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育運動與健康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體育運動 青少年 情緒智力 情緒效能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7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emotional quotient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Methods a psychological test was adopted to select 500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positively predict emotional efficacy, and explained 21.8% of the variance. The total sco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efficacy of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at in sedentary group. Conclusion: individuals with hig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ir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efficacy is high;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of young people,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sedentary young.
Key words sports; adolescents; 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1 研究背景
青少年作為社會的后備力量,肩負著建設祖國和造福社會的重任,而這些重任要基于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青少年的情商水平和其情緒效能的高低,是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特征之一。高情商的青少年其情緒效能高,她們對情緒的管理和調控能力更好。青少年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會更及時和有效。情商的水平和情緒的管理能力已成為評價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黃雙權,2011)。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情商,提高其管理情緒的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者關注的課題。
2 問題提出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過程可以鍛煉青少年堅持、忍耐等品質,體育運動項目的魅力可以讓青少年體驗到享受、喜愛、興趣等積極情感;體育項目比賽中的合作或交流可以提高青少年情緒的表達能力、思維的條理性、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品質的提高會進而促進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管理能力。因此,長期堅持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促進作用。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說,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情商與應對情緒效能的關系,并進一步探討體育運動對兩者的影響。本研究具有的理論意義是,豐富了有關情商和情緒效能的理論研究,其實踐意義在于,為青少年學生提高自身情商和提高情緒效能的調節(jié)能力提供理論依據(jù)。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對情商和情緒效能的研究,國內外并不鮮見。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智力(即情商)不足會導致個體焦慮,處理人際關系緊張,缺乏自信,易退縮。體育運動對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卻有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可以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幸福感,塑造積極的自我觀念,可以改善并治療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如降低并緩解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
由上述,本研究假設:情緒智力與情緒調節(jié)效能兩者密切相關,情緒智力越高的個體,其情緒調節(jié)效能越高。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個體與久坐少動的個體相比較,其情緒智力和情緒調節(jié)效能均會更好。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參與者
選取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和濟南大學的大學生500人參與本項橫斷研究,其中200名為久坐少動者,300名為長期參與體育運動者。所有研究參與者均為自愿參與。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33份(久坐少動者188份,MageSD=20.53?.268;體育運動者245份,MageSD=19.83?.376),回收率為86.6%。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實證研究,主要采取心理測驗法。橫斷研究設計,選取兩組青少年,一組為久坐少動組,一組為經常鍛煉組,發(fā)放心理測驗量表。
3.3 研究材料
《體育活動等級量表》(PARS-3),該量表已經經過多項研究的檢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為做進一步檢驗。
《情緒智力量表》,該量表選用王才康修訂的梅耶和沙洛維的EIS自陳問卷,該自陳問卷的內容包括4個維度共33道題目,問卷內容包括:(A)情緒的知覺、評估和表達能力,(B)情緒對思維的促進能力,(C)個體對情緒理解、分析的能力,(D)對情緒的掌控能力。問卷采取李克特量表5點計分法,如“我知道何時向別人說出自己的問題,數(shù)字1表示非常不同意,數(shù)字5表示非常同意”,整個量表可以計總分,也可以獨立維度計分,得分越高表示。為分析問題方便,后續(xù)文中均用維度A、B、C、D代表4個維度,本研究情緒智力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數(shù) 為0.889。
《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量表》,該量表選用田學英(2012)修訂的適用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中文量表,其結構包括感受正性情緒效能感、調節(jié)正性情緒效能感、調節(jié)沮喪/痛苦情緒效能感和調節(jié)生氣/憤怒情緒效能感4個維度。4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771、0.783、0.762、0.785,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44。
3.4 統(tǒng)計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使用回歸和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結果計算。
3.5 實施方案
(1)選取研究參與者自愿填寫量表。(2)解釋研究目的,要求研究參與者據(jù)實填寫(3)發(fā)放并回收量表。(4)發(fā)放小禮品。
4 研究結果
4.1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本研究中,情緒智力量表和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量表的各維度及總分的描述性統(tǒng)計見表1。
表1的結果顯示,就情緒智力各分量表的得分和總分以及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各分量表的得分和總分來說,長期運動組均要高于久坐少動組。情緒智力與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的關系以及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組的差異,尚需繼續(xù)檢驗。
4.2 情緒智力與情緒自我效能的關系
以情緒智力為自變量,以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回歸系數(shù)顯著(P
4.3 久坐少動組與長期運動組的差異
對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組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顯示,情緒智力分量表B、情緒自我效能1、情緒自我效能調節(jié)效能2的得分,在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之間未顯示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
情緒智力總分和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總分及其他分量表之間顯示出了顯著的組間差異(P
上述結果說明,長期的體育運動有助于個體提高自身的情緒智力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感。
本研究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以《情緒智力量表》和《情緒效能量表》為研究材料,探討了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關系,并進一步考察了體育運動對青少年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研究為體育運動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5 結論與建議
(1)情緒智力高的個體,其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也高。(2)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其情緒智力和情緒自我調節(jié)效能要優(yōu)于久坐少動青少年。
建議在青少年群體中大力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以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完善。由于本研究是橫斷研究,對因果關系的解釋缺乏力度,后續(xù)研究應關注長期縱向的追蹤研究,可能在對因果關系的解釋更為有利;后續(xù)研究應探討體育運動對更多心理變量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毛志雄,倫藻妮.有氧健身舞改善鍛煉者心境狀態(tài)效能的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9.32(6):112-117.
[2] 王才康.情緒智力與大學生焦慮、抑郁和心境的關系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4):228-229.
[3]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建構及實證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首都師范大學,2004.
[4] 徐小燕,張進輔.情緒智力理論的發(fā)展綜述.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8(6):80.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特征,應對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開展和全民健身意識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重視體育,并積極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然而由此引發(fā)的運動損傷也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之一[1]。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不僅影響了體育教學與鍛煉效果,而且給損傷的大學生心理上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挫傷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也給體育教學以及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帶來很大的影響。為此,本文就廣州市普通高校學生在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基本情況、原因和特征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為目標的前提下,提出如何有效應對大學生課內外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具體措施,旨在為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廣州市重點高校2所、省屬本科院校5所,大專院校3所中曾經有過運動損傷經歷的大學生共計1500名學生作為本課題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與調查訪問法
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有關運動性損傷的文獻與資料,親自訪問了解其中幾所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基本情況,為本研究獲得了較為全面、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1.2.2問卷調查法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設計《普通高校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問卷》,問卷涉及大學生在體育課內及課外體育活動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情況、原因、時段等多項因素。通過各院校學生會協(xié)助,針對曾經有過運動損傷經歷的大學生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1350份,男生870份,女生480份。其次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然后對所得數(shù)據(jù)運用SPSS10.0社會學統(tǒng)計軟件進行常規(guī)統(tǒng)計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運動損傷的概念及分類標準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運動損傷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本文參照馬德森的論文觀點對運動損傷嚴重程度進行劃分:損傷后1周內恢復正常為輕微損傷;在2至3周內功能恢復正常為一般損傷;而功能明顯受損,休息3周以上為嚴重損傷[2]。從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曾經發(fā)生過嚴重損傷的學生有203人,占總人數(shù)的15%;發(fā)生一般損傷的學生有608人,占總人數(shù)的45%;發(fā)生輕微損傷的學生有540人,占總人數(shù)的40%。
2.2普通高校大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特征分析
2.2.1運動損傷類型特征
根據(jù)人體組織結構,可將運動損傷劃分為關節(jié)韌帶損傷、肌肉肌腱損傷、皮膚擦傷、骨折和臟器損傷等。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而發(fā)生運動損傷類型,以關節(jié)韌帶損傷為最多,比例占39.33%,其次為肌肉肌腱損傷和皮膚擦傷,這三類損傷的學生比例就高達94.33%(見表1)。
表1 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類型比例分析表
摘要:當今,陽光體育在各小學校園中開展的如火如荼,究其原因,最近一二十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狀況每況愈下令人擔憂。小學生陽光體育開展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主動參與到運動中,并且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有效開展能夠大大的促進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為終身體育奠定好的基礎。
關鍵詞:蘇州市小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2-0067-02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是以蘇州市6城區(qū)(姑蘇區(qū)、新區(qū)、園區(qū)、吳中^、相城區(qū)、吳江區(qū))以及4縣市(昆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部分小學的小學生們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查閱相關方面的論文了解了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沿動態(tài),為本論文的研究起到啟發(fā)和借鑒作用。
2.調查訪談法。根據(jù)本論文研究的需要,事先設計好了訪談綱要,然后主要以走訪的形式對蘇州市城區(qū)以及縣市部分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的開展情況。
3.問卷調查法。遵循體育科研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進行了問卷的設計,問卷能夠給所要研究的課題提供有用數(shù)據(jù)。調查問卷采用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的收集方式。
二、調查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陽光體育運動進校園”開展情況
1.蘇州市各區(qū)小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知程度。蘇州各區(qū)、縣市小學生的學業(yè)很繁重,每天除了需要完成在學校的學習任務,走出校門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或興趣班,課外鍛煉的時間很少,真正算是鍛煉身體的時間就是在體育課上以及陽光體育的時間。陽光體育運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活動地點在室外,作為面臨緊張學業(yè)的小學生,能夠到走到室外,充分的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參加體育鍛煉,對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學校領導與教師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陽光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團結合作意識,并能提升競爭意識。但許多學生家長與學科老師對陽光體育活動有很大意見,認為過多的體育運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學校針對這部分家長和老師的這一疑問進行了專家論證,并請學生家長代表及教師代表參與,為動員全員參與營造了良好的運動氛圍,使全體家長與教師統(tǒng)一思想、更新觀念,保證了陽光體育活動的實施。
3.家長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知態(tài)度。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教師、家長、學生三者相互之間的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樣,體育教育也是一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工程,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起對小學生身體、心理教育的責任。有許多家長的教育觀念錯誤、落后,對學生的培養(yǎng)僅僅局限于智力的發(fā)展,認為只有文化課成績好才是學生成功的必要條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會影響學習,而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漠不關心,甚至出現(xiàn)抵觸心理,高能量的食物攝入無法得到消耗,最終導致了學生體質的下降,出現(xiàn)了一個個的“小胖墩”。
4.蘇州市小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形式與內容。目前蘇州市小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活動方式大多數(shù)是由體育課、校本體育特色課、大課間及體育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等組成。學生們在學校里每周可以上三節(jié)以上的體育課,每節(jié)課40分鐘,其中包括一節(jié)校本體育特色課,并且都是由專職的體育教師進行授課。體育課的內容主要以田徑類項目為主,包含跑、跳、投,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師資隊伍配備完整的學校,還有專職教師進行足球、健美操、武術等項目的教學。
5.蘇州市小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時間。學校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是否順利、有效、完整,除了看活動的豐富性、學生的參與度、教師的組織管理等方面,最重要的是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升僅僅依靠豐富多彩的形式及內容,缺少時間的保證是無法達到的,因此,要想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必須要保證學生的運動時間,讓學生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及運動密度。按照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每天中小學生在校的時間是一定的,而文化課的學習時間必須予以保證,因此,留給學校安排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受到限制。
(二)影響“陽光體育運動”在蘇州市小學開展的因素
1.運動傷害影響陽光體育運動有序開展。運動中一旦有意外傷害事故,學生家長和學校總會就索賠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學校體育工作就會面臨巨大的壓力。正常的體育活動開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對抗性較強的摔跤、體操投擲等項目。學校擔心出事故,體育教師不敢教,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質可想而知,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2.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地位有待提高。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但擔負有教書的義務,在育人方面同樣承擔著重要的責任。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理論聯(lián)系實踐多思考多總結,做一名充滿正能量的體育教師。
3.進行體育運動的場地和器材匱乏。各區(qū)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最突出的矛盾還是運動場地不足。在許多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中,學生的活動場地有限,體育器材破損嚴重,喪失了可用性,教學活動想要順利的開展成為一種奢望,這是讓體育老師最為頭疼的。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及設施不足成了普遍現(xiàn)象。
三、結論
1.在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城區(qū)中園區(qū)與姑蘇區(qū)的開展情況最好,新區(qū)、吳中區(qū)、相城區(qū)、吳江區(qū)有待提高;縣市中,張家港市與昆山市開展情況最好,常熟與太倉有待提高。
2.在家長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知程度上,以園區(qū)、姑蘇區(qū)、高新區(qū)、吳中區(qū)、昆山市、張家港市情況最好,其他地區(qū)亟待提高。
3.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形式與內容上,大部分學?;灸軌驖M足學生的基本要求,但也有個別學校只是簡單地、單一地組織學生參加廣播體操及眼保健操活動,而對于其他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及新興體育項目沒有涉及。
4.在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時間上,活動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人數(shù)所占比例,以園區(qū)、姑蘇區(qū)、高新區(qū)、吳江區(qū)為最高,大部分學?;痉蠂谊P于體育大課間活動鍛煉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文件規(guī)定,這說明大部分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良好。
5.蘇州城區(qū)及縣市中,園區(qū)及高新區(qū)在場地、器材的充裕性及豐富性上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園區(qū)及高新區(qū)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學校,在學校規(guī)模及場地的規(guī)劃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能夠保證學生活動的場地及器材的豐富性,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學校領導層面的管理及教師的組織工作做得比較到位。
6.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上課不專業(yè)、活動老套、素質不高,從而導致了體育課的單調乏味,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慢慢消減,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造成很大的阻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S].教體藝[2006]6號2006-12-23.
[2]劉菲,周丹.“陽光體育”實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2(28).
[3]劉小俊.陽光體育內涵與發(fā)展探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1):25-27.
[4]任朋達.長春市城區(qū)小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6.
論文關鍵詞 體育運動 監(jiān)管改造 服刑人員
在監(jiān)獄對服刑人員的管理當中,服刑人員按照規(guī)定享有通信、會見、生活娛樂、學習等權利。這些權利固然都非常關鍵,但其中最普遍、日常,最能被廣大服刑人員所接受的應該是體育。開展體育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水平,是服刑人員進行改造活動最重要的前提。
隨著監(jiān)獄設施和看押條件不斷成熟,監(jiān)管區(qū)內配套的體育設備也逐漸地豐富和完善了起來,組織服刑人員開展體育運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滿足,使得有秩序、有計劃地組織服刑人員開展體育運動成為可能。同時,服刑人員也希望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充實自己的改造生活。
一、監(jiān)獄體育運動概述
監(jiān)獄體育運動就是在監(jiān)獄范圍內服刑人員開展的體育活動。具體來說,指的是服刑人員在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組織下,利用監(jiān)管區(qū)內的體育設施,有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身體活動,進行體育鍛煉,追求運動快樂和身體健康的效果,最終達到教育和改造人的監(jiān)管目的。
受監(jiān)獄場地和設施的限制以及兼顧安全的角度,監(jiān)獄體育運動具有自身的獨特性,表現(xiàn)在活動場地有限、活動時間固定且有限、設施較少、開展的項目有限、受眾面不寬等方面。監(jiān)管區(qū)無法像專業(yè)體育場地那樣提供完備的體育設施,體育設施只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及極少量輔助器材等,這也使得體育運動的形式具有局限性。
二、開展監(jiān)獄體育運動的意義
(一)開展監(jiān)獄體育運動,是對服刑人員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一種尊重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基礎條件。服刑人員身體處于健康水平,是進行正常有序改造的前提,身體健康才能正常地參加監(jiān)管改造活動,依法接受教育和勞動改造,才能按照監(jiān)獄的作息時間,完成任務,達成改造目標。
(二)開展監(jiān)獄體育運動,是依法對服刑人員管理的一種體現(xiàn)
對于服刑人員在監(jiān)獄內開展體育運動,《監(jiān)獄法》第五章第76條規(guī)定:監(jiān)獄應當組織罪犯開展適當?shù)捏w育運動和文化娛樂活動。在司法部頒發(fā)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規(guī)定》第五章“監(jiān)區(qū)文化建設”節(jié)中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監(jiān)獄應當組織罪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等活動,加強監(jiān)區(qū)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有益于罪犯身心健康和發(fā)展的改造環(huán)境。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監(jiān)獄應當根據(jù)自身情況,成立多種形式的文藝表演隊、體育運動隊等,組織罪犯開展文藝、體育運動。對于監(jiān)獄體育運動,法規(guī)政策方面都給予了相應的規(guī)定。監(jiān)獄依法開展體育運動,是依法治監(jiān)、嚴格管理、直接管理的一種體現(xiàn),彰顯了法律的權威。
(三)開展監(jiān)獄體育運動,是對監(jiān)獄監(jiān)管安全的一種促進
調查顯示,身體健康的服刑人員的改造情況的穩(wěn)定性要遠遠高于身體患病或身體健康異常的服刑人員(這類服刑人員也可以稱作病殘犯)。身體健康的服刑人員,在正常改造的同時,依法得到計分考核獎勵,享受記功或者減刑獎勵。相對而言,病殘犯的改造情況的不穩(wěn)定性相當凸出。這類人員受自身健康因素的影響,無法像健康的服刑人員那樣正常地參加監(jiān)管改造活動。盡管監(jiān)管制度也根據(jù)病殘犯的特殊性質,在計分考核和減刑政策上有所針對性。但總體而言,同樣遵守監(jiān)規(guī)紀律,服從管理,接受改造,在刑期時間一樣的情況下,身體健康的服刑人員享受的減刑幅度要比病殘犯享受到的減刑幅度要長。對比之下,病殘犯群體容易產生自卑和對改造不自信的心理,這類人員也是監(jiān)管隱患的高危群體。開展監(jiān)獄體育運動,幫助病殘犯進行身體康復,使他們盡早走上正常的改造之路,也可以減少這類群體的監(jiān)管隱患。
監(jiān)獄在組織罪犯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其實也是對罪犯教育的過程,是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對文化教育、技術教育的有效補足。體育的健身、娛樂、教育三大功能都對罪犯的矯正會產生積極地影響,使他們保持身體的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正常的社會化發(fā)展。
三、監(jiān)獄體育運動的作用
監(jiān)獄群體的特殊性,如自由限制、嚴格的生活“時間表”等造就了監(jiān)獄獨特的文化性質,監(jiān)獄與任何社會群體間均存在著重大差異。因此,體育之于監(jiān)獄的作用必然不同于體育之于普遍社會的作用。
(一)對犯罪心理矯治具有積極作用
開展犯罪心理矯治是監(jiān)獄教育改造重要的工作之一,針對有些服刑人員性格多內向、不愿與他人交流的特點,傳統(tǒng)的心理咨詢方法較難讓服刑人員徹底敞開心扉接受矯治,而借助體育運動,可以讓服刑人員在較為寬松和自然的環(huán)境中,接受來自心理咨詢師的干預,對其進行心理矯治。
有研究表明,服刑人員大多具有內向、低自尊、易激惹等性格特征,這種特征決定了對其進行心理矯治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服刑人員通過體育運動,在與他人的正當競爭中體會到成功與失敗,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勝利,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奮斗觀,獲得自我價值感。同時,在有運動規(guī)則的約束下,服刑人員也能夠逐步學會遵守規(guī)則,按照規(guī)則允許的方式行事,在體育運動中逐步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傳統(tǒng)心理矯治方法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二)對服刑人員的情緒管理有積極作用
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每天都必須面對枯燥單一的監(jiān)獄生活和工作,天長日久,難免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且常常會有焦躁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行為產生,遇事容易沖動,表現(xiàn)為與其他服刑人員甚至是民警產生沖突、矛盾等,輕則言語相撞,重則拳腳相向。對服刑人員來說,參與體育運動是一個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個體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個體所壓抑的欲望將會選擇以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體育運動能給鍛煉者帶來舒適和流暢的感覺,有人稱之為“體育運動的”。服刑人員通過運動,將自己的不良情緒轉移到體育運動中并釋放出來,轉化為在體育運動中勇于拼搏、力爭上游的精神,從而減弱了長期積蓄的負性能量。
通過體育運動,服刑人員能夠逐漸找到適合情緒宣泄方式,在監(jiān)獄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效的轉化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影響,采用正性的方法將這些不良情緒化解,不斷調節(jié)、修正自己的情緒管理模式,減少由于情緒激動所造成激情違規(guī)事件發(fā)生的幾率。
(三)有效改善人際關系,增強集體歸屬感
在監(jiān)獄生活中,服刑人員的社交范圍相對單純狹小,個體之間相對獨立,犯際關系相對簡單,也沒有集體歸屬感。體育運動則是增強個體社會交往能力、改善犯際關系的有效方法之一。
體育運動,尤其是集體性項目可以較為迅速的將不甚熟悉的服刑人員的個體聚攏在一起,為了同一個運動目標而努力。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個體能夠逐步克服孤獨感,增強合作意識,通過關心他人、幫助同伴而獲得價值感,促使犯際關系更加和諧。同時,通過體育運動,個體之間自然而然組成了團體,獨立的個體萌發(fā)了集體感,在這個小團體中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感受他人的關心,并且也學著去關心他人,學會用積極地方式去處理犯際關系中的問題,有效改善犯際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四)有效預防服刑人員的心理疾病
長期處于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中,容易導致個體產生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Ryan(1983)的調查表明,1750名心理醫(yī)生中,有60%的人認為應將身體活動作為治療焦慮癥的手段;80%的人認為體育運動是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手段之一。
《哈佛心理健康通訊》在總結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結論:體育鍛煉對緩解抑郁、焦慮和其他慢性的心理障礙有很好的幫助。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體育鍛煉有益于抑郁癥和其他心理問題的具體調節(jié)作用,但是很多研究都證實了鍛煉的良好作用,而且絲毫沒有不利的影響。將體育運動作為預防個體心理疾病的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方法。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在高校體育課程中融入素質教育的意義。之后,文章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素質教育融入的踐行思路,包括: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引導人文體育理念的形成;注重心理素質培養(yǎng),構建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堅定的意志品質;差異化對待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關注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機能。
1、引言
體育課程是高校中各種專業(yè)的必修課,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是隨著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不斷多樣化而產生的。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一方面是為了豐富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對體育課程本身學科價值的深入提煉和豐富,同時對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理念也有重要意義。
2、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素質教育融入的踐行思路
2.1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引導人文體育理念的形成
體育運動中,有很多方面都能體現(xiàn)出人的道德品質,因為體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公平競賽,競賽中要有爭取優(yōu)勢的雄心壯志,但又要注意培養(yǎng)有關競賽的道德,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尊重裁判,尊重對方與同伴協(xié)作等。而我們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注重的是體育技能與體育只是的傳授,很少有教師去關注引導學生重視這些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師們想當然的會認為道德教育是政治課范疇的,體育課程中用不上。其實,體育本身也是一種基于“人”的活動,從體育誕生的那一天起,體育就與道德緊密聯(lián)系到了一起,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體育道德越發(fā)的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包括加強對興奮劑的檢測,惡意犯規(guī)的懲罰,不公平裁判的處理等等,一切這些相關規(guī)則的制定和使用目的都是為了維持體育運動的公平公正。因此,教師需要利用這些環(huán)節(jié)來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還要注意體育運動最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以培養(yǎng)“德技相長,文理兼修”的適應現(xiàn)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的[1,2]。
2.2 注重心理素質培養(yǎng),構建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堅定的意志品質
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fā)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體育運動與心理素質之間存在關系是由二者的本質所決定的。另外,心理素質還影響著人們的社會交往,決定著人們的交際能力,一個擁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在社會中擁有良好的交際圈[3]。體育運動中,有很多都是涉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尤其是一些團體項目,比如排球、籃球、足球等,這些運動決定性的要素往往不是某一個隊員能力有多強,而是要看整體的能力,尤其是整體的配合是否默契,而這種默契的配合就來源于隊員之間的有效溝通,隊員之間的良好感情。所以,教師需要在集體運動中,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擁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健康心理在體育比賽中的溝通,另外也是促進隊員之間的交流,同時擁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也會促使學生形成堅定的意志品質。比如在比賽遇到逆境時,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形不成堅定的意志,很可能就放棄了,但如果具備這種良好的心理,則會頑強的挺過去,最終還可能會取得比賽的勝利。
2.3 差異化對待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體育運動是與人自身的身體素質密不可分的,很多人因為受到身體運動天賦的限制而無法開展某些體育項目。但每個人的特長也不同,有的人身體強壯,適合力量型的運動;有的人小巧靈活,適合技術型的運動。因此,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合適的人要配給合適的體運動項目,這樣才能發(fā)揮最大限度的能力,才能使運動的人獲得信心。在具體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先對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調查,看看哪些學生有過哪些運動的背景,身體天賦如何,有什么興趣愛好,運動潛力如何,然后在有針對性的為每個學生安排最適合的體育運動。教師可以嘗試開展“體育俱樂部”,比如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兵乓球俱樂部,讓相同愛好的學生在一起切磋、探討,相互促進和提高。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屬于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而且這種發(fā)展是屬于自己特有的,并且通過這種發(fā)展還有效的調動了自身相關能力的提高。
2.4 關注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機能
很多人肯定認為,體育部就是在鍛煉身體,發(fā)展身體素質嗎。其實未必,我們以往的高校體育課程更多關注的還是讓學生學到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而且身體素質能達標即可。比如每年體育課程都要檢測男生1500米,女生800的訓練成績,看是否能達標。但測完以后也就是給個成績就了事,至于說學生為什么達標,為什么不達標,如何量化,又如何科學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并將其運用在為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上,恐怕沒有教師去認真對待。而恰恰這些都是最直接影響到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因素,所以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把體育課程中每一項運動都科學的轉向學生身體素質的形成上,強化學生的身體機能,避免出現(xiàn)以往重技能傳授,輕素質教育的情況,讓體育課程真正有效的服務于高校的素質教育。
3、結語
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課程更多的都是培養(yǎng)學生有一些基礎的體育運動技能,鍛煉一下身體,定期的考核一下學生的身體狀況即可。很少有學校在繼續(xù)深入的探討體育課程的其它作用,導致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始終無法有效被開發(fā)出來,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簡單,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素質教育的理念給新時期高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們一定要把握住這個基于,把新時期高校體育課程與素質教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推進高校體育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軍.體育與人文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