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審計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政治,經(jīng)濟背景
瑞典全稱瑞典國(KingdomoftheSweden)。是北歐的經(jīng)濟強國。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其經(jīng)濟均未遭受太大損失。二戰(zhàn)后,瑞典經(jīng)濟增長速度一直不穩(wěn)定,40年代未,60年代和80年代屬于經(jīng)濟增長相對較快的時期,50年代、70年代經(jīng)濟增長緩慢。進入90年代,瑞典經(jīng)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1997年其國民生產(chǎn)總值實際增長率為1.8%。瑞士是世界上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較高的國家,1997年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為25932美元,居第十位。
瑞典的經(jīng)濟是一種混合經(jīng)濟。國有企業(yè)在公用事業(yè)、交通運輸和工礦業(yè)中均占有較大的比重。瑞典是西方國家中社會福利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由于社會福利的不斷擴大,即使政府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比重越來越大。
瑞典是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國王是國家之首。其政府組織形式采取議會內(nèi)閣制,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其議員通過競選產(chǎn)生。議會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法律,決定稅收和公共資金的使用,監(jiān)督政府行為和國家行政。內(nèi)閣是行政機關,由首相和若干內(nèi)閣大臣組成,首相由議會提名,經(jīng)議會批準后任命。內(nèi)閣由議會委托管理國家,并對議會負責。全國設立平行的且相互獨立的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兩大系統(tǒng),均屬司法機關。
二、瑞典政府審計的起源和發(fā)展
早在1539年,瑞典就成立了皇家審計廳,負責皇家的財政及審計與控制工作。以后瑞典政府審計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革,直到1920年,瑞典成立了中央政府的審計機構,后經(jīng)改組稱為瑞典國家審計局,一直延用至今。瑞典國家審計局負責國家審計工作,同時負責政府會計和政府管理工作。進入20世紀,瑞典向福利國家邁進,國家直接干預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教育、衛(wèi)生、醫(yī)療、老年保險等。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一方面增加稅收,一方面擴大支出,因此瑞典國家審計到80年代的工作重點一直放在對政府各項撥款與支出的審計上,以保證政府福利國家目標的實現(xiàn)。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瑞典國家審計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標志有兩個:一是了《瑞典國家審計局法》,使國家審計有了法律依據(jù),同時也有了審計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二是開始發(fā)展績效審計。60年代,國家審計組織就已經(jīng)開始實施績效審計,到80年代,績效審計已成為國家審計普遍實施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
三、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
(一)政府審計機構
瑞典的政府審計是由下列人員和部門來進行的。
1.議會審計師
議會審計師由國會從國會議員中選出,每年選舉12人,任期一年。國會審計師負責對國會和內(nèi)閣各部的審計工作,其常設機構是秘書處,成員為國會審計師的助手。
2.國家審計局
國家審計局是政府所屬機構,向政府負責并報告工作,它不負責內(nèi)閣審計,只對政府下屬機構進行審計。國家審計局除進行審計工作外,還從事政府會計管理工作。因此,它不但具有監(jiān)督機關的性質(zhì),還具有管理機構的某些特點。
3.地方審計機關
瑞典地方審計機關與國家審計局在各自政府級別中的地位和隸屬關系不同。國家審計局是中央政府行政部門的組成部分,而地方政府審計機關則獨立于地方政府行政部門,直接受地方立法部門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瑞典地方審計機關分兩個層次,一是省級,二是市級。兩級地方審計機關負責對各自政府行政部門的財政及管理活動進行審計監(jiān)督。瑞典國家審計局與兩級地方審計機關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適用于國家審計局審計的法律是《瑞典國家審計局法》,而適用于地方兩級審計機關的法律是《地方政府審計:指導原則》,前者由議會制定,后者由地方議會制定。
(二)瑞典國家審計局的機構設置
瑞典政府審計活動主要由瑞典國家審計局來進行,故本文以下涉及瑞典政府審計的內(nèi)容均以國家審計局為背景。
瑞典國家審計局是瑞典國家最高審計機關,也是政府會計的管理機關。它從屬于內(nèi)閣,向內(nèi)閣負責并報告工作。
國家審計局的領導機構是領導委員會,成員包括:審計長(領導委員會主席)、瑞典政府開發(fā)部部長(領導委員會副主席)和其他不少于6名的成員。領導委員會的所有成員均由政府任命。審計長任期6年,可無限延期。其他委員會任期4年。
領導委員會有權決定下列問題:
1.國家審計局工作范圍內(nèi)有關計劃與執(zhí)行等重大事項。
2.有關立法的重大事項。
3.有關的重要組織事務、內(nèi)部工作方式或工作制度。
4.國家審計局向國會提出預算申請和其他重要經(jīng)濟問題。
5.職員的健康檢查、懲處(包括開除)、起訴、外遷及離職等事宜。
6.由審計長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家審計局設有五個處,分別是秘書處、行政管理處、財務管理和會計處、財務審計處、績效審計處,各處下設若干個部門,此外,政府設立一個委托審計局代管的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會主席由審計長兼任,另有一名政府部長。其他成員由政府任命。通常若干名國會議員為咨詢委員,以便國會更好地了解國家審計局的工作情況。
瑞典政府審計在機構設置上有下述特點:
1.議會和政府分別設主審計人員和審計機構,且分別有各自的工作范圍。這一做法無論是與“立法模式”的英、美等國,還是與“司法模式”和“獨立模式”的法國、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均差異較大。當然這與瑞典審計局的地位有關。
2.建立了獨特的“行政模式”的政府審計制度。瑞典的這一模式與前述提到的美、英、法、西班牙、德、日等國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它們的最高政府審計機構或者獨立于議會,或者隸屬于議會,但都獨立于政府,瑞典的國家審計局則是一個純粹的內(nèi)閣機構。因而,其地位相對較低,其審計的獨立性亦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3.采用集體領導的方式。與美、英、加拿大等國不同,瑞典國家審計局不是采用個人領導,而是采用集體領導,其最高領導機構是領導委員會。瑞典的這一做法與日本會計檢查院相同。
4.按業(yè)務內(nèi)容設置審計部門。瑞典按照審計的業(yè)務內(nèi)容設置了財務審計處和績效審計處,這種機構設置方法,與前所述及的美、英、加、日等國大相徑庭,它們的內(nèi)部機構都是按行業(yè)或部門設置的。瑞典國家審計局的這一做法,易于按審計類型實施審計,易于審計人員掌握某類審計的規(guī)律,從而更有效、深入地開展審計。但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1)不利于對被審單位進行系統(tǒng)的審計;(2)容易浪費審計資源;(3)不利于全面培養(yǎng)審計人員。
(三)人員配備
瑞典國家審計局除設審計長外,還設副審計長一人、審計長助理若干人,處長5人,其他審計、會計及辦公人員300余人,大部分從事審計工作。從絕對數(shù)來看瑞典審計局的工作人員并不算多,但就相對數(shù)而言,瑞典則是審計人員比較多的國家。
進行審計人員培訓是瑞典國家審計局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工作人員一般需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良好培訓,但培訓時間較短。
四、工作職責與審計范圍
瑞典國家審計局的審計職責是《瑞典國家審計局法》賦予的。瑞典國家審計局有以下三方面職責:
1.會計管理方面
(1)開發(fā)政府部門計劃管理、會議管理的方法,并確定相應的管理標準。
(2)確保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性。
(3)為政府會計頒布規(guī)章制度。
(4)管理中央政府公共會計,審定會計報表和預算報告。
(5)檢查中央政府在瑞典銀行中的帳戶。
(6)進行財務統(tǒng)計。
2.預測管理方面
(1)預測下一財政年度國家收入,用于編制國家預算。
(2)預測本財政年度國家支出情況,預測經(jīng)修訂的下一財政年度國家收入情況,用于補充國家預算。
(3)向政府和國會審計師提交年度報告。
(4)向政府提交國家決算及帳目摘要。
3.審計方面
(1)檢查中央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2)檢查接受國家資助的單位對資助金的使用情況。
(3)檢查中央政府行政管理的費用情況。
(4)檢查中央政府采購部門的采購活動。
(5)監(jiān)督政府經(jīng)辦機構內(nèi)部審計活動。
(6)監(jiān)督中央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內(nèi)部審計活動。
(7)監(jiān)督其他政府機構行使頒布重要規(guī)章條例權力的情況。
4.國家審計局在審計、會計和有關方面幫助中央政府培訓有關人員。
從瑞典國家審計局的職責范圍可以看出,它和美國的會計總署和英國的國家審計署一樣同時肩負審計職責和其他職責的國家,但瑞典國家審計局的其他職責無論是從廣度和深度都是英、美所望塵莫及的,它不僅進行會計管理,而且參加預算管理。這雖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一般而言,審計部門是有多種職責,不免要分散精力,甚至相互干擾,但瑞典的立法者們對此卻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為,會計和內(nèi)部控制所采用的標準是提高財務質(zhì)量的先決條件,正因如此,他們才把會計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部分職責劃歸了國家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