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西方文學與文明形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西方文學發(fā)展過程中,以福柯《瘋癲與文明》一書為標志,“瘋癲”開始成為西方文學史中一種典型的文明形象。在四部著名的代表作中,從表現(xiàn)瘋癲的審美情感對西方文學史中的瘋癲形象進行梳理分析。西方文學史中的作家們對瘋癲注重情感描寫,以移情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賦予瘋癲超世精神。
[關鍵詞]瘋癲;福柯;文明
在《瘋癲與文明》中,??伦钕葘ⅰ隘偘d”確定為一種文明現(xiàn)象。除此之外,在其他著作中,他多次提及瘋癲與文明的關系。前蘇聯(lián)著名文藝理論家巴赫金在充分研究了福柯的生存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后明確指出:“瘋癲和文明都是受到壓抑的無意識妥協(xié)和變形的結構,只不過前者是一種病態(tài)結構,后者是正常結構。但是這兩種結構的界限是不穩(wěn)定的,很難說明正常結構在哪里結束,病態(tài)結構又始于何處。”那么,瘋癲在西方文化中是如何延續(xù)的?
一、追溯:
古希臘神獸混合體在西方古代文學中,神獸混合體是瘋癲的最初的形象:神與人結合產生的超級“英雄”。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天界主神宙斯與凡人賽墨勒之子,是一個擁有瘋狂力量的半神。在酒神精神迸發(fā)時,“人就像是樹妖,上半身是神,下半身是野獸”,當人們對一件事物不能夠充分認識的時候,通常會采用相類似的處理方法:或是提取其少量外部特征,放大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整體;或是將片面認識同思想中有意義的東西進行整合,想象成一個整體。在西方文學史中,一直以來人們就認為瘋癲與罪惡二者之間有著某種神秘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似乎異常密切。人們認為疾病與痛苦是神懲罰和訓誡人類的一種常用手段、一個有力武器,不過并不是就不能解除,但也只有在行善后方能痊愈、別無他法。在考察了中世紀麻風病人各種各樣的情形后,??抡J為他們身上“獸性的瘋癲是自然巢穴的頑固念頭始終盤踞在那個古典時期的陰森角落”。在令人生畏的攻擊性傾向之中、陰森恐怖的形象之中,瘋癲體現(xiàn)出的獸性總是讓人們無意識地聯(lián)想到黑夜與囚禁、犯罪與流血、謀殺與死亡等詞匯。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人們就認為瘋癲與天才相關,那些不同尋常的人既被認為是天才,同樣被當作瘋子,他們的言行舉止大都被認為是瘋狂的、超理性的。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便被世人認為是一個頗具幾分瘋癲的偉大天才,這種現(xiàn)象在西方社會中被認為“智慧與瘋狂是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人在變態(tài)或超感覺精神狀態(tài)中受神靈支配,因此可與超人類的世界接觸?!?9瘋癲作為西方一種傳統(tǒng)的文學形象,從古希臘的神獸合體開始,一直徘徊游蕩在西方文學中,經過漫長的發(fā)展,到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前期,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以四大悲劇為代表,將瘋癲更震撼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二、發(fā)展: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西方文學史發(fā)展過程中,許多作家多次將“瘋癲”形象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選擇,很多著名的文學典型形象要么帶有某種“癲狂”色彩,要么就是患有先天的“癲狂癥”,就好像是遺傳一般。英國文學具有發(fā)達的悲劇傳統(tǒng),毫無疑問,一個被大量渲染的形象便是“瘋癲”。戲劇家莎士比亞就在作品中塑造了幾個經典的瘋癲形象。在他的四大悲劇里,[5]每一次都是“瘋癲”登上舞臺,并且伴隨而來的是無法逃脫的痛苦與流血、謀殺與死亡。從發(fā)瘋原因、所導致的結果以及他們各自瘋癲的特點來看,可以將莎士比亞在四大悲劇中塑造的“瘋癲形象”分為四類:裝瘋型、懲罰型、職業(yè)型、逼瘋型。這些“瘋癲”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作意圖具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其一,個體人格分裂與人文主義理想的宣揚;其二,人性與靈魂的掙扎;其三,獨特的雙重身份與話語權;其四,“愛”的缺失與重拾。正如福柯所說:“只要有一個對象,瘋狂的愛情就是愛而不是瘋癲;而一旦徒有此愛,瘋狂的愛情便在澹妄的空隙中追逐自身。”26在莎翁的四大悲劇中,他賦予瘋癲一種新的耐人尋味的內涵,他將瘋癲成功地書寫成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亞獨具匠心地塑造了多個瘋癲人物形象,并且還在悲劇創(chuàng)作中認真思考人生存在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他在人性善與惡、愛與恨的沖突對抗中,充分展示了豐富復雜的人性,以巨大的震撼力把這一深刻的主題呈現(xiàn)在觀眾和讀者面前。
三、深入:
《堂吉訶德》1605年,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發(fā)表世界名著《堂吉訶德》第一部,十年后出版第二部。這部騎士小說第一部剛發(fā)表一年,莎翁便離開人世飛升天堂,這難道是一種巧合,或者是神的意旨,將繼承瘋癲與文明的歷史重任交給了塞萬提斯?在塞萬提斯的著作中,堂吉訶德是一個典型的喜劇角色,他雖然出發(fā)點好、動機高尚,然而其瘋狂的行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謬論。社會上那些自認為聰明的人,多次試圖勸說他放棄愚蠢的行動,然而任憑誰也不能阻止堂吉訶德英雄式的瘋癲。作為一部極其優(yōu)秀的純文學作品,塞萬提斯希望把騎士小說驅除的愿望在小說中傳達出來,然而事實卻證明,“它非但沒有將其掃除干凈,反而因為自己的不朽而使后者獲得了永恒”。
塞萬提斯在作品中,采取模仿和戲擬瘋癲的寫作手法,向世人訴說了一個同一切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發(fā)起攻擊、屢敗屢戰(zhàn)的英雄故事,這些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瘋子的野蠻行為。不過這種敘事層面的瘋癲,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視覺的直觀層面;而在更深層次的思想方面,塞萬提斯在描寫堂吉訶德與仆人桑丘•潘沙對話的時候,作者傳達出來的瘋癲思想卻充滿智慧。由此一來,堂吉訶德的形象是一種矛盾的分裂性,他表面瘋癲、實際聰明。那么,客觀上來看,應該將堂吉訶德定義為一種什么樣的人物性格呢?學界一般認為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了矛盾的二重性:他瘋傻癲狂又學識淵博。塞萬提斯希望將一個脫離實際的騎士英雄形象賦予堂吉訶德,并試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給世人看。然而隨著故事發(fā)展,堂吉訶德已經開始不再受到作者的控制,他在廣闊的現(xiàn)實社會中極力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思想、勇敢的行為。在這個需要巨人的文藝復興時代,堂吉訶德誕生了,他是瘋癲與文明的結合體、巨人的代表。
塞萬提斯希望塑造這樣一種瘋癲來“揭露人虛妄偽裝的面目和可笑的本質”,206如今看來,堂吉訶德的“瘋癲”不但達到了作者的希望,其影響更是遠遠超出了作者的預期。隨著西方文學的發(fā)展,法國后現(xiàn)代思想的代表人物??滤枷肷铄洹⒛抗猹毜?,他既接受傳統(tǒng)的知識,更是關注被傳統(tǒng)高雅、理性文學排擠的疾病、犯罪、性、瘋癲等“邊緣”領域。在其成名作《瘋癲與文明》中,??聦⒊H水斪骷膊‖F(xiàn)象的瘋癲看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明現(xiàn)象,并用新的歷史視角去看待。盡管他談論的是“邊緣”對象———瘋癲,但他對準的中心卻是西方文化的主流———理性。
四、集成:
《瘋癲與文明》??略诔浞治瘴鞣絺鹘y(tǒng)高雅、理性文學后,獨辟蹊徑批判理性,將重心轉到了精神病學領域,從理性轉向瘋癲,這正是《瘋癲與文明》一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抡J為人們在理性的驅逐下已經產生了偏見,他們對瘋癲的認識非常片面、甚至走向了極端,他認為真正的瘋癲就如同一門沉默的考古學,需要重新發(fā)現(xiàn)、合理定義。人們若是要想傾聽瘋癲的真實聲音,就一定要拒絕理性噪音的影響,就一定要從理性與瘋癲沒有分開的最初地方開始,就一定要從瘋癲與非瘋癲、理性與非理性反復纏繞的原始時期開始,就一定要從理性起點的階段與非理性斷裂的層面開始。于是,??掳涯抗饩奂谌齻€世紀以前的文藝復興時期,他認為瘋癲產生魅力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知識,瘋癲常常使人著迷,瘋癲體驗時時籠罩著各種意象:“一、人類的原始墮落和上帝的意志;二、獸性及其各種變形;三、知識中的一切神奇秘密。”
很多時候被世人排斥的愚人往往擁有強大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而擁有智慧理性的人們卻僅僅只感受到只言片語,于是在這種情況下,瘋癲就成為智慧的化身。??略凇动偘d與文明》中指出:如果說知識在瘋癲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其原因不在于瘋癲能夠控制知識的奧秘;相反,瘋癲是對某種雜亂無用的科學的懲罰。如果說瘋癲是知識的真理,那么其原因在于知識是荒謬的,知識不去致力于經驗這本大書,而是陷于舊紙堆和無益爭論的迷津中。正是由于虛假的學問太多了,學問才變成了瘋癲。
福柯在《瘋癲與文明》的著作前言中引用了法國哲學家布萊士•帕斯卡的一句話:“人類必然會瘋癲到這種地步,即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保鄹?铝D通過揭示理性的黑暗面———瘋癲來警醒人們,他要為被理性壓抑得沉默無言的瘋癲吶喊。??隆安皇且砸环N科學實證的體例來寫作一部瘋癲史,他從一開始就拒絕將瘋癲當作一種病理學來看待?!备?聸]有對瘋癲進行任何的定義,他不是要考察精神病學的發(fā)展史,而是試圖在作品中將瘋癲作為一種沉默的考古學來論述這種文明現(xiàn)象。從西方文學史的發(fā)展進程可以看出,瘋癲最先體現(xiàn)在神人結合的怪物身上,接著便多次在悲劇文本中被書寫,于是瘋癲便在戲劇與文學作品中逐步確定了自己的立足之處,此后便一直徘徊游蕩在文學中。
從中世紀開始,瘋癲“似乎負有證實自己的責任,而這種展示換來的是觀眾的嘲笑和侮辱性憐憫。”[西方人將瘋癲置于理性的對立面,它是幻想傳說的源頭、神秘難測的彼岸,他們用一種嚴肅、痛苦的表情審視瘋癲,直至??虏艑偘d作為一種與理性并列的文明形象。
[參考文獻]
[1][法]福柯.瘋癲與文明[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
[2][前蘇聯(lián)]巴赫金.哲學美學[M].梅蘭,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瑞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馮川,蘇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4][美]湯普遜.理解俄國:俄國文化中的圣愚[M].楊德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5][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四大悲?。跰].朱生豪,譯.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
[6][西]塞萬提斯.堂吉訶德[M].楊絳,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7]陳眾議.經典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以《堂吉訶德》為個案[J].外國文學評論,2009,(1).
[8]羅文敏.不確定性的誘惑———《堂吉訶德》距離敘事[J].外國文學評論,2009,(4).
[9]吳奇.??碌寞偘d史[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5).
作者:馮能鋒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