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教語文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既然聽、說、寫都要靠語言,那么,中國語言要塑造“中國心”,就是說,要具有中國人的靈魂。比如:中華民族崇德重義的風尚,要強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見賢思齊的理想人格,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禮儀之邦的倫理原則等,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學國語言中,理應接受、培養(yǎng)和發(fā)揚光大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具有兩個文明素質的中國人。
(二)語文教育應當是素質教育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無論從學科性質還是從教學目的看,語文教育就應當是素質教育,通過語文教學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甚至憑借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提高身體素質和其它素質。
撥開片面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云霧,我們看到的語文教學本來面目就應當是為全體學生打好思想道德和聽說讀寫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應做的全部工作。
(三)語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1.語文教育為人們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一種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學會聽話,學會識字寫字,進而學會讀書作文,通過訓練逐步形成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來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條件。
2.語文教育為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A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比較準確、比較全面地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有眾多的課程當中有一門課程的內容比較特殊,那就是語文,語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學科很不一樣。一部語文教材幾乎可以說是青少年認識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這對于充實和完善中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形成良好的素質關系極大。
3.語文教育為學生提高認識、豐富情感、激發(fā)思維提供一個有血有肉的賃借物。語文學科指導深重閱讀的那些典范的語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對于自然、對于社會、對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見解和獨特感受的集中體現。學生讀這些作品,不便從“寫什么”方面增長了知識,而且從“怎么寫”這個方面獲得啟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豐富自己情感內涵,激活自己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小語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
(一)轉變陳舊教育觀念,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這樣一種異化了的教育現象所造成的惡劣后果———把考試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數尖子生,丟掉了大多數學生;抓了智育,丟掉了其它,甚至以損害身心健康為代價。提出素質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質回歸,提高素質教育,是力求實現教育發(fā)展人的功能,通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期為國家不斷地大量培養(yǎng)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我們要以歷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去戰(zhàn)勝舊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片面追求高分數的短視行為,不斷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
(二)確立多元化教學目標
1.凸現德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智能的同時,要充分地控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適時地有機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從小逐漸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必須加強字、詞、名、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使學生通過努力學習,逐步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并能通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自我獲取信息,拓寬視野,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并為將來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3.加強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實行開放性教學開放性小語教學有自己明顯的特征:
1.語文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實行“三溝通”的原則,即課堂教學與課外讀寫活動溝通,課內打好基礎,課外求發(fā)展;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溝通:語文教學與火熱的社會生活溝通。
2.實行“四維課程”?!八木S課程”指小學語文課由四個塊構成:(1)語文的課堂教學;(2)語文興趣小組活動和興趣課;(3)語文的社會實踐應用;(4)環(huán)境語文,包括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這樣,構成了開放性小學語文課程結構。
3.以訓練為主。一是要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低年級突出在“讀寫中識字”;中年級“以讀為主———讀通、讀懂、讀熟、從讀到寫,在讀的基礎上落實重點訓練項目”,高年級增加自學份量———采勸四步教學:自學報告———討論深化———總結納———課外擴展“,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自學能力。二是滲透學法指導。三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訓練的歸宿。
(四)學生———現代化語文教學的主體
1.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
2.要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氣氛。
3.在教學過程中,要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思考,發(fā)揮、表現以至于演示的機會。
4.要恰當地引進競爭機制,培養(yǎng)和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表現意識,強化語言訓練,提高教學的效率。
5.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要教給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學習,而不是讓老師牽著鼻子走。
6.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
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排意圖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搞好學習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首先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愛勞動愛人民有教育。通過這些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的運大抱負,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原動力。其次是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激趣激思、動手動口的問題,推動他們自己看書、查資料、討論、做實驗、觀察、思考,主動地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對其引導、鼓勵、評價,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只要自己認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就能成功”的自我評價意識,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是教師有意把學生推向做學習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師教學中能堅持正面教育為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鋪路搭橋,就會逐步形成“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不會再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產生越來越帶勁的主動學習氛圍。
(五)減輕課業(yè)負擔
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魄和體能。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體活動中協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fā)展,以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六)要研究語文教學的評估標準
1.研究評價的方法。
(1)語文教師平時考查綜合評分;
(2)查閱資料,即查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角度表現出來的語文成績;
(3)小組評議,先要討論評價標準,端正態(tài)度,然后依據標準實事求地評價小組中間每個同學的語文成績;(4)聽取反映,主要聽取科任老師及班干部的反映,從語文應用的另一個角度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5)語文考試,實行開卷與閉卷結合,筆試與口試結合,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考查與階段性總結性考查結合。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當中,通常都是教師占據著主導的地位,教師引導著學生去探索去學習,然而事實上筆者認為建立好正確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能夠良好地接受中職語文知識的前提。在現如今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師完全可以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也就是讓學生占據主導的地位,將傳統的教師課堂變?yōu)閷W生為主體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學方法多樣化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學生長期地接受一種教學方式,一般都會感到疲憊,產生審美疲勞,在此筆者建議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是在疲憊的學習。隨著信息化不斷地發(fā)展,教師要學會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以及大屏幕去向學生展示一些中職語文知識,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眼球。
(二)教學手段現代化
教學手段現代化,主要講的就是教師應當利用一些現代化的設備和先進的信息系統來進行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采用的是“粉筆+板擦”的形式進行教學,而現如今,這種老套的傳統教學模式終于可以得到了改進,教師可以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進行授課,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有趣。
三、突出“實用性”,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
(一)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是中職語文這一學科的重要內容之一,現如今所有的事物已經越來越趨向復雜化、人際化。人際關系越來越復雜,所以對學生加強語文方面的培養(yǎng)是未來形勢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面對中職學生教師可以模擬一些現場招聘或現場演講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踴躍性。
(二)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文書寫作能力
中職學生在畢業(yè)之后面臨的就是聯系工作,商務洽談等業(yè)務,這些業(yè)務最離不開的就是語文方面的功底,沒有好的語文功底,不會有任何一個企業(yè)愿意聘用,語文是人與人交往所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之一。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經常會寫一些文案或是策劃,這些所用的知識都包含語文,由此可見語文的重要性。
四、結束語
美國是一個非常注重捐贈文化的國家,父母不一定把財產遺留給子女,而是像比爾•蓋茨一樣,捐給社會。所以在美國,人們更看重孩子的個人奮斗,而不在意家庭出身,這和中國存在巨大差異。當學習EnglishStudy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WhyisEnglishthemostpopularlanguageintheworld?(為什么英語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語言?)結合問題,師生展開熱烈的討論,老師啟發(fā)學生思考、歸納得出問題的答案:英語之所以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語言,與英國曾經的殖民史有關。英國曾是占據世界三分之一版圖的日不落大帝國,英國對殖民地實行統治的同時,它的語言、宗教與文化對這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甚至沒有自己的國家元首,直到現在仍然以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為自己的國家元首。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結合文化教育,讓學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時,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探索文化教育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作為課堂的引領者,英語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探索與研究,把學生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評比,而不是死板地講授單詞、課文和語法。英語教學中,穿插文化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詞匯教學時,先引導學生注意英語和漢語的區(qū)別。英語是一種字母語言,而輔音字母在單詞中往往發(fā)字母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一般都有規(guī)律可循,所以背單詞時,重點背元音和字母組合,學生讀三遍英語單詞基本能背過,既教會學生如何又快又準確地記單詞,又提醒學生注意了兩者的差異。當學生學習到America(美洲;美國)時,沒有直接給學生講單詞的意思。而是提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美洲用America命名?這個單詞的來歷是什么?引導學生探索單詞背后的文化。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美洲是新大陸,第一個到新大陸的探險者雖然是哥倫布,但是他誤認為那是印度。后來的意大利航海家Americus再次來到美洲,發(fā)現并糾正了這一錯誤,所以為了紀念這位航海家,美洲以Americus的名字命名。學生在學單詞的同時,還表達出為哥倫布表示遺憾,因為畢竟哥倫布是第一個到達新大陸的人,因為他的失誤,美洲沒有以哥倫布命名。當學習單詞Indian時,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單詞為什么既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學生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得出問題的答案:當年哥倫布做環(huán)球航行時,到達了今天的美洲,他誤以為是到了印度,所以稱呼那里的人為“Indian”(印度人),后來證明這是個錯誤,我們?yōu)榱藚^(qū)別此“印度人”非彼“印度人”。漢語翻譯時進行了區(qū)別,把美洲的“Indian”翻譯成“印第安人”。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修養(yǎng)提高
法制教育滲透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階段就要積極主動地發(fā)現滲透點,進而再挖掘出需要滲透的法律知識,如果教師不主動地去挖掘,法制教育的滲透點也是很難浮出水面的,因此,教師擁有一雙慧眼十分有必要了,教師要善于開采語文學科中所蘊含著的法制教育寶藏。例如,在教學《網上呼救》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有效的滲透法制教育。教學時,教師在肯定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等作出貢獻的同時,還要安全文明上網,如果一旦制造了網絡謠言,而且還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以及重大損失,這種行為就會構成違法,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在讓學生們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多想學生滲透一些文明上網的常識,讓學生們知道不文明上網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相信學生們也會在教師的淳淳誘導下文明上網的。
二、感悟教材,受教育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主陣地,比如說,葉圣陶先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在文末有這樣一句話:“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們反復的閱讀,讓他們談談從中悟到些什么道理。很多小朋友最先說出的是游人多,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示意學生們再悟,學生們很快便說出了葉老先生既是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遵守公共秩序的文明游客,他也是在排隊等候出洞。教師要及時的對學生們的這種感悟予以贊賞褒獎,然后再進行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也一起跟著葉老先生去瀏覽了金華的雙龍洞,并且還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在公共場所,我們也一定要做個文明的好孩子,要自覺的遵守公共秩序,要懂得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學習這節(jié)課,既讓學生們對葉老先生產生一種崇敬之情,而且還讓他們很自然地接受了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
三、法制教育應與語言情境相結合
語文文本中有很多蘊藏著人文法制的教育資源。因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們懂得,誠信是一個人的精神與財富,誠信比物質財富還要珍貴。如果是非法所得、非法占有的,一定要杜絕,讓法制教育意識印在每一位孩子的大腦中。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借助教材內容去教育學生們都要做一個品質優(yōu)良的好少年。比如,在探究《一個小山村的故事》這節(jié)課時,學生們也了解了亂砍濫伐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也一定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的。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們灌輸這樣一種理念,就是每個人都要自覺地保護自然環(huán)境,教師還要及時的介紹國家為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所做的努力。課后再布置學生搜集或者查找與之相關的內容,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起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還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資源、不要亂拋廢物、不破壞花草樹木以及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教材中類似于這樣的人文教育的事例還有很多,把這些內容結合課程資源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也能夠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1929年《行知書信》中提到:社會的范圍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點就是國家;再小就是一省,一縣,一村;再小就是我們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務社會,要“遠處著眼,近處著手”。這很適合對職業(yè)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因為這些學生原來文化課學習成績差,總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棄,所以在開學的第一天教師就可以告訴他們自己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未來的職業(yè)工作同樣是為社會服務,很有意義,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們并不比同齡人差,只要努力學習技術將來定會取得成功。同時教師應該對他們實際情況作詳細的分析,對他們的教育作好長遠的規(guī)劃,定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明確目標,使學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勝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飪職高班在校期間就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計劃,高一著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高二注重各項烹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視社會實踐經驗的積累,通過這三個階段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增強了自信,順利踏上了社會,憑自己的一技之長和良好的素質找到了較好的工作,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職業(yè)班學生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他們最需調整的是心態(tài)。常常聽到一些教師在抱怨這批孩子真難教育,你對他們一般說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對他們嚴厲訓斥吧結果卻換來學生的沉默寡言和強烈對抗。要知道這些學生原來由于學習成績差或行為規(guī)范差等原因而經常成為受評的對象,所以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常常既壓抑又敏感。對此類問題陶行知在1932年《齋夫自由談》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訓育上的第二個不幸的事體就是擔任訓育人員的消極作用。他們慣用種種方法去找學生錯處。學生是犯過的,他們是記過的,他們和學生是兩個階級,在兩個世界里活著,他們對于學生的問題困難漠不關心。我們希望今后辦訓育的人要打破偵探的技術,丟開判官的面具。他們應該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們的朋友,幫助學生在積極活動上行走。對此我深有感觸,我班學生張某在原來的學校號稱“小霸王”,剛進我校時依然我行我素,不時有欺負同學的事情發(fā)生,我對他教育了幾次效果不明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他特別喜歡足球,于是有空經常和他聊一聊球賽、球隊和球星,慢慢地他對我產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覺中我把話題轉向他的行為習慣上,出奇順利地讓他認識了錯誤。臨近畢業(yè)時很多老教師感慨地說:“這些淘氣的學生比剛入校時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了,關鍵是他們在這里感受到了教師朋友般的關心和平等的對待,這在以前的學校里是無法想象的?。 笔堑?,這種友情方式的教育對心靈脆弱的職業(yè)學生來說真可謂雪中送炭。
職業(yè)班學生不僅需要心靈的關懷,而且需要行為的感召。這些學生是未來的廚師,掌握扎實的烹飪技術是當務之急,但是他們平時是家中的寶貝,別說燒菜做飯了,就連碗也很少洗,那應該如何教育他們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創(chuàng)立的生活教育理論正好談到了這點,其方法論就是“教學做合一”?!敖虒W做合一”十分重視“做”在教學中的作用,認為“要想教得好,學得好,就須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學”。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視“做”作為衡量教育是否真實的標準。他明確指出:“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烹飪本身的實踐性就很強,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所以與其說教不如在操作過程中啟發(fā)、引導和教育他們更為有效。職業(yè)班學生不但學習能力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強,怕苦畏難的現象明顯。如學生首先要練習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開始有一部分同學堅持不了了,有的東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見的位置,足足半天就這樣和同學們一起聽師傅講課,放學后才找這些同學談,未來做廚師可能站的時間要更長,現在正是打基礎的時候,老師雖然不當廚師,但是愿意和你們比誰能堅持到底。沒過多久情況有了改進,當個別同學有點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看看我,想想我說過的話,然后自己給自己鼓勁并堅持下去。刀功對親手來說又是一道難過的關,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切傷手,鮮血直流,所以其中幾個學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棄學習。我于是加入到他們一小組中去,照著師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讓他們在邊上看,然后再強調一下要點,輪到他們去切,偶而我也會切到手,簡單處理過后繼續(xù)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學要注意剛才老師為什么會切到手,從中吸取教訓結果每人都克服了原來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時切到手了,也不會象以前那樣驚惶失措了。于是這批孩子在實踐中接受了教育,教師同樣在實踐中達到了目的。經過師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體學生均通過烹飪三級考試,其中60%的學生還獲得了烹飪二級證書,具備了一技之長,能為社會服務和發(fā)揮自身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