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學實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教學創(chuàng)新 人性化 實踐性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變革時期,社會各領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以致當前高職學生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出現(xiàn)多元化趨向。為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過去只重理論灌輸,缺乏雙邊交流,沒有形成“合力”的單一教學方式,以適應社會和實際需要。
一、接通“地氣”,實現(xiàn)人性化教學
從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教學課題組調研情況來看,當今學生身處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他們腦子里有大量的疑惑需要有人來解答,同時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升學就業(yè)壓力、人際關系處理、情感困惑,也使不少學生心理上產生了震蕩和沖擊。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許多學生在應對種種壓力時心理越來越脆弱。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決的問題。
思政教育必須接通“地氣”,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回歸主置。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思想,把學生作為教育的價值主體、活動主體、發(fā)展主體和權利主體。在具體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以“回歸生活世界” 為支點,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體現(xiàn)出對生命個體差異的肯定與尊重。同時,充分發(fā)揮情商教育特色,在教學中以學生生命活動為前提,以生活實踐為基點,將學生最關心、最困惑、最苦惱的問題納入視線,大到時事政治、人生真諦,小到個人就業(yè)、為人處事甚至情感問題,都能予以人性化地關切,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學會站在高處看人生,從全局角度看自我,自主解決各種現(xiàn)實問題。這樣就使思政教育從單純理論灌輸變?yōu)樵醋杂趯W生內在需求的自覺行動。
二、雙向互動,實行啟發(fā)式教學
所謂互動式教學,就是在教學中教與學雙方交流,平等對話,從而激發(fā)興趣,拓展思維,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一種教學方式??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的精髓所在。思政課有其枯燥的一面,啟發(fā)式教學在于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望,增強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闡發(fā)。語言上要生活化,時尚化甚至是網絡化。問題設計上要熱點化,如社會公德問題、房價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社會少數(shù)腐敗現(xiàn)象問題、環(huán)境保護問題等。并引導學生在寬松環(huán)境中發(fā)表真知灼見,還可以對有爭議的問題組織辯論會,通過觀點碰撞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呵護學生具有新意的念頭,珍惜學生帶有創(chuàng)意的言行,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積極情感的教學環(huán)境。
此外還要改進創(chuàng)新考核方法。一是考查平時學習狀況,可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成果筆記化、日記化、博客化,如寫出專題學習心得、小論文、心情隨筆等。二是考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接受和運用情況 ,可采用口試、論文答辯、寫讀書心得和調研報告等方法。這樣學生就學得真切生動學有所得。
三、設置情境,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
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教育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教師可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生動直觀的多媒體軟件,實現(xiàn)文字、音頻、視頻、 圖像等多種手段的互動溝通,讓學生“身臨其境”和“親身體驗”,提升認知質量和深度,激發(fā)內在情感,打造出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情趣盎然的全新多維課堂。當今信息網絡普及為思政教學帶來了新的平臺,教師還可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和交流。如進行網絡聊天式討論問題、交流心得,建立專門網站論壇,為學生布置相關專題博客寫作內容并跟貼點評等等。從而將思政教學從“平面”引向“立體”,從“單項”引向“多色”,實現(xiàn)教育方式和現(xiàn)代多媒體有機結合。
四、面向社會,實行開放式教學
目前,思政教育已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納入計劃。但要真正落實到位,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思想理論教育真正入腦入心。高職院校具有校企合作辦學這一自身獨特的辦學特色和行業(yè)背景。與地方政府、廠礦、企業(yè)、社區(qū)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深入農村、企業(yè)、社區(qū)開展調查研究,讓學生頂崗實習,感受企業(yè)文化,熟悉行業(yè)規(guī)范,強化職業(yè)道德和行業(yè)法規(guī)教育。并在活動中受到政治思想教育、國情民情教育、社會規(guī)范與社會角色教育、心志磨練與個性養(yǎng)成教育、勞動和專業(yè)技能教育,使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驗證和應用。在實施“走出去”的同時,也可以“請進來”。請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企業(yè)家及各行各業(yè)模范典型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和形勢報告,介紹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熱點問題,講述成長經歷,闡述對人生的看法,給學生以多角度激發(fā)和啟迪。
五、融入文化,使思政教育生活化
要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依托校園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開展思政教育活動,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黨團活動、校園文化、學校管理是開展思政教育、加強大學生價值建設的重要載體,應充分發(fā)揮其各自效能。如社團活動應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第二課堂。通過舉辦講座、演講、辯論賽、文藝演出、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事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yè)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國情、開闊眼界、錘煉思想、提高認識,陶冶情操。此外還可以以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或國內外重大事件為載體開展實踐教學,可通過圖片展、演講、辯論、主題征文、觀看歷史片和舉行歌詠會等形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如何培養(yǎng)人和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人一直是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永恒話題。思想政治課堂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面對現(xiàn)在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缺乏時效性的現(xiàn)狀,進行進一步的思政教學改革,對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和改革成為提高其實效性的有效保證。我們應該在教育實際中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F(xiàn)在學生們都認為思政課堂的教學內容非常乏味、空洞,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這成為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主要障礙。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如果思想政治教學始終局限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將會嚴重降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當學生們面對現(xiàn)實問題時,理論知識將會顯得毫無用途。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應該積極轉變思政理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思政教學內容積極轉變?yōu)橥庠诘淖杂X行為,從而使思政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得到增強。
一、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相結合,將小組合作應用到思政實踐教學實踐中
小組合作是一種西方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通過個體參加團體活動,在團體中互助協(xié)作,在團隊中建立起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標,進而使個人的社會功能得到增加,達成小組、個人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標,促進團隊的成長。小組合作秉承著互助、平等的觀念,在尊重學生尊嚴和人格的前提下,相信團隊中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潛能,通過別人的幫助使自身的潛能得到發(fā)揮,最終從困境中走出來,使問題得到解決。小組合作就是對團隊中各組件之間的分擔、分享、感化教育,帶動團隊中組員態(tài)度甚至行為上的變化,使組員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使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傳統(tǒng)思政教學模式以灌輸式教育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嚴重忽視了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這就使思政實踐教學缺乏一定的實效性。所以現(xiàn)階段思政教學應該更加重視人文關懷,重視心理疏導,以此為前提對思政實踐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應該不斷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對思政教學的認同感得到提高,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思政實踐教學的主體對象是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倡導互幫互助的教育觀念,以此為基礎建立起良好的心智發(fā)展模式。小組合作法在思政教學中的應用,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將課堂中每一名學生都看成是平等的教育主體,營造出一種民主的、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暢所欲言,幫助學生將自身存在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引導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使學生能夠順利的進行自我發(fā)展和優(yōu)化,這樣思政理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發(fā)揮出“內化育人”的目的。
二、通過小組合作模式使思政實踐教學更具吸引力
人類綜合素質的形成是一個整合、內化、踐行的過程,在此過程之中,一方面受教育者對其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造成的影響,其中以后者的影響為主。學生只有在主觀上希望接受教育,其受教育的目的才會更加容易實現(xiàn)。在進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自始至終都存在內化吸收與外化踐行兩方面的機制,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會對各種信息進行自覺的擇取、整合,并將其內化為自己思想意識中的一部分,再通過實踐將這種思想意識外化成自己的行動。小組合作主要利用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掌握,并對自身存在的潛力進行不斷挖掘,使自身得到不斷的完善,進而使自己的品格修養(yǎng)得到整體上的提升。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的提高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提升其綜合素質。如果在教學活動中忽視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那么思政實踐教學的目的就不會達到,也就達不到內化的效果。思政實踐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引入小組合作模式,學生可以在小組中積極的發(fā)展,這對思政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是十分有利。
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將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需要將學生看做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教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組織,引導學生明確自己行為具有怎樣的意義。實際上啟發(fā)引導式教學就是將小組合作模式與思政教學結合在一起,對學生主動積極的思考進行啟發(fā)和引導,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主動學習,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是進行思政教育的前提,如果學生沒有非常強烈的愿望,再強的外在刺激都是于事無補的。因此小組合作模式的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指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再選擇具體的學習方法,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采取平等的、民主的討論法,為學生制定出個性化的目標與方法。例如很多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可以針對這一情況建立起學習成長小組,小組合作法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
三、通過小組合作模式使思政實踐教學的親和力得到提升
在學生們看來,思政實踐教學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不管老師講的多么的生動有趣,都很難消除學生對思政教學的抵觸情緒,無法增加學生對思政教學的吸引力。針對學生對新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小組合作法的運用可以將思政實踐教學課堂變成一個活動的舞臺,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可以帶著自己的生活感受進行探究,如果從一開始學生就是帶著興趣走進這門課程的,那么他們就會真正感受到這門課程的魅力,真正與教育融為一體。思政理論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看做是能動的主體,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將學生看作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獨立的人,而不是將學生看成是被動的知識接受對象。在每次小組合作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認知方式的轉變進行充分考慮,并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需要得到解決的問題作為活動的中心,積極將準備工作做好,將理論知識轉變成生動的生活場景,將社會實踐內容引入到課堂中來,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營造出生動的課堂氛圍,進而使學生得到思想上升華。
隨著學生主體意識、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小組合作模式為載體的思政實踐教學更具親和力了,小組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小組成員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使正面的互動效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小組合作模式從教育手段方面將思政教育改革的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將教育方法中缺乏靈動性和穩(wěn)定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通過小組學習帶動自我學習,將學生的主動權完全交回到學生手上,使教育的針對性得到增強,同時充分展示出學生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2-0062-03
按照現(xiàn)代教育理論,學校要教學生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在知識教育的同時,教育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實踐問題,在實踐中探索未知。作為高校公共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承載著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促使其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判斷,達到提高其道德素質,健全人格的重要目的,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實踐教學作為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方法和手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在傳統(tǒng)觀念中,很多思政教師將實踐教學簡單地等同于社會實踐,認為只有將學生帶出課堂、走出校門開展與思政課有關的活動才是實踐活動,在思想上嚴重忽視課堂實踐教學。相比各種課堂外的社會實踐,課堂實踐教學能夠更好地增強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這種實踐方式應是當前高職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更為合乎實際情況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優(yōu)勢分析
課堂實踐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課堂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互動和演練中學習理論知識、增強綜合素質和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活動。相對于思政課課堂之外的各種校園、社會實踐活動,課堂實踐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勢:
(一)組織形式靈活,學生參與方便,教學實效性強
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思政課教師通過直觀生動的視頻播放、發(fā)人深省的案例解析及組織有序的調研討論、辯論演講等方式,將課程的知識點與實踐活動巧妙結合,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隨時參與到課堂的實踐活動中,在自主學習、自我體驗、自主實踐中,獲得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組織過程簡單,教育資源節(jié)約,教學可操作性強
相對于傳統(tǒng)社會調研活動開展受到時間、場地、經費等因素的制約,思政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簡單,只要開設思政課教學就可同時進行實踐化教學,普通高職院?,F(xiàn)有的教學設施即能滿足課堂實踐教學的需要,無須增加額外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課堂實踐活動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里進行,教學可操作性強。
(三)組織內容連貫,符合學科特點,教學針對性強
在各大高職院校,各種校內外的思政課實踐活動常常受到領導、財力、教師、場所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活動形式和內容相當程度上帶有隨意性,學生在參加實踐動后往往難有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自身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鍛煉。而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則可以結合學科授課特點圍繞課程培養(yǎng)目標,循序漸進地以各種形式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實踐過程直接與書本理論知識相聯(lián)系,教與學相互促進,教學針對性強。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具體設計原則
(一)課堂實踐教學內容要“近”,引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目前,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政治性、理論性較強,教材理論多實例少,內容理解難度較大。為了提高教學活動的時效性,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需緊密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實踐內容的“親近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實踐教學的內容,要結合高職生關注的熱點與疑難問題,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正在經歷或今后會遇到的人生問題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起來。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注重道德實踐為例,在課堂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上可以加入具有爭議的武漢公交車“有償讓座”事件、因為攙扶老人而被誣告的“南京彭宇案”、令人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由姚貝娜去世引發(fā)的媒體道德爭論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促發(fā)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參與,著力引導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把理論學習、課題實踐、人生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
(二)課堂實踐教學形式要“雜”,貼合學生主體特征
2013年開始,“95后”開始成為高職院學生的主力軍,他們思想活躍不喜歡被束縛、自信張揚善于表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強樂于接受新事物,這也要求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要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抓住“喜新”的“95”后高職生眼球。目前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的形式主要包括講座(專題報告)、討論、演講、辯論、模擬教學(學生課堂講課)、案例分析、視頻播放等,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應將多種教學形式有機融合在一起,避免學生由于單一一種實踐活動的重復產生疲勞及厭倦感,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三)課堂實踐教學指導要“精”,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在某些思政課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打著“實踐教學”的旗號,一個學期有大量漫無目的毫無規(guī)律的課堂實踐活動,看似課堂變成了“學生的舞臺”,但是由于缺乏教師正確的“導”,所謂學生主動地“學”,也只能是“瞎學”,這種單方面突出學生主體性、淡化教師主導性的課堂教學實踐,實際上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的中心在于體驗與過程,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精心設計,重點突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模擬教學(學生課堂講課)為例,在課堂實踐活動前,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布置相關課程內容,介紹模擬教學過程,啟發(fā)學生對課程內容切入視角的思考并對相關資料搜尋途徑進行指導。在模擬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感需求并作出相應的鼓勵和支持。在模擬教學結束后,還要結合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xiàn)來進行相應的評價和建議等。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實例分析
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第七章第一節(jié)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為例,課堂實踐教學活動設計內容如下:
(一)課堂討論的設計和實施。在開篇部分引用“囚徒困境”的難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討論,討論過程中可以將班級同學分成多個小組,討論形式采取先小組、后推代表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討論的參與,在討論中將“囚徒困境”模式引入公共生活,引導學生了解由于人們選擇自利還是尊重他人利益所帶來的四種不同的社會狀況,促發(fā)學生思考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形成較好的道德行為結果,引入社會公德概念。
(二)視頻播放的設計和實施。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為讓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加深對課程知識點理解,通過新聞片段《本是交通小摩擦,彪悍女惹出大陣仗》使學生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無謂的口角之爭帶來的惡劣影響,理解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的重要性;以專題欄目片段《不該發(fā)生的事故:多事的路口》對學生視覺和心靈造成的震撼為切入點解釋為何要將《道路交通安全法》納入到公共生活中并對相關內容展開介紹。
(三)案例分析的設計和實施。以“丁錦昊”在埃及刻下“到此一游”及“梁齊齊,故宮喊你回家剁手”的社會熱點案例的講解,“讓學生親歷、體驗、模擬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過程,感悟和思考一些道理”,以各自的視角,從不同的層面培養(yǎng)學生對于公物的保護意識,同時啟發(fā)學生運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培養(yǎng)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中需注意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課堂實踐教學對授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授課方式上要改變以往一灌到底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根據(jù)教學認知規(guī)律,結合學生主體特征,綜合運用各種課堂實踐教學方式,在課堂活動的參與中讓學生真正去體驗、領悟、解決人生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體驗和獨立思考能力。為達到課堂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相互融合、相輔相成,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改善已有知識結構,加強同行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素質。課堂實踐教學要求思政課教師除了具備較為深厚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具備對課程內容和學生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及較強的組織溝通能力,這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為此,思政課教師除了通過文本、視頻等相關實踐資料的自修學習來加強對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和指導外,還可在授課部門內部加強同行授課經驗的交流和學習,教師之間可通過聽課、說課、研討等形式更直接、真實地了解他人在課堂實踐教學中的經驗及問題,促使思政課教師對課堂實踐教學內容及效果的思考,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途徑,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實踐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途徑,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當前高校的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1]。這在一方面體現(xiàn)了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實踐教學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發(fā)揮的作用。在當前的背景下,高校要推行素質教育,就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大膽的啟用新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應用正是改革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但是由于實踐教學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應用還不是特別廣泛,所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意義
實踐課作為當前大學生培育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已經成為高校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并且實踐課程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實踐教學是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前的大學教育往往都是以理論教育為主,但是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能。思想政治的教育也是如此,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思想政治中最為基礎的知識點,同時也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2]。大學生真正的參加社會鍛煉,才能真正的體會到社會上的實際情況,才能將在書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等轉化成為實際的生產力,才能真正的認識國情、理解國情、并且更好的貫徹和實施黨的相關方針政策。這對于大學生來講,才能更好的鍛煉自己的意志,加深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堅定自己的政治思想意志,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實踐教學的優(yōu)勢
2.1.1實踐教學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的教育往往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一的接受方式,而實踐教學將教師與學生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比起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抽象來講,實踐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2.1.2實踐是人類能動的改造自然與社會的一種活動因此,實踐活動能夠將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道德規(guī)范等于無形當中就轉化成了大學生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就影響到了大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3]。
2.2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各種原因,實踐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2.2.1高校擴招高校的擴招使得學生的數(shù)量一直在持續(xù)的增加,并且實踐課程比傳統(tǒng)的課程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導致了許多教師的授課任務較為繁重,加之為當前高校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考慮,大規(guī)模的開展政治理論的課的實踐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困難。2.2.2實踐課程不能夠很好地與理論教育相匹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內容是復雜多樣的,同時也是針對高校學生的特點,進行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導致了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內容不能找到有效地實踐材料作為課程的資源。一些理論、知識點也只是在大體的范圍之上與實踐的內容相似。導致了許多實踐課程并不能很好地與理論教育相匹配。個別邊緣章節(jié)或者是重點內容因為缺少實踐資源,往往不能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展開[4]。2.2.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實踐教學并不是要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而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理論教學與實踐相分離,導致了在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教學過程中,都不能很好地應用于體現(xiàn)對方的優(yōu)勢。
3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更好的進行實踐教學
3.1明確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實踐作為整個課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主題,然后針對這個主題選擇適當?shù)牟牧蟻磉M行實踐教學活動。其次,教師要針對實踐活動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整個教學計劃要符合教學實踐的要求。最后,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實踐教學并不是要求只把實踐放在第一位上,要求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并存,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例如在講社會時事課程中,可以與當前社會的熱點相結合,例如金融危機等問題,舉行社會調查之類的活動,來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2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特性
1.實踐性。實踐教學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實踐性。實踐是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切入點與基本點。只有突出了實踐性,才能真正的將實踐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突出實踐性,才能更好的凸顯實踐性的重要作用。2.系統(tǒng)性。實踐教學也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實踐教學是針對理論,在充分地切入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的系統(tǒng)性要求課程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的整體結構,制定一套系統(tǒng)的覆蓋整個理論基礎的教學體系。教學課程的設計要圍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出發(f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去真正感受社會,樹立正確的社會觀,正確的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3.主動性。實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親自從社會實踐中感受社會,并且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實踐教學的設計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只有充分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的把握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更好的體會理論知識的內涵,并且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
3.3采取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實踐渠道
實踐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但是當前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不能為每一名學生都提供有效地社會實踐資源,這也是高校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要想充分的開展實踐教學,就要采取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實踐渠道[5]。3.3.1產學研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是當前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有充分地時間進行實踐活動,每個學期都有一定的工作時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3.3.2社會實踐基地高??梢猿浞值陌l(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社會單位簽訂協(xié)議,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社會保障。3.3.3開展假期活動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假期來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這樣既可以完成實踐,又能在假期中鍛煉自己。3.3.4開展社會調研社會調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比如網絡、問卷等方式,這樣拓展了學生的實踐空間,讓學生接觸到更廣泛的社會空間。
4總結
一、要認準教學的本質和目標
人類的知識涉及兩個維度:“明示知識”和“默會知識”。“默會知識”是需要學生同具體的、特定的情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不是靠教師傳授的,而是學生自身建構的。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特定的情境,并指導學生體悟和建構“默會知識”。因此,“實踐性”政治教學必須基于這個本質和目標出發(fā),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同時,“實踐性”只是政治教學行之有效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改變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有效方式,是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關鍵。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不能走向極端,高中學生還是要以學業(yè)為主,要是不分賓主,亂了方寸,則得不償失。
二、要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
1.育人和升學的關系。育人和升學并不是對立的,既然是學校教育,當然既要育人,又要考慮升學,而且要認真研究升學,然而,認真研究升學和“以升學為本”是有著原則區(qū)別的。學校教育應該以育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更應以育人為本,如果陷入“以升學為本”的泥潭,就是忘記了根本,忘記了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要特點,既失去了這門課程的特有育人功能,也造成自毀形象的不良后果,對此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我們只能用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學為本”來維持自身的存在。
2.明理和分數(shù)的關系。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課,要以明理為本,而不能以分數(shù)為本。這里說的明理,是廣義而言,包括懂、信、用這三個依次遞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對思想政治課來說,學生的懂和信,不都是自然相通的,要有一個轉化、飛躍的過程,這個過程受多種教育因素的影響。至于用,就是將已經懂得的知識化為方法和德行。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更高,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更多。要求學生信和用是個難點,而這個難點恰恰是思想政治課所要實現(xiàn)的主要目標。
重視分數(shù)的作用和“以分數(shù)為本”有嚴格區(qū)別。在思想政治課中,分數(shù)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衡量將已懂的理論知識化為方法的程度,而對于將已懂的理論知識化為德行,就無能為力了。這就是當前思想政治課研究記分改革的一個關節(jié)點。許多教師提出將分數(shù)與評語合成作為檢查標準的方案是很有價值的。這表明,許多教師在積極探索思想政治課以明理為本,而不以分數(shù)為本的具體途徑。
3.活學與考試的關系?;顚W,是泛指,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以及整個教學過程?;顚W為本,就教而言,就是要善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善于掌握和運用各種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荚嚕瑥V泛地說就是評估,不僅可以檢查辦學和教學的結果,還可以成為推動、改進辦學和教學的一種力量。輕視考試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不應該的。然而,重視考試與考試為本有原則區(qū)別。在思想政治課中,如果以考試為本,以考試為中心來組織全部教育和教學工作,將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試的“戰(zhàn)略”和“策略”,忽視育人和教改;誤導學生,將應試作為主要學習目的,而忽視了明理和做人。這樣,考試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便會喪失。
三、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實踐性”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應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活動貫穿始終。實際上,“實踐性”教學倡導在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并不是一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來“自編自導自演”。
國際課程研究促進會主席、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張華教授認為,教學的中心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學生,而是學習。因此,活動應由教師統(tǒng)籌規(guī)劃,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圍繞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能力來精心設計。即使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能力為目標,教師也應該體現(xiàn)引領、點撥和指正的作用。
四、要既重形式更重效果