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認真?zhèn)湔n。
備課時,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既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又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zhí)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課堂
教學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yǎng)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本學期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shù)學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shù)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边@一觀念的確立,灌輸?shù)氖袌鼍痛蟠笙魅?。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fā)現(xiàn),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三、創(chuàng)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yè)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四、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本班50名學生中,學習中下者將近占一小半,所以“抓差補闕”工作認真尤為重要本學期,我除了在課堂上多照顧他們外,課后還給他們“開小灶”:
首先,我通過和他們主動談心,了解了他們家庭狀況、經濟基礎、鄰里關系等,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從心理上疏導他們,拉近了我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對他們進行了輔導。對于他們遺漏的知識,我主動為他們彌補,對于新學內容,我耐心為他們講解,并讓他們每天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同時我還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通過一學期“時間、地點、內容、人物、措施”五落實的輔導工作,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使他們對數(shù)學產生了興趣,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困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點,如對新課改理念的學習和探討上、信息基礎教育上、自己的教學經驗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將在教學工作中,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工作總結在剛剛過去的一學期里,我擔任五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做到認真?zhèn)湔n、上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如下:
一、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努力做好教學工作。
我認真鉆研了數(shù)學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合適的教學方法,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教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總結。
上課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相信學生的能力,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腦。
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有意識地通過生活、實例、活動、游戲等形式引入新知識點,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并通過學生的親身感受、操作、實踐、體驗、討論等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了學生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
讓學生進行不同坡度練習,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F(xiàn)在學生普遍對數(shù)學感興趣,參與性高,這為學好數(shù)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及時復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中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努力建構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jié)一理,形成每節(jié)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每單元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二、適時給自己“充電”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
從一開始,我就對學生作業(yè)嚴格要求,布置作業(yè)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針對性,有層次性。要求學生要認真做作業(yè),盡量做到不出錯,提高正確率。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
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地把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對后進生分層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fā)言死氣沉沉的局面,這樣,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五、以持續(xù)發(fā)展為前提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A-
0106-01
新課標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重視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和主體性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教師要如何發(fā)揮引導作用,切實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呢?筆者認為,有效的課堂提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策略。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實現(xiàn)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導向性提問,引導學生理解概念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盤包辦,導致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主體性缺失。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性提問來破解。引導性提問強調教師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以推進學生的思考進程,減少教師過多占用課堂時間,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的欲望,進而有效提升數(shù)學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負數(shù)的意義》時,筆者提問:“同學們,至今為止,我們都學習了什么數(shù)呀?”“自然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學生紛紛回答。筆者接著問:“那我們生活中有沒有什么東西是這些數(shù)無法表述清楚的?”學生思考后回答:“有,零下幾度就不知道要用什么數(shù)表示?!惫P者笑著說:“所以我們就需要一個新的數(shù)來表述這些事物,這個數(shù)就是負數(shù)?!苯又P者舉了幾個表示負數(shù)的例子,隨后問學生:“現(xiàn)在,你們能說出負數(shù)的含義嗎?”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逐漸掌握教學內容,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陷阱式提問,檢驗學生學習情況
陷阱式提問是幫助教師獲取學生學習反饋的有效手段。通過陷阱式提問,教師能比較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并據此調整教學預設,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削減無謂的教學重復。在運用陷阱式提問時,教師需注意兩點:一是要合理把握陷阱式提問的難度,不可太過簡單,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難題怪題,讓學生無所適從。一般而言,在大綱要求內對題型進行稍稍變式即可。二是陷阱式提問的時機,一般在學生知識學習初步完成之后進行,不可過分追求形式,隨意提問,導致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筆者連續(xù)講了兩道例題,一道例題是“(+)÷=1÷=”,另外一道例題是“(+)÷=1÷=”。兩道例題講解完之后,筆者提問學生“+÷”答案是多少?學生不約而同地回答“”。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陷阱式提問,筆者發(fā)現(xiàn)了學生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習不夠專注,被定勢思維框住,導致出現(xiàn)錯誤;二是分數(shù)四則運算的運算規(guī)則沒有真正掌握,帶括號和沒帶括號兩種情況下該如何運算還需加強。根據這一問題筆者適時調整教學預設,調整教學內容,使之更有針對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評判式提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評判式提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在論述和提問中掌握知識的歸納總結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復習、掌握知識,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評判式提問教學要做好兩部分,一是評判論述部分的精心準備,要讓學生在論述過程中明白知識框架、初步掌握歸納方法;二是提問部分的有效設計,要讓問題成為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重要方向指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連續(xù)加減法》時,筆者進行了這樣的評判式提問:“連續(xù)加減法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比如操場上本來有50名同學在玩游戲,先有10名同學跑回班級,接著又有15名同學跑回班級,請問現(xiàn)在操場上有多少名同學?請大家先列出式子,再用豎式運算。”這樣的評判式提問,包含了兩部分內容:首先用通俗形象的方法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連續(xù)加減法的意義,有助于他們掌握;其次通過最后的提問要求,告訴學生在做這類題目時一般是先列出式子,再豎式運算,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思路。通過這樣的提問設計,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鞏固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將生活引入課堂教學
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生活即數(shù)學,數(shù)學即生活”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美好情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注重充分利用學生身邊隨手可得的教學資源,將生活實際引入數(shù)學課堂教學,并設計有層次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分數(shù)的再認識》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以“拿出你的筆的幾分之幾”這個活動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有幾支筆,然后選取其中有2支、4支、6支、8支筆的同學上臺,要他們各自拿出自己筆的1/2展示給同學們看。這樣,大家就清楚地看到以上筆的1/2分別是:1支、2支、3支、4支。接著,我抓住時機問:“都是拿出1/2,但為什么筆的支數(shù)會不一樣?”學生回答:“因為每個人筆的總數(shù)不同。”我及時表揚了學生,并板書:一個分數(shù)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shù)量也不同。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繼續(xù)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筆,四人小組按以上的活動方式進行“拿筆”活動,可以拿出筆的1/3、1/4等。我還利用手中的數(shù)學書及《惠城年鑒》,指名學生分別翻到書的1/2,讓學生親眼看到書的厚度不同,翻出的1/2也不同,再次形象地認識到“一個分數(shù)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shù)量也不同”。
二、上好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設計了“數(shù)學與生活”“數(shù)學與交通”等數(shù)學實踐活動。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深入實踐,讓他們在“玩”中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如在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數(shù)與除法》中,教材就安排了兩次“實踐活動”,一是“制作一張長方形的紙條,以它為單位測量教室中的某些物品的長度”,二是“設計一張16開的數(shù)學報,說說各欄目所占的篇幅約占這張報的幾分之幾”。對于第一個活動,學生表現(xiàn)出的興趣一般,只有不到一半人按要求將預先做好的紙條帶來。但有幾個同學的紙條做得很漂亮,我就用其中一個同學的紙條量了量我的課本,并讓同學們也用尺子量,看量的尺寸是否與他的紙條一樣。經此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紛紛動手做紙條,量教室的物品。
而在第二個活動做數(shù)學報中,更出現(xiàn)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效果。蔣夢瑤,一個思維能力較差,又因基礎較差而沒有自信的孩子,做出的數(shù)學報讓我吃驚,無論是版面設計還是用色,都非常好,她的繪畫能力讓大家刮目相看。我著實表揚了她一番,并拿她的手抄報做例子,讓同學們分析各欄目所占的篇幅約占這張報的幾分之幾。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認真極了,許多同學都能大致地說出答案。
三、用周記記錄身邊的數(shù)學
從四年級開始,我就堅持讓學生寫數(shù)學周記,內容由學生自定。周記可以寫新學的知識內容和學后的感受;可以總結一段時間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遇到的難題;更主要的是要學生尋找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記錄生活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來。學生交來的數(shù)學日記,形式多樣,有記敘式的,有摘錄式的,有表格式的,還有線索式的……通過這一途徑,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在學習生活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豐富的數(shù)學資源,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地將生活與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在學數(shù)學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數(shù)學、做數(shù)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
1.測量活動
如三年級學生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引導學生開展“有多高”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五年級下冊開展了測量實物長、寬、高并求其表面積的活動。
2.作數(shù)學記錄
為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注意觀察、周密嚴謹?shù)臄?shù)學品質,我常讓學生作數(shù)學記錄,如記錄天氣等。在冬季,課室里放置一溫度計,讓學生記錄上午8點、11點半、下午2點、下午5點時的溫度,并每周指明一名學生作為天氣報告員,方便同學們記錄。同時,根據教材內容開展相關的記錄活動。如五年級上冊學生就開展了種蒜苗和測量蒜苗高度的活動。在學習統(tǒng)計前兩周,我就為學生準備了幾斤蒜頭,分發(fā)給他們栽種,并講明記錄要求,分好活動小組,選好小組長,在上新課時讓各小組根據活動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習,之后繪制統(tǒng)計圖。這樣,既讓學生有效地掌握了統(tǒng)計的知識,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開展調查活動,收集數(shù)學信息
我常讓學生開展生活調查,主動尋找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在五年級下冊學習百分數(shù)時,我讓學生收集了生活中的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在學習統(tǒng)計時,讓學生了解家庭每月的各項開支并繪出統(tǒng)計表;而在學習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時,我也讓同學們開展了相關調查活動。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zhàn),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供大家閱讀。
更多關于教學工作計劃的內容請點下方鏈接
五年級語文下冊《清貧》精選教案
小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精品教案
八年級數(shù)學教學計劃范文大全
小學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一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目的
一、復習引入
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的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小紅家在廣場的 偏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xiàn)在有一些數(shù)據,能根據這些數(shù)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shù)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顒咏窃谛iT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練習:
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2、在紙上設計小區(qū),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y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3.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根據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教具準備: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教師敘述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2.導入新課
現(xiàn)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小黑板出示例1的相關內容。
學生從圖中提取信息?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置。
3.組織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4.練習:教科書20頁做一做。
三、作業(yè):練習五的2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第二課: 位置與方向(二 )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21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置,掌握畫圖的方法。
2.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教具準備: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名師點撥第二題。
二、教學例題2
1.教師敘述例題2中一段文字,并小黑板出示題目。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6.練習
教材第21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三、作業(yè)
練習五7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在平面圖上標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置,標出名稱。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二)
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確定觀測點。
根據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第三課: 位置與方向(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觀測點的變化靈活描述路線。
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分別讓學生說一說。
(確定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方向;確定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距離。)
2.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三)]
二、探過新知
㈠教學例題3。
1.出示臺風的大致路徑圖。
(1)讓學生在路徑圖上分別找一找:臺風生成地、A市、B市、路徑圖上的方向標。(2)指名匯報。
2.提出問題。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臺風的移動路線嗎?
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進行如下適當啟發(fā):
臺風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 km,然后改變方向,向西偏北 方向移動
了km,到達A市。接著,臺風又改變了方向,向 偏 30度方向移動了 km,到達B市。
3.組織交流。
指名匯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通過交流活動讓學生明白臺風到達一個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來判斷臺風運行的方向。
4.小結描述路線的方法。
描述路線時要講清楚“從哪里出發(fā)”“沿什么方向”“移動多少距離”“到達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頁“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據下面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2.小組討論畫圖方法。
⑴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樣畫圖。
教師巡視,參與個別小組討論。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位置與方向二》教案范文三科
數(shù)學
年級
六年級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1
備課人
袁友平
教材解讀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置。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4.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置。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預習
導學案
預習
引導
自己理解臺風的有關知識,知道在播報臺風消息時,是怎樣播報的?
第三課時教 學 設 計
學習小組
活動設計
學情設計
(必須手寫)
學習案
激趣
利導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2.導入新課
現(xiàn)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四互”悟導
㈠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3.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置。
4.組織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置,標出名稱。
習得
固導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作業(yè)案
長江作業(yè)本相應練習
板書案
板書設計;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反思案
第二課時
學科
數(shù)學
年級
六年級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2
備課人
袁友平
教材解讀
教學目標
1.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用語方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觀測點的變化靈活描述路線。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預習
導學案
預習
引導
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
第三課時教 學 設 計
學習小組
活動設計
學情設計
(必須手寫)
學習案
激趣
利導
1.復習。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知道了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哪幾個條件?
分別讓學生說一說。
2.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二)
“四互”悟導
(一)出示主題圖。此次臺風的大致路徑如下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臺風的移動路線嗎?1.分段描述,理解移動路徑。
(1)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臺風是怎么變化的?
師:沿正西方向移動,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師:移動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我們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
生:把臺風生成地作為參照點,發(fā)現(xiàn)臺風向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PPT課件演示:臺風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
(2)師:到了第一站之后,臺風改變方向了。(PPT課件演示:然后改變方向)。它是怎么改變方向的、移動了多少距離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來的?移動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了?
師:同意他說的嗎?再請個同學來說一說。(PPT課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我們剛才描述臺風第一次移動時是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的?我們發(fā)現(xiàn)兩次移動,描述路徑時,參照點是不一樣的。
(3)師:到達A市后,臺風又改變方向了,接下來是怎么變的呢?(PPT課件演示:接著,臺風又改變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同樣他說的嗎?再請同學來說一下。
師:這次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PPT課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最后又改變方向了,怎么移?(PPT課件演示:最后又改變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動100 km。)
2.完整描述移動路徑。
同桌兩人一組,看著圖,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移動路徑。
全班交流說一說。
(二)出示教材第22頁“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據下面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2.小組討論畫圖方法。
⑴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樣畫圖。
教師巡視,參與個別小組討論。
⑵組織交流匯報。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畫圖的步驟:
①定下出發(fā)時的位置。
②標出示意圖的方向標。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確定比例尺,計算出圖上距離,量出圖上距離。
3.學生獨立畫路徑圖。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4.展示匯報,交流評議。
交流時分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畫的。
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特別是如何確定比例尺,也就是圖上每一格代表實際的距離是多少。更
(三)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如何描述這樣的路線圖。(出示課題:描述路線圖。)在描述臺風移動路徑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每移動一次,參照點都發(fā)生改變,要根據新的參照點來描述它的移動方向和距離(PPT演示)。
習得
固導
1.教材第23頁“練習五”第3題。
這道題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測量,體會觀測點的不同,引起方向的不同,從而懂得物置的方向是相對的。教學時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在中國地圖上找出北京和哈爾濱的位置;
分別以北京和哈爾濱為觀測點,畫出“十”字方向標;
(3)連一連,量一量;
(4)說一說北京在哈爾濱的什么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5)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物置方向是相對的)
2.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9題。
(1)先根據描述,把公共汽車行駛的路線圖畫完整。通過這個小題,讓學生鞏固畫路線圖的方法。
(2)再根據路線圖,說一說公共汽車沿原路返回時行駛的方向和路。通過這個小題,感受物置方向的相對性。
作業(yè)案
長江作業(yè)本相應練習
板書案
位置與方向㈡
描述路線:從哪里出發(fā)沿什么方向移動多少距離到達哪里
定下出發(fā)的位置。
標出示意圖的方向標。
畫路線圖的方法: 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A-
0032-02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小學數(shù)學開設了“綜合與實踐”內容,明確了“綜合與實踐”的教學內涵與意義。盡管一線教師對它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仔細剖析實際教學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內容選擇無從下手、活動組織力不從心、教學重心有失偏頗等,加上主觀上將其簡單等同于“綜合練習”或者輕易看成“興趣活動”,導致了教學方向的偏離,降低了活動的效益。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總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而“綜合與實踐”是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載體。如何正確詮釋該課程的內涵,演繹“綜合”與“實踐”的精彩?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學科特征,散發(fā)數(shù)學味
整合各個獨立的學科,融合學科差別、建立大學科觀是國際上教材編寫時的共同趨勢。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著數(shù)學課卻感覺是在搞社會活動,這樣張冠李戴就喪失了學科特點,數(shù)學課必須要堅持數(shù)學特色。
散發(fā)數(shù)學味首當其沖就是要簡約教學目標。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數(shù)學課要落實四基,于是為了達成所謂的情感目標,那些貼著愛國主義、互助友愛、公益環(huán)保等的標簽都跑進數(shù)學課堂。由于數(shù)學“綜合與實踐”課不像“數(shù)與代數(shù)”“圖形與幾何”和“統(tǒng)計與概率”那樣有鮮明的知識特點,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識的有機揉合和方法的靈活運用,一些教師就以為是沒有新知識,在教學內容輕松簡單的情況下增加思想價值來為自己的課堂加碼,這樣的想法是很膚淺的。如,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旅游費用的計算》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曾有教師在旅游景點的選擇環(huán)節(jié)就安排“看圖片”“說經歷”“談感受”“選景點”四個步驟,近十分鐘被強行擠占??上朐谫M用的理解、選擇和計算等的教學上會是怎樣的倉促,一節(jié)課就在學生涂涂畫畫中草草收兵。簡約教學目標就是要突現(xiàn)數(shù)學學科內容,那些數(shù)學所特有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是必須要“放在頭版頭條”的。數(shù)學不是一個筐,什么東西都往里裝,要用數(shù)學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學數(shù)學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強大的動力。
二、整合數(shù)學知識,強調綜合性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對“綜合與實踐”的解釋之一就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思想、方法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或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很明顯該注解的關鍵詞中有“綜合”,換句話理解就是我們的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能綜合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學習綜合性的數(shù)學內容。正是借助這種綜合性強的課程載體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探索和解決數(shù)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合”不僅是數(shù)學內部各分支之間的聯(lián)系,也是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遷移。如,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面積是多少》一課,學習如何計算復雜的圖形面積,學生不僅需要綜合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還要靈活選擇分割、拼接、旋轉等解決方法,在不規(guī)則的面積問題上還要將精算與估算有機結合,這里就很好地將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方法進行了有效綜合。實際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圖形的特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將不規(guī)則轉化為規(guī)則,化腐朽為神奇。又如,學生在學習了統(tǒng)計知識后,可以創(chuàng)設《小鬼當家》的活動內容,在課余時間利用表格記錄一周里全家的日常開支,繪制成折線和扇形統(tǒng)計圖。一方面既讓學生親身經歷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數(shù)據的全過程,鞏固了統(tǒng)計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學習基本的理財常識,學會合理安排生活開支,從小培養(yǎng)理財意識,也與語文教科書中設置的“勤儉節(jié)約”主題單元教學相得益彰。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注重實踐性
如果說綜合是一種思維方式,那么實踐就是一種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學習品質。教師在教學其他三個板塊的內容時是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活動使學生獲得新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而“綜合與實踐”的教學則是引導學生運用以往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的問題,它需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去開展各項具體的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提升研究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意識。
實際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實踐,既要“全程”也要“全員”。如,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活動流程是收集圖形、觀察特點、尋找并畫出對稱軸、創(chuàng)作軸對稱圖形?;顒忧敖處熞膭蠲恳粋€學生走進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用自己極具個性的方式捕捉身邊的軸對稱圖形,比如拍照、繪畫、錄像、采集等。學生親自實踐了,他們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沒有了實際的觀察,所謂的“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獨家發(fā)言。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發(fā)生在課外,在課內也一樣可以生動模擬。如,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室內開辦“小小文峰超市”。學生自己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長了解具體的價格,再準備一些仿真的紙幣?;顒訒r學生扮演顧客、導購員、收銀員等,自由購物、自行結算。在模擬實踐中積累“買”與“賣”的經驗,增強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完善課題過程,加強研究性
“綜合與實踐”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活動,如何選擇有現(xiàn)實意義而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是教師教學設計時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接著是問題的展開、問題的解答和活動的總結。其實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經歷了選一選、問一問(選題),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開題),試一試、做一做(做題),講一講、評一評(結題)。這樣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就和科學家做課題研究完全一樣,只不過他們的課題歷時較長、難度更大、綜合性更強而已。
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課題研究方面,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一方面得益于他們的學科整合設置,從一年級起就開設《社會研究》《科學》,而《圖書館課程》則是從幼兒園一直貫穿到初中階段,前后一共歷時九年。這些課程都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研究、信息采集與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數(shù)學自身的教學也重視課題的研究,一個星期的作業(yè)可能就是主動撰寫一份研究報告,而不像我們多以被動型的練習為主。發(fā)揚“拿來主義”的精神,我們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研究活動,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高年級學生分組進行社區(qū)小調查,動手制作小模型,撰寫微型調研報告或數(shù)學日記等;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不多,寫作能力有限,借助日記來表達自己的研究過程可能有些難度,教師可以開展繪畫日記的實踐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快樂地卷進數(shù)學學習的“漩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