jīng)濟條件的不同導致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平均,迫使擇校和小學入學考試成為一股潮流。而且由于新的教育政策的實施都是對現(xiàn)存的教育問題的反思與糾正,注定其不可能被全部人接受,會有來自各方勢力的抵制,如果這些勢力因為共同利益或理念結合在一起將會使政策實施起來更加困難。因為“幼兒園課程改革可能帶來的新利益還是未知數(shù),這使得幼兒園和教師最自然的選擇必然是‘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扎扎實實的應試教育’”。[9]

三、“禁教”論課程觀之突破

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來,幼兒“禁教”的課程改革的路途還很艱辛,各種阻礙和屏障因素不可能簡單地讓位于新的變革,因此“禁教”論的實效也難以立竿見影。這就需要從根本上對此進行深入的改造。

1.強化對幼兒教育階段的理論指導

傳統(tǒng)思維的根深蒂固不可能靠一時一人的力量,宣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宣傳。充分利用和引導各種傳媒宣傳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只有讓幼教工作者和家長正確理解幼兒課程理論,才能讓其在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時把握好度和方法。其次,幼兒園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實現(xiàn)家園共育。幼教專家、心理學家和幼兒園結合,不定期地對家長進行幼兒教育方法和理論的指導,從根本上改變部分家長和社會人士將“禁教”理解為“無教”“偽教”“祛教”的異化理論。再次,任何文化都有滯后性,制度也不例外。因此,對于“禁教”論的實施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但前提是尊重兒童的天性。

2.構建幼兒園研修的體制

提升幼兒教師的人格素養(yǎng)、實施生活課程的能力及獨特、靈活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首先,幼兒園要建立園本研修機制?;谟變簩W校的狀況開展教研、科研、進修等活動,安排教師相互聽課和評課,鼓勵幼兒教師之間合作協(xié)商并對源自教學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課題研究,不斷反思、改進。其次,加強幼兒師范學校和幼兒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即U+S形式的研修體系。兩者相互結合,相互反饋,不斷提高幼兒教育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一方面增強幼兒教師根據(jù)自身特點結合兒童實際實施課程的理論基礎,形成具有自己風格的靈活的、多元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即將踏入幼教行業(yè)的師范生得到了實踐的鍛煉。再次,開展校外專家培訓。包括心理學理論、實踐經(jīng)驗、教學方式的指導,逐步瓦解教師對于新課程改革的抵抗與懼怕心理,使“禁教”的課程觀從外部強制行為變?yōu)榻處熡幸庾R而為之的行為。

3.創(chuàng)建幼兒園園本課程

幼兒園課程出現(xiàn)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因為幼兒園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小學教育的準備,仿照中小學而開設的并沒有正規(guī)的課程體系。因此,構建幼兒園自身的課程體系至關重要。幼兒園課程更多的應是經(jīng)驗性的游戲或活動,關注幼兒的生活世界,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從幼兒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和靈感,利用兒童普遍熟知的、可接受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內容,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等的全面發(fā)展。[10] 但是以教師預設為主的集體教學活動也可以作為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處的集體教學不同于那種系統(tǒng)性較強的集中課堂教學,他關注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及幼兒的參與性,有一定的學習指向。[11]

4.完善幼小銜接的機制

教育監(jiān)督的不到位或教育行政的觀望和不作為導致幼小銜接的機制逐漸暴露出更多的缺點,讓一些幼兒園和小學有機可乘,“禁教”的課程觀一旦失去了良好的生長土壤,就很難扎根存活。首先,應杜絕小學為了篩選優(yōu)質生而進行的測驗和考試,防止擇校,嚴格實行就近入學的準則。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快對中小學的課程教學和評價進行改革,實現(xiàn)“小幼”的銜接。再次,家長和社會成員的參與,能有效地督促地方行政部門對違規(guī)的行為采取具體的懲處措施和力度。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 北碚,400715)

參考文獻:

[1]劉小紅,楊曉萍.幼兒園“禁教”思想辨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1).

[2][巴西]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趙友華,何曙榮,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4]趙祥麟,王承緒.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5]葉浩生.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J].心理科學進展,2010(5).

[6]秦安蘭.具身認知理論及其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2(11).

[7]張良,韋冬余.論課程改革之復雜性邏輯:聲辯及其構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4).

[8]劉小紅,廖其發(fā).“禁教”:幼兒教育必須走出的誤區(qū)[J].課程·教材·教法,2012(8).

[9]谷崢霖,傅淳.幼兒園課程改革“囚徒困境”的成因與解決[J].學前教育研究,2011(8).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 幼兒心理學 中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43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urriculum

CAI Wen

(Guangzhou Normal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s a direction to the goal of teaching ability,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aning, understanding "child psychology"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edago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goal, and then analyz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ourse applications, primarily teaching method, role play application method, case studies law, the fin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cess issues should be noted.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hild psycholog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含義

行動導向教學法源自20世紀80年代,是由德國提出的教育理念,能夠代表當今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在1983年流傳到我國。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是根據(jù)某一職業(yè)活動需要的行動、保持行動需要的環(huán)境設計、實行、評價職業(yè)教育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注重學習的過程,核心就是將學習與行動結合在一起,強調學習是行動的一部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咨詢者、協(xié)調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執(zhí)行者,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實踐來學習,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心、手、腦的統(tǒng)一,以便于掌握專業(yè)知識與職業(yè)技能,增加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與專業(yè)能力。①

行為導向教育法以職業(yè)活動為方向,以學生行動為目標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學過程中應當包括獲得信息、設計方案、決定結果、方案實施、質量控制、評定成績等步驟,這些步驟構成了教學過程。它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具體的方法,是有一系列教學方法所組成的,主要有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模擬教學、頭腦風暴、引導文教學、張貼版教學等方法,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方法。②

2 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認識幼兒心理學教學目標

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幼兒心理學教育,教師應當用專業(yè)的角度審視課程的目標與定位,將知識傳授轉向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出幼兒心理學在中職教學中的重要性。③教學前,師生應當接受心理教育,達到以知識增加智慧、以智慧增加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習慣,為步入社會后的幼兒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幼兒心理學的教育過程里,教師應當以“適合幼兒心理進行教育”的目標進行教育,把理論知識和幼兒園教育經(jīng)驗進行整合后,給學生講解,例如,可以設計“實例說明幼兒感知覺影響因素”、“如何發(fā)展幼兒觀察力”、“收集兒童區(qū)域,明確幼兒思維特點”、“用繪畫分析幼兒的想象力”等實際任務,把理論知識中的學習和任務、實踐相結合,把抽象知識轉變成學生能夠想象的對象,讓學生輕松接受這些抽象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幼兒心理特點、了解分析幼兒心理特點的方法,學生還能深刻理解理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幼兒心理學是一門介紹幼兒心理特點與規(guī)律的學科,教材內容按照涵義、規(guī)律、應用三大內容展開,將知識教育與專業(yè)技能作為課程主體,這種教育結構注重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教材雖然也注重幼兒園實際教學,強調知識的作用,但是由于概念抽象,學生缺少實際經(jīng)驗,使知識空洞、抽象,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知識的運用,不是理論的進行計算與分析,教學中突出了教、做、學統(tǒng)一的特點。④對于本課程教學,只需要簡單介紹心理的概念及種類,把教學重點應當放到增強幼師生教學訓練上,例如使用幼兒感知規(guī)律,中職學生可以設置教具或是講授內容,要展示中形象性與具體性。在“記憶”的一章里,教師可以增加對學生記憶策略訓練,讓學生設計幼兒英語單詞巧記法,可以編出“Plastic婆婆后面的卡是塑料的”、“Crown烏鴉的禮帽像是一個王冠”等記憶方法。學生設計記憶力游戲,可以設置變顏色、找物體、飛機降落等游戲,在游戲中體會心理學的價值,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應用

幼兒心理學是幼兒師范學校主要課程,這門課程中名詞術語比較抽象,內容概括性較強,中職學生沒有接觸過幼兒,幼兒心理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比較空洞,學生既不感興趣又難以理解。如何使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幼兒心理學,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⑤

中職院校教學方法必須要從教師與教材的角度轉向學生行動導向教學的方向,行動教學意義在于:教師能與學生互動,使學生通過實踐過程,掌握心理學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不僅培養(yǎng)了專業(yè)能力和方法能力,還強化了與人合作交流的社會能力。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和開發(fā)學生職業(yè)能力,是職業(yè)教育的基本目標,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取決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方法主要有項目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案例研究法等。

3.1 項目教學法

一個項目的過程包括設定目標、實施方案、評估和反饋。教學過程中的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花費課余時間完成項目,教師要隨著對學生進行咨詢與指導,在“兒童心理健康”的一章中,針對兒童行為的偏差進行矯正,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六人一組。

第一步,由組成員分析項目的任務,利用各種方法收集相關信息,每個小組還要根據(jù)成員自身能力確定項目的目標,有的學生選擇進入幼兒園焦慮、有的選入攻擊行為、有的選入社交恐懼等,這一期間小組要明確任務的要求,對任務有初步了解,還可以到幼兒園內選好目標。

第二步,擬定實施項目的方案,分配成員任務,制定任務計劃表。實施者要針對幼兒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方案,方案中包括:制定活動的總目標和層次目標,將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培養(yǎng)良好品質作為總目標,層次目標可以有單元目標、動機目標、情感目標、認知目標;活動的步驟,可以使用主體單元等系列方式;選用的方法最好是游戲法,游戲中的玩具和情境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游戲中的規(guī)則是幼兒容易接受的約束,在輕松的心理氛圍下,能夠讓幼兒保持在自然狀態(tài)里,不知不覺了解幼兒的行為問題。

第三步,以小組完成項目的計劃,定期進行檢查,例如利用游戲發(fā)現(xiàn)社會退縮幼兒干預中的問題,幼兒在游戲內外的表現(xiàn)會不一樣,如何在真實生活中引進游戲情境?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象征性維度分析角色游戲、構造游戲、表演游戲的特征,將它們劃分成不同層次,學生可以利用游戲情景增加與幼兒之間的接觸,減少幼兒退縮行為。⑥

第四步,評估和反饋。師生可以共同評估項目完成的質量和效果,主要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共同探討項目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對幼兒問題調查、矯正訓練等經(jīng)驗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意見。

3.2 角色表演法

根據(jù)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的要求,可以使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把學生帶入事件現(xiàn)場,用照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出案例的過程,組織學生分析、研究、討論,要注意的是:案例應當是對實際情境的描述,情境中可能包括許多疑難問題,也有可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辦法;案例展示時,教師要把學生與案例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結合,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讓學生在認知方面得到探索;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提出評價方案與培養(yǎng)的策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⑦

3.3 案例研究法

角色扮演法是對角色觀察和模仿的方法,由于模擬的情景具有真實性、形象性,能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到知識,增加了實踐的能力。在“幼兒同伴關系”一節(jié)中,“如何解決幼兒之間的控告與爭吵”,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幼兒爭吵的情景,在課堂中重現(xiàn)爭吵的情景,學生現(xiàn)場處理后,再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幼兒園場景再現(xiàn),可以給學生一個實踐的空間,增強學生發(fā)現(xiàn)、探索的能力。

4 在幼兒心理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 項目選擇具有可操作性

教師在選擇項目之前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項目的難易程度,讓學生盡量自主完成項目中的任務。項目可操作性要求盡量貼近工作過程,最好是學校能與幼兒園進行合作,有利于學生查閱更多的數(shù)據(jù)。

4.2 正確利用教材

幼兒心理學教材是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規(guī)劃,更注重理論知識,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必須打破原有教材體系,教師要依據(jù)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環(huán)境、目標、要求,設計幼兒心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步驟,使用合適的教材,正確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⑧

4.3 轉變教師角色

行動教學法中,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理論基礎,還要具有實踐的經(jīng)驗。中職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增加自身的整體水平。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轉變角色,從教育主導者轉向教育活動的咨詢者或是引導者,從而達到行動教學法的效果。

5 總結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中沒有十分成熟的指導方法與理論,在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更少,但是根據(jù)行為導向教學法特點及本質上來看,它比較符合中職院校教育的規(guī)律和性質,因此,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對中職幼兒心理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對中職教學改革有著深遠影響。

本文是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校級精品課程《幼兒心理學》資助項目

注釋

① 文代君.《幼兒心理學》實施行動導導向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15(3):13-14.

② 劉佳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訓應用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

③ 井緒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④ 畢銀彥,朱宏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電子世界,2014.12(15):177.

⑤ 馮社鳴.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中的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26(13):159.

⑥ 黃春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Flas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11(12):97-98.

莎车县| 孟连| 河北省| 仙桃市| 鄂托克前旗| 花莲县| 台湾省| 辽中县| 邳州市| 西乡县| 苏尼特右旗| 将乐县| 余干县| 高安市| 天津市| 万山特区| 德格县| 纳雍县| 兴化市| 邯郸县| 白玉县| 南安市| 姜堰市| 罗山县| 南安市| 泸溪县| 岱山县| 平泉县| 织金县| 双城市| 台东市| 华亭县| 桐城市| 宁陕县| 五寨县| 盐山县| 炉霍县| 海晏县| 剑川县| 西充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