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貿易進出口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協(xié)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0.7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73.91億美元,年均增長31.2%,高出全國同期年均增長速度14.2個百分點。盡管浙江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政府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之后迅速增長,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989年的499萬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0萬美元,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梢?,浙江的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出口貿易都呈現(xiàn)不斷增長的態(tài)勢。為了衡量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必要進行相應的實證分析。在國內,有關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關系的研究卻很少,實證研究尤其是具體到某一省份的實證研究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的企業(y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時間較短,對外直接投資的數量少,占GDP和進出口的比重都不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尚不顯著。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會進一步凸現(xiàn),研究這一經濟現(xiàn)象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文獻回顧
迄今為止,雖然對各國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研究為數眾多,但眾多的理論分析所得出的代表性結論只有二個:一是以芒德爾為代表的相互替代關系理論(Mundell,1957);二是以小島清(1987)為代表的相互補充關系理論。芒德爾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的貿易與投資替代模型。芒德爾認為,由于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一國的對外貿易常常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而對外直接投資可以有效地避開貿易壁壘,成為對外貿易的替代物,從而也就出現(xiàn)了“貿易替代型對外直接投資”。而小島清的互補模型則認為,國際直接投資并不是對國際貿易的簡單替代,而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互補關系:在許多情況下,國際直接投資也可以創(chuàng)造和擴大對外貿易。小島清模型的基本含義是:在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生產函數不同的條件下,一國對另一國的直接投資可以擴大對方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改變雙方的比較優(yōu)劣勢的態(tài)勢,從而直接創(chuàng)造了對外貿易。無論是芒德爾的替代模型,還是小島清的互補模型,都是從傳統(tǒng)理論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來的,并沒有經過實證的檢驗。這既有統(tǒng)計數據殘缺不全的限制,也有統(tǒng)計方法與工具上的瓶頸。
從總體上看,對外直接投資與投資國對外貿易之間的互補性要大于替代性,為數不少的經驗統(tǒng)計顯示,貿易與直接投資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Lipsey、Ramstetter和Blomstrom(2000)依據日本、美國、瑞士的統(tǒng)計數據,研究了這些發(fā)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發(fā)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同行業(yè)的國際貿易更多地顯示的是正面的積極影響。Markuson(1983)和Svensson(1984)對要素流動和商品貿易之間的相互關系做了進一步的分析,指出它們之間表現(xiàn)為替代性還是互補性,依賴于貿易和非貿易要素之間是“合作的”還是“非合作的”,如果兩者是合作的,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xiàn)為互補關系,如果兩者是非合作的,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xiàn)為替代關系。以上主要是對發(fā)達國家國際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理論分析,而對于有其自身特點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關系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Agarwal(1986)對印度進行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對外直接投資對貿易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
上述結論的差異表明,在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并不存在清晰的替代或互補關系,且這些研究大多數是針對發(fā)達國家,對于處在轉型經濟的中國來說意義甚微。由于國內對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甚少,而具體到某一省份對兩者關系的研究更鮮有人為之,本文試圖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浙江省的歷年統(tǒng)計數據,采用協(xié)整分析方法,分析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兩者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兩者之間的短期均衡關系。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選取
由于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加之統(tǒng)計數據并不完善,樣本僅設定在1989-2005年之間。本文選取浙江年鑒和2005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的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衡量對外直接投資量,以外商直接投資(FFDI)衡量外商對浙江省直接投資量,以出口額(EX)、進口額(IM)來衡量對外貿易。蔡銳和劉泉(2004)認為,FFDI在中國發(fā)揮作用時,中國的吸收能力存在時滯問題,同理,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的效應也可能存在時滯問題。所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到上一年度為止累計的浙江省內外向對外直接投資值總和(ACFDI、AFFDI)。同時浙江省經濟增長較快,其影響不容忽視,于是引入變量“浙江省生產總值指數(GDP)”來度量浙江省經濟規(guī)模和經濟增長。
(二)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檢驗
在對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分析之前,首先要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判別序列的平穩(wěn)性。只有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才能進行回歸分析。在此對序列采用ADF檢驗,其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LnGDP、LnCFDI、lnACFDI分別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平穩(wěn)性檢驗,表明這些變量是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變量,即零階單整。LnEX和LnIM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沒有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而其差分后的兩個變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這兩個變量是一階差分平穩(wěn)的,即一階單整。同理可知,LnAFFDI差分后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該變量也是一階單整。對LnFFDI進行二階差分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即二階單整。lnCFDI、lnACFDI、lnFFDI、lnAFFDI、lnGDP均為二階單整序列。依據協(xié)整理論,對于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且為同階單整序列來說,可以進行協(xié)整檢驗,分析它們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
(三)協(xié)整檢驗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研究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文獻均重視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拉動作用,著重分析兩者直接的相互影響關系,得到出口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長期均衡關系而進口與對外直接投資沒有長期穩(wěn)定關系(張如慶,2005)。其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的作用上,低估甚至忽視了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口貿易的滯后推動作用。因此,本文為避免忽視進口的作用,首先單獨分析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與出口、進口之間的關系,建立如下模型:
lnEXt=a0+a1lnCFDIt+a2lnACFDIt+a3lnFFDIt+a4lnAFFDIt+a5lnGDPt+ε1t(1)
lnIMt=b0+b1lnCFDIt+b2lnACFDIt+b3lnFFDIt+b4lnAFFDIt+b5lnGDPt+ε2t(2)
綜合考察這些變量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并依據DW值與t值,運用向后回歸法進一步篩選可以被替代的變量,刪除t值不顯著變量,同時消除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
對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解釋變量)與出口額、進口額(被解釋變量)做OLS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其殘差序列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回歸方程(1)表示LnEX與LnCFDI、LnF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2)表示LnIM與LnC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根據表3與表4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的作用較顯著,模型擬合優(yōu)度較高,且不存在序列相關與異方差。模型估計式(1)、(2)的殘差序列為平穩(wěn)性,變量lnEX、lnIM與lnCFDI、lnFFDI、LnGDP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即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存在長期穩(wěn)定關系。
由回歸方程(1)可知,CFDI每增長1%,EX將增長0.0709%;FFDI每增長1%,EX將增長2.5622%;AFFDI每增長1%,EX將減少0.312821%;GDP每增長1%,EX將增長2.2407%。原因在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起步較晚,相對于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說總量較少,所以對出口的貢獻程度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結果可知,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對出口貿易產生了正向影響,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帶動了浙江省出口貿易的發(fā)展;從短期來看,當年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正向影響,而從長期來看卻對浙江省出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與一般看法和直接統(tǒng)計結果相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資中跨國公司賺取壟斷利潤的動機越來越明顯,市場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替代作用將逐步顯現(xiàn)。
由回歸方程(2)可知,CFDI每增長1%,IM將增長0.054923%;AFFDI每增長1%,IM將減少0.241292%;GDP每增長1%,IM將增長2.333%。同理,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對進口的貢獻程度也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方程可知,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導致了進口的增長,說明對外直接投資中為了獲得自然資源、技術與管理經驗的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符合浙江省自然資源相對缺乏、原材料稀少的實情,從而帶動了浙江省進口貿易的發(fā)展;而外商直接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說明更多的外商在浙江省實現(xiàn)了生產和銷售的本土化,需要進口的原料更多地來自本土,從國外的進口減少了。(四)誤差修正模型
誤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是一種具有特殊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成為協(xié)整分析的一個延伸。若變量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即表明這些變量之間存在著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而這種穩(wěn)定的關系是在短期動態(tài)過程的不斷調整下得以維持的。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短期出現(xiàn)了偏離均衡的現(xiàn)象,必然會通過對誤差的修正使變量重返均衡狀態(tài),誤差修正模型將短期的波動和長期均衡結合在一個模型中。
由協(xié)整檢驗可以知道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浙江省生產總指數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著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因此可對各模型分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結果如下:
lnEXt=0.027ΔlnCFDIt+0.099ΔlnFFDIt-0.346ΔlnAFFDIt+2.412ΔlnGDPt-1.062ECMt-1
t:(0.839666)(1.154311)(-2.395444)(5.941397)(-3.837613)(3)
lnIMt=0.042ΔlnCFDIt-0.313ΔlnAFFDIt+2.425ΔlnGDPt-1.115ECMt-1
t:(1.332574)(-2.847501)(6.042488)(-3.679680)(4)
在誤差修正模型(3)中,協(xié)整關系對EX的增長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則誤差修正作用降低了當期EX(彈性系數為-1.062),EX的動態(tài)調整過程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而且誤差修正模型ECM項對應t值較高,說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短期比較穩(wěn)定。
在誤差修正模型(4)中,協(xié)整關系對IM的增長也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IM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修正作用也降低了當期IM(彈性系數為-1.115)。IM的動態(tài)調整過程具有穩(wěn)定性,這體現(xiàn)著短期內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口貿易的穩(wěn)定關系。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外商直接投資額FFDI、生產總指數GDP與進口貿易額、出口貿易額之間的協(xié)整檢驗,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口增長、出口增長之間的關系,可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關系看,CFDI、FFDI、GDP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促進作用,兩者之間存在較強的互補關系。究其原因,在浙江省加大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的若干年內,對外直接投資在浙江省已經逐漸轉型,從追求人力資源優(yōu)勢的生產型投資逐步轉向追求市場的市場型投資。這樣的轉變從長期的趨勢來看是十分明顯的,無疑明顯影響到了浙江省出口的增長規(guī)模。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也能產生出口引致效應,即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而導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設備等出口的增加。
從前文實證分析來看,CFDI、FFDI、GDP與進口貿易之間也存在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即它們之間存在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表現(xiàn)為對進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母國原材料的進口(邱立成,1999)。浙江省經濟實力雖位于全國前列,但資源極其匱乏,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許多重要的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等,幾乎完全依賴外省或是從國外進口。因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能在國外獲取自然資源、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它們對進口貿易無疑有強勁的促進作用。其次,隨著浙江省國際貿易地位的提高,已經或者將要遭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為保護本國利益所設置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限制。為規(guī)避貿易壁壘而進行的對外直接投資能緩和雙邊經濟關系,化解貿易(張如慶,2005),從而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縱觀全局,現(xiàn)階段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與貿易額相比,比重還很小,2005年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00158(注:根據2005年浙江省統(tǒng)計年鑒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而世界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5634(注:根據2004年《世界數據報告》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表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帶動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從短期關系看,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CFDI與出口貿易短期均衡關系顯著。從誤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其中CFDI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且t值顯著,證明了對外直接投資能促進母國出口貿易(邱立成,1999)。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可以說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限制到鼓勵的發(fā)展歷程(齊曉華,2004)。由于其規(guī)模太小,對進出口的影響還不及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得大。但據權威研究報告預測(王亞平,2004),“十一五”期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進一步擴大。浙江省作為全國經濟強省也首當其沖,必然大幅提高對外直接投資額。隨著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的進一步增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直接的正相關關系將逐漸增強。
本文實證表明,浙江省CFDI與進口貿易也存在短期均衡關系顯著,CFDI與進口貿易的關系也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相比之下,CFDI對進口貿易的短期調整作用更強。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協(xié)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0.7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73.91億美元,年均增長31.2%,高出全國同期年均增長速度14.2個百分點。盡管浙江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政府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之后迅速增長,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989年的499萬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0萬美元,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梢姡憬膶ν庵苯油顿Y與進出口貿易都呈現(xiàn)不斷增長的態(tài)勢。為了衡量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必要進行相應的實證分析。在國內,有關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關系的研究卻很少,實證研究尤其是具體到某一省份的實證研究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的企業(y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時間較短,對外直接投資的數量少,占GDP和進出口的比重都不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尚不顯著。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會進一步凸現(xiàn),研究這一經濟現(xiàn)象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文獻回顧
迄今為止,雖然對各國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研究為數眾多,但眾多的理論分析所得出的代表性結論只有二個:一是以芒德爾為代表的相互替代關系理論(Mundell,1957);二是以小島清(1987)為代表的相互補充關系理論。芒德爾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的貿易與投資替代模型。芒德爾認為,由于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一國的對外貿易常常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而對外直接投資可以有效地避開貿易壁壘,成為對外貿易的替代物,從而也就出現(xiàn)了“貿易替代型對外直接投資”。而小島清的互補模型則認為,國際直接投資并不是對國際貿易的簡單替代,而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互補關系:在許多情況下,國際直接投資也可以創(chuàng)造和擴大對外貿易。小島清模型的基本含義是:在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生產函數不同的條件下,一國對另一國的直接投資可以擴大對方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改變雙方的比較優(yōu)劣勢的態(tài)勢,從而直接創(chuàng)造了對外貿易。無論是芒德爾的替代模型,還是小島清的互補模型,都是從傳統(tǒng)理論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來的,并沒有經過實證的檢驗。這既有統(tǒng)計數據殘缺不全的限制,也有統(tǒng)計方法與工具上的瓶頸。
從總體上看,對外直接投資與投資國對外貿易之間的互補性要大于替代性,為數不少的經驗統(tǒng)計顯示,貿易與直接投資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Lipsey、Ramstetter和Blomstrom(2000)依據日本、美國、瑞士的統(tǒng)計數據,研究了這些發(fā)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發(fā)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同行業(yè)的國際貿易更多地顯示的是正面的積極影響。Markuson(1983)和Svensson(1984)對要素流動和商品貿易之間的相互關系做了進一步的分析,指出它們之間表現(xiàn)為替代性還是互補性,依賴于貿易和非貿易要素之間是“合作的”還是“非合作的”,如果兩者是合作的,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xiàn)為互補關系,如果兩者是非合作的,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xiàn)為替代關系。以上主要是對發(fā)達國家國際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理論分析,而對于有其自身特點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關系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Agarwal(1986)對印度進行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對外直接投資對貿易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
上述結論的差異表明,在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并不存在清晰的替代或互補關系,且這些研究大多數是針對發(fā)達國家,對于處在轉型經濟的中國來說意義甚微。由于國內對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甚少,而具體到某一省份對兩者關系的研究更鮮有人為之,本文試圖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浙江省的歷年統(tǒng)計數據,采用協(xié)整分析方法,分析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兩者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兩者之間的短期均衡關系。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選取
由于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加之統(tǒng)計數據并不完善,樣本僅設定在1989-2005年之間。本文選取浙江年鑒和2005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的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衡量對外直接投資量,以外商直接投資(FFDI)衡量外商對浙江省直接投資量,以出口額(EX)、進口額(IM)來衡量對外貿易。蔡銳和劉泉(2004)認為,FFDI在中國發(fā)揮作用時,中國的吸收能力存在時滯問題,同理,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的效應也可能存在時滯問題。所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到上一年度為止累計的浙江省內外向對外直接投資值總和(ACFDI、AFFDI)。同時浙江省經濟增長較快,其影響不容忽視,于是引入變量“浙江省生產總值指數(GDP)”來度量浙江省經濟規(guī)模和經濟增長。
(二)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檢驗
在對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分析之前,首先要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判別序列的平穩(wěn)性。只有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才能進行回歸分析。在此對序列采用ADF檢驗,其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LnGDP、LnCFDI、lnACFDI分別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平穩(wěn)性檢驗,表明這些變量是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變量,即零階單整。LnEX和LnIM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沒有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而其差分后的兩個變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這兩個變量是一階差分平穩(wěn)的,即一階單整。同理可知,LnAFFDI差分后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該變量也是一階單整。對LnFFDI進行二階差分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即二階單整。
綜上所述,序列l(wèi)nEX、lnIM、lnCFDI、lnACFDI、lnFFDI、lnAFFDI、lnGDP均為二階單整序列。依據協(xié)整理論,對于通過平穩(wěn)性檢驗且為同階單整序列來說,可以進行協(xié)整檢驗,分析它們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
(三)協(xié)整檢驗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研究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文獻均重視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拉動作用,著重分析兩者直接的相互影響關系,得到出口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長期均衡關系而進口與對外直接投資沒有長期穩(wěn)定關系(張如慶,2005)。其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的作用上,低估甚至忽視了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口貿易的滯后推動作用。因此,本文為避免忽視進口的作用,首先單獨分析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與出口、進口之間的關系,建立如下模型:
lnEXt=a0+a1lnCFDIt+a2lnACFDIt+a3lnFFDIt+a4lnAFFDIt+a5lnGDPt+ε1t(1)
lnIMt=b0+b1lnCFDIt+b2lnACFDIt+b3lnFFDIt+b4lnAFFDIt+b5lnGDPt+ε2t(2)
綜合考察這些變量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并依據DW值與t值,運用向后回歸法進一步篩選可以被替代的變量,刪除t值不顯著變量,同時消除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
對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解釋變量)與出口額、進口額(被解釋變量)做OLS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其殘差序列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回歸方程(1)表示LnEX與LnCFDI、LnF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2)表示LnIM與LnC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根據表3與表4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的作用較顯著,模型擬合優(yōu)度較高,且不存在序列相關與異方差。模型估計式(1)、(2)的殘差序列為平穩(wěn)性,變量lnEX、lnIM與lnCFDI、lnFFDI、LnGDP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即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存在長期穩(wěn)定關系。
由回歸方程(1)可知,CFDI每增長1%,EX將增長0.0709%;FFDI每增長1%,EX將增長2.5622%;AFFDI每增長1%,EX將減少0.312821%;GDP每增長1%,EX將增長2.2407%。原因在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起步較晚,相對于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說總量較少,所以對出口的貢獻程度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結果可知,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對出口貿易產生了正向影響,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帶動了浙江省出口貿易的發(fā)展;從短期來看,當年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正向影響,而從長期來看卻對浙江省出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與一般看法和直接統(tǒng)計結果相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資中跨國公司賺取壟斷利潤的動機越來越明顯,市場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替代作用將逐步顯現(xiàn)。
由回歸方程(2)可知,CFDI每增長1%,IM將增長0.054923%;AFFDI每增長1%,IM將減少0.241292%;GDP每增長1%,IM將增長2.333%。同理,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對進口的貢獻程度也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方程可知,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導致了進口的增長,說明對外直接投資中為了獲得自然資源、技術與管理經驗的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符合浙江省自然資源相對缺乏、原材料稀少的實情,從而帶動了浙江省進口貿易的發(fā)展;而外商直接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說明更多的外商在浙江省實現(xiàn)了生產和銷售的本土化,需要進口的原料更多地來自本土,從國外的進口減少了。(四)誤差修正模型
誤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是一種具有特殊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成為協(xié)整分析的一個延伸。若變量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即表明這些變量之間存在著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而這種穩(wěn)定的關系是在短期動態(tài)過程的不斷調整下得以維持的。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短期出現(xiàn)了偏離均衡的現(xiàn)象,必然會通過對誤差的修正使變量重返均衡狀態(tài),誤差修正模型將短期的波動和長期均衡結合在一個模型中。
由協(xié)整檢驗可以知道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浙江省生產總指數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著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因此可對各模型分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結果如下:
lnEXt=0.027ΔlnCFDIt+0.099ΔlnFFDIt-0.346ΔlnAFFDIt+2.412ΔlnGDPt-1.062ECMt-1
t:(0.839666)(1.154311)(-2.395444)(5.941397)(-3.837613)(3)
lnIMt=0.042ΔlnCFDIt-0.313ΔlnAFFDIt+2.425ΔlnGDPt-1.115ECMt-1
t:(1.332574)(-2.847501)(6.042488)(-3.679680)(4)
在誤差修正模型(3)中,協(xié)整關系對EX的增長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則誤差修正作用降低了當期EX(彈性系數為-1.062),EX的動態(tài)調整過程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而且誤差修正模型ECM項對應t值較高,說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短期比較穩(wěn)定。
在誤差修正模型(4)中,協(xié)整關系對IM的增長也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IM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修正作用也降低了當期IM(彈性系數為-1.115)。IM的動態(tài)調整過程具有穩(wěn)定性,這體現(xiàn)著短期內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口貿易的穩(wěn)定關系。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外商直接投資額FFDI、生產總指數GDP與進口貿易額、出口貿易額之間的協(xié)整檢驗,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口增長、出口增長之間的關系,可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關系看,CFDI、FFDI、GDP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促進作用,兩者之間存在較強的互補關系。究其原因,在浙江省加大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的若干年內,對外直接投資在浙江省已經逐漸轉型,從追求人力資源優(yōu)勢的生產型投資逐步轉向追求市場的市場型投資。這樣的轉變從長期的趨勢來看是十分明顯的,無疑明顯影響到了浙江省出口的增長規(guī)模。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也能產生出口引致效應,即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而導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設備等出口的增加。
從前文實證分析來看,CFDI、FFDI、GDP與進口貿易之間也存在惟一的協(xié)整關系,即它們之間存在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表現(xiàn)為對進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母國原材料的進口(邱立成,1999)。浙江省經濟實力雖位于全國前列,但資源極其匱乏,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許多重要的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等,幾乎完全依賴外省或是從國外進口。因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能在國外獲取自然資源、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它們對進口貿易無疑有強勁的促進作用。其次,隨著浙江省國際貿易地位的提高,已經或者將要遭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為保護本國利益所設置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限制。為規(guī)避貿易壁壘而進行的對外直接投資能緩和雙邊經濟關系,化解貿易(張如慶,2005),從而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縱觀全局,現(xiàn)階段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與貿易額相比,比重還很小,2005年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00158(注:根據2005年浙江省統(tǒng)計年鑒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而世界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5634(注:根據2004年《世界數據報告》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表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帶動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從短期關系看,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CFDI與出口貿易短期均衡關系顯著。從誤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其中CFDI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且t值顯著,證明了對外直接投資能促進母國出口貿易(邱立成,1999)。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可以說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限制到鼓勵的發(fā)展歷程(齊曉華,2004)。由于其規(guī)模太小,對進出口的影響還不及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得大。但據權威研究報告預測(王亞平,2004),“十一五”期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進一步擴大。浙江省作為全國經濟強省也首當其沖,必然大幅提高對外直接投資額。隨著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的進一步增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直接的正相關關系將逐漸增強。
本文實證表明,浙江省CFDI與進口貿易也存在短期均衡關系顯著,CFDI與進口貿易的關系也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相比之下,CFDI對進口貿易的短期調整作用更強。
從浙江省當前貿易戰(zhàn)略出發(fā),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充分重視對外直接投資的作用,對能產生進出口貿易互補、創(chuàng)造效應的對外直接投資給予各種政策優(yōu)惠,從而鼓勵企業(yè)積極“走出去”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以往政府有關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的制定大多涉及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關的貿易措施,而并不直接制定與貿易有關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我們必須跳出這種思維模式,直接制定切實可行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使浙江省企業(yè)步入國際化發(fā)展階段,逐步建立自己的跨國公司,提升產業(yè)結構。
對企業(yè)界而言,加入WT0后,國內市場上國內外企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只是固守本地市場而放棄進入國際市場,那么其國內市場份額勢必逐漸被吞食。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浙江省企業(yè)必須增強國際競爭意識,積極“走出去”,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進一步拓寬企業(yè)的生存空間,增強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以投資促進貿易,為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注入新的血液,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參考文獻:
蔡銳,劉泉.2004.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是互補的嗎?——基于小島清“邊際產業(yè)理論”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8).
齊曉華.2004.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現(xiàn)狀與趨勢分析[J].投資研究(3).
邱立成.1999.論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聯(lián)系[J].南開經濟研究(6).
小島清.1987.對外貿易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437-442.
王亞平.2004.“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參與國際分工趨勢展望[J].經濟研究參考(49).
張如慶.200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3).
AGARWALJP.1986.Thirdworldmultionalsandbalanceofpaymentseffectsonhomecountries:acasestudyofIndia[M]//KHUSHIMK.MultinationalsfromtheSowth.London:Maemillan.
MUNDELLRA.1957.Internationaltradeandfactormobil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6):321-335.
MARKUSONJR,JAMESRM.1983.Factormovementsandcommoditytradeascomplement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4:341-356.
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xiàn)為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以及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現(xiàn)象。在最近一個世紀的經濟發(fā)展中,經濟危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發(fā)展。1929年的紐約股市崩盤標志著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引起銀行、保險以及整個金融業(yè)和實體經濟的危機或衰退。20世紀7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興起以及高新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當前的經濟制度不適應經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從而產生經濟危機。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了很多銀行和金融機構破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化大企業(yè)、海外投資等逐漸增多。這些因素使得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空前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xù)時間也是最長的。到目前為止,很多歐洲國家還沒有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很多國家甚至面臨政府倒閉的危險。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程度的加大、進出口貿易的繁榮以及我國外資企業(yè)的增多,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也深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我國國內,出現(xiàn)了大量進出口企業(yè)倒閉、外資企業(yè)撤離等現(xiàn)象。另外,我國還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就業(yè)困難。針對這個問題,本文重點研究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希望這些研究能夠對有效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有所助益。
2.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2.1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市場萎縮或供應不足
我國有很多專業(yè)的進出口企業(yè),其盈利方式單一,主要依靠進出口業(yè)務。這些企業(yè)的產品主要銷往國外,或者這些企業(yè)的原料只能從國外進口。美國是我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合作伙伴之一。美國的超市里的大部分產品都在中國制造。因此,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fā)生以來,美國的國內消費需求下降,導致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國外市場萎縮。我國的很多進出口企業(yè)出現(xiàn)了大量的產品積壓。另外,雖然我國是制造大國,但不是制造強國。我國的企業(yè)普遍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產品的原創(chuàng)性比較低,大多是電子、化纖、服裝、玩具、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的附加值比較低。在金融危機時期,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都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使得國際貿易壁壘增加,導致我國的產品市場占有率急劇縮小。如我國的紡織、服裝、玩具等行業(yè),其出口依存度高達30%-80%,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其經營業(yè)績比較差。江浙一帶的服裝出口企業(yè)的利潤率僅有0.2%,但是當前的訂單卻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2.2人民幣升值使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面臨經營困境
金融危機加速了人民幣的升值,卻使得美元不斷貶值。這使得中國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在金融危機時期很多國家的內需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使得我國的產品市場份額逐漸縮小,使得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的經營壓力逐漸增大。另外,在中國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自動化程度的加大,中國的人力資源成本也逐漸上升。這使得中國的企業(yè)失去一項很重要的優(yōu)勢,使得企業(yè)的利潤率進一步下降。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持續(xù)時間比較長,美元還有繼續(xù)貶值的趨勢,這將使得我國的出口企業(y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走出經營困境。此外,人民幣升值,導致外商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升高,如購置設備、勞動力成本等。在盈利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外商選擇撤資。這對于一些中外合資的進出口企業(yè)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對企業(yè)的長期經營不利,甚至會導致企業(yè)的破產。
2.3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面臨更大的風險
金融危機時期,很多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前景不夠樂觀。企業(yè)的利潤率降低、就業(yè)率下降等現(xiàn)象使得各國開始實施相應的貿易保護主義,來改變貿易逆差的現(xiàn)狀,如技術性、綠色的貿易保護手段。這使得我國的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在出口時備受沖擊。如食品、紡織品、低端服裝等。其他形式的貿易保護政策,也使得國際貿易壁壘增高,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經營難度加大。如美國肆意炒作我國的食品、水產品安全問題等,對我國的產品的聲譽產生不良影響。貿易保護政策的抬頭使得國際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如果企業(yè)忍氣吞聲,選擇接受退回的產品,而不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那么企業(yè)會遭受很多的損失;如果企業(yè)選擇通過國際官司的方式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高額的費用也會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另外,為了暫時獲取國外訂單,我國企業(yè)在越來越大的國際市場競爭壓力下,接受賒銷結算方式。賒銷結算使得企業(yè)的受到國外商業(yè)的風險的影響,收匯風險增大。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企業(yè)的國內融資以及海外融資難度加大,企業(yè)的一旦出現(xiàn)資金周轉不良,就要依靠銀行解決資金問題。這種情況下,企業(yè)需要承擔高額的利率。
3.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
3.1合理地進行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
我國的人民幣匯率改革應該根據當前國內、國外經濟發(fā)展的情況,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使之有助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當前我國的人民幣匯率的自由浮動空間比較小,為了適應全球化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使我國的市場經濟發(fā)展更加深化,我國需要進行一定的人民幣匯率改革,使得匯率的浮動的空間逐漸加大,以增強匯率對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jié)能力。匯率的浮動空間增大也有助于提高我國進出口企業(yè)的國際貿易風險防范能力。另外,我國的相關單位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外匯市場干預,采用漸進式的干預方式,根據當前的經濟發(fā)展狀況相應地調整目標區(qū)寬度,以避免出現(xiàn)匯率超調,使得匯率在不斷波動的情況下保持相對穩(wěn)定。
3.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沖擊,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方式有一定的問題。中國的很多行業(yè)的對外出口依存度比較大。我國國內消費者對該類企業(yè)的產品需求比較少。在出現(xiàn)金融危機時,一旦國外的市場份額縮減,那么企業(yè)的經營將受到重創(chuàng)。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我國應該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政府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刺激國內消費,如兼顧收入分配、提高城鎮(zhèn)居民工資等方式。另外,我國的農村消費潛力巨大,有待于充分挖掘。對此,我國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惠農政策,如家電、汽車下鄉(xiāng)等,擴大農村市場。最后,企業(yè)需要優(yōu)化自身產品組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得國外在消費需求縮小的情況依然依賴我國的產品。
3.3企業(yè)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面對金融危機中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以及其他市場的不穩(wěn)定因素的增加,企業(yè)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為了安全度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并使企業(yè)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企業(yè)需要健全自身的風險防范機制。首先,在與國外客戶建立合作關系之前,充分地了解客戶的信息,如商業(yè)信用、債務償還能力等,在簽訂合同時,通過合理地設置約束,避免交易風險。然后,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需要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避免賒銷等結算方式,如選擇信用證、銀行保函風險較小的結算方式。企業(yè)在各種活動中要嚴格遵守合同條款要求,避免對方以不符合同為由拒付貨款。
3.4企業(yè)需要積極開拓新市場
雖然,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很多國家,但是仍然有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相對獨立,避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因此,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在出現(xiàn)原有市場份額縮減的情況下,可以積極拓展新的市場。如企業(yè)可以實施產品多元化戰(zhàn)略,以新的產品組合來獲得新的市場。企業(yè)不僅可以向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qū)拓展新的市場,也可以生產國內需求的產品的方式,暫時規(guī)避金融危機的不良影響。新市場的發(fā)展不僅可以使我國的進出口企業(yè)安全度過危機,而且對于企業(yè)長期的發(fā)展壯大具有很大的好處。
3.5企業(yè)要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是我國企業(yè)的短板,是我國企業(yè)在進出口貿易中遭受重創(chuàng)的重要原因。因此,進出口企業(yè)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需要重視創(chuàng)新,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企業(yè)需要合理地優(yōu)化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以及新產品的市場營銷策略的創(chuàng)新。然后,企業(yè)需要重視品牌戰(zhàn)略的設施,積極發(fā)展中國的自主品牌,提高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此外,企業(yè)還需要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加強基礎管理和模式創(chuàng)新,以科學管理增強企業(yè)的組織效率。最后,企業(yè)還可以采取相應的兼并政策,發(fā)展產業(yè)集群,提高企業(yè)抵抗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知識產權壁壘預警機制
知識產權壁壘的內涵
知識產權壁壘是占有知識產權優(yōu)勢和先進技術水平的發(fā)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利用國際和國內的知識產權制度以及相關的國家政策,通過海關扣押、專利圍堵、產權訴訟等方式利用知識產權法所授予的獨占權或超越有限壟斷權的范圍,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下,來限制我國企業(yè)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種種市場競爭措施和策略,以此達到維護其知識產權優(yōu)勢的目的。知識產權壁壘實質上是一種非關稅國際貿易壁壘,在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措施為國人所熟知以后,它已經逐漸取代前兩者成為困擾我國企業(yè)的貿易障礙。
我國進出口貿易應對知識產權壁壘現(xiàn)狀
相關法律及預警機制有待完善。我國在入世前,政府已經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并制定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條例。然而TRIPS協(xié)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包括假冒商品貿易)協(xié)議(草案)》生效以來,發(fā)生了許多當年無法預料的知識產權壟斷及濫用問題。對于將產品出口國外的企業(yè),專利預警機制是要事先調查目的國與出口產品有關的專利信息進行分析,以正確的指導下一步的工作。而我國的預警機制的不成熟使我國的產品出口增加了盲目性。
自主知識產權不足。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有利于技術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競爭力的加強,而且有利于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而我國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及專利技術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申請量不到全球總量的2%,并且標準整體水平偏低。如果我國在標準制定過程中一味以低標準換取某個行業(yè)的大部分企業(yè)的生存,就無法逾越出口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研發(fā)投入不足。我國財政對于研發(fā)的投入,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另外,企業(yè)本身對研發(fā)的投入也與世界水平存在差距。由于國家和企業(yè)對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夠,研究和開發(fā)的經費投入過少,我國企業(yè)的自主開發(fā)新技術能力普遍較低。
不重視專利文獻檢索。根據“專利一國獨立原則”,外國專利如果在一定期限內不另行在中國申請,就永遠不能在中國申請專利、不受中國專利法保護。據悉,全球每年誕生的專利85%沒有申請中國專利,跨國集團迄今在我國獲得授權的專利不到17萬。因此,如果沒有很好地進行專利文獻查詢,很容易導致在進出口貿易中產生侵權行為或在企業(yè)引進國外技術時,掉進競爭對手設置的專利陷阱。
知識產權人才匱乏。知識產權人才培養(yǎng)的嚴重滯后,使得目前國內知識產權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人才的供需出現(xiàn)嚴重的失衡現(xiàn)象。
我國進出口貿易應對知識產權壁壘的對策
完善法規(guī)及預警機制。我國應針對立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guī)體系,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保護知識產權。完善專利預警機制,通過對知識產權及專利信息的搜集、分析、預警,為外貿企業(yè)提供必要的服務。
增強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我國企業(yè)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chuàng)新,一方面,充分調動現(xiàn)有大學、科研單位的力量,建立起知識產權研發(fā)、生產基地;另一方面,企業(yè)應盡快提高品牌價值,增加品牌的科技含量,以此帶動我國品牌的對外輸出,加快我國品牌建設步伐。
提供資金扶持。企業(yè)在開發(fā)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過程中,國家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壯大其經濟實力。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企業(yè)進行定向研究優(yōu)先提供經費,對有技術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進行重點扶持和獎勵。
注重專利文獻檢索。據統(tǒng)計,世界上每年完成的發(fā)明成果的92%可在文獻中檢索到。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統(tǒng)計,充分利用專利檢索文獻,可節(jié)省40%的研究時間和60%的研究費用。進行專利開發(fā)前,應合理高效地進行專利檢索。
實施知識產權人才戰(zhàn)略。知識產權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這種綜合性決定了知識產權人才的專業(yè)素質應當是具有多門學科知識融合交叉的知識結構,科技與法律并舉,并兼有國際貿易、外語等方面的知識。我國的企業(yè)應該改變固有觀念,來培訓自己的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宇山.從海外比較研究看廣東知識產權發(fā)展與戰(zhàn)略.現(xiàn)代情報,2007(1)
2.王長進.試論我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中的五大瓶頸問題.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6(12)
(一)對外貿易開放度
通過進口國外先進的中間產品可以提高一國最終產品的技術含量。貿易伙伴國的R&D活動可以產生新的中間產品,當進口這些中間產品時,進口國企業(yè)便可以利用其含有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和相應的研發(fā)成果來提高自身的生產力。此外,國內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國外同行的知識和技術竅門,逐步掌握了生產這些含有先進技術或研發(fā)成果的產品,最終使企業(yè)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這個“進口商品學習、吸收先進技術模仿二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產生出了諸如“干中學”效應、“技術示范與交流”效應等現(xiàn)象,有力地鞏固和促進了一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持續(xù)性提高。國際發(fā)展經驗表明,貿易開放度越高的國家,國外新技術就越有可能被有效復制,從其它國家學到先進技術的機會也就越大。
(二)國內企業(yè)的吸收能力
國內自身吸收能力的大小是保證技術溢出效果的重要保證。主要表現(xiàn)在國內研發(fā)(R&D)活動和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上。一國R&D活動不僅僅是自主技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也是影響技術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較高的國內R&D存量能促進現(xiàn)有資源的進一步有效利用,產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成果,提高國內生產力水平;同時也能提高本國對新技術的承接、利用和改進的能力。同時,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本不僅可以發(fā)揮生產要素對產出增長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新技術的采用和貫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可以更容易地接收新的思想,更加適應先進技術,從而促進新技術在生產中的使用。(BenhabibandSpiegel,1994)
(三)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技術溢出的影響卻是雙重的。知識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而知識產權保護正是要給予創(chuàng)新者適當的壟斷利潤,從而保持國內創(chuàng)新過程的持續(xù)性。但是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如果出口國的知識產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的時候,由于擔心核心技術的泄露,出口國則傾向于向進口國出口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能夠使進口國有更多接近并獲取國外先進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進口國企業(yè)在模仿時所分享的知識存量往往只能是知識總量部分內容,從而將減弱進口國獲得更多技術溢出的效果?!菊窟M口貿易的技術外溢效應是一國技術進步的重要源泉,這一結論已經為許多實證研究所支持。伴隨著我國進口貿易的快速增長,進口貿易對我國的技術溢出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此文在國內外研究成果基礎上,將對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發(fā)揮的影響因素,以及我國的現(xiàn)實性條件與特征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論述,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知識產權技術創(chuàng)新
二、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發(fā)揮的影響因素
(一)對外貿易開放度
通過進口國外先進的中間產品可以提高一國最終產品的技術含量。貿易伙伴國的R&D活動可以產生新的中間產品,當進口這些中間產品時,進口國企業(yè)便可以利用其含有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和相應的研發(fā)成果來提高自身的生產力。此外,國內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國外同行的知識和技術竅門,逐步掌握了生產這些含有先進技術或研發(fā)成果的產品,最終使企業(yè)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這個“進口商品學習、吸收先進技術模仿二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產生出了諸如“干中學”效應、“技術示范與交流”效應等現(xiàn)象,有力地鞏固和促進了一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持續(xù)性提高。國際發(fā)展經驗表明,貿易開放度越高的國家,國外新技術就越有可能被有效復制,從其它國家學到先進技術的機會也就越大。
(二)國內企業(yè)的吸收能力
國內自身吸收能力的大小是保證技術溢出效果的重要保證。主要表現(xiàn)在國內研發(fā)(R&D)活動和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上。一國R&D活動不僅僅是自主技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也是影響技術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較高的國內R&D存量能促進現(xiàn)有資源的進一步有效利用,產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成果,提高國內生產力水平;同時也能提高本國對新技術的承接、利用和改進的能力。同時,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本不僅可以發(fā)揮生產要素對產出增長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新技術的采用和貫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可以更容易地接收新的思想,更加適應先進技術,從而促進新技術在生產中的使用。(BenhabibandSpiegel,1994)
(三)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技術溢出的影響卻是雙重的。知識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而知識產權保護正是要給予創(chuàng)新者適當的壟斷利潤,從而保持國內創(chuàng)新過程的持續(xù)性。但是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如果出口國的知識產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的時候,由于擔心核心技術的泄露,出口國則傾向于向進口國出口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能夠使進口國有更多接近并獲取國外先進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進口國企業(yè)在模仿時所分享的知識存量往往只能是知識總量部分內容,從而將減弱進口國獲得更多技術溢出的效果?!菊窟M口貿易的技術外溢效應是一國技術進步的重要源泉,這一結論已經為許多實證研究所支持。伴隨著我國進口貿易的快速增長,進口貿易對我國的技術溢出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此文在國內外研究成果基礎上,將對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發(fā)揮的影響因素,以及我國的現(xiàn)實性條件與特征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論述,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知識產權技術創(chuàng)新
二、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發(fā)揮的影響因素
(一)對外貿易開放度
通過進口國外先進的中間產品可以提高一國最終產品的技術含量。貿易伙伴國的R&D活動可以產生新的中間產品,當進口這些中間產品時,進口國企業(yè)便可以利用其含有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和相應的研發(fā)成果來提高自身的生產力。此外,國內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國外同行的知識和技術竅門,逐步掌握了生產這些含有先進技術或研發(fā)成果的產品,最終使企業(yè)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這個“進口商品學習、吸收先進技術模仿二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產生出了諸如“干中學”效應、“技術示范與交流”效應等現(xiàn)象,有力地鞏固和促進了一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持續(xù)性提高。國際發(fā)展經驗表明,貿易開放度越高的國家,國外新技術就越有可能被有效復制,從其它國家學到先進技術的機會也就越大。
(二)國內企業(yè)的吸收能力
國內自身吸收能力的大小是保證技術溢出效果的重要保證。主要表現(xiàn)在國內研發(fā)(R&D)活動和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上。一國R&D活動不僅僅是自主技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也是影響技術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較高的國內R&D存量能促進現(xiàn)有資源的進一步有效利用,產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成果,提高國內生產力水平;同時也能提高本國對新技術的承接、利用和改進的能力。同時,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本不僅可以發(fā)揮生產要素對產出增長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新技術的采用和貫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可以更容易地接收新的思想,更加適應先進技術,從而促進新技術在生產中的使用。(BenhabibandSpiegel,1994)
(三)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技術溢出的影響卻是雙重的。知識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而知識產權保護正是要給予創(chuàng)新者適當的壟斷利潤,從而保持國內創(chuàng)新過程的持續(xù)性。但是與技術溢出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如果出口國的知識產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的時候,由于擔心核心技術的泄露,出口國則傾向于向進口國出口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能夠使進口國有更多接近并獲取國外先進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進口國企業(yè)在模仿時所分享的知識存量往往只能是知識總量部分內容,從而將減弱進口國獲得更多技術溢出的效果。
三、我國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的條件及其特征
(一)進口貿易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我國同美國、日本、歐盟等技術先進國的貿易聯(lián)系日益緊密,為技術的溢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自1985年以來,我國從世界發(fā)達國家的進口貿易發(fā)展迅速。以R&D活動相對集中的G-7國家(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為例,1985年我國從G-7國家的進口總額為260.6億美元,其中日本(占57.7%),美國(占19.5%),德國(占9.2%)在G-7中位居前三位,其他四國所占比例較??;2006年進口額增長了約10倍,達到2468.1億美元,其中位居前三位仍然為日本(占46.9%)、美國(占24.0%)、德國(占15.3%)。在進口商品結構上。近年來我國初級產品的增速有所回落,而機械及運輸設備以及高科技產品的增速增加。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進口量占商品進口總額的比重由2000年的40.8%增至2006年的45.1%;高科技產品占商品進口總額的比重從2000年的23.3%增至2006年的31.2%。我國與技術先進國家進口貿易總量的擴大,以及進口商品結構的不斷改善支持了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果的實現(xiàn)。
(二)國內吸收能力不足制約了對先進技術的吸收效果
1.研發(fā)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第一,我國用于科研開發(fā)的支出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我國R&D經費支出達到294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41%。而發(fā)達國家的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比如,2005年美國R&D投入總額為3125.3億美元,占其GDP比重為2.51%;日本R&D投入總額為1458.8億美元,占其GDP比重為3.20%;法國R&D投入總額為441.2億美元,占其GDP比重為2.13%。第二,我國研發(fā)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科研成果應用不足。一方面,政府在國家資金不足的條件下,仍然把大量資金投入到資本密集度極大、風險極高的技術研發(fā)領域,忽略了國內要素稟賦結構的約束,導致了國內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研發(fā)成果的轉化率或使用率較低,致使研發(fā)成果并沒有進入生產領域轉化成現(xiàn)實的生產力。因此,這些問題極大地阻礙了我國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滯緩了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形成,降低了創(chuàng)新速度。同時,國內研發(fā)投入不足也會帶來一種“副產品”,即落后國家由于研發(fā)基礎薄弱,缺乏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技術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的能力,難以對引進技術做出客觀的評價,因而往往引進的是一些行將淘汰的技術,結果使其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huán)中。
2.人力資本短缺嚴重。由于教育投資匱乏等原因,我國人力資本存量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國“萬勞動力R&D科學家和工程師”為14人,和發(fā)達國家相比,日本2003年為101人,德國為68人,法國為71人,美國在2002年為91人,加拿大為68人,意大利為30人。據統(tǒng)計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從事R&D活動人員分布中,企業(yè)的R&D科學家與工程師均占50%以上,而我國企業(yè)中從事R&D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人數明顯低于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數。人力資本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技術吸收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
(三)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度不力制約了先進技術的流入
GinarteandPark(1997)建立和發(fā)展了一種定性評級法,用于對一國知識產權強度做出較客觀的比較。他們將知識產權保護分為五個方面:覆蓋范圍、加入相關國際專利協(xié)議的情況、保護例外、實施機制和保護期限,并根據決定每個方面有效強度的多種因素分別評分,最后加總得到一個“0”到“5”之間的國家評分,即“GP指數”。一般而言,“GP指數”越大,說明該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越大。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但上升的幅度時緩時急。其中,1992年前后和2001年前后出現(xiàn)了兩個快速上升的階段,這一現(xiàn)象與1992年、2001年中國大范圍修訂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事實有關。但是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仍然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2004年的GP指數僅相當于日本1960年的水平(韓玉雄,李懷祖,2005)。四、結論與建議
(一)繼續(xù)擴大與發(fā)達國家的進口貿易,優(yōu)化進口貿易結構
對我國而言,進口貿易的技術外溢效應在長期的積極影響是顯著的。如果單純依賴本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體系、研發(fā)能力帶來國內技術進步是遠遠不夠的。為此,進一步優(yōu)化中間產品的進口結構,繼續(xù)促進技術貿易的發(fā)展應該成為是中國今后經濟政策制訂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是要進一步改革完善進口體制,調動企業(yè)進口積極性,充分發(fā)揮進口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推動技術進步、產業(yè)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二是要進一步調整、優(yōu)化進口關稅結構,鼓勵企業(yè)及時合理增加國外先進適用技術、關鍵設備的進口。
(二)要逐步增加研發(fā)資金投入
增加研發(fā)投入和R&D存量,是提高我國國際技術溢出效果的必要前提?!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fā)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要順利實現(xiàn)上述目標,我國政府應適當增加財政科研撥款,特別要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財政支持力度。同時為鼓勵創(chuàng)新,政府可以依據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力度和市場實現(xiàn)程度,對創(chuàng)新企業(yè)給予不同程度的R&D退稅補貼等稅收方面的優(yōu)惠,以減少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成本。
(三)加大教育投入,培育人力資本
政府應科學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有限的財力中確保教育支出的優(yōu)先增長。預算安排時,要確?!督逃ā分幸?guī)定的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學生人均教育經費要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公用經費要逐步增長)的落實。逐步取消對私人部門投資教育的各種限制,動員社會各階層力量,多渠道籌措辦學資金。我國應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建立完整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體系,鼓勵社會投資辦學,以解決我國教育資金不足的難題,促進教育水平和人力資本投入的提高。
(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正確認識和處理知識產權,從長遠來看,是知識溢出良性循環(huán)的宏觀控制的必要條件。順應WTO的要求,我國政府要努力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相關研究表明,當技術差距較大和(或)模仿能力較強時,可以充分利用“技術后發(fā)優(yōu)勢”,這時則偏向于鼓勵模仿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利于技術進步。要加強知識產權法的法制建設和知識產權的執(zhí)法力度,保護國外科技企業(yè)的在華利益,從而以保證更多外部知識的持續(xù)流入。
參考文獻:
[1]趙偉,汪全立.人力資本與技術溢出:基于進口傳導機制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4.
[2]李永.中國進口貿易的技術外溢效應測度與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06,06.
[3]韓玉雄,李懷祖.關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5,3.
[4]BenhabibandSpiegel.Theroleofhuman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evidencefromaggregatecross-countrydata.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J].1994,vol.34:14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