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第1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主體;意識

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說,閱讀題是提升和培養(yǎng)主體意識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之一。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重視相關的課程教學,一方面能夠幫助學校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課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語文與閱讀教學

在人教版教材使用的區(qū)域當中,小學階段接受學習的孩子年齡一般是6到12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經(jīng)歷過成體系的語文學習,再加上語文學習本身還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應試性,所以老師在針對小學生所開展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現(xiàn)實特點來開展自己的教學活動,應該認識到拼音文字等語言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打基礎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隨著小學生認識和觀察能力的提高,社會認識和自我表達也是同等重要的,而閱讀作為學生認識社會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所以老師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實際上是幫助學生通過閱讀來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的一個重要時期。

二、小學語文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的方法和途徑

1.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主動權

要想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語文老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探索,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通過表達自己的看法等,讓學生不斷地在閱讀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正視自己,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識。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課《獨坐敬亭山》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先為學生預留一段時間,讓學生在過程中更好地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美的古詩詞來進行人與詩歌、人與詩人之間的對話。讀完之后,讓學生們自己體會詩中“盡”“孤”“閑”等字詞意思。通過閱讀,學生就可以獲得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機會,相比于傳統(tǒng)意義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留白”的教學理念更受學生們的歡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課后復習中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老師還要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敦促學生自由發(fā)揮,并鼓勵學生的家長也參與到閱讀中來,給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和表達的空間,家長一定要避免犯老師反復講解的錯誤,用自己的講解占據(jù)學生的全部時間,家長應該是在引領和幫助學生復習,給學生留出充足和獨立的思維空間。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應該通過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先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在輔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朗讀的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自由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由民主地進行自主學習。如引導學生思考既然作者寫的是“山中觀景”的話題,為什么又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那么這兩個標題有什么不同之處?區(qū)別又是什么呢?你從文中那些優(yōu)美的句子或者是詞語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歡大自然的感情?總之,在幫助學生復習的問題上,老師應該和家長達成一致,特別是在語文科目的學習中,老師和家長都要給學生一定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和閱讀來完成課后作業(yè),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將扮演輔的角色,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提供服務。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第2篇

當今素質教育下的課程改革和教材變革帶動了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45分鐘全程,靈活地發(fā)揮教學機智在課堂中的運用是我近年來的不懈追求。靈活多變的課堂使學生對我的課總是產(chǎn)生無限的向往。這不,又到語文課時間了。

這一節(jié)上的是《山中訪友》,此文運用豐富的想象、夸張等手法使景物描寫如詩如畫,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讀這篇文章,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會時時為童心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品味賞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上,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體會文章栩栩如生,靈氣飛揚,新奇豐富的特色。在讀到“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fā)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最后長出樹籽,被鳥銜向遠山遠水。”一段的時候,我讓學生閉上雙眼,雙手合十,隨著音樂靜靜地聽我深情地誦讀,人樹合一的境界讓同學們的臉上蕩漾著甜甜的神秘的微笑。讀完那段話后,我欣喜地告訴同學們:“剛才我在讀課文的時候,眼角的余光告訴我,有一棵樹真的跑到課堂里來了!仔細一瞧,原來是孫旭同學正高舉胳膊,伸展五指,胳膊和手指還在隨著音樂的韻律輕輕地舞動呢。只怕這棵樹的枝干彎得難受呀,大家想不想看看這棵樹的樣子?”同學們興致昂然,用熱烈的掌聲把孫旭請到講臺上,請他再次為大家作更精彩的表演。我又鼓勵其他同學都站了起來,學著那位同學的樣子挺直腰桿,慢慢閉上眼睛,舉起胳膊、伸開手指,隨“風”輕搖,教室里立刻成了樹的海洋,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迷漫了這個多彩的季節(jié)。

接下來我更加深情地投入到課文的誦讀中了。尤其是讀到“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云頭朗誦……”幾句的時候,聲音里飽含著難以抑止的激情。這時突然有個男生“啊——”地叫了一聲,我和其他同學都驚住了,真是晴天霹靂呀!大家都屏住呼吸等著老師的反應,空氣驟然凝固了。我稍稍一征,但沒有發(fā)脾氣,而是以驚喜的語氣問:“是哪個俠客在吼叫呀?”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杜凱全同學,此時杜凱全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tài),驚恐地站起來低下了頭?!霸瓉硎嵌糯髠b呀!”我贊賞地說道。那個男生怯怯地說:“老——老師,聽了你剛才讀的那幾句話,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叫出來了,真的不是故意的!”情不自禁?!他的話語很誠懇。我順勢問其他同學有沒這種感覺。大家都說有,只是沒叫出來而已?!霸瓉泶蠹叶己臀乙粯由钌畹靥兆砥渲辛?!本來是想讓你們一會兒再讀的,既然大家這么迫不及待,下面就讓大家都做一回俠客,一起來讀這一段吧!”我提議。此話一出,同學們更激動了,全體起立,整齊而浩蕩的聲音立刻震徹了整幢教學樓,讓人感覺那一千個俠客、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就在眼前。教室里再次涌起,遠遠超過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我被這極具震憾力的場面深深感染了。

下課后,我就這節(jié)課作了進一步的交流和反思: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雖然老師們每次上課前都在精心地備課,先研究分析教材,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把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多樣的教學方式,可是學生畢竟不是機器,他們的朝氣和魄力有時會給你的課堂注入意想不到的活力,有時會給你帶來不期而遇的難題,絕不能一成不變地按照已備好的教案來進行,一定要靈活處理,才能使課堂氣氛更鮮活,使教學效果更滿意。試想,如果在課堂上沒有發(fā)現(xiàn)孫旭同學獨特的表演,就不會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如果批評杜同學,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而且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嚴重的打擊,同時會使班上其他同學的情緒變得緊張起來,哪能再投入地聽課呢?如果對他們的行為視而不見,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也會錯過好機會,怎么能營造這么熱烈的課堂氣氛呢?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毙抡n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所以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善于運用教學機智,引導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并以此為契機,激活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創(chuàng)造沖動,從而使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自主地學,快樂地學,盡情享受“語文”的魅力、課堂的精彩!

鄧良菊,教師,現(xiàn)居湖北棗陽。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課程整合 變教為學 問題導向 核心素養(yǎng)

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文字是記錄人類經(jīng)驗和智慧的載體。語文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人類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chuàng)新力,因此,綜合性是語文課程的顯著特點。

語文和數(shù)學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兩門主要學科,二者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首先,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學生需要憑借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來理解數(shù)學中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思;其次,語文中包含了數(shù)學內容,數(shù)學內容的滲入給語文內容增添了理趣,從而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詩人訪友,往往不遇,因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不遇詩”。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就是一個例子。

尋隱者不遇

賈島 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這首詩看似簡單明了,但是其中蘊含了數(shù)學中的“可能性”思想。可能性是指事物發(fā)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預示著事物發(fā)展趨勢的量化指標。從詩人的角度來看,詩人去拜訪“隱者”,有一個前提性的假設:“隱者”是在家的。從概率的角度分析,對未來事件的預測,“隱者”在家與不在家的概率各占百分之五十,詩人到了之后,發(fā)現(xiàn)“隱者”不在家的可能發(fā)生了,因此,詩人拜訪“隱者”不遇,才寫下了此詩。

課程改革倡導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目的是在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特點理解的基礎之上使學科之間、知識之間、生活之間建立聯(lián)系,綜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有三個維度:自覺行動和反思、使用工具及社會參與。學校課程的終點也應該是學生這三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語文課程的學習對這三個維度素養(yǎng)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課程整合中的實施層面至關重要。實施層面的課程整合可以用如下流程圖直觀展示出來(見圖1)。

下面就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進一步說明這一過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學習古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理解詩意。古詩文最大特點就是精練,尤其是在古詩中,每個字都意味深刻?!肮嗜宋鬓o黃鶴樓”中的“西辭”就是一個例子。“西辭”到底是向哪“辭”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數(shù)學中“位置與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識。

黃鶴樓在揚州之西,要從黃鶴樓到揚州需要向東走,也就是說“西辭”是“向東走”的意思。把數(shù)學和地理學的知識引入語文課堂,“西辭”到底是向哪“辭”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①

除此之外,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分析這個問題。根據(jù)詩文,可以從“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中的“下”字入手。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長江從源頭青海各拉丹東到湖北宜昌是為長江的上游流域;從宜昌到江西湖口則是長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長江入???,是為長江之下游流域。長江到揚州已是入??诟浇瑢儆谙掠瘟饔?,所以揚州相對于黃鶴樓來說在“下”;黃鶴樓相對于揚州來說在“上”;又因為長江是自西向東流,所以對于長江流域來說“上”就是“西”,“下”就是“東”。所以詩中的“下?lián)P州”就是“向東到揚州”的意思。理解了“西”和“下”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詩就容易多了。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來說,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體悟詩情、記誦詩文,這樣的學習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古詩中,涉及位置和方向的詩句有很多,再比如被稱為“陽關三疊”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唐

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王維送朋友元二去西北邊疆時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把深摯的惜別之情融入平淡的話語中,不僅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而且也包含了數(shù)學中的“位置與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識。與“西辭”類似,“西出”是向哪出呢?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渭城,秦時咸陽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漢代改稱渭城。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安西,是唐統(tǒng)治者為統(tǒng)轄西域少數(shù)民族而設置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天新疆庫車附近。渭城、陽關、安西的相對位置如圖2。

根據(jù)圖2和詩文內容,“西出”是從渭城向西北走到陽關,接著向西北到安西。從大方向來說,與“西辭”不同,“西出”則是“向西走”的意思。

在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故以送行餞別表達深厚情誼便成為一種習俗,送別也因此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八蛣e”即送親人或朋友離開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因此,送別詩往往涉及“位置與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識。例如,盛唐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中也涉及了數(shù)學中的“位置與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識。

上面的例子說明運用數(shù)學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有益于對古詩詞的理解,因此可以將這樣的問題融入到教學設計中。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出這樣的學習過程(見表1)。這樣的設計既可以用于數(shù)學課程中“方向與位置”的教學,也可以用于語文課程中古詩詞的教學。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范文第4篇

【關鍵詞】朗讀 小學高年級 弊端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A-0034-03

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是指用自己的聲調、思想、表情,甚至肢體動作表達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內涵及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喚起聽者對課文內容、詞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領悟。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師注重對課文的朗讀,是感悟文本情感、抒發(fā)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朗讀不落實,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便無從談起。朗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訓練活動,更是一種主體生命活動。朗讀與“理解、把握、體驗、領悟”等密不可分,不應外在于這些活動形式,也就是說,朗讀在性質上應從屬于“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語文實踐活動”。

一、小學高年級朗讀教學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質量監(jiān)控中,有一道課內閱讀題節(jié)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課文《山中訪友》,內容如下。

撿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 )落~,細數(shù)( )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 ),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 )的儀式;捧起一( )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在要求學生完成的題目中,第一題要求按課文內容填空;第二題問:文段中的“它們”是指什么?“儀式”在這段話中是指什么?第三題問:這段話用了什么句式?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題要求模仿這段話的句式寫幾句話。筆者正好上過這篇課文的公開課,也重點研讀了這個段落,當時課堂上學生讀得聲情并茂,成為了課堂的一大亮點。筆者本以為學生做這道閱讀題的正確率會比較高,可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不難看出:全班34人參與質量監(jiān)控,原文填空和修辭手法這兩項完成得比較理想,但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和仿寫就顯得比較低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筆者一直思索著: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這篇課文的語言實踐點是什么?語文課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什么?再去翻看新課程標準,筆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闭Z文即言語,閱讀教學要著眼于言語實踐活動,以語言運用為學習語言的起點與終點,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中運用語言,從而促進基本言語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那么,朗讀教學也應當關注語言文字,也要著重于語言實踐。

二、小學高年級朗讀教學的癥狀分析

新課改以來,尤其是在公開課的朗讀教學中,重人文、輕工具的傾向比較普遍,語文課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

(一)過多的情感熏陶,忽視語言實踐

以往的公開課中,往往是人文性較強的課堂更讓人回味無窮,于是教師也向往和追求轟轟烈烈,甚至催人淚下的課堂,總想在課堂上留給孩子一點思想上的印跡。

就拿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選學課文《木笛》來說,筆者被主人公朱丹的那種寧可放棄個人利益也要熱愛祖國的情懷所感動,那么,課堂上如何讓學生體驗到朱丹放棄個人利益之后一個人落寞地走向紀念碑廣場,當時那種復雜而苦澀的心情如何深深地扎根學生的心頭?為了渲染這種氛圍,課堂上音樂的使用、圖片的展示、影片的拓展、資料的呈現(xiàn),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朱丹的認同,激起學生對日本人的憎恨,從而讀出感情?!丁返难纫曨l,還有一大串數(shù)字的拓展的確讓學生觸目驚心,也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激情澎湃地朗讀,使課堂達到一個點。但是,透過轟轟烈烈的課堂背后,學生除了情感上得到熏陶,加深對日本人的憎恨,萌生對朱丹的敬佩之外,他們在語言運用上得到的是什么?沒有,語言文字的訓練一個都沒有落實。對于課文中那一長段笛聲的描繪,教師沒有帶領學生去領悟作者是怎么表情達意的,更沒有語言實踐,只是一味追求轟轟烈烈的,讓人聽了之后心靈備受震撼的課堂,過多的情感熏陶導致語文的工具性嚴重缺失。長此以往,怎么能不出現(xiàn)質量反饋表格中那令人擔憂的數(shù)據(jù)呢?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的第一課時并沒有安排寫的環(huán)節(jié),幾乎都是在讀和講,第二課時才會注入寫課堂作業(yè)本的時間,有時候甚至第二課時還在繼續(xù)讀和講,拓展和深挖,寫都留在課后。教師們過于強調課堂的人文性,總想讓學生透過文字悟出一點思想感情或在情感上得到升華,卻忽視了語文是語言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又或者,對于課文中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把握不準,或是不知該如何進行語言訓練。導致該說的沒展開說,該寫的沒有深入寫,該訓練的沒訓練,該落實的沒落實,該強化的沒強化。課堂看起來似乎很深刻,但對于語言實踐卻是浮于表面甚至沒有涉及,才導致演繹得很完美的公開課聽著還不錯,其跟蹤檢測情況卻并不容樂觀。

(二)一味地感情朗讀,無視文本特點

朗讀在整個語文學習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讀,不關注文本的特點,在這一點上,說明文的教學最為明顯。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課文《太陽》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讀開頭的神話故事時要有感情;又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課文《電腦住宅》,有的教師通過一系列朗讀指導,如輕重、快慢、停連、語調、表情、動作等方式,引導學生讀出電腦住宅神奇的特點。其實這樣教學都是不妥當?shù)?。就《太陽》一文而言,為了說明太陽離我們很遠,開頭引用了一個神話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說明事物的狀況,這里的朗讀應區(qū)別于一般神話故事的朗讀,可以采用比較平實的敘述語氣來讀。為了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陽的遠,教師朗讀這段話中的“其實”這個連接詞時可以適當加強語氣,讓學生體會到“其實”這個連詞含有轉折的意思,引導學生關注句與句之間的條理和順序。

條理清楚、結構嚴謹是說明文的特點,它不像散文形散神凝,抒情性強,在朗讀時也不應強求有真情、激情。說明文的敘述一般是冷靜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視“讀”,又要注意用較平實的語氣,或者換個角度、換種方式來讀。如教學《電腦住宅》一課,教師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在感情朗讀上,不如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邏輯結構,讀清楚課文用了空間轉換的順序,分別寫了電腦住宅大門外、門口、會客室、廚房、臥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位置的不同特點,還可以讓學生將讀懂的空間位置用一幅畫展示出來。

(三)過多的朗讀感悟,淡化言語習得

審視教師平時的語文課堂,他們大多喜歡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朗讀感悟體驗的生成上,淡化言語習得成了教學的一種常態(tài)。如以下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窮人》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從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個勤勞、關心丈夫的人?(生朗讀“地掃得干干凈凈……閃閃發(fā)亮”和“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捏@肉跳”這兩處)

師:從他剛才的朗讀中,你們感受到安娜的勤勞與關心丈夫了嗎?我們該如何讀?請你有感情地練讀一下。(生朗讀時強調了“干干凈凈”“閃閃發(fā)亮”“心驚肉跳”等詞語,加重語氣)

師:有點感覺了,誰再來試試?(生朗讀時又強調“還沒熄”“還沒回來”等地方,讀得更有感情了)

師:讀得越來越有感覺了。請大家像他那樣讀一遍。

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之下,學生通過比較,最后讀出了教師想要的朗讀感覺。這樣教學,看起來效果還不錯,似乎朗讀在增量的同時也有了質的變化。當聽到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時,教師會覺得此時學生已經(jīng)懂了,平時也總聽到有教師直截了當告訴學生,應該把某個字或詞讀得重一點,把某幾個詞讀得快一點,導致有的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音,而不知道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這種不能熔“導、練”于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體,只重聲音技巧,不重內心體驗的朗讀忽視了表情達意的要義。

關于朗讀,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把文章讀得爛熟,結果毫無所得,甚至把頭腦讀糊涂了,這樣的人古今都有……所以,認為一味地讀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見得妥當?!睆娀首x感悟的確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讀感悟中不滲入巧妙的語言訓練,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課文中所蘊涵的語言規(guī)律還是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語感比較差的孩子,只是在濫竽充數(shù)走過場罷了。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很華麗、很美好,實則空洞無物、華而不實。語文就應該進行語言實踐,在實踐中學會運用、習得語言。

三、小學高年級朗讀教學的應對策略

反思之后,筆者重新調整了自己的教學策略,試圖在教學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瓚撟寣W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特級教師張化萬說:“任何課程改革離開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都只會失敗;語言文字訓練不是要淡化,而是要優(yōu)化?!币韵率枪P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

(一)多點語言實踐,少點人文泛濫

多一點語言實踐,才會多一點語言生成。教師平時就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訓練點,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運用。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結尾處寫出了最后的決定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但文章至此沒有戛然而止,后面還有很簡單的一句話――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句子單獨成段,結束全文。我們由此可知,這個夜晚主席過得很煎熬。筆者讓學生及時動筆進行語言實踐拓展訓練:利用學過的寫作方法,借鑒課文中的語言,用一兩句話描述那天晚上發(fā)生的情景。有學生寫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輾轉反側;我仿佛聽到了,在漫漫長夜里,一位慈祥的父親在床上失聲痛哭?!本渥忧檎嬉馇校掷镄虚g展現(xiàn)了學生對內心的深切情感。

可見,只要找準語言訓練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在實踐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不僅能提升學生自我的言語表達力,還能豐盈學生內心體驗。同時,教師也要善于挖掘課文中的說話訓練點,巧妙地將其設計成許多富有情趣的“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加以實踐運用,將文本語言轉化為學生“活”的語言。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一課,教師在指導朗讀的同時,穿插了關于西蒙“沉思”的言語實踐。

師:剛才你們讀得非常真切!老師也留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冰冷發(fā)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覺得這位母親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親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孩子。

生2:她還想抓住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們,祈禱他們能夠長大成人。

師:難道西蒙在臨死前,她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給桑娜嗎?同學們,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西蒙在臨死前一定愁腸百結、百感交集。請大家用一段內心獨白,想象描述西蒙臨死前的心理活動,寫的時候適當運用省略號。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了不起的母親的內心世界。

學生不光要會讀,還應該在讀懂的基礎上進行練筆實踐。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是在聽說讀寫的實踐當中獲得的。少了“言語實踐”這一步,學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只有實踐,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內化成屬于學生自己的語言。

(二)多點有效指導,少點情感植入

讀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復機械讀,學生還沒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讀出感情來,這種朗讀只會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朗讀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對于關鍵句段要邊讀邊思,通過朗讀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筆者在執(zhí)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課文《搭石》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協(xié)調有序”,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讀指導片段。

師: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語速漸快):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就像――

生3:輕快的音樂。

(教師用這樣的方式引讀,使每個小組都能加入朗讀,引讀時速度漸快,重復三遍)

師:很好,既沒有人踩腳跟,也沒有人跌入水中,難道有人指揮?

生4:沒有!

師:對,這種沒有人指揮卻還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是――

生5:協(xié)調有序。

讀著讀著,根據(jù)教師朗讀時節(jié)奏的快慢,學生在跟讀時也隨著高低起伏很會配合,重復幾次,學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協(xié)調有序”。這樣通過有效的朗讀,大家于無形之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師一語道破,學生恍然大悟:這就是“協(xié)調有序”,原來不知不覺中大家已經(jīng)做到了“協(xié)調有序”。課堂通過開火車讀、小組合作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力求朗讀在增量的同時也增質,努力提升朗讀品質,從而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三)多點言語習得,少點“走過場”

字詞是構成課文的細胞,理解字詞離不開課文所給的特定語境。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惫P者在平時的一些公開課中看到不少教師在讓學生初讀課文后,集中學字詞,之后是大篇幅的朗讀感悟。光集中字詞版塊教學還不夠,字詞教學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對于課文中的精彩語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推敲、品味,多一點字詞揣摩的時間,細細咀嚼,慢慢品味,少一點走過場,讓學生逐漸領略到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如在執(zhí)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課文《老人與海鷗》第三自然段時,筆者設計如下教學片段。

師:這段話中哪些字眼體現(xiàn)了老人對海鷗的深情厚誼?

生1:褪了色。

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褪色”一詞出現(xiàn)了幾次?

生2:三次。

師:從三個“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簡樸。

師:是呀,簡簡單單的三個“褪”字將老人平常簡樸的生活展露無遺。我們再來看看這位老人真實的生活狀況。

(資料拓展:吳慶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廠工作,一月的退休工資只有308元,而喂海鷗的餅干每包就是4.5元,他每天一買就是好幾包。而他對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0.2元一包的香煙。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張床,最值錢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個雞蛋,那還是給海鷗做雞蛋饅頭用的。)

師: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4:老人非常愛海鷗,他寧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點錢,也要在海鷗身上多花一些錢。

生5:為了海鷗,老人省吃儉用,自己只抽這么便宜的香煙,卻給海鷗買那么貴的餅干,相當于把海鷗當作自己的孩子一般。

簡簡單單的“褪色”二字重復出現(xiàn)了三次,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咀嚼出如此豐富的感覺和內涵,加上一點拓展,學生的解讀立刻多元化、個性化了,詞語的內涵也一下子豐滿起來。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詞語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詞解詞,為了字詞教學而走過場,應該多一點揣摩,創(chuàng)設各種語境讓學生理解、感悟字詞,從而實現(xiàn)了言語實踐和情感熏陶的有機融合。

相關期刊更多

美術界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西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

創(chuàng)造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

美與時代(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鄭州大學

盐亭县| 瑞安市| 岱山县| 二连浩特市| 婺源县| 蒙城县| 新民市| 通许县| 堆龙德庆县| 萨嘎县| 高青县| 蒲江县| 南川市| 临朐县| 淳化县| 宣化县| 芜湖市| 瑞昌市| 遵义市| 金湖县| 内江市| 遵义市| 沁阳市| 措勤县| 南通市| 黄石市| 万宁市| 奉新县| 霍州市| 辽宁省| 乌拉特后旗| 醴陵市| 兰考县| 义马市| 齐齐哈尔市| 玛多县| 乐平市| 隆子县| 石城县| 齐河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