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高職學生管理論文(4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精細化管理
一、構建高職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一)促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加學生工作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服務對象是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應該隨著學生特點和需求的改變不斷地進行調整,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要關注學生,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思想變化,掌握學生的工作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高職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是促進學生工作的不斷細化,而細化能夠滿足學生多層次的需要,針對受教育者的差異特征,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二)提升學生工作者的業(yè)務能力,促進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
高職學生工作的精細化,是將學生的需求進行更為細致的劃分,以通過制定多層次的管理策略,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這一方面對學生工作隊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工作者增強業(yè)務能力,包括學生工作的理論研究、學生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充實學生隊伍,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三)促進學生工作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的提高
高職學生工作引入精細化管理模式,使學生工作者站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的視角,分析高職學生工作的現(xiàn)狀,其是否采取了科學的管理方式、科學的管理人員結構以及科學的管理途徑和方法等,這些手段是否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需求,管理模式的構建是否在目標設定、措施實施、效果反饋、評價分析等方面做到了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
二、高職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構建首先需要對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特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經濟發(fā)展、早期教育經歷以及信息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影響,學生個體呈現(xiàn)出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征。這就要求高職學生工作者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社會區(qū)域文化以及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從而以學生為中線,堅持人本管理理念,將學生群體細化為不同的類別,將學生的需求細化為不同的層次,從而達到學生管理工作內容的細化,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求。精細化管理模式是改變傳統(tǒng)層級管理的“管理與被管理”,“約束與被約束”的關系,實現(xiàn)人本管理的“服務與被服務”的管理理念轉變,進而實現(xiàn)管理模式由單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轉變,更好地促進學生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運用信息技術探索學生工作的新規(guī)律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擴展著學生的溝通模式,學生已經由傳統(tǒng)的信件、電話、聊天向著微信、微博、視頻、等現(xiàn)代化的信息手段進行交流,作為學生工作者也需要及時地更新學生工作的管理手段,采用當下流行的溝通和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服務學生。例如,在傳統(tǒng)的借閱讀書流程中,學生需要到圖書室排隊由管理人員進行登記,而如今學生工作者借助信息技術實現(xiàn)自主借閱和歸還流程,圖書借閱時間不再受到約束,圖書資源庫的信息資料,學生也可以借助電子反饋實現(xiàn)查找,而不需要在圖書館逐本查找。學生工作運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歷史性的需求,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中,要運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更加精細化的管理,以保證學生能夠及時地獲得所需要的學習器材,包括圖書、教學輔助設備、學習空間等,節(jié)約學生的時間,增加學生工作的效率。
(三)抓好細節(jié)工作,注重育人過程
學生工作的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包含著許多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細致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一是對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指導。中國的學生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于父母的期望和就業(yè)的壓力,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隨大流的傾向,因此在個人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中沒有明確的目標。這就需要學校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就業(yè)指導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同時,要不斷引進職業(yè)規(guī)劃的講座視頻等內容,以團隊的形式對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確立、實施狀況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二是指出學生錯誤的藝術性。高職學生大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這一代學生的自信心更強,思想也更加活躍,但是相應的自尊心也更強,嚴厲的批評和懲罰,往往會造成一些無法預料的后果。筆者在此引進“三明治策略”,即對學生進行輔導時,堅持兩大贊美中的小批評,無論要批評的內容是什么,首先要找出學生的長處進行贊美,然后婉轉地指出學生的錯誤,在批評結束后要再次對學生進行贊美,這樣以情說事,使得學生的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認同。
三、結語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關注學生需求的層次和特征,通過對學生工作的細化建立更加切合學生需求的管理模式。
作者:康廣宏 單位: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
第二篇:高職學生管理道德修養(yǎng)探究
一、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涵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環(huán)境和理論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成為了新時期發(fā)展的需要。高職學校教育是對學生之前教育的補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對一定的社會(群體)或個人施加影響,形成符合需要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從而有效促進社會發(fā)展,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的實踐活動。高職學校開展教育的內容僅僅圍繞世界觀、政治觀、人生觀、法制觀及道德觀進行教育,由于國家、社會和個人等對理論環(huán)境的關注度不斷的提升,順應時展需要,在高職學校的教育中貫徹價值觀教育也成為了重要內容之一。高職學生教育中滲透和重視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指在高職學生的教育課堂中,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對高職學生進行理論理論的傳授,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提高高職學生的理論意識,培養(yǎng)高職學生解決理論問題的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二、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而言,高職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場域的必然要求,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并不違背。換言之,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助于社會基本內涵特點和內涵的轉向。而高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之于構建和諧社會內容則應緊緊圍繞和諧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征。高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是對學習者之前時代教育的補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對一定社會(群體)或個人形成能力的某種文化影響,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文化觀念和學術規(guī)范,從而有效的促進社會國際化的發(fā)展。
(二)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要求與現(xiàn)狀
首先,和諧社會構建有助于推動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內容更新。重新認識當下和諧生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現(xiàn)的關系,進一步改善人類的行為,才能保障和諧社會的構建和我國教材的時代性。其次,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為學生群教育和諧化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諧社會理念下的高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中加深對和諧生存的教育,有利于正確處理和提高學生群的行為素養(yǎng)和科學意識,更好促進學生群價值觀,能夠更早的將意識落實到學生日常活動中,并能夠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促進學生群的全面發(fā)展。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道德修養(yǎng)的啟示
(一)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提高實踐范式轉換
從理論的層面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應當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建構學科話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邏輯、話語主題和話語素材都應當是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的。高職教學要以學生所關心的、思考著的生活問題來構建話語邏輯,努力尋找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的遇合點。一方面,要突破既往工具理性的主導話語邏輯,讓學生最為熟知的生活邏輯落實到學科話語邏輯中去。也即,現(xiàn)實與道德內蘊于生命哲學話語主題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建構要經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實現(xiàn)生活話語到學術話語的轉換。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受眾的特質決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不僅是汲取到生活世界個別方面,而應深入生活去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資源,提升學科話語內涵層次,得到學生最大效度認同。
(二)強化生命價值意義生成,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實踐話語多在學校文化場域,通過對國民思想的引導語改造實踐起到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關鍵性作用,繼而引發(fā)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換言之,在我國的政治文化空間中,學校與教師話語的范式轉換對社會的總體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由此,加強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的邏輯結構系統(tǒng)化發(fā)展,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事業(yè)的規(guī)范性。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事業(yè)中教師話語的邏輯性,不僅是保障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事業(yè)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基礎性條件,更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教學過程中要采用理論教學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廣大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三)營造良好環(huán)境,完善意識形態(tài)吸引力
意識形態(tài)主要指一定社會結構中用以引導公眾言行的思想體系。我國德育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強化了教師話語的政治性。倘若一味地遷就結論性的話語表達,必然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功能性缺失。因此,我國的教學話語必須實現(xiàn)結論性語言轉換學術語言。為此,既要厘清話語的脈絡與意義,又要提供話語邏輯理路。要重視共性話語蘊含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德育教學中是否考慮過我們習以為常的學術話語是不是西方主導意識的載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yōu)榱吮3肿陨淼脑捳Z權不至于喪失,必須真正把握標志性話語,并冷靜分析西方主導話語的意義生成過程。
作者:何宇鳴 單位: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第三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新工具選擇
一、新媒體工具的定義與特征
傳統(tǒng)媒體是指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等載體信息,以達到信息傳播與交流的目的,新媒體工具則是相較傳統(tǒng)媒體工具而言,在互聯(lián)網特別是手機互聯(lián)網興起的時代,通過互聯(lián)網、手機網絡、無線通信,運用微信、微博、QQ等交流工具,進行信息交流與溝通互動的目的。新媒體工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及時性,即信息一旦傳播,受眾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進行反饋;其二,互動性,即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就信息內容進行相關互動;其三,多樣性,即傳播者與受眾可在網絡上進行信息、圖片、視頻、動畫等傳播形式多樣化選擇;其四,分享性,即運用新媒體工具可實現(xiàn)信息關聯(lián)著之間的分享,更加便捷有效傳播信息。
二、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出生于90年代中期,屬于人們常說的“90后”互聯(lián)網一代,這一代學生的成長伴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與普及時期,他們具有以往學生在該階段心理共同點的同時,也有新的變化與特點。其一,標新立異,追逐新潮。在網絡、視頻、手機、QQ、微信、網絡社區(qū)等新媒體方式深刻影響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同時,也影響了年輕學生的性格發(fā)展,他們本身具有對外在環(huán)境的好奇心,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鮮明個性特征;其二,思考問題片面、簡單。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具有碎片化、分散化的特點,這些信息傳播的過程容易影響年輕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式,該年齡段學生生活閱歷淺,思考問題不夠全面,行為認知方式簡單片面;其三,虛擬性。在各種網絡新媒體工具構造的網絡空間,容易造成學生群體心理的虛擬性,他們習慣于把網絡社會的規(guī)則投射于現(xiàn)實生活中,從而影響現(xiàn)實社會的人際溝通與交往,這種虛擬性的心理特點是“90后”一代區(qū)別于其他代際的鮮明特點。
三、新媒體工具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選擇與應用
1.微信、微博、QQ工具選擇
近年來微信、微博已深刻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者,我們要善于運用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設立公眾號,根據學生特點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吸引學生參與關注,寓教于樂,傳播積極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2.博客、貼吧工具選擇
相較微信、微博信息的短、平、快特征,博客、貼吧具有信息時效的長效性、內容的豐富性等特點。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我們要經常關注貼吧、博客,鼓勵輔導員、學生社團干部建立博客,關注貼吧信息,在分享長效豐富信息的同時,通過博客貼吧與學生溝通交流。
3.新媒體工具在學生班級管理與社團管理中的應用
學生管理者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態(tài),關心學生學習與生活,及時對學生訴求做出回應,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做好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針對具體情況,在學生班級中建立微信、微博群,學校班級最新動態(tài),增強班級凝聚力與向心力。在學生社團的管理中,鼓勵學生社團干部利用社交媒體組織各類文體活動,學校與學生相關的各種信息動態(tài)。在社團內部建立多層次、多面向的交流平臺,方便學生組織交流與溝通。
四、新媒體工具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的要求
1.學生管理工作者的主動性
面對新的交流與溝通方式,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需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面對網絡資訊時代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別力與判斷力,在海量信息中能正確選擇與信息,增強學校與管理者的公信力,提高工作效率。
2.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技能性
相較傳統(tǒng)學生管理方式,面對新形勢,新媒體時代的學生管理者需要提升自身網絡運用技能,熟練運用各類社交工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便捷與管理對象的交流和溝通,使工作效果更突出。網絡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利用便捷新興的網絡技術,在學生基本信息收集、學生課外生活情況了解、學生興趣特點、學生熱點關注領域,學生專業(yè)發(fā)展前沿,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著有利于完善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
3.學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公開性
作為新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者,面對“90后”互聯(lián)網一代的學生群體,運用新媒體工具,在管理工作中需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使決策過程更高效民主。網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公開性,激發(fā)了管理對象的參與熱情,在學生管理工作者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有利于決策的落實,使工作落實更順利,效果更明顯。
五、結束語
在國家高等職業(yè)教育快速發(fā)展的當代,高等職業(yè)教育體系日趨完善,職業(yè)教育管理更趨專業(yè)性,飛速發(fā)展的高新技術迫使我們學習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在便捷溝通與交流的同時也使我們面臨新的挑戰(zhàn),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我們要善于運用新媒體工具,轉變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架設橋梁,為教學工作服務,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作者:高發(fā)洋 單位:重慶科創(chuàng)職業(yè)學院
第四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博弈研究
一、注冊招生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行為特點
與同齡的其他學生相比,注冊招生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行為具有如下特點。
1.缺乏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不重視職業(yè)生涯開發(fā),對畢業(yè)后的發(fā)展路線缺乏規(guī)劃意識,薄弱的目標和方向感,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學習動力不足,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易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這樣,幾年下來,學生陋習積重難返,在應聘時沒有競爭優(yōu)勢,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抗挫能力比較差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90后”,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性格上比較自我,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男生“驕橫”,女生“嬌氣”,受不得委屈,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依賴性強而抗挫能力較差。
3.網絡依賴現(xiàn)象嚴重
如今,電腦、手機、網絡等早已入侵學校,誠然作為信息化的標志,在某些方面他們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很多高職院校學生過度沉迷,存在著網絡依賴的現(xiàn)象,不愿與老師、同學相處和交流,在班級中形成隱形人,長期以往,易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和一些不良的習慣。
二、家庭與高職院校的博弈
1.博弈基本要素與模型的建立做如下假設:①高職院校和學生都是理性經濟人,②p1為家庭選擇配合的概率,p2為家庭選擇不配合的概率,p1+p2=1;其中q1為高職院校選擇配合的概率,q2為高職院校選擇不配合的概率,q1+q2=1高職院??赡苷J為,學生是成年人,有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是知識的傳授而不是學生的管理,高職院校選擇不配合,家庭可能認為,學生已經交過學費,學生管理是高職院校的事情,家長沒必要參與,而選擇不配合,高職院校和家庭也可能從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考慮,而選擇配合。由以上可知,高職院校的行動策略集為(與家庭配合,與家庭不配合),家庭的行動策略集為(與高職院校配合,不與高職院校配合)。本博弈的基本要素如下:局中人為高職院校,家庭。局中人策略為局中人在博弈的每個時點上均有兩個可供選擇的策略,高職院校的行動策略集為(與家庭配合,與家庭不配合),家庭的行動策略集為(與高職院校配合,不與高職院校配合)。局中人支付為局中人獲得的效用,即高校和家庭在選擇了相應的策略并博弈完成后,二者獲得的滿足欲望的能力評價。.家庭方的收益情況根據上表所示可推算出家庭的效用為:Ea=p1q1a11+p1q2a12+p2q1a21+p2q2a22,將p2=1—p1和q2=1—q1代入整理的Ea=p1δ+q1(a21—a22)+a22,其中δ=q1(a11—a21)+(1—q1)(a12—a22),正常情況下,如果高職院校配合,家庭也配合的話,則雙方通過信息交流,可以更為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在這種教育互補的模式下,學生擁有較高的素質,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對于家庭而言獲得的效用無疑較高。如果高職院校配合,家庭不配合的話,缺少信息交流,單方面的教育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較小,家庭獲得的效用無疑較低,即a11>a21,同樣道理在高職院校不配合的情況下,存在a12>a22,因為a11>a21,a12>a22,又因為q1∈[0,1],所以δ>0,要想讓Ea最大,則必然有p1=1。即對于家庭而言,選擇與高職院校合作的概率為1。3.高職院校方的收益情況Eb=p1q1b11+p1q2b12+p2q1b21+p2q2b22,將p2=1—p1和q2=1—q1代入整理的Eb=p1δ’+q1(b21—b22)+b22,其中δ’=q1(b11—b21)+(1—q1)(b12—b22),可以得到b11>b21,b12>b22,又因為p=1,所以δ>0。要想讓Eb最大,則必然有q1=1。即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選擇與家庭合作的概率也為1,則此混合策略博弈的納什均衡點即為(1,0),(1,0)如上圖所示,納什均衡解為(配合,配合)。
三、對策
1.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道德
從前文可知,如果高職院校在不受責任與義務制約的情況,要確保高職院校效用的最大化,學生遵守高職院校的相關制度的概率是0,這顯然是不可取的,要解決這一問題,須重視高職院校責任與義務建設工作,一是提升教師包括學生管理者自身的修養(yǎng),規(guī)范職業(yè)道德二是對高職院校的責任和義務予以法定化,并能形成相應的監(jiān)督與制約機制。
2.科學運用激勵與處罰措施
由P=(D+Y)/π1R+TF可知,要讓學生遵循高職院校的規(guī)章制度,可優(yōu)化獎勵對學生的效用,即提高π1的值。這就須要高職院校能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需求,尋求能給學生帶來最大效用的獎勵措施,并且實現(xiàn)激勵的多樣化,柔性化,改變傳統(tǒng)機械的、單一的獎勵模式。同樣道理,還要強調處罰在管理中的地位,即提高F值,對某些高職院校而言,因害怕學生流失,在管理工作中只獎不罰,或處罰力度太小,這顯然是不行的。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走進“囚徒困境”的誤區(qū)。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處罰必須要切中要害,一針見血,這樣才能在低成本下達到學生的效用損失最大。
3.加強高職院校與家庭的合作
由家庭與高職院校的博弈納什均衡點(1,0),(1,0)可知,家庭和高職院校應互相配合,互通消息,共同管理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學生畢業(yè)后較容易獲得優(yōu)秀的就業(yè)機會,進而保證高職院校和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作者:夏喜蓮 戴澍 楊賢超 單位:炎黃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