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唯物史觀;形成;意義
中圖分類號:B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4-0035-02
目前,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唯物史觀進行了分析和闡述。他們肯定了唯物史觀的科學性,肯定了它在當代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雖然當今世界形勢日趨復雜,但唯物史觀依靠自身不可磨滅的真理性和與時俱進的高貴品質,仍然能夠滿足當今時展的理論需求和實踐要求。為突出唯物史觀的真理性、為堅定我們捍衛(wèi)唯物史觀的信念,本文對唯物史觀的形成過程及其意義進行了簡要論述。
一、唯物史觀的內涵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會,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直接動力,在當代,改革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引起了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但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又要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此外唯物史觀還有豐富的階級、國家和革命理論。與唯物史觀相對立的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否認社會發(fā)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否認階級斗爭規(guī)律、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它是一種把社會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的終極原因歸結為精神因素的社會歷史觀。
但是這相對立的歷史觀并不是同時產生的,事實上唯心史觀產生在先,唯物史觀產生在后。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唯心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主導認識方法,直到19世紀中葉,馬克思才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從此,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開始分庭抗禮,不再是唯心史觀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然而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者,其思想經歷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轉變,在歷史領域表現(xiàn)為從唯心史觀到唯物史觀的轉變。
二、唯物史觀的形成
1.拋棄唯心史觀
1841年9月—12月,馬克思擔任《萊茵報》的編輯。該時期他基本上是一個黑格爾式的唯心主義者,之所以用“基本上”一詞是因為他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仍是理性原則,但同時又開始對這一原則進行質疑。這一時期的斗爭實踐使馬克思接觸到許多物質利益問題,并且物質利益在社會生活中常常起決定作用。這引起了馬克思對原有哲學信仰的反思。
1843年5月—10月馬克思來到萊茵省的克羅茨納赫城,在此期間著有“克羅茨納赫筆記”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在后者中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關于市民社會和國家關系的觀點,他認為不是國家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該著作可以視為馬克思同黑格爾哲學決裂的開始。
2.探索新歷史觀
馬克思在寫《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同時還在籌辦另一個刊物即《德法年鑒》,在《德法年鑒》上發(fā)表了《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篇文章。首先,馬克思分析了宗教的社會根源,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國家、社會產生了宗教即顛倒了的世界觀,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顛倒了的世界?!盵1]其次,馬克思還論證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第三,馬克思還論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關系。馬克思對這些問題的論述,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質”為理論出發(fā)點的,說明他還受到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但是又遠遠超出了費爾巴哈。
1844年4月—6月,馬克思完成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其主要研究成果是異化勞動理論。該理論是當時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石,從這一理論出發(fā)所進行的分析,對唯物史觀的形成有重要意義。首先,他把生產勞動看做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其次,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費爾巴哈強調人的受動性,而馬克思強調人的能動性;在人與人的關系方面,費爾巴哈強調人的自然性,而馬克思強調人的社會性。第三,他指出物質生產在構成社會的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第四,他指明了實踐的基本內容、基本特征及理論同實踐的關系。這都表明,馬克思正在向科學的實踐觀接近。
1844年8月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它是對青年黑格爾派哲學的一次總清算。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史觀,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唯物史觀的重要思想。首先,在《手稿》中馬克思已經把生產勞動看做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基礎,但把生產勞動看做人的真正本質的展現(xiàn),現(xiàn)實的勞動則是異化,而在《神圣家族》中則直接把物質生產看做是歷史發(fā)展的基礎。這里的物質生產不是理想中的生產,而是與它相對立的現(xiàn)實的生產。其次,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關系中的主、次方面進行區(qū)分,從人對物質生活資料的依賴關系,得出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第三,馬克思、恩格斯對市民社會和國家關系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雖然已認識到市民社會決定國家,但是還比較籠統(tǒng),而在《神圣家族》中,他們論證的不再是市民社會這個整體同國家的對立,而是市民社會中的一部分即資產階級同國家的一致。這表明兩位偉人正走向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辯證關系這一唯物史觀原理。
3.形成唯物史觀
1845年5月,馬克思完成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在《提綱》中,馬克思首次把實踐作為哲學的基本范疇提出來,這表明馬克思不僅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而且同一切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同時為制定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礎。
1845年9月—1846年夏,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這部著作對青年黑格爾派作了徹底的清算、對費爾巴哈的唯心史觀作了尖銳的批判,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該著作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形成。
三、唯物史觀的意義
1.理論意義
(一)《提綱》中“實踐”概念
《提綱》可以說是馬克思形散而神不散的思想筆記,它以科學的實踐觀為核心引出現(xiàn)實關系作為基礎,進而提出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的任務?!短峋V》公開樹立“新的唯物主義”和“實踐的唯物主義”的旗幟,同舊唯物主義、直觀的唯物主義相對立,從而與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劃清界限,而界限的根本就在于科學的實踐觀。
(二)《形態(tài)》中“物質生產”概念
《形態(tài)》將“實踐”具體化為“物質生產實踐”,然后由此出發(fā)提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guī)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范疇,國家和階級的生產力根源,以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等。
《形態(tài)》指出: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表現(xiàn)為雙重關系:生產是改造自然的活動,表現(xiàn)為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為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人們不能單獨地、孤立地進行生產,必須聯(lián)合起來,在生產中結合成一定的交往關系,也即生產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guī)律是其他歷史規(guī)律的基礎,也是人類歷史最深刻、最一般的規(guī)律。
二、《提綱》中“實踐”概念和《形態(tài)》中“物質生產”概念的聯(lián)系
(一)以“實踐”為核心的《提綱》是以“物質生產”為核心的《形態(tài)》的準備工作
《提綱》是以“實踐”概念為核心,《形態(tài)》是以“物質生產”概念為核心,兩者都是闡述唯物史觀,《提綱》可以看做是《形態(tài)》的準備工作。這從馬恩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在1845年春天,馬克思已經“從經濟關系及其發(fā)展中來解釋政治及其歷史”這一基本原理出發(fā),“大致完成了發(fā)揮它的唯物主義歷史理論的工作”,“他們開始著手在各個極為不同的方面詳細制定這種觀點了”,《提綱》可以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寫的“提綱”,而《形態(tài)》則是“詳細制定這種觀點”即唯物史觀基本理論的著作?!缎螒B(tài)》進一步發(fā)揮了《提綱》的思想,從而使科學的實踐觀系統(tǒng)化,《形態(tài)》可以看做是《提綱》的具體化。
馬克思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思路大致是:實踐-物質生產-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無產階級革命。《提綱》確立了科學的實踐概念,《形態(tài)》則指出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從而從實踐概念過渡到生產概念,建構起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構架,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從馬克思的思想過程也可以看出“實踐”概念是“物質生產”概念的鋪墊和準備。
(二)“實踐”和“物質生產”兩個概念分別作為《提綱》和《形態(tài)》的核心范疇,并由此衍生出與之相關的唯物史觀范疇
《提綱》以科學的實踐范疇為中心,論述了主體與客體、理論與實踐、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關系,以及人的本質、社會本質、哲學功能等,將實踐作為歷史唯物主義區(qū)別于一切舊哲學的基本特征。
《形態(tài)》從物質生產實踐活動出發(fā)確立了生產關系的范疇,由此出發(fā)系統(tǒng)論述了唯物主義關于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階級和階級斗爭、國家和革命、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等基本原理。
(三)從“變革的實踐”到“無產階級革命”
《提綱》中指出“環(huán)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變革的實踐”,這里明確提出“變革的實踐”概念,并且指出:“哲學的功能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改造和變革的實踐活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動力,唯有實踐活動能推動歷史向前發(fā)展。
《形態(tài)》通過實踐過渡到物質生產,再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再到無產階級革命的必要性,從而將《提綱》中的“變革的實踐活動”具體化為“無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說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只有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推動歷史向前發(fā)展,而無產階級革命也需要生產力的發(fā)展提供基礎,需要物質生產實踐提供支撐。
(四)“物質生產”賦予“實踐”更多的歷史性
《形態(tài)》中的“歷史”意味比《提綱》更濃?!短峋V》中第一條雖然是歷史唯物主義意義上的“實踐”,但沒有明確實踐的“歷史性”,只是在抽象的哲學意義上論述實踐,直到第六條對比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實踐的唯物主義時才明確其歷史性?!百M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p>
《形態(tài)》在一開始就明確人的感性活動是歷史性的活動,接著在歷史中探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在歷史中探討國家和階級的起源,并指出資本主義滅亡是歷史的必然,無產階級歷史任務是資產階級,實現(xiàn)自身和人類解放。
(五)“實踐”到“物質生產”的過渡符合從抽象到具體的研究方法
《提綱》主要從抽象的哲學意義上談論實踐,將新的實踐觀與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實踐觀進行對比,而較少聯(lián)系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態(tài)》將“實踐”具體化為“生產”,特別是物質生產,并揭示出一系列由此而來的具體的概:“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等,經驗的具體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抽象層面的具體是社會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
總之,“實踐”概念的提出為“物質生產”概念的提出提供前提和思想準備,“物質生產”是“實踐”的具體化和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馬克思本人思想的進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理路,也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楠森.哲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王麗穎.淺議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哲學轉向作用[J].哲學研究,2013(2).
[3] 申庚科.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文本分析[J].理論界,2010(3).
[4] 程彪.馬克思的“生產”概念:“物質生活的生產”[J].長白學刊,2012(4).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課堂教學
認真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將之“系統(tǒng)進教材、生動進課堂、扎實進頭腦”是今后一定時期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核心任務。本文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基礎課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提高認識,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基礎課教學本身的內在要求。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由基礎課的課程性質決定的
基礎課既是一門理論知識課,又是一門思想教育課。作為理論課,基礎課必須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xiàn)在當代的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發(fā)展的新境界,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是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教學要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最新發(fā)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到教學之中。
作為思想教育課,基礎課必須面對現(xiàn)實,解決學員的思想問題,提高學員的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一系列獨創(chuàng)性的重大理論觀點,系統(tǒng)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fā)展中大國如何加快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因此,基礎課教學要體現(xiàn)思想教育性,增強時代感,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徹到教學之中。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本質特征的要求
的教學內容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本質特征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統(tǒng)一。
1.是實踐的理論。早在1845年,馬克思就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边@段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銘文,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學說的本質特征。它來源于實踐,能動地指導實踐,并隨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典范,它既堅持了基本原理,又注重結合中國實際,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及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國社會進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有著鮮明的實踐特色。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是實踐性的要求。
2.是科學的理論。它正確反映了世界的本質及其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經受了實踐的檢驗,但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真理發(fā)展的道路。堅持的科學性,就要求我們不能把基礎當作凝固不變的教條,而要在堅持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發(fā)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教學是堅持的科學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內在要求。
3.是革命的理論。的革命性集中表現(xiàn)在它的階級性上,它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改造自然和社會服務。堅持的革命性,就要求我們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的指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的創(chuàng)新,在新形勢下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課堂教學是的革命性的內在要求。
二、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切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一)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調整教學內容。
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內容??偟恼f,就是以基本原理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紅線,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基本原理的有機聯(lián)系,從繼承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角度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基本原理的結合點。
具體說,第一,緒論部分,突出的本質特征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進一步說明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充滿活力的理論體系,從總體上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基本原理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實質的具體體現(xiàn)。第二,唯物論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哲學依據、理論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和體現(xiàn)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辯證法部分,突出唯物辯證法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xiàn)的辯證法。第四,認識論部分,突出實踐的觀點和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原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源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并在實踐的基礎上發(fā)展的科學理論。第五,唯物史觀部分,突出生產力觀點、文化觀點和人民群眾觀點,突出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等原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第六,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典范。
(二)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語言增強學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形式上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學員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學的理論只有被學員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認同,才能在他們心中扎根結果,才能成為他們的自覺追求和自愿行為。所以在課堂講授中,要針對學員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維方式,采用深入淺出、簡單明了的語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話語代替艱深晦澀的理論文字,用簡明扼要的觀點代替邏輯的思辨。
2.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學員的感染力
學員對理論的理解和接受,來源于對理論的感性認識,而感性認識之所以產生,來源于具體生動的事例。因此,在課堂講授中,要選用學員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具體生動的事例。講改革開放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不能只講過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創(chuàng)匯、財政收入翻幾番等這些與學員距離較遠、關系間接的數(shù)字。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從學員實際生活所發(fā)生的巨大進步中挑選事例,比如從具體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訊、醫(yī)療、教育、交通、社保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條件改善說起,用具體生動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勵學員,從而增強他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激情。
3.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學員思想的滲透力。
(1)變“說教式”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聯(lián)系實際的理論。在教學內容中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方法的具體要求:一是講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賴以產生的歷史和現(xiàn)實根據;二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武器,直面現(xiàn)實,正確分析、科學回答現(xiàn)實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學員中普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熱點問題進行“冷”分析,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回答。
(2)變正面講授為“問題”剖析法。不要空對空,純理論,更不要回避問題,回避現(xiàn)實問題的理論必然蒼白乏力。我們在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的基礎上,分析我們黨肩負的新任務、面對的新挑戰(zhàn)、面臨的新問題,激發(fā)學員的好奇心,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引起學員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進而運用的基本原理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學的回答,使教學過程成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員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變單向注入式為學員積極參與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學員關心的問題,也是教學內容必然涉及而在課堂教學中又必須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員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可采取討論、演講、辯論、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調動學員參與課堂,從而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
總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員是一項長期性的戰(zhàn)略任務,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項工作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效。
參考文獻:
關鍵詞:實踐 直觀唯物主義 實踐唯物主義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它是時代的產物,是馬克思哲學理論活動的結晶。費爾巴哈突破了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回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仍然存在著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的缺陷。馬克思從無產階級的斗陣出發(fā),依據哲學發(fā)展的必然邏輯,對德國古典哲學進行了分析和批判?!短峋V》正是馬克思批判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哲學一個重要理論成果,也是馬克思親身實踐的結晶?!短峋V》對實踐的強調就是對實踐體驗的理論回應。
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特別是拋棄了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但同時也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費爾巴哈承認自然界離開意識而獨立存在,意識是人腦的產物,空間、時間和機械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產物,是思維和存在的統(tǒng)一體。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堅持認識論上的反應論,但他把人看是一種脫離歷史和社會關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義的解釋社會現(xiàn)象,著就使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成為“半截子的唯物主義”。
《提綱》是哲學革命的重要標志。在《提綱》中,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體系,又吸取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結合起來,并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fā),運用辯證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會發(fā)展的內在矛盾,發(fā)現(xiàn)了唯物史觀,從而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提綱》對于哲學的革命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但是有一個根本的基點是其核心,既實踐的觀點。馬克思在草擬這份提綱時,已遠遠超出了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片面性的觀點,明確地提出了新哲學最根本觀點,即革命的實踐的觀點。在這一觀點的統(tǒng)帥下,闡明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實踐”本身的哲學闡明;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從唯物主義視角來分析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三是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來解釋人的本質。
另外,《提綱》指出了新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區(qū)別及其社會基礎。指出了舊唯物主義的三大缺陷:一是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脫節(jié),和形而上學結合在一起,從而具有了形而上學性;二是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消極被動的反應論,不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實踐是認識的前提和基礎;三是舊唯物主義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由于它的不徹底性,從而不能吧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貫徹到社會領域中去,從而而只是由社會意識去說明社會存在和發(fā)展。
一、發(fā)掘教材思想史內容,用唯物史觀教育青少年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宇宙間的一切都起源于物質。所謂“神”,不過是人類在科學技術不發(fā)達、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對自然現(xiàn)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又知之甚少,在種種自然災害面前軟弱無力,由懼怕、敬畏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偶像。在我國,唯物主義思想有著悠久的歷史。戰(zhàn)國末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就認為星墜、日月虧蝕、風調雨順、怪星出現(xiàn)、四時更替等都是自然現(xiàn)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他還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張,就是人類可以掌握自然規(guī)律,使自然規(guī)律為人類服務。他認為天沒有能力來決定人的貧、病、弱、禍、兇,這些完全是由人決定的;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可能做到“天地官(管)而萬物役”,就能使天地萬物為人類服務。荀子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不僅反映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推動了社會進步,而且奠定了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基礎。東漢時期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著有《論衡》一書中提出,萬物皆由物質性的“元氣”構成,天也是“含氣之自然”,因此“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徹底否定了天人感應。他認為:精神依存于肉體,“人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他還一語中的地指出,讖緯迷信都是人們編造的謊言,是“后人詐記以明效驗”的鬼話。南朝齊梁之際杰出的思想家范縝,從理論上給佛教的“生死輪回說”以沉重打擊。范縝在《神滅論》一書中,針對佛教宣揚的形神分離、形亡而神不滅的觀點,提出人的精神和形體是統(tǒng)一的。形體存在,精神就存在;形體死亡,精神也就消失。他還把人的精神和肉體的關系形象地比作鋼刀和鋒利的關系,認為只有鋼刀存在,鋒利才存在;沒有鋼刀就談不上鋒利。這些思想家的言論和著作都論證了物質第一,精神第二,物質決定精神的唯物主義思想。另外,世界歷史教材中也不乏這方面的素材。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們沖破天主教所宣揚的“上帝”的控制,認為人應該有所作為,應該創(chuàng)造業(yè)績,應該相信人的力量。在生產力還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古代一些思想家對待實際問題都不是從“神”出發(fā),而是從“人”出發(fā)。我們處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要去相信“神”、“上帝”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用唯物主義史觀的基本原理和中外歷史上的唯物主義思想遺產來教育青少年,使他們逐步形成科學的唯物史觀,才能提高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注重科技史傳授,用史實對青少年進行崇尚科學教育
科學技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科學技術給人以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力量。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科學技術發(fā)展及其向生產領域的轉化,一直是生產力發(fā)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最強大的動力。工業(yè)革命以后,英國人發(fā)明了飛梭、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火車,美國人發(fā)明了汽船、縫紉機、軋棉機以及機器零部件的標準化生產方法等。這些科技發(fā)明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馬克思興奮地說:工業(yè)革命以后的一百年,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等于工業(yè)革命以前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所有物質財富的總和。縱觀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者凱伊、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遜和富爾頓,他們都是生產一線的工人,他們取得的成就都是長期生產經驗的總結。在他們身上和科技成果中,很難看到“神”或“上帝”的影子。在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就是要通過這些典型的實例對學生進行崇尚科學的教育。
三、用科學工作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個人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