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獨立思考的論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意義;特點;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274-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畢業(yè)生的素質和競爭力。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形式靈活、針對性強、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優(yōu)勢符合獨立學院學生重實踐、重應用、動手能力強、參與意識濃的學習特點,在現(xiàn)有基礎上,切實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模式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對于獨立學院人才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有助于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符合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律,為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實踐基礎;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有助于探索出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形成品牌優(yōu)勢,擴大社會影響;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能夠為進一步探索獨立學院實踐教學規(guī)律,形成富有價值的理論研究成果提供契機。
一、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凸顯的主要特點
1.尊重學生主體性。獨立學院學生有個性、善于表現(xiàn)、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所以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些特點,充分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尊重培養(yǎng)對象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實踐能力。施教者的導向作用只有憑借培養(yǎng)對象這一主體轉化為認知變化的主觀動機時,才可能在其上建立更高級別的認知結構。在施教過程中,注重內部力量的引導和調動,充分考慮興趣、情感、意志、性格、動機等因素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影響。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理論和方法的接收器,而是知識、理論和方法的思考家和實際問題的積極解決者。學生必須親自參與、體驗和實踐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和過程,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理解和研究,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并內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教師則主要發(fā)揮規(guī)劃、指導、管理和評價的作用,做學生的“引路人”。因此,這樣的實踐教學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也沒有忽視教師的主導性。
2.教學方式多樣性。從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論說教和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機械的教化和啟蒙,導致學生思維方式固化、單一,學習效率低,學生個性得不到發(fā)展?,F(xiàn)在的實踐教學則能實現(xiàn)書本理論思維和實踐感性經驗的結合,從而讓學生真正獲益。今天的世界瞬息萬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密切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有效的展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應根據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教學內容恰當選取教學資源,靈活地選擇各種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踐教學可運用演講、辯論、討論、研討、視頻資料賞析、讀原著、校內專題活動、校外調查、撰寫實踐報告和論文等多種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huán)境靈活性。過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理論教學只在教室中進行,而當前提倡的實踐教學開展的范圍就寬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課堂上又可以是課外,而課外的實踐教學既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實踐教學還可以與社會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在這種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課堂、班級、校園、團隊、家庭、組織、家鄉(xiāng)、國家以及社會中都可以進行教學活動。廣泛的實踐教學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社會中,感受事物的多樣、變化和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理論的理解。
4.教學效果持久性。實踐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而更多地體現(xiàn)在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fā)現(xiàn),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的正誤答案具有反饋性質,這也有利于實踐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并自行改正,此過程所產生的強化作用比外在的獎勵具有的價值要大得多。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潛能,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材料的記憶也更長久、更牢固,因此這種教學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注意的問題
關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學術界尚無成型探索。而部分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已初步形成,教學效果良好,獲得領導、教學專家、學生的認可和較好評價,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實踐教學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亟待從理論上加以梳理、總結和研究,力求通過改革與創(chuàng)新獲得更大水平的提高。
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密切結合相關教育教學的科學理論,立足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際,堅持走特色化發(fā)展道路,以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銳意進取的勇氣,積極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為提高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強化學生學習效果、提升教學境界、形成教學品牌、擴大社會影響而進行積極地探索與鉆研。及時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深化理論研究,加深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規(guī)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實踐,為獨立學院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貢獻力量。
1.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解決的關鍵問題。①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銜接性與連貫性,形成整體合力,提升實踐教學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廣泛借鑒、自主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靈活多樣、適應性強、富有創(chuàng)新價值、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實踐教學形式,不斷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與實效性。③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新機制,力圖解決如何在學生間更加合理地分配實踐教學資源的問題,既要使全體學生普遍受益,又能夠充分調動起先進分子的學習積極性。④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實踐教學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⑤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明確教師的職責定位,充分調動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⑥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成果,探索提高實踐教學成果質量的新路徑,更加科學、規(guī)范、合理地管理實踐教學成果,對個別優(yōu)秀地實踐教學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社會價值,及時推廣,擴大其社會影響。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學生成績考評機制,將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教學考核成績及平時課堂表現(xiàn)成績有機地結合起來,用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全面考查,同時也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有效激勵。⑧在現(xiàn)有基礎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水平,開拓新的境界,堅持走特色化建設道路,及時總結經驗,發(fā)表科研成果,抓牢宣傳陣地,擴大社會影響,力求形成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品牌。
2.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應制訂的計劃。①對獨立學院已開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②結合獨立學院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際對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規(guī)律加以理論研究。③在上述基礎上形成“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實施方案。④在實踐中落實并不斷調整整改方案,切實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步伐,最終完成既定目標。
為什么要強調邏輯思維的訓練?因為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能夠幫助人們依據客觀規(guī)律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能夠讓人們在社會中處于健康發(fā)展良好態(tài)勢之模式的必要前提。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邏輯錯誤混亂的現(xiàn)象數不勝數。缺乏邏輯的言論常常因為情感等元素贏得許多情緒激動的人們的輿論支持,逐漸偏離規(guī)律本身,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思考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議論文寫作作為一種思想、情感等元素的綜合表達方式,所體現(xiàn)的是作者心智整體的反映。如果我們不在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最初階段就注重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而是一味地尋求情緒上的感染力,或者文辭上的渲染鋪陳等技法,最終失去的不只是分數,更是正確的思維方式,這或許將對成長中的孩子的將來產生負面影響,背離教育的終極目標。
現(xiàn)階段高中作文教學并不強調對這方面的考查。作為高考改卷的指導,歷年的考試說明大同小異,以《2016年高考全國卷語文考試說明》為例,在必考內容第四部分“寫作”項目中評價標準如下: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fā)展等級。1.基礎等級:(1)符合題意;(2)符合文體要求;(3)感情真摯,思想健康;(4)內容充實,中心明確;(5)語言通順,結構完整;(6)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注:每一個錯別字扣1字,重復的不計)。2.發(fā)展等級:(1)深刻。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2)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3)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xiàn)力;(4)有創(chuàng)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其中并沒有明確提到“邏輯思維嚴謹”等要求。只有在發(fā)展等級中的“深刻”和“有創(chuàng)新”部分中表示要“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和“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固然,“因果關系”是邏輯推理方式的一種,“推理”二字是邏輯思維的基本過程,但這遠遠不夠,尤其是以發(fā)展等級要求,而不是作為基礎等級要求,這似乎意味著分數中等的作文可以不要求邏輯上的嚴密與合理,在筆者看來,這不合理。因為邏輯思維應該是一種基本素養(yǎng),它應該是寫作的基本要求,讓每個學生在思考問題、下筆寫作時都能具備這一意識。
因為未能加以強調,所以高中議論文中常有許多違背邏輯的現(xiàn)象,下面說兩種。
一是概念混淆問題較普遍。
一作文題中材料顯示:“丹麥人把釣到的不夠尺寸的小魚重新放回河里,孟子說‘魚鱉不可勝食也’,豈不都與這幸福的緣故如出一轍?”學生往往會用“子罕以不貪為寶”進行論證。二者雖然都有放棄的相似點,但是題目中的放棄是暫時的,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獲得,這是一種“長遠打算”,這是眼光,而子罕不貪是品德問題,這兩個概念就有所混淆。
教師在評卷中會有“混淆概念”一說,但是為什么會混淆?怎么才能避免?這就需要運用邏輯思維中的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將丹麥人的做法和孟子的說法進行類比、歸納,就是要有長遠的眼光、發(fā)展的眼光。而子罕之例并沒有說到“現(xiàn)在不貪”,等“寶貝長大了再貪”的問題,因此不屬于同類問題,也就不適合作為論據使用。
另一個比較普遍的是議論文的論證邏輯。先列舉若干年前議論文流行一種模式:總論點――分論點1+事例――分論點2+事例――分論點3+事例――總結。且三個分論點之間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qū)別,只是一種類似仿寫的鋪陳。如三個分論點可能為“知識是明燈”、“知識是燈塔”和“知識是指南針”。按照這種“論點+例子”的模式所寫的作文,迄今為止,在許多省份的作文優(yōu)卷中不在少數。關于這種模式,體現(xiàn)在作文上只是一種格式,但是它反映的思維卻是僵化且單一的。孫紹振先生早年在高考作文評卷現(xiàn)場就有過“黑天鵝”理論:即便你找到九十九只白天鵝,也不能斷言說“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只要有一只黑天鵝出現(xiàn),這個論點就不成立。
而我們在進行寫作訓練時,為了簡單訂立框架,往往有意回避尋找黑天鵝的論證方式,然后用事例、修辭等技法上的優(yōu)勢博得改卷老師的眼球。但作為剛剛開始使用手中的筆桿思考人生的青少年而言,他并不了解這只是為了獲得分數才使用的“伎倆”,而有可能將其作為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生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就顯得尤其可怕。
其實,高中議論文寫作中的邏輯問題遠不止這兩種,教師在改卷時會指出其不合理,平時卻沒有系統(tǒng)的邏輯思維訓練,導致錯誤不斷重復。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的邏輯思維?
首先,出題者應避免“心靈雞湯”式的作文命題。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很多“雞湯”文章本身是不合邏輯的。如“感謝傷害過你的人”這一話題。其邏輯為因為這些傷害使你更堅強,所以當你功成名就之后要回頭感謝曾經給你挫敗的人。且不論感情上能否接受,單從被傷害到堅強這一過程,就有許多“意外”:許多人在受傷之后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放棄生命。理性分析起來,要感謝的應該是在你受挫之后幫助你走出困境的人??鬃诱f:“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冷靜理性地看待問題才能扶正是非,這在邏輯上體現(xiàn)為要求學生學會全面、多角度地看待問題。
一、新課程的主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了語文學習的自主性和實踐性。作為基礎科目中的基礎科目,語文課程教學又有極強的綜合性。隨著人文、自然等科學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落后的語文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習和實踐的需要,注重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呼聲越來越高,終于“新課改”應用而生了。此后,語文教學的主導思想不在以傳統(tǒng)的段落、中心等腐爛形式為主,而是別開生面,逐漸落入了情感、美感、人文教育等新的理念,這實際上也是新科程備課中的切入點,即“以文為本”代替“以人為本”的觀念轉變!
二、“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一要細研,二要深鉆。所謂細研,就是要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庇龅侥畈粶室粽{的字,一定要查查字典,切忌以訛傳訛.遇到似懂非懂的詞,一定要查查詞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它的確切意義,切忌望文生義。作者的遣詞造句好在什么地方?段和段之間是什么關系?怎樣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弄個明白.切忌不求甚解。所謂深鉆,就是深入鉆研問題。比如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而不那樣寫?換個寫法好不好?”去掉某一兩段行不行?對刊物上發(fā)表的某些教材新探、新解、質疑,自己怎么看?如此等等,要通過獨立思考和旁征博引,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否則,以其昏昏,斷難使人昭昭。
三、大膽改變課堂結構,化教師講授為學生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這里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這種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fā)展。所以,備課的第一要務是安排學習活動。
設計學習活動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規(guī)法,即把傳統(tǒng)的字詞教學、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課后思考題處理為學習交流活動,直接了當地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置。如《白色鳥》一課可安排以下六個學習活動:以四人為一組,先后交流“生難字詞”、“我所了解的”、“兩少年所做的七件事及其場景”、“對以白色鳥為題的理解”、“對穿插寫外婆的理解”、“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等活動,充分使學生自主、獨立、交流學習。二是挖掘教材或練習內涵,靈活設計活動,盡可能地尋找學生活動的載體。如初中第五冊《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一文,根據文章駁論兼有立論的特點,為使學生充分理解駁論、立論的本質和該文敵論點、敵論據及敵論點、敵論據之間缺乏邏輯聯(lián)系的特點,可把課后練習第一、二題改造設計成辯論會,小組內設反方、正方,反方扮“公開的文字”,說敵論點、引敵論據證明;正方扮“魯迅”,駁敵論據如何不能證明敵論點,接著正面提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的觀點,并舉古今事實證明。又如根據課文、課題設計“家鄉(xiāng)物候調查”、“社區(qū)生物調查報告”、“詩歌朗誦會”、“小說劇如《變色龍》創(chuàng)作與表演”、“某人物形象淺析”、“新聞與人物采訪及寫作”、“編寫現(xiàn)代作家作品一覽表”、“說明文文體知識卡片”、“文言文關鍵實詞一覽表”、“重要語段的選擇及命題設計”、“我的課外優(yōu)秀文章賞析”、“中考作文題命題設計”、“生活與作文的關系研討會”等。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維,給足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充分安排學生質疑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思考問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如學習《愚公移山》一文,愚公智叟誰智誰愚的反向思維,是挖山還是遷居的思考等。這種安排,教師要想多說也不行,只能做導演。
四,使用好《教參》
剛出國讀書時,最大的沖擊就是國外同學都敢說,也愿意說;老師布置作業(yè)也不要求標準答案,只要你說得有理有據,邏輯清晰,就可以得高分。這對于從小接受國內教育、凡事都是往標準答案上靠的我來說,實在太不一樣了。那時,我的老師一直對我說一句話:You need to have your point of view(你需要有自己的觀點)。
有了女兒后,我更加有意識地去觀察,發(fā)現(xiàn)國外的孩子有個共性:即使再小,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人云亦云,愿意表達和父母朋友不一樣的觀點。
結合自身經歷,我開始探究:究竟是怎樣的環(huán)境可以打造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最終我找到的答案是――你的提問方式。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剛會說話就愛問為什么,這時如果我們可以掌握一些提問技巧,啟發(fā)他進行更多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錯”或者“記憶”這個層面的話,就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曾經對孩子的思考能力按照低階到高階分為6大類,順序是先從底層開始逐步發(fā)展,只有掌握了下一層面的能力后才能上升到新的層面,直到最高。
圖中這個模型從下往上展示了思考能力從基本到高階的遞進。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通常習慣問孩子的“記住沒有”“對不對”等,根本就屬于很低階的思考能力好不好!
一般來說,孩子是不會自動提高到新層面的,除非有“誘因”,也就是教育環(huán)境,而這當中最關鍵的就是:你是否有意識地針對這個層面的能力進行啟發(fā)式提問。
讓我們用大家都很熟悉的童話《小紅帽》來舉例,看看不同層面的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提問激發(fā)的吧――
第一層面:記憶
小紅帽要去見誰?
小紅帽手提的籃子里有什么?
她穿了什么樣的衣服?
在這個層面,孩子通過記憶可以復述出書里提到的基本信息,可以回答一些關于書里人或者物體的基本問題。
提問關鍵詞是:誰、哪里、什么、多少、幾時、怎樣等厘清信息內容的問題。
第二層面:理解
為什么小紅帽需要走過森林?
大灰狼為什么要穿上奶奶的衣服?
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什么?
在這個層面,孩子理解了故事的含義、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非常簡單地說一下故事梗概。
提問關鍵詞是:復述、主要觀點、為什么、有什么區(qū)別等,不再只是復述出表面意思,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回答問題。
第三層面:應用
如果小紅帽是和朋友一起去看外婆,會發(fā)生什么?
森林里很黑,還有什么情況下也會很黑?
小紅帽是從這穿過森林的,除此外,還有什么其他方式也可以到外婆家?
在這個層面,孩子已經有能力進行初步的融會貫通,也就是說,可以把其他場合學到的類似知識和書里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了。
提問關鍵詞是:有什么其他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怎樣會發(fā)生什么,還有其他方式嗎……精髓在于啟發(fā)孩子把其他場合學到的知識拿來運用到當下場景,舉一反三。
第四層面:分析
如果你是小紅帽,你做的會和她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獨自走過小樹林很危險?
提問關鍵詞是:我的觀點有什么不同或者一致,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
這個層面的提問鼓勵孩子開動腦筋,充分收集各方面的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并且給孩子提供了不同的場景,鼓勵孩子跳出故事情節(jié)本身,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重新組合,得出結論。
第五層面:評估
你覺得大灰狼欺騙小紅帽這樣做對嗎?
你會對小紅帽提哪些建議?
在這個層面,孩子會對自己得出結論的論點進行評估,或者維護自己得出的觀點。
提問關鍵詞是:你認為是對的還是錯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當孩子給了一個答案后,需要追問為什么。對于更大的孩子,可以問他們覺得作者在描述這個故事時有什么錯誤?在整個故事展開的過程中,作者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的情況?
第六層面:創(chuàng)作
在這個層面,我們可以要求孩子根據現(xiàn)有的信息重新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結尾,或者完全改編整個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鼓勵孩子根據這個故事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或者一首歌曲,即盡力鼓勵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基于現(xiàn)在掌握的故事情節(jié)對故事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根據教學大綱及考綱的原則,尤其是要結合具體的學情,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標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比較、評價歷史現(xiàn)象等多種學科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史論結合、辯證地看待問題等歷史學科基本素養(yǎng)。大膽地從“與教材內容完全一致”的老框架中跳出,創(chuàng)造性地制訂適合學情的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造性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模式,創(chuàng)設多種方法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課堂討論
即由教師提出一個爭論性的議題,根據不同的觀點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教師應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來確定討論的結果。這種形式既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及口頭表達能力。
2.課堂演講
演講內容可由教師指定或者學生自主選擇,學生課前做好準備并輪流主講。學生勢必在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并整理成稿,這不僅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寫小論文
論題不宜過大,選材應客觀。材料可以出自教材或者檔案、報刊、雜志,也可以實地考察。材料應按論點分類,同時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學生應充分利用材料并結合所學為論點服務,同時做到語言流暢,條理清楚,邏輯性強。
4.觀看影視作品或紀錄片
由教師選擇作品并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先賞后析,先看后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教學與影視藝術結合,學生會對歷史問題和歷史人物形成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及社會洞察力。
5.戲劇表演
戲劇表演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指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劇本編排,學生自行決定角色扮演者,自行導演,但要求劇本及表演能夠反應正能量,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