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關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
1.我國現行課程面臨挑戰(zhàn)
教育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而課程一方面反映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則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
縱觀本世紀的教育發(fā)展進程,一定程度上可以總結為一部活生生的課程演變史。無論是用哪一個心理學理論、或者是哪一家教育學流派,都是在借助課程的改革而影響著中小學教育,特別是自50年代的新數學、新科學運動,80年代以來的全球性課程改革運動,直至行將影響下個世紀的《2061計劃》,無不折射出課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之舉足輕重。
在我國,義務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和義務接受九年的學校教育,以促進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在這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性過程中,社會、經濟、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特別是以市場經濟和信息化社會為主要特征的新世紀的降臨,對我國中小學課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未來學家德雷珀·考夫曼曾就全球范圍內的社會改革對中小學課程的影響,作了如下六點慨括:
(l)課程本身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課程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清晰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對未來的預測;
(3)課程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人類環(huán)境深刻的理解力;
(4)課程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交際活動能力;
(5)課程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人類和社會的能力;
(6)課程必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個人能力,包括自衛(wèi)、安全、衛(wèi)生、營養(yǎng)及性的教育,消費教育,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技能,個人學習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
我們對此應該形成看法。
2.課程與社會進步
80年代以來,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悄然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升學、就業(yè)、住房、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等模式,變得具有越來越強的可選擇性,變得越來越需要減少依賴,增強自主,在許多方面需要平民百姓運用自己的頭腦,分析判斷,做出決策。這對于習慣丁按照別人的意志做指令性工作的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觀念沖突。在這眾多的選擇面前,有人如魚得水,有人無所適從。事實上,不論你習慣與否,類似“降水概率”預報在向各個領域拓展。有人設想,不久的將來,新聞報道中,每一條消息旁會注明“真實概率”;電視節(jié)目預告中,每一個節(jié)目旁會寫上“可視度概率”;另外,還有西瓜成熟概率、火車正點概率、藥方療效概率、廣告可靠概率……??傊篱g萬物本來如此,人們只是回復其本來面目。在國外,人們體會員深的是機會與選擇,申請助學金要選擇類別;申請住房要選擇房問大小;聽課要選擇教師、教室和時間,看病要選擇醫(yī)生,甚至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考試時間、用什么語言……都得由你選擇。不同的選擇意味著不同的機會,風險大小來源于你的決策分析。
毫無疑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成為今后幾十年我國人民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特別是今后幾十年,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無論是沿海開放地帶,還是內陸不發(fā)達省份,幾乎每一個生產者同時都必須是合格的經營者,產品質量、市場營銷將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因而,成本、利潤、投入、產出、貸款、效益、股份、市場預測、風險評估等一系列經濟名詞將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使用得最為頻繁的詞匯。同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活動更為豐富多彩,買與賣、存款與保險、股票與債券……幾乎每天都會碰到。
所有這一切,要求未來的公民應具有更強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正確地判斷和選擇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地作出決策的能力;要求未來的公民應具有更強的能力去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回想今日的課程實踐,我們的學生在面對“一條船上,有羊60只,有牛25頭,船長幾歲?”時,居然不少同學得到“60-25=45(歲)”或“60+25=85(歲)”兩種答案。我們應作何感想?素質教育的實踐又該從何處人手?
3.課程與科學發(fā)展
本世紀,特別是二次大戰(zhàn)之后,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入文科學,都進入了一個如人們所描繪的“知識爆炸”的年代。這一方面表現為新概念、新學科、新領域的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表現為古老的,也許是有著幾千年文化背景的學科,突然間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人們需要重新來界定它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即便是人們心日中最為精確的,系統(tǒng)性、嚴謹性為世人公認的數學科學也概莫能外。
同時,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使得第一流的科學家在面臨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時,也需要一個跨學科的“科學共同體”才能得到比較理想的結果。今天,“建筑學”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本來的含義,“設計一個建筑物”僅靠單純的“建筑設計技術”已難免捉襟見肘。多學科的,諸如數學、力學、光學、空氣動力學、地質學、材料科學、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以及計算機模擬、建筑美學、建筑人類學、建筑社會學等方面專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現代物理學前沿出現了生物物理、醫(yī)學物理、農業(yè)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學科分支,使得物理學與其它科學之間失去了許多人為的鴻溝。
無庸置疑,計算機基礎上的數學,信息時代的物理學,納米技術下的化學,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所有這一切必定帶來中小學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和綜合化趨勢。然而,面對著幾十年一貫制的以形態(tài)結構為主的生物學教學大綱,面對著由繁雜的計算、代數式的恒等變形、古老的歐氏幾何構成的數學課中,面對著以拼音、組詞、造句、分段等語文知識為主線的母語教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該作何感想?我們怎么去期望我們的中小學教師改變觀念,改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避開這些問題不談,很難想象,我們的素質教育實踐可以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合格公民。
4.課程與學生學習
本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與發(fā)展,國際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無論是皮亞杰的發(fā)生認知論,布魯納的認知結構與發(fā)現法,加涅的層次學習理論,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還是加里培林的活動理論,以及贊可夫的教學與發(fā)展乃至席卷原蘇聯的合作教育學,論及學習者時,對以下幾點均給予了關注。
(l)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是一年級的兒童,他們也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有著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2)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huán)境,這種特定的生物的和社會文化的氛圍,導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3)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取知識、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問題,同化新知識,并構建他們自己的意義。
(4)所有的新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使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知識。對于每一個學習的主體,沒有活動、沒有做就形不成學習。
(5)從現實中學習和探索。這里的現實是相對于兒童所言。布魯納有一句名言,任何一個知識都能夠以一種合適的方式教給任何一個年齡的學生。我們認為,任何一個知識如果能夠以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經驗相適應的方式(即與對兒童來說是現實的方式出現,就能被學生所感知,為學生所接受。
(6)只有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更熱愛學習。
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是以成人社會為主導還是以兒童世界為核心,是從概念、規(guī)則出發(fā)去呈現知識還是從兒童所熟悉的事實現象出發(fā)去觀察、歸納、發(fā)現規(guī)律,是課程設計者所面臨的挑戰(zhàn)。
能否在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培養(yǎng)目標下,在充分考慮社會進步、學科發(fā)展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素質教育的實施目標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質而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有賴于每一個公民素質的進步?;诖耍捅厝恍枰覀兘⒁粋€以人為本的課程體系。這樣的課程體系,其呈現形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而背景則是反映著社會的需要和學科的思想。
二素質教育實踐及其思考
1.通過督政、督學,使地方政府部門,至全社會,更多地關注基礎教育。不少地方,由于市長、鎮(zhèn)長親自抓教育,辦學經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辦學條件得以不斷改善,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辦學質量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設備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通過改造薄弱校,取消小學升初中的選拔考試制度,中考指標按比例撥到鄉(xiāng)鎮(zhèn)等途徑,使得每個適齡兒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成為可能。
但是,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學校建設中有盲目攀比的現象,以及出臺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規(guī)范,缺少科學論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2.地方課程、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開設,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及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空問。自80年代中期提出基礎教育要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特別是1993年國家教委頒行的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明確了活動課程的獨立地位之后,全國各地在探討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特點、學校辦學條件的優(yōu)勢和師資力員,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乃至特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進一步活躍了基礎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工作。一段時期內,“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口號此起彼伏,“合格+特長”的學生觀,“必修課+選修課”的課程結構,迄今為止還在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當然,在某些地區(qū)、某些學校出現的以“活動課”、“選修課”、“特長生”來全面反映素質教育成果的現象,應該引起注意。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在小學中低年級,過多地強調“特長”的發(fā)展、“技巧”的訓練,是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相背離的。
3.通過改進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考核措施,特別是取消百分制,徹底改革對學生的考試評價制度,極大地減輕了師生的心理壓力,帶動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的變化,為還給少年兒童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涯創(chuàng)造了條件。
值得指出的是,以等級制(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取代百分制還只是一個量變的過程,本質上仍然保留了等級制,仍然要把一個學習群體分成三六九等。
眾所周知,不同的人先天的遺傳素質不同,所處的家庭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不同,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知識背景。我們沒有理由,而且也不應該以某幾門學科的學習成績把他們劃分成若干個等級,無論是百分制還是五分制,亦或等級制。尤其對于一個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正處于發(fā)展初期,自尊心、自信心還只在朦朧狀態(tài)中的小學生,“等級”的激勵和促進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天長日久,他們體驗到的更多的是對自我能力的失落和對學習的恐慌以及對外部世界的自我封閉。實際上,對中小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包括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面臨教師公布考試成績時,其心理感受總是緊張和恐懼。
現在的問題是“有沒有更為合理的手段來反映學習者的發(fā)展狀況?”答案是肯定的。這種“手段”來自于對“發(fā)展狀況”的理解。首先,一個人的發(fā)展狀況是多側面的,不同的側面性質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具體到學習者在某一門課程上的學習狀況也不例外,混淆各個側面,以單一的分數來反映學習者的水平是錯誤的;其次,一個人的發(fā)展狀況是動態(tài)的、過程式的,每個學年只對一、兩個時間點上的性狀做分析,不僅不足以反映對象的全貌,而且會以偏概全。
因此,在對兒童的學習狀況的評估中,應在取消等級制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l)評估項目多元化。以語文學科為例,可以從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方面對其語言發(fā)展狀況作出描述;而數學學科,則應從數與計算、量與測量、方程與關系、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概率以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等角度加以考察。還可以在學生集體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是一個好的合作者?能否虛心聽取同伴意見?能否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等等。
(2)評估時間過程化。這里首先要明確一個人類長期實踐所公認的命題:除非教師存在某種偏見,事實上,教育者通過日常觀察,對學習者的評價結果,要比一、兩次考試更能反映受教育者的發(fā)展狀況。因此,新的評估制度,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習者的日常學習行為。
如果每一個課程實施者能在上述框架上,去全面地、客觀地描述學習者的學習狀況,我們有理由相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可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師生關系將會有一個根本的改觀。
4.通過調整課程內容,改進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效益,從而達到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近一二年來,不少地方教育部門提出“改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這是一個十分可喜的現象。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一段時期內,一些地方和學校,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種觀點,以為只要在“改善辦學條件,消滅薄弱學校,開足開齊課程,開好活動課、選修課,以及取消百分制,改進評價手段”等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做好工作,就是實現了素質教育,而對于學科課程中內容陳舊、教師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視而不見。其實,上述一些改進措施,相對于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來說,還只是觸及了一些外部因素,只是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造了一個好的外部環(huán)境,最為艱巨的工作則是探索如何建立一整套與義務教育性質相一致的、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體系。
三關于綜合課程和活動課程
1.與其叫綜合課程還不如強調課程的綜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國的東北、上海、浙江等地,陸續(xù)出現了綜合課程的試驗。90年代初期出現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綜合課程的課程試驗方案,浙江則在全省范圍內推進綜合課程的發(fā)展。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試驗中止了,有些試驗遇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前文已經論及課程的綜合化趨勢,其實“綜合化”不僅僅來自科學的發(fā)展,同時也得到了哲學(人學、科學與哲學)、社會學(科學與社會、科學與文化)、教育學(教育的本質及其目的)、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建構主義)等學科的支持。
實際上,從對學科內容的綜合化水平上講,區(qū)別于獨立學科課程的有相關學科課程、跨學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參見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課程》)。
所謂相關學科課程,強調的是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例如,某一國家的文學作品,要結合這個國家的歷史和地理來講授;而某個物理學原理,則要以數學為工具,結合化學、生物學知識才能獲得更好的理解。
所謂跨學科課程,則期望學生能體驗到人類知識的綜合性。在這種課程中,獨立的分學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們將同時用來解釋同一個概念或主題,如“能”可以從物理學、化學以及歷史學的角度去學習。
所謂綜合課程,目的在于強調知識的高度綜合與一體化,使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運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顯然,綜合課程中分學科的獨立性基本消失,但還有不同的形態(tài):一種是完全的綜合形態(tài),如小學低年級的綜合課或常識課;一種是分文理科的綜合,即綜合文科、綜合理科;再一種是二、三個學科的綜合,如藝術教育課程(包括音樂、美術、舞蹈等),健康教育課程(包括體育、衛(wèi)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種種課程形態(tài),如果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課程的社會化等流派相結合,則可以設計出更為靈活的課程形式。如以交通、飲食等兒童經驗為主題的跨學科課程,以能源、環(huán)保、吸煙等社會性問題為線索的跨學科課程,它們只是在分學科課程的大框架下,分階段設立幾個單元,這樣也許更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若象浙江的綜合課程那樣,一下子就進入了課程綜合化的最高形態(tài),不僅老師因知識準備不足無法適應要求,而且在教師及社會公眾的觀念上也一時難以接受。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我們倡導課程的綜合化。
2.還活動于兒童的整個學習生涯
沒有活動,就無所渭學習;沒有活動,學生品德、心智上的發(fā)展就不復存在;進而,沒有活動,就無所謂教育。
然而,這些年來,特別是1993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實施以來,由于活動課程以獨立的形式進入國家課程計劃,舉國上下出現了一個“開發(fā)、開設活動課程”的浪潮,一度“活動課程”的開設與否,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代名詞。應該看到,在應試教育的籠罩下,提出活動課程、并加以宣傳、提倡,直至法律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對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學率而造成的種種弊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發(fā)展下去,其負面效應將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們會很自然地形成這樣一種概念:活動課程以學生活動為主,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興趣,訓練特長;而學科課程,則以教師為主導,老師講,學生聽,傳授知識成為主要的目標。這顯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教育學、心理學關于活動理論的研究非?;钴S。讓學生在活動中激發(fā)興趣,在活動中增長才干,在活動中發(fā)展知識,是我們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把一個什么樣的基礎教育帶入21世紀?這是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我們有理由相信,課程改革將是一塊良好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