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學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思政教育的含義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體系中,不光是思想政治課講思政,每一門專業(yè)課中都應有思政的內容,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從而為國家為社會服務。如今,很多單位在招聘時會把應聘者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質作為一項評價指標來考慮。思想品格是一個人為人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覺悟不高,專業(yè)或業(yè)務能力再好,也不會為公司為企業(yè)做出太大的貢獻,并且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高職高??谇会t(y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的現狀
高職高??谇会t(yī)學專業(yè)學生學制為三年,其中在學校理論學習兩年,臨床實習一年。作為一名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生,要想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生,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外,臨床實踐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在臨床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優(yōu)良的醫(yī)德醫(yī)風,重視醫(yī)療倫理和科學的人文素養(yǎng)。而目前臨床實踐教學中,部分帶教老師多數重視專業(yè)而輕視文化,過分強調專業(y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傳統文化、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對患者人文關懷上的培養(yǎng)。以牙槽外科教學中的“牙拔除術”為例:教學過程包括患者的問診、診斷、治療設計、牙拔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關心結果———牙齒是否完整拔除,而忽略了整個過程的評價,比如,在問診中是否對患者給予了人文關懷,問診語氣是否能讓患者緩解就診的緊張情緒;在牙拔除術的麻醉術中,只關注麻藥的注射效果,而忽略了注射麻藥過程中是否動作輕柔,能否能盡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在牙拔除過程中只看術區(qū)的動作,忽略了口鏡、等的不恰當應用對患者造成的不適感。這些過程中的細節(jié)教學不到位,正是對學生人文精神、醫(yī)者仁心教育的缺失。部分學生和學校離開教室,走上臨床,在醫(yī)院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顯得自由散漫,遲到早退現象嚴重;有些同學為升本或者考研做準備,忽視實習。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糾正這些不良現象。
三、思政教育融入口腔醫(yī)學臨床教學中的意義及重要性
思政教育融入到口腔醫(yī)學的臨床實踐教學中,對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谇会t(yī)學專業(yè)學生除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臨床實踐能力是關鍵。在臨床實踐中,要讓學生明白一名合格的口腔醫(yī)生不僅要以治療疾病解除患者病痛為責,還要將提供口腔預防與保健也作為自己的道德責任,要重視醫(yī)療倫理和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臨床工作中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要有醫(yī)者仁心、高度的責任心、強大的使命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時還需要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優(yōu)良的醫(yī)德醫(yī)風,而這些常常在臨床實踐教學中被忽略。另一方面,在當前緊張的醫(yī)患關系環(huán)境下,一些傷醫(yī)事件的發(fā)生或多或少會給部分學生的職業(yè)認知度造成影響,學生面對患者時,交流沒有自信,對未來的醫(yī)生職業(yè)失去信心和榮譽感,學習熱情降低,導致學習態(tài)度消極,缺乏將來做一名優(yōu)秀醫(yī)生的信心及愿望。因此臨床教學中,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改變教學過程中以專業(yè)為主的觀念,將思政教育融入臨床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和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生命倫理道德和人文關懷等方面的工作,真正把培養(yǎng)具有博愛情懷和高尚醫(yī)德的高素質醫(yī)學人才作為教學的重點,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四、思政教育在口腔醫(yī)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實施
(一)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臨床病例教學中
實習作為學生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第一個平臺,是提高醫(yī)學生專業(yè)技術水平、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除了要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外,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及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不能忽視,在臨床工作中要注重學生的醫(yī)德修養(yǎng),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1.醫(yī)患溝通技巧中的思政教育。作為一名口腔醫(yī)學生,將來從事的是以人為服務對象的口腔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工作,那么在臨床實踐教中提高學生的醫(yī)患溝通技巧便是臨床實習目標之一,將思政教育與人文關懷融入醫(yī)患溝通的過程中,以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患者及患者家屬,做到多聆聽、多關注、多解釋、多思考、多協調,以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面對每一位患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好的醫(yī)療診治結果固然重要,但病人良好的感受及滿意程度同等重要,這決不僅僅取決于醫(yī)療技術,更多是取決于診療活動中的服務[2]。2.治療過程中對“無菌原則”教學的思政教育。無菌原則是每一位醫(yī)生進行手術操作的職業(yè)紅線,除了與病人交流溝通時應具備的人文精神及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外,在為患者治療疾病時更要有高尚的醫(yī)德指導操作,比如在治療時的無菌原則,口腔疾病治療經常會暴露病人的血液、唾液,而很多疾病都會通過這兩種途徑傳播,我們在治療口腔疾病時用的工具是一人一消毒,但是治療臺、治療椅沒法達到一人一換,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臨床工作中要有崇高的職業(yè)精神,精益求精,不光是為了治病而治病,更應注重細節(jié),注重治療的過程,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避免造成院內交叉感染而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巨大傷害。曾有報道,一名70多歲的大爺在口腔診所看完牙齒后感染了梅毒,該事例體現出醫(yī)師在操作過程中醫(yī)德的欠缺,未遵守無菌原則,僅僅是為了給患者治療疾病,沒有考慮到交叉感染的問題,給患者身心帶來了不可彌補的傷害。3.在正確的適應癥、治療材料選擇中的思政教育。近些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也日益增強,口腔科就診的患者一部分是需要治療疾病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改善美觀而就診的,個別醫(yī)生為了追求利益違背醫(yī)療原則為病人選擇價格高昂而不適合的治療計劃,給患者未來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還有在選擇治療材料時的適合原則。眾所周知,隨著材料學的發(fā)展,口腔科常用的材料五花八門,個別醫(yī)生為了利益的最大化,選擇高價材料介紹給患者,口腔醫(yī)生作為醫(yī)者,同樣要醫(yī)者仁心,要有高尚的醫(yī)德,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本著為病人服務,一切為了病人的原則出發(fā),應該嚴格遵守醫(yī)療原則的適應癥選擇,用恰當的方法及適合的材料來為患者治療,而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臨床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將以上問題落實到每一位就診病人的治療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的高尚醫(yī)德感染每一位學生。尤其高職院校的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將來面對的是基層醫(yī)院或者更多的是口腔診所,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嚴格地對待每一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做一名技術精湛、醫(yī)德高尚的合格口腔醫(yī)生。
(二)建立科學的思政教育考評體系
思政課程的考核現在僅停留在政治理論課結束后進行的考試。在其他課程里沒有加入對思政內容的考評,而“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是每位醫(yī)務工作者的天職,醫(yī)者仁心更是每一位醫(yī)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作為一名醫(yī)生,掌握精湛的醫(yī)術固然重要,但是高尚的醫(yī)德更是不可或缺。將思政內容融入到醫(yī)學生的臨床教學中并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已迫在眉睫。高校應在學生畢業(yè)考試中將臨床實習一年的思想政治表現計入考試分數,在畢業(yè)總成績中占一定比例,并作為評優(yōu)評先、升本或者推薦就業(yè)的一項重要指標。
五、結語
加強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是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水平的基礎工程,是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3]。2017年全國醫(yī)學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會議提出,醫(yī)學教育是精英教育,培養(yǎng)醫(yī)術精湛、醫(yī)德高尚、醫(yī)風嚴謹、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醫(yī)學專門人才是高等醫(yī)學院校的神圣職責[4]。臨床教學中,除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專業(yè)技能外,還要加強人文素質和醫(yī)德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5]。
參考文獻:
[1]李楊.高職高專院校《康復治療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3):174-175.
[2]劉賓.論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15(27):50.
[3]段麗芳.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課程思政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15):81-82
關鍵詞:社會實踐;思想政治教學;崗位實習
一、以社會實踐為中心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必要性探討
(一)幫助學生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旨在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道德品質過關的接班人,其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和信念。但是,擺在所有思想政治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思想和信念的教育讓很多學生感覺枯燥和乏味,這種負面情緒已經影響到了教學效果。因為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傳統手段一直是灌輸,即便強調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都出現了比較空洞、虛假的問題。而社會實踐活動其實就是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這種真實鮮活的社會情境是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目前最需要的。在社會實踐中,學生會感受社會各方面的成就和進步,自然地加深對社會主義的理解,這將大大優(yōu)越于紙上談兵式的虛擬課堂教學。
(二)幫助學生增強責任心和服務意識
高職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歷決定了他們的思想相對單純,會不自覺地用自己簡單的知識和較淺的生活閱歷去衡量社會和人生,容易被人煽動和誤導。尤其是我們國家正處于重要的改革期,學生難以認識到改革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容易滋生不滿和急躁情緒。再加上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持續(xù)發(fā)酵的“利己”主義的影響,許多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受到猛烈的沖擊,給我們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教育學生要做到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中心,將學生引導到大環(huán)境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社會進步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進而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個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三)幫助學生樹立艱苦奮斗思想,強化其自我教育意識
社會實踐活動往往伴隨體力的消耗,這對長期處在象牙塔里的學生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杜絕不勞而獲的思想。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通過這種活動在大腦中的內化,幫助學生產生新的認知結構,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課堂上的言傳身教很難內化為自我教育,而學生親自參與、親自動手和親身經歷更能刺激這種內化的完成。
二、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中心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設想
(一)依托專業(yè)實習展開活動
現代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講究的是工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教學任務的職業(yè)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實訓、實驗和實習是教學實踐的重要陣地。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也要利用實訓和實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展開,爭取收獲理論課教學和專業(yè)課教學的雙豐收。高職思想政治教學要下力氣加以變革,走出教室,多組織學生到一些校企實習基地參加崗位實習活動,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絕好機會。在安排學生專業(yè)實習之前,從事思想政治教學的老師需要認真設計和選題,實習結束時要第一時間跟進、驗收和總結,檢查預期的教學目標和實踐成果之間的差距,并加以反思和改進。
(二)依托校外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單一的校企合作基地的實訓和實習無法滿足教學訓練的要求,豐富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展開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場所。依托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展開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我們要注意強化教師自身參與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國內外的形勢在不斷變化,現代大學生的思想又較為活躍,許多新思想和新觀念紛紛涌現,這給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其實不只是學生社會關系和生活閱歷簡單,教師如果也一直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做學問,也會脫離社會。為此,教師要想更好地指導校外社會實踐,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自己要經常參與社會實踐,掌握第一手的素材,做到身在校園,心系天下;另一方面,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經常采用的方式,大學生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師在組織實踐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把社會大舞臺和課堂小舞臺有效結合,把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效結合,通過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觀察、了解社會,把握時代脈搏,科學理解理論知識,使之內化為意志和品質,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社會。
(三)依托校園開展實踐活動
畢竟校園才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好校園實踐這一平臺,使學生在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在民主的人文環(huán)境內,深刻理解課堂理論的精神實質,從而內化為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例如,我們可以舉辦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臺;可以組織報告會,邀請有經驗的專家談專業(yè)的現狀和前景;組織一些關于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方面的辯論會,模擬招聘會現場及社會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探討解決方式等。
參考文獻:
[1]史競艷.關于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黑河學刊,2010(3):101-102.
【關鍵詞】思想政治 政治教學 教學改革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背浞煮w現了黨對現階段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思想政治課作為學生德育的主渠道其目標是系統引導學生形成符合特定社會和時代以及人類自身發(fā)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觀點和行為品格。學生階段正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身理、心理都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在現實的教學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更新似乎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實際相比較而言有些滯后,另外學校的教學與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協調,在學校學生接受的教育和學生在家所實施的行為有些格格不入。例如老師在課上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艱苦奮斗,助人為樂,許多家長教育子女“在外面要少管閑事”;學生在校“學雷鋒”,學生回到家里,卻以自我為中心,貪圖安逸和享受,在家當“小皇帝”、“小公主”。此外單一的教學評價制度,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仍然是以考試分數為主,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還是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唯“分數”論的多種評價方式還未形成相應的評價制度。這些種種現象致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產生了不少困惑。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就應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在實踐探索中確立新的教改思路,培養(yǎng)新的教與學的思維方式,尋找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點,實現“教化”向“內化”轉變,最終促成學生知行統一。為此,筆者結合多年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經驗,為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善用觀察發(fā)現法教學,實行開放式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最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知識遺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觀察發(fā)現法教學實際上是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其實質是讓學生自主的發(fā)現問題,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問題的解決方式,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扮演的是導演角色,學生是演員,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就可以將書本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后變成自己的知識,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及記憶,既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發(fā)現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開放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師的課堂設計要讓學生全程參與到課堂之中,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 增強學生考核科學性, 注重教學反饋,建立多元化復合型評價制度
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應遵循思政理論課既重考知識,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實施中應側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突出思維方式的考核,圍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能力設置考試目標;二是突出實踐運用能力的考核,圍繞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置考試目標;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養(yǎng)的考核,圍繞提高學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設置考核目標。具體操作應將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理論學習成績與實踐成績相結合、師生評價與社會考核相結合,以實現考試的實效性與教育教學實效性的有機統一。參與學生考評的主體除了任課教師外,還應向兩頭拓展,即相應減少任課老師在考評中的權重,適當增加同學互評和社會評價的權重。內容應包括單元測試、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情況、課堂表現、出勤等相關方面。
關鍵詞:政治;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實用性;探索
其實高中政治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有著極強的實用性。面對多數學生對學習政治不感興趣,認識不到政治的實用性的現狀,筆者結合自己高一政治的教學實踐,談談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做好新舊知識的鏈接
高中政治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學習內容,與初中政治雖有聯系卻也有著極大的差別,因而就高一政治而言,教師不必忙著給學生教學新知識,而要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鏈接。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致同學們”這一部分的內容來對新舊知識進行分析對比,明確高中政治由初中的學習相關道德規(guī)范及法律內容轉為學習原理及科學發(fā)展觀。并通過這一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經濟現象來理解社會經濟生活的相關規(guī)律,從而產生參與經濟活動的欲望,有效進行了新舊知識的鏈接。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學習思維
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根源。政治課要想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須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然后進一步激活其思維,進而促進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源于教師對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投資與理財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掌握儲蓄、炒股、債券及購買保險的相關知識,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如果有一大筆現金,你將如何進行投資?這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2.激活學生思維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進行聯
系。注意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激活其思維,提高其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辯論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如組織學生辯論“經濟全球化的益處”“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這樣,在充分激活學生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一問題,從而增強政治知識的時效性。
三、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由單方掌控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因而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努力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利于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建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構建有效的教學雙邊關系。如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完成,這樣,師生距離得到了有效的拉近,便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政治教學生活化
政治原本就是實用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政治教學的生活化,突出政治的時效性。如教學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模擬組織現場招聘會,讓學生通過這個活動真切感受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以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再通過類似材料的收集,樹立職業(yè)平等、自主競爭等正確的擇業(yè)觀念。再如投資與理財,可以讓學生收集材料對比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風險等,進而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總之,高中政治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政治知識合理應用于生活之中,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而充分體現高中政治的時效性,通過學以致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春娥.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科學大眾,2009(5).
關鍵詞:生活性;實踐性;新穎性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0-0068-01
課程理論家邁克?富蘭說:“變革是一項旅程,而不是一張藍圖?!弊鳛楦咧姓谓處煹奈覀?踏上新教材這項新的旅程已一年了。通過一年的使用,我覺得新教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理論為支撐,體現生活性
舊教材關注的是學科的概念、原理的和觀點的表述是否全面、是否科學、是否嚴謹、是否符合邏輯、是否有權威。新教材最突出的特點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編寫的“學材”, 重視從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切入,呈現問題,引出理論知識的學習,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生活的主題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把社會生活或實際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歸納為抽象理論問題的學習能力, 不拘泥于知識的理論體系,突出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聯的重要理論觀點和核心概念。
二、新教材設計注重學生探究,體現實踐性
舊教材是先給出相關結論,再對其進行一系列的理論論證,走的是“演繹”路線,學生以被動接受為主。新教材凡是開頭都選用大量富有情節(jié)的實例作為話題、提出探究性問題,營造和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各種情境,并配以解決問題所必備的相關知識以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知識。以便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而且還通過課文的“名詞點擊”“相關連接”和“專家點評”等欄目,以及單元的“綜合探究”模塊,在學習內容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拓展、延伸的平臺,使學生從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技能到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思考,在探究中學會自我發(fā)展,成為自主、開放的主動學習者。
三、新教材版面設計編排呈現新穎性
新教材改變了舊教材中大段宋體和楷體的排印現象、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材料豐富,圖文并茂,版面設計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必修《經濟生活》謹向為本書提供照片的單位和人士致謝的圖片98張,共有圖片99幅,還不包括單元目錄部分和一幅圖片中的多張圖片。用豐富的數字、圖表、圖片和漫畫表現主題,將重點知識用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以便學生把握、閱讀、理解和欣賞。這種安排不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同時,欄目的設置靈活、形式活潑、功能多樣,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針對新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做到
(一)要轉變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觀念一變天地寬” 首先,要轉變教材觀,變“教書”為“用書”,變“教材”為“學材”,教材不是陳述真理的圣經,不是主要表達知識的“倉庫”,而是成為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資源、工具和指南。教師可以根據“怎樣更有利于學生學”這個中心,在把握新課標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使用好教材。其次,要轉變角色觀,放下身段,變“傳授者”為“合作者”、“共同探究者”,實現與學生零距離的接觸。 第三,.轉變教學觀,信任學生,變“帶知識走向學生”為“帶學生走向知識” 。要有“三講三不講”的意識即講核心內容、講思路方法、講疑難之處;學生已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要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正如《學記》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也?!?/p>
(二)不能弱化基礎知識的教學
雖然,新教材強調生活,淡化理論體系,但并不意味著弱化基礎知識,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是課程性質決定的,也是提高能力的基礎,更是高考的需要。要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如《經濟生活》模塊分四個主題,以生產為主線,按照為什么生產、誰來生產、為誰生產、怎樣生產的邏輯順序來建構的。弄清邏輯結構,還要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比如說《經濟生活》第一單元介紹多彩的消費,對于商品、貨幣、消費者之間就存在這樣的聯系:消費什么?商品。用什么去消費,貨幣。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樣這三個知識就可以把整個單元的內容竄起來了。
(三)加強綜合探究、社會實踐要有度
新教材強調在自主探究中學習,在實踐中獲得體驗,并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在活動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認識和智慧。但是,安排學生社會實踐綜合探究要從實際出發(fā),要精心設計和組織,要追求效益,要適度。因為思想政治課時間少,任務重,如以前經濟常識要講一學年,而現在的經濟生活則只講一學期。否則,就會導致浪費學生時間,一致于完不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