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科主要理論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兒科學論文4000字(一):高職高專培養(yǎng)兒科學臨床思維的教學方法論文
[摘要]目的:闡述高職高專培養(yǎng)兒科學臨床思維的教學方法,觀察教學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模式”期間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41例作為觀察組,以2019年9月前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期間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41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97.6%、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是(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教學滿意度95.1%。對照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78.1%,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學滿意度73.2%。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互結合,對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可有效增強其兒科學臨床思維,提升理論知識掌握水平與操作能力,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兒科學;臨床思維;臨床教學;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9)31-0184-02
近年來,兒科患兒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加之家長對疾病治療效果要求的提高,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yǎng)難度顯著提升。與成年人相比,兒科患兒具有機體免疫力低、藥物耐受度差等特點,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必須在牢固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臨床操作能力,方可使患兒的預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培養(yǎng)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兒科學臨床思維,對人才專業(yè)能力的增強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模式”期間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兒科學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方法,觀察了培養(yǎng)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模式”期間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41例作為觀察組,性別:男/女=10/31,年齡(21.15±3.59)歲。
以2019年9月前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期間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41例作為對照組,性別:男/女=9/32,年齡(20.16±2.84)歲。兩組學生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教師需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為學生灌輸兒科學理論知識。觀察組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模式”,將理論教學、臨床帶教相結合,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兒科學臨床思維,為人才專業(yè)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皟嚎茖W臨床思維培養(yǎng)模式”的應用方法如下。
1.理論教學
為培養(yǎng)兒科學臨床思維,加強理論教學是關鍵。教師可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案例教學法以及提問式教學法展開教學,為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具體教學方法如下:(1)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圖片插入理論知識中,可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如當講解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外貌特點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乃至視頻,使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更加接近臨床,使其臨床思維得到培養(yǎng)。(2)案例教學法: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為學生介紹臨床真實病例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樣可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的目的。如講解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時,可為學生提供如下病例:“產婦30歲,產前使用催產素10.0U肌肉注射,第二產程68min,胎兒娩出后可見皮膚、鞏膜、黏膜黃染,測量血清總膽紅素提示黃疸。請分析該患兒黃疸的高危因素,并為其制定治療方案”。病例介紹完成后,學生需分為不同的小組,對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臨床思維。(3)提問式教學法:教師可將提問式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其臨床思維。如學習小兒肺炎知識時,教師可提問如下問題:“小兒肺炎的誘因?”“患兒的臨床癥狀?”“疾病的治療方法?”“患兒的預后”等。采用上述方式提問,可使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對上述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問診的全面性,提高疾病治療方法的針對性,改善患兒的預后。
2.臨床帶教
為培養(yǎng)兒科學臨床思維,教師同樣應對臨床帶教問題加以重視,以增強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臨床帶教過程中可采用“情景教學法”“病例匯報模式”進行教學。具體方法如下:(1)情景教學法:以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為例,教師可首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由教師扮演“患兒”,由小組成員分別扮演“臨床醫(yī)生”“患兒家長”“護士”等角色?!搬t(yī)生”應對“患兒”及“家長”問診,并為其提供診斷意見,根據(jù)診斷結果,對疾病進行治療。上述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使學生充分了解兒科學臨床實踐的流程,了解臨床實踐中常見的問題,這對其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2)病例匯報模式:將病例匯報模式應用到兒科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兒科學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病例匯報模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接觸典型病人,要求學生從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多種角度出發(f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并進行病例匯報,培養(yǎng)其兒科學臨床思維。
(三)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筆試的方式評價,總計0~100分,≥80分視為優(yōu)秀,60~79分視為合格,<60分視為不合格。理論知識掌握率=(優(yōu)秀+合格)/41×100%。同時觀察兩組學生的臨床思維評分以及教學方法滿意度。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為97.6%,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二)學生臨床思維評分
觀察組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三)學生教學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95.1%,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三、討論
所謂臨床思維,指運用醫(yī)學、自然科學、人文及行為科學知識,借助“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患者溝通,制定個性化的診斷、治療、康復與預防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執(zhí)行的過程[1]。培養(yǎng)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思維,對其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傳統(tǒng)的高職高專兒科學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模式為主。教師需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向學生灌輸臨床知識。采用上述方法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且難以良好地記憶理論知識,臨床實踐能力同樣無法得到培養(yǎng),臨床思維缺乏[2]。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后,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為78.1%,提示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低。本組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為(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學滿意度為73.2%,提示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有待增強,教學滿意度有待提升。
為改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兒科學臨床思維,為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培養(yǎng)人才,本校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共同展開了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論教學的方式,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案例教學法”以及“提問式教學法”為主。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勢在于能夠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結合圖片,了解各類疾病的臨床特點,達到培養(yǎng)臨床思維的目的。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優(yōu)勢在于能夠使學生系統(tǒng)性地掌握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以及預防知識,培養(yǎng)其臨床思維。通過提問式教學法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引導,使其臨床實踐能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以提升。高職高專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期間所用的實踐教學方法,以“情景教學法”“病例匯報模式”為主。應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為學生設置不同的“病人就診情景”,可增強學生對不同病例的應對能力,使其能夠充分了解兒科學臨床實踐的流程,增強臨床思維。將“病例匯報模式”應用到臨床帶教過程中,帶領學生接觸典型病人,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進行病例匯報,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同樣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上述方法教學后,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為97.6%,與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相比,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率顯著提升。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本組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與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相比,學生的臨床思維顯著增強。本組學生教學滿意度為95.1%,滿意度更高,優(yōu)勢顯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證實了各項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yǎng)方法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互結合,對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可有效增強其兒科學臨床思維,提升理論知識掌握水平與操作能力,改善教學效果。
兒科學畢業(yè)論文范文模板(二):基于三維體系的兒科學教學考核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為了全面提高兒科學教學的質量,提出了基于三維體系的兒科學教學考核模式。該考核模式通過構建三維體系兒科學考核模式,將課程評價的側重面從單一的課程終結時卷面評價轉向了如何持續(xù)性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過程。三維體系考核模式是一種全程性兒科學課程考核模式,不僅能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23-02
引言
《兒科學》是一門研究兒童生長發(fā)育、衛(wèi)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醫(yī)學學科,實踐性較強。為了更好提高兒科學教學的質量問題,鍛煉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得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兒科學》學習,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三維體系的兒科學教學考核模式。該考核模式通過構建三維體系兒科學考核模式,將課程評價的側重面從單一的課程終結時卷面評價轉向了如何持續(xù)性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過程。所謂的三維體系是指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構建為考核模式第一個維度;將學習者對于兒科學的知識體系構建為考核模式的第二個維度;將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與表達理解能力構建為考核模式的第三個維度。該三維體系考核模式是一種全程性兒科學課程考核模式,不僅能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
1研究方法
基于三維體系的兒科學教學考核模式主要分為:維度一,持續(xù)性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過程。維度二,學生對于兒科學的知識體系構建。維度三,學生的主動學習與表達理解能力。以自學為主,多學科交叉學習,強調自主學習,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臨床思維能力。通過以上的考核方法介紹,對于教師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最快接受新知識,豐富知識容量以擴大自身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督促。對于學生來說,成為了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其要全面掌握兒科學知識的大綱內容的同時基本了解醫(yī)學基礎課;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解決方法;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善于系統(tǒng)的看待問題。
2實施過程
根據(jù)以上介紹的基于三維體系的兒科學教學考核模式的三個維度,具體的教學活動實施如下。
第一個維度的構建方法:通過采用廣泛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先進的現(xiàn)代網絡技術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與其相對應的第一個維度考核評價標準:課堂提問(包括網上提問)的積極程度;網上討論的踴躍參與程度;卷面測試中微信形式試題的撰寫質量等作為評定指標。
第二個維度的構建方法: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與其相對應的第二個維度考核評價方法:課外閱讀讀物和網絡參考資料的閱讀興趣、數(shù)量、質量(以讀書報告或書評測定);對卷面測試中開放性試題的回答質量測定學習者的閱讀及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第三個維度的構建方法:展開合作開放式學習,進行學生與教師討論會。與其相對應的第三個維度考核評價方法: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組織學習者上講臺,自主授課,以其PPT制作質量及課堂效果作為相應的考核指標,同時加入合作學習自主評價標準(學生自己參與到評定中)。
作者:王清 劉英蓮 單位:海南醫(yī)學院中醫(yī)學院婦兒科教研室
PBL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PBL教學模式打破了中醫(yī)兒科學傳統(tǒng)的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LBL(Lecture-BasedLearning),目標在于通過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圍繞問題,組織展開小組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辯證思維,運用知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PBL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包括3方面。1)病例導入和問題的提出。中醫(yī)兒科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決定了在教學中要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又要結合臨床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對臨床疾病的鑒別和解決能力。任課教師重點要介紹中醫(yī)兒科學的重點理論知識,再結合臨床提出與中醫(yī)兒科學知識有關的“病例”及相關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從而實現(xiàn)啟發(fā)性教學的目的。2)合理分組,人人參與。PBL課堂均以小組形式開展(5~8人/組),小組組長由本組成員推薦,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做好材料收集工作,最后小組代表作總結性發(fā)言,闡明小組觀點,其他成員進行補充。這種方式可確保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語言表達能力、辨證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都明顯提高。3)教師統(tǒng)籌管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前1周教師將PBL課堂要討論的問題及要求告知學生,要求學生做好資料搜集、分析和整理等工作。討論中教師要根據(jù)討論的問題組織學生有序發(fā)言,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解析,調動學生積極性,特別是遇到討論偏離題目時要及時提醒,最后教師對討論的病例或問題作歸納總結。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學生準備不充分、協(xié)調性較差。在PBL教學中,“教”為教導,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學”為自學,體現(xiàn)學生的獨立性;“練”為模擬操練,體現(xiàn)實踐的能力。教導是學習的基礎,自學是教導的延伸,操練是自學之果?!敖?、學、練”體現(xiàn)了PBL教學把培養(yǎng)思維作為訓練的主攻方向。變教為導,變學為思,以練達思,促進發(fā)展,這就是PBL教學的精髓所在[2]。但是,我們總結多次PBL課堂結果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課前準備工作不充分,相互間的配合欠佳。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在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習慣了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PBL的寬松教學氛圍使得部分學生無所適從,自信心不足,而導致主動性不強。另外,部分理論知識較差和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常依賴小組的其他成員,回避或避免主動發(fā)言及查找資料。同時,問題或案例討論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要有多視角、多學科的知識背景及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這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布置PBL問題或案例時,教師要明確要求,適當?shù)亟o予提示,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參考資料,對理論知識欠佳、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好以及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可采取提問或教師評價和打分等措施,促進學生思考和調動其積極性,并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同心協(xié)力得出最佳結論。2)教師的教學技能及臨床能力有待提高。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他不但要求教師應扎實地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具備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而且還要具有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等技巧[3]。因此,教師不但要努力學習現(xiàn)代教學手段,擴展自身的知識面,還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如表達溝通能力、概括能力、課堂管理能力等,這樣才能適應PBL教學,達到高等醫(yī)學教育的要求;另外,中醫(yī)兒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只有多參與臨床工作,多參加學術會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把握到中醫(yī)兒科學領域的新問題和新方法,才能把PBL課堂問題或案例設計得更為合理,更加貼近現(xiàn)實,在進行問題或案例的總結時才能夠更為精辟。綜上所述,PBL教學法是教學模式的革新,既發(fā)揮了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又豐富了授課方式。目前PBL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兒科學的教學中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我們正在根據(jù)中國的教學體制和本院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實際情況,探索一種符合我院中醫(yī)兒科學的PBL教學模式,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中圖分類號:R473.72;G642.423;G64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2409(2007)05―1117―03
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通過項目教學獲得的知識符合人的職業(yè)成長規(guī)律。實施項目教學可用于學習特定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具有一個輪廓清晰的任務說明;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學習的方法。兒科基礎是《兒科護理學》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嬰幼兒的喂養(yǎng)和兒童保健等。學生們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記憶很多數(shù)據(jù),如果不配合開展有趣的實踐教學,學生們會產生厭學心理。所以,筆者在完成兒科護理學的兒科基礎教學中,利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實踐教學的嘗試,并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效果進行了比較。具體操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校2004級3年制護理專業(yè)120人,均為女生,入學時隨機分成兩班,選其中一班做實驗班,另一班為對照班,各班60人,第四學期開設臨床護理中的兒科護理學。兩個班的學生性別、年齡、開課時基礎成績比較都無明顯差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兒科護理學》的兒科基礎部分實踐教學中,對照班用傳統(tǒng)教學法,實驗班采用項目教學法,具體做法如下。
1.2.1 項目教學法的設計將實驗班的60人分成6個小組,每個組的組長利用課余時間在自己的親戚朋友或鄰居家中物色1個1~12個月大的嬰兒作為本組護理和觀察的對象。兒科基礎實踐教學的項目教學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
1.2.2 項目教學法的開展 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堂上把兒科基礎部分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讓學生先掌握好理論知識,并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兒科基礎部分的實踐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接下來,教師把兒科基礎的實踐工作分為3個項目:體格發(fā)育、動作發(fā)育和嬰兒喂養(yǎng)。要求實驗班60個人分成的6個小組每組都要完成這3個項目的實踐工作。6個組的組長按要求分別物色了1個嬰兒作為本組的護理和觀察對象,這些對象中有2個是3個月大,2個是5個月大,1個8個月大,1個10個月大,總共選擇了6名嬰兒。各組長接受了教師規(guī)定的實踐項目之后,又分別把體格發(fā)育、動作發(fā)育和嬰兒喂養(yǎng)3個項目按3項任務分配給每個組員,有些負責給嬰兒檢測體格發(fā)育指標,有些負責觀察嬰兒的動作發(fā)育情況,有些負責給嬰兒進行合理喂養(yǎng)的指導。所有組員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都要進行記錄和書面總結,最后每組的3個項目實踐工作分別完成后,再把各項目的記錄和總結匯總成為本組的項目實踐工作總結上交給教師,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進行評價。兒科基礎實踐教學的項目教學實施時間貫穿在《兒科護理學》這一課程整個授課過程,歷時約4個月。各組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是自己利用雙休日到各組所物色的嬰兒家中進行,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問題先自己設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教師給予幫助。
1.2.3 項目教學的評價?、賹W生問卷調查。調查表主要是了解實驗班的學生對項目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應用的評價,包括5項內容.回答方式有肯定和否定兩種。發(fā)放問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問卷100%。②理論考試比較。用同一試卷在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考試,比較兩班考試成績。③實習成績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在兒科完成臨床實習任務后,對兩個班學生的兒科臨床實習成績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實驗班學生對項目教學應用于實踐教學的評價見表1。
經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為x2=0.6,P>0.05。結果表明,兩個班的理論考試成績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理論成績無顯著差異。提示項目教學應用于實踐教學并不影響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
2.3 實驗班和對照班兒科臨床實習成績比較見表3。
經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為x2=8.7,P<0.05。結果表明,兩個班的兒科臨床實習成績有顯著差異性。實驗班兒科臨床實習成績達到優(yōu)良的學生人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班。
3 討論
筆者在完成兒科護理學的兒科基礎教學中,利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具備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安排和組織自己的實踐學習行為,并且分配給每個學生具體的項目任務,分工合作,既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學生們在每次上門對嬰兒的檢查和觀察中也增強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可以表明,項目教學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歸納能力,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因此,項目教學法深受學生的歡迎。
1兒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
1.1護生存在的問題
在兒科臨床護理帶教中,護生是重要的參與者,是臨床實踐的主體。作為剛走出學校的護生,一旦面臨兒科臨床護理的實際操作環(huán)境,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專業(yè)理想不堅定,缺乏必要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該專業(yè)沒有透徹的認識,而且又受到社會上醫(yī)患關系負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待自己的專業(yè)沒有堅定的理想與信念,缺乏積極上進的工作態(tài)度與動力。
另一方面,專業(yè)知識不扎實,實際操作能力不強。護生對兒科臨床護理理論的學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在面臨實際兒科臨床護理操作時,不能很好的進入角色。護生剛走出學校,面對家長在場往往比較緊張,思想壓力大,實際操作不熟練。
1.2帶教老師存在的問題
帶教老師是護生的引導者,是帶教的重要角色,對護生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帶教老師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對提升護生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其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帶教老師素質參差不齊,個別教師自身理論與能力掌握不到位;帶教方法傳統(tǒng)單一,缺乏帶教經驗,在語言表達、演示交流上缺乏必要的技能技巧;理論知識沒有及時更新。
1.3帶教與護生實際操作的矛盾
一方面,在患兒臨床處理過程中,患兒年紀小,很難主動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這需要帶教老師不但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還要分散兒童的注意力,操作要選準時機,果斷而麻利地執(zhí)行。所以,帶教老師沒有條件對護生進行細講與示范,造成護生不能熟練掌握實際操作。
另一方面,因為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繁重,專業(yè)要求要求既高且細,護生在實際操作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帶教老師在帶教的過程中,往往擔心護生操作質量而減少護生實際鍛煉的機會,這與護生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的初衷相左。
2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對策分析
2.1護生方面
針對護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征,對于其上述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來解決:
(1)加強專業(yè)理想教育,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帶教管理人員與帶教老師應發(fā)揮其思想教育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引導護生看到該專業(yè)領域極具發(fā)展?jié)摿Φ囊幻?,盡量做好正面示范教育,堅定護生的專業(yè)理想。帶教老師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對護生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其自身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以積極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感染護生,以對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護生兒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在護生正式入科前,應該加強其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安排在兒科臨床護理上具有豐富經驗的醫(yī)生,通過講座的形式,系統(tǒng)地授予專業(yè)技能與知識。結合臨床實踐的案例,直觀而多角度地啟發(fā)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加深對知識技能的理解。進行必要的心理行為訓練,培養(yǎng)護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家長,沉著冷靜應對。
2.2帶教老師方面
帶教老師是護生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對護生有多方面而深刻的影響。嚴格把握好帶教老師這個關口,是培養(yǎng)優(yōu)秀兒科臨床護理人才的保證。面臨上述帶教老師存在的問題:
(1)注重帶教老師的選擇。應在帶教老師的入口上把好關,不僅要求帶教老師具備相應的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還要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這是取得良好帶教效果的前提條件。帶教老師要在實際工作中為護生做好榜樣,以其高度的工作責任心、細心、愛心影響護生,憑借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與高超兒科臨床操作技能感染護生。
(2)探索多元化的帶教方法,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反思總結帶教經驗。隨著時代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單一的帶教方法與陳舊的知識結構是帶教老師提升帶教能力的兩大阻礙。帶教老師應該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不斷吸收最新理論成果,并結合信息技術的催生的教學媒介(如微信帶教等),改進帶教方式。另外,帶教老師應注重帶教經驗的反思和總結,積累經驗,提升帶教能力。
2.3帶教與護生實際操作的矛盾方面
兒科臨床護理面臨患兒年齡小且多為獨生子女的特點,給帶教老師和護生帶來的極大的壓力?;鈳Ы膛c護生實際操作的矛盾,是提升護生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針對該問題,帶教老師應該做好可行有效的實習計劃,分層次、分階段引導護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護生入科前期應注重理論知識的的掌握與臨床實踐的演示講解,根據(jù)護生掌握情況適時安排親身體驗,讓護生在實際體驗中真正掌握技能。此外,階段性的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考核也十分必要。制定一定的考核目標,而且是護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讓護生通過達到目標來獲取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其學習實踐的積極主動性。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 實驗教學 參與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48-01
《兒科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yè)的主干課,研究對象主要是胎兒與青春期的兒童,內容涉及生長發(fā)育、疾病防治等,課程知識量較大,涉及范圍較廣。如何在課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改變被動學習狀態(tài),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參與式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合作或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可以加強師生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2016年3月-7月,筆者在《兒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方法,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yè)4班(56人)與5班(56人)學生為研究對象。兩班學生選用同一教材與同一教師,學生年齡與素質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護理4班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護理5班為觀察組引入?yún)⑴c式教學法。
1.2 研究方法
兒科護理學在學生第4學期開始學習,所有學生已經學習了生理學、病理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基礎課程。教材為張玉蘭主編的《兒科護理學》,同一教師進行授課,先進行理論后進行實驗。理論授課方式相同,實驗授課方式不同。
對照組授課實驗課采用傳統(tǒng)授課方式,將全班學生分成2組,每組各有28人,每組學生配備1名教師。兒科病房患兒床邊,教師示范0.5h小時左右;將每組學生分成4小組,利用2h時間分組時間護理程序,最后寫出實驗報告。
觀察組授課利用第1學時50min的時間,將課本上病歷分析采用學生參與式教學進行講解,其他與對照組相同。具體措施為:①準備階段。主講教師統(tǒng)一培訓任課教師,詳細闡明參與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②將學生合理分組,每組7人即可,同時推選出一名小組長。小組長詳細記錄學生參與情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輪流擔任老師進行講解;③理論課程結束后,可以給各小組以不同病例為基礎布置作業(yè)。小組長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小組同學分析病例,討論病情,從教材中選擇合適的答案,整理問題、答案制成圖文并茂的多媒體答案。課上1名學生模仿教師,通過多變的形式,與本組同學互動,詳細分析回答問題,解答給其余同學與教師聽。每小組給予10min時間,其他小組進行提問與補充,最后教師予以完善。
1.3 評價指標
自制問卷調查表;考試成績:分成理論與病案分析兩部分,其中70%為理論,測試學生理論掌握程度;30%為病案分析,主要考核學生臨床診斷、案例分析及治療手段。最后詳細對比兩組學生成績。將學生成績分成4等:優(yōu)(≥90分)、良(80≤n≤89)、可(70≤n≤79)、差(≤69)。
1.4 y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以百分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x2采用組件比較,P
2 結果
2.1 自制調查問卷結果
調查問卷采用匿名形式,共發(fā)出56份并全部回收。大部分學生在問卷中認為該課程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理論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強化理論與實際情況聯(lián)系,提高教學質量。
2.2 考試成績對比
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學生成績對比如下,具體如表1所示。
兩組學生成績比對如表2所示。
3 討論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很容易影響學習興趣與效率,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進取的精神。而聯(lián)系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就是案例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引入?yún)⑴c式教學法后,不但可以還原情境,將枯燥理論知識具現(xiàn)化,直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與病人交流可以提前領略到職業(yè)崗位的內涵,縮短學生就業(yè)所學時間;訓練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此外通過分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幫助學生提前養(yǎng)成良好的臨床工作習慣。
力求每名護士均享受小老師的機會,在活動中有自己承擔的項目或任務,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在活動中要關注護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緊密結合護士的學習實際,保證參與式教學有序、有效,并進行適時跟進評價和調整,協(xié)調和把握全局。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參與式教學在《兒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