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思想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不僅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是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具體實施包括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生自由選擇課堂和任課教師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沒有選擇課堂和教師的自由,上課時間、上課地點和任課教師都是由教務部門事先統(tǒng)一安排確定,學生必須按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去接受規(guī)定的教師授課。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則給予學生相當大的自主性,對課程的講授人、時間和地點都可以進行自主選擇,也就是給予學生選課堂和選教師的自由。選課堂和選教師的自主性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為學生提供更多安排個人學習的機會,也讓教師在壓力狀態(tài)下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質量,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在實踐操作中,學生選課堂、選教師的自由,并不是盲目和毫無邊際的選擇,而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的。首先,選課堂、選教師是建立在有課可選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承擔課程的學院和教務部門,要按照教學計劃和課程總體安排,提前確立并在教務網公布下一學期所要開設的相關課程和年級。第二,設定課堂的規(guī)模人數、上課地點和任課教師,并把教師的相關信息在教務網上公示,供學生理性選擇。第三,設定選課的最后時間,下達教學任務。在選課堂、選教師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因故漏選的學生,以及沒有達到選課學生最低人數的課堂和教師的調劑工作。比如,在實踐中,對于學生很少選擇的教師,學院應當派督導組聽課,了解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
(二)學生自主選擇部分教學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于一般的課程,它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肩負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重任,是體現國家意志的課程。這就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體系、課時和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統(tǒng)一性。在實踐中,則是由教育部統(tǒng)一規(guī)定和組織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使命決定了其體系和教材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滯后于現實的特點。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又需要時時更新:一方面,黨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和精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新鮮經驗和鮮活實例有必要及時充實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中;另一方面,要增強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把教材內容與教材以外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即把大學生不知道卻又想知道、弄不清楚卻又想弄清楚的問題穿插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自主地選擇一些教學內容,教師結合課程相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授,使課程教學真正深入學生的心坎,產生共鳴,解決其思想深處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部分教學內容的操作辦法有很多。比如,每次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提出1~5個自己最關心、最關注、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分類,選擇共同關注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或者由教師進行專門解答。這種解答式教學法在實踐中效果較好:首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碧岢鰡栴}本身就是一個思考問題的過程。其次,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的就是解決學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上的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社會主義信仰信念,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解答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再次,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教學氛圍。讓學生選擇部分教學內容,通過課堂討論和師生互動等形式,在師與生、教與學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產生思想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自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通過學生的提問,將許多教材來不及涵蓋、教師疏于關注的內容添加進課堂,更新和豐富了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部分教學內容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選擇部分教學內容前要有引導。由于課堂學生多,學生關注的問題也很多,因此,在學生提問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引導學生提出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具有重要價值且?guī)в衅毡樾缘膯栴},提高問題的質量。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使學生選擇的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符合,起到教材與自主選擇內容相互補充的效果。二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整理,選擇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并進行正面引導和解答。三是對個別學生提出的偏激極端的問題,不宜在課堂上公開批評,而應該在私下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幫助學生樹立理性客觀思考分析問題的方式。對一些有嚴重思想和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多加關注,必要時要與其所在院系輔導員進行溝通。
(三)學生自動參與教學活動
在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中,課堂紀律、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是核心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動參與到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充分發(fā)揮其能動性。首先,遵守課堂紀律的能動性。課堂紀律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課堂紀律不好不僅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也影響教師和部分學生的情緒。曠課、遲到、早退、講話和玩手機等,是當前課堂紀律中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現象。傳統(tǒng)的維持紀律的方式主要靠點名、叫學生回答問題和批評等,不僅加速了師生間的不信任感,也影響了教學進度。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強調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能動性,如通過排列位置等他律措施與學生自律相結合,使學生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其次,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動性。針對當代大學生有較強的個人表現欲和張揚個性的特點,在課堂中多開展一些討論、演講和辯論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選題、內容、形式和規(guī)章等,全部由學生自己商定。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能動性能夠得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第三,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動性。實踐教學是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方式。目前由于經費、場地、交通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絕大多數學校和課程只能選擇大實踐的方式,即把外出參觀、假期調查、聽學術報告、參加社會活動以及第二課堂等都納入實踐教學活動的范圍。盡管如此,這種開放式的實踐教學,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了其能動性。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實踐的內容和方式,強調實踐活動目標的實現,同時還要有評價和考核的機制,包括榮譽獎勵或者課堂表揚,使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有成就感,激勵更多的學生參加。
(四)學生自覺進行教學考核考評
考核考評是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教學成效的一種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雖然考核考評的具體方式可以多樣化,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是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參與的方式。這種考核考評方式,導致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很難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能動的學習習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強調自覺進行考核考評,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發(fā)揮學生在考核考評中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考試,自覺地進行考核考評。首先,考試紀律上的自律。在許多課程的考試中,無論是開卷考查,還是閉卷考試,總是安排監(jiān)考教師,并動用監(jiān)控手段,以保證考試的紀律。在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中,實行無監(jiān)考化考試,讓學生通過平時學習奠定的實力和充分備考的信心,以及道德的自我約束,在沒有任何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中完成考試。其次,自覺選擇考試內容和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考試評價中,一般都是由教師確定考試方式、題型和內容,并嚴格保密,學生無選擇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全校學生在同一學期、由眾多教師同時授課并參加統(tǒng)一的考試,所以即便是任課教師在考試的內容上也無選擇性。這種模式固然保證了公平公正,可也養(yǎng)成了學生為了應試被動學習的心理和行為。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中強調考試自覺性,就是打破統(tǒng)一的命題和組織考試,由教師主導考試范圍,由學生自覺選擇考試的內容和方式。在操作中,不再是一次性的考試,而是多次考試;不再是統(tǒng)一命題,而是讓學生選擇題目。比如,對期中考查作業(yè)、期末考試或平時作業(yè),不設定統(tǒng)一的題目,只劃定考核的范圍,讓學生自主命題并自主完成。再次,自覺進行考試成績評定。在傳統(tǒng)的考試制度下,平時、期中和期末成績由教師統(tǒng)一評分。這種做法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證公平。比如,由于學生數量多,教師在評定平時成績時,很可能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情況并沒有真正了解,導致評價的公正性無法得到保證。同時,少數同學向老師要高分的事情常有發(fā)生。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強調考試成績評定的自覺性,就是不由教師評定而是由學生自我評定成績。在操作上,平時成績由學生自己打分,同學互相打分,或者學生干部組織的評分小組打分;而試卷的成績評定,由教師公布標準答案,學生自己改卷、同學交叉改卷和教師進行抽查復查等方式來完成。強調讓學生自覺進行教學考核考評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推卸教師責任,反而要求教師提前縝密設定考試內容,讓學生在設定的范圍內進行考核評定。在考核方式上,在有利于測出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組合成績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如筆試和面試、討論和實踐成績、理論和實踐成績、平時和期末成績。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其自覺性,教師則起發(fā)揮主導和監(jiān)督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近些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中,涌現出了案例教學、研討性教學、實踐教學和情景教學等教學模式,應該承認這些教學模式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但它們往往側重單一方面的教學方法改革,受課程性質、內容體系、教學重點、課時的限制,有些教學模式不能適用于所有的課程。比如案例教學,基礎課、概論課可以實施,但對理論性、邏輯性很強的原理課程,就難以實施,或者難以有好的效果。又如,問題切入式或討論式的教學,對課時有限、大班教學的課堂,也不具有實施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必須遵循總體改進的理念,才能保證一種教學模式在不同課程、不同班級的廣泛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則是一種不同于上述教學模式的新的教學模式,它從根本上打破了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全新的教學模式。與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仍處于探索的初始階段,其成熟建立和廣泛推行,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探索過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比如教師主體性喪失的問題、學生的選擇偏離課程內容的問題等。針對在實踐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特提出以下應當注意的事項。
(一)正確處理好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系
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要明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把握好學生主體性地位和作用。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這一弊端提出的”,這種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選課、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組織實施,應以學生主體地位為基本,要想盡辦法維持這種自主、自由、自覺、自動性。另一方面,也要確定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和作用。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在糾正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略學生主體性的偏頗的同時,往往又會忽視或抑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影響了教師的作用。其實,在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中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進行引導、組織和鼓勵,“雖然受教育者的主動性不單取決于教育者的影響,就教育過程而論,調動學生主動性實是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開展得是否成功,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得如何,關鍵還在于教師的引導和設計。因此,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不是降低了對教師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要求教師在高屋建瓴地把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具備與學生深度溝通,激發(fā)起學生的主體性,嫻熟駕馭互動式課堂的素質。因此,要處理好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關系。
(二)正確處理好“四位一體”的關系
任何教學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八奈灰惑w”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也是如此。自由選擇課堂和教師、自主選擇部分教學內容、自動參與教學活動和自覺進行教學考核考評是一個整體的要求,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的目標,“四位”要緊緊圍繞著“一體”來展開和進行,而不能游離于這一目標之外,為了改革而改革。
(三)正確處理好中心和補充的關系
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雖然是發(fā)揮學生的“四自”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要始終把握好課程教學內容的中心地位,把握好課堂理論教學的中心地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實現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對處于中心地位的教學內容僅起著補充和輔助作用,千萬不能脫離中心。
作者:彭菊花單位:湖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