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增強民族共同體意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家國情懷;家;國;傳統(tǒng)文化;愛國
一、家國情懷的形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不斷下移,普通民眾也逐漸開始讀書,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階層。這個階層以讀書為主。隨著士階級的興盛,士階級逐漸有了屬于自己階層的優(yōu)越的共同體意識,這種思想在魏晉時期得以強化,士大夫的才能在魏晉時期無法實現,于是開始逐漸形成一種自我的意識氛圍。進入中國近代以來,士大夫的這種情懷逐漸轉變?yōu)槊鎸ν鰢鴾绶N危機時的一種反思,這種情懷逐漸重構成“家國情懷”。
二、現代“家國情懷”的提出
我國非常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因此,新修訂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在構建歷史核心素養(yǎng)目標體系時,予以高度重視。新修訂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解釋了其含義:學生應該學習和探索歷史,這是社會責任和人文追求。其使命是為國家的繁榮,民族自我完善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服務。同時也明確規(guī)定,學生能夠“以歷史為視角,全方面多維度地理解中國國情,增強對祖國對人民的認同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中華文明歷史及現實意義加以了解,并且將其付諸于實踐?!?/p>
三、“家國情懷”的特征
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基本的內涵特征。家國同構的概念是關鍵,共同體意識是其不斷發(fā)酵的動力。仁愛是它良性發(fā)展的起點。
(一)家國同構
在國家形成之前,原始社會主要由部落或有血緣關系的部落聯(lián)盟組成。“家”與“國”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定義界限,并且二者又存在互聯(lián)關系,因此,便無從探究其本質屬性?!?a href="http://m.bjhyfc.net/haowen/220540.html" target="_blank">民族”概念出現后,與此相矛盾的“國”誕生了。但是,它們之間仍然存在某種聯(lián)系。從西周開始,“國”的范圍空前擴大。宗法制的完備,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通過利用血緣關系,將個人及家庭與國家緊密相連。秦漢時期,國家統(tǒng)一,行政縱向管理導致了家庭與國家之間的矛盾,使其在社會關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現代社會學中,家庭意識和國家意識都可以歸為共同體意識。共同體意識是一種傳統(tǒng)意識。將核心素養(yǎng)的主體置于“家國同構”的共同體意識之下,個體必須服務于共同利益。將個人利益與家國利益緊密相連,以實現既不超越也不屈服的平衡。
(三)仁愛之情
仁愛是一種思想和情感,意味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以個人私利為第一。仁愛是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核心?!凹覈閼选苯K極情感目的不是仇恨,不是敵意,而是“愛”。這種愛的特點是寬容、謙卑、同情和悲憫。因此,家國情懷應該對歷史的研究和探索有價值,充滿人文情懷。
四、“家國情懷”的教育價值
(一)家國情懷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
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再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終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的情感內涵不斷地完善。
(二)家國情懷凝聚著民族精神
從熱愛家庭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他們之間是融合的、漸進的關系。家國情懷是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里,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在這個精神框架里,一切都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加深人們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
(三)家國情懷對于青少年的精神文化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家國情懷體現著國家意志,傳播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促進愛國主義的形成,從而激發(fā)年輕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并且身體力行。將家國情懷的理論指導與日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達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理論。將家國情懷與青少年的成長緊密聯(lián)系,使其從小就可參與其中,從而增強青少年對家國情懷的參與感、認同感。
五、“家國情懷”的實現途徑
(一)讓歷史課堂為學生家國情懷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1.以育人為根本,實現從“歷史教學”到“歷史教育”的轉型“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而現在部分教師為了應試教育,只注重高考重點考點相關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教書育人,必先育人,而后教書,將教學轉變?yōu)榻逃欣谕怀鰵v史的育人價值,實現從注重知識轉移到注重育人。2.增強代入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感知家國情懷如果歷史課堂教學僅僅是乏味的照本宣科,那么其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接受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注重創(chuàng)造情境,并采用互動教育方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建立歷史對話的橋梁。感受歷史脈搏,激發(fā)隱性教育的價值,增強情感教育。
(二)以歷史類實踐活動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
要求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改革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中尋找歷史的痕跡。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春節(jié)看年戲、猜謎、唱民歌、吃年飯、拜年”等活動,了解傳統(tǒng)文化及民俗特征,追根溯源,更加多維度地了解“年”對中國人為何是如此重要。這類主題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提升他們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文化認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5-0170-02
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它包括對自己民族語言、道德、生活方式、文化產品等方面的認同,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xù)的精神基礎。這種力量促使文化共同體成員緊密地團結起來,自覺維護所屬文化體系的利益。傳統(tǒng)社會,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現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華文化的凝聚力。近年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愈益深刻,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這為增強中華文化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
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認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民族認同主要指一個民族的人們對其自然及文化傾向性的認可與共識。民族認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民族是一個人群共同體,對其中的人們的相互關系的認同是民族認同的核心。其次,是民族文化的認同。共同文化是民族的一個重要特征。沒有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也不可能形成對民族的認同。
國家認同是指一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理想信念、國家等的認同。國家認同是一種重要的國民意識,,是維系一國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紐帶。人們只有確認了自己的國民身份,了解了自己與國家存在的密切聯(lián)系,將自我歸屬于國家,才會關心國家利益,形成捍衛(wèi)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體意識。
作為多民族國家,我們非常需要建立一種理性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實現中華民族的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tǒng)一。分析國內存在的各種分裂主義,實際上都是缺乏國家認同或者是民族認同,地域認同超越了國家認同造成的。只有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整體認同,保持各民族的團結和諧。文化認同則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對現實主流文化的認同是文化認同的主要內容
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性上看,文化可以分為歷史文化和現實文化,兩者是以文化傳統(tǒng)作為連接的,或者說是具有歷史延續(xù)性的。但是因為社會的急劇轉型,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之間產生了某種斷裂——一些傳統(tǒng)沒有得到繼承和發(fā)展,在中國這種斷裂更為明顯。所以,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比較明顯的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歷史造就的傳統(tǒng)的認同,一個就是對現實文化體系的認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帶來的是歷史自豪感,對現實的認同才能生成現實的自豪感,只有鞏固對現實文化的認同才能更好地增強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沒有對現實文化的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就容易被外來優(yōu)勢文化認同、地域認同、自然民族認同超越,影響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對現實文化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形成對主流文化所包含的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對于前者,在我們國內甚至整個華人群體都表現出了較高的一致性。但是對于后者,即使在國內,也有很多不一致的聲音。厚古而非今,并不僅僅是個人認知能力的欠缺,也有我們當前文化體系本身存在的問題造成的影響。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在內容、結構方面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作為文化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還沒有獲得它應該達到的認同度。
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是以中華文化在歷史上的先進性為支撐的,這種文化先進性又是以國力的強盛為證明的。我們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歷史,是漢唐的歷史,是明朝中前期的歷史,總之都是國力強盛的時期。應當說,在封建農耕社會的很長的時間里,以儒學為基本思想的主流文化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完成了整合社會思潮的任務,因而也具有了較強的凝聚力。中國社會歷史上多次統(tǒng)一局面的形成是以中華文化認同為基礎的。
考察國人對當前文化的認同度還不高。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優(yōu)越性還沒有充分顯現。這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們的文化競爭力還比較弱,表現為文化產業(yè)、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不強,在國際文化市場上,我們還沒有明顯優(yōu)勢。二是雖然我國國力大幅度提高,但是還沒有達到能充分證明文化先進性優(yōu)越性的程度。其次,我們當前的文化秩序還不盡合理。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社會的多元化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這就產生了主流文化與多元文化的關系。主流文化與多元文化應是的并存關系,即既保持各自的特色方式,又有明確的共同終極目標。并且,多元文化的發(fā)展必須圍繞并服務于主流文化,必須順應主流文化的導向,而不是相反。在一個主流文化模糊、缺乏的國度里,人們會失去了方向感、迷亂了價值觀,也就很難達成穩(wěn)定的文化認同,民族就會日漸喪失內聚力,社會逐漸動蕩不安。當前,我們的主流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還不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體系,尤其是其核心內容——社會主義核心體系還不是非常明確而具體,這對人們形成對主流文化的認同肯定會產生負面的影響?,F代化的過程中各種文化思潮跌宕起伏,碰撞摩擦,此消彼長;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很不均衡,各種性質的文化也各自有所依附,所以目前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還是存在不一致的情況,而且這種不一致在很多時候是一種潛在的,是表里不一的情況?;谏鲜龅脑?,我們所期望的一元主導多元并存的文化秩序還沒有真正的、完全的建立起來。
反思這種現實,首先要承認社會意識滯后于社會發(fā)展現實的客觀規(guī)律,也要增強文化建設的責任感。人是有能動性的,人與文化的關系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認同是一種關系,認同包括了主體與客體、認同者與被認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對于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雖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社會發(fā)展證明這種文化先進性、優(yōu)越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通過文化建設、教化和熏陶增強文化認同的必然性。提升文化認同,必須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三、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的認同
“文化自覺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fā)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同時,文化自覺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對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礎上,了解其他文化與自身文化的關系?!盵1]文化自覺對于文化建設有重要意義。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文化自覺是對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把握。文化自覺是對發(fā)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我國百余年文化轉型之所以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覺。當前,文化沖突風云激蕩,甚至演變成軍事戰(zhàn)爭,因此文化戰(zhàn)所爭奪和捍衛(wèi)的并非僅是純文化,而是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意識形式(態(tài))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盵2]對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覺,我們決不能輕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當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覺,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對比和互動中穩(wěn)住根基,獲得文化選擇的能力和地位,繼而增強自身文化轉型的能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文化自信表現為對既有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肯定與堅持。同時,也表現為對當下的文化自信,如果沒有立足于現實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將會流為思古之幽情,成為無力應對現實和外來文化沖擊而只能暫避一時的“精神慰藉所”,創(chuàng)造未來新文化的自信與活力也將會因缺乏當下的根基而無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其次,文化自信表現為對待外來文化的理性態(tài)度和開放的胸襟。在外來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對文化差異的包容,是對自身文化充滿信心的反映;認識到文化各有所長,對外來文化能夠辯證取舍,積極地吸納其精髓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再次,文化自信表現為對自己文化發(fā)展前景的主動把握。不陶醉在過去的光榮之中,以長遠的眼光把握文化發(fā)展的潮流和趨勢,勇敢地推進現有文化體系的轉型,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為人類文明作出新的貢獻,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體現。
提升人們的文化自覺,要提升人們對文化地位文化意義的認識,要引導人們全面而客觀地評價傳統(tǒng)文化、主流文化。要通過各種傳媒廣泛宣傳,要通過文化產品的熏陶教化,要通過各種途徑的教育涵養(yǎng)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自覺,增強人們的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主動性,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中華文化沿著歷史和現實所決定的正確路線健康地發(fā)展。
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重點在于增強人們以當下為基點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強化人們對當代對文化成就、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與文化發(fā)展前景的自信。這實際上涉及對社會發(fā)展道路、社會建設成就、核心價值觀、國民素質等各方面的認同與自信。增強人們對這些方面的信心,不僅要加強建設成就的展示、宣傳,更要依靠社會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幸福、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現實支撐。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內涵
文化有廣義的文化和狹義的文化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單是指人的精神財富方面,是指人類自身的精神創(chuàng)造及其得到的成果,是指人類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以及創(chuàng)造出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本文討論的文化自信屬于狹義文化的范疇。
文化自信是指共同體成員不僅對自身文化理念的認同,而且對自身文化未來發(fā)展前景具有強大的信心,是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和內在價值的肯定,文化自信也是共同體成員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外在表現。一方面,文化自信可以表現為對優(yōu)秀文化因素的自覺追求,能夠自信的吸納各種文化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可以表現為對自己先進文化的大力宣揚,增強本身文化的影響力。
從文化自信的內涵來看,文化自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共同體成員對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認同。其次,文化自信是指共同體成員對自身文化生命力有著堅定的信心,共同體成員能從自身文化的發(fā)展趨勢、文化建設中把握自身文化的發(fā)展前途,感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最后,文化主體既能認識到本民族的文化優(yōu)點,也能肯定和吸收外來優(yōu)秀文化,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點的基礎上對外來文化保持理性的“揚棄”。
由此可見,文化自信內在包含著傳承、開放與創(chuàng)新,既要肯定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又要敢于對于外來文化進行理性的“揚棄”,還要用于創(chuàng)新面向未來。所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必須從這三方面入手。
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不斷深入發(fā)展,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同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要求我們必須樹立高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1、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中國應對世界文化沖突的必要
首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可以幫助中國有效地應對世界上多元文化間的摩擦和沖突。從個人層面上講,隨著不同價值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個性群體的文化信仰和價值觀念產生了烈的沖擊,不利于我國主流文化的傳播,造成嚴重的文化信仰危機。從國家層面講,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多元的文化沖突不斷增多,并且西方國家對于中國文化侵蝕滲透日益嚴重,中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中國面臨文化信仰危機的嚴重困境。
其次,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可以使我國有效的應對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滲透和侵蝕。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侵蝕涉及層越來越廣,過程變得隱蔽和迅速,通過傳媒、教育、網絡、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對中國人民進行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滲透。西方通過各種方式向中國輸出其所推崇的價值觀、行為方式、思想觀念,對中國原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受到嚴重的挑戰(zhàn),民族信仰危機日益嚴重。
最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我國為了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文化所面臨的危機和挑戰(zhàn)。文化安全問題是事關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一方面,面對西方文化的侵蝕,中國的民族主體受到了挑戰(zhàn),即中國的主流價值觀遭到侵蝕。另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西方國家利用其地位優(yōu)勢對其他民族文化進行排擠和侵蝕。
2、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實施文化強國觀念的前提
首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有助于傳播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解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備受冷落的現狀。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發(fā)展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國人不愿意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為其短期無法帶來經濟價值,更想追求能直接創(chuàng)造經濟利益的各種文化觀念,造成文化亂象。另一方面,國民對于傳統(tǒng)文化沒有敬畏之心,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了解,這也是愛國主義思想單薄,嚴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
其次,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可以使中國有效的緩解當前過度推崇西方文化的狀況。在西方文化強勢侵蝕下,一方面,我國部分國民十分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并且付諸于實際行動。另一方面,部分國民十分認同西方價值觀中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這樣就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漸行漸遠。
最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可以有效保障我國主流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形態(tài)健康有序的發(fā)展,保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民族特性。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之下,西方的文化侵蝕讓國民陷入迷茫和困頓,對自己文化產生不自信的態(tài)度。一方面,中國在不斷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同時,令人想不到的是西方的價值觀在中國也得到了推波助瀾的傳播,直接導致了國民價值觀的混亂。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實行文化霸權主義,給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都造成了強烈的沖擊,造成了部分國民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忽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和意義這一現象,嚴重侵蝕了中國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
初中音樂教學 新課程實施 困境 策略
音樂新課程的目標強調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提高音樂感受與評價鑒賞的能力,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發(fā)展表現音樂的能力,豐富和提高藝術想像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tài)度,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xié)調能力。音樂課程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與作用,但是在音樂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與困境,諸如音樂教師不樂意教,音樂教師不知道教,學生不愿意學生,學校其他學科教師不重視,學生家長漠視等現實而具體的問題。面對如此問題,學校、音樂教師、社會、家庭等各個方面都需要積極尋求有效措施來進一步推動音樂新課程實施。
一、重視音樂課程資源開發(fā)
1.民族傳統(tǒng)音樂課程資源
在音樂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音樂教師需要充分地發(fā)掘民族的傳統(tǒng)課程資源,實現“古為今用”。音樂教師需要充分的理解我國音樂歷史和音樂傳統(tǒng),了解不同背景下的音樂文化,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充分利用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傳統(tǒng)資源,將傳統(tǒng)的、民族的音樂為今天的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創(chuàng)作服務。
2.社區(qū)音樂課程資源
不同社區(qū)具有不同的音樂文化資源,音樂教師需要進行不斷的開發(fā)和利用。特別是在校本音樂課程開發(fā)時,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開發(fā)具有地區(qū)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
(二)改進音樂課程評價
1.音樂課程評價目標多維化。音樂課程評價目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tài)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
2.音樂課程評價主體多元化。音樂課程評價主體需要實現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三)轉變音樂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轉變音樂教學方式。
1.注重學生的參與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藝術與課堂氛圍,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課堂活動,從而使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音樂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說就是那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僅憑教師口頭傳授,而沒有學生的親身參與和體驗,哪怕是音樂知識、音樂技能技巧,學生也是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說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與再創(chuàng)作了。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體驗時,對音樂知識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音樂的欣賞與創(chuàng)造,才會成為可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確保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活動的主角而不只是觀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
2.尊重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欣賞學生,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創(chuàng)造,對于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需要尊重。
3.形成“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主要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lián)系。學習共同體不同于生活共同體,它的形成“超越了課堂同新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原理相通的共同體”,同時它由尊重個體差異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同一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習共同體的形成,體現出音樂教師與學生都是平等中的一員,“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與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的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以及合作學習實現教學反思,促進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四)轉變家長觀念
積極轉變家長的觀念讓其認識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幾個方面的發(fā)展,而不是某個方面的發(fā)展。讓家長認識到:音樂新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對其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也可以培養(yǎng)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更需要讓家長明白,在多元智力理論的指引下,學生的智力是多元化的,音樂智力是其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不只是智力因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非智力因素同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充當重要的角色,音樂課程在學生的其他學科學習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因此在音樂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家長需要重視音樂新課程的價值,而不是采取漠視的態(tài)度。
(五)推進音樂教師專業(yè)化
1.增強音樂教師的知識涵養(yǎng)。音樂教師是需要很強的專業(yè)性,沒有標準的音樂專業(yè)技巧和音樂專業(yè)知識,很難勝任的,音樂教師需要掌握扎實的音樂專業(yè)理論和技能,如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器樂演奏技巧等。
2.加強音樂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必須既有教學的能力,也要有進行教學研究的能力,中學教師在教學第一線,可以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只要不斷地學習、總結,就能得到豐富的經驗,并使其上升為理論。
音樂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其對學生的發(fā)展不僅具有文化傳承價值、審美體驗價值,而且還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價值和交往價值。在音樂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音樂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教學實踐,探索新的音樂教學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推進音樂新課程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自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家國;家國情懷;祖國;國家認同
中圖分類號:D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862X(2017)03-0017-006
家國同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在家族范圍內生活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家國情懷表現為情感和理智上認同、維護、熱愛共同體,并自覺承擔共同體責任。在思想建構層面,家國情懷建立在自然情感的基礎上,從愛親敬長到忠于人民、報效祖國,有力地促進了個人、家庭與社會、國家的良性互動,將天然血緣親情上升為愛、敬天下一切人的倫理要求,“家”占據了重要位置,擬倫理化是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模式。在宗法意識尚未完全退去的當代中國社會,以血緣為基礎的家國情懷依舊具有深刻的影響和強大的生命力,它與以民主、法制為基礎的國家認同相交織,形成了與西方不同的國家認同。家國情懷一方面可以發(fā)揮國家認同的功能,另一方面又需要現代國家認同理念的重構與更新,剔除其中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內容。
一、家國情懷:情感認同引導下的傳統(tǒng)國家認同
家國情懷,是個體對家庭、家族以及邦國共同體的認同、維護和熱愛,并自覺承擔共同體的責任。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它以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為哲學根據,以忠孝一體、經邦濟世為主要內容,以天下太平為終極理想。盡管在社會生活層面,對于不同的主體而言,家與國之間既有融合、一致的層面,也有疏離、沖突的一面,但家國情懷的核心是家與國相貫通,強調愛家向愛國的縱向提升。在中國文化的生態(tài)和脈絡下,家國情懷本質上是一種情感認同、價值觀認同、文化認同以及民族認同。這種情感認同,根植于對血緣和親情的熱愛和尊重,在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轉變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凝聚人心的功能。
古人家國情懷的形成,與古代中國家國同構的社會政治結構存在密切關系。古代中國是一個植根在農耕經濟土壤中的宗法-政治社會,家與國分別代表了該社會宗法系統(tǒng)與政治系統(tǒng)。自從大禹把“天下為公”變?yōu)椤疤煜聻榧摇焙螅凹覈瑯嫛本统蔀橹袊糯鐣幕咎卣?。所謂“家國同構”,是指家與國在組織結構上的共通性:父為家之君,君為民之父,君父同倫與家國同構相輔相成。在三代,一般是諸侯稱“國”,大夫稱“家”,亦以“國家”為國之通稱。《尚書?立政》稱:“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薄抖Y記?中庸》又稱:“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庇H親與尊尊分別是宗法社會與政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并在其后的社會發(fā)展中演化為“忠孝一體”的“國家”價值觀,經邦濟世成為文化大傳統(tǒng)的基本訴求。
在傳統(tǒng)的家國同構格局下,家庭、家族與邦國的組織結構一致,個人、家庭、家族、邦國、天下,形成一個等級序列,每個個體與層級具有固定的角色和功能?!抖Y記?大學》中所倡揚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就是這種社會結構下的“大人之W”。就此而言,“天下―國―家―身”的格局最典型地體現在王者、君主身上,家國情懷最初、最直接的代表者是君主:君主由治家而及于治國,用治理家族的方式來管理國家?!笆加诩野?,終于四海”(《尚書?商書》)即是這種意識的集中表達,而“罪在朕躬”(《尚書?湯誥》)也就邏輯地成為君王行為的有力約束?;谶@種文化基因,在國家統(tǒng)一的時代,君主逐漸成為朝廷、國的代表。忠君即愛國就是這種文化基因的產物。君主治身、治家、治國的根據,則在于“天命”?!熬几缸臃驄D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呂氏春秋?基義》)式的天人合一、天下一體則把個人、家庭與國家完全打通,并獲得了終極依據:王者受天命而治理天下,教化萬民。構成國的千千萬萬個民眾之家,以父為最高管理者,孝為最核心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在家族結構與管理方式上效法帝王之家,在社會生活中處于被支配地位。家國情懷建立在血緣親情的基礎上,隨著個體身份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要求。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是家國情懷中以情感認同引導國家認同的關鍵。
“孝”是內蘊于父母至親之間的天然情感,“忠”則是比擬于孝的道德承諾。在孔子那里,孝是實踐仁的一個方面:“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保ā墩撜Z?學而》)孝還是個人修身和家庭倫理的內容,是為人子弟者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也是通向仁的入手處。經過戰(zhàn)國時期至漢代前中期的發(fā)展,“孝”被上升為“天下之大經”:“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保ā洞蟠鞫Y記?曾子大孝》)從空間上講,孝道樹立起來就可以充塞天地,澤被四海;從時間上講,孝又是穿行萬世,朝夕不離的準則。孝不僅是個人的道德、社會的準則,亦是宇宙的原則。這典型地體現了孝的泛化,實質上是通過人心中最天然、最有力的道德情感來引發(fā)道德行為。真正的孝,必須包含內在情感和外在行為規(guī)范的結合,道德行為也必須由禮節(jié)制而趨于合理,這些都要在孝的實踐中一點一滴地積累、涵養(yǎng)才能真正實現。發(fā)自內心的愛敬之情外化為具體的行為,并且使這種行為符合禮的要求,達到內外一致,便是孝的極至。這種思路在宋儒思想中,以程伊川《明道先生行狀》中提出的“知盡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窮神知化,由通于禮樂”最為精準。
“忠孝一體”作為中國宗法社會自然形成的觀念,強調以最自然、最真摯的情感來處理自己與他人,個體與社會、國家的關系。這種以家族為中心而逐層輻射開的社會倫理關系思想,對中國人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無論是君王、士大夫,還是普通民眾,都在忠與孝所籠罩的社會關系中獲得自我認同,并展開道德實踐,以追求充實、超越的生命感受,并通過和平、安定的日常生活行為來體驗生命的完善與超越。浸潤在傳統(tǒng)生活方式下的個體,有意或無意地踐行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終于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使父母獲得好的安養(yǎng),是最基本的生活目標,使父母獲得大的榮耀,則是更重要的行為動力。 這引導著人們去獲得功名,“經邦濟世”就成為文化精英的自覺追求。
“經邦濟世”主要是士人階層基于道德理想而與君主保持既合作又獨立的關系,積極參與國家、社會的治理,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追求天下太平的社會理想。這種淑世精神,以“天下大同”為價值追求,以“君仁臣忠”(《禮記?禮運》)的雙向倫理義務和道德要求為基礎。
自覺堅持原則、承擔道義,“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是士人的品格。以道自任的士人階層,既包含官僚階層,又包含朝堂之外的思想家群體。官僚階層不僅是君主的權力工具,“他們橫亙于君主與庶民之間,維系著相對獨立的‘道統(tǒng)’,并構成了以獨特機制約束政統(tǒng)的分力” [1]。而朝堂之外的進步思想家,往往在“保民而王”的理念下針砭時弊,批判暴君苛政。隨著科舉制的發(fā)展,官僚體系和朝堂之外的士人成為促進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的重要力量??罪w力在《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明確指出:“自帝制時代之初起,文人們便將考慮政治問題當做自己的天職”,“在中國精英分子的政治使命感中,從來就包含著一種對于全國性政治問題――尤其是對于政府品質和合法性問題――的普遍興趣?!盵2]
正是具有批判意R和天下情懷的思想家,保持著對統(tǒng)治集團“家國”觀念的批判。這種批判,植根于中國士大夫階層經邦濟世的責任意識,是近代中國人民族國家意識的思想啟蒙,也是中國文化基因中家國情懷自我更新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二、天下太平:家國情懷向現代國家認同轉化的文化基因
在近代社會發(fā)展中,家與國的內涵都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但作為觀念層面的家國情懷則傳承至今,并在社會發(fā)展中實現了自我更新、自我豐富和發(fā)展。家國情懷的自我更新與現代國家觀念的確立結合在一起,個體從傳統(tǒng)的臣民轉變?yōu)楝F代的公民。家國情懷以天下太平為最終指向?!疤煜隆庇^念建立在中國古人與萬物并生的生存體驗和想象的基礎上,隨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商周之際及其后的社會與思想變革,德性天命觀等確立了它的外在形態(tài)和文化內涵:戰(zhàn)國時期“以類行”的帝王學為它賦予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有機秩序;秦漢大一統(tǒng)專制王朝的建立,使它最終成為一個意義完備且充實的概念;隋唐以后,隨著東亞世界體系的形成,它在實踐上獲得現實的形態(tài);晚清以后,隨著天朝的傾覆和民族國家的興起,“天下觀”開始崩蝕和消解。[3]“天下觀”內在地包含著對統(tǒng)治集團“家國”觀念的批判,彰顯了對公共價值的認可。這是從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基因中轉出現代因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家國情懷與國家認同具有一致性的基礎。國家認同是指一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祖國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精神、理想信仰、國家等的認同。公民、國家都是近代以來的產物,是共同體意識在觀念下的發(fā)展?,F代文明中的國家認同是對以、法治為核心的政治國家的認同。
“忠孝一體”觀念強調以最自然、最真摯的情感來處理自己與他人,個體與社會、國家的關系。這種情感即是“人類社會凝聚和合之所托”,在尊重對方的倫理關系中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4]這種以家族為中心而逐層輻射開的社會倫理關系思想,其積極的作用在于:個人在這種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中獲得自我認同,并展開道德實踐,以追求充實、超越的生命感受。忠孝一體的道德倫理實踐是全體民眾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其消極的影響,先生指出,這種在“推己”的基礎上建立的“差序格局”難以發(fā)展出真正的公共領域的問題:“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lián)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lián)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tǒng)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群系中發(fā)生意義?!?[5]公共生活的缺失,對中國現代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秦漢以后皇權的膨脹,人們效忠的對象逐漸轉變?yōu)榇韲业幕实邸⒊?,君主成為國家的代表,成為全體國民的“父”、“兄”,“移孝作忠”思想大行于世,深刻地影響了士大夫階層,忠君逐漸壓倒孝親。在這變化過程中,呈現兩條變化線索:一是在文化大傳統(tǒng)的價值層面、國家治理層面不斷地突出“移孝作忠”的重要性,“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成為皇權的一種制約。二是士大夫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陷于“忠孝難兩全”的困境。面對此種局面,皇權作出了適當的讓步,士紳官僚在“盡忠”的同時,適度范圍內為“家”謀利得到默許。[6]隨著皇帝“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百姓共治天下也”(《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一)意識的自覺,普通老百姓作為被治理的對象,其家與君主、官僚之家國天下很難產生實際的利益關聯(lián),成了“家國”關系中無法彌合的裂隙,使得老百姓對家的摯愛未必能夠因為統(tǒng)治者們的提倡而切實地轉化為對國的熱愛。
晚明時期中國商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出現一批商業(yè)城市和早期的市民階層,在思想領域也隨之興起批判君主專制的思潮,從講學的社會團體的朋友關系引申出國家的原則、君臣關系,以對抗從家族制的原則所引申出的國家原則。[7]顧炎武作為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之一,深受這一思想的影響。他在《日知錄?正始》中提出:“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段話有力地指出了“國”與“天下”有著不同的內涵,國即朝廷,是一朝一姓的國,是君主與官僚們共有的國;天下則是民族文化精神之所寄,是公序良俗的濃縮,是民族成員共有的精神寄托。顧炎武彰顯了“國”的一姓之私與“天下”的百姓之公的內在張力,他延續(xù)了傳統(tǒng)文化中比較常用的“國”、“天下”相區(qū)分的線索,彰顯了歷史文化共同體的價值,把歷史文化共同體與政治共同體之間的張力與隔閡呈現出來。
中國人的“現代國家”觀念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中孕育出來的。在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下,對國家的理解則有不同的維度。西方主流的國家理論是自由主義的國家論,強調國家是建立在個人權利基礎上的,具有自然權利,自立自足的個體是國家的根本,國家的任務即是保護個人的權利。在中國,國家則是作為一個共同體對抗外來侵略的組織而為人們所認可和接受的。歷史文化在共同體凝聚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后,西方列強不斷入侵,把古老的中國推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格局。一方面,傳統(tǒng)的以天下一體觀為核心的世界秩序理念和儒家文化在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下,在新的國家的國際體系中開始瓦解;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文化與民族優(yōu)越感受到挫折,并強烈地意識到亡國滅種的危機。一大批具有近代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國家是民族發(fā)展的有力后盾。據統(tǒng)計,在1898年至1903年,盧梭、孟德斯鳩、斯賓塞、穆勒等人的自由主義學說,大量傳進中國,以專書或論文的形式出現的西方政治學論著的譯本,多達48種,盧梭的天賦人權論和社會契約論最受歡迎。[8]
梁啟超等維新思想家們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國家觀念,以土地、人民、法制、作為國家的基本要素,提出了近代國家觀念,號召通過啟民智、新民德、興民權,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國家、國民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并以這種共同體為爭取獨立的主體,進而在國際秩序中確立自己的合法性。在大量西方文化要素的基礎上建構的國家認同,如何與中國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成為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凝聚力,成為建構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素,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家國情懷是中國實質性傳統(tǒng)(1)的重要內容,代表著中國人對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認同。這種實質性傳統(tǒng)符合中國人原始的心理要求,在中國社會的變遷中,實質性傳統(tǒng)“退到了社會生活中更為隱蔽的部分,但他們會通過復興和融合而一再重新出現” [9]。從理想形態(tài)來說,當國家構成人們生活的外在保障,民眾生活方式構成國家運行的實質時,以家國情懷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認同就會與國家認同相融合,成為一體。在這種國家認同的背后,現代文明的洗禮是重要的外緣,而其內在的動力則是家國情懷的支撐。具體來說,士大夫階層根深蒂固的經邦濟世觀念,以及天下意識是推動中華民族認同現代國家觀念的基礎。在家國意識向國家觀念的變遷中,傳統(tǒng)的情感認同中加入了對現代國家強大、民族振興的真誠向往,對于國家、、法制等國家認同的核心內容也有了逐漸清晰的認識。
三、國家認同的中國特色:
以歸屬感認同滋養(yǎng)贊同性認同
中國現代“國家”觀念的確立過程,是將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國家思想和傳統(tǒng)的中國民族認同思想結合,并且將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過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將國家的、獨立、振興和富強看作民族復興的基本保障,將國家和國家認同看做民族認同的中心問題,而將民族認同作為取得國家獨立、的必要手段。[10]基于中國特殊的文化生態(tài),在現階段的中國,在國家認同中,既包含情感層面的對于人口、土地為基礎的文化-心理的歸屬感認同,此即歸屬感認同;又包含理性的對國家政權系統(tǒng),即對、制度的支持,此即贊同性認同。[11]兩種認同模式并存,造就了當下中國國家認同方面的某些特性,甚至可以說,文化-心理層面的歸屬感認同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中國的國家認同不同于西方國家認同的重要特征。
中國國家認同的這種特殊性,是解釋中國許多問題的主要線索。在全球化背景下,強化中國的國家認同更加需要正視其中的中國特色,積極地從傳統(tǒng)的家國情懷中汲取有益資源,念鄉(xiāng)愛祖、守望相助、團結和睦等觀念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有效地轉化為愛國主義的心理基礎和社會責任的價值支撐。隨著天下觀念的解構,其內蘊的道德文明的價值理念逐漸與現代國家觀念結合在了一起。民權、民主等理念即在這種解構與建構中彰顯出來。傳統(tǒng)的天下觀孕育出今天的國家觀,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天下觀為民主觀的普及提供了文化土壤。唐君毅等學者提出:“從儒家之肯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并一貫相信在道德上,人皆可以為堯舜為賢圣,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等來看,此中天下為公、人格平等之思想,即為民主政治思想根源之所在,至少亦為民主政治思想之種子所在?!盵12]
傳統(tǒng)的個人―家族―國家架構發(fā)揮作用,能有效激發(fā)家國情懷中自發(fā)的認同感與凝聚力。建構個人―國家架構的國家認同,則需要提升人的法制意識與公民意識。聚族而居的宗法社會,其深層次結構對中國人的生活和觀念產生了長期的、深遠的影響,傳統(tǒng)生活中的種種品性,至今仍有復雜的現實表現。有論者指出,中國的宗法社會,“即使經歷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內戰(zhàn)和,以及五十至七十年代頻繁的政治運動亦變化不大。直至七十年代末的‘改革開放’浪潮,尤其是一九九年以后的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入城務工,方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產生較強勁的搖撼,百姓們有可能漸次脫出聚族而居的‘宗法之民’谷轍”[13]。在中國人的宗法意識、家族觀念仍舊比較濃厚的今天,用傳統(tǒng)的個人―家族―國家的認同模式來激發(fā)國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豪情,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通過民主、法制建設來促進傳統(tǒng)的家國情懷向現代的國家認同轉變,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應有之義。
就發(fā)揮傳統(tǒng)家國情懷中自發(fā)的認同感而言,主要是彰顯其情感原則,及自我認同的集體取向。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強調,任何個人都只能在這一家國共同體中生存,個體依附于共同體,并通過為共同體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它具有鮮明的義務取向:個體將建立在天然血緣關系上的倫理親情上升為愛、敬天下一切人的道德情感,并產生維護國家安全、共同體利益的行為。把這種責任意識進一步升華,就成為中華文明核心價值觀中的義務優(yōu)先于權利、集體高于個人的內容,造就了中國文化國家認同中最具獨特性的部分。在集體交往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并完成個體的責任,是家國情懷中安頓人的心靈、獲得自我J同和家庭認同的主要內容,也是國家認同的起點。
就提升傳統(tǒng)家國情懷的法制意識和公民意識而言,則是把西方現代國家理念引入中國現代文化之中,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展。在現代社會,傳統(tǒng)生活中靠私人感情和道德維系的日常生活領域日益縮小。這需要通過社會組織建設把非日常生活領域中的血緣、宗法、經驗等自然原則剔除,確立民主、法治等原則。這也是用現代國家認同來改造傳統(tǒng)家國情懷的迫切要求。通過民主、法制的發(fā)展以及公民意識的培育來增強個體對國家的贊同性認同,是傳統(tǒng)家國情懷現代轉化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至今,是中國人公民意識自覺的階段,也是中國民主、法制制度建設高速發(fā)展的時期,同樣是中國國家認同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有論者指出,中國改革開放后,經濟領域成效顯著,社會開放,國家認同感迅速提升。此時,愛國主義的主題轉向以經濟建設與實現“四個現代化”。近年來,中國崛起振奮人心,中國得到世界的關注反過來也強化了國家認同。與此同時,國家認同也面臨諸如全球化的沖擊、地方性認同的崛起以及因社會公平問題帶來的合法性壓力。[14]從民主法制的角度強化國家認同,是提升國家凝聚力的必要途徑。
家國情懷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精神理念、生活方式、國家制度等形式對中國人產生巨大影響,融入中華民族血脈,在當今社會乃至未來社會都有表現。以此為基礎,解讀國家認同問題上的中國特色,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總結和思考國家凝聚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等現實問題。
注釋:
(1)美國著名文化學家希爾斯在《論傳統(tǒng)》中討論過“實質性傳統(tǒng)”的問題。該問題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崇尚過去的成就和智慧,對宗教和家庭的感性、對祖先和權威的敬重,對家鄉(xiāng)的懷戀之情等。
參考文獻:
[1]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491.
[2][美]孔飛力.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28.
[3]李憲堂.“天下觀”的邏輯起點和歷史內涵[J].學術月刊,2012,(10):126-137.
[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漱溟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17―318.
[5].鄉(xiāng)土中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0.
[6]沈毅.“家”“國”關聯(lián)的歷史社會學分析――兼論“差序格局”的宏觀建構[J].社會學研究,2008,(6):155-173.
[7]蕭S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11.
[8]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12―318.
[9][美]希爾斯.論傳統(tǒng)[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44.
[10]李禹階.華夏民族與國家認同意識的演變[J].歷史研究,2011,(3):4-25.
[11]肖濱.兩種公民身份和國家認同的雙元結構[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3(1):76-83.
[12]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M].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四)[Z].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