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知識的確是天空中偉大的太陽,它那萬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初中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地理知識1疆域和行政區(qū)劃
1.位置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的經(jīng)緯度位置:我國領(lǐng)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越經(jīng)度60度多,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時差4小時多.
2.遼闊的疆域
我國領(lǐng)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lǐng)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oE),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oN),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3.疆界和鄰國
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撾、緬甸.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lǐng)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nèi)海.沿海分布有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
4.行政區(qū)劃
我國現(xiàn)在行政區(qū)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市、自治縣、自治州)和鄉(xiāng)(鎮(zhèn)、民族鄉(xiāng))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qū)、華北區(qū)、華東區(qū)、中南區(qū)、西南區(qū)和西北區(qū)6個大區(qū).香港、澳門是我國領(lǐng)土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政府于1984年12月簽署有關(guān)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我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quán),在香港設(sh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行"一國兩制".
我國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guān)于澳門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聲明重申,澳門是中國領(lǐng)上.我國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quán),在我行使主權(quán)下的澳門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初中地理知識2人口和民族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1/5略強,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農(nóng)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鎮(zhèn)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華僑與華人
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xiāng)著稱.
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zhì)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zhì),仍然是加速實現(xiàn)四化的當務(wù)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tǒng)稱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qū).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初中地理知識3地形
1、:我國的地形特征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qū)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回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于濕潤空氣深人內(nèi)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樂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chǎn)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脈分布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nèi)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nèi)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位于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松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布最闊、最深厚的地區(qū);水上流失嚴重;千溝萬壑.云貴高原巖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于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巖,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環(huán)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于創(chuàng)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nèi)陸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圍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wǎng)密布,湖泊眾多.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qū)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qū):①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qū);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人云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初中地理知識4氣候
1.:氣溫和溫度帶
我國屬季風性氣候區(qū),冬夏氣溫分布差異很大.氣溫分布特點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zhèn),夏季最熱地地方是吐魯番,重慶、武漢、南京號稱我國"三大火爐".
無霜期和生長期:我國各地的無霜期,一般來說,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nèi)地逐漸縮短.
霜期長則作物的生長期也長.反之則短.
2.降水和干濕地區(qū)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具有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特點.
成因:我國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nèi)部,使得我國的水分循環(huán)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減弱.另一方面,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和路途越來越遠的制約,影響程度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減小.
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我國各地降水量季節(jié)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區(qū)來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jié)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jié)束早.
成因:我國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征,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chǎn)生的雨帶推移現(xiàn)象分不開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濕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六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并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約擺動一個月左,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jié),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梅雨季節(jié);七、八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國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加上有臺風雨配合,此時華南雨水仍較多.
降水量的地區(qū)分布:分布極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則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根據(jù)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guān)系,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nèi)陸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qū):概況如下表:
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兩大主要特征.季風氣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風,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
季風和季風的形成:季風是指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海陸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習慣上把我國境內(nèi)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qū)稱季風區(qū);把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qū)稱非季風區(qū).其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qū)為季風區(qū).
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風.位置,指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地形,指地勢高低和山脈走向的影響;季風,指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影響.
5.氣候的優(yōu)缺點及其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長白山地北起完達山脈北麓,南延千山山脈老鐵山,長約1300余公里,東西寬約400公里,略呈紡錘形。由多列東北、西南方向平行褶皺斷層山脈和盆地、谷地組成。最西列為吉林省境內(nèi)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龍江省境內(nèi)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張廣才嶺,至吉林省境內(nèi),分為西支老爺嶺、吉林哈達嶺,東支威虎嶺、龍崗山脈,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脈。東列為完達山、老爺嶺和長白山主脈兩個支脈。
長白山地以平等山脈與寬廣山間盆地、谷地相間分布為特征。北部完達山、老爺嶺和張廣才嶺間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脈間有輝發(fā)河寬谷。吉林哈達嶺和大黑山間有飲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龍崗山脈和老嶺間有渾江谷地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龍、蛟河、琿春、樺甸等。局部的河谷平原及緩坡地大部分墾殖為農(nóng)田,成為山區(qū)中的農(nóng)業(yè)基地,其余大面積為次生闊葉林、人工林或部分原始林。部分地方保存廣闊的熔巖高原景象,分布在撫松到密山一線東南,熔巖臺地受切割形成方山與孤丘等熔巖地貌。
長白山地地貌的重要特點是熔巖地貌廣泛發(fā)育,在水流作用下形成千變?nèi)f化的地貌形態(tài)。長白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可以看到山前熔巖臺地、山麓斜坡和長白山火山體3種地貌類型。其中,熔巖臺地分布于海拔600米~1000米,所占面積最大,主要由玄武巖構(gòu)成。山麓斜坡海拔在1100米~1800米,圍繞著火山體,坡度較大,面積很小。海拔1800米以上由各種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和浮石等組成,還有一些巖石和凝灰?guī)r。
長白山從元古代到中生代,地殼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斷裂和抬升,地下巖漿沿地殼裂隙大量噴出地面堆積在火山周圍,使長白山體高聳成峰,形成火山錐體。經(jīng)過多次爆發(fā)把火山錐的頂部削去,形成了天池火山口湖。有1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環(huán)繞在火山口周圍,并在火山湖及其山體周邊有火山活動形成的許多溫泉。
長白山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6℃,最低和最高氣溫可達-40.2℃和38℃。長白山是中國東北地區(qū)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受到季風的影響,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8月,山地南麓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一般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隨著海拔升高,氣候、土壤和植物都呈現(xiàn)出層次分明的梯度變化。
在長白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氣溫和降雨量也發(fā)生變化,這也就導致了植被的垂直變化。在我國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地帶中,海拔最高的長白山山地,植被垂直變化最明顯??煞譃楦呱教υ瓗А喐呱桨淙~闊葉林帶、山地寒溫帶針葉林帶、山地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及闊葉林帶等5個垂直帶。在長白山這片山地,距離不到50公里的范圍內(nèi)就濃縮了水平距離長達3000多公里的、橫跨整個北溫帶到極地范圍之內(nèi)的大部分景觀和生物類型。
在地球上,針闊葉混交林分布于互不相連的3個區(qū)域,分別是北美的東北部、歐洲和亞洲東部,它們各有不同的分布特色、氣候特點和植被組成。這3個區(qū)域相比較,東亞這片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是最有特色的。不僅在群落結(jié)構(gòu)上最復雜,而且具有過渡性和特有的獨立優(yōu)勢類型,如被稱為北國之松的紅松林和俗稱美人松的長白松林,是我國針闊葉混交林所特有的類型。
長白山區(qū)河流較多,全區(qū)河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約670條,總河長約18400公里。全區(qū)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98.45億立方米。以長白山主峰為中心,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三大水系呈放射狀分別流向東、西、北三個方向。北和西北部屬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和撓力河等。東為圖們江水系,有嘎呀河、布爾哈通河和海蘭江等大支流。西南屬鴨綠江和遼河水系,其支流有渾江和渾河、太子河等。
長白山森林沼澤非常豐富,也是長白山森林樹木依賴的水積聚地和維持河流水量的水源地。長白山林區(qū)沼澤類型可分為河流、湖泊、泥炭蘚沼澤和泥炭沼澤。其中,位于海拔1820米小天池南側(cè)300米處的泥炭蘚沼澤,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泥炭層幾乎全部由泥炭蘚沼澤殘體構(gòu)成,直接發(fā)育在火山灰上。這種不經(jīng)過低位階段直接發(fā)育高位泥炭蘚泥炭的沼澤在我國極為罕見??梢哉f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較完整的勃蘭特型(披蓋式)泥炭沼澤,它對環(huán)境研究、生態(tài)研究及沼澤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長白山森林多樣性、復雜的地形地貌、多變的氣候、豐富的水量等條件,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并決定了種類和數(shù)量的豐富度。長白山這片土地上,分布著約2400種植物,其中維管束植物1500余種。本區(qū)域植物種類繁多,表現(xiàn)出植物種類的古老性和特有性。如草本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參和山荷葉,屬于特產(chǎn)的藥材之一。特產(chǎn)樹種以紅松為代表,針葉樹包括沙冷杉、紫杉、長白松、長白落葉松等,闊葉樹包括青揩槭、水曲柳、胡桃楸等,一些是第三紀孑遺種。此外,還有大量的典型南方種,如獼猴桃、天女木蘭以及孢子植物中的團扇蕨、孔雀蘚等,增加了本區(qū)域的亞熱帶植物成分。這一現(xiàn)象表明了本區(qū)域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潮濕的亞熱帶氣候,而現(xiàn)在受海洋影響,夏季溫濕作用,使這些南方植物種類能夠保存下來。該區(qū)域由紅松和一些闊葉落葉樹種組成的闊葉紅松林為主,同時具有一些南鄂霍茨克和北極植被帶的成分。
長白山地區(qū)國家級保護植物有17種,其中人參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山楂海棠、葉瓶兒小草、刺人參和日本對開蕨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黃芪、草蓯蓉、鉆天柳、水曲柳、貝母、天麻、野大豆、胡桃楸、黃菠蘿、長白松、長白柳和朝鮮崖柏等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該區(qū)域動物區(qū)系屬于古北界東北區(qū)的長白山地亞區(qū)。還有一些古北界華北區(qū)及一些世界廣布種也有分布。長白山生存著約67種獸類、270余種鳥類、70多種魚類、9種兩棲類、10余種爬行類和1000余種昆蟲。脊椎動物中,東北虎、遠東豹、紫貂、梅花鹿、白肩雕、金雕、丹頂鶴、中華秋沙鴨、黑鸛及東方白鸛等10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鹿、原麝、斑羚、黑熊、棕熊、花尾榛雞、雕及所有類和鷹類等60余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白山脊椎動物占整個東北動物種類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許多珍稀動物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利用價值。
歷史上,東北是我國木材的主產(chǎn)地,在采伐的最高峰年代,東北的木材產(chǎn)量占全國的50%以上。在森林大規(guī)模采伐的年代,我國政府于1960年建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使得面積達1964平方公里的較為完整的原始森林被保存了下來。1980年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加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是我國迄今為止被納入該計劃的最早入選者。此后這片人類珍貴的自然遺產(chǎn),濃縮著大范圍內(nèi)生物的自然基因庫和豐富多彩的生命體終于得以永存。
《三級階梯上的國土》是北師大版小學品社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主題一《我們生息的國土》第五課。這一單元旨在讓學生通過地圖學習、收集資料、進行探究等學習方式,對我們偉大的祖國形成比較全方位的了解,從而由衷地產(chǎn)生愛國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本課是主題一的第五課,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多樣的地形地貌,知道我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的地勢特點,從而讓學生感受我國疆域的廣闊,由衷地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識地圖的能力,通過識圖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搜集資料的能力?!度夒A梯上的國土》是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主題一《我們生息的國土》的第五課。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單元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識圖能力,對祖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對于祖國的地形、地貌等抽象的知識還不是很了解,而且無法把自己的生活與這些知識找到連接點,因此學生無法在頭腦中形成有關(guān)的知識體系。根據(jù)這些情況,在上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guān)方面的資料,初步知道有關(guān)概念,初步從圖片上認識有關(guān)地形,是學習好本課的基礎(chǔ);課堂上,通過大量的圖片和生活實例,建立教材與學生生活之間的橋梁,建立教材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紐帶,化抽象為形象,這是學好本課的關(guān)鍵。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真正學到知識,能真正感受到祖國的遼闊,能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設(shè)計理念】
本課的設(shè)計緊扣泉州市教科規(guī)劃“十二五“(第一批)立項課題《貼近生活的德育實踐教學研究》子課題《整合生活德育 提高品德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進行實踐研究,課標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chǔ),但并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于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jīng)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兒童。因此,在預設(shè)中我力求貼近學生生活,使課堂內(nèi)容生活化。在教學中,除了充分利用課文中的三級階梯的地勢、多樣的地形之外,我還穿插了大量的課外資源,如大量的風景圖片、地形圖片、識圖小歌謠、古人的詩句、生活的實例,視頻等,從而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變得直觀生動,色彩斑斕,美不勝收。而整節(jié)課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基礎(chǔ),既為學生提供“去想、去做、去活動”的空間,又力求使學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動有收獲”。在快樂的體驗和愉悅中去探索和思考。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多樣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識地圖的能力,通過識圖提高和發(fā)展空間思維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收集資料的能力,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圖訓練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地勢的三級階梯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家鄉(xiāng)的地形、地貌,風景名勝及風土人情。
教學過程:
一、吟誦古詩,質(zhì)疑導入:
師:這里有一些與地形有關(guān)的詩句,請同學們來讀一讀。
1.出示古詩: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大江東去,浪淘盡,數(shù)風流人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師:從這些詩句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地理現(xiàn)象?為什么?
2.板書揭題:
師:從這些詩句中說明我國的地勢有什么特點?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祖國多樣的地勢地貌――共同探討《三級階梯上的國土》。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生朗讀古詩,并從詩中發(fā)現(xiàn)有趣的地理現(xiàn)象,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又使課堂內(nèi)容鮮活化?!?/p>
二、漫游中華 國土尋秘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它有著遼闊的疆域,漫長的海岸線;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寶藏。今天,好朋友虎子將和我們一起繼續(xù)展開“漫游中華”的尋秘活動,進一步了解我們這片遼闊的國土。
(一)察顏觀色辨地勢(認識地勢)
師:國土尋秘第一站:察顏觀色辨地勢
1.學習圖例
師:這是什么?
師:同學們,學習地圖,看懂地圖上的圖例是很重要的。誰來說說從這個圖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師:你知道這些數(shù)字表示什么含義?
師:這個高度指的就是海拔高度,是指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師:這個圖例告訴我們什么?
師:在我國,海拔就是指陸地上的某個地點高出黃海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這個垂直距離越長表示這個地區(qū)的海拔越高,顏色也越深。(課件演示)
2.識圖練習
師:現(xiàn)在請你結(jié)合圖例告訴我們的信息,仔細觀察這張中國地形圖,你發(fā)現(xiàn)了我國的地勢有什么特點?(板書:地勢)你從怎樣看出來?
師:怎么稱呼這三大臺階呢?你能在地形圖上指出它們分布的范圍嗎?
師:同學們通過地形圖上這些顏色的變化,發(fā)現(xiàn)了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板書)(課件展示)這樣的地勢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地,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形成了每一級階梯不同的風貌。師:不知虎子也發(fā)現(xiàn)了嗎?我們來聽聽看。
課件:“我國地勢總的特點是西高東低,從西向東逐級下降,十分像三級階梯 “但是同學們要注意,一般我們講的臺階,是把最低的一級叫做第一級階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在認識祖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時,是把最高的一級叫做第一級階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級階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級階梯。”
【設(shè)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學習圖例,探究其顏色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認識地圖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思維的能力。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變得直觀生動,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認識地圖的能力?!?/p>
(二)火眼金睛覓地形(認識地形)
第二站――火眼金睛覓地形
師:在地形圖上,顏色除了表示海拔高度外,它還有其具體的含義呢?請看這首歌謠。
出示歌謠:
地圖上的色彩
平原、低地用綠色,
高原、山地用黃棕色,
河湖、海洋用藍色,
雪線以上用白色,
密集的小點是沙漠。
師:全班齊讀。同學們,歌謠中的這些地形在地形圖上都有分布。請各位小組在《中國地形圖》上找出每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1.識圖練習:(課件出示要求)(教科書第44頁圖)
要求:請你在《中國地形圖》上找出每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⒉小組交流
⒊匯報(預設(shè))
師:那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師:有哪幾個平原?(課件閃動三大平原)
師:同學們把這三個平原讀一讀。三大平原你們還了解到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有關(guān)三大平原的資料。
小結(jié):(課件展示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遍布優(yōu)質(zhì)的黑土。華北平原地勢平坦。這兩個平原氣候干旱,適合種植小麥。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第三大平原,這里水汽充足,是我國典型的“水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
師:你找到了哪幾個高原?請同學們把這四大高原讀一讀。(課件閃動四大高原)你對高原還有那些了解呢?
小結(jié):(課件展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號稱世界脊梁,多雪山、冰川,氣候寒冷。內(nèi)蒙古高原地面坦蕩,適合放牧。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的地方。云貴高原壩子較多,這兩個高原的地形適合種植玉米。)
師:盆地有哪些特點呢?因為有這樣的地形,所以氣候比較特殊。
師:誰來說一說你所了解到盆地。
小結(jié):(課件展示四大盆地:準葛爾盆地比較荒蕪。塔里木盆地沙漠廣布。柴達木盆地地勢最高,它干旱荒漠,但礦產(chǎn)豐富。四川盆地水汽最充足,美麗的九寨溝就位于這里。)同學們把這四大盆地讀一讀。
師:通過你們的尋覓,誰來告訴老師我國的地形主要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 、丘陵、山脈)
師:是的,我國面積遼闊,地形多樣,只要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我們都把它叫做山地。同學們,仔細觀察地形圖,(課件出示五類地形圖)你們發(fā)現(xiàn)嗎?我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
板書:山地多,平原少。
【設(shè)計意圖:通過 “找一找”識圖訓練活動,學生了解了我國的多樣的地形地貌,并結(jié)合不同地形圖片的展示,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感性地認識到祖國疆域的遼闊和多樣?!?/p>
(三)眼疾手快畫地圖
第三站:“眼疾手快繪地圖”
師:剛才,我們跟隨虎子一起尋秘,發(fā)現(xiàn)了我國的地勢和地形的特點。第三站我們將迎來一場大考驗,有信心嗎?
課件出示要求:
請你用三種不同的顏色畫出我國地勢的特點,并標出主要地貌。
師:小組要注意分工合作,看誰配合最默契,找得又快有準。比賽開始!
⒈組合作完成,教師巡視。
⒉生展示交流。
(四)妙語連珠贊家鄉(xiāng)(提升認識)
國土尋秘第四站:妙語連珠贊家鄉(xiāng)
師:同學們,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一個新的挑戰(zhàn)也在向我們發(fā)起,你們敢接受嗎?
課件出示要求:
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小組交流自己家鄉(xiāng)在祖國的哪一級階梯上,屬于什么地形區(qū),有哪些奇特的風景名勝,人文風情?
⒈小組交流
⒉匯報展示(根據(jù)學生的匯報,老師在進行資料的補充,用課件來展示。)
小結(jié):正是由于這樣的地勢地形,才孕育了祖國五十六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族特色;造就了祖國神奇壯麗的山川錦繡,也才有了課本中所描寫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浙江之潮》、《五彩池》和《三峽之秋》等美麗的景色。
【設(shè)計意圖:通過 “畫一畫”、“說一說”等一系列有趣的動手、動嘴等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結(jié)合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由淺及深地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我國的地勢地形,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感悟到祖國的廣闊多樣的疆域和壯麗山河,增強民族自豪感?!?/p>
三、觀看視頻,增強民族自豪感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次感受這“三大階梯”神奇的魅力吧!
觀看視頻:《中國地形》――三級階梯
師:看到這一幅幅的美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師:同學們,我們祖國多樣的地勢,孕育著幅員遼闊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祖國神奇壯麗的山河。讓我們?yōu)樯钤谌绱嗣利惖淖鎳院?。和虎子向祖國深情地說一聲:“祖國我愛您!”(課件出示背景,全班齊說,。)我宣布漫游中華,國土尋秘取得圓滿成功!
【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生觀看視頻,提升學生的認識,再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使學生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p>
板書設(shè)計:
三級階梯上的國土
人類絕不會再有這樣的幸運:把最高、最低,最冷、最熱,最荒涼極致又綠意盎然的地方同時置于一方天空之下;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如此眾多的不同文化亦如一株天山雪蓮不同的花瓣相映生輝,我堅信,這里邊一定隱含著某種天意和玄機,讓我們?nèi)祟愐蛔x再讀。
群山聳立是新疆最具身份價值的地理名片
通常,青藏高原被我們稱作世界的第三極。在青藏高原,最高點是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瑪峰,最低點是平均海拔1200米的墨脫,其間海拔垂直直線為7648.13米;而新疆,她的最高點是海拔8611米的喬戈里峰,最低點是海拔-154.43米的艾丁湖,其間的海拔垂直直線為8765.31米,兩地相比懸殊1117.18米。
這個海拔垂直直線的相互比較很重要:地理形成、植被分布、生活方式、文化區(qū)域、衣飾色彩、畜群種類……在許多方面,新疆的地理與人文都顯示出一種依不同海拔高度呈現(xiàn)出不同色彩的特點,每一個文化區(qū)域之間的海拔界限相對分明,最高與最低的文化區(qū)域之間相距懸殊。不但在中國,在全世界,這種狀況都極為罕見。
讓我們借鷹的一對翅膀翱翔,以鷹的一雙眼睛俯視,天空之下那片雄渾而廣袤的大地就是新疆!
在新疆,大片荒原之后就是高山,或者公路就在山邊兒延伸,車輪之下的顛動起伏,視線與山壁的不斷摩擦與碰撞,正是新疆地理形態(tài)的特點。
如果整個中國是一片海面的話,遼闊版圖之間聳起的高山就是波濤。自東向西,順著這些固體的波濤逐一撫過,手底東低西高的感覺正好是中國地理形態(tài)的描述,其間最高、最為雄厚、氣勢磅礴的波濤,就是新疆從南到北依次階梯排列的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
在新疆的蒙古族人和哈薩克族人眼中,大片的群山是奔馳的馬群,而拽住馬韁繩再打個扣兒系住的地方就是被稱作山結(jié)的帕米爾高原。殊不知帕米爾這個詞,其寓意就是世界屋脊——這是人類有關(guān)我們這個世界最原初的地理描述之一。由此延伸出去,世界最偉大的帕米爾——舒克奇山脈和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山脈構(gòu)成了我們這個世界最基本的地理構(gòu)架。
中國最早的旅行家和文人多以泰山為五岳之尊,有“泰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歸來不看山”的說法。這些中華名山,得雨露精華和數(shù)千年人文氣息的濡染似詩似畫。新疆的山脈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的從未修飾,這是完露的、蠻橫恣意的、帶著從大地上剛垛起來的蠻荒氣息逼近在面前,讓你無法喘息。
這些龐大的高山攔截了大西洋西風環(huán)流和北冰洋北風氣流所帶來的高空水汽,形成了降水和冰川,使得新疆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除了褐色和青色的基調(diào)外,更多了一片耀眼的白色。處于歐亞內(nèi)陸封閉腹地的新疆,從而擁有了相對豐富的水文條件,這是河流、草甸、綠洲和文明的終極原因。
在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紅山是一座典型的城標,她的高度有幾個雜技團的小伙子搭個人梯差不多就能爬上去。一對可敬的退休中學教師海濤夫婦,幾十年默默無聞地搞野外調(diào)查,他們在這里撿到了大量的史前化石。其中,最珍貴的有一枚蛙鯢化石,把古有尾目生存的年代從泥盆紀延續(xù)到了二疊紀,延長了1.3億年。另外,還有6片鰭翅鳥化石,這是一種既保留著魚的背鰭和尾鰭,也有鳥的頭頸、前爪和背翅的古老物種,比德國侏羅紀地層發(fā)現(xiàn)的始祖鳥早1.2億年。第一次詳盡地揭示了鳥類由魚演繹而來的千古之謎,從而顛覆了鳥類由兩棲類演變而來的傳統(tǒng)的古生物進化觀念。
無疑,這些珍貴的化石,在提供了有關(guān)新疆最重要的地理信息的同時,也使我們對新疆地理的描述具有一種深厚久遠的時間含量,我們敘述的將是跨越數(shù)億年的一段故事。
人們知道,新疆是野馬和野駱駝的故鄉(xiāng),也是恐龍的故鄉(xiāng)。在緊臨天山的木壘,在中國的熱極與低地吐魯番,在太陽每天最后落下去的烏孜別里山口……都陸續(xù)有恐龍出土。20世紀60年代,中科院的古生物考古隊曾在準噶爾盆地的烏爾禾一帶相繼采獲了40多條準噶爾翼龍化石。新疆奇臺的將軍戈壁以夏季攝氏70度的地表溫度著稱,1990年6月,在炸掉了幾乎大半個山頭之后,中國和加拿大聯(lián)合恐龍考察隊最終將一具蜥腳類恐龍化石全部剝離出土,這具被稱作卡拉麥里龍的恐龍化石比美國長達34米的地震龍還長,一舉成為世界的恐龍冠軍。
在這些巨獸出沒的久遠年代,濕暖的氣候洋溢著花草的芳香,越過大片濃密的雨林是籠罩著煙靄的湖澤和海,太陽在巨獸們此起彼伏的吠聲中東升西落。這些史前巨大的動物們絕想不到,在數(shù)億年后有一種叫做人的物種有一天會拍著它們在地下深藏了數(shù)億年的一塊骨頭,來推想它們行將消亡之前最后一口吃的是什么。
在新疆最大的內(nèi)陸盆地塔里木盆地,干燥的空氣一根火柴就能點得著,地層之下卻埋著大量的湖相和海相沉積化石,最典型的就是螺和貝殼。塔里木古陸塊最早形成在南極附近,后經(jīng)大約6億年的漂移,才從遙遠的南半球來到了北半球落戶,再經(jīng)大陸板塊的不斷碰撞、擠壓,形成一個封閉的內(nèi)陸盆地,這一幕曠世的漂移大劇也成了新疆地理大變遷的經(jīng)典寓言:在數(shù)億年之間,新疆的地理地貌都曾幾度滄海桑田!
在吉木薩爾縣城西北130多公里的沙丘河上游,一片方圓數(shù)公里的山地以其絢麗的地表地貌讓人嘆為觀止,當?shù)厝税阉蜗蟮胤Q作五彩灣。這里,幾乎就是新疆地理數(shù)億年間滄桑巨變的一個縮影。
五彩灣是一片由多種色彩鮮艷的泥、頁巖互層構(gòu)成的低丘群,在風化剝蝕和流水長期的沖刷作用下,低丘群被分割成一座座平頂?shù)牟噬搅汉鸵蛔绾V泄聧u的小丘,最高的超過40米,其形狀常讓人有無限遐想。你會確信,這是史前不知何人何年留在今天的一座城郭。其實,沒有人跡,唯有風聲鶴唳。這些鮮艷的湖相巖層,正是億萬年前古海存在的充分證據(jù)。
在天山和昆侖山夾角之間的烏恰縣,還有一片與五彩灣相似的地貌,只是范圍更大、更廣,造成的原因也更為復雜。
在中國,烏恰縣素有地質(zhì)博物館的美稱,多彩的山地、山體是地殼劇烈顛覆、碰撞的直接結(jié)果,仿佛硝煙剛剛散去,隆隆巨響還能隱約可聽。
跨過北面一道相隔的山脈,是中國最西端的烏孜別里山口,整片大地和其間聳立的山體也是赤紅色的,當?shù)氐目聽柨俗巫迦税堰@里叫做克孜杰克。在柯語和其他新疆突厥語系中,克孜與姑娘的意思接近,另一層含義是紅色。杰克是山,克孜杰克的意思就是紅山,這個地名隱含著一個巨大的地理隱秘。
后來,我從海拔5100多米的烏孜別里山口走下來,看到一片石頭從大到小的均勻分布,最大的兩人環(huán)抱不及,最下端的只有指甲蓋兒那么大,稀稀疏疏地分布得很均勻,鋪排下去好幾公里,我相信這是一次火山噴發(fā)過程的清晰演示。
與大大小小的石頭夾裹在一起的土層似是砂漿凝固后的狀態(tài),估計是當年隨著火山噴發(fā)一路流瀉的巖漿。
柯孜杰克方圓數(shù)十公里的山地屬于阿克陶縣的木吉鄉(xiāng),這個隱喻豐富的老地名再次給了我巨大的啟示,木吉這兩個字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火山噴發(fā)的泥石。
距柯孜杰克遠去不過60公里,一片開闊的山間草甸之間有幾處相距不遠的巨大凹陷,走近一看是火山口,為我的一系列地理推斷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我沿著火山口的邊沿兒轉(zhuǎn)了一圈,火山口的直徑在幾十米到百米上下,口內(nèi)的積水深綠,水面上漂浮著纖長的草。
但是,在貼近天山夾角的整個帕米爾高原西部,真正具有震撼力的,依然是沿烏孜別里山口一直向東綿延數(shù)十公里的赤紅色斷崖,在低垂的天幕下,她漸漸遠去。在整個山體隱沒之后,依然能看到一道隆起的基線繼續(xù)東去,似一只仍在飛行的箭。隨行的人告訴我,這道斷崖與我國東海海底的巨大海溝相連,這是歐亞兩個大陸板塊相撞、擠壓給我們留下的一道清晰的地理顯示。
生存環(huán)境蘊含著人類一切最初始的體驗、心理和記憶
新疆地理的形成動蕩而極具顛覆性,每一次都是一次山河的重塑,堪為地質(zhì)紀年史上最為恢宏的一筆,群山跌宕就是這部滄桑歷史的形象備忘。
新疆的三大山脈有兩條山脈與帕米爾高原屬于一個系統(tǒng),阿爾泰山脈相對獨立,海拔高度略低,位于中俄邊界的最高峰友誼峰僅有4374米。由于正處在西來寒濕氣流的迎風坡上,阿爾泰山脈降水充沛,冰川豐富,這保證了額爾齊斯河源源不斷的給水,它是中國唯一最終流向北冰洋的一條大河。
天山山脈被稱作亞洲的脊梁,全長2400多公里,中國境內(nèi)為1700多公里,它的東段低緩,中部的最高峰是海拔5445米的博格達峰,西段有海拔6995米的汗騰格里峰,最高峰是海拔7435.38米的托木爾峰,海拔4000米以上都可以見到常年積雪。
天山的各類冰川共有9128條之多,冰川總面積9253.58平方公里,相當于長江一年的入海水量。昆侖山、喀喇昆侖與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有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8066米的加舒爾布魯姆山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有十幾座之多,著名的山峰有海拔7719米的公格爾峰,海拔7595米的公格爾九別峰。放眼望去,這些西部遼闊天宇的擎天巨臂,都是登山探險家眼中夢想的極致和登上天堂的臺階。那些高山之下的溝谷、臺地與平原,最終將成為水道、過往通道和人畜的棲息地。
在比比皆是的高山之中,任何人都不能不注意到被稱作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皚皚白雪和冰川是他面頰的三千長須,冰潔玉清的卡拉庫里湖更使他的遐思悠遠,慕士塔格在高原塔吉克族人的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為什么呢?
其實,就高度而言,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并不占有絕對優(yōu)勢。在帕米爾高原,諸多高山相距遙遠,不可能對人的生存構(gòu)成直接影響,而慕士塔格正處在高原人畜過往必經(jīng)的通道上,人們把河流、草甸、畜群和黃油都視作慕士塔格的賜予,一座尋常的大山在人們的心中就有了圣父的地位和影響力。
實際上,帕米爾高原及昆侖山脈對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開天地、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中國人的一系列創(chuàng)世神話都以此為場景,走到這里就走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這里正是我們精神的最本源。
我只是不太明白,第一個把這些創(chuàng)世神話講給我們聽的那個人,是一位地道的大山土著,還是一位行涉古今的旅行家呢?早在久遠之前,就把所有有關(guān)這些大山的隱喻揭示給我們看。
新疆的塔什庫爾干縣被稱作高原明珠,她所在的地方是帕米爾高原最開闊的一片山間谷地,同時,這里也是歷史上東西方交流最重要的通道,塔什庫爾干河畔兩千年前遺留至今的吉勒尕勒古驛站成了歷史凝固的風景。僅百步之外,正處在不斷崩塌之中的河畔斷崖之下,是一處舊石器時期的燒火遺跡,那是人類在高原點燃的第一叢篝火,距今8000年到12000年!
誰能想得到呢,環(huán)視新疆廣袤大地,久遠的先祖竟選擇在這片大地最高的地方開始了我們?nèi)祟惖纳?,這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在縱橫跌宕的高山之間,雪線之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和冰川,高山之下的溝谷成為水道并最終匯集為河流。在帕米爾高原,高原的東部邊緣與昆侖山的西端之間是高原最長、最深,也最為寬闊的溝谷,一條大河滾滾而去,這就是高原上最偉大的河流扎萊甫相河。從昆侖山與帕米爾高原相接的群山萬壑之間一直延伸到喀什葛爾平原,扎萊甫相河是縱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河最重要的上游給水之一。與扎萊甫相河并行的塔什庫爾干河是高原上的另一條重要的大河,塔什庫爾干河谷每一片草甸的形成和每一支楊柳枝兒年年歲歲的抽穗兒,都與這條大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如果你有幸深入到高原腹地的話,沿著扎萊甫相河和塔什庫爾干河都可以看到絲綢之路上的驛站、烽燧和城堡等遺跡。
這些坍塌的人工建筑,正是往昔絲綢之路在高原上延續(xù)不斷的標志。
在以往的歷史描述之中,絲綢之路在進入帕米爾高原之前主要分為南道、中道和北道,沒有進入帕米爾高原以后的詳細介紹。
其實,在進入帕米爾高原之后,也有幾條彼此獨立或相交的線路,估計,這些線路都屬于當年絲綢之路在帕米爾高原通過的最重要的路段——蔥嶺大道。
今天游人欣賞的蔥嶺大道,主要是從蓋孜驛站經(jīng)蘇巴什烽燧、石頭城、吉勒尕勒驛站、公主堡和吐拉炮臺一直伸向卡拉其庫峽谷縱深的瓦罕走廊,整個線路的大部分路段與塔什庫爾干河隨行,這是當年蔥嶺大道的主線。
另一條線路是在進入蓋孜峽谷之后,環(huán)白沙湖北岸而行,而后隨蓋孜河上游的木吉河西去。道旁有兩處烽燧遺址,估計是完全獨立的一條線路。
隨著青藏鐵路的通車,去青海和旅游成為了一條熱線。我?guī)状蜗胩ぴL“世界屋脊”,都被好心人勸阻:你身體行嗎?某某去拉薩,下了飛機進醫(yī)院,再從醫(yī)院去機場回北京;某某在拉薩一覺睡下再沒有醒來。這些信息令我惶恐不敢貿(mào)然前往,難道去真的如此可怕嗎?今年7月,我還是下定決心登上了西行的列車。
青藏鐵路自格爾木起依傍青藏公路行駛。列車駛離柴達木盆地,越過昆侖山埡口,這里海拔4772米,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的必經(jīng)之地。據(jù)資料稱,青藏鐵路沿線設(shè)有八個觀景臺,我們做了下車拍照的準備,但由于列車晚點,觀景臺都未停車,只好隔窗觀景。
火車行駛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遠處是白雪皚皚的山峰,一望無際廣袤的高原草甸,風景如畫。同車廂有個藏族小伙子小馬,一路成了我們的“顧問”?!翱炜?藏羚羊!”經(jīng)他指點,我們看到幾只奔跑在草原上的可愛的藏羚羊??煽晌骼镂覀冎辉陔娨暽峡吹竭^,這次隔窗目睹,猶如一幅幅油畫,窗框就是畫框,車廂里不時傳出“真美”的感嘆。
可可西里氣候變化無常,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稱作“生命的”。雖然車廂內(nèi)溫度宜人,而車廂外有時下雨,有時下冰雹,有時雪花飄飄,有時又艷陽高照,讓我們體驗了一把“四季”的高原氣候。
一位多次穿越青藏公路的“發(fā)燒友”在車廂里一邊臨窗觀景,一邊與我聊起他的感受。他說,沒有青藏公路就沒有青藏鐵路,而青藏公路當年的修筑是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當時我國經(jīng)濟和科技都很落后,特別是在高原缺氧的情況下,公路向前延伸一公里,都伴隨著戰(zhàn)士和民工的犧牲。因此,人們把青藏公路稱為“黃金之路”、“生命之路”,我們每一位乘坐青藏鐵路的旅客都要感謝筑路的戰(zhàn)士和工人、設(shè)計者、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做出過貢獻的人們。向犧牲的烈士們致敬。是他們讓我們乘坐列車走進拉薩,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
晚上9點多鐘,列車徐徐開進了拉薩火車站。走下火車,頓然感覺空氣清新,沁人心脾。火車站內(nèi)外燈火通明,寬敞干凈,建筑雄偉,有的特色。被人們稱為全國最好的火車站。
下榻賓館后,我們嚴格按旅行社的要求辦,少說話,慢走路,多睡覺,不洗澡,防感冒,夜間勿關(guān)窗戶。這樣我們平安度過了第一個夜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又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因此,它的自然風光奇特。
第二天,我們自由活動,適應性休息,上午我們游覽了藏式園林羅布林卡,這里樹木茂盛,空氣含氧量高。下午游了哲蚌寺。
第三天,旅行社安排我們參觀布達拉宮。拉薩海拔3650米,到達布達拉宮最高處,還要攀登115米。沒有攬車、電梯,只能用兩條腿去爬,能不能爬上去,導游有些擔心,我們自己心中也無數(shù)。爬布達拉宮不同于爬八達嶺,這里空氣含氧量是內(nèi)地的60―70%。上布達拉宮只有一條路,從東邊上,西邊下。旅行社的汽車在西邊等我們。沒有退路,如果不爬上去,豈不留下終生遺憾?七位老人互相鼓勵,相扶,總算登上了白宮。稍事休息繼續(xù)攀登到達紅宮,最后到達金頂。
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是的標志性建筑,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被譽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它集中體現(xiàn)了建筑、繪畫、宗教藝術(shù)精華。其所藏的大量歷史宗教文物,令人嘆為觀止。毫不夸張地說,件件都是國寶,無價之寶。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時期,距今1300多年,經(jīng)過歷代達賴喇嘛的重建、擴建,形成目前的規(guī)模。我們跟隨導游仔細參觀每一個大殿,仔細觀看每一件文物,聆聽歷史傳說和故事。布達拉宮的歷史如此久遠,保存如此完好,這恐怕要歸功于宗教的力量。
當我們走出大殿,站在布達拉宮的最高處,拉薩全景一覽無遺,只有高原才可以看到的湛藍的天空,漂浮著朵朵白云。我仰頭伸出雙臂,白云好像從我的指尖飄過。啊!美麗的高原,雄偉的布達拉宮!頓時,我感到我是站在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我領(lǐng)悟了為什么拉薩又叫“太陽城”。
有“小四川”之稱。無論你走在拉薩的街頭,還是到素有小江南之稱的林芝;無論到第二大城市日喀則,還是邊遠小鎮(zhèn)曲水、當雄,到處都可以見到四川人、重慶人。所有大小飯店除了川菜就是重慶火鍋,川菜占據(jù)了半壁江山。當然除此還少不了西北的蘭州拉面,東北的餃子,河南的泡餅以及肯德基和麥當勞。
我們的導游是重慶姑娘,司機也是重慶人。他們總是把我們帶到老鄉(xiāng)開的飯店用餐。有時還會讓老板為我們加個菜。所以一路走下來,我們基本上吃的是少加辣椒的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